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许应龙南宋 1168 — 1248
皇叔保康军承宣使希逦辞免特授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依前皇叔进封会稽郡开国公加食邑食实封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立爱惟亲,当由近始,以德诏爵,庶穆师言。
矧卿以叔父之尊,蔼宗英之誉。
待人接物,盎然如爱日之温;
省事清心,澹乎若深渊之靓。
久任承流之职,可无进律之褒?
遂涣号于明廷,俾建旄于旧镇。
仍开公社,庸侈徽章。
示隆礼以尊贤,初非私予;
胡辞荣而避宠,毋乃过谦。
其体至怀,亟祗成命。
端明殿学士朝奉大夫李鸣复辞免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善谋善断,正赖倚毗,何嫌何疑,力求退避。
屡遣中使,以示挽留之意;
复颁诏旨,以昭眷遇之隆。
虽曲尽于真忱,竟莫回于雅志。
晋升秘殿,俾镇帅藩。
勉为朕行,冀使京师之蒙润;
不远伊迩,庶宽宣室之兴思。
何未体于至怀,尚复形于逊牍。
其祗成命,毋至重陈,所辞宜不允。
资政殿学士朝奉大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李鸣复辞免召赴行在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十国为连,暂领藩宣之寄;
五月报政,已闻声誉之休。
润虽及于京师,思屡兴于宣室。
人惟求旧,遂颁诏以趣还,令出惟行,盍脂车而入觐。
曷陈巽牍,殊拂至怀?
时事方殷,正赖赞襄之力;
同心共济,庶成康乂之功。
式遄其归,以称朕意,所辞宜不允。
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李鸣复再辞免召赴行在恩命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许应龙
一节以趋,盍仰体眷怀之笃;
再命而伛,乃复陈逊避之章。
虽欲全静退之风,然莫副倚毗之意。
不远伊迩,特一苇之可航;
盍归乎来,慰群情之倾俟。
令无反汗,卿勿固辞,所辞宜不允。
资政殿学士朝奉大夫知绍兴军府事充两浙东路安抚使李鸣复辞免除参知政事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式遄其归,已屡颁于召节;
涣汗其号,俾参预于政机。
固宜不俟驾而行,胡尚抗封囊之奏。
谓惟堪于藩屏,殊未体于眷知。
卿独立无朋,至刚以直,每切忧国爱君之念,荐陈理内御外之规。
实允契于予怀,肆复膺于大用。
善谋善断,既夙著于休称;
同德同心,当共图于至治。
庶尽卿致主之术,而成朕知人之明。
毋庸固辞,亟祗成命,所辞宜不允。
资政殿学士朝奉大夫知绍兴军府事充两浙东路安抚使李鸣复再辞免除参知政事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翔而后集,虽独高静退之风;
惠然肯来,盍仰体眷怀之切。
比荐颁于召节,兹擢预于政机。
不进不休,令固无于反汗;
则久则速,礼尤贵于从宜。
矧一苇之可航,何抗辞而至再?
期予于治,当亟殚翊赞之忠;
式遄其归,毋坚执谦冲之意。
所辞宜不允。
太中大夫郑性之辞免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卿荐上囊封,力辞枢筦,念久任股肱之寄,固宜加体貌之隆。
爰锡明纶,晋陛秘殿。
不远伊迩,莫若会稽,以宠其行,俾分帅阃。
岂但京师之蒙润,庶宽宣室之兴思。
宜疾其驱,往服厥职,以副朕意,毋庸固辞。
所辞宜不允。
资政殿学士魏了翁再辞免依旧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恩命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许应龙
式遄其归,屡兴思于宣室;
引以自近,俾分治于东郊。
庶几善政之得民,抑使京师之蒙福。
盍钦成命,言脂尔车,胡尚执于谦冲,至荐求于退避?
