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孙觌知平江府制 宋 · 汪藻
朕惟儒雅饰吏事,皆西汉之能臣;
岳牧用词人,盖有唐之旧制。
眷吴门之重镇,迩岳狩之行朝,户口夥于承平之馀,人心摇于惊扰之后,不付贤隽,孰分顾忧?
具官某明国宪章,知民情伪,学必期于有用,材无适而不宜。
兹诏来归,力求自便,以甘泉之法从,临通德之邻封。
子牟虽在江湖,岂忘魏阙;
汲黯宜居禁闼,毋薄淮阳。
勉布中和,即还严近。
胡舜陟徽猷阁待制淮西安置使制 宋 · 汪藻
策名委质,可萌苟且之心?
趋事赴功,尤在艰难之际。
矧予驭贵,惟以劝从,既闻敏锐之才,何爱褒扬之渥?
具官某邃通经术,明识事机。
顷在朝廷,衮衮尽致君之益;
洎居方面,惓惓怀忧国之忠。
比阅奏陈,备知祈向,愿禔躬于卒乘,以同奖于朝廷。
是用升甘泉法从之班,付淮右陈屯之事,用昭殊遇,伫展壮猷。
尚观儒者之折冲,勿使武夫之专美。
镇庆关使徐杰转防禦使制 宋 · 汪藻
朕披荆棘以立朝廷,听鼓鼙而思将帅,苟当懋赏,岂负成言?
以尔顷被选抡,出分忧顾,坐控边关之阻,靡容敌骑之侵。
戍既更时,宠宜如约。
爰进捍防之秩,用为屯守之光。
益务绥怀,仰求嘉奖。
阎瑾正任防禦使制 宋 · 汪藻
谦者君子之光,巽者武人之正。
故先鸣而求勇爵,见鄙《春秋》;
独屏而耻论功,取高汉史。
具官某比提义旅,来援京师,属余践阼之初,锡尔赏劳之典。
抗章不拜,陈义甚高。
宜加褒劝之恩,用正捍防之秩。
尚思策励,无负眷知。
通问副使武功大夫赵哲可达州刺史制 宋 · 汪藻
朕通两国之和,遣单车之使。
求专对四方之士,既得忠良;
顾出疆万里之行,可无褒擢?
具官某受材肤敏,临事激昂,久膺在服之荣,兹预聘邻之选。
将诚甚远,具有皇皇之华;
受命靡辞,初无惘惘之色。
是用特颁殊渥,升刺大州,以昭临遣之荣,以励愿行之志。
其思报称,副我仰成。
武义大夫董植可落致仕制 宋 · 汪藻
尔忠勇之气,投老不衰。
方边防急甚于救焚,岂壮士得从于高枕?
起之閒佚,以示见知。
其摅恬养之豪,用称搜扬之宠。
辛炳落致仕制 宋 · 汪藻
朕惟静而阅世者,可与语天下之谋;
恬于趋时者?
可与共朝廷之任。
尔十年不调,归老于家,虽屏迹无意于人间,而飞声日闻于朕听。
宜辍安车之乐,复参文石之班。
出处惟时,毋专求志。
苏轼孙从事郎符改宣教郎制 宋 · 汪藻
论世者岂惟乔木,怀人者犹及甘棠。
伟哉千载之英,繄我五朝之望,朕不及见,有孙而才。
宜加改秩之荣,用示好贤之意。
昔贾生明王道,汉录贾嘉之能;
魏公进忠规,唐表魏谟之烈。
入门兼用,今古所同。
其振尔之家声,以待予之器使。
入内内侍省武经郎朱回敦武郎陈彦乞转出归部致仕依所乞制 宋 · 汪藻
尔等宣劳宫省,荐历岁时。
兹缘疾恙之侵,不胜洒扫之职,愿还铨部,归老田庐。
朕常恐一物之遗,其遂尔终身之志。
尚加调摄,以称懋恩。
谭世绩赠延康殿学士制 宋 · 汪藻
松柏有心,于岁寒而乃见;
璠玙至宝,岂烈火之能迁?
