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王应麟南宋 1223 — 1296
东山 南宋 · 王应麟
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
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釜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行藏异危逊,览古得良箴。
吾游几入越,独欠隮崟岑。
晋士岂清谈,底柱屹江浔。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⑴ 《深宁先生文钞摭馀编》引明正统《上虞志》
节镇赋 南宋 · 王应麟
东自梓定(剑南东川潼川府。),西从益求(西川成都府。)
东载名于岘首(山南东道襄阳府。),西次立于梁州(山南西道兴元府。)
河阳盟津(河阳三城孟州。),东得太原之壮(河东太原府。)
淮南扬土(淮南扬州。),荆无郢渚之忧(荆南江陵府。)
节建阆中,军名安德(阆州。)
兴居齐土,成处镇土(济南府、真定府。)
彰曰邺国,昭为潞国(相州、隆德府。)
华原沮水,宜多所感之人(耀州。)
武陵桃源,是谓有常之域(常德府。)
宁海、镇海,杭都、益都(临安府、青州。)
陆本在于临汝(汝州。),清实莅于番禺(广州。)
曰横瀛兮,乃景城、河间之地(沧州、河间府。)
曰平静兮,为清源、琼管之区(泉州、琼州。)
载惟夔国之名也,实自宁江而肇于(夔州。)
镇静无哗,岂京口、桂林之异(镇江府、静江府。)
定平不扰,无寻阳、吴会之殊(江州、平江府。)
定彼冯翊,护彼河中(同州、河中府。)
宁于宣城,安于钜鹿(宁国府、信德府。)
奉鄞水兮国次五位(庆元府。),庆襄邑兮保先五福(拱州。)
东阳咸谓于宁土(婺州。),鄜畤允为于大麓(鄜州。)
乃顺洮阳(洮州。),乃成府谷(府州。)
房陵康兮(房州。),平山陕郡之臻(陕州。)
符离静焉(宿州。),信自合肥之笃(庐州。)
武以昌始,地惟鄂强(鄂州。)
南阳、黔中,武信、武泰(邓州、绍庆府。)
滑台、洋川、武成、武康(滑州、洋州。)
入中山而众则皆定(中山府。),服均阳而彼乌敢当(均州。)
或秦雄而遂信(秦州、遂宁府。),或邕建以延彰(邕州、延安府。)
威著长乐(福州。),忠闻许昌(颍昌府。)
宁有后先(徐州武宁、利州宁武。),在徐土、葭萌之地;
安分上下(冀州安武、潭州武安。),据信都、岳麓之疆。
镇七其名,越自东先(绍兴府。)
洪次于南,麟由西并(隆兴府、麟州。)
安居陈国之位(淮宁府。),宁秉澶渊之柄(开德府。)
洮熙河而熙以名著(熙州。),潼华阴而华焉域正(华州。)
泸浚别州,泸平川泳(泸州、泸川、浚州平川。)
昭安彰之三化,淯水密泾(金州、密州、泾州。)
兴泰奉之三宁,彭原兖郑(宁州、袭庆府、郑州。)
遂普二安,严剑从命(严州、隆庆府。)
淮建二康,蔡升向风(蔡州、建康府。)
彰曹南、崇汉东,而昭具信赣
安郧国、宁容管,而清兼远融
宜作庆始,宜为远终(宜州庆远。)
阳安化之郡内(庆州庆阳。),源乐城之域中(赵州庆源。)
犍为湖亳,以及康嘉昭集永(嘉定府、安吉州、亳州、德庆府。),巴郡端舒,而暨蜀重肇安崇
岳岳阳而顺昌汝阴(岳州岳阳,顺昌府顺昌。),光光山而凤翔好畤(光州光山,凤翔府凤翔。)
宁建富沙,雄建晋国(建宁府建宁,平阳府建雄。)
天平郓城,凉平陇坻(东平府天平,渭州平凉。)
然则永兴长安,嘉兴欈李,而忠正下蔡焉(京兆府、嘉兴府、寿春府,),静难终居于邠水。
按:邠州。
⑴ 兴仁府彰信,随州崇信,赣州昭信。
⑵ 德安府安远,容州宁远,融州清远。
⑶ 恭州重庆,端州肇庆,舒州安庆,蜀州崇庆。
四明七观(1282年) 南宋 · 王应麟
东野先生韬光环堵,根极深宁,慕白贲以息影,玩素履以洗心。
