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贺韩相公启(1074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审入膺典册,首秉钧衡,凡在生灵,孰不庆幸。
伏以史馆相公言为蓍蔡,行应准绳,仔肩一德之纯,弼亮三朝之盛。
君牙之缵旧服,世济忠劳;
吉甫之宪万邦,身兼文武。
果还柄用,复冠中台。
茂惟拔出之材,素蕴非常之略。
方且谊形王室,尽邴魏之谋谟;
泽润生民,本萧曹之清静。
遂常生于百姓,付众职于群能。
跻世太和,与人休息。
使雨旸寒燠,罔不从时;
草木虫鱼,皆当蒙惠。
声教可加于异俗,功名必纪于无穷。
巩一去朝行,六更岁序。
顾兹旧物,自惭簪履之微;
保是孤生,方赖陶钧之赐。
其为欣忭,实倍等伦。
襄州与交代孙颀启(1075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念讲闻誉望,积有岁时。
历下分符,已出吏师之后;
汉南守土,又居仁政之前。
惟事契之稠重,实愚冥之幸会。
比于道路,始接光仪,蒙特异于眷存,仍曲加于燕劳。
论情至厚,曾何谢于古人;
处义甚高,固可敦于薄俗。
违离未久,感恋交深。
谅惟得日之良,甫及下车之始。
颁条多预,纳福甚隆。
伏惟知府少卿积学内充,怀材间出,久更当世之用,自结明主之知。
高冠两梁,入缀班于九列;
轻车驷马,出按部于百城。
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
伫膺诏召,不待岁成。
更惟上为庙朝,善绥寝餗。
祷颂之至,序述宁殚。
洪州到任谢两府启(1075年) 北宋 · 曾巩
伏念巩天与朴愚,众知凡近。
材不堪于施设,动辄乖宜;
学多失于变通,理难应用
久与游于儒馆,仍有列于朝绅。
适当千载之期,曾乏一毫之助。
既不能明国家远大之体,为上建言;
又未知究乡闾委曲之情,与民兴利。
七移岁序,四易外官。
坐尸禄廪之优,寂无称效;
幸属章程之备,得以持循。
兹蒙补郡之恩,俾遂便亲之请。
望故乡而接壤,与仲弟以连城。
及是忝逾,出于假借。
此盖伏遇某官心存博爱,量极兼容。
簪履之微,未忘于旧物;
陶钧之大,不间于孤生。
曲致公言,俾谐私计。
惟尽承流之分,庶裨造物之仁。
过此已还,未知所措。
贺东府启(1077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睹十月二十三日麻制,伏审史馆相公登庸,天下幸甚。
伏惟史馆相公言为蓍蔡,行应准绳,兼文武之闳材,富天人之奥学。
神祇幽赞,遭圣贤相得之时;
夷夏耸观,备君臣咸有之德。
果由枢轴,首秉钧衡。
窃惟不世之姿,深达当今之务。
必且开公平之路,以序进群能;
销壅蔽之萌,以广延众论。
以宽大为拯救疮痍之要,以安静为休息疲瘵之端。
绌聚敛之无名,偃甲兵而不用。
果推此道,以泽吾民。
食味别声之伦,举皆受赐;
殊邻绝党之俗,孰不向风?
福禄可等于丘山,功名必永于金石。
巩蚤游墙屏,幸遇陶镕。
龃龉馀生,始免挤排之患;
零丁滞迹,渐期亨泰之来。
想望门阑,以欣以跃。
贺蹇周辅授馆职启(1078年3月)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窃审奉被诏函,进登史观,伏惟庆慰。
窃以安抚运使学士,材资秀特,识度淹冲。
富华国之懿文,抱据经之宿学。
一人嗟异,欲相如之同时;
多士推先,服桓荣之稽古。
果由时望,特被朝恩。
流马木牛,方佐中都之费;
金匮石室,遂窥广内之书。
窃惟宠数之行,兹实要涂之渐。
伫跻法从,用协佥言。
巩获在下风,侧闻成命。
分符海徼,幸依德庇之馀;
寓直书林,更托隽游之末。
其为欣庆,曷可缕陈。
回泉州陈都官启(1078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窃审祇奉茂恩,进升宠秩,伏惟庆慰。
窃以知府都官周材经务,令德镇浮。
席膴仕以弥优,简清衷而有素。
循良之政,已洽于民谣;
恬退之风,足敦于世教。
果膺异数,进陟名曹。
侧聆成命之行,方窃同声之喜。
岂期厚眷,特枉长笺。
载规谦抑之辞,但切感铭之恳。
明州到任谢两府启(1079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奉敕命,授前件差遣,已于正月二十五日到任上讫。
伏念巩才无远用,学殆小知。
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效。
属时泰豫,遇上休明。
欲治之心,夐追于三代;
非常之旦,特起于千龄。
顾是孤生,最为远迹。
虽逢辰之难得,独揣己之无堪。
故群材衒鬻之初,未始自陈于薄技;
而众论骋驰之际,何尝辄预于半辞?
