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招举人入白鹿咨目 南宋 · 朱熹
恭惟国家以科举取士,盖循前代之旧规,非以经义诗赋策论之区区者为足以尽得天下之士也。
然则士之所以讲学修身以待上之选择者,岂当自谓止于记诵,缀缉无根之语,足以应有司一旦之求而遂已乎?
今岁科场解发赴省待补之士二十有八人,文行彬彬,识者盖称之,郡亦与有荣焉。
然惟国家之所以取士与士之所以为学待用之意,有如前所谓者,是以更欲与诸君评之。
今白鹿诸生各已散归,山林阒寂,正学者潜思进学之所。
诸君肯来,当戒都养给馆致食以俟。
专此咨白,可否须报。
劝农民耘草粪田榜 南宋 · 朱熹
雨水调匀,田苗茂盛,仰人户及时耘苗,拔去草根,多用土粪,如法培加。
已帖知佐月半以后不测下乡点检,将田中有草无粪之人量行决罚,的无轻恕。
六月六日。
劝谕趁时请地种麦榜 南宋 · 朱熹
契勘秋来久旱,晚田失收,兹幸得雨,可种二麦。
今劝人户趁此天时,多耕阔种,接济口食。
其有无地可耕之人,及有力多而地少者,仰自踏逐空闲官地,具出字号、四至亩角,经县陈请布种,当与判状执照,免料权给一年。
其有情愿永远请佃之人,亦仰分明声说,即与给据管业,特免五年税料。
即不得因而侵占他人见耕田地,及广行包占状外官地顷亩。
如有违犯,许人陈告,当以状内所请地及见种子利充赏,本人仍别科罪。
除已行下三县照应施行外,须至晓谕约束者。
右榜劝谕人户,请详此事理,趁时多种二麦,量力请佃官地,务尽人力,以相天功,庶几来年不至阙食。
淳熙六年九月。
放官私房廊白地钱约束 南宋 · 朱熹
照对目今天色亢阳,见行禁止屠杀,祈求雨泽,未获感应。
窃虑细民不易,所有官私房廊白地钱自七月初二日为头,五十文以上放五日,五十文以下放十日。
措置赈恤粜籴事件 南宋 · 朱熹
窃见军境久阙雨泽,深虑细民将来艰食,合预行招诱客贩米船,就军出粜,并劝诱上户停蓄,以备饥急。
措置事件下项:
如遇客贩米到岸,欲就军出粜,仰赴务陈状,看验税物讫,令就石寨内捎泊出粜,即与免在城税钱三分。
或有粜不尽之数,欲载往它处,须再经本务出给关引,方得起离前去,庶可关防欺隐透漏之弊。
今帖城下税务遵依施行。
寻常客人粜米,必经由牙人,方敢粜,常被邀阻,多抽牙钱,是致不肯住粜。
合严立榜赏止约,许从民旅之便,情愿交易,庶得牙人不敢搔扰。
使军今立赏钱一千贯文,榜市曹张挂晓示。
如遇客旅兴贩米斛到军,听从民旅之便,自行粜籴。
如牙人不遵今来约束,辄敢邀阻,解落牙钱,许被扰人画时具状,经使军陈诉。
切待勾收犯人,重行勘断,追纳赏钱入官施行。
米舡到岸,虽欲出粜,然贫民下户不过斗籴,卒难转变钱物,未免留滞。
须当劝谕上户及时收籴,不惟他时可济荒歉,于停蓄之家岂无宜利?
