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故太淑人叶氏行状 南宋 · 袁说友
淳熙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敷文阁待制单夔之母夫人叶氏终于里居之正寝,寿八十有二。
其生也,有子贵盛而安荣,寿考受福为特厚;
其亡也,德在乡党,恩在姻族,吊哭相望为失声。
呜呼!
生荣死哀,夫人其有焉。
夫人讳妙慧,世为建人。
曾大父某,潜德弗仕。
父某,少孤,游学,婿于吴门同郡浦城之杨氏,因家焉。
名声词章颉颃辈流间,郡博士选授直学职,然刻思古文,不就举子尺度,终不应举选。
夫人聪悟閒静,未五岁,女工已辄解。
直学俾偕兄弟课句读,日记数百言。
杨母谓直学曰:「读书非吾女所先者,当先妇道而辅以剪制缕结可也」。
夫人自是益不凡。
未笄,父母俱下世。
杨母之姊适建之魏氏,亦寓吴门,爱重夫人,俾往来其家,抚育甚至。
又率群叶为择所宜归者,而归朝散郎、通判舒州、赠通奉大夫莘,杭之仁和人,吏部郎中单炜之子也。
其归通奉也,吏部与令人皆无恙,家甚窭。
令人专意内典,家事支吾弗皇给,夫人曰:「吾奉箕帚,治丝枲,其家伏腊之须,旨甘之奉,所当用力者」。
密以嫁时簪珥鞶帨鬻以为助,又自攻苦茹淡,专力区处。
舅姑喜曰:「是真吾家妇也」。
悉诿以家事。
夫人营治勤剧,严中而顺外,日费细大,岁储饶乏,白舅姑以节目,而躬行其靡密焉,单氏门户遂立。
吏部尚义好施,异时迫于弗赡,曾不能快意。
夫人佐馂之馀,毫粟撙出,内不妄用一钱,思以慰吏部美意。
于是割衣食以赒贫不足者,治药剂以施疾病之困乏者,捐资遣以相助婚姻之失时者。
吏部一言,夫人承志唯亟,内外亲无疏昵皆家归之。
晨昏定省,通奉与夫人日有常度仪法,翼翼可观。
吏部耽嗜于学,虽官居立朝,率夜漏踰十刻。
夫人约通奉拱立閤外,吏部归寝舍,竟礼乃敢退。
其妇道诚至如此。
舅姑之丧,通奉哀毁致疾。
夫人既追慕不少损,又经纪襄事,一无歉于礼者。
通奉详雅和缓,文而能官,恬于仕进,遂老州县,为令为倅,皆有清白惠爱声,夫人内言居多焉。
通奉卒,夫人年仅踰三十,居丧守志,竟不萌世念。
三子六女,独二子一女有家室,馀皆茕茕其哀,盖今贰卿方龆龀也。
见者伤心,谓夫人不自足而饱孤幼,是良难者。
夫人曰:「事长抚幼,其理一也。
曩时公姑在堂,虽门户已立,而家事弗济,吾犹以勤俭辑。
今吾嫠处,儿女且累累,日亦何所凭藉哉?
