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与邻郡太守启 宋 · 孙觌
视草西垣,屡抗投閒之请;
分符南服,更叨共理之求。
一灯分邻壁之光,九里借洪河之润,时惟幸会,良殷欢悰。
恭惟某官文章邦国之华,器业岩廊之具。
公车暮召,发妙契于一言;
帝席夜前,望荣光于三接。
属干戈之俶扰,轸宵旰之焦劳。
眷求慈惠之师,增重藩维之托。
顾惟末路,获附馀辉。
唇齿相恃以为安,藜藿何忧乎见采?
望而见者,屹如制水之防;
求则得之,何害乞醯之直。
贺陈漕启 宋 · 孙觌
一札流闻,大慰云霓之望;
十城惊竦,伫瞻斧绣之光。
恭惟某官夙擅冀北千里之称,时惟斗南万人之杰;
培风背于九霄之路,析秋毫于百战之场。
揽辔车中,鹰隼殆将击矣;
埋轮道上,狐狸何足算焉。
某老病守藩,疏慵负国。
谩索太仓之粟,无补县官;
空馀涸辙之鱼,以俟君子。
俯深欣颂,莫究名言。
上宰相辞知临安启 宋 · 孙觌
负罪投閒,蒙恩起废。
惟钱塘之巨镇,实行殿之陪京。
累圣涵濡,比屋尽千金之子;
群凶称乱,频年为百战之场。
鸡犬不鸣,人牛俱丧。
污莱芜没,疾病呻吟。
宜得循良慈惠之师,上体恻怛哀矜之意。
伏念某崎岖兵乱,屏窜洲居。
久独立于风波不测之渊,恐不脱于鲛鳄垂涎之口。
一闻汹汹,便有性命之忧;
岂复营营,更思富贵之乐?
敢图恩纪,俯记孤踪。
擢寘从班,叨尘督府。
虽兼收并蓄,不废牛溲马勃之求;
而驱去复还,几类狗苟蝇营之态。
实难黾俛,上副使令。
倾倒纯忱,亟上叩阍之请;
恢崇大惠,伫闻造膝之陈。
苟未填沟壑之间,犹能效犬马之报。
上秦参政启 宋 · 孙觌
伏审参政正直质诸鬼神,忠信行于蛮貊。
尽室航海,复还中州,四海传闻,感涕交下。
汉苏武节旄尽落,止得属国;
唐杜甫麻鞋入见,乃授拾遗。
未有如公独仗忠义于强胡劫质之中,尽得虏情于二江败衄之后。
膺受帝赉,恢复中兴,登进庙堂,参秉大政。
某以门墙旧物,未获申贺厦之私;
而蒲柳残年,方亟上吁天之请。
敢图恩托,曲赐优容。
傥此身得全樗栎之生,则他日敢忘蛇雀之报。
谢宰执启 宋 · 孙觌
洒埽真祠,方适岛居之愿;
藩宣大屏,遂分旰食之忧。
念非择事之时,莫致吁天之乞。
某疏庸少与,狂狷妄行,逢时不祥,违己交病。
所愿全生碌碌,以效宁武子不可及之愚;
无何妄作纷纷,几致盆成括小有才之患。
自婴严谴,已分归耕。
偶未远于迷涂,遂复还于故我。
不图流落,尚轸记怜,宠以隆名,付之方面。
一时盗贼之徒犹在,何以折冲?
四方冠盖之路所从,敢言卧护!
退循涯分,弥积兢惶。
此盖伏遇某官观过知仁,求人用旧,以权衡之平可信,故毫发之善不遗。
顾此衰残,尚叨器使。
惟是会稽六师之次,近在钱塘一水之閒,众口难调,十手所指。
兵火之威未解,殆非饬传厨以称使客之时;
犬马之力已疲,但有赐骸骨而归卒伍之意。
终期大造,曲遂私诚。
与交代李待制启 宋 · 孙觌
卧漳滨之疾,久待尽于穷阎;
复雁门之踦,遽疏荣于巨屏。
不图晚节,复并英游。
恭惟交代某官儒学甘泉之旧臣,悃愊东京之循吏。
才高难用,已忧大瓠之不容;
去后见思,尚爱甘棠而勿剪。
挺一德始终之操,见三朝进退之间。
猥以庸虚,遂相先后。
故将军起废,岂有能为;
旧令尹告新,庶无大悔。
回谢通判启 宋 · 孙觌
衰晚卧疴,久逃空谷;
误恩起废,尚轸遗簪。
伏遇某官敦故旧伐木之仁,重久要投胶之契。
布帛之温言曲借,桑榆之暮景增光。
袖手旁观,将见汗颜之斲;
伐柯取则,庶收坐啸之功。
与运使曾显谟启 宋 · 孙觌
屏窜一隅,幸孤生之永弃;
蕃宣大屏,岂衰病之能堪!