有南州公子,俨然蹐门,言曰:「窃怀太史公之志,广揽四方之恢恑谲怪,升高能赋,山川能说,庶几一二于君子之九能」。
《诗·定之方中》传:「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
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也」。
能,叶奴代切。
今至是邦也,愿启我以伟观,博我以奇概。
先生曰:「余卧游诗书之囿,视不踰几席,敢诵旧闻,吾子自择焉」。
昔尝观宛委之简,见神禹之《山经》。
《吴越春秋》:「禹东巡登衡岳,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山书者,斋于黄帝之岳』。
禹退斋三日,登宛委山,发石得金简玉字,言治水之要」。
《山海经》十二篇,相传为夏禹所记。
东有山曰句馀,寔惟四明。
南馀姚、北句章,二县以为名。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句馀之山」。
德祐元年明堂大礼赦文首词(德祐元年九月十四日) 南宋 · 王应麟
门下:朕嗣大历服,迪前人光。
皇天既付中国民,敬事之心敢怠;
明堂以教诸侯孝,肆祀之礼有常。
惟怀永图,未堪多难。
菲德弗类,上以累三光之明;
柄任匪人,下以稔外夷之患。
鸿雁哀嗷而靡集,蛇豕荐食以无厌。
并告神祇,以与尔众请命;
有指疆土,肆予冲人思艰。
恃太母保右之慈,去屡岁凶邪之蠹,更化而行善政,吁俊以强本朝。
黎元之心寖安,将士之气复振。
往求攸济,曷惠其宁。
祈永命惟在德元,敬明神宜无悔怒。
念天地好生之初意,畀矜万邦;
而祖宗不杀之至仁,垂裕亿载。
有严大享,其棐忱辞。
惟绍兴尚质从权,寅毖弭兵之祝;
惟淳熙齐精蒇事,率循越绋之规。
兹敉宁图于武功,乃仪式刑于文典。
聿怀在疚之戚,矧当孔棘之秋。
肇禋维清,大礼必简。
屏黼绣周张之饰,僾霜露悽怆之思。
命辅臣而款真宫,咨宗属而祼太室。
心感通于三才之奥,躬陟格于九几之筵。
报本合祛,尊祖并侑。
圭币始荐,属属然如弗胜;
萧脂载燔,洋洋乎如在上。
牲醴之馨则无谗慝,粢盛之洁则曰丰穰。
秩祜申锡无疆,并贶惟予有慕。
月明星穊,用格熙成;
乾清坤夷,庶克耆定。
归胙介怡愉之寿,肆眚布宽大之条。
聪明自民,盖上帝临下有赫;
恭默思道,谓百姓有过在予。
闵征戍之勤劳,恻边陲之荼毒,汔可小息,咸与维新。
俾沐膏泽而镜至清,用开治源而导和气。
可大赦天下。
昭庆军承宣使左金吾卫大将军荆湖北路安抚副使兼知鄂州授宁武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夔路安抚使兼知夔州兼提领措置屯田兼控扼泸叙昌合四州边面加食邑食实封制(1256年2月12日) 南宋 · 王应麟
① 词科试中第一场首选宝祐四年丙辰二月十二日
门下:建节旄而启镇,密联厢部之班;
分阃帅以留田,兼饬边城之备。
乃眷承流之隽,夙参宅牧之权。
兵农方急于坤维,表里载更于师律。
王言作命,士听无哗。
某官沈毅而善谋,忠纯而知义。
临机料敌,明四种之兵书;
御众牧人,备五材之将略。
率先爪士,屡奏肤公。
有嘉卫社之勤,寖服执金之职。
贰荆州之方面,江介肃清;
殿鄂渚之雄藩,民心靖谧。
治效已闻于南纪,朕衷尤轸于西陲。
念蜀道之孔艰,恃夔门之坚守。
远连夷徼,先江阳、僰水之捍防;
近护风寒,谨昌元、巴川之控禦。
欲整军而经武,必彻土以峙粻。
惟尔之能,敌王所忾,是用易苕霅宣风之秩,新葭萌赐节之仪。
十乘以先启行,植中权之牙纛;
四邻若防制水,壮列郡之喉襟。
由副帅以褒升,进上游而绥抚,畀端拱使名之宠,总绍兴穑事之纲。
虏可胜而奏屯田,亟上便宜之十二;
蛮来威而伐猃狁,往陈师旅之三千。
钦哉实亩以实墉,于以维藩而维翰。
申陪采赋,增贲戎昭。
于戏!
