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其一 南宋 · 钱伯言
七言律诗
今代麒麟第一功,十年勋德与天通。
岂知乐圣衔杯地,长在重溟倒景中。
避宠不妨成远别,养花无意在珍丛。
角巾私第何须问,自有公言满舜聪。
其二
七言律诗
令台狱□□群花,名圃初成将相家。
云母久遮黄閤座,绮疏新照赤城霞。
调羹梅子生无数,遵渚鸿飞去有涯。
见说樽前富佳客,亦应思我醉时挝(《天台续集别编》卷一)。
次韵奉和蒙著太尉澹山见示长句 南宋 · 钱伯言
七言排律
澹岩宛在进江滨,多少篇章刻翠珉。
闻道凤凰将九子,恰逢花木正中春(自注:是日春分。)。
杖游岂为知名久,历览悬知啸侣频。
林外鸟声应报客,溪头梅子已生人。
茅茨信我无三顾,物象因君遂一新。
试共携筇采灵草,幽岚何必与天邻(清王煦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一三)。
澹山岩二首 其一 南宋 · 钱伯言
老眼遍四方,兹焉真鲜俪。
室圜悬磬如,天侧偃盖似。
谁移巨蟒宅,孰受祖龙使。
祗同澹竹名,佳哉亦少味。
其二
造化其偶然,刳山住深谷。
迹压潇湘头,迥披九疑足。
千龄隔仙凡,跬步变寒燠。
石田傥可种,愿受自耕禄(清刘方浚嘉庆《零陵县志》)。
戏书送澹山入院 其一 南宋 · 钱伯言
六言诗
云本无心出岫,水岂有意趋东。
势或使之然者,何妨巾拂谈空。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三。(以上王晓波校点)
其二
六言诗
子好逢场作戏,我方置散投闲。
世味久如嚼蜡,合向兹山往还⑴。
⑴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五
句 南宋 · 钱伯言
华戎交气俗,淮汴倒清浑⑴。
⑴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
乞两浙诸路兵将并听节制奏 南宋 · 钱伯言
乞令前项诸路兵将等并听臣节制,庶得一心效力。
焚毁螺钿椅桌奏 南宋 · 钱伯言
已依处分,螺钿椅桌于市中焚毁,万姓观者,莫不悦服。
题先祖武肃王翰墨 南宋 · 钱伯言
士之悖师之学久矣。近世苏东坡为欧阳文忠公持师弟之丧,其平生所为文章,虽议论宏放,庇吾钱氏,而大抵未尝悖于师学也。独为赵清献公作《表忠观记》,与文忠公私著《五代史》大相违戾。此其故何哉?岂以一己之私恨,而可掩百世之公议欤?盖唐室末年,藩镇大炽,争以符谶附会,欲盗窃称号,孰得传国玺而肯归之于朝廷耶?文忠公以曾孙之盛而不书,反谓求玉册于朝廷,欲僭天子之礼。使当时果有僭天子礼之心,岂不收玺自为,而谓闭门天子则不可,奈何直至晚岁,方欲假区区之仪物,而示区区之功,岂不致笑于他人耶?矧诸侯之求册,国之大事也,同光初,诸国来者矧已定,求册之使,何得不书,乃独于世家书之?况玉册之赐在同光三年,不在元年。且是岁八月二十有七日,庄宗遣吏部侍郎李德休等持节备礼,真封吴越国王,又授其四子为节度使,及太师、中书令、兼领江浙两使。谓武肃王既受玉册,因以镇海军节度使授其子元瓘,仍以太师、中书令兼领二浙,自称吴越国王,岂不厚诬君子乎?噫!自同光距今二百年矣,故家图籍,散亡殆尽,独先王是帖传之明矣。叔父先世宝之,不敢以示人。宣和癸卯之四月,始获盥手以观于叔父扬州宪台浮山堂。熟读立思,为之流涕。不知何年,当以是帖告诸贤良。六世孙、中奉大夫、提举南京鸿庆宫、会稽县开国子钱伯言题。
按:《钱氏家书》第五种。
题吴越三王帖 南宋 · 钱伯言
建炎己酉八月,伯言将适湖湘,自江涨挐小舟,携幼子成允,过耆仲元于临安,出三王笔判以观。中秋前四日,伯言恭题。
跋阎立本十三帝图 南宋 · 钱伯言
予家亦有右相所画《八蛮斗象图》,得之无为子家,今残缺过半,非此可比。绍兴改元二月既望,获观于(阙)仪仲览古斋,爱玩久之,不能去手。淮海野人钱伯言。
按:《平津馆藏书画记》卷一,清刻本。
岱岳观题名 南宋 · 钱伯言
宣和己亥九月二十四日,面奉玉音,至奉符催视岳祠。后一月,伯言至自兖。明日,具香烛以告上旨,而罢醮于会真宫。独登瑞云亭。早,饭于行馆,遂同令寇庠、丞吕光问、祠官曹钦承、莱芜令韩僖、道士苏彦弼谒岱岳观,留连祠上。复自金母洞过青帝观,观文僖丞相遗刻。遂游白龙潭,奠御苑玉芽于水中。爱其泉石之胜,乃相与策杖散步。还过鸡笼峰,始复有舆。躬走社首山,视禅坛,访遗迹。晚入乾元观,小饮翠阴亭而归。知袭庆军府事钱伯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