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赵鼎臣北宋 1070 — ?
寄山阴隐者 北宋 · 赵鼎臣
五言律诗
闻道山阴老,春来乐有馀。
饥餐一盘饭,闲读两行书。
竹里亲沽酒,江边自买鱼。
何曾入城市,人事转生疏。
挽傅奉议三首 其三 北宋 · 赵鼎臣
五言律诗
为儒嗟不达,射策竟知名。
爵命加黄壤,诗书到后生。
高年鸠杖贵,故国锦衣荣。
他日兰亭会,何由见老成。
宿天章寺 北宋 · 赵鼎臣
五言律诗
高士已陈迹,青山犹故居。
地存脩禊水,俗有换鹅书。
旧像丹青改,诸山楷法疏。
我来寻坏壁,妄意有遗馀(宋桑世昌《兰亭考》卷一二)
送王取道二首 其二 北宋 · 赵鼎臣
七言律诗
凛然孝子与忠臣,恩义双全在一身。
来作会稽千里雨,去为东武万家春。
定将清净安齐俗,空有讴歌戴越民。
想过故乡须少驻,晓行方见锦衣新。
顷官会稽与江彦文赵胜非为僚盖二十馀年于今矣前日相会于庭中道旧乐胜非许以家酿饷我久而不至尝请为后堂之客屡矣辄复未果意者殆余请之未坚也因以诗戏之并约彦文同赋 北宋 · 赵鼎臣
七言律诗
天上王孙驰誉早,江南官舍结交深。
举头共惜湖山隔,屈指空惊岁月侵。
青社欲颁从事酒,绨袍尤见故人心。
绝闻列屋皆倾国,何日纤纤手自斟。
夜泛剡溪 北宋 · 赵鼎臣
七言绝句
剡溪清浅石棱棱,夜半星稀月欲升。
独恨此间无可访,不须野雪兴方乘。
秉之兄受代还京师余送行次甘陵雨三昼夜不止十二日乃雪平地几尺木压而折者十三四十五日既别秉之于南郭赋其事以寄王履道王时在大名 北宋 · 赵鼎臣
季秋霜未降,草木尚华滋。
萧索重阳雨,黄菊共凄其。
谓此肤寸泽,杲杲行复晞。
那知三日霖,淫潦方在兹。
我行既龃龉,我车遂逶迟。
僧房耿不眠,半夜寒侵扉。
开门怪事发,积雪满前墀。
雨师技止此,更复出新奇。
儿童叫踊跃,僮仆惊嗟咨。
云此太早计,有眼省见稀。
天公岂怪我,不乐愁何为。
幻此千顷玉,伸我一寸眉。
呼儿觅酒家,典衣具醇醨。
醉中见乡社,命驾将言归。
忽忆剡溪友,径吟招隐诗。
嗟余兴岂尽,无因谒戴逵。
次韵陈修仲题会稽宋尉澄晖亭 北宋 · 赵鼎臣
鉴湖绕君家,近在门前路。
置亭昔未善,对面无觅处。
胜地天所储,造物费陶铸。
惟昔居者谁,熟视不知措。
会逢赏心人,卓荦见深度。
疏朗引湖山,豁达去屏户。
开轩明月来,解榻清风驻。
初无结驷劳,怪此咄嗟具。
更得黄绢词,当烦神物护。
宋京宏甫见和再次韵 北宋 · 赵鼎臣
水花浮空出奇变,散者为霙圆者霰。
天翁大是富家翁,细碎剪云亲染练。
山阴晓起右军泣,不见墨池安得砚。
从来缘水不充饥,此日正堪批作片。
书生冷淡恶生活,忍冻悲吟诗满卷。
不知北里富薰天,舞袖对花裁圈线。
红炉炽炭坐生春,本不畏寒那忆晛。
兰台赋风不赋雪,好色岂殊蜂蝶恋。
不如诸孙艺且贤,蜀烹啖客初无倦。
诸公速辩欲忘归,尽磨东庄千斛面。
重阳前数日夜坐不寐偶思江南塞北旧游作诗呈志康诸友 北宋 · 赵鼎臣
昔在江东作重九,斩新凉气生杯酒。
右军有宅山最高,岁岁与客登其首。
菊花弄蕊天未霜,吴儿琵琶能断肠。
半天语笑中夜里,山下人家惊走藏。
禹穴探书无所得,笑指燕然疑可勒。
燕南新筑黄金台,乃复招我何为哉。
五年醉倒南楼上,楼上黄花无处放。
将军喜气自生春,尽释风霜作和畅。
