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上梁参政书 北宋 · 华镇
某闻在昔宁子居齐,脱饭牛之役,辍叩角之歌,而秉其政;
虞卿之至于赵也,一见赐之黄金百镒、白璧一双,而又封万户侯,列为上卿,以相其君。
近世马周之遇唐文皇,脱韦布、绾章绶,亦不阅岁月而致位公辅。
古之人何遭遇之特达,而进任之超拔欤。
窃尝以谓强霸之主,纵横之世,得士者安荣,失士者危辱。
于斯时也,有能揣摩矩模,捭阖利害者,皆能震悚时君,重轻辅相,俾有国者忘万乘之贵以下之,深信其人而骤寄以政。
故齐赵虽大,其遇二君子,如是之厚也。
唐文皇统一海内,比隆周汉,虽外绝敌国之虞,士无纷离之势,与齐赵之君不类;
然除隋之乱,彫敝犹在;
睎古之治,法度未完,想见异人,欣闻笃论,故亦如是之急也。
由今日观之,事殆不然。
天下方制万里,奄禹之迹,势异乎齐赵之国远矣。
神圣继作,祖唐宪周,道隆法具,有新无弊,事异乎唐文之时万万矣。
阁下翔泳台省,再更星霜,遂总纲辖,参断国论,付畀重寄,简在渊衷,又何如是之隆邪?
乃明圣图治,日想俊哲,苟得其人,不待积久。
高才硕德,遘遇盛时,政犹良、乐登车,騄骥在驭,周旋易道,驰骋坦途,一日千里,故非虚语。
某往岁备员湖外,得瞻识钧表;
前日台旆暂总民部,某又得在属吏,进干典谒,预闻教令。
今兹参赞大政,甄陶人物,天下莫不延颈想见风采,况如某者承教有日,复得备员,近在辇毂之下,某敢自弃,不图进于门下?
伏惟钧慈,特赐矜察。
仰冒威严,悚恐无地。
上中书梁侍郎书 北宋 · 华镇
某闻昔樊迟问知于孔子,孔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孔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夫士莫不贵以明知己,以智知人;
然得天下之英豪,而因不失四海之多士,则知人之智,莫大于是。
故夫子以帝王之事言之大有为之君,常引一世之人,成一世之务。
其盛德之事,尝善救人而无弃人。
夫进贤者而贵之,使不肖革心而好德;
择智能而任之,使愚者劝而知勉。
其事甚简,其道甚易,人材不胜其用,而天下之事不足治。
古之圣王底大功、成大业者,莫不出乎此。
故子夏闻之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舜、汤知天下之务待人而后成,多士之材有作而后就。
一人之聪明,不足以周知天下之士而取之也,故发大智以察群才,蒐选英豪,而付以政事,贤智思奋,愚不肖革心,而无沦胥败类之人矣。
明哲之辅,夙夜在公,旁求俊彦以副君上委任之重。
故臣主一德,天下乂宁,茂实高名,万世咸仰。
厥后大君子践公辅之尊,受舜、汤之寄,怀伊、皋之心以事其君者,莫不孜孜以推毂人材为己先务,故天下之士闻风知归,宅心慕义。
恭惟中书侍郎阁下道与之貌,世济其美,生于相门,绰有公望。
某曩岁备员湖湘,获趋钧屏,尝蒙颁示新诗,许令赓属,辄以芜颣形容高明,故有「世德尽知公望在,象贤时见庆源长」之句,雅量恢博,特被称借。
当时识者,咸谓知言;
今日循雅,若合符契。
星霜换移,未踰一纪,阁下总司宪漕,扬軨朔南;
入裕邦储,出尹天府。
兼华殿阁,践履中外,旌麾所至,名实上闻。
眷注弥深,遂参机政,历纲辖之要切,陟西要之深严。
任遇之隆,此虞舜成汤所以待皋陶伊尹之举也。
故阁下亦以伊、皋之事业敦美朝廷,利泽天下。
嘉谟谠论,启沃之馀,蒐阅人材,经营大政,盼睐所及,寸长片善,咸被器使,靡或有遗。
四海之内,怀奇抱术之士,莫不延颈伸眉,想望风采。
况某者获瞻履舄、亲承教令,积有年矣,今兹备员,复在辇毂之近,敢不奋励,进干典谒,以蕲出于炉锤之下?
