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谏官制 北宋 · 曾巩
某纯明广博,信古知今。
用尔之长,俾有言责。
夫言人之所难言,尔无不尽;
而闻之如恐不及,朕岂敢忘?
其尚懋哉,无或容而已矣。
中书令制 北宋 · 曾巩
虞氏之咨四岳,惟亮天功;
周家之建六官,以为民极。
朕参于古义,质以今宜,以右省典正于钧衡,以中台总持于纲纪。
兼是重任,时惟宗臣。
播告在廷,其听新命。
某敏于学术,优有时材。
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
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
由展采于禁林,遂升华于宰路。
协宣劳力,积有岁时。
朕惟授职以量能,宜循名而责实。
稽先王之作则,以正百官;
起多士之赴功,庶康万务。
眷言旧德,申以异恩。
维化原实系于内枢,俾首弼谐之任;
维政本一归于会府,仍跻端揆之崇。
宠秩所加,委成弥重。
岂独仪刑于列位,固将叙正于彝伦。
呜呼!
成一德以格皇天,辅予于治;
釐百工而熙庶绩,待汝有为。
其务迪于壮猷,尚思齐于前哲。
体兹注意,维往懋哉。
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 北宋 · 曾巩
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本天下之务,而侍中、令、仆射,为宰相之任旧矣,自唐政不纲,而失其守。
今朕董正治官,使三省之长皆复其任,而于尚书左右丞、左右省侍郎,秩有升降,使贰吾任政之臣。
夫居纲辖之地,与御史更相察举,所以警官邪,明宪度。
而侍郎于左右省,无不统理。
则其所系,于体尤重,非杰出之材,不在兹选。
某官端方笃实,学有本源,预于政机,人望惟允。
某强毅忠厚,通于古今,谋谟堂庙,休有令闻。
是用命尔,以为选首。
其尚体余所以处尔之重,勿茍勿随。
使百工庶尹皆知尔之不私于法,罔敢不正,而政令之自上出者,罔不得宜,以称朕所以作则垂法、始今行后之意。
尔可勉矣,予有望焉。
中书舍人制 北宋 · 曾巩
朕稽于古以正百官,使循其名以效其实。
惟舍人中书之属,以典掌命令为任。
而况列于侍从,则又职在论思。
方朕明纪纲,定宪度,以为民极之初,非能见于文章,何以究宣朕志?
非能通于世用,何以弥纶庶务?
进在兹位,不其重欤!
某官某,忠正仁笃,达于古今。
其文足以代王言,其智足以谋治体。
断自朕意,以为选首。
其尚尊尔之学,以善于训词;
奋尔之庸,以裨于政理。
使尔能称厥职,而朕预于知人。
其惟勉哉,以祗厥服。
知制诰制(一) 北宋 · 曾巩
典掌书令之任,为朕左右之臣,非独在于润色斯文而已,固当论思治体,以辅朕之不逮。
朕博考天下之材,然后有所拔用,则于付授,岂不慎哉!
某强识敏学,通于理要,砥节励行,忠笃不回。
朕惟汝嘉,使在兹选。
朕有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之虑,汝则思辅以谋猷,忠于献纳;
朕有作则垂宪,施命以告四方之志,汝则思达以文辞,见于号令。
使尔为称任,则朕为得士,岂不休哉?
尚其勉矣,以服厥官。
知制诰制(二) 北宋 · 曾巩
赞为名命之臣,法当得从,非独在于讨论翰墨,发挥诏号而已,必将讲明治具,思献其可,以弼予违。
故非其人,夫岂虚授?
某敏有时材,优于学术。
擢于不次,俾典训词。
维能守其所闻,可以辅予不逮;
维能明于体要,可以见于文章。
其尚懋哉,方观汝效。
尚书左右丞制 北宋 · 曾巩
本天下之政者,尚书也;
本尚书之纪纲者,左右丞也。
盖众职之治乱,万事之废举,纠而正之,实其任焉。
今朕董正治官,使尚书缵其旧服,以仆射为任政之臣,而六卿各遵其职。
至于纲辖之地,所以警官邪,绳谬戾。
御史有不举者,得并而治之。
则其系于体尤重,是以进其位叙,使得贰吾任政之臣。
非望临一时,朕岂虚授?
