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韩琦北宋 1008 — 1075
上巳北塘席上(1051年) 北宋 · 韩琦
五言律诗
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
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
雨意随人住,杯情逐胜斟。
从兹穷塞地,佳节似山阴。
长安府舍十咏 其五 月台(1068年) 北宋 · 韩琦
五言律诗
待月西台早,移时凭曲栏。
云端开玉叶,海面起金盘。
燕席通宵雅,凉波入坐寒。
香风来不断,清露裛红兰。
陈商学士知常州(1037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叠鼓声喧下鹢舟,书山萧索别英游。
青藜照字观奇废,朱雀分符锡命优。
霞夹乌樯晴旆卷,星摇渔浦夜灯幽。
莼风正孰帆无恙,一色江天望处秋。
上巳(1038年3月)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远道今逢祓禊辰,雨馀风物一番新。
等闲临水还思旧,取次看花使当春。
絮雪暖迷西苑路,车雷晴起曲江尘。
台英正约寻芳会,谁是山阴作序人。
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1070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
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
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
辛亥上巳会许公亭(1071年3月3日)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修禊园林枕御津,宴亭轩豁足娱宾。
羲皇治世舒长日,昆阆仙风烂熳春。
脱俗且将诗送酒(自注:不听乐。),纵吟须仗笔争神。
会馀俯仰皆陈迹,不醉山阴定笑人。
浮醴亭会陈龙图(1075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爱客筵当曲水开,肴觞交出任萦回。
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
不系舟虚谁触忤,无机鸥近绝惊猜。
休论俛仰为陈迹,且学山阴祓禊杯。
提举陈龙图特垂顾遽促归轩(1075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千里相思访所知,昔人曾有此闻稀。
方欣一见销萌吝,便忍连章赋式微。
早是衰年多感慨,不堪寒色挫芳菲。
剡溪雪月光如昼,懊恼仙舟兴尽归。
三月五日会浮醴亭(1075年3月5日)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自注:水上所见。)
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自注:坐中有不听乐者。)
癸丑相州谢上表(1073年) 北宋 · 韩琦
臣某言:奉敕差判相州军州事,已于今月六日到任上讫。
别都再满,难力勉于残躯;
故里三临,见恩殊于旧老。
已班条教,遍晓吏民,既知圣君博爱之仁,又慰前守复来之望。
臣某(中谢。)伏念臣孤忠少与,他技非长。
荷累朝含育之私,玷上宰弼谐之久,向辞钧轴,冀息衰疲,会西鄙之绎骚,继北方之震溢,复当忧责,莫遂安休。
补乡邦屡得于虚名,领帅任通踰于再闰。
矧是邺京之重,素推朔部之雄。
事鞅掌以装怀,殊无少间;
病缠绵而仍岁,寖以不支。
及兹当代之期,辄露乞怜之诉,愿上节旄之过宠,特更桑梓之近州。
始锡温言,谕河内所留之意;
卒膺可诏,有会稽如请之行。
臣尝考载籍之名臣,记本朝之达宦,凡得被典城之寄,几何谐衣锦之荣。
如臣稠重,振古稀阔。
展先冢而松楸动色,过里门而耇稚相欢。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广覆无偏,大明必照。
顾虫鱼之细,尚惟恐于伤生;
况簪履之恩,固不忘于轸旧。
乃厚曲成之造,俾延将尽之年。
敢不调养病襟,激昂老节,不以乡闾而为茍且之政,不以疾疹而幸尸素之安。
气体遂完,或可备国家之用;
筋骸益瘁,即当求田里之归。
斯犬马之所存,在君亲而何报。
臣无任(云云)
乞罢宝相禅院创建殿宇奏(景祐三年七月) 北宋 · 韩琦
臣窃闻右街宝相禅院,见今移拆法堂,创盖大悲殿宇,特命中官监领其事。
所役兵匠数千百人,假以舟车,资其辇运,凡百用度,悉从官给,规模之盛,功作甚崇。
臣计其兴建之因,恐非陛下之意也。
臣伏睹近者兴国寺双阁灾,延及大殿、长廊,俱为煨烬。
其寺旧安祖殿俯逼都市,众人之虑再有修葺,而陛下亟降旨命悉令停寝,任其缘化,使自营造,斯所以重天戒而爱民力也。
稽诸载籍,事实难行,戴履之伦,孰不欣幸!
