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跋九峰了应沩山警策后 南宋 · 释居简
彭门九峰了应比丘使山阴,正受比丘作欧阳率更楷法书《沩山警策》,欲镵石以示人,俾人于端楷心画中识古人恳切语,如食瞑眩而起沉痼。
曩余客吴兴,见名相之学者读此书,置书而作曰:「鄙野径庭,不足取也」。
则语之曰:「吾尤病其文采烂然也。
扬雄之文佶屈聱牙,终有俟于后世子云。
若沩山之鄙野径庭,亦俟后世沩山矣」。
跋陆放翁帖 南宋 · 释居简
镜湖一曲,皆翁吟啸提封,翁所自有,非若贺秘监请而有也。
遂与山僧巷友争渔樵席,翰墨淋漓,人争得之,是三帖遂为勤上人所藏。
跋朴翁诗(葛天民) 南宋 · 释居简
朴翁诗偈一十五,诗带庄骚,偈蜕玄妙。
非无玄妙也,如古画工,投胶于丹碧,求痕于胶空云鸟迹,虽离娄子莫得其朕。
缁时一,敛髻后十四。
缁时非不佳,终不若敛髻后衡从恣横,弗可加以准绳而不失准绳,信手方圆,毛发无遗。
恨好事者徒得其迹于平时,其《兰亭》真迹独吾与乌有生相视而笑。
于其泊然之顷,当与知者道。
戒珠寺重修卧佛殿记 南宋 · 释居简
蕺山擅会稽之胜,勾践昔游,右军旧处,一水一石,尚可仿像。
唐大历十三年,定光葬后,石裂龛涌,一再不已,闻空中声,索肖涅槃像,奉以邃宇,则既安既固。
于是用其说,举此役,落成于开成五年。
逮会昌之变,乃坏。
大中初,再振于寺僧齐翰、里人谢乾。
嘉定五年,真净则颙感杨宾梦像求浴六十年矣,又欲承通义师师觉先志,尽发所有而新之。
卧胁吉祥,飞甍邃严,曲尽其巧,有加于旧。
或曰:「佛者,觉也,示灭有诸」?
曰:「有生非灭与?
生灭世间相也。
瞿昙不坏世间相,于生灭法中,直指所谓不生不灭者,天地不先,尘墨不后,虽有圣智,莫尽其际。
区区浅闻狭见,管窥蠡勺,尺泽方北溟,疲精竭思,妄加揣量,只益自苦。
盍尝观夫日乎?
大明丽天,无所不昼;
暝入于地,无所不夜。
不有西崦之沉,则咸池之浴何自而入;
无咸池之浴,则扶桑之照何自而升?
故曰常在灵鹫山及馀诸住处,是以信蜕凡胎圣之报雪颅,不知所以孺慕也;
酬胜幢觉树之依大权,不知所以悲仰也;
外侮怡然,不知所以适其适也;
厥类跃然,不知所以乐其乐也。
虽爱恶之不齐,揆之于理,皆妄也。
爱恶在己,则内制于私,外蔽于物,沦于生灭也;
克诸己,不生不灭者出焉」。
辞曰:皇觉不作,作必有则。
修无所修,得无所得。
惟一真实,不一不二。
何以明之,入生出死。
生报尽矣,趣装前途。
倏然去留,传舍贾胡。
春之方中,鸟啼花笑。
我则示之,漏尽钟晓。
背时之宜,解其爱缚。
援溺拯迷,舍是奚药。
幻出空声,像亦幻出。
以幻修幻,而迹其迹。
蕺山崇崇,可磨可砻。
矢辞刻山,与山始终。
九功寺记 南宋 · 释居简
南齐建元末,会稽刺史荣颖文顼施第建寺于馀姚之西,荐冥福于其子秘书正字、给事中、京兆尹休,秘书正字、太子舍人光。
梁天监初,锡休光为额。
吴越时,武肃王目眚,寺僧惠清精祷有瘳,改曰光明。
忠懿嗣兴,振坠起废者九,彷九功惟叙,作今额,俾清住持。
清,清源人。
参见雪峰,逮神爽常显,则以波罗提目义律众,自是曰明、曰交、曰真,递迭而出。
开禧初,学衡台者曰道源、文圭,访余于飞来隐居,时法堂权舆于住山妙琏,而策勋于其徒思齐。
辟