某明允忠笃,通于古今。
列于庙堂,以义陪朕。
是用考择,以为选首。
其尚体予所以处尔之重,勿茍勿随。
俾百工庶尹,知尔之不私于法,罔敢不正,称朕所以作则垂宪、始今行后之意。
尔可勉矣,朕有望焉。
左右司郎中制 北宋 · 曾巩
尚书天下政本,左右司纪纲之地,故郎选异于诸曹,非器干望实,有闻于时,莫称其任。
某明敏强济,通于世用,宜在此位,故以命汝。
创制之初,举坠兴坏,所以弥纶庶务者,待汝有为。
其尚懋哉,以承厥叙。
吏部尚书制 北宋 · 曾巩
尚书政本,而吏部天官,所以考择人材,以成天下之务。
近世既失其职,但受成事而已。
今朕既正官名,且将归其属任。
立法之始,推行在人。
其于程能议功,定勋颁爵,当率厥属,谨循科条,非得周材,曷称兹位。
某忠厚仁笃,秉义守正,列于侍从,休有令名。
是用选而授之,其务将明。
使朕所以作则垂宪,不独于今可行,方当施之后世。
盖汝有称职之美,则朕有知人之明。
尚其懋哉,无替厥服。
吏部侍郎制 北宋 · 曾巩
尚书本天下之务,而吏部典掌选举,至于所属之曹,有行封爵、议勋庸、稽功课之事,咸以咨焉。
近世以来,职分于他司,而位为虚器。
今朕董正治官,使归其名分,岂虚为哉?
固将循之以求其实。
盖明纪纲,定制度,以釐百工,熙庶绩,此朕志也。
侍郎实贰其长,非独当修其官,且将推明新制,以行今而传后。
则其选授,岂不重哉?
某文学行义,有闻于时,列于从官,献纳惟允。
是用命尔,实首兹选。
其体予所以择而使尔之意,务祗厥服,使政举法行,称朕之意,惟尔亦永有称于后世,可不勉欤!
户部尚书制 北宋 · 曾巩
户部之于中台,为周官司徒之职。
掌财赋之调度,金谷之出入,以待邦国之用。
历唐五代,征敛烦兴,而使名杂出。
地官之职,盖存虚号而已。
今朕正名以定群臣之位,辨位以责庶务之实。
尚书政本,典领经费之司,所属尤重。
博求天下之士,以宜其官。
某诚笃强敏,智虑精密,董烦治剧,材力有馀。
民曹上卿,无以易汝,理财之术,待汝有为。
今岁入甚广,而岁费所馀者无几。
使官用有节而馀蓄可致,公藏赡足而民赋可轻,在尔能知其方,庶几承朕之志。
尚懋尔守,以承厥叙。
户部侍郎制 北宋 · 曾巩
田畴生齿之籍,谷帛货泉之计,下以制民之产,上以经国之用,地官之贰,实参总焉。
朕方因能以用人,正名以授职,俾服予事,必惟其材。
某顷以通敏之资,久更要剧之任。
往副民部,孰如尔宜?
