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中隐山题名(淳熙元年) 南宋 · 范成大
郑少融、赵养民、李正之、范至能,淳熙甲午岁中秋后三日同游。
碧虚题名(淳熙二年) 南宋 · 范成大
范至能赴成都,率祝元将、王仲显、游子明、林行甫、周直夫、诸葛叔时,酌别碧虚。
淳熙乙未廿八日。
上巳题名(淳熙五年三月) 南宋 · 范成大
至能、季思、寿翁、虞卿、子宣、正甫、渭师、子馀、无咎,淳熙戊戌季春丁巳同游,子师不至。
龙隐岩题名(淳熙元年) 南宋 · 范成大
淳熙元年初□日,吴郡范致能,长乐郑少融、□□王仲显、□□祝元将、□□□月□□□□来游龙隐岩□百□□□东山□□□□盖□得之龙□水石□□□□。
屏风岩题名(淳熙二年) 南宋 · 范成大
淳熙乙未廿八日酌别碧虚,七人复过壶关。
姓字在栖霞。
太湖石志 南宋 · 范成大
太湖石。
石出西洞庭,多因波涛激齧而为嵌空,浸濯而为光莹,或缜润如圭瓒,廉刿如剑戟,矗如峰峦,列如屏障,或滑如肪,或黝如漆,或如人,如兽,如禽鸟,好事者取之,以充苑囿庭除之玩
鼋山石。
石坚润,可碑,可础,可柱,可磩
小洞庭。
在龙山之南,有石,如七十二峰
鸡距石。
鼋山之下,有如鸟立者。
神钲石。
林屋洞中。
有若钟鼓,扣之,其声清越。
石板。
在石公山下,平坦,可坐数人。
鹰头石。
缥缈峰上,有如鸷鸟峙。
玄龟石。
霄汉岭南,有若龟者。
石屋。
龙头山侧,多嵌空,如屋。
龙舌石。
新安保之西,有石长而锐者。
石壁。
东洞庭丰圻之南,有大石若屏,柳毅所扣也。
仙人石。
寒山西岸,有若踞坐,趺迹宛然。
鼋壳石。
鼋山之下,有若蹒跚,见水面
蟹壳石。
二鼍之南,有若鼋壳而小。
龙床石。
石公山下,有若床者。
谚云:「石蛇一半露,鼋头微微出。行舟见两山,下有龙床没。」 《说郛》卷九六。又见《范成大佚著辑存》第一三三页。
⑴ 石生水中者良。岁久,波涛冲激成嵌空,石面鳞鳞作靥,名曰弹窝,亦水痕也。扣之铿然,声如磬。
⑵ 一名旱石。《苏州志》云:坚润如玉,击之有声,刻碑惟此最佳。用之压阶,世亦罕比。
⑶ 绮里东南五里圻村,山路,临水,一石青绿色,周二十馀步。上有峰七十二,因名。
⑷ 舟人往来,恐有触突之患,故语云:「东抵鼋壳,西抵鼋山,两舟连纲,悭过中间。」
詹氏知止堂铭(1148年) 南宋 · 范成大
信有乡先生詹君者,举进士,历官既倦游,即第家作堂曰「知止」,将老焉。
后五年,上奉议郎诸王宫教授印组,顿首言县官,愿丏骸骨归州里。
制诏:「詹某引年知止,足励士风,录其子一人」。
读诏中语,适与堂之名合,闻者异之。
君之言曰:「始吾为此,非恶宠利之涂而违之也。
吾见迹焉者矣,惟彼之徇则违己,惟己之合则不如其已。
与其倒迕于日昃,孰若去而之山溪苍凉之滨,访初服之亡恙,俯仰昨非,蘧然形寓,吉蠲神明,落其华纷,尚庶几于闻道」。
止乎彼而行乎此者,其失得孰多,君子自叙云尔,余何足以辨之,姑用是铭其堂:
贤哉大夫,缅其高风。
始名斯堂,若与天通。
有如不信,视此扁榜。
又视天语,如镜中像。
载登斯堂,皦焉初心。
平生固然,匪今斯今。
卷舒之岐,理不同轨。
利达之辕,道义之柅。
富贵几何,蹈渊若陵。
吾改吾辕,莫柅其行。
其行靡靡,望道之涘。
孰曰知止?