惟有勤与俭尔」。
则尽绝人事,闭门深居,内外言不出入。
有田二百亩,薄入俭出,锱铢较计,薪水之外,一介不以取予。
如是十馀年,女熟于训而工于艺,各择其可终身托者。
其后登兰省,分符竹,员郎别乘,济济蝉联,各得其所归也。
贰卿稚岁无父,蚤侍孀母,已嶷嶷见头角。
甫能言,尝曰:「吾独失父,不力学自立,不名为人」。
五岁读书,历历如迎刃,夫人悲喜曰:「是儿父所钟爱,今可教也」。
乃访师之良者,买书史,辟庐舍,昼则躬烹饭,夜则供灯火,俾贰卿从游焉,今金陵帅参钱公与贰卿相从最久而厚者。
年十七入铨闱高等,未几复占刑法科,遍历学官,鶱翔监省,妙年而守三辅,握兰以总饟屯,归贰民曹,为名法从,实夫人有子而善教之也。
夫人自孀居,亡他好嗜,独䌷绎佛书,辩析微旨,至忘餐食,每以爱人利物为念。
贰卿既上法科,廷评命已下,将就职,夫人戒曰:「是官非州县比,汝能信吾说即往,否则勿就」。
贰卿敬请其说,夫人曰:「今天子仁圣,爱及蝼蚁。
我闻廷评阅天下狱案,罪所轻重在笔端,『宁失不经,哀矜勿喜』,圣人格言,汝当守此」。
贰卿职廷中六年,自评而丞,丞而正,谳议讯鞫,一无有滥冤者,而缓死之议盖什九焉,夫人之训然也。
贰卿守霅川阅七月,以治理效,诏奏事行在所。
寻以尚书郎总淮西饟事,诏趣行。
贰卿如金陵,命其子迎侍板舆。
在湖日,郡循例致馈,夫人亲与审项目,不可者尽却。
郡治帐帏器皿,纤悉以归主吏,不一物偕行,前此未有也。
湖人今犹能言。
盖其循理敬法,严于授受之细亦如此。
贰卿总饟四年,三以王人归觐,夫人每诲之曰:「汝繇卑官,蒙主上特达之知,遭逢晋用,何能称塞?
惟是得望清光,日当以裕民力、宽州县、爱士卒者入告。
其曰剥下以媚上,瘠民以肥国,则汝大负朝廷,非我畴昔望汝者」。
用是贰卿造膝之言,每不敢戾其说。
贰卿既贰民曹,再岁为真,宣勤于国,大农衍裕,上意益向用矣。
独夫人曰:「吾儿本何能而至于此?
才弗称禄,食浮于名,恐终不足负荷」。
而贰卿亦欲用力四方,思以休其进退,夫人日促抗奏。
贰卿即请对上章,诵母子间惧弗胜荣之意,诏可其请,以西清次对知平江府。
平江,夫人昔时寓居地,亲朋姻族尚不乏。
贰卿开藩,夫人即戒以毋得毫发私吾家,又饬所亲之贤,俾家谕其族,毋令扰吾子。
终贰卿去郡,莫敢一人愿受私者。
贰卿自平江奉祠归里门,夫人年已七十六,母子欢欣怡愉,杜门燕乐,相以宠禄满盈为戒。
贰卿居閒八年,得以娱说亲闱,舂容子职。
暇日相与翻经文,训童稚,间则会亲戚,接杯酒,融融泄泄,自适其适,而无一毫干其心。
贰卿之能守富贵,不危溢者,夫人有助焉耳。
年踰八十,起居饮食如彊年人。
朝夕家事,犹维持其大纲,而规法之严,维持之素,中外益自斩斩,人不敢以笃老易也。
故冬偶得脾弱之疾,贰卿忧惴,衣不解带者踰月。
一日,夫人谕贰卿曰:「吾自三十即奉释氏教,祀佛镵经,饭桑门者,未易屈指计,岂直为观美哉?
诚欲今日受用耳。
吾常诵其书而解死生之说,今八十二年,不为不寿,吾于此无嫪恋意也。
汝等毋苦以药困我」。
贰卿泣下,复进药饵,即摇手止。
又戒家人:「勿哭泣,徒乱吾志」。
遂手结弥陀印,晏然而逝。
夫人以通奉恩封安人,贰卿既贵,累封太淑人。
男三人:导,从政郎、无为军录事参军;
普,朝奉郎、通判扬州;
夔,降授朝散大夫,充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女六人,适进士林某,故朝奉郎、前监行在左藏东库叶沆,朝奉郎、前权知濠州吴褒,朝奉郎、新通判台州薛裴,故通直郎、前知明州奉化县苏祁,朝散郎、新权知彭州吴昭夫。
孙男九人:端彦,承议郎、监行在左藏东库;
端礼,端友,文林郎、新奉国军节度推官;
端章;
端仁,从政郎、钦州安远县令;
端臣;
端修;
端士,承事郎、新蕲州都大监辖仓库;
端已,承务郎。
孙女三人,长适迪功郎、新临安府仁和县尉陈晦,次适赵某,次在室。
曾孙男二人,长诚夫,次某。
曾孙女一人,在幼。
子导、普,女适林、薛、苏者,孙端彦,皆先夫人出。
通奉先娶李氏,今葬于仁和县大云乡凤口乐山之原。
将以今年四月二十三日祔葬焉。
呜呼!
