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黄裳北宋 1044 — 1130
观潮 其一 北宋 · 黄裳
七言律诗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
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
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简叔文 北宋 · 黄裳
七言律诗
① 与叔文别且十馀载,一日偶揖于僧舍,满髯皆白
屈指当时宴笑同,已更三十五春风。
十年忽忽成今古,万事悠悠作色空。
别后每怀青眼客,坐间俄揖白须(四库本作髯)翁。
兰亭咫尺归欤好,当悟浮生似转蓬(以上《演山先生文集》卷七)
次陈子真见别 其二 北宋 · 黄裳
七言绝句
行轩犹远五云溪,烟雨霜风去鲁迟。
净眼看山应是好,北来须乞送行诗。
梅花 其八 北宋 · 黄裳
七言绝句
自从花发吟何苦,未见春来惜更深。
天与异香分辨雪,不教埋没乱山阴。
戏寄南华翁 其二 北宋 · 黄裳
七言绝句
山阴刘子无清策,彭泽陶公有逸才。
种秫剑溪休更问,俸钱须买菊花栽
⑴ 自注:延平官无圭田,酒醇而贱,百钱可以取醉。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北宋 · 黄裳
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
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
管弦公外与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
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
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
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
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
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
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
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送满龙图守奉化 北宋 · 黄裳
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自注:公守广德、邺郡、奉化。)
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
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
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
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四库本作后)辙。
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
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
⑴ 自注:公曾任侍御史、右司郎中,故云。
⑵ 自注:颜真卿书唐刺史王密德政碑。
青州坊门记 北宋 · 黄裳
青以两城居民,始为十六界以别居民之地分。
崇宁改元,裳来为青,顾吾属言:夫用十六界之别居民之地分,其义安在哉?
盍废界,设坊三十有六,为之门,名各有物,庶乎其有义也。
迎春之类,以辨坊名之也;
延宾之类,以遗事名之也;
文正之类,以人才名之也;
自正之类,以道化名之也。
胜游以之乎东湖,兴云以向乎南山,朝元以趋乎天阙。
使之观其名异则相识别,思其居同则相亲爱,此为坊门之意欤!
然而亲爱之意,非私淑一坊而已。
先王属民始用五家相保,所任者寡,则其所察者详,邪恶之民不能辄容于其间,阴乱良善。
然后联其五家,使之相受,乃为一门以同出入,罔有相遗外者。
故其养生可以同忧患,丧死可以同哀戚。
推而用之,合四门相受之民,共为相葬之礼,同哀戚也。
有相亲爱之意,故称族焉。
合其门相葬之民,共为相救之义,同患难也。
有朋比之风,故称党焉,义之与比者也。
相比者力也,力贵众,以四门为不足,故合五族焉。
相赒者财也,财贵多,以其门为不足,故合五党焉。
其门维百,其德维一,咸有相保之信,相受之智,相葬之礼,相救之义,相赒之仁。
为善既备,复何所责?
乃合五百门之众,使之出入往来,更为宾主,灿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其称乡党,则吾我加焉,亲爱之也。
呜呼,民之善其用,至于爱人接物,皆有馀裕,其政之本,则在乎五家为比,其五家为门而已。
六乡之法废坏已久,不可遽复。
惟尔三十六坊之民同出于一州,其考予言先王属民之政,推而用之,遂至乡有正风,民有中德,比而信,党而公,相诏而化可也,何必令使而后喻哉!
安肃军建学记 北宋 · 黄裳
孔子庙徙城之西南隅,行七十馀年矣。
有事于祀学者,往往陪位而去,无所寓焉。
庆历中,天子命之教,于是讲者有堂,学者有斋。
虽然,甚隘而陋,促席而坐,不过数十人。
历岁月,受风雨,遂浸以坏。
学者如见荒郊废宅,气象寥落,席不暇暖,散适城阙之间。
东有官舍,西有城壁,而学之地受制其间,虽欲辟而宏之,不可得也。
元祐之初,太守高侯遵礼、通判黄侯敏用,恶其甚隘而陋,不足以受学者,拾地之遗利,得金百万,复即北城之东南卜地而营之。
建作之制,下视旁郡。
正门在中,复设外门以卫之,偏门以翼之。
诸生奉贽而入,舍菜于殿,鼓箧于堂。
具员者于斋,待次者于馆。
食有厨,浴有室,职事之位备焉。
尝考《泮水》之序,虽言僖公能修泮宫,而《诗》之辞不言僖公营揆之方,建作之制,而言泮宫之上,小大从公而往。
公与先生君子行饮酒礼,谋事率众,内能钦明,其德见于色笑威仪之间,文武之事有可法者,下观而化。
故其《诗》曰:「靡有不孝,自求多祜」。
及其从事于淮夷,其静也不吴,其肃也不扬,其安分也不告,其循理也不逆,弓矢车从,各致其用,以战则克。
故其《诗》曰:「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此僖公之所以修欤!