夫知农之艰难而有以劝助,视财之丰匮而有以均节,使公藏赡足,而私蓄羡盈。
朕将观尔之能,尔其无懈于位。
礼部尚书制 北宋 · 曾巩
昔舜命伯夷典礼,后夔典乐,至周并为宗伯之官,今礼部尚书盖其任也。
威仪度数之详,声音律吕之别,莫不属焉。
精微之至,所以统和天人,顺遂万物,其体可谓大矣。
矧今典领,实又考择天下之材,夫能无旷其官,以充吾所以寄属之意,历选在位,今得其人。
某明允直清,知经信道。
制作之事,旧惟讨论。
春官古卿,是用授汝。
朕承百王之敝,方欲作则垂宪,以成一代之典,使五礼之节同于天地,八音之和格于祖考,天下智谋材谞之士得而用之。
待汝能称其官,庶几辅予于治。
无懈于位,以副朕知。
礼部侍郎制 北宋 · 曾巩
夫礼之节文,乐之和声,所以成三材而育万物。
典掌之任,秩亚春官。
朕方考正百工之名,而大修法度之政,其于寄属,必惟其人。
某材出士伦,学通经术。
宗伯之贰,尔往钦哉。
其思先王制作之方,而务知治民易俗之要,其于礼体,非在于钟鼓玉帛而已。
尚称厥职,以副予作则垂宪之心。
可。
兵部尚书制 北宋 · 曾巩
中台政事所出,兵部司马之任,所以典总师徒,扬国威武。
至于按图辨地,驾乘库兵,司存之事,莫不咨焉。
今朕考古以正官仪,将使处其名者必效其实,由是以推朕之志,明纪纲、成法度焉。
八座之贵,夫岂轻以属人?
某明达事机,好谋能断,列于侍从,忠益居多。
夏官古卿,是用显授。
朕患今之兵不与农合,故因保伍之法,修阅试之令。
庶夫使民知兵,近于古义。
夫究宣朕意,使吏能奉承而民皆向劝,以共武之服。
时汝称职,可不勉与!
兵部侍郎制 北宋 · 曾巩
夫兵天下之备,谁能去之?
自士不出于井地,而将非六事之人。
历世以来,皆知古之宜复,而患夫势之难行。
朕独慨然有志于是,故修保伍之令,明战阵之教。
先王之迹,庶或可几。
经营之勤,心亦至矣。
惟是夏卿之亚,实参典领之司。
方正官仪,尤慎推择。
某材敏忠笃,明习治体。
圻父之贰,往惟汝谐。
夫能奖诱务农之民,悦趋讲武之政,驯致有渐,而弥纶不疏,惟无废尔之勤,可以辅朕之志。
尚思自勉,以服训辞。
刑部尚书制 北宋 · 曾巩
昔舜命皋陶曰: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盖刑者所以助治,而非致治之本也。
其纵入轻重得失之际,人之舒惨系焉,此古之圣王所以未有不先慎罚也。
今朕悉心以正庶官之任,而中台八座,典司邦禁,选用之体,得人惟艰。
某明允通博,资以术学,服采于位,厥声显闻。
秋官古卿,是用命汝。
盖前世之治,斫雕为朴,破觚为圜,而宪网疏,风俗美,朕甚慕焉。
尔尚体朕之心,折民以恕,使辨讼自息,而王政寖明。
可不勉欤,以辅台德。
刑部侍郎制 北宋 · 曾巩
刑者所以禁人为非,而圣王之所尤慎。
中台总领之任,秩贰秋官之崇,朕方正名以稽群吏之治,而大修制度之文,必惟其人,俾服予采。
某慈恕忠笃,明习法令。
参执邦典,莫如汝宜。
夫能使民无冤,亦已善矣,推之可以至于使民无讼。
尔尚勉哉,以承予纲纪四方之志。
工部尚书制 北宋 · 曾巩
昔舜咨于众:畴若予工?
群臣荐垂,往祗厥叙。
盖缮修兴造,程众艺,饬五材,国家之务,不可以不属之其人。
今中台起曹,实践其任,矧屯田、虞衡、平水之职,莫不隶焉。
正名之初,其选尤重。
某材力强敏,周于计画,更阅内外,时称汝能。
俾服冬官,蔽自朕志。
夫详明品式,以训匠建事,使费省于国,力宽于人,至于垦地、山林、沟洫之政,莫不毕举,皆汝守也。
其尚懋哉,以率厥属。
工部侍郎制 北宋 · 曾巩
夫饬五材,程匠事,国家之务所不可已也。
故共工之贰,任属非轻。
朕方若稽旧章,财正官号,思得智能之士,以副采择之详。
开达敏强,明习典故。
冬官宠列,俾介厥司。
考究制度之文,纪纲修缮之政。
在尔能举其职,以称吾经理万事之心。
其尚懋哉,往祗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