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诗 其一 南宋 · 舒岳祥
四言诗
我怀同人,如暵望雨。
天地崩裂,干戈间阻。
陈编孤哦,槁梧自抚。
思而不见,援桂延伫。
其二
四言诗
千山月白,露气濛濛。
四顾惝慌,素霭成江。
飞萝扫屋,悬泉挂窗。
之子不至,世孰吾从。
其三
四言诗
小园宛宛,水木鲜荣。
子念及此,我宁忘情。
曩岁中都,我归子征。
以子出处,用观我生。
其四
四言诗
俯仰换世,昨梦蚁柯。
故交零落,屈指无多。
孔时尹任,夷清惠和。
各言尔志,夫也如何。
雁苍山石鼓铭 南宋 · 舒岳祥
四言诗
阆风之西,华顶之东。
山曰雁苍,与荡埒崇。
线蹊初入,盘谷有容。
花流涧户,云涌梵宫。
两僧款予,更跻其峰。
循萝援蔓,稚子肯从。
翠斗旋转,泻溜溅淙。
引物扣之,如鼓逢逢。
非雷非霆,可警群聋。
孰知其然?水满石中。
此腹空洞,寂感则通。
顾无坡仙,穷辩石钟。
我来避地,坐荫长松。
以不说说,万籁号空。
晚易斋 其一 南宋 · 舒岳祥
六言诗
百年客鬓双白,四海春风一青。
百舌枝头分付,黄鹂叶底丁宁。
其二
六言诗
泳道东湖联句,正仲篆畦和篇。
半世清风朗月,十年闷雨愁烟。
感兴 南宋 · 舒岳祥
六言诗
梦与黄粱并熟,路寻白社同归。
深欲蜘蛛结网,长勤络纬鸣机。
成石屏诗后再赋六言 南宋 · 舒岳祥
六言诗
蜡屐枝筇穿峤,蓑衣一笛横江。
试向屏风一揽,千山万水秋窗。
句 南宋 · 舒岳祥
从来明月无古今(赠王伯厚)。
按:《阆风集》卷首王应麟序
杨白花① 南宋 · 舒岳祥
① 原案:此诗原本未收,今据《宋诗纪事》及《宋艺圃集》补入。
杨白花,懊恼随风渡江水。
将心莫托少年郎,少年一去轻万里。
杨条插地便生根,花性飘扬似梦尘。
恨不筑城高万丈,花飞莫放出重门。
珠帘绣柱香云护,祇有黄莺知去路。
刘士元诗序(祥兴元年八月) 南宋 · 舒岳祥
诗贵成,成贵专。不惟诗为然,虽百工商贾、马医洒削、占覆小数,莫不皆然也。今夫自一伎以上,以身始终之,其家虽丰且硕,门巷不徙肆,而标表不易识,使来者目熟而即之者武相袭也。问其所习,必精于此者也。若夫朝慕东邻之富而商之趋,夕希西市之价而贾之坐,厌小利而从大谩,舍能事而务巧智,若是者扰扰茍焉者也。信矣,不专则不成也。诗者,言之最精也,而可以不专者能之乎?予与刘君士元卿月居同里,知其力于吟甚,又其所作如平林远水,翳然幽蔚,致有佳趣,岂非专且成者乎!往时荆溪公主斯文齐盟,作《匊田方元善诗序》,诵者琅琅一舌。石城王与义公矩、冰壑王惟明公猷、阆风刘培之茂实、南峡胡蜚英俊父,交以诗进,而君与弟湘亦以所作见,宁海诗流殆无遗矣。一日,先生谓予曰:「二刘兄诗,大者似尤胜也」。时萧中父道嵩在座,就请为君著语,先生颔之。未几,先生起帅湖南,竟不果为君评,惜哉!先生下世十年,而君以属予,今又十二年矣。君与予皆老矣,有一不相待皆恨也,此意岂可复虚也哉!初,薛沂叔泳从赵天乐游,得唐人姚贾法,晚归宁海,为人铺说,闻者心目鲜醒,而匊田闭户觅句,惟取其清声切响,至于气初之精,才外之思,元善盖自得之,而非有所授也。于时俊父探元善之所以自得者,亟用力焉,久而有忘筌之意,耻名近律,刻意侧体,曰:「我盖来自韦苏州也」。君少与俊父讲明其说,澹然冲守,近又欲自蜕前骨,务为恢张,骎骎乎派家步骤也。呜呼!摆落拘窘之习,跌宕摸拟之踪,此志诚可尚也。君前日之体成矣。夫自六朝、魏、汉上至于《骚》《雅》,学无穷而才有限,君自知必审矣。予故论其专且成者如此。戊寅八月。