夫人之德之行,形于家,事于亲,浃于姻族而达于州里。
其承夫义以顺,其教子爱以公,实而弗华,久而弗渝,其胚胎根履非有所矫拂也。
性禀泊如,薄于自奉,衣服华丽,饮食盛异,即唾去。
至于周人之急,切切如己戚休事。
其在窭乏时,虽解衣鬻珥不少靳;
既贵,则虽甚费而不肯已也。
讣传之日,哭者必恸,以为夫人之寿,固天所以福善人者,夫何憾?
今而后缓急之际,宁复有如吾夫人耶!
夫人之兄罹西兵之乱,身没王事,夫人捐费举策,委折以请于朝,卒得一官以禄其弟,叶宗益多之。
二子导、普皆李氏出,宦游既弗显,又跅弛无生理,不幸早亡。
诸孙未仕者,多疾疢不能立,以故二子之室无留金。
夫人抚存爱养,恩惠备至,非一岁月。
贰卿今奉夫人遗意,尽挈伯仲氏家长幼,阖屋而居,粟缕之给,贰卿皆尸焉。
人谓夫人慈爱,贰卿孝友,相成于善如此。
夫人蚤更忧患,心力为耗,晚年目视顿弱,百药弗少稔。
夫人曰:「吾生平善念如出家人,向佛道如行熟路,不应有此」。
日课《观音经》,诵大士号。
贰卿又亲书《金刚经》,锓木广施溢万帙。
一日,夫人梦有白衣老人以指爪掠画而去,自是视物寖明,吉人之报固如此。
某外祖母杨氏与夫人之母为女兄弟,某于夫人为表甥。
然夫人未笄,而外祖母抚存选婿,视如己女,以故夫人与先妣如同所出,而某视夫人如母焉,未可以表言也。
某在诸甥间,独荷夫人教爱厚甚,则又如己之子以待某也。
闻讣匍匐,哭丧奠酎,不觉哀尽。
贰卿扶杖缞墨,泣尽有请,愿疏夫人行实,但状其大者显者。
某不敢以浅颣辞,敬直书焉,以告勒铭之君子。
惠夫人墓铭(淳熙二年七月) 南宋 · 袁说友
隆兴二年四月丁卯,琅邪惠氏归于建安袁某。
越九年六月己亥,以疾卒任所。
淳熙二年七月乙酉,葬于常之宜兴县君山乡青坞之原。
呜呼!
顾偕老其不能,而兹乃以铭君也,哀哉!
君讳道素,常之湖洑人,进士萃之仲女。
君生于良族,族诸老言,君裁十岁,知事父母敬,长而孝益谨。
父尝有疽疾,君忧甚,不自省食息事,候伺亲侧,膳服药饵悉躬之。
病未间,则焚香泣下,暮夜致祷,不知夕之竟也。
居亡何,疾瘳,人谓孝敬之报宜如此。
后十年而罹父丧,哭泣尽哀,课经文日数十卷,却荤茹久不复,见者流涕。
异时母氏多疾,君虑以忧毁甚,承意开释,昕夕侍旁不肯去。
时方有二岁子,盖弗遑顾也。
或劝之,君曰:「吾母安则吾有子矣」。
明年,从某官都下居,既别母,虽一饮食弗置念,率旬馀辄一命介问。
信仅不闻,则悸不自佚,信至乃少已。
尝曰:「我归袁氏,不幸不克事舅姑,恨亡以为见」。
独奉家庙唯谨,奉祀孔时,晨昏供香火,虽疾亦力往。
凡诸事先者,一物悉至敬。
君幼好内典,甫识字画,已能翻绎句读。
未笄,通《法华》义,遇暇日默诵,一字不舛落。
既长从某,而绘佛图,蓄经卷,往往甚于经纪家事,其持阅视前日益苦也。
君有幽閒之德,性不嗜游观,日惟阃政,细大有节法,否则咄咄经典,舍是一不经意。
天资敏惠,剪制缕结,一见辄解。
嫂侄姊妹悉从君是式,今为贤妇。
平生寡言,言必契道理。
与之商可否,事中者十九。
其将死也,端凝如亡恙时,第曰:「吾死后,其归我所诵佛书于棺。
其毋使吾子长而不学也」。
他皆不及。
某与君夫妇十年,我疾君尝起之,君疾我弗能以救,呜呼哀哉!