何乃遽伤治体,有损邦用,起无名之役,为不急之务者,所谓恐非陛下之意,斯可明矣。
又向者陛下崇务本之仁,念维城之重,即昭应之遗址,建睦亲之大第。
诸邸之聚,三千馀间,常度不充,侵用南郊材植,又且万计,复令出产州郡供补其阙,物役之大,从可知矣。
今者业已成功,焯为熙事。
何则?
厚宗枝而隆孝治,岂无益之所为乎!
当时言事者犹比上封章,愿寝斯议,盖亦重改作而节浮费也。
臣以谓此役既终,即凡土木不急之事一切宜停,以缓财力。
夫崇采椽三等之制者,唐尧之仁化也;
惜露台百金之产者,汉文之俭德也,焕在方牍,所宜规范。
伏望陛下俯从愚说,远绍前徽,悟色相之非求,本慈仁之足尚,跻升寿域,永底太平,斯乃奉顺祖宗,爱养元元之本也。
其宝相院创盖殿宇等,臣欲乞诏下有司,令悉停罢,俾其营求施利,得自修崇。
盖此殿若成,则法堂未立,加之廊宇制度悉求相称,必于间隙,渐次申陈。
事既垂成,理须从许。
如此,则功费之广倍于初矣,利其成而规赏典者,其徒亦繁矣。
且罢兴国而营宝相,则是休彼役而劳此功,废置虽殊、耗蠹岂异?
臣又虑违陛下重天戒、爱民力之本意,故昧死陈述,冀裨万一。
乞留范雍奏(康定元年二月) 北宋 · 韩琦
雍二府旧臣,尽瘁边事,边人德之,且乞留雍,以安众心。
赵振粗勇,俾为部署可矣。
若谓雍节制无状,势当必易,则宜召越州范仲淹委任之。
方陛下焦劳之际,臣岂敢避形迹不言?
若涉朋比,误国家事,当族。
谢直集贤院启(一)(1032年) 北宋 · 韩琦
右,某启:伏奉制命,蒙恩授前件官充职者。
麟殿飞緌,骤玷登瀛之列;
鹭雍緤组,猥参鸣玉之行。
荷慈渥之至优,揆孱躯而罔措。
宠灵攸暨,荣悸交深。
窃以壁府二星,灿天章而尽在;
羲图八象,示帝籍之有开。
考遐篆之相沿,宪丰规而迭绍,声明浸盛,朝物增辉。
所以周法命官,志四方于外史;
汉庭典秘,讲六艺于名儒。
伯阳推藏室之贤,子云富天禄之业。
逮开元之创历,启丽正以崇英。
用能演畅鸿猷,详延硕彦,奋三长之懿誉,释四部之群疑。
矧属巍焕丁辰,熙淳阐化,修应古念旧之则,备纪言书事之官。
委阁盈辎,洞分于宝蕴;
怀铅抱椠,遴集于珍群。
加禄廪之载丰,峻员程而式叙。
谅匪才谟博赡,器识渊宏,茂学际于天人,精思绚乎道德,叔骏之居秘省,自成十典之文;
仲恩之在宣明,克定五家之说,则曷以采奇禹穴,簉直严庐,腾蕤翰墨之林,接武红鸾之党。
茍从虚授,实浼清涂。
如某者,嘉善无称,冥顽有素。
招叔夜顽疏之累,负延之隘薄之讥。
徒以绂冕承家,绨缃励业。
捐繻待贵,妄跂于清芬;
束发从师,常希于善教。
第坚学冶,姑务亢宗。
偶嗣圣之凝图,肇临轩而策秀。
四门启籥,幽陋必甄,数路得人,庶良并进。
幸升名于贡牒,获较艺于宸庭。
曾微掞藻之工,误中决科之选。
乐士敢先于隗始,飞声辱在于卢前。
匠监为僚,侯封赞部。
自首公而赋政,常蠲瘼以疚怀。
千室鸣弦,岂布中和之颂;
一官为集,坐隳述作之勤。
当奉计以言旋,遂遭忧而去职。
负米百里,何追顾复之恩;
泣血三年,绝念宠荣之事。
见韠尽伤于栾棘,穷《诗》迨废于《蓼莪》。
圭籥易迁,衣冠倏变。
暨入趋于法座,获再齿于官曹。
诚欲晦迹下流,宣劳外役。
决水冀苏于涸鲋,隐情屡诮于寒蝉。
是用妄缉芜编,轻尘乙览。
遽明缗于宰府,谐给札于尚方。
玉署沉严,鳌峰遽密,奉渊题而思轧,睇俄景以魂驰。
