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赵昀南宋 1205 — 1264
张九成赠太师追封崇国公谥文忠诏(宝庆元年八月二十四日) 南宋 · 宋理宗
故礼部侍郎、赠少师张九成绍兴策士,以直言受知高宗,正色立朝,有中兴明道之功,赠太师、追封崇国公,谥文忠。
改元绍定大赦天下诏(宝庆三年十一月七日) 南宋 · 宋理宗
朕绍列圣之洪基,膺中兴之宝历,若昔缵图之始,适当修祀之时。
固尝肇举于明禋,曾未特伸于大报。
兹遵旧制,茂蒇祲容。
天覆地持,既肃合祛之典;
祖功宗德,益严并侑之仪。
若七曜之照临,暨百神之森列,咸从秩序,祗彻丹纯。
载惟凉菲之资,昭受盈成之托,仰法绍兴之治,近承嘉定之规。
用易美称,以迎新祉。
其以来岁改为绍定元年,可大赦天下。
升山阴县为淮安州诏(绍定元年三月八日) 南宋 · 宋理宗
升宝应州山阴县为淮安州,改山高县为淮安县,其淮安县、涟水县并隶淮安州。
黄干特赠朝奉郎告词(绍定六年) 南宋 · 宋理宗
洙泗之斯文未丧,得颜、曾数子羽翼,而其教大明;
伊洛之正学方兴,得杨、尹诸人发挥,而其传益广。
今有倡道武夷,而门人之中卓然以扶世立教自任,是固国家之所当尊尚也。
以尔绍兴名御史瑀之子,庆元朱侍讲熹之甥,密察精思,尽得师传之正;
笃行力践,发为贤业之光。
矧熹于易箦之时,属尔以传道之托,讨论三《礼》,敷绎《四书》。
朕今读其书,求其徒,思坚正洪毅如干者,既不得与之同时矣,则追荣一秩,燕及后昆,朕又何爱焉!
可特赠朝奉郎。
巴陵县公赵竑尽复本身官爵诏(端平元年六月十二日) 南宋 · 宋理宗
故巴陵县公竑胁于狂寇,不能固拒,遂陷于逆,朕甚痛之。
今一新政化,加惠存殁,可尽复其本身官爵,仍令有司检视茔所,以时致祭。
其立嗣一节,关系国家,难以轻议,朕不敢私。
妻吴氏给祠牒为尼,特赐慧净法空大师,令绍兴府月给百券为衣钵钱。
科别缴入端平以来中外言事奏诏(端平二年正月二日) 南宋 · 宋理宗
令中书后省将端平改元以来中外言事书疏科别,其申明条目,就速与缴入,以便省质。
继自今计月类进,送之中书,俾大臣参阅酌行,如绍兴故事。
荣文恭王府皇后宅置教授诏(端平二年正月六日) 南宋 · 宋理宗
荣文、恭王府、皇后宅置教授各一员,皇后宅可依绍兴旧典四姓小侯立五经师之遗意,三省并行参酌以闻。
特封正显侯敕(端平三年正月) 南宋 · 宋理宗
敕太学灵通庙神:古我先王,各因其方,以祠后土,示有主□□司我首善之地,而不褒表之□□绍兴建学,尔以聪明正直,妥灵其间,凡鼓箧而入,解褐而去,莫不骏奔走在庙,用物弘多,厥灵炳著,不但呵星妖,叱鬼怪,而烝我髦士,发挥斯文,以为邦家光,斯亦有阴助焉矣。
锡之彻侯,都以徽号,尚庶几敬祭重祠之意。
可特封正显侯。
诫谕中外臣僚诏(嘉熙三年正月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朕以眇躬,凛居人上。
临御十有六载,愿治徒勤;
责成二三大臣,课效犹邈。
弊端丛积,氛祲蔓滋,内焉政令之未孚,外焉边陲之未靖。
抚事机而兴慨,尚岁月之可为。
爰体诒谋,聿新图任,法元祐尊大老之典,特咨重事于平章;
遵绍兴并二相之规,盖欲相应于表里。
毋狃旧习,毋玩细娱,使纪纲法度焕然维新,而华夏蛮陌罔不率俾。
故兹札示,其体朕怀。
加封会稽县曹娥灵孝昭顺纯懿夫人敕(淳祐六年六月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敕绍兴府会稽县曹娥镇灵孝昭顺夫人:朕惟杀身成仁,士君子所难,而稚女能之,斯亦奇矣。
尔父迎神不幸溺死,尔号江而没,得尸以浮,孝通于天,庙食千祀,斯民以之为司命。
乃者祠宇肇新,阖辞以请褒表,朕闻而嘉之旧矣!
