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关杞北宋
乞差兵防卫芙蓉石驿峒寨栅奏(元丰七年七月甲子) 北宋 · 关杞
置芙蓉、石驿峒寨栅,乞差二百骑防托。
李陆二公祠堂记(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 北宋 · 关杞
东平吕君献之为鄞主簿之二年,新钱湖之六堤,属节度推官石君声叔刻词以纪其详。
而又考迹其初,不忘前人之功,俾揭示来者,乃立李、陆之祠于其堤之傍。
始唐天宝閒,邑令陆公南金辟湖之广,为渟滀灌浸之饶。
历宋天禧中,太守李公夷庚补其旧之废址,增筑全固,经画以制,使数乡之民,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二公之功,及乎明民,可谓深且厚矣。
然而民之安飨其利,无岁时之报,是亦忘前人之施欤。
况于其法,又宜祀之。
夫民莫不乐生而安业,恶劳而就佚。
朝廷责任于守宰者,不独恺悌其政,亦将资以深思远虑,厚其生殖,物物各遂其养,故风俗美而礼谊行,田里安而狱讼息。
余观循吏之治,有功德以加于民者,必久而见思。
盖以功则安而久,以德则服而化,虽相去数百年,犹想仰其风采,岂不盛哉!
孟坚谓黄霸等「廪廪然庶几有德让君子之遗风」,则二公之烈,祀之而无愧焉。
若吕君之廑夺于众多之议而卒就其功,又能表二公之祠以劝于后,他日明民之怀思,亦足以继二公之贤。
故余为之书而不敢让。
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观察推官、监船埸关杞记。
九龙嵓题记(熙宁四年二月十三日) 北宋 · 关杞
新提举广西常平、太子中允关杞蔚宗游,因访喜师。
熙宁四年二月十三日题。
白龙洞游记(元祐四年二月八日) 北宋 · 关杞
白龙山在桂城之东南,登山之西而至。
其洞深广可数楹。
石之穹隆,隐然若神物化去而留其迹,洞之名盖亦旧矣。
元祐己巳二月八日,上党苗子居,历阳高时仲,金陵李师正,黎阳吉邻凡,乘暇以游,爱其佳趣,且忘其归,因刻于石,以志其来尔。
会稽关蔚宗题。
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八,嘉庆六年刻本。又见《桂胜》卷一,《金石续编》卷一六,《粤西金石略》卷四,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二六五五,《桂林石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