俞宜民诗序(祥兴元年九月) 南宋 · 舒岳祥
作诗难,评诗尤难也。必具真识而后评之当,必全正气而后评之公。故富贵者不能评,贫贱者不足评,少锐者不可评,衰老者不敢评。夫富贵者不能评,固也,而贫贱者亦莫之评,何哉?少锐者不可评,固也,而衰老者亦莫之评,又何哉?盖富贵者,真识懵然,夫以科举寸晷之长猎取显仕,一生学问不出是矣,安能剂量诗人之铢两也?贫贱者,正气索然,酤边炊畔,毁誉失实,安能为人轩轾乎?不特评之者之妄,而求之者亦甚微薄矣。少锐者,真识未定,新涉笔墨行閒,安知古人之要眇!雏鸟习飞,自谓已冥鸿举矣,肆口谈论,固先生长者之所羞也。衰老者,正气已耗,方畏人之议己,而求所以自媚于后生者,故立论多恕,而拟人非伦。故非有真识不能以知人,非有正气易至于失己。每见近时诸君喜以文人自任,而诹以诗家予人,往往不出四者之病,窃悯其然。予贫贱也,衰老也,方以自警,安敢评人乎哉!避地香岩,马峰俞宜民数相过,必为予出其所作,请予评之。予虽以前言自警,而宜民与予游最久,欲默不可也,则语之曰:君诗如幽岩乳窦,时下涓滴。疏蕊被人,微闻香度。虽然,思尚远而语尚近,神贵藏而色贵茂,试与君评之,非敢评君也。戊寅九月日。
刘正仲和陶集序(祥兴元年九月) 南宋 · 舒岳祥
自唐以来,效渊明为诗者皆大家数。王摩诘得其清妍,韦苏州得其散远,柳子厚得其幽洁,白乐天得其平淡。正如屈原之骚,自宋玉、景差、贾谊、相如、子云、退之而下各得其一体耳。东坡苏氏和陶而不学陶,乃真陶也。梅林刘正仲自丙子乱离崎岖,遇事触物,有所感愤,有所悲忧,有所好乐,一以和陶自遣,至立程以课之。不二年,和篇已竟,至有一再和者。尽橐以遗予,予细味之,其体主陶,其意主苏,特借题以起兴,不窘韵而学步。于流离奔避之日,而有田园自得之趣;当偃仰啸歌之际,而寓伤今悼古之怀。迫而裕,乐而忧也,其深得二公之旨哉!予于二公之诗,窃有感焉者。渊明自言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然其诗文无一语及时事,纵横放肆,而芒角不露,故能名节凛然,而人莫测其涯涘。《归去来》之作,人谓其耻为五斗米折腰耳,不知是时裕之威望已隆,渊明知几而去之,此燔肉不至之意也。苏公始以言语犯世,故罹忧患,自以为吐之则逆人,不吐则逆己,卒吐之。岁晚谪居岭海之外,交游息绝,独尚友古人而追和遗音,则言有可寄之地,不至于不吐而逆己,吐之而逆人也,此昔贤处变之法。予固多言者也,方愿学焉。予和陶在正仲之先,编未成,而正仲不予后也,其启予者多矣。正仲名庄孙,台州宁海人。戊寅九月望日。
王任诗序(祥兴二年十二月) 南宋 · 舒岳祥
诗必有家也,家必有世也。不家,非诗也;不世,非家也。唐诗人惟杜甫家为最大,要自其祖审言世之也。「枝亚果新肥」,审言诗也,甫用之为「花亚欲移竹」之句。「飞花搅独愁」,审言诗也,甫用之为「树搅离思花冥冥」之语,而甫亦自谓「诗是吾家事」,非誇也。盛唐之时,诗未脱梁陈之习,至审言始句律清切,华而不靡,典而不质。观其《和李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则甫之《夔府书怀》等作,有自来矣。吾邑元祐间,赤城罗公适诗始有集,惜其无以世之者。乾、淳间,有云壑王公齐舆,以科第起家,至列卿,晚归林泉诗,足以自适其体,亦盛时前辈作。今其曾孙任复自力于斯道,沨沨乎大篇,幽幽乎短章,信有其祖风焉。于其祖残笔堕墨凡在者,皆振拔之以传焉,将以其己作翼之以行也。呜呼!其祖传焉己可行也,其己行焉祖可传也。如是不已,诗且家矣,家且世矣。家而世,则宋杞之绵远可以敌齐楚之盛大,何必审言之有甫也。己卯十二月望日。