伏遇某官推心不愧于古人,为义独高于流俗。
交情可见,屡勤长者车辙之临;
宿惠不忘,自有故人绨袍之意。
不图晚节,获附馀光。
恢雅量以纳污,激孤风而立懦。
喜溢情涯,望踰意表。
念漂零之久,方兴绕树三匝之悲;
拊疲瘵之馀,更赖中流一壶之赐。
其为欣幸,曷究颂言。
与宣抚使开府启 宋 · 孙觌
注安危之意,有严制阃之雄;
布宽大之条,猥预殿邦之重。
登龙已久,附骥滋荣。
恭惟某官片言折千里之冲,尺箠制四夷之命。
师行席上,虏在目中。
借箸坐筹,笑腐儒之败事;
投戈下拜,识吾父而自归。
以一身进退之閒,为天下安危之系。
不图晚节,获预荣观!
草木尽知其名,益峻岩瞻之望;
藜藿为之不采,庶全樗散之生。
欣颂之私,占言难尽。
与湖州守葛待制启 宋 · 孙觌
修香火之因,久退安于散地;
奉玺书之宠,遽叨复于迩联。
薾然衰尽之馀,沛若恩威之重。
恭惟某官雄姿英发,妙智光明,览千仞而独翔,把一麾而坐啸。
九万里培风之背,岂有遗踪?
十二车照乘之光,殆无留瞩。
不图晚遇,获迩邻封!
终日效颦,空慕捧心之美;
一时酾酒,会收徙突之功。
欣颂之私,占言难尽。
回谢刘漕龙图启 宋 · 孙觌
伏审光奉帝纶,肃将使指。
谏大夫伏蒲殿上,方跪三接之荣;
部刺史埋轮道中,又见十连之耸。
恭惟某官才高难用,道大不容。
撞千石之钟,而噎于寸筳;
驾万斛之舟,而胶于尺水。
姑矢谟于问陈,旋赋命于乘轺。
龙马负图,联内阁邃严之直;
木牛挽粟,皆太仓红腐之馀。
方赐觐于中宸,行亟跻于近列。
益隆雅望,允副师言。
某偶叨奏于藩条,伫仰瞻于金节。
尺书起废,固已贤十部之临;
衰晚卧疴,方独有二天之芘。
谢徐漕启 宋 · 孙觌
奉祠真馆,方窃便安;
出殿大邦,误分忧寄。
顾夷伤之未起,匪衰病之能堪!
恭惟某官望重本朝,位高当世。
举行殿六师之次,蒙左餐右粥之恩;
制一时万货之权,极南暨东渐之境。
伫膺诏奖,入觐清光。
某以非才,叨尘巨庇,欲通书而未果,岂流问之敢先?
感颂之私,占言难尽。
回谢平江守胡舍人除待制启 宋 · 孙觌
伏审诏发中宸,宠褒旧德。
持甘泉从臣之橐,首著籍于西清;
佩会稽太守之章,尚偃藩于南服。
朝廷增重,党友交欣。
恭惟某官雄深雅健而语有令音,博大高明而器无近用。
夙抱蓍龟之智,密依日月之光。
咸阳奉钱,独赢于相国;
滹沱豆粥,先馈于公孙。
殆兹大人利见之辰,是谓君子光亨之始。
金貂七叶,声明已接于千龄;
门户八萧,富贵可量于异日。
敢意谦冲之过,遽形流问之先。
闻风固已激衰懦之馀,临书莫能叙感藏之意。
贺宰相启 宋 · 孙觌
伏审诏发中宸,宠还上宰。
两两比泰符之象,岩岩具维石之瞻。
八骏之往游未还,上方勤于北顾;
四国之流言既息,人皆伫于东归。
麻制甫传,中外交庆。
恭惟某官气塞天地而亡害,谋质鬼神而不疑,践历三朝,始终一操。
戡刘大憝,焕飞龙夹日之光;
酌斟化钧,极鍊石补天之巧。
爰出大将斋坛之节,遂虚左相鼎席之尊。
注想深柱石之忧,来苏徯云霓之望。
诏音数下,使驲交驰。
趣锋车而造朝,扬大庭而作命。
皇天悔祸,启周成王定鼎而卜年;
戎虏革心,见郭令公投戈而下拜。
千八百诸侯之国,尽归于帝籍;
二十四中书之考,独冠于臣宗。
骏惠前模,肇新邦命。
中兴可待,舆论所期。
某技尽五穷,咎深百谪。
所宜窜迹于虫蛇之侣,尚容接武于鸳鹭之联。
久蹭蹬于戎尘,遂崎岖于兵乱。
虽剧谈世事,见王导何忧?