可谓两便。
合帖委官敦请上户说谕。
措置两县到岸米舡事 南宋 · 朱熹
照对旱伤,细民阙食,合行出粜常平米斛,应接细民食用。
切虑向去日久,有误不测赈济,况今邻郡州县收成,正是客旅兴贩米斛之际,本军已行措置,不行收税,仍放免本舡杂物税钱,招纳米舡住岸出粜,接济民户日食。
其两县务亦合依此措置,招诱米舡,候有米舡到岸,即将常平米斛住粜,准备将来支用。
七月十一日帖都昌县。
招诱客贩米斛免收力胜杂物税晓谕 南宋 · 朱熹
照对本军并管属县日近以来阙少雨泽,见今祈祷未获感应,米价渐高。
本军已行下城下税务、都、建昌县招诱客贩米斛前来,从便住粜,免收力胜杂物税钱,不得邀阻,减尅牙钱之类外,窃虑客人未能通知,须至晓谕,并帖县依此施行。
七月十五日。
再劝修筑陂塘 南宋 · 朱熹
契勘今岁旱伤,盖缘人户不修筑陂塘,积水灌溉田禾,致令乾死。
使军已节次行下三县,及散榜、给印榜晓示人户,陂塘浅漏处,亦合并力开掘修筑。
如有欠阙工料支费,并诣军县借米吃用修筑,次年送纳。
如陂塘广阔,费用工力数多,亦当计料工食申军,切待具申提举衙,拨米借贷。
措置客米到岸民户收籴不尽晓谕 南宋 · 朱熹
照对管内田禾多有旱损,切恐民间阙食,已措置合税务多方招诱客人米舡住岸出粜,接济民间收籴食用,与免收纳杂物税钱。
今来渐有客旅兴贩米斛到来,如有民户收籴不尽之数,许令牙人并有力之家收籴停顿,准备接济,合行出榜晓示。
晓示乡民物货减饶市税 南宋 · 朱熹
照对近城乡民全藉将些小系税之物入城货卖,办籴口食。
若依递年收税,切虑无从所出。
合将客旅步担兴贩纱帛、药草、丝绵杂物依旧收税外,其馀乡民应有些小土产物货入城转变,并与减饶三分之一。
合行约束,不得因而作弊。
约束不许偷窃禾谷 南宋 · 朱熹
照对三县管下田禾虽是旱损,其间有水源及可车戽去处,今来渐次成熟。
切虑有不守行止之人聚集偷窃禾谷,合行下巡尉司严行禁约。
约束诸县泛催官物各给凭由 南宋 · 朱熹
访闻逐县寻常文引勾追欠户,更不于引内批凿少欠是何年分官物名色,若干数目,泛称积年拖欠。
及追人户到官,多是人吏作弊,不问所欠多寡,例将断罪,是致小民忧疑,不能安迹。
合行下诸县约束,如有人户少欠官物,各给凭由,明言批凿所欠是何年分官物,立限给付少欠之人,依限赴官送纳。
免流移民舡力胜 南宋 · 朱熹
照对有流移之民舡至军岸,合行下税务审实,并与蠲免力胜放行。
禁旅店不许递传单独 南宋 · 朱熹
访闻管下旅店遇有单独困病或流移之人到店,多是虑其死亡,更不容留,遂行递传,驱逐出界,因此丧命。
合行下诸县,多印榜文于旅店约束,遇有过往单独饥饿困病之人,即仰所到店户不得递传扛抬,送出外界。
许就便米场验实,量给口食,临安痊日遣去。
万一有死亡之人,即时报都保审实,申县行下,如法埋葬。
按:以上七月十五日。
取会管下都分富家及阙食之家 南宋 · 朱熹
契勘管界久阙雨泽,田禾旱损,使军已行委官措置,招诱客人兴贩米斛,蠲免力胜杂物税钱,禁戢减尅牙钱之弊,劝谕前来出粜。
目今日逐有米不阙,军司亦已行帖都、建昌县及委官依使军所行措置,招诱客米赴县住粜,及劝谕上户将所有米斛相各逐乡村开仓,依时价出粜,应接民间食用去讫。
切虑向去富实户将米斛停顿,不行出粜,使细民阙食不便,合行立式,预先委官取会管下都分蓄积米谷上户及阙食之家如后。
七月十六日。
某都共几家:
一、富家有米可粜者几家,除逐家口食支用、供赡地客外,有米几石可粜(乡例籴数即依乡例。),开各户姓名、米数(并佃客、地客姓名。)
一、富家无馀米可粜者计几家,而仅能自给其地客、佃客不阙,仍各开户姓(并佃客、地客姓名。)
一、中产仅能自足,而未能尽赡其佃客、地客者计几家
一、下户合要籴米者几家。
作田几家,各开户名,大人几口,小人几口(别经营甚业次。)
不作田几家,各开户名,大人几口,小人几口(经营甚业次。)
作他人田几家,各开户名,系作某人家田,大人几口,小人几口(兼经营甚业次。)
右件如前,并是着实,即无隐漏,其阙食之家亦无诈冒重叠。
仍五家结一保,如将来使军委官审实挑覆,却有不实去处,甘伏重罪不词。
⑴ 开户名,取见佃客、地客姓名所阙之数。
施行旱伤委官验视 南宋 · 朱熹
照会本军并管属星子、都昌、建昌三县自六月以来天色亢阳,阙少雨泽,田禾乾枯。
本军恭依御笔处分,严禁屠宰,精意祈祷,及行下诸县精加祈祷。
去后,今据星子、都昌、建昌三县申,依应遍诣寺观神祠及诸潭洞建坛,祭祀请水,精加祈祷,雨泽并无感应,今来诸乡早禾多有乾损。