未见其止。
复水月洞铭(1174年8月) 南宋 · 范成大
水月洞,剜漓山之麓,梁空,踞江,春水时至,湍流贯之。
石门正圆,如满月涌,光景穿映,望之皎然,名宾其实旧矣。
近岁或以一时燕私,更其号朝阳,邦人弗从。
且隐山东洞,既曰朝阳矣,不应相重。
乾道九年秋九月初吉,吴人范成大,莆田人林光朝,考古揆宜,俾复其旧。
成大又为之铭,百世之后,尚无改也。
铭曰:
有嵌孱颜,中淙涨湍,水清石寒。
圆魄在上,终古弗爽,如月斯望。
漓山之英,漓江之灵,嫭其嘉名。
范子作颂,勒于巃嵷,水月之洞。
重貂馆铭(1173年) 南宋 · 范成大
峤南风土常燠,惟桂林最善,唐人喜咏歌之。
杜子美以谓「宜人」,白乐天以谓「无瘴」,然皆闻而知之者。
戎昱实从事莫府,始有「重著貂裘」之句。
乾道九年,余辱帅事。
腊后大雪盈尺,苦寒如中州。
一坐屡索衣,至尽用顷使朔庭时所服,乃掇昱语,名西偏拥炉之室,且铭之。
此独以御冬,非所常居,故谓之馆云。
炎交维古羲所宅,帝墉漓濆畀南伯。
清淑回薄郁以积,彼歊𤾠厉窜罔迹。
宜令大冬枋厥职,雪雰霾空风剨石。
浮楹复宇谟宴息,抱阳塞向涂四隙。
晖景下堕牖生白,载葺裘裳晏暖席。
跫来笑言我友即,时哉燠寒绝荒逖,宾以号名尉北客。
壶天观铭(1174年) 南宋 · 范成大
凡洞穴皆幽闇偪仄,秉烛而游。
唯屏风岩高广壁立,如康庄大厦,延纳晖景,内外昭彻。
石湖居士名之曰「空明之洞」。
由磴道数拾级,出小石穴,山川城郭,恍然无际,乃作台观,是名壶天。
游客诧曰:「大哉斯壶,函裹如许」。
居士曰:「世所有相,如空浮华,心相颠倒,□□□□。
故善巧者,能于宝珠及以芥子,乃至毫端出现尘刹,彼观者不觉不知,况一壶哉」!
客悟且笑,曰:「然则游戏神道耶」?
居士亦笑,而为之铭曰:
心尘目华,三昧现前。
我提一壶,弥罗大千。
无有方所,四维上下。
此三昧门,溥游施者。
碧虚铭(1174年) 南宋 · 范成大
唐郑冠卿遇日华、月华君于栖霞之洞,与之笛,不能成声。
倾壶酒饮之,廑得滴沥,独记其赠诗二篇。
出门,见二樵者,问曰:「洞中乐乎」?
跬步亦失所在。
吴人范成大,小筑其处,以识幽讨。
按诗卒章云:「不缘过去行方便,那得今朝会碧虚」。
即以扁榜,且铭之岩壁:
空洞维石,中函碧虚。
谁欤知津?
有翘负刍。
我来扣门,两翁在否?
虽不能笛,能醉君酒。
为君作亭,表岩之扃。
名翁所命,而我铭之。
有宋淳熙改元嘉平日刻。
殊不恶斋铭(1185年) 南宋 · 范成大
天道左旋,地势四游。
曜灵转毂而日运,璿柄回环而岁周。
彼大物不能斯须安息,而况于人生之若浮。
故闲之一字,百祥无足比,五福不能畴焉。
有士于此,为病所虐。
支体既堕,聪明叵作。
解叠华之六绾,塞混沌之七凿。
龟藏于屋,蜗缩于壳。
蓬蒿满径,车轮生角。
冠剑委于凝尘,书传束于高阁。
心无所用,气合于漠。
困则佳眠,饥则大嚼。
但觉日月之舒长,不知户庭之寂寞。
愧何修而何为,而擅区中之闲乐。
人见其病也,不堪其忧,我以为殊不恶也,
送举老归芦山偈 南宋 · 范成大
二千里往来似梦,四十年今昔如浮。
去矣莫久留,桑下归欤?
来共煨芋头。
炭颂(1186年) 南宋 · 范成大
予病衰,大冬非附火不暖,既铭被、炉,又作《炭颂》:
燔木不灰,化为精坚。
是衷至阳,维火之传。
雪霾六虚,冰寒九渊。
环堵之室,天不能寒。
有赫神物,干流化甄。
尺璧寸珠,罔功汗颜。
我维德之,莫之名言。
既燠既安,与之。
水竹赞 南宋 · 范成大
昆山石奇,巧如雕锼?
县人采寘水中,种花草其上,谓之水窠,而未闻有能种竹者。
家弟至存遗余水竹一盆,娟净清绝,众窠皆废。
竹固不俗,然犹须土壤栽培而成,此独泉石与俱,高洁不群,是又出乎其类者。
赞曰:
竹君清癯,百昌之英。
伟兹孤根,又过于清。
尚友奇石,弗丽乎土。
濯秀寒泉,亦傲雨露。
辟谷吸风,姑射之人。
微步凌波,洛川之神。
蝉蜕泥涂,同于绝俗。
直干高节,此君之独。
棐几明窗,不受一尘。
微列仙儒,其孰能宾之!
