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竹溪呈孟节兼有怀熙道 北宋 · 石介
七言律诗
到头泉石是吾家,坐石听泉日已斜。
一片青衫非富贵,千竿绿竹好生涯。
君曾览照头皆雪,我试看书眼亦花。
便好结为山伴侣,教他夔益佐勋华。
竹书筒 其一 北宋 · 石介
五言排律
截竹功何取,为筒妙可谈。
长犹不盈尺,青若出于蓝。
浮薄瓤皆去,嵚崟节独堪。
谁言但空洞,自是贵包含。
虚受殊招损,多藏不类贪。
巾箱经谩五,谤牍箧空三。
泪有湘妃洒,书疑禹穴探。
质曾冒霜雪,价本擅东南。
陨箨遗轻粉,移根破冻岚。
龙音终不死,凤实尚馀甘。
仆陋我为贵,彫锼彼合惭。
居常置几桉,出或系騑骖。
唱和友朋倦,提携童仆谙。
纯姿斥丹漆,美干敌楩楠。
其直如周道,虚心学老聃。
吾徒正得用,诗笔战方酣。
上郭殿院书 北宋 · 石介
百拜献书于殿院执事:天圣末,太后出闺闼,坐轩墀上,手握天下柄,恩威刑赏自己出,宰相百官重足屏息,不敢动,充员备位而已。恩厚宗属,禄赏过差,惟器与名,假于厮役,非瞕非德,浊乱品流。宰相不能复持其纲纪,辄以太祖、太宗、真宗三世之成宪弛之。宪台四御史举其职曰:「天下纲纪既不在宰相堂,则当在吾府。宰相既弛之,吾属又不能持之,赏罚其谁明?名器其谁正?天下其谁属?朝廷其谁倚?我太祖、太宗、真宗之垂法遂隳矣」。乃削牍公车,请于上前,言直意切,触龙逆鳞。宫中赫然震怒,迫责逐出,以暴露其过。天下想望四御史风采,颂睵四御史声烈,而歌舞之曰:「以直道进,复以直道退,得所退矣」!今年四月一日,皇帝始亲决万机,革故鼎新,万物皆动。乾行雷动,六合声闻。既已革近朝弊政七条事,又罢八御药官,思与天下洁濯,洗然清明,端正治本,建隆皇极。以河阳旧相李公,先朝元老,四海具瞻,乃召归中书执政事。以青州牧、天章阁范公忠亮骨鲠,本朝名臣,乃引入御史府为中丞。以河北转运使李公刚简直烈,周行正人,乃延登御史府知杂。以陈州通判范仲淹敢言极谏,缙绅端士,乃擢在谏署为诤臣。又还四御史以起废滞,以旌良直。太平之政,赫然以新;三王之风,延颈可待。天下复想望四御史风采,睵颂四御史声烈,而歌舞之曰:「以直道退,复以直道进,得所进矣」!惟四御史天资忠直,魁闳伟盓之气,应时运而生。当太后朝,能烈烈持纲纪,为国家尽死节,摈斥千里外,顿挫摧辱,几至死而曾不避,信忠诚亮节贯白日矣!今人主聪明神圣,英威睿武,增谏员,广言路,黜辸人,用壮士,任人不疑,听纳如流,谏者不惧,言者无罪。传曰:「邦有道,则危言危行」。御史今得其时也。朝廷复有遗有阙,待他人拾之补之乎;待他人拾之补之不尽,其责他人乎。尽在于御史矣。夫百鍊不耗,良金也;千里不跌,良骥也;夷险不改其操,穷达不易其行,真贤人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唐元相微之初拜左拾遗,即日献《教本书》,数月间上封事六七。授监察御史,劾奏东川帅违诏条过籍税,又奏卒涂山甫等八十八家冤事。东诸侯不奉法,东御史府不治事,命分台董之。时有河南尉离局从军职,尹不能止。监军使死,其柩乘传入邮,邮吏不敢诘。内园擅械系人,踰年台府不知。飞龙使匿赵氏亡命奴为养子,主不敢言。浙右帅封杖杖安吉令至死,子不敢诉。稹或奏、或劾、或移,皆举正之。声名揭然,耸动内外,风望凛凛,天下延想。既为权臣所挤,黜江陵,徙通州,移虢州。凡八九年,复归朝,忠骨为佞气,正色揉为谀容,乃变节从权,附离以媒身事。虽得进用,姑龌龊自保,卒不能复建嘉谋,立奇节,以裨国家。君子鄙之,史臣讥之,万世之下,为后人贱。其得几何?其失几何?御史其初既能蹈元之躅,其终无复蹑元之迹。君子曰:「不欺闇室」。又曰:「十手所指,十目所视」。今天下倾耳拭目以观御史之举。朝廷之上,一言出,一善布,天下闻之,天下见之;一言失,一善废,天下伺之,天下窥之。其欺岂特闇室也!其指、其视,岂特十手、十目也!惟御史能有其初,能有其终,社稷幸甚,四海幸甚。不宣。介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