虽驽钝不足追逐多士,仰副人才之求,尚冀以平昔尝得瞻拜清尘,随其所能,未或遗鄙。
伏惟钧慈特赐矜怜,幸甚幸甚。
冒渎严重,下情畏惕之至。
上淮东闾提刑书 北宋 · 华镇
齐之以礼,和之以乐,教之以善,化之以神。
而有不率者,未能去刑。
上扬州知府钤辖吕大资书 北宋 · 华镇
枢密大资昴宿储精,崧岳效祉。
斧藻其德,金玉其相。
贺新先辈启(一)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伏审丕奉温文,进登荣任。
洁名科而肯顾,称熙世之旁求。
有识所闻,与时共庆。
新恩先辈秘校极渊源而道学,慎坊表以检身。
周旋允迪于中庸,博洽妙穷于蕴奥。
顾佚遗而弥久,果荐擢以推先。
若绶青青,庆鸿仪之有渐;
脩途坦坦,须骥足之无前。
某早叨高闳,夙承善诱。
漂泊三湘之远,追随五斗之微。
陪夏燕以何缘,跋桃蹊而第切。
贺新先辈启(二)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伏以日月光华,会千龄之圣旦;
雷雨作解,捷三级之龙门。
擢桂林之一枝,振鹏图于万里。
必有国士,取先世资。
伏惟新恩先辈品冠月评,文深雾采。
极渊源而道学,富藻色以摛华。
显从秀异之名,荣缀英雄之彀。
天高气爽,甚欣一鹗之飞;
风急星驰,更沐五云之贶。
感铭增切,叙致奚殚。
贺宫使观文相公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伏以解剧师垣,承华道馆。
焕优贤之异数,敦逸老之丰规。
凡沐埏镕,敷同欣仰。
宫使观文相公道光前哲,望耸当朝。
由仁义以济时,缘儒雅以饬事。
表仪百辟,镇抚四方。
茂德齿以兼崇,济功名而并峻。
言为不苟,进退有仪。
恳辞机政之隆,出奠藩维之重。
清风益远,素志弥高。
顾仗节以犹繁,想安车而就逸。
琳宫锡羡,暂申和理之休;
玉铉调元,终谢老成之用。
某夙尘陶冶,逖间门墙。
系想增勤,欣荣第切。
谢解启(一)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蟠木谁容,始愧轮囷之丑;
大匠无弃,卒收寻尺之长。
旋自省循,益怀矜惕。
窃以太常奏籍,必登秀异之伦;
乡老献书,务极贤能之选。
惟是辨论之重,实干治忽之几。
振古所严,盛时惟甚。
国家声猷累洽,俊乂克生。
邹鲁万邦,唐虞七世。
异人并出,有光西汉之隆;
多士以宁,益迈岐周之盛。
穆穆尽可封之俗,锵锵皆入彀之英。
式新诏条,用精士选。
申重登高之赋,遵明载道之经。
根本艺文,英华音律。
金声玉振,不容绣帨之迂;
雷发云兴,讵溺雕虫之小。
家受菁莪之育,人成翘楚之奇。
驰骛儒林,耕锄道术。
掞卿云之丽藻,挹姬孔之淳源。
抡材邓林,自尽楩楠之美;
阅马燕市,前多骅騄之良。
允惟俊人,乃称公选。
如某者,潜心往哲,述业晚生。
步虽历于藩篱,识未通于堂奥。
非谢家之兰玉,乏言偃之渊源。
一日未忘,三馀自励。
奉过庭之训,虽夙闻于义方;
抚满籯之金,尚有惭于世业。
曩齿上庠之列,获参造士之联。
愧擢秀于郤枝,辄颓翎于陶梦。
惟齿发之尚少,抚志气以方刚。
会逢凫藻之期,耻作鲈莼之客。
欣闻丹诏,载曳长裾。
效主雁之能鸣,冀囊锥之颖脱。
桑林合舞,虽操游刃之馀;
牧野誓师,尚惮如林之旅。
致兹忝冒,粤有夤缘。
斯盖伏遇某官先生识量恢闳,德明昭晰。
藻色士类,翌赞帝猷。
鸣律吹嘘,不间邹生之黍;
运斤剪拂,兼容匠石之樗。
爰俾散材,获先方物。
某敢不日新学殖,时味道腴。
锐朝气以无前,见大敌而鼓勇。
当年铩翮,虽已愧于一飞;
今日焚舟,誓图成于再战。
庶无忝辱,少答恩私。
谢解启(二)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今月十八日,伏睹解榜,叨预荐名者。
文闱较艺,幸无罢黜之羞;
士籍联名,仅预甄扬之列。
循涯知愧,抚己自惭。
窃以两汉得人,皆本孝廉之举;
三代取士,必因州里之书。
故为善于家者,方见任于朝;
而未优于学者,不敢进于仕。
贤能之选既废,言语之科聿兴。
摛华多画饼之言,论道鲜成章之业。
非慎妍媸之鉴,难忘菽麦之昏。
操衡石之权者,苟无至当之归;
事枝叶之辞者,谁是不刊之论?
所以珉玉并进,驽骥争驰。
决先众人,岂必八龙之秀?
沈居下列,能无一鹗之才?