然则二侯之作,可谓知务者也,果有意于诗乎?
人惟椎朴木偶,不可观感而化,其中实故也。
尝闻燕国多悲歌感慨之士,遗风馀俗,犹有存者。
闻君之善教,岂能慨然而兴者邪?
「靡有不孝,自求多祜」,能为其君之用,何独至于鲁国而然哉?
元祐己巳仲冬之望日记。
处州修城记 北宋 · 黄裳
括苍依山为城,凭带冈阜,傍大溪,险固而难攻。
惟东南一面形势稍缓,下接平陆,有警得专力于一隅,要而易守。
询之故老,或云僭伪时卢约所筑。
皇宋受命,吴越纳土,民间不见兵戈垂二百年。
东南城池,因仍颓废。
宣和庚子,盗发青溪,一时群恶啸聚,遂至猖獗,攻破杭、严、徽三郡。
明年,遂陷衢、婺。
惟处最后失守,丽水、松阳、遂昌、青田、缙云皆没于贼,而剑川独完。
制诏守臣浦城黄公即剑川治事,以须其平。
公间关赴难,与通守会稽石公夙夜究心,奉宣威令,剪灭强梗,招携善良,千里之间,不战而屈。
八月辛亥,贼将洪载以城降。
又明年,境上残党悉除。
乃察其流离者还定之。
自夏徂冬,雨旸不愆,岁复小稔,官府日益无事。
先是有旨,东南被贼州郡城壁不完,其议修筑以闻。
公乃环城按视,面势高下,以工筑之。
繁简地理之远近,严责属官分而董之。
起仲秋己亥,讫于季冬壬申,用夫四万四千,用钱二百四十有五万。
歛不及民,役不淹时。
当干戈乍息,而与后人长虑却顾之方,兹其所以可书也。
河南方君墓志铭 北宋 · 黄裳
君讳寿,字祖仁,睦州桐庐人,唐方干之后。
曾祖延昌、祖辑,不仕。
祖以父载任比部员外郎,累赠尚书工部侍郎。
比部娶缪氏,为长安县君。
长子烈,任越州观察推官。
君,其次也。
皇祐中宰长江,祷于街穹之祠,得君。
风骨清俊,才性明敏,未冠已能属文。
治平中试取国子生优等,丁父忧,居丧尽礼。
服除,三预乡贡,不第。
哲宗皇帝视学,以献,其文甚工,执政从官称之。
还里,会朝旨举经行,乡老士庶以君备举,适用数足不行,公议以为恨。
绍圣三年二月某日以疾卒于家,行四十有七年。
娶朝奉大夫王中敏女,男二人,长先甲,次先意。
女二人,归承议郎、发运司句当公事黄瑜,为仙源县君;
次尚在室。
元符三年四月某日,葬于圆通寺坞。
君性虽刚,而喜奖进后学,及其卒,类为之悲。
有《礼解》,未成书,家存其遗稿。
方外之士有徐神公者,能道人平生事。
时祖文为泰兴令,祖仁从焉,见神公,公辄拜之。
祖仁意其必以我贵,故拜,遽问成名之年,公曰:「令改官君即登第,君登第令即改官」。
祖仁以为登第必与祖文改官同岁。
后祖文十荐卒不改官,祖仁三贡卒不登第,今皆亡。
常谓世事与人相为存亡,必待盖棺始定。
志气类为身事所困,区区白首,葬于原垄而莫之悟,已可悲者。
呜呼,祖仁兄弟首未及白,青青之松环列其墓矣,此尤可悲者也。
既葬之十年,裳之官,过其墓,惜其才,悼其不幸而哭之,故为之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