美人低按小秦筝,坐中劝酒一再行。
风前孟嘉帽欲落,席上孙郎句已成。
一生散诞无羁束,到处容容尸斗禄。
况复今年值众贤,珠玉在侧真可怜。
重阳更欲登高去,莫遣风流减去年。
梅花下置酒送潘廷立学正赴官京师因寄博士王尧明监簿刘仲忱 北宋 · 赵鼎臣
卧龙山下梅花发,举杯半夜邀明月。
自从却棹酒船回,一十五年如电掣。
相逢忽在百花洲,玉骨冰姿愈奇绝。
粲然顾我低欲笑,敛衽对之那忍折。
应怜我老遽如许,鬓发摧秃牙齿缺。
对花不饮可奈何,急唤潘郎相煖热。
潘郎趣召许朝天,昨日见之今日别。
莫嫌韩愈困齑盐,会有王良收汗血。
同僚满屋多豪杰,仓卒立谈难尽说。
请于主簿觅于思,博士龙头如玉雪。
故人傥问我何如,正被梅花恼不彻
⑴ 自注:余顷官会稽,居卧龙山下,并舍有梅一株甚盛,盖屡醉焉,今十五年矣。尧明廷试第一,仲忱美须髯,故云。
寄题遐观阁 北宋 · 赵鼎臣
子长南游探禹穴,自誇历览多所列。
归来落笔方著书,意与素王争巧拙。
谪仙早亦勤四方,沉浮江海遨齐梁。
腹中领略几万里,文焰万丈如许长。
取之欲富观欲博,贪多岂不如溪壑。
直将眼力遍八方,达者应悲用心错。
不如五柳宅边一老人,家贫无钱常闭门。
时时矫首聊寓目,但见倦飞之鸟无心云。
老人观之释然悟,归去来兮从此赋。
勉旃为谢倚栏人,著眼应须在渠处。
属疾在告郡中诸公相继服药戏作病中九客歌 北宋 · 赵鼎臣
将军胆气凌秋天,百札曾将一箭穿。
倒床忽作儿女眼,悲啼出泪如涌泉。
会稽令尹形悍坚,新买蛾眉费万钱。
未容纤腰小回旋,径烦药饵亲调煎。
山阴大夫祖文渊,弯弓射贼口垂涎。
壮士亦苦头风偏,河润九里风化传。
坐令丞簿相牵联,请医买药争后先。
剡中有宰正鸣弦,携琴忽泛子猷船。
入城卮酒不下咽,但饮柴胡如吸川。
沃洲公子黠可怜,斩关夜遁呼不前。
道中挥断九铁鞭,抱病谁复能轻便。
铸钱短簿非凛然,捧心欲效西子妍。
青衫从事世所捐,亦遭病鬼相傍缘。
戏成嘲语如怪颠,一读坐使沉痾痊。
越州大禹寺奏请名额状 北宋 · 赵鼎臣
右,州司契勘:本州管下会稽县有夏禹之庙,去郡城十里,载在祀典,千有馀年。
祠旁有僧寺一所,掌庙之管钥,及其埽除。
基趾胜绝,室宇完备,而旧无敕额,止曰大禹之寺,因循相承,有失奏请。
恭以朝廷方复禹绩,疆理天下;
会稽乃禹之所葬,图牒具存,神灵冯依,不与他比。
虽守吏承诏祭飨以时,齐民畏威祈报以礼,而主守不专,护治不严,未足以称国家崇明奉祀禹功之意。
今来欲乞朝廷详酌,依崇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已降指挥,特赐本寺一敕额,岁许度僧一人,使之承续洒扫,世掌庙事。
凡祠宇之修缮,草木之封植,责以岁时,毋敢有坏。
郡守县令时至而谨察之,有不如令,必罪主者。
庶几庙貌严饰,明灵顾怀,下以慰一方归向之诚,仰以祝圣寿延长之庆。
臣等不胜至愿。
跋钱服道画(二) 北宋 · 赵鼎臣
王子猷在山阴,月夜忽忆戴逵。
逵时在剡,便乘舟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说者谓山阴去剡盖百馀里,逆流而上,极为崎岖,经宿之兴,安得不尽,以为书事者之过。
今观此画,溪山清绝,爽气逼人,顾虽千里,将必命驾,而况一朝夕之顷哉。