若某者,幼承义方,长被明训。
弃箕裘之绪业,玩竹帛之遗文。
虽无三箧之奇,常冀五车之博。
黄卷相对,几忘寒暑之迁;
担石无储,不起纷华之悦。
有意古人之学,无心流俗之同。
文耻雕龙,辩羞炙毂。
不顾巴人之和众,常怜郢曲之调高。
屡尘明哲之知,敢固颛蒙之守。
黾俛三春,栖迟数年。
谨无朝夕之渝,肯有丹青之变?
月评借誉,尝居多士之先;
乡版荐名,曾玷一经之首。
自意泾渭之易辨,岂期凿枘之相违。
勉为方物之先,几作沟中之断。
进观前列,且非刈楚之精搜;
退处后尘,徒起积薪之永叹。
弃捐仅脱,甄采有阶。
此盖伏遇知府给事先生青琐巨儒,黄扉元老。
暂屈钧调之器,来专屏翰之权。
志重提衡,务先推毂。
曲直兼取,寻尺不遗。
致兹散木之材,预此充庭之贡。
敢不淬乃锋刃,整其羽翰。
发扬搏击之心,凭藉扶摇之便。
冀秦明之再战,忍毛遂之备行。
渡河焚舟,誓刷函关之耻;
捧盘歃血,决成楚国之盟。
庶鞭款段之资,仰答荐论之赐。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谢解启(三) 北宋 · 华镇
某窃以求贤用事,明王尤重于得人;
发策决科,君子宜先于尽道。
取之苟且,则鲜不失士;
得以侥倖,则祗自贻羞。
上当严论辨之程,下必尽修明之术。
核之匪实,能无滥进之人?
应以有馀,方免过情之诮。
国家百年累洽,六圣重熙。
文风畅于四方,声教覃于九有。
操衡石之权者,宜有至明之鉴;
摛华藻之文者,肯怀苟得之心?
求之尽公,进必以礼。
珉玉虽浑,驽骥自殊。
上海门交代知县吕通直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郑锦当裁,砺铅锋而请试;
鲁尘方绝,策驽步以求前。
虽知仍旧以图徽,尚冀告新而为益。
交代知县通直道腴充实,吏术疏通。
稔效智于官联,浸飞华于表著。
鸣弦结课,已登优最之科;
驰驲扬庭,行冠选纶之首。
阳和在候,福履惟休。
眷清晤以尚遥,动忻虚而第切。
谢湖南知县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兹者叨宠宸綍,备员漕台。
已及蠲刚,祗亲簿领。
驰短毫而未迨,贲荣检以先临。
仰服撝勤,俯增愧惕。
伏惟知县某官美德世济,长才自成。
制郑锦以致工,运庖刀而多暇。
服礼过厚,执谦有光。
增铭异数之先,兼幸馀阴之庇。
代回知县长官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尺牍见贻,华笺为副。
礼缘情而可贵,辞溢美以非宜。
未谐觏止之期,已识勤斯之意。
欣怀弥至,敷叙奚殚。
谢交割湖南帐勾职事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鹗表论荐,骤窃所知。
纶言允俞,遂膺成命。
脱徒劳于属郡,当妙选于使台。
忝越既多,惊荣惟甚。
窃以不求其备,虽君子之与人;
慎简乃僚,亦前王之攸训。
况漕台之雄府,领全楚之旧邦,下叠蛮徭,上资调度,转输维富,籍记宜详。
取自畴人之中,俾闻一路之事,董司期会,参赞经营,宜得琳琅之材,庶裨金谷之政。
如某者术知好古,识愧随时。
第闻诗礼之言,惟蹈󲦤绅之训。
渊明设户,无虑常关;
元凯守经,几至成僻。
甘蜀人之寂寞,耻季子之揣摩。
曲学羞弘,守儒嗤固。
东山远引,襟披安石之风;
鉴水浩歌,心醉季真之味。
乡评则厚,世道弥疏。
既淡泊而不华,遂寂寥而莫叩。
顷以偏亲及养,三釜可欣。
荐尘秀异之名,获缀英雄之彀。
周旋十载,俯仰万端。
一顾或逢,三献难遇。
《大人》奏赋,气徒负于凌云;
《太玄》成书,用未逃于覆瓿。
涉洞庭之绝险,适苍梧之穷陬。
轻捐有限之身,深入无人之境。
庖刀合舞,薄游刃于越鸡;
隋珠为丸,误射利于黄雀。
美剃奚施于断发,咸池莫享于鶢鶋。
泾渭同流,不见濯缨之客;
薰莸共器,会逢逐臭之人。
念筋力之坐劳,惜岁华之徒费。
自顾数奇之迹,分无滥吹之私。
是何多士之名都,获备一台之下属。
顾兹幸会,宜有夤缘。
此盖伏遇运使大卿先生德宇粹成,道源深造。
识臻物表,义薄云间。
脱流俗之常规,蹈前修之高躅。
神澄水镜,妍丑不遗;
用契权衡,锱铢无爽。
千里之惨舒在握,一夫之情伪必知。
山甫平心,物无吐茹;
仲举有作,志在澄清。
见无娠之全人,恶西子之不洁。
赏淳音于桐爨,认圆折于璇渊。
致资沟木之微,窃此山苗之宠。
幽幽谷邃,鸣禽知向于迁乔;
漫漫夜长,歌客欣逢于将旦。
某敢不策驽睎骏,砺钝求铦。
守箪食之用心,固酌水之素节。
辽东犯敌,期有立于当时;
淝水报功,庶无辱于所举。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代谢河北运使王大夫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叨沐恩纶,获司漕计。
收采浸还于旧物,吹嘘实赖于知音。
佩服居多,瞻依第切。
运使大夫懿德敦大,通才敏明。
用无不宜,致有成绩。
天府赞治,时高理剧之长;
楚服详刑,下有不冤之誉。
起十年常平之坠绪,首奏肤公;
登三路广运之外台,时成茂实。
行膺丹诏,归步紫垣。
属使指以方遥,叩宾闳而未逮。
代谢知郡大夫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叨拥使华,逖分漕事。
抚湘中之剧郡,远江左之名都。
投刺则遥,向风甚迩。
眷融怡之资始,想颁治以多馀。
知郡大夫恺悌近民,聪明周物。
推腹心而临下,勤夙夜以在公。
条教惟明,曲尽米盐之务;
奸欺不作,无烦钩距之机。
茂实丕成,休声弥远。
居有依仁之庇,坐縻从事之劳。
裁尺素以未皇,辱朵云而先贶。
永怀谦挹,罔既言陈。
谢改官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祗奉宠灵,增深愧惕。
窃以由铨版之选,陟中都之官。
易事通功,遂常糜于廪稍;
积久累日,又驯致于班联。
荣路攸阶,公朝实重。
是故简汰岁举之数,修明时考之科。
行欲察廉,既详严于保任;
事思核实,复数计于年劳。
陈法惟精,求人匪易。
必有连城之粹质,兼兹剸兕之长才,有用斯成,无瑕可视。
致事功于下列,挹赏鉴于当途。
眷惟多士之盛时,兹亦贵游之难事。
寒素何有,觊觎孔艰。
如某者涉世鲜谋,抗尘寡术。
偶参差而在后,遂濡滞于徒劳。
未能忘捧檄之欣,焉敢鄙抱关之贱。
芸芸独静,汶汶好修。
《咸池》之曲自高,《下里》之歌方和。
赏音浸阔,投迹弥疏。
杂瓦釜之间,时闻霹雳;
莲池之上,亦见风波。
居常凭轼以遐观,聊为解颐而一笑。
敢希席上,已分沟中。
何涧谷之乘时,俪家庭而竞秀。
永惟忝冒,雅有夤缘。
兹盖伏遇某官先生器识恢疏,宇量闳达。
体至公而在服,持平施以与人。
疏戚不遗,浮沉兼载。
曲假吹嘘之力,俾阶进渐之津。
某敢不增砺素修,益敦幼学。
不缁不磷,保坚白之有常;
弥卲弥高,期始终之可录。
庶有立于盛德之世,冀无辱于大君子之门。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回致政林奉议启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叨被恩纶,获贰郡事。
抗尘容而窃禄,托仙里以庇私。
末迨驰文,首烦委记。
屈笺毫之异数,借粉泽之妍词。
感琢铭心,愧惭无地。
伏惟致政知郡奉议渊源学术,藻绘辞华。
久擅价于名场,浸飞英于荣路。
雅敦止足之好,夙扬高尚之风。
多士明时,不念朱金之贵;
名都故里,独怀泉石之奇。
歆羡弥年,参承有自。
欣忭之甚,敷序奚殚。
许亲启(一)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以男下女,天地之常经;
谓嫁曰归,古今之达礼。
倘有以庇其妻子,皆可以为之婚姻。
第十三女虽甫胜笄,未闲主馈。
荐沐行人之谕,曲传合好之勤。
伏承令侄秘省天禀粹和,人文秀发。
重违嘉好,祗拜状仪。
同居同行,适契埙篪之奏;
宜家宜室,尚资琴瑟之和。
感悦惟深,敷宣奚既。
许亲启(二) 北宋 · 华镇
右,某启:二姓合好,式严家道之成;
六礼备文,大正人伦之本。
荐沐行人之重,申加仪物之勤。
第十四女虽已胜笄,未闲主馈。
伏承令侄秘省生资淑质,世济令猷。
既叨伉俪之求,用拜蘋蘩之贶。
其为欣幸,曷既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