陈仪仲诗序 南宋 · 舒岳祥
刍愚陈梦辰,缮写其父东麓君仪仲诗若干首,抵予阆风山中,求予序。予置之书庋久矣,以不识仪仲,故迟之。踰年,以尝识梦辰故,不忍虚其请也,问之乡人有知仪仲者,皆言:此邑东海上俊人朗士也。观仪仲自序,谓大儿梦庚能作堂以逸君,小儿梦辰能聚书以怡君。君偃仰逍遥、浩歌微吟乎其中,则仲长公理所谓风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者,君有之矣。故其诗不为搜抉过苦之态,而有平易自得之趣,岂非所养者然哉!呜呼!方宋承平无事时,士有不得志于科举,则收心于学问,放情于吟咏,自是天下乐事,君生没得其时矣。今予亲值乱亡,有先人之莱田在,沦为民伍,遂执里役,晨起开卷,未数行,悍吏操棍曳索,隳突灶奥,败思挠怀,呻吟执事,夜分犹未甘匕饭。城舆绛老,曷日免泥涂之辱耶!故读君之诗,恨不得寻君之乐趣也,是以不能已于言焉。予闻丙子兵火之馀,东麓之园宛然,山堂之书好在,梦辰又能编次遗稿,不失其传焉,此又可以深嗟而永叹也矣。仪仲名士表。庚辰正月初七日。
篆畦诗序 南宋 · 舒岳祥
篆畦者,予宅西之小园也。阆风之山,自天台华顶、天封东下,过宁海分水为雁苍,东踰岭为紫洞。二山腹背为西谷。紫洞之山逆海而上,为龙舒山。自龙舒起为大山,曰香岩,又伏而为小山,曰花架尖。尖北为大雾山,其里为阆风,其村为尚义。此山周回七十里,是为雁苍、紫洞之面目也。花尖之麓引而为二,其南下为长陇,予种梅植桃之地也,曰平皋;东骛十里而为樟海,其北下曰下泽,为予五亩所居之庐。庐当北麓两臂之阿,其右臂伸而东,旧为竹杏之陇;其左臂自花尖大雾之閒,有小涧出焉,昔人尝名之为曲水流觞之观。水南过左臂之曲,趋于平田,田实分受其灌溉之利。有咸平间古松,偃蹇周覆百步,据左臂之曲曰篆畦,盖右臂之肘腋也。其门与松相对。予少而喜曰:「真佳山水」。又思为䌽衣板舆奉亲之适,二亲暇日游焉休焉,虽未树亭宇,然洼隆曲折,隐见于竹树之隙,南可以眺宁海黄溪归帆落雁之缥渺也;东可以揽月中峰云归石室洞,西可以眺玉峰之双竦、锦屏之九叠也;北可以思故埼天封沧海之吐吞、蓬岛镇亭神物之变化也。二亲指顾之所,颇得要领,予唯唯而退,经营其中,一手茨葺,积岁月而成。予以其行径纡馀贯穿,若篆文焉,故曰篆畦,以扁其门(以上东西南北以地里方位言。)。门于宅为东向,入门为小径,横障以桧,折而西入分为三径:一为归樵岭,陟而登也;一为小轩三间,曰无弦琴,夹径植官梅、香杏;其一为长径,绕堤而步,夹径植玉毬、红茶、月丹、宝相、蔷薇、金沙、酴醾。徘徊玫瑰、锦春、月季、林禽、紫薇、八仙、海棠,下植素馨、冬萱、山姜、杜若。俯临土谷,谷中望径侧之众芳,皆覆冒于岸,若珠璎步摇之粲翠。岸上望谷中,桃李、芙蓉、杂卉,恍与岸平,若云霞之兴于步履之下也。外环以墙,墙之外,又皆芙蓉、杨柳冬青,有谷之势焉。墙与谷合,故曰谷口。径至此北歧而为径者二:其一折而北,又折而东,至指竹亭之南,夹径植岩红、栀子、密囿、百结、紫荆、雀李、金雀之属,又折而南,过三角畦之地,遇列桧而斜避,与长径双驰,隔以月丹;其北则丛桃,桃有千叶、真红、粉红、合欢、碧色之异,又折而过丛桃之东,老桂之西,北为好翁亭,又折而东为橘径,又折而东,北与无弦琴之径合,而入于轩中。由轩而西,入小廊为大亭,即好翁亭也。亭北为坛三级,下植桂,中植山榴、天竹、鹿葱、玉簪之属,上植桧。自好翁亭而西,为小廊,入指竹亭。