细人喜以俗情度量君子,类皆如此。
虽然,微服道昔贤赏会,将见诋于俗子矣。
砚池铭 北宋 · 赵鼎臣
余昔在会稽,歙人俞辨之应中赠龙尾砚池一,坦然而平,无有隆洼。
酌水注之,适可而止。
余宝而铭之,曰:
不椭以为圜,不倚以为倾。
不坳以为虚,不垤以为盈。
如矩之方,如砥之平。
盖介然质而已尔,匪畸士其孰明乎。
彭子发墓志铭 北宋 · 赵鼎臣
重和元年冬十二月丙戌,夜鼓三下,外闻叩门声甚急,亟遣人应之,则故人彭戢子发手所贻书也。
余独念此何时,而仓卒若是,发烛读之,曰「戢不幸卒以谪死,以后事累故人」。
诘朝走往谒之,则妻环尸而泣矣。
余入哭且吊,问何以敛,曰无有也;
问何以归,曰无有也。
于是西蜀之士大夫游于京师者,相与出货财,具棺椁,乃克敛且归,余独贫不能赙。
其妻安氏泣曰:「子发与夫子游最久,傥得铭以志其藏,则赠死之礼何厚如之」。
余曰:「诺」。
既而命其子俨以书来告,曰将以某年某月日葬于某所,愿以铭为请。
子发姓彭氏,其先京兆长安人,后徙蜀之渠州。
高祖为邻水令,乐其风土,因又为邻水人。
其后三世皆隐不仕。
考讳焘,娶王氏,生子发。
既登朝,以著令追赠其父为奉议郎,王氏为太安人。
子发登进士第,调涪州司户参军。
召试学官,充成都府州学教授,知眉州青神县,擢太学录,迁太常博士提举淮南西路学事,改两浙。
会罢学事使者,得通判棣州。
未行,学事置使如故,复得两浙。
坐法免。
未几管勾亳州明道宫,退居其里。
会郡将恣暴墨,多所侵牟,子发素刚,不能堪,公以语斥其奸。
讼词交兴,将坐抵罪,而有司用法过当,亦免子发所居官。
稍更赦令,迁奉议郎,复提举嵩山崇福宫,抱其具狱入诉诸朝。
事下有司,有司含糊不即决。
于是今大丞相丰国余公,故尝与子发为僚于学者,哀子发之穷困于法吏不能自解免,方以其章下大司寇,杂廷尉议所当坐,将有以湔洗之,而子发得病死矣,春秋方六十。
乌虖!
子发于经书为博通,多艺能,善琴,家蓄古琴一张,悲欢寒暑,不以去身。
与交游毅然诺,重意气,性忼直,不能容忍于寻常人,故与世多龃龉,数起辄偾。
至阨穷不自聊,则取琴而鼓之。
方其操归风,杂履霜,声出金石,气象犁然,或奋袖起舞,慷慨抑扬,初不自知其有十年之谪也。
尤好谊,喜赒人之急。
为举子时,将游学京师,持缣三十端为道路费,会乡人有窭者,困不能与计偕,因归以缣,而自辍其行。
其行己类如此,顾妻子不能语其详也。
既官太学,僦屋于学垣之西,其隘容膝。
家蜀人也,善蜀烹,余为博士,每下直辄从子发围棋饮酒,醉饱而后去,殆无缺日。
已而余被汰为山阴从事,去京师三千里,涛江之东,会稽山之上。
交友故人,稍稍谢去,绝不相闻。
无何子发持使者节至越,余迎谒道左,谨甚。
子发曰:「若非吾故人邪?
胡为而若此」。
复相与围棋饮酒,如平生欢。
余以是愧其人。
子发初娶吴氏,前卒;
继室安氏,封孺人,生二男子,曰俨、曰佺,一女子曰㒚。
子发之没也,俨、佺皆尚幼。
夫人携持诸孤,护其丧南出宛叶,绝汉水,溯峡江,水陆数千里,以达于蜀。
其为人贤智,有节操,佐子发,助力为多,古高行妇人也。
子发既善琴,以其法传之妻,女㒚尤得其妙,每鼓一曲,子发辄太息,自以为弗及。
铭曰:
六籍之芸芸兮,余旦昏而艺之。
忠信之彬彬兮,余童艾而履之。
日皦然而正中兮,千载之庆也。
浩蜀江之茫茫兮,其弗济则命也。
噫!