徒得君重,以为屏翰之光;
勉为朕行,亟任保釐之寄。
庸副舆望,毋烦固辞,所辞宜不允。
资政殿学士朝奉大夫前知绍兴府李鸣复上表再辞免新除参知政事恩命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南宋 · 许应龙
贲然来思,已体眷知之意;
亦既见止,获闻经济之言。
宜益罄于精忠,以辅成于台德。
比因逊牍,尝谕至怀,胡云就列以不能,尚欲辞荣而避宠。
卿言虽力,朕志弗移。
图任旧人,正欲赞万几之务;
钦予时命,当共凝庶绩之熙。
毋徇小廉,以辜众望。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李鸣复除参知政事诰 南宋 · 许应龙
理内御外,将期庶政之交修;
选贤与能,莫若旧人之图任。
肆颁涣号,以穆师言。
具官某间世真儒,斯民先觉。
介然有守,未尝扬己以取名;
知无不言,莫匪爱君而忧国。
人无异议,朕所深知。
允为直谅之臣,遂畀枢机之任,弥缝藏用,处置得宜。
遽收敛于经纶,出镇临于屏翰。
报政未久,胡东欲留而西欲归;
有德可尊,故彼无恶而此无斁。
宜锡趣还之命,擢陛参预之司,爰进爵封,并增圭食。
噫!
竭股肱之力,本忠正以辅一人;
庶道德之威,成安彊以清四海。
祗服朕命,益展壮猷。
皇叔祖检校少保安德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会稽郡开国公师潞加食邑食实封制 南宋 · 许应龙
朕涓吉杪秋,乘上辛之正气;
肇禋重屋,修邃古之盛仪。
惟时公族之英,实相躬祠之礼,爰均惠术,敷告明庭。
具官某履行靖庄,秉姿和粹。
度德定位,已登亚保之班;
植纛建旄,久处祠庭之佚。
肃雍显相,扈从弥勤,爰加多邑之封,仍衍真畲之食。
于戏!
赐齐侯之胙,既加一级之隆;
扬召虎之休,当继万年之颂。
往服成命,践修厥猷。
郑性之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制 南宋 · 许应龙
善断善谋,入任枢庭之寄;
维藩维屏,出司帅阃之权。
中外虽殊,眷怀则一。
具官某忱恂而直谅,宽大而高明,声名满四海之间,德望冠群公之表。
周旋两地,终始一心。
知无不言,每务庇民而尊主;
粹然出正,未尝扬己以取名。
方资协恭而和衷,乃力辞荣而避宠。
晋跻书殿,庸昭体貌之隆;
涣发名纶,俾镇股肱之郡。
虽便大臣之均佚,实令一道以蒙休。
噫!
勉为朕行,当使会稽之增重;
不远伊尔,抑宽宣室之兴思。
尚克钦承,益摅经济。
赵善湘依旧资政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制 南宋 · 许应龙
大邦维屏,甫资绥御之方;
十国为连,易畀藩宣之寄。
事权增重,简眷弥隆。
具官某善断善谋,允文允武。
施无不可,真所为王佐之才;
卓尔不群,岂特蔼宗英之誉。
曩司制阃,久阅岁华。
出六计之奇,指授将帅;
决千里之胜,剿灭渠魁。
肆升书殿之华,仍视枢庭之秩。
真祠均佚,宣室兴思,虽蜀道之行不惮于王尊,而渤海之安莫如于龚遂。
暂烦镇抚,复命保釐。
噫!