锱铢动谨于成规,毫发敢萌于私见?
以兹循分,庶获寡尤。
然而一去本朝,六祗外服。
十年荏苒,未谐拱极之诚;
万里周流,尚负循陔之念。
当至仁之平施,亦微物之可哀。
兹者方祗诏以在涂,复析符而假守。
惟四明之穷裔,处百奥之东偏。
浮海之航,鼎来于远国;
践山之筑,益起于坚城。
猥出选抡,冒膺寄属。
此盖伏遇某官辅成世教,乐育士伦。
阴推覆护之私,每借吹嘘之力。
致兹顽钝,与在甄收。
然而察无他恶之肠,方赖兼容之度。
草茅之质,使遂于向阳
菽水之欢,许伸于反哺。
尽待曲成之赐,俯厌难止之情。
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贺赵大资致政启(1079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窃审进秩宫朝,归荣里闬,伏惟庆慰。
恭以致政宫保大资言为蓍蔡,行应准绳。
肩一德以在躬,历三朝而遇主。
谠言大论,著在朝堂;
善政流风,被于藩服。
引年求谢,抗疏弥坚。
屡降德音,方倚老成之重;
难回壮节,闵有官职之劳。
躐升储寀之华,退遂家居之乐。
门开祖帐,众叹大夫之贤;
庭列赐车,自知稽古之力。
惟能谐于素志,实何愧于昔人。
巩蚤荷陶钧,与游门馆。
观大贤出处之迹,足劝士伦;
知儒者进退之宜,敢忘师慕
其为欣跃,倍万等俦。
亳州到任谢两府启(1079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蒙恩授上件差遣,已于今月十六日到任上讫。
伏念巩少虽好学,长乏异能。
烛理甚疏,盖聪明之难强;
受材素薄,顾齿发之已衰。
误窃宠灵,叨尘器使。
兹者缘避亲之著令,蒙易地之推恩。
距畿甸以非遥,就庭闱而甚便。
夫何蕞质,乃尔冒居。
此盖伏遇某官,以广爱之心而辅成世教,以并容之度而奖育士伦。
致是颛愚,及于推齿。
慰倚门之望,已出于埏镕
谢推毂之言,敢忘于策励。
庶收薄效,仰答误知。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1079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蒙易近藩,获邻乐境
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
然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
始敢通笺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
载省孤蒙,实为幸会。
今者杪秋伊始,严气将升,仰惟吐纳之宜,无爽燕间之喜。
伏惟某官言为蓍蔡,行应准绳。
茂劳烈于三朝,耸仪刑于四海。
仲山之明且哲,宜保令名;
鲁公之寿而臧,永膺全福
更冀上为邦国,善保寝兴。
祷颂之诚,叙陈罔既。
回陆佃谢馆职启(1080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审祗膺诏检,入践书林,伏惟庆慰。
伏惟侍讲学士敏识兼人,英辞华国。
翰林子墨之赋,蚤擅贵名;
《玉杯》《繁露》之篇,多明大义。
岂独坐收于士望,固能自结于主知。
特启书筵,密邻禁户
《凡将》《急就》之字,已赖发明;
广内石室之藏,更资是正。
兹惟异选,奚测远涂。
方喜托于馀光,遽先承于华问。
烨如黼藻,实骇于弥文;
沛若江河,更钦于善下。
其为感幸,曷罄敷陈。
与定州韩公启(1079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念巩转走江湖,推移岁月,望门墙而既远,通书问以无缘。
兹者蒙易近藩,匪遥台席。