及备据税户陈德祥等状披诉,所布田禾缘雨水失时,早禾多有乾槁,不通收刈,申乞委官检视。
本军今检准淳熙令,诸官私田灾伤,秋田以七月听经县陈诉,至月终止。
本军除已依条施行及具奏闻申省、部、监司外,须至出榜三县管属乡村都保,各仰通知
⑴ 以上七月十六日。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九。
施行旱伤住催官物一月 南宋 · 朱熹
契勘本军三县遭此旱灾,早禾乾损,已出榜晓谕人户,依□投诉旱状。
将来检踏,奏减秋税外,有去年秋税零少甚多,及今年夏税全未纳及分数。
缘其所欠并系起发上供及本军军粮之数,虽是今年早田不熟,在法无缘免放。
然而访闻诸县催□无术,不免决挞保长,搔扰人户。
当此阙雨之□,深虑重困民力。
除已行下各住追催一月,免致保长人户奔走期限,例遭刑责,费去车水工夫。
今仰人户各体此意,递相告报,于住催一月限内,自备所欠□□,各赴仓送纳,上以应副官司起发纲运,供赡军兵,下亦使本户不□□物,不被追呼,得以一意车水救田,别作营求,□备将来阙食之患。
公私两便,各仰知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九。)
缺处或当为「理」字。
明万历本作「徵」,清康熙本作「科」。
谕上户承认赈粜米数目 南宋 · 朱熹
契勘本军管下今岁旱伤田禾,切虑细民阙食,使司已行下三县,推举管下富实有米上户,并自能赡给地、佃客富家姓名,各家见蓄米谷数目,或有田产而不多,或无田产,却有营运蓄积米谷钱物之家,敦请赴官,以礼劝谕,承认赈粜米谷数目申军。
所委官并三县劝谕到上户承认赈粜米共七万三千二百六十八硕五斗。
已检准前项条令,出给公据,付人户收籴米斛,回军赈粜。
在城上户二十五名,共认赈粜米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五硕,每升价钱一十七文足。
星子县劝谕到上户三十一名,共认赈粜米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五硕,每升价钱一十七文足。
都昌县劝谕到上户五十九名,共认赈粜米二万八千九百八硕五升,每升价钱一十四文足。
建昌县劝谕到上户九十一名,共认赈粜米二万八百硕,每升价钱一十二文足。
按:以上七月十七日。
约束铺兵 南宋 · 朱熹
本军盖缘旱伤,遂置历及黄旗绿匣,急速前去两县,追会旱伤事件。
须管遵依台判日限时刻,仰铺兵连夜走传至县。
仍仰本县于历内批凿承受日时、手分姓名,即时依限回报。
亦仰批发离县日时,责付铺兵,连夜依限赴军投下,以凭稽考违滞去处,根究重作施行。
检坐乾道指挥检视旱伤 南宋 · 朱熹
使军照对管属星子、都、建昌县人户陈诉秋田旱伤,使军已立式出榜三县,晓示人户赴县投帐缴申,使军切待依条差官检视,减放苗米。
所有近水乡分,可以车戽注荫,得熟田段,切虑人户将旱伤田段衮同得熟之田,影带披诉,今检准乾道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敕,户部曾尚书劄子奏:「契勘州县每遇灾伤,依法听人户经官陈诉,差官检视,蠲放税租。
访闻近来往往多被豪户计嘱乡司,将丰熟去处一例减放。
其实被旱涝去处,所委官惮于往来检视,则贫乏下户不得蠲减。
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旨,委诸路漕臣散出文榜于乡村,晓谕应有灾伤去处,仰民户依条式于限内陈状。
仍录白本户砧基、田产数目、四至投连状前,委自县官将砧基点对坐落乡村、四至亩步,差官覈实检放。
如辄敢妄移丰熟乡分在旱伤地分,侥倖减免,许诸色人陈告,依条断罪。
仍将妄诉田亩并拘没入官,以一半给告人充赏施行。
若州县奉行灭裂,从漕臣按治,重寘典宪,取进止」。
六月二十七日,三省同奉圣旨依。
兼照检踏灾伤,在法差官同令佐诣田所,先检见存苗亩,次检灾伤田段。
合委官前去三县乡村,究实得熟田段,具帐申军。
已行帖出榜星子、都、建昌县,约束人户从实投帐,以备差官检放。
如有将得熟田段影带披诉,却致被人户陈告,定依条断罪,追赏施行。
按:七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