赋乞一联,岂擅凌云之气;
诗成三刻,难偕镂月之才。
矧是蒙姿,复肩郡俊。
青钱万选,互振于英辞;
硕鼠五能,空呈于短技。
在遒妍之无取,诚报罢之是宜。
岂其神造曲成,文衡协正。
谓铅刀骋利,足参赤菫之精;
瓦缶扬音,或继黄钟之韵。
故得容台命秩,册府登荣,司蕝野之盛仪,玩金縢之秘牒。
虽文史足用,惭无曼倩之能;
而英俊并游,窃效枚生之乐。
被旌收之不次,知题拂之有因。
此盖伏遇某官粉泽帝谟,埙篪睿律,霈五潢之灵润,加一字之殊褒。
铩羽将沈,亟假鹏霄之翼;
寒荄未变,潜回凤律之春。
是使幽踪,叨尘膴仕。
敢不编摩勖志,忠荩存诚。
循考父之益恭,究黄香之未见。
献奇文于东观,力慕前修;
抽灵匮于秘宫,更精博习。
上答高深之惠,次酬奖拔之私。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故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工部郎中杜公墓志铭(皇祐三年十一月) 北宋 · 韩琦
公讳起,字齐贤,其先京兆杜陵人。
曾祖合,唐末徙家蜀郡成都县;
祖祚,皆以世乱不仕。
父崇,幼以文行称,值孟氏据蜀,耻就伪禄。
乾德三年,太祖平两川,乃尽室来京师。
未几,以疾亡。
公登朝,累赠尚书屯田员外郎。
公倜傥有大志,涉猎经史,好读《左氏春秋》,孙、吴兵书。
举进士,两上,不中第。
常谓人曰:「大丈夫当学文武之道,立大功以取贵仕,章句篆刻,不足为也!
景德初,契丹犯塞,真宗皇帝议亲征,将幸澶渊。
公曰:「此吾时也」。
乃携所著《禦戎策》诣阙以献,大抵举汉唐制虏之失,以质当今之宜,且言契丹可屈之状。
上览而奇之。
翌日,以褐衣诏对便殿,公又面进十奇,陈河北用兵形势,上大嗟赏,将试以官,且问其欲。
公以母老,寓居寿州之寿春县,愿便于就养。
于是特赐进士第,授寿春县主簿以荣之。
公至县,属岁大歉,乃出家财,犒亲旧,尽率其赢以哺饥者,为诸县倡。
旁邑豪闻风,始竞纳粟,民赖以济。
郡守周公绛表称其能,自以为不及,公繇是益知名。
再调越州山阴尉。
满岁,补舒州望江令。
县之丁版,自李氏纳土五十年间,数登者增其赋,亡者不除籍,民甚苦之,而不敢诉。
公以非国家意,悉蠲除之。
又以大水害民田,流殍者众,即发县廪以赈民。
既而白州,自劾其专,州将愧而不敢诘,远近称之。
秩满,授静江军节度推官。
丁太夫人梁氏忧去职,服除,用文静吕公夷简荐章,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蕲州蕲春县事。
在县疏治坏塘,溉田数千顷,民感其惠。
县有唐史君杜公生祠,乃图公像于庙而配食焉。
今上即位,迁秘书丞,赐五品服。
寻以谋葬寿春,请换近邑,徙知濠州定远县事。
俄转太常博士、通判兴元府事。
代还,进秩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宿州事。
尝与郡守因议事不相合,时章献皇后临朝,中贵人过郡,知而奏之,乃与郡守两得罪,公即授海州监税。
明道改元,以恩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信州事。
途次杭州,览湖山之胜,喜谓家人曰:「吾得终焉之所矣」!