朕遭沧海之横流,阴考士夫所趋向,责其大节,全者几人?
方嘉一士之闻,已叹九泉之隔,清规如在,褒典可忘?
具官某学贯群书,文驰六艺。
纯诚自表,坐销世俗之浮;
廉靖无求,独得古人之大。
蚤预持麾之选,遍更法从之华,二圣所知,群臣鲜及。
肆履艰危之会,果专忠孝之称。
虽甄济佯瘖,靡污天宝之乱;
而龚生遽夭,不见南阳之兴。
爰锡命书,升华秘殿,以耸具臣之听,以为信史之光。
冀尔英魂,歆吾至意。
知怀州霍安国赠延康殿学士制 宋 · 汪藻
贤者事君,岂为保妻子之计?
国家多事,所贵死封疆之臣。
我有藩宣之英,靡从威武之夺。
既遭奇祸,宜峻恩章。
具官某少有令名,屡更烦使。
昨任州符之寄,适当边徼之冲。
婴无援之孤城,抗方虓之丑敌。
壮矣张巡之百战,躬履颜行;
哀哉卞壸之一门,几无噍类。
属予初载,闻此沈冤,念逝者之何辜,为潸然而出涕,兹升华于秘殿,仍加恤于遗孤。
庶尔精忠,光吾信史。
中书舍人叶涛赠徽猷阁待制制 宋 · 汪藻
人君予夺,何有于胸中;
天下是非,尝公于身后。
眷前朝之近侍,罹钩党之非辜,既削深文,宜还故秩。
具官某性资和裕,心术刚明。
谠论排奸,不屈浩然之气;
高文行远,还追作者之风。
中遭媒孽之仇,久掩焄蒿之恨。
兹分枉直,奚间幽明?
焕延阁之新班,易重泉之往襚。
英魂如在,茂渥其承。
刘韐赠特进制 宋 · 汪藻
忠,人臣之大本,全者几希;
死,天下之至难,在乎所处。
嗟我仰成之耆哲,挺然不屈于兵威,既没元身,宜加爵秩。
具官某天资庄重,心术邃明。
内领藩条,懋活民之政;
外临边锁,扬威敌之功。
方资廊庙之谋,遽履朝廷之变。
不幸闻名于丑敌,将令毁节于伪廷。
龚胜饰巾,心肯移于二姓?
仲针临穴,人将赎于百身。
升华一品之班,加贲九原之襚。
庶几精爽,不昧钦承。
郑瑴赠七官制 宋 · 汪藻
为官择人,方资帷幄之胜;
尽瘁事国,乃致股肱之亏。
孰摅震悼之怀,惟有褒崇之典。
肆颁异数,用表遗忠。
具官某庄重而有威,刚明而知断。
至诚忧国,皇皇无一日之安;
正己立朝,凛凛有万夫之望。
虽岁时之未久,赖筹策以居多。
天不憖遗,邦其殄瘁。
峻陟文阶之等,用为幽穸之光。
复魄傥存,垂休无斁。
范浩赠直徽猷阁制 宋 · 汪藻
自古皆有死,谁则长存?
为善而获殃,谓之不幸。
肆颁异数,追吊沈冤。
以尔某早有轶材,尝登膴仕。
初谓洛阳之年少,可与有为;
孰云北地之儒生,遽罹非命。
由吾至此,为尔怆然,宜升密勿之班,进预凝严之直。
尚歆宸渥,勿悼泉扃。
孙鼛李熙靖王资深韩持各赠五官制 宋 · 汪藻
人臣尽瘁,既罹易箦之凶;
王者饰终,宜懋书棺之渥。
矧居近侍,可废常规?
具官某学问淹该,操修坚正,早预时髦之选,寖参法从之华,奄忽云亡,悯伤何及?
不陟文阶之峻,孰明恤典之哀?