季妹十六安人墓志铭 北宋 · 赵鼎臣
鼎臣生六岁而失先夫人,同产伯姊、仲兄、季妹,与余凡四孤儿。
伯姊后先吏部一年卒,存者三而已。
季妹齿最幼,先吏部尤爱怜之。
既笄,为择其配,得故丞相康节公讳升之孙,阳翟张裁子义,遂以归之。
方是时,子义嫡母崔夫人在堂,而所生黄夫人共养左右。
崔夫人性严毅,诸妇造次不敢辄进。
季妹蚤暮承颜惟谨,退从黄夫人伸其私恩,恭爱后先,曲折不违。
两夫人皆喜曰:「妇得礼甚」。
已而从其夫官州县,职内事。
子义历官以廉闻,季妹能安于贫,所以佐成其志甚备。
子义既宰贵溪,季妹暴得疾。
余时官会稽,闻之悲曰:「吾以远故,不得视其疾。
虽然,何以少慰吾妹之意」?
先是,季妹生数男女,皆不育,晚得一子曰导,爱之甚,阴欲求妇于外家,而未敢发也。
于是余立遣使奉许以幼女璿为导妇。
妹得报,果大喜,强力纫缝,为新妇裳衣。
然病终不损,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县舍。
始,子义信阴阳,泥卜筮,余雅所不喜,每每相折难,而不可夺。
季妹既化其夫,为所渐染,故亦惑于禨祥。
方无恙时,尝从容语余曰:「昔在涟水,梦有何人告我曰:『若寿不过三十三』。
其人与语皆了然,盖非梦也。
何吾生之短耶」?
余深禁其语,以为不然。
自是,季妹抚幼稚加笃,待妾媵愈慈,其于家事,姑息而已,恬不为老寿计。
婢妾有求去者,辄好谓曰:「少须之,俟我过三十三,恣汝所为」。
既而果然。
乌虖!
子义既登朝,追封安人,以某年某月日从葬于先姑之兆。
子义尝求余文以志其墓,余不忍也。
后十三年,子义以朝请郎拜嘉州守,病卒于京师,将合葬。
导以先人之治命为请,乃泣而铭之。
铭曰:
曩汝真梦乎?
则死也何自而知之;
曩汝非梦乎?
则生也孰从而告之。
以为妄欤?
则既不能逃其期矣;
以为信欤?
则何造物者之规规也。
姑亦镵诸石,以志余悲而已尔。
噫!
祭陆左丞文 北宋 · 赵鼎臣
江海之英,会稽之灵。
山水秀发,瑰奇挺生。
气变物迁,竹箭不植。
天储其精,以赋有德。
公寔钟之,粹然以文。
如玉之璞,如金之浑。
士衡云亡,贽也不作。
中数百年,系牒衰落。
自公之生,载振厥声。
发迹南服,扬名上京。
奏篇如云,取第若拾。
诸公逡巡,多士拱立。
熙宁、元丰,天子圣明。
抡选俊乂,作新度程。
公登于朝,惟帝所伟。
密勿周行,雍容近侍。
方驾驷马,顺风疾驰。
帝升白云,公亦退飞。
圣皇龙兴,俄以诏起。
丞于文昌,喟其晚矣。
无几何时,而以病归。
尚曰有瘳,忽然其萎。
呜呼哀哉!
某叨彼守符,辱临公里。
公归九原,士夫落泪。
简书之畏,莫助公丧。
恭遣僚属,奠兹一觞。
尚享。
祭宇文太守文 北宋 · 赵鼎臣
岷峨之山,江水出焉。
磅礴荡摩,怪珍发焉。
维以降神,生伯脩甫。
来宾于王,作帝心膂。
维伯脩甫,其德孔硕。
秉心塞渊,好是正直。
帝曰钦哉,余缵汝事。
于藩于宣,四方是试。
人亦有言,神劳志疲。
位尊官高,阔略细微。
惟伯脩甫,毅然不苟。
决滞绳奸,豪分发剖。
人亦有言,观势厚薄。
炎者可附,寒者可略。
维伯脩甫,淡然与夷。
杀丰齐同,不借色词。
人讥其间,而慕其清。
既疾其公,亦畏其平。
会稽之政,燕及闾里。
逮去而思,岂弟君子。
昔我来矣,见公于杭。
旧尹之告,于今不忘。
谓江之广,一苇可横;
谓鲁之远,我闻柝声。
如何卒然,公以讣至。
尚其狐疑,意曰梦寐,呜呼嗟夫,公讣审矣。
命之不淑,涕泪陨矣。
惟越之人,哭公为尤。
我陈其哀,以赞醪羞。
呜呼哀哉!
尚享。
按:傅增湘校补本《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