按德裕南道之图,慨想筹边习农之绩;
览孔明平沙之阵,毋忘渡泸耕渭之规。
务本所以省转输,设险所以严保障。
祗若予训,式固尔猷。
可。
主者施行。
宁江军承宣使左骁卫上将军金州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授武康军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兴元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加食邑食实封制(博学宏词所业) 南宋 · 王应麟
门下:锡斋旄而启镇,载联中尉之华;
总禁旅以修戎,益重西陲之寄。
乃眷蕃宣之隽,夙殚守卫之勤。
疏陟典以褒勋,更要冲而统戍。
明飏涣号,敷告师虞。
某官果毅而朴忠,沈雄而肃哲。
营平守节,深料敌之机谋;
骠骑抗旌,凛冠军之猋勇。
列武威而拱极,临淯水以乘边。
王旅啴啴,克壮金汤之势;
戎容暨暨,聿张箕翼之形。
迪简予衷,茂嘉乃绩。
念汉中之保障,控益部之襟喉。
复险要于旧图,于疆于理;
峙屯营于东道,维屏维翰。
师徒甫集而未和,陴垒方更而未固。
将饬不虞之备,亡踰已试之良。
是用新骆谷之建牙,易夔江之留务。
鹖冠鱼服,升峻秩于执金;
犀甲熊旂,侈多仪于授钺。
如乾道显忠之并命,若绍兴杨政之进屯。
以严细柳坚壁之威,以恢《采薇》治外之略。
申加井赋,增贲坤维。
于戏!
登拜将之坛,决策盖由于南郑;
上《出师》之表,驻军欲定于中原。
惟山川未改于昔时,则事业盍参于前哲。
典听朕毖,式固尔猷。
可。
留梦炎特授宣奉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加食邑食实封制(1275年6月甲寅) 南宋 · 王应麟
门下:选众而举皋陶,有虞所以凝庶绩;
相右而命召奭,成周所以保受民。
迪思先皇,敷遗哲辅。
运筹决胜,惟简在上帝心;
宅揆奋庸,其毖我成功所。
告尔多士,扬于大廷。
某官学醇而识宏,德厚而才裕,尊王秉礼之大义,深于《春秋》;
救时行道之精忠,贯于日月。
以少双寡二之望,为特立独行之儒。
精神折冲,兼文武之略;
夙夜基宥,冠枢机之谋。
允具瞻之素孚,谓延登其已晚。
栋隆不挠,硕果犹存。
南国是式,作尔庸,懋乃攸绩;
王事靡盬,不遑处,捍我于艰。
欲经营四方以平夷,用奖率三军而兴汉。
惟万民徯司马之入,而上宰逊王曾之来。
岂烦劝诵于经帷,咸望协熙于帝载。
矧今天变未弭,国步未宁,明黜陟所以制治保邦,修政事所以攘夷复境。
爰立作相,于敉图功。
元祐并命三贤,若纯仁之跻次辅;
绍兴总提二枋,若臣浚之督成师。
陟序崇阶,衍赋多邑。
庶几真儒无敌之效,丕展良弼辅德之谟。
于戏!