年三十有一。
生男女各二人,男六岁,曰申儒,馀皆亡。
其既与之为三年之丧,頫穴而窆君于墓,又饮泣而为之铭。
铭曰:
维善而孝淑且质,厥资懿美且嫔侧。
宜寿而昌今何啬,輤帷不复闭白日。
天耶人耶理奚测,吁其奈何视铭刻。
僧如尚法蕴可用塔铭 南宋 · 袁说友
义乌县之东郭,旧有六如庵,兴化僧宝月、梵渊所创也。
二僧顷来是邑,诛茅以立香火。
其嗣如尚朴而好善,邑人以佛称之,知其后必昌也。
再传而至法蕴,规度施置,益懋前绩,堂殿崇成,庖湢饬具,松竹交映。
众皆瞻仰,欢曰:「是当为名刹,一庵不足称也」。
法蕴亦具是愿。
其嗣可用者,出儒家流,而喜医术,务求济人而不喻利,每以桐君自娱,非庸缁比也,士夫多与之。
有嗣曰了恩,顶相丰厚,中有定力,协其师以成法蕴之志。
顷之,庵以寺名矣。
寺甫成,而三师相继以逝。
呜呼!
岂三师者宿缘相值,宿志相合,共为此寺而生,共成此寺而亡,殆非偶然者欤?
不然,何生也相为谋,而死焉相为属也?
妙钦者传三师衣钵,而能侈续其业,于寺之对山鼎立石圹,置三塔于上,所以识开山者之甚艰难也。
妙钦亦觕知书,其志高远,他日当为名僧。
塔具,请铭于予。
予知始末甚详,故乐与铭。
铭曰:
其生也相与以成,其化也相忘以形。
万瓦鳞鳞,三塔以宁。
我铭识之,厥艰孔明。
林晞仲墓志 南宋 · 袁说友
知公者,争招致幕府。
而郡先处以曹掾,案牍丛委,公从容涉笔,具得领要。
而邑人觖望曰:「何为夺我明府」?
于先生墓志铭 南宋 · 袁说友
先生讳恕,字忠甫。
甫冠,首乡书,经又魁荐,文不袭举子一语,士友诵以为式。
时四明高公抑崇为贰卿,以直道黜。
先生扁舟绝江,抱书求正,尚论古人所以孝弟忠信而信于天下后世者。
祭尤尚书文 南宋 · 袁说友
天祐皇家,必有与立。
乃生贤者,左右培植。
朝有大政,俾为蓍龟。
民有常心,俾为父师。
其身也荣,其国也治。
高山仰止,流光万世。
公之清节,不以利疚。
事或过举,赖以正救。
以下劘上,凛然东台。
至再至三,抗奏弗回。
公之摛文,兼丽典诰。
纶掖代言,玉堂敷号。
史廷直笔,帝幄横经。
黼黻王度,儒臣至荣。
群书万卷,山藏海积,公博极之,章句胪析。
茧纸旧闻,千载散佚,公爱玩之,宝于金玉。
呜呼哀哉!
以公之节,足以镇俗;
以公之文,足以华国。
读书是勤,百氏指南;
乐古为富,四海律贪。
比正嫉邪,友旧笃亲,皆盛德事,具有典型。
天子眷乎旧学,学者依乎宗师。
将弥纶乎廊庙,均仁寿乎华夷,何听履之方强,倏逝川乎已而。
呜呼哀哉!