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
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
始敢修笺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
载省孤蒙,实为幸会。
属晏阴之在序,当严气之方升。
仰惟吐纳之宜,无爽燕閒之喜。
伏惟判府相公言为蓍蔡,行应准绳。
茂劳烈于三朝,耸仪刑于四海。
韩侯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之衮衣绣裳,伫还钧轴。
更冀上为邦国,善保寝兴。
祷颂之诚,叙陈罔既。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1075年8月)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审远持信瑞,入奉清闲,假泰筮以诹辰,命馆人而饬驾。
百灵奔卫,宜无陟降之劳;
六气节宣,当遂神明之适。
伏以判府相公材为人杰,行备天常。
出尧舜之盛时,绍韦平之庆阀。
忠纯之操,简注于三朝;
恺悌之风,仪刑于四海。
比辍庙堂之任,少留藩辅之雄。
力抗至言,屡辞于荣禄;
眷求旧德,方属于上心。
用均边阃之勤,就易乡邦之便。
鞗革金厄,已严入觐之装;
衮衣绣裳,行允公归之望。
伫膺典册,首秉钧衡。
巩处世多奇,误知最久。
持心素厚,未忘坠屦之微;
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
更冀上为宗社,善保寝兴。
授中书舍人谢启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蒙制命,授前件官者。
窃以赞为名命,资讨论润色之工;
服在从官,备诹度询谋之用。
属非常之兴运,经不世之大猷。
方追三代之风,以建一王之法。
其于讲求体要,讨正典章,出独断之渊深,号积年之希阔。
所以训齐群下,播告四方。
非究极于人文,曷宣明于上意。
矧参献纳,尤慎选抡。
如巩者识虑少通,襟灵多蔽。
徒恐隳于先绪,颇能味于经言。
有颛愚好古之心,自知迂散;
无广博为人之学,分甘弃捐。
顾齿发之已衰,困风波而且久。
晚逢真主,独赐误知。
取于寡与之中,假以逾涯之宠。
俾专史法,非薄质之能堪;
遂掌训辞,岂謏能之可称。
况策名于要近,预责实于论思。
揣己以惭,瘝官可畏。
何缘致此?
固有由然。
兹盖伏遇某官翼亮天功,弥纶世务。
仁接于物,每乐育于时材;
谊在承君,故旁招于众俊。
致兹顽钝,护备甄收。
惟殚许国之诚,弥坚素志
庶答知人之遇,不在他门。
代上张学士启(1048年) 北宋 · 曾巩
天下共论阁下之才、谅直之节形于朝廷,而廉退之行加于上下,为日旧矣。
及拥节旄,分一面而使,当国家经费之广,而诸路争出计策以求馀财而自为功之时,阁下方悼百姓之穷,恶俗吏之薄,以出入期会之常奉贡赋之事,而以兼吏博爱之政被于绵地数千里之人,其明于轻重之间、利害之际,而其心岂近也哉?
故天下之士不远江海山陆之涂,不顾自进之嫌,而以争归阁下为事,诚以义之所在,则天下之所向也。
况于十州十县之地,百执事之人以身得察于左右者,其欣附复何如哉?
而阁下又方不以位势之尊,不难诎降于人,以以四面进之,故自归者之日众,欣附者之日倾。
夫何繇哉?
理则然也。
夫去小恶则大恶惧,举小善则众善兴,此非由他,盖人之情,谓上之人于善恶之别,且不遗其小者,而况于其远大者乎?
虽然,去恶以止恶,不若举善以励善,使人自趋,则不为恶,可以止恶之愈也。
今使者之务宜无意于此者,而吴越之大,吏可谓有小善之资在可举之势者,岂无人哉?