待裴度而开延英,时惟旧人图任;
济房乔而断大事,尚冀乃僚同心。
三后协可以泽生民,众正开可以杜群枉。
指授当任则边氛静,处置得宜则国势强。
式固尔猷,克迈乃训。
叶梦鼎特授充醴泉观使兼侍读依前少傅观文殿大学士信国公加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275年正月) 南宋 · 王应麟
门下:朕更张初政,率吁宿儒。
询黄发则罔愆,闵劳宅牧之事;
学古训乃有获,延登劝诵之联。
惟尊德乐道以有为,庶遗大投艰其求济。
勉从巽牍,诞有涣纶。
具官某刚大而粹明,忱恂而闳裕。
海滨大老,凛廉顽立懦之风;
天下达尊,懋辅世长民之德。
硕果表于群彦,灵光岿乎三朝。
责难谓恭,陈尧舜之正道;
不可则止,耻由求之具臣。
肆予改弦,申命赐履。
望公如望岁,允有甘棠之思;
治民如治家,丕徯黍苗之泽。
以楚邱之谋始壮,而东山之志不渝。
股肱力汝为,不欲烦于方面;
耆寿俊在服,其进疆于本朝。
念冲人道问学之初,维大臣傅德义之益。
绍兴旧弼,冠延恩之职而敷经;
淳熙耆英,领祥源之使而诏读。
若稽茂典,载锡优章,肯从我游,克迈乃训。
于戏!
问丹书之敬义,毋勤师尚父表海之行;
瞻绿竹之琢磨,尚迪卫武公箴国之戒。
有谋则就,盍归乎来。
可。
起居舍人兼侍讲除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诰 南宋 · 王应麟
敕:周史之掌赞书,列于礼典;
舜官之出帝命,先以秩宗。
朕登崇誉髦,藻饰治具,迪简敷经之彦,久仪簪笔之联。
锡我茂恩,对时妙选。
起居舍人兼侍讲某,简廉载采,博謇好修。
砥行立名,济济扶扬之礼;
弸中彪外,袖袖乐安之文。
仁义其言蔼如,直谅多闻益矣。
钦起居而在右,君举必书;
考仁圣以陈前,古训有获。
丕从朕志,曰求厥章。
昔元祐擢轼于螭涂,晋司帝制;
绍兴置遵于凤阁,复贰春卿。
维文学咸精能,俾播告不匿指。
咨尔兼组,贲于演纶。
为诰有古风,罔俾仲舒之美;
同日加两命,允谓知章之荣。
予欲善词令以华国,汝为;
予欲观会通以秩典,汝翼。
庶几终誉,式克钦承。
可授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
李庭芝特授参知政事依旧淮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兼淮西策应大使诰(德祐元年) 南宋 · 王应麟
敕:祗遹先猷,仪图哲辅。
庆历彦博之参国,秉肃将河北之征师;
绍兴臣鼎之预政,除擢繇江右之大阃。
乃眷干方之绩,延登鬷假之联,载锡褒纶,率循茂典。
具官某洪深而肃括,硕大而光明。
曰阃外制之,蕴知国知兵之略;
言长城远矣,兼允文允武之才。
属边琐之孔艰,严风寒之谨护。
淮浦戒我师旅,率励勤王之忠;
执政犹吾股肱,灼知体国之志。
朕慨《采薇》治外之急,思集蓼毖患之谋。
敕命惟时惟几,盍惜阴而攘却;
继今立政立事,其揆策以赞襄。
是用擢贰台衡,仍分阃钺,以协济日万几之务,以耆定月三捷之勋。
旂垒如光弼之增明,廊庙有德裕而益重。
衍其采邑,壮乃威声。
噫!