通济堰碑(乾道五年四月十九日) 南宋 · 范成大
通济堰,合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而东行,环数十百里,溉田广远,有声名浙东。
按长老之记,以为萧梁氏时詹南二司马所作。
至宋中兴乾道戊子,垂千岁矣。
往迹芜废,中下源尤甚。
明年春,郡守吴人范成大与军事判官兰陵人张澈始修复之,事悉具新规。
三月,工徒告休。
成大驰至斗门,落成于司马之庙。
窃悲夫水无常性,土亦善堙,修复之甚难,而溃塞之实易。
惟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将有考于斯。
今故列其规于石以告。
四月十九日,左奉议郎、权发遣处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范成大书。
祭遗骸文(乾道九年八月) 南宋 · 范成大
维乾道九年八月乙酉,左朝奉郎、充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事、充广南西路兵马都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兼提举买马、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范成大,谨遣左迪功郎临桂县令陈舜韶、左迪功郎司法参军郑郧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新冢诸君之灵:呜呼,圣人有言:「卜其宅兆而安厝之」。
则凡死而无宅兆者,不得其安,可知也。
形魄降于地,骨肉归复于土,然后其魂气无不之也。
故曰:人死曰鬼。
鬼者,归也。
不得其安,不得其归,魂羁而无托,天下之至悲也。
桂林之俗,或不葬所亲,寓其骨于浮屠,而颡莫泚也。
与夫远游客死,遗骸委骼,狼藉散乱而弗收者,不知其几也。
呜呼,若尔诸君,生何罪于天,而今乃至于此也。
太守之来,恻然动乎其心,若己手之而弃也。
属吾同僚,出公帑,营燥刚,实觉华之原,钟官之墟,郁然砥然,以为诸君之墓隧也。
举凡无归之骨,而竁之域于前列者,有官君子也。
分封于两旁者,姓字不得冥漠,君之类也。
祭之虽非其亲,藏之虽非其里,有以安而归之,何异于亲与里也。
日吉辰良,肴芬而酒旨,魂兮即安,无南无北无东西也。
牛羊弗践,樵薪避焉。
诏于终古,勿毁勿夷也。
呜呼哀哉,尚飨。
祭乐先生文(淳熙四年) 南宋 · 范成大
维年月日,门生敷文阁直学士朝请郎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删定监簿先生乐公之墓。
呜呼,有如先生之间关兵烬,九死一生,孑然而立身者乎?
有如先生之学问攻苦,兼贯六艺,深醇而成全者乎?
又有如先生之甫上朝谒,突不及黔,忽焉数晦朔而翁媪相从于九原者乎?
呜呼,此先生身世则然也。
又有如教诲成就,自童而习之,以至同升诸公,如某之托契于乐氏之门者乎?
藐然远戍,万里来归,谓当复登堂受教,安知其忽焉楸行之下,拜先生之坟乎?
有菲斯肴,恸哭以奠,其何能将追痛之诚,而酢平生之恩勤乎?
呜呼哀哉,尚飨。
祭亡兄工部文(淳熙七年十二月一日) 南宋 · 范成大
维淳熙七年,岁次庚子,十二月己卯朔初一日,弟中大夫知明州军州事兼沿海制置使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兄致政运使工部之灵。
惟兄以履践为问学,故不载之空言;
以廉隅为事业,故无所合于时好。
非其道义,一介不取。
意所安乐,箪瓢宴如。
清净绝欲,半世尘外。
天游逍遥,八极环堵。
铁石坚忍,如苦行道人。
冰霜孤洁,如臞儒列仙。
虽人仪郎位,出将使节,誉满朝野,德流江湖,视若梦境,弃焉如脱。
兄之离垢遁俗久矣,故能通乎昼夜之道,安时处顺,来去如一。
其属疾也,谢医却药,弗问家事。
知不可为,则焚香盥手,翛然告终。
昔善其生,今善其死,逝者如此,可谓全归。
呜呼,是足以见先伯父与□□□□地下矣。
惟我范氏,奕世同居。
薄官离逖,咸非本心。
向我归□□□□□□□□基,三径锄荒。
兄曰时哉,相汝经营。
又曰老矣,与汝俱佚。
藐是不肖,未克挂冠。
复起典州,与兄别离。
平生屡别,盖亦屡见。
奉遣盘门,谓我遄归。
岂其生离,化为死别。
呜呼哀哉!
西河正东,北城稍南。
蓝舆相过,儿童识知。
乡之二老,独馀一翁。
我今虽归,归亦何心。
新图异书,谁与共阅?
酿成果熟,谁与共尝?
横塘之雪,石湖之月。
谁其方舟?
吴台越城,包山洞庭,桃李之蹊,橘中之洲,谁其曳杖而行?
前节逢春秋,姻亲会同,惟吾伯兄之敬。
与夫冠婚丧祭,故家遗俗,凡情文百为折衷于大宗之门者,今举无适与归矣!
兄之存亡,固为范氏重轻,而白首残年,抱触目无穷之悲者,又某之所独也。
翼翼吴都,茫茫九原,岂无他人,不如吾兄。
酹觞鄞江,与潮俱西,莫知我哀,兄其知之。
尚飨。
上梁文 南宋 · 范成大
吴波万顷,偶维风雨之舟;
越戍千年,因筑湖山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