而数蹈危机,唯召平独吊。
仰止大钧之播,俯加坠履之矜。
走慈母于下机,孰不疑于众訾?
援匹夫于挤壑,终有赖于至公
往:《全集》卷五、傅校本作「远」。
⑴ 《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三。又见《宋四六选》卷一一。
回谢宋发运启 宋 · 孙觌
尝胆讼愆,方受一廛之托;
循墙避宠,莫申三命之恭。
襆被造官,登车问俗,十万家已堕无何之境,二千石犹分共理之符。
伏遇某官盛德矜愚,至诚乐善。
轸门墙之旧物,尚追记于昔年;
惮江海之遗踪,久漂流于末路。
坠尺书而借宠,起衰病以增华。
戴二天之仁,恃矜容之有素;
妙五云之体,但藏弆以为荣。
欣颂之私,占言难尽。
回周解元启 宋 · 孙觌
桑榆晼晚,自笑陈人;
鸡黍招邀,但思故友。
敢求交一时命世之杰,尚诎体诸生修贽之恭。
车辙在门,文书衔袖。
判群言于三语,窥小异于千人。
公是韩伯休耶?
莫如一睹;
竟识袁彦道否?
殆过百闻。
共惟某官从之解元,背世独驰,收人共弃。
聱牙和寡,儡砢交难。
空传阳春白雪之音,莫解流水高山之意。
郑人腊鼠,通国皆然;
叶公画龙,识真者少。
不谓劳薪之感,自同投芥之机。
两穷相遭,一笑莫逆。
微言觉后,固将俟一千岁之清;
妙语吹生,自足胜亿兆人之谊。
高情如此,俗虑难量!
偶同声气之相求,遂索形骸而罔间。
愧无琼玖,以报珍投,但赋《角弓》,以为永好。
回吉州王守启 宋 · 孙觌
擢须贾之发,方从溺箦之诛;
揽使君之须,粗识抚筝之意。
念孤喑莫能胜一国万人之诅,而寸胶自足制九河千里之浑。
兹盖伏遇某官存录故交,恢崇大惠。
方伏碗对悬蛇之俎,聊释耒以自娱;
而函书下罗爵之门,遂摄衣而拜辱。
高义薄云天之表,正声谐《韶》、《濩》之音。
汰溷浊以清扬,奋懦庸而起立。
张弓挟矢,尝观白雉之翔;
戴笠乘车,尚记丹鸡之祝。
穷途易感,没齿难忘。
按:王吉州名洋,甲辰岁礼部试在落卷中,余选作第二。
回赵解元启 宋 · 孙觌
十年赋就,蚤以文鸣;
九牧声驰,骤喧纸价。
有光帝籍,遂秀儒林。
恭惟若拙解元文章玄豹之姿,骨相苍龙之种。
籍累世服冕乘轩之贵,而自同于韦布;
起方丈列鼎鸣钟之族,而不饱于齑盐。
茹秋菊以疗饥,纫春兰而为佩。
囊萤聚照,摘叶记遗。
故纷然在群公子之中,已卓尔冠诸老生之上。
旁观血指汗颜之斲,独挥却日之戈;
下视抢榆控地之卑,忽展垂天之羽。
本初之徒不数,自郐以下无讥。
荐目初传,舆情允属。
盛服立公门之外,孰为鲁国之多儒?
奏篇陈乙夜之观,又睹汉庭之三道。
雅游之久,贺问宜先。
重纡缇骑之临,远贬诲函之辱。
其为欣荷,莫究颂言。
回洪秀才启 宋 · 孙觌
五色相宣,眩若补天之石;
一鸣莫应,铿然掷地之金。
远坠珍函,俯膺大贶。
恭惟某人学问得师友渊源之自,心期惟吾党声气之求。
虽南北殊方,风马牛不相及也;
而臭味一族,磁石铁犹有閒焉。
计拙几类于集枯,书癖盖存乎是石。
酒举一尊而共尽,付李白以细论;
诗传四坐以皆惊,听许浑而有作。
回胡粮科启 宋 · 孙觌
三世青箱之学,卓冠儒宗;
一时黄绢之辞,具存家法。
函书临授,躧履趋迎。
缪膺先进之恭,弥切后生之畏。
恭惟某官学窥圣域,文掞国华。
重五十席于讲肄之閒,奏三千牍于公车之下。
贵名日起,一坐尽倾;
俊辩风驰,万夫皆废。
家传衣钵,固应在龙虎榜中;
世掌丝纶,又将集凤凰池上。
犹劳谦于下问,欲弘益于多闻。
聆妙寄于哀弹,虽粗识流水高山之意;
委殊珍于大贶,终莫报明珠白璧之投。
感颂之私,占言莫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