东方毕公率之,虽身外而心王室;
北伐张仲在矣,其武服以奏肤公。
无竞维人,往敬用治。
可。
刘师勇特授左武大夫依前濠州团练使带御器械平江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诰(1275年4月己酉) 南宋 · 王应麟
敕:战功日多,莫难乎先锋之胜;
赏国之典,莫高乎横列之阶。
我有劲臣,时飏茂渥。
具官某俶傥扶义,雄烈逸群。
统率戈船,既振威于海道;
训齐武旅,爰养锐于毗陵。
趋潜师而进吕城,欲乘势而复京口。
中权后劲,冒矢石以身先;
彼竭我盈,詟旃裘而胆落。
执讯获丑,敌忾献功。
载嘉后亭桥之奇勋,峻隮东山阁之华秩。
伫奏肃清之捷,嗣膺褒擢之恩。
可。
代皇子谢赐御书孝经十六句表(词科第二场,丙辰二月十三日)(1256年2月13日) 南宋 · 王应麟
始于事亲,终于事君。
满而不溢,高而不危。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德义可尊,作事可法。
居则致敬,养则致乐。
通于神明,光于四海。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臣某言:伏蒙圣慈赐臣御书《孝经》十六句者。
睿谋垂裕,夙承父训之严;
神画疏恩,备举圣经之要。
因心立教,拭目知荣。
臣某惶惧惶惧、顿首顿首。
惟夫子之发微言,为曾参而陈孝道。
首述君亲之事,谨始及终;
复虞富贵之移,戒危与溢。
身行口言之无失,天经地义之兼该。
事可法,德可尊,表里俱正;
居致敬,养致乐,造次弗违。
神明四海以交孚,进退一忱而非懈。
有倬飞鸾之翰,于昭诒燕之谋。
二八句之特书,撮其枢要;
千万人之咸悦,始于家邦。
仰仿迩英之屏,俯殊制旨之注。
矧熙朝资善之学,肇祥符丙辰之春,诏儒臣而读是经,锡宸章而刊诸石。
荐观洪藻,宏贲前猷。
某德愧温文,性惭岐嶷。
出有师,入有保,早齿虞庠;
亲则父,尊则君,恪趋周寝。
曩者分封之涣号,诲之全孝以移忠。
旨趣会于五经,未窥圣蕴;
德教加于百姓,徒仰皇明。
载观河洛图书之光,如亲洙泗问答之语。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学稽古典,笔寓天常。
祚嗣万年,受祉而施于子;
冠冕百行,得手而应于心。
约漆简千有馀言,洒骊珠六十四字。
淳化秘邱之刻,祖武可绳;
绍兴方国之颁,人文增焕。
臣敢不聿严琰写,式广家藏。
仁孝制六章之诗,远迈唐宫之赐札;
夙夜事一人之训,缅思建邸之陈图。
臣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臣某惶惧惶惧、顿首顿首,谨言。
代侍讲说书官为经筵进讲孟子终篇谢赐金带牙简同侍读修注官谢赐秘书省御筵及鞍马香茶进诗表(词科所业) 南宋 · 王应麟
臣某等言:伏蒙圣恩以经筵进讲《孟子》终篇,赐臣等金带牙简,并赐秘书省御筵及鞍马香茶者。
华光讲艺,备观亚圣之书;
蓬省赐筵,并锡多仪之宠。
感鸿恩而播咏,瞻丹扆以飏言。
臣某等惶惧惶惧、顿首顿首。
窃以汉帝论经,虎观侈赐衣之渥;
唐宗向学,瀛洲疏给馔之荣。
意皆寓于隆儒,礼特丰于接下。
矧轲书之𦕈旨,传孔道之正宗。
由义居仁,七篇之言靡不载;
垂宪贻后,百世之王莫能违。
于穆熙朝,若稽丕训,祖禹阐明于元祐,表臣敷绎于绍兴。
逮圣神尊德以有为,于学问逢原而自得。
细旃昼访,聆责难陈善之规;
峨弁星环,探知性尽心之蕴。
华编甫彻,謏闻奚裨?