亭北三面为小廊,自廊北入,累级而登,为乘桴亭。亭势颇高,东南见海,其下植梅,梅有千叶、红香、黄香、绿萼、真红、粉红之别。指竹左右,皆列桧为屏,环而合于亭之南,结为洞门以出,而达乎前月丹之径。由乘桴而北,为小廊三间,达乎耕养堂。面列桧为障,穹然如小山,即好翁亭北之上级也。植牡丹、芍药、柽柳、含笑、赪桐、红蕉、锦带桃、独带玉毬、千叶栀、水栀、天竹之属,中有径可环绕而行也。堂有二:斋左曰方寸地,右曰静明天:此旧所居堂西之扁也。堂既改造,移置于此,不忘旧也。由耕养而东,为小廊,南入长友亭、书味轩。轩亭皆有复轩,前为长友,而后为书味也。长友北有大柑树二株,盖百年物也。取楚颂之辞以明之,亦取其甘之义也。由其左为小廊门以出,又折而为廊三间,经归樵岭西达山亭,曰羽人台,盖台可以见东山,山有陶隐居、张少霞鍊丹之故迹也。谷口之横径,自篆畦直入,至于老樟之东,凿墙为门以出,曰山扉。扉前有竹林,竹有黄甘、旱筀、斑筀之品。指竹之为指竹,其殆指此竹以名之也。由竹林开径折而东下,临荷田为舫亭,曰燕嬉舟,右曰杨柳筏,左曰芰荷洲。燕嬉,亦旧亭名也。亭之西夹径植海棠,循坡西北植木笔、拒霜、辛夷、紫笑。径形正方,与山扉之前径合,其中斑竹之林也。由山扉北入,植丹桂木犀中,有亭曰丹林。由丹林西折而北,为桧障。穿障为洞,又以八桧为两亭,亭左右相对,揽结而成,可蔽暑日,不假般斧,旁植棕榈、丝杉、罗汉树。又于两亭之间凿土为井。井环以小廊,穿桧为门,南出为菊畦,曰花隐;自井北入为橘井之药圃,中外皆有径。径列植黄杨。由桧亭橘圃夹径以东,植栝松。东折而南,又沿桧障以东,右植蜡梅,左植白茶,为阶三级以上,即指竹亭西之桧障也。障外皆植梅,与乘桴亭西之梅接。梅间横开小径,以入指竹之右腋,又阶以升乘桴也。虽无壮武之观,华丽之饰,然步武寻常,萦回往复,若陶朱之鱼,九岛千里也⑴。此篆畦之大略。畦创于宝祐丙辰,今三十年矣。畦中花木多自旧都买致,有可慨然者。二亲既弃世,念此先人之旧游也,不忍使榛莽之翳而斤斧之入也,葺而不废。世殊事异,予既不仕,以农自食,又不得安其职而乐其业也。一觞一咏,虽不减往昔,然几嬉笑而几痛哭也。同志刘正仲居梅林而遁于雁苍,每一过余畦一相唁也,前后唱和多矣。就中过余最久者,惟癸未留半岁,有子戚而归。甲申春冬凡四至,今岁又为余来,穷老不相忘,来当未已也。为余写前后诗成卷轴,请予序。噫!辋川之游,惟见裴迪;金谷之赋,仅存潘生。相得之难如此,而可传者益少,岂不悲夫!引笔识之,实眼暗久不能书。正仲之小楷精妍可爱,更二十年后,亦恐不能逮今也。篆畦之花残木老矣,此非可久之道,书以遗我后人,他日傥有衣食馀赀,其锓于予墓之左,以光远也。岁在乙酉三月望日,阆风舒岳祥序。
⑴ 以上南北东西,以居屋之前后左右而言。
百一老诗序 南宋 · 舒岳祥
应璩有《百一诗》,盖百虑而有一得也。篆畦百一,直以数计耳,然亦不无意者焉。天者,万物之祖,将赋百物而不知所始,可乎?故先之以《老天》焉。天之所以生成万物者,四时也。代谢之际,固若老焉,然元亨利贞,未尝一息间断,故继之以《四时》焉。维南有极,老人星居之,见则天下寿昌。夫星之丽乎天,无不寿者,此星独以老人名,盖主天下之寿者也,故继之以《老人星》焉。在天成象,星辰著焉,在地成形,山川奠焉,故继之以《老山》、《老天》焉。有溪有山而后民得居之,故继之以《老人村》焉。村以老名,尊德尚齿,祝以寿耇,孝敬之俗成矣,故继之以《彭祖》以下六首。村者,四民百家之杂也,故继之以《书生》以下若干首焉。民物既繁,屋庐斯有,故继之以《老屋》以下若干首焉。