是用追锡殊恩,躐升数等。
其服诏除之宠,以为身后之光。
右武大夫梁州防禦使知滑州张撝赠三官四资恩泽制 宋 · 汪藻
朕稽盟府而懋赏功之典,听磬声而思死事之臣。
以尔具官某料敌有谋,秉心无贰。
昨守频河之垒,适当喋血之锋,身奋于前,力穷而踣。
既峻升于显秩,仍悉禄于遗孤。
英魂未亡,幽扃奚憾?
韩世忠起复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制 宋 · 汪藻
朕遭百六艰危之后,赖二三枭俊之臣。
跪推毂而遣将军,守境既腾于戎捷;
歌出车而劳还帅,酬勋敢废于邦彝?
爰锡赞书,用孚群听。
具官某勇闻天下,气盖关中,堂堂将种之英,凛凛军锋之冠。
行己恭而事上敬,蚤服周行;
临机果而料敌明,屡扬伟绩。
昨属交侵之警,俾屯要害之区。
蓄锐以须,鼓儳而击。
纵精兵于数路,若珠走盘;
挤劲敌于长江,如杵投臼。
坐以中坚之整,成兹南纪之安。
威行而海内息肩,师胜而国人属目。
是用兼隆徽数,特奏肤公。
出拥齐旄,易两镇提封之大;
入乘夏篆,视三孤绝等之崇。
申衍采封,陪敦井赋,以永旂常之载,以昭帷幄之成。
于戏!
武能威敌者,将帅之荣;
赏不踰时者,人君之信。
惟忠力可以任安危之重,惟谦冲可以保富贵之终,勉图而休,毋废朕命。
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 宋 · 汪藻
提貔虎以振天威,罙入山川之阻;
取鲸鲵而摅国愤,永为宗社之休。
既执讯以来归,宜酬勋于不次。
肆颁明命,敷告治朝。
具官某事上朴忠,临机英果。
禀刚故俗,甘陈兼六郡之良;
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
蚤备师干之试,旋膺斋钺之除。
岂惟蹇蹇以匪躬,每见多多而益善。
昨属时巡之遽,因成国步之艰,群小窥朝,元凶干纪。
既罪人之未得,斯王旅以徂征。
迎敌鼓行,靡待前茅之侦;
擒囚归报,遂成独柳之诛。
华夷由此以知威,天地为之而卷祲。
凯歌一奏,盟府交书。
是用取累朝最盛之规,加两镇久虚之幄。
视班亚保,升爵元侯。
增邑食于爰田,衍井腴于真赋。
并为异数,用表元勋。
于戏!
见无礼于君,尔既殚于忠荩;
归饮至于庙,我何爱于宠褒
惟功名烈士之始终,惟爵禄有邦之劝沮,尚图后效,更掩前休。
按:《浮溪集》卷一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新安文献志》卷一,《古俪府》卷一○,《八代四六全书》卷二,《宋四六选》卷三,《江右文钞》卷二。
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充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加恩制 宋 · 汪藻
朕躬帝亲之飨,合丘泽之祠。
一纯二精,幸拜熙成之贶;
千乘万骑,孰宣拱扈之劳?
我有劲臣,宜膺徽数。
具官某忠不辟难,勇常冠军。
先人有夺人之心,进则奋沈雄之略;
尚贤无自贤之行,退而皆名义之谈。
兼两镇之节旄,视三孤之皮帛。
军律整甚,王灵赫然。
远斥堠而省文书,士皆为之乐死;
儆师徒而讨乱略,疆由是以少安。
比修重屋之仪,尤谨周庐之卫,祝嘏所告,君臣则同。
乃增井邑之封,仍衍赋租之入,爰示旌忠之义,以均受胙之休。
于戏!
心膂爪牙,方资筹策之胜;
櫜兜戟纛,益耸威仪之瞻。
惟满盈天道之所亏,惟正直神明之所听。
服我休命,钦哉惟时。
按:《浮溪集》卷一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