兹锡懿号,不特从民欲以彰神休,昌之百世以劝孝行,其为教化多矣,尚其歆兹。
可特封灵孝昭顺纯懿夫人。
按:《曹江孝女庙志》卷四,光绪八年重刻本。
曹娥父曹旴封和应侯敕(淳祐六年六月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敕绍兴府会稽县曹娥镇灵孝昭顺纯懿夫人神父曹旴:朕无意于祷祀之事,而祀典之关教化者,必拳拳焉。
尔迎婆娑神,至于溺死,其命矣夫。
有女甚异,沿江而号,随衣而殁,遂得尔尸。
信其孝通于神明矣,庙食不亦宜乎。
去汉千载,而灵益著。
兹新祠宇,士民并辞于有司曰:请因以褒其父。
朕欣然从之,锡尔侯爵,盖以遂尔女显扬之念,且足以劝孝焉。
可特封和应侯。
曹娥母封庆善夫人敕(淳祐六年六月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敕绍兴府会稽县曹娥镇灵孝昭顺纯懿夫人神母□氏:汉安之际,上虞之乡,有女甚异,父死于溺,捐躯赴水,乃得其尸。
哀𨔝道路,孝感神明,是宜庙食流芳,祷如响荅。
比新祠宇,有司并请,褒及父母。
朕嘉娥之孝,何爱美号,不以荣其亲乎?
亦足为教化助矣!
可特封庆善夫人。
蔡杭转朝请大夫诰 南宋 · 宋理宗
粤惟资善,置自先朝,在天禧则晏殊、宗道专审谕之官,在绍兴则范冲、朱震成翊赞之任。
兹遵故典,谨简名流。
既畴满岁之劳,可后懋公之赏?
朝散大夫、太常少卿、时暂兼权工部侍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资善堂翊善蔡杭,端方而简重,凝远而邃深。
诵西山之书,凛祖风之是似;
溯武夷之派,喜师道之有传。
自登论思献纳之班,屡进正大刚方之论。
入辅吾子,亦既期年。
日月计能,迪训靡闻于少倦;
朝夕劝善,切劘咸谓于有方。
卓然称国器之贤,复此集经帷之益。
肆畴成绩,进秩崇阶。
课太清之书,朕既用治平劝臣之道;
新盘铭之德,卿其懋大学教子之功。
善誉益增,前闻可迈。
可特授朝请大夫,馀如故。
授马光祖观文殿学士制(景定二年四月十六日) 南宋 · 宋理宗
敕:制垣底绩,聿观三载之成;
书殿冠班,昭示四方之劝。
诞颁异数,罙耸具瞻。
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沿江制置大使、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充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行宫留守、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时暂兼淮西总领、金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五百户马光祖,识远而气宏,道周而业钜。
天机错综,冰壶玉鉴之高明;
学力雄浑,泰山乔岳之负载。
能应则五官之并用,尽忠则一发之不欺。
京师众大之居,每思前尹;
金陵六朝之旧,爰重中权。
逮往抚于荆襄,久宣劳于江汉。
视仪政路,式表儒猷。
赵抃一琴,累疏欲归;
廉范五裤,陪都怀旧。
宵旰倚宽于忧顾,风涛靡惮于溯沿。
贲然重临,惠此四履。
郓于冀如制水,坐屹胜形;
晋及楚其馀波,具有远烈。
方且设险守国,造舟为梁,青铁铸兵,黄金募士。
或偃息或燕乐,予拮据予蓄租。