若某之微闇者,得以姓名彻阁下,而所以致其心力之劳过,蒙执系者之见识,尝赐之一言之奖,亦已久矣。
某者不敏于事,徒以先世之故,得有禄食之赐,又用举者之言且方窃邑于此,夙夜之所自励于此,邑之人曲直损益、沮劝废置之宜,而至于赋税发召、出入要会之故,未尝敢不尽其心焉。
理之所在,惟其不达,茍达焉,未尝敢不循也;
理之所去,惟其不达,茍达焉,未尝敢不避也。
若此自强,虽不足谓美,然始终庶几无大旷,自亦蒙鄙之分所竭之至也。
伏惟执事者之贵听览之远,在其事亦已察矣。
而某之不偶,一来为吏,饥寒骏奔十馀岁中,虽数枉有司之荐,而其穷固未动也。
今者幸遇阁下之仁,尝蒙一顾之重,若不进而言焉,则有自弃而已。
诚以阁下之材德,天下以谓宜大用于朝,而不宜淹此一方也。
如一日去而坐廊庙之上,方当于天下之治,图其大者,则某之贱,或有所未暇及焉,是某之穷,无振之者。
伏惟采其倾附之情,察其自竭之效,而矜其地势之若此,成以一言之奖,许以小善之进,则岂独孤陋之幸,亦所以使四方闻之,谓如某者且不弃于门下,则众善之劝必自此始焉,惟阁下留意。
贺方正字启(1077年) 北宋 · 曾巩
赐对中宸,升华内阁。
上恩优异,贤业光亨。
国家宪奎壁以右文,敞蓬瀛而吁俊,匪独图书之寄,实为公辅之储。
任惟系于才能,官不拘于阶陛。
凡膺妙选,允谓清流。
伏以某官蚤擅英声,素推奥学。
金门射策,风采动于诸公;
玉殿昌言,论议开乎明主。
墨未乾于黄甲,身已出于青云。
岂稽古之无功,宜致君之有术。
侧闻新命,远慰私诚。
未修赞喜之仪,遽枉相先之问。
谦勤滋至,佩荷奚胜。
与俞叔通教授帖(1078年) 北宋 · 曾巩
辱文采甚盛,所以应今之科选者,宜无不合,而乃尔滞淹,此鄙钝所未喻。
迫行不得迎接,谨奉启陈谢。
贺秦龙学除帅启 北宋 · 曾巩
伏审进参内阁,就正中权,耸然休光,服于众听。
恭为某官智周物表,识在机先。
疏达变通之才,早推于朝论;
英奇敦厚之气,实嗣于家声。
惟先朝辟国之初,而执事宣劳之际,总齐邦赋,已逾于三年;
摄领帅权,名遍于诸路。
山川不离于指顾,草木亦熟于威名。
故一朝疏受钺之荣,而举军恨登坛之晚。
幕府虽旧,号令更新。
某积愧疏愚,久尘盻奖,妄意功名之会,耻专文字之间。
倘许属鞬,获伍西河之士;
犹能载笔,往铭瀚海之师。
瞻颂愈深,情诚罔既。
贺提刑状(1058年) 北宋 · 曾巩
右,伏审祗奉诏恩,总持使务,伏惟庆慰。
伏以提刑屯田躬高明之德,席熙盛之期,起收科荣,光映朝序。
发明吾道,则有文章之深淳
推行当时,是为治行之尤异。
果膺迅用,以允佥言。
自江之东,握节而使,固将粹美于风俗,岂特是正于刑书。
不次之升,为端于此。
巩获分郡寄,得与公庥,幸喜之深,叙陈罔既。
太平州回转运状(1058年) 北宋 · 曾巩
右巩启:伏念巩夙惟孤质,最荷误知。
属仗节以来思,得通名而觏止。
辱为殊礼,尤出过恩。
委曲拊循,丁宁顾访。
轸艰难于即路,则许之假宠于舟艎;
悯匮乏于腾装,则期以致怜于教墨。
侧思寒陋,何用克堪?
聚集感惭,岂胜指数!
去违再宿,怀向兼年。
伏惟通久祷于万灵,享洪休于百顺。
窃以运使郎中受材闳廓,经德粹冲。
布盛府之诏条,树外台之风绩。
洽于人望,简在天心。
行被命书,即膺远用。
伏惟顺遵气节,安养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