酬侍言诵说之劳,暨著记纂修之职。
镠鞶绚采,复颁象齿之珍;
玉斝示慈,咸缀麟台之席。
上驷式调于沃辔,团龙交粲于奇芬。
稽古所蒙,省躬莫称;
归美以报,拜手载歌。
赞智圣之大成,述君臣之相悦。
词陈约礼,远晞「积翠」之篇;
句写赐笺,俯效集仙之饮。
退惭斐墨,曷对闳休?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居安资深,守约施博,存神过化,与天同流,明物察伦,取人为善。
览大贤之论述,兴盛治之雍熙。
德醉从容,秩太清之华宴;
币将舄奕,迈崇政之仪文。
臣等识愧寤疑,恩沾同乐。
读古书而尚友,谅怀望道之思;
颂《清庙》以致平,期尽正君之义。
臣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各斋沐,撰成谢恩诗,随表上进以闻。
臣某等惶惧惶惧、顿首顿首,谨言。
请上乾会圣节名第一表(咸淳元年正月) 南宋 · 王应麟
天生上圣,丕昭震夙之符;
月在正阳,允叶乾嘉之会。
善治聿来于福禄,大德必得于寿名。
宜新凤纪之编,式表虹流之庆。
窃以仁皇御极,如岁之春;
炎祚融辉,发祥维夏。
若稽资始之义,用彰命哲之初。
昔以元长人,于穆不已;
今以亨合礼,申锡无疆。
恭惟刚健粹精,居行聚辨。
储英潜跃,肇乘时于六龙;
膺运文明,期咸宁于万国。
阐河图而毓瑞,承祖烈以重光。
臣工奉觞,忻千载之一遇;
侯卫执贽,浃四方之大和。
辑《诗》雅归美之忱,赞《易》象为君之体。
既多受祉,于永保民。
臣等不胜大愿,谨以四月初九日为乾会节。
伏望俯鉴舆情,仰遵徽典。
南山献祝,薰风载咏于舜弦;
北阙胪欢,湛露普沾于周泽。
著之令甲,副在有司。
理宗灵驾发引慰皇帝表 南宋 · 王应麟
龟筮协祥,既饬因山之礼;
龙輴整驾,难淹同轨之期。
六绋天行,万方雨泣。
恭惟绍休灵绪,永言孝思。
致敬致哀,放诸四海而准;
尽伦尽制,定为三年之丧。
怆禹穴之将临,僾尧墙之如见。
愿承先志,少抑至情。
代先君谢赐御制周易彻章诗表(淳祐十二年) 南宋 · 王应麟
宝跗掞藻,写羲画之粹精;
翠琰垂芳,备虞廷之赓载。
辉腾奎璧,荣被簪绅。
若稽皇朝,深造《易》学,便殿集乾元之刚健,成均陈泰道之感通。
祥符制三章而示儒臣,绍兴书二卦而赐宰辅。
洪惟上圣,允迪前猷。
朋来益助之龟,日新其德;
惠浃书夏之燕,情见乎词。
发阴阳阖辟之关,播日月光华之咏。
穗书再刻,瑶轴俯颁。
恭惟极深研几,精义致用。
蓄天在山中之德,学懋缉熙;
涣风行水上之文,心潜经纬。
圣蕴达忘筌之妙,宸章昭镂玉之传。
于赫贲观,敷同晋锡。
臣胸无色线,袖有骊珠。
七言属和于柏梁,莫陪俊彦;
百咏辑成于离正,徒仰文明。
通鉴地理通释后序(1280年8月) 南宋 · 王应麟
太极肇分,天先成而地后定,天依形,地附气,地囿于天者也,而言地理者难于言天。
何为其难也?