亟上章请老,未报感疾,终于杭州之碧波亭,享年七十二。
公素负器业,以功名自许。
当草泽赐对之辰,首乞复有唐识洞韬略等科以拔异材,后卒施用。
罢山阴,又上书言和戎之利,不可以恃而安也,愿益讲武备,为长辔远驭之策。
会时方承平,不克伸其志,乃屈于郡县之治,故其善政遗爱及民者多矣。
昔汉文叹李广之才,以为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其命也夫!
公娶杨氏,故礼部尚书昭俭之孙,殿中丞正之女,累封永安县君。
事夫治家,动有法度,后公再月而亡。
子昉,博学能政,初叙公致政恩补郊社斋郎,今为太子中舍。
女三人:长适进士穆震;
次适左侍禁、閤门祗候王中立;
次适屯田员外郎于房。
孙五人:曰伟,中进士乙科,泉州清溪县尉;
曰仪,郊社斋郎;
曰僎、曰伾、曰偕,悉举进士。
中舍君登朝,赠公工部郎中,夫人追封天水县太君。
皇祐三年八月六日,中舍君自杭举公与夫人之丧归寿州,以十一月二十五日葬于寿春县仙乡张直村,从先屯田之兆。
葬之前,中舍君具述先烈,请铭其实。
予以友婿之分,义不可让,乃为铭曰:
呜呼杜公,何材业之备兮,位则不充。
岂所蕴者大兮,不时之逢。
著其事于官政兮,挹循吏之高风。
有子克家兮,命则考终。
庆流厥后兮,与休声而曷穷。
故寿安县君王氏墓志铭(熙宁四年二月)(1067年2月28日) 北宋 · 韩琦
余第四侄尚书比部员外郎正彦妻王氏,故相文正公曾之孙,刑部郎中、秘阁校理绎之女也。
文正公以道德忠信相仁宗,以兴太平,大名重望,为诸宰之冠。
而治家不失儒素,闺门肃然。
故王氏自幼已稔习其门法,婉嫕之行,不教而修。
既归韩氏,以淳约之性,职我内事,能持己,不自厚,而遇众以均。
从正彦崎岖小官,虽浣衣薄食,未尝有不满之色。
和睦内外,怡怡如也,宗党贤之。
事其姑安康郡太君,年踰二纪,柔顺之道,终始不懈。
尝以尊幼被疾,外无良医,遂精意方书,昼夜研诵,卒通其大方。
门内病者,或自治之,多获痊已。
正彦登朝,遇郊恩,封寿安县君。
熙宁二年春,正彦通判越州,代归,涂次秀州,舟中得暴疾,数日遽不可治,年三十九,二月二十一日也。
五男:长曰辑,婺州司户参军;
次曰向、曰邕、曰乔,并勤于学,未仕;
次幼未名。
三女:长适进士张元素;
二并在室。
而辑自王氏之亡,守其柩至于终丧。
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以其姑安康之葬,王氏从葬于相州安阳县新安村先茔之西南,术者云外庚穴也。
铭曰:
王氏之生,贤相之家。
能蹈世法,不骄以夸。
德则多美,命兮不遐。
福善之报,其当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