既消骑火之红,正念玉关之老。
效式臻于久任,职乃锡于隆名。
紫宸地殊,非但序迁之宠;
金城日壮,尚惟柄用之图。
繄我誉髦,对扬休命。
可特授观文殿学士、依前光禄大夫、沿江制置大使、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充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行宫留守、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时暂兼淮西总领、金华郡开国公、加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蠲绍兴府火灾之民所贷钱诏(景定三年闰九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绍兴府昨因延燎,令仓司给贷居民钱,今经两年,民贫可悯,可悉蠲之。
蠲诸路州县折纳苗币诏(景定三年十一月四日) 南宋 · 宋理宗
蠲诸路州县折纳苗币,不许阳减阴取,违坐绍兴条例。
天竺广大灵感观音殿记(宝祐二年) 南宋 · 宋理宗
朕闻有感必有应,有应复有感,感从心起,则应从心得,非自外求也。
方佛在耆阇崛山时,观世音菩萨摩顶受记,合掌作誓言,愿以慈悲心救度河沙众生,受诸苦恼,凡火坑波涛之难,刀锯杻械之难,恶兽蝮蛇之难,一切困厄可怖可愕,惟能一念归敬,则以变化力游戏三昧,现帝释身,现梵王身,现长者身,现宰官身,慧日慈云,甘露法雨,转热恼而清凉,变急难而安乐,随其声音,种种解脱,是岂有他故哉!
佛以如来心济度,人以如来心信向,心心相感,念念相应,则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普门示现,皆在灵台方寸中。
我闻补陀山宛在海中岛,是为菩萨现化之地,距杭之天竺一潮耳,故神通威力,每于天竺见之。
按后晋天福四年,僧道翊结庐天竺山,得夜明木,刻为宝相。
至钱氏,忠懿王俶夜梦白衣,始创寺以妥其像。
我朝天圣初,僧铣梦像行山中,曰吾欲憩此。
乃谋更创,面挹乳窦,翼以白云。
狮子峰一殿中居,众山环拱,烟云缥缈中,时闻钟磬声,恍然天宫化成,寻赐名灵感观音院。
南渡,圣圣相承,崇信尤笃,凡所祷祈,如响斯答。
绍兴有车驾临幸之宠;
乾、淳中有宝玩御赞之赐,亦尝亲枉翠华,腆有锡予,大书扁额以旌之。
庆元、嘉定间,永充教寺有旨,蠲免租役有旨。
是岂佞佛者哉!
所以答景贶也。
朕以凉德嗣丕基,历年于兹,海宇宁乂。
繄我佛力,曰雨曰旸,有请必应,其所以福生民寿王国者至矣。
顷尝赐像与赞,及心经秉炉,昭示尊奉之意。
甲寅秋,合宫宗祀假庙之旦,云族族有雨意,心香潜祷,灵隐随格,阴霾划劙,旸光开霁。
荐鬯之夕,天宇不尘,星月明烂,神来宴娭,熙事用集。
朕以何因缘获此嘉应,亦惟此心有以感之尔。
心者何,仁是也。
且佛法自汉永平流行中国,今几千百年矣。
而大士灵异,独于我朝为最验。
盖我祖宗以不妄杀为旦誓,以不科歛为家法,以爱养百姓为根本,恻隐之仁与佛心一。
真观、清净观、悲观及慈观,大士之所以能灭诸苦者仁也,祖宗之所以垂裕后昆者亦仁也。
佛外无心,心外无佛,感应之机,其在是欤。
若夫建创之岁月,制度之崇庳,皆略不载,惟述灵异之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