日月星辰之度终古而不易,郡国山川之名屡变而无穷。
是故图以经之,书以纬之,仰观俯察,其用一也。
《虞书》「九共」,先儒以为九丘,其篇轶焉,传于今者,《禹贡》、《职方》而止耳。
若《山海经》、《周书·王会》、《尔雅》之《释地》、《管氏》之《地员》、《吕览》之《有始》、《鸿烈》之《地形》,亦好古爱奇者所不废。
然诸儒之传注异,历代之区宇殊。
禹之九河,班《志》仅得其三;
商之八迁,孔《疏》未闻其四。
汉水东西之分,积石大小之辨,荆山之于荆豫,梁岐之于冀雍,潜在荆者未见,蔡在圻内者未详。
三江九江,五邦三亳,则《书》之说异焉。
还之为营,祢之为坭,以著为齐地,以韩城为涿郡,自土之为自杜,倭迟之为郁夷,驺虞之为梁邹,二南之为南郡、南阳,则《诗》之说异焉。
扬纡在冀,而《尔雅》以为秦;
卢水在济北,而康成读为雷。
漳水之为潞,吴山之为岳,五湖混于具区,颍湛列于荆浸,此《职方》之疑也。
豫章在江南,而江北之地未知;
中牟在河南,而河北之地难考。
许田,鲁地,而非近许;
鄢,郑邑,而非鄢陵。
谷、小谷之有别,父城、城父之不同。
此《春秋》之疑也。
二地而一名者,若王城、葵丘、酒泉、贝丘、钟离之类。
一地而二名者,若白羽、夹谷、夷、垂葭、发阳之类。
方城、细柳、丹水之有三,涂山、历山、东阳、武城之有四。
「瞻彼洛矣」,与东都之洛异;
「导洛自熊耳」,与宜阳之熊耳殊。
首阳、空桐、新城、石门、石城、丹阳、白沙、硖石之属,其地非一。
毕万之魏为河中之永乐,而以元城为大名,失矣。
「自庐振廪」为襄阳之中庐,而以合肥为庐国,失矣。
潘岳赋《西征》,不知成师之曲沃在河东;
韩皋论广陵散,不知魏之扬州治寿春。
韩文公南阳人,在河内之脩武,而误曰邓州。
《史记》郧关在汉中之长利,而误曰洵阳。
杜子美诗三奇戍在彭州之导江,而误改曰三城。
荀卿兰陵非常州也,孔明渡泸非泸州也,公琰屯涪非涪州也,公瑾赤壁非黄也,元规南楼非鄂也。
郢都白雪误于郢州,东海二疏误于海州,以涂山为会稽,以齧桑为采桑,以大别为安丰,以东陵为庐江,以楚丘为成武,以街亭为南郑。
袭讹踵缪,不可殚纪。
汉沔一也,而或二之;
吴会二也,而或一之。
江统误酂于沛郡,皇甫谧误商丘于濮阳。
颜师古误邛都于邛州,青衣于嘉州,南陵于宣州。
注《文选》不知夷庚,注《本草》不知沙苑。
博见彊志者犹或失之。
旧迹湮没,如济绝于荥,碣石沦于海,昆明凿而镐京为池,隋城立而汉都为苑。
南北侨置,如青有太原,豫有广陵,六合之为秦郡,项城之为秣陵,玉门之为会稽,寻阳在蕲而移柴桑,当涂在濠而寓姑孰。
郡名非古,如云之云中,平之北平,蓟之渔阳。
县名非古,如京兆之武功,丰州之九原,皆非秦汉之旧。
或若异而同,或似是而非,不可谓博识为玩物而不之考也。
余閒居观《通鉴》,将笺释其地名,举纲提要,首以州域,次以都邑,推表山川,参以乐毅、王朴之崇论宏议,稽《左氏》、《国语》、《史记》、《战国策》、《通典》所叙历代形势,以为兴替成败之鉴。
大《易》设险守国,《春秋》书下阳、彭城、虎牢之义也。
河湟复而唐衰,燕代割而辽炽,述其事终焉。
若昔对白题羊肠,帝丘内黄,问松亭柳河者,以该洽见称,今岂无其人乎?
孤陋寡闻,未免阙误,以俟博雅君子。
山河不改,陵谷娄迁,亦以发揽古之一慨云。
上章执徐岁橘壮之月,子王子书《通释》后。
尔雅翼后序(1270年) 南宋 · 王应麟
《尔雅翼》三十有二卷,歙罗公愿端良撰。
惟大学始教,格物致知,万物备于我,广大精微,一草木皆有理,可以类推。
卓尔先觉,即物精思,体用相涵,本末靡遗。
水华庭草,玩生意以自怡。
鸡雏观仁,乾坤具梅枝。
钜而苞万汇乎《观物》,纤而析众芳乎《楚辞》。
约不肤陋,博不支离,蓄德致用,一原同归。
彼謏闻者误荔梃杜若,不识蟹蜞,驺牙重常徒语怪,而麃鳻售欺。
矧编绝简脱之馀,舄虎鱼豕,柳卯荄兹,至于菉绿桋荑,薠蘋荠茨,苹蓱莱枣,熊能螭离,鹄鹤鷻鹑,杂糅而纷披。
谖萱导䆃,夆蜂嘤鹦训义之参差。
芑有菜草粟之别,杞有梓柳檵之殊。
名之相混,兽则蛭蜩虾蛤,草则鳖虻虉鵻。
女挚之亲与榛异,鸣垤之雚与鹳异,校诸经而多违。
小大同称,有鲲有麑。
新雉之木以为草,《类苑》纪鸒斯,《王会》芣莒,伊尹书卢橘,荒异物其谁咨?