式遄其行,庸壮维城之势;
不远伊迩,实同衣锦之荣。
盍展壮猷,以称朕意。
魏了翁知绍兴府制 南宋 · 许应龙
不见贾谊,方兴宣室之思;
爰命君陈,往任东郊之尹。
益隆委寄,庸示眷知。
具官某间世真儒,斯民先觉,以学问渊源之邃,为黼黻河汉之文。
惓惓忧国之忠,无言不尽;
蹇蹇匪躬之节,所守弥坚。
甫晋陟于枢庭,即宏开于督府。
趣还廊庙,莫遂挽留,旋畀藩宣,复坚逊避。
然大贤之去就,系四海之观瞻。
载念会稽,密迩王室。
徒得君重,庶帅阃之增辉;
勉为朕行,冀京师之蒙福。
虽暂劳于镇抚,行大展于经纶。
尚体至怀,亟祗成命。
代贺察院启 南宋 · 许应龙
涣奉十行,晋登六察。
均其稍食,方参枫陛之班联;
简在帝心,俾正柏台之纲纪。
传闻所逮,欣抃惟均。
恭惟某官毓德端方,受才卓越。
登会稽探禹穴,发为翰墨之工;
指昆崙薄蓬莱,迥立风尘之表。
儒林挺秀,士萼交辉。
早擢第于太常,旋驰声于宦路。
牛刀小试,游刃恢恢;
鹗荐上腾,诸公衮衮。
进兴百司之廪禄,实阶大用之权舆。
风度能若九龄乎,果被凝旒之眷;
朝廷谁踰仲卿者,径膺冠豸之除。
共徯设施,一新闻见,已耸横秋之雕鹗,岂容当道之豺狼。
毋以日月为功,禀为峻擢;
命之朝夕纳诲,行副具瞻。
某自愧谫才,滥司偏垒,侧听邮音之播,阻修宾戺之恭。
凤凰之鸣朝阳,咸庆风采;
燕雀之贺大厦,愿托帡幪。
得浙东帅幕谢庙堂启 南宋 · 许应龙
魏勃扫曹相之门,荐瞻衮绣;
石生入乌公之幕,误辱陶甄。
施重如山,感深至骨。
窃观近代宅揆之任,莫如今日用人之公。
爰度爰咨,必加精审;
或用或舍,自有鉴裁。
搜罗罔间于迩遐,柬拔尤先于寒畯,肆令寡援,亦预兼收。
伏念某猥以诸生,滥尘甲第。
采鲁泮之藻,比及三年;
代齐戍之瓜,亦既数月。
朅来京国,晋拜公台,吹嘘既乏于先容,陶铸敢求于近次。
岂期矜悯,曲赐生成。
谓寒士欢颜,俱托万间之庇;
矧小人有母,正资三釜之供。
俾易赞于帅垣,庶亟沾于禄养。
春回寒谷,已逢吹律之工;
日近长安,尤有向阳之便。
始愿诚不及此,自谋何以过之。
兹盖恭遇某官奕世钧衡,清朝柱石。
辅赞弥缝而藏诸用,仰大化之密移;
连卷诘曲各安所施,虽寸长而不弃。
自惭顽矿,猥入洪钧,敢不仰戴洪恩,益殚驽技?
览禹穴会稽之迹,庸激壮怀;
预平淮东阁之招,尚期异日。
士伸知己,书不尽言。
太学私试策问 南宋 · 许应龙
问:郡守民之师帅也,师帅贤则政平而田里无愁叹之声,不贤则公私烦扰而稚耋失宅生之望,有志于治者其可不知所择乎?
然知人之道,自昔所难,不观其貌则无以知其精力之盛衰,不察以言则无以占其才智之优劣,是必召见于殿陛之间,咨访于论奏之顷,则贤否真伪庶不能为吾之惑矣。
汉之宣帝每拜守相,辄亲见问,考其所行,以质其言。
唐之玄宗刺史陛辞,皆令诣侧门以俟进止,宜若可以察人之能否矣。
意一时吏治皆如黄霸之守颍川,真卿之守平原,然八万馀口犹得以肆其伪增之欺,二十四年犹不能坚为守禦之计,岂二君识见之未精耶?
抑临遣之际徒能察其言貌,而名实不相应者未容以遽知耶?
恭惟孝宗皇帝留意吏治,郡守陛辞必加考察,或以失仪而罢免,或以称旨而擢用,或以疾病投置闲散,故循良之吏布满郡国,有以成乾道、淳熙之治。
今日仰遵成宪,凡未经陛对及已对在四载之外者皆令申审,而迩臣复虑积官至守,早达者罕精神识虑,四年之久,日异而岁不同,恐有癃老疾病不任事之弊,欲凡到阙者悉俾奏事,睿旨谕之。
此诚为官择人之要术也。
或者犹谓年馀七十者犹能息渤海之盗,多病不出者亦能致东海之治,则老疾者似未可以尽弃也。
然一见之顷未睹施设,安保其尚可用耶?
议论持平者出守北地,乃不免治郡不进之责;
辨论以义理之文者使守会稽,乃莫逃久不闻问之谴。
则论奏之间,亦未可以尽信也。
然使其言果有可听,又安能料其他日之不相副耶?
斟酌而区处之,殆将何术而可?
愿详陈之,有司将以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