上而公议,孰主张之;
下而善人,孰领袖之?
斯文不幸,殆如线矣;
举世混淆,谁能变矣。
识与不识,莫不涕洟。
吉人云亡,将谁与归?
小子辱眷,接武朝迹,一再姻娅,联好胶漆。
闻公易箦,我尝视之;
及公盖棺,我实抚之。
实肴于豆,实酒于卮,为斯文恸,九原莫追。
公而有知,鉴此奠词。
祭唐参议文 南宋 · 袁说友
呜呼哀哉!
我思古人,逮于中兴。
故家人物,夐如参辰。
不见君子,尚思典型。
嗟嗟元明,儒服之英。
维公大父,相于承平。
家传有学,世济厥声。
前言往行,典故章程。
叩之不穷,洒洒可听。
高古之文,得其全淳。
韦编三绝,独识其真。
一官州县,惓惓在民。
弗诡弗随,枉尺直寻。
六十九年,有韫莫伸。
一梦不觉,失此老成。
我辈从公,道合意亲。
论文有社,尊酒有盟。
云胡逝川,夺我善伦。
馈奠悽然,涕沾于巾。
公其有归,鉴兹哀陈。
祭池州王都统文 南宋 · 袁说友
天之生才,盖将以幸当世,而人之负才,又岂欲仅见其一二耶?
使天而有意焉,则才固不以轻畀。
有才而遽夺之,则天理殆未可以数计也。
嗟公之生,世济厥美。
蚤焉以诗书而自奋,而拳拳用力于举子。
尝一试于文闱,竟弗能以遂志。
慨父书之可读,乃投笔以从事。
顾其文足以自立,而武则果敢而勇毅。
出把州麾,入环禁侍,舆论为之嘉仰,而上意之所眷倚。
兹尽护于江屯,甫仅周于一岁,于军情乎练达,而戎功之必备。
譬之严父慈母以临子弟,而吏士肃然,莫不畏威而怀惠。
盖天之所以予公者必有意,而公亦知天之所以予我者而日亲之,将以身任天下之事而不肯自已。
是何一旦遽以一疾而不能起也,岂天之所付,将泛然其为戏也?
抑天下之事,有不可以意揣,而公之云亡,适不幸而致耶?
不然,胡夺之遽,使之仅见一二而遂至此也?
呜呼哀哉!
予于醇父,昔未瞻际。
维故夏之六月,偶一见而倒屣。
曾未浃辰,公已来帅,我亦侥踰,继叨郡寄,相从几年,警爱备至。
公有疑而必问,我有请而辄诣,相与洞然而无间,务脱略乎苛细。
方将以异日之事而望之,乃一梦而遽蜕。
虽死生旦暮之必然,而独醇父之亡,殆识与不识,皆为流涕也。
呜呼醇父!
不可见已,所可见者,遗像在堂,遗编在几。
拊棺恸哭,以致奠馈。
醇父有灵,鉴我哀酹。
祭赵主奉文 南宋 · 袁说友
公之为人,信厚可亲,志不苟得,义不徇身,傲睨富贵,萧然绝尘。
公之阅世,为今旧人,酝藉风雅,典型可遵,岿然灵光,晔晔有闻。
公之乐善,得于性真,所遇必施,莫非善因,虫鱼之微,爱之则均。
公之有子,贤哲粹纯,以文华国,以才牧民,为君子儒,如左史循。
若昔寿考,曰德与仁,公具众美,百年盍簪,一梦不觉,俯仰莫询。
宗老无几,士为酸辛。
噫嘻吾邦,民方告贫,赖公贤子,拊摩屈伸。
有瘼必察,有惠必陈,千里晏然,如物在春。
我辈受廛,怀德弗泯。
维父之美,维子之珍。
公虽云亡,垂裕益新。
酹觞告诀,涕○沾巾。
祭叶夫人文 南宋 · 袁说友
呜呼!