屋庐既安,则必有玩好什物之具,故继之以《老石》以下若干首焉。器用之资,材木为先,蓄不可以不久也,故继之以《老椿》以下若干首焉。龙者,天之骐骥,膏泽攸溥;马者,龙之苗裔,利用无疆。养生之具,首乎足食,代步之劳,逸于安车,故继之以《老龙》以下若干首焉。琐碎庶汇,荣瘁倏忽,不入品者,兹不列焉。此诗止百首,而曰百一者,以吾一老人寄于百物之中为是诗者,即其一也,庶几观者知吾不知老之将至,而乐天知命,能游戏于篆畦者如此。书藏晚易斋,以授吾子云。岁在丁亥三月上巳日。
蝶轩稿序 南宋 · 舒岳祥
先祖拙斋翁读《庄子》,至梦蝶一章,论之曰:「周梦为蝶,蝶也非周也;蝶觉而为周,周也非蝶也。蝶与周二欤?非也。蝶而为周也,周蝶也;周而为蝶也,蝶周也。周知之而为蝶乎,蝶知之而为周乎?周知之而为蝶,非蝶也;蝶知之而为周,非周也。周不知而为蝶,故蘧蘧然而蝶也;蝶不知而为周,故栩栩然而周也。周梦蝶欤?蝶梦周欤?蝶者周之梦也,非有蝶也,而非无蝶也;周者蝶之觉也,非有周也,而非无周也。谓周之为蝶之觉也,而非觉也;谓蝶之为周之梦也,而非梦也。梦而为周欤?觉而为蝶欤?梦与觉也奚辩,蝶与周也奚别。蝶非周也,而非非周也;周非蝶也,而非非蝶也;梦非梦也,而非非梦也;觉非觉也,而非非觉也。呜呼!周至于非蝶之蝶,蝶至于非周之周也至矣」。予自丙子数罹忧患,于是悟古今一梦也,此身一蝶也。其有乐乎?蝶之乐也;其有忧乎?蝶之忧也;不足为有无轻重。己丑春,盗起兵作,书焚庐毁,身外无馀物矣。是夏,辟地奉化棠溪,袁中素季厚兄弟,乐善好事人也,为予洒埽一室,延入居之。予慨然有感于先生之言,因名所寓曰「蝶轩」。噫!身之所至,蝶之所至,蝶之所至,轩之所至也。明年春,予归省松楸,周视瓦砾场中,故物无一在者,惟篆畦花木尚可寻问,毁失者过半。三宿田家,复还借居,往来一蝶也,不知向之为乐而今之为忧也。因集己丑以后诗文若干篇,目曰《蝶轩稿》云。
宗卿云壑先生文集序 南宋 · 舒岳祥
士有生于人材盛多之世,其见闻濡染、气类翕合,高下大小,各成其材。杜子美所谓「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此周家丰芑之仁,仲尼时雨之化,所被者远矣。宋东都人材之盛,自庆历至于元祐极矣。于时吾宁海至为僻陋,前未有闻也,惟赤城罗公适正之特起于荜门圭窦之中,与上国名都英俊争衡,鼎鼎如也。既略见于功而形之于词章者,亦雅正丰融。悬车早退,高风凛然。南渡人材之盛,莫若乾道、淳熙。于时吾邑人士未盛也,而云壑王公先生首以材选,剖符持节,官至九卿。乞身高蹈,以诗文自娱,不求工而自工,大略似赤城先生也。呜呼!二公之所到,岂非当两都人物极盛之时,见闻濡染、气类翕合而然邪?仆尝见公所作,尝鼎一脔耳。其元孙任,手缮写公诗文二十卷以授仆,曰:「尝捧呈丞相叶信公矣。公读之曰:『此前辈老成之作,自有蕴藉。今之刻斲心脾者,未易及也』。且曰:『宜以属舒景薛序之』。今敢以累君」。仆念任以诗从予久,昔尝跋任诗,推其源流脉络,来自云壑也。近作《寿甫墓志》,又及云壑之胜游高躅矣,此何以加焉!独念云壑幸当乾、淳之盛时,及闻诸老大儒之遗论,出处有度,而言又甚文焉,为不负此生矣。仆不幸值叔季之末,失师友之益,视公为有愧矣。敬志其卷首,三太息而归之任焉。闻任已刻之梓,将广其传,仆亦何幸,托名于其题也。公讳齐舆,字之孟,登绍兴庚辰第,官至宗正少卿,以直焕章阁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