娵隅以音变,乌啄以字迷。
尧韭舜荣,俪句为嬉。
豆逼莫解,荇莼曰苋葵,问稻何草,而谓羊蹲鸱。
候气废葭莩,议乐昧秬秠。
或有能辨蒲卢,表枸杞,别象胆,与驳而问天鸡,指不勉之善,取驺虞窃脂。
然洽通之彦,犹蒟酱失对,谬剥枣于《豳》诗。
盖骛远略近,躐高忽卑,孰知《尔雅》附于经,多识是资?
诸儒笺释,角立墨畦,歆、炎、樊、李,文学犍为,景纯之后,顾、谢、沈、施。
陆音邢疏,分辔并驰。
鲋演以《小》,累矩叠规。
揖《广》、宪《博》,刘《续》、陆《埤》,斟酌群言,哜醇擩醨。
理无穷,书有赜,未窥夫浩仓槃物,化育亡厓,益不殚名,隶首难遍。
稽《山经》所有,恢诡谲奇;
《地员》九十物,草十二衰;
《考工记》「却行」、「纡行」之属,《鸿烈》「庶鸟」、「庶鱼」之类,万耑千歧。
物物而察,必研其几。
匪淹综沈潜,贯玑组丝,鲜克钩索功眇,甄剖是非。
渊哉若人,如五总龟,笔为锄耒,乃芸乃菑,览故考新,揆叙物宜,根极六艺,冰涣昔疑,囊括百家,抉廋擿玼。
岂惟传《骚》,说《诗》亦解颐。
纂次有典,则班马可追。
为《雅》忠臣,翼之以飞。
本立言之志,欲率是佐时。
陶冶旁薄,卬赞范围,中和位育,与物春熙。
匪衒豹鼠之辨,以贻虫鱼讥,入国问乔木,诵其文为师。
昔者,朱子称经纬缜密,惜其先萎,《小集》仅传,如此者希。
岁甲午书成,迨庚午九十七载,出若有期。
自今显行,式永厥垂。
繇是进大学之道,学者葆之。
先是,公之从曾孙裳,录藏家楹;
访求得其书,则前太学博士方君回也;
识卷后而刊于郡者,浚仪王应麟也。
辨鄮 南宋 · 王应麟
鄞县东有鄮郭,古鄮县城也。
汉《地理志》会稽郡鄮县。
《姓苑》有鄮氏,盖以邑为氏。
五代改鄮曰鄞。
《图经》云唐有鄞县,非也。
《地理志》无鄞。
《陆云集》:秦始皇南巡,登稽岳,在鄮县三十馀日。
《图经》云后汉改鄞为鄮,居鄮山之阴,既而复为鄞,非也,西汉已有鄮。
辨句章 南宋 · 王应麟
句章,《九域志》云因山为名。
《战国策》有句章昧,盖以邑为氏。
汉伐东粤,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
《史记正义》:句章故城在鄮县西一百里。
此张守节以开元之鄮言之。
《元和郡志》:句章故城,在今州西一里。
此李吉甫以元和之明州言之。
《后汉注》与《史记正义》同。
《图经》:古句章城在鄞县南六十里。
此今之地理也。
《虞翻传注》句章董黯,则慈溪乃汉句章之地。
晋刘牢之东屯上虞,使刘裕戍句章。
今鄞县有句章乡,盖自此乡及慈溪,皆句章境,古句章城在小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