夫人之寿,八十二年。
始忧而勤,百未一全。
终贵以逸,五福粲然。
昔别驾公,其亡逝川。
夫人方壮,诸孤满前。
二子一幼,六女后先。
夫人曰吁,泪下迸泉。
何以为家,立志在坚。
静以乐贫,俭以给饘。
闭门抚稚,朝餐夕眠。
女也及笄,选婿有连。
门阑一时,衣冠阗阗。
维时贰卿。
龆龀童颠。
夫人抚之,我其女怜。
始于婴孩,而教已专。
及其能言,训督益虔。
择师惟良,无愧三迁。
譬如美玉,既琢既镌。
宗庙之器,瑚琏璧瑄。
扬鞭宦涂,华策以搴。
践扬中外,声实四传。
温诏还之,擢登禁联。
夫人悦之,曰予子贤,我颜以怿,我志以宣。
天子嘉之,渥恩自天,曰母之训,尔惟弗愆。
夫人怀归,安于故廛。
田园笑傲,燕乐周旋。
七年里门,寿考绵绵。
夜旦推移,微疾偶缠。
我书问安,亦云小痊。
乃岁之杪,一梦弗还。
我为诸甥,荷意拳拳。
畴昔侍诲,如母存焉。
离违八稔,迹如天渊。
孰知此来,拊棺涕涟。
歌此奠诗,举我一笾。
绍兴府祈雨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民有疾苦,必诉之天,诉之神。
天阴骘下民,而神则依人而行也。
东越春夏不雨,诉之天,诉之神,既赐之甘泽矣。
甫月不雨,烈日所惔,毒热所剥,而旱复甚于前日。
官惕惕于上,民熬熬于下,诉之天,诉之神,浃旬矣,而雨不至。
民之疾苦,莫切于此也。
惟神血食东南,救民疾苦,非一岁月。
方兹旱告,神念此民,其肯不动心乎?
某守土无善状,固不能召神之休,然百万生灵,神必不忍弗恤也。
运神之灵,竭神之力,告诸上帝,令诸群龙,使霶霈倾霔于千里之内,而民遂更生焉。
民足衣食,神安血食,将永永无替,岂不休哉!
某敬九顿首百拜以告。
谒汉高帝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帝造端自汉中,以作民父母。
汉中地入蜀部,载祀不绝,则宽仁爱人,阴骘此土。
是不惟功于昔,亦功于今也。
岂惟曰犹丰沛而已。
敢以告至。
谒汉世祖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帝克复汉业,尽夷群扰,晚岁得蜀,为力甚难。
百世载祀,民心厥惟旧。
思荡平之难,益绥阴骘之助。
此民之望,帝其念之。
谒汉惠帝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昔高皇帝事从草创,帝嗣以仁惠培植安定之,创守俱称大功。
推昔仁惠,为今阴佑,犹为守成也。
敢告。
谒汉昭烈帝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帝克传正统,求复大业,荆州既分,奄有蜀汉。
百世之后,英灵犹在蜀也。
今蜀土与民,犹王土王臣。
默相阴佑,敢以为请。
谒东岳帝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泰华在东,司主民命,远若西蜀,俯来歆祀。
一视同仁,圣之事也。
人生欲寿,生而不伤,敛福敷锡,万民所望。
谒诸神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神载祀,永长庙食。
民安其居,吏安其职。
四鄙灌燧,三农多稷。
终始敷佑,繄神之德。
谒诸葛武侯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侯间关陇谷,以义制兵。
君臣大分,百世昭明。
祁山出师,中营陨星。
遗恨如在,心事难平。
某禀命而来,尽护蜀府。
英灵不朽,永奠斯土。
谒梓潼王庙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庙食载祀,岁月弥深。
四方才子,谒款归心。
阴骘秀民,遂其文鸣。
长吏之愿,惟神之歆。
谒石室文公祝文 南宋 · 袁说友
惟公来蜀,首兴文治,犹百世师也。
皇帝嘉公往绩,形于奎翰。
某实拜赐以来,远有光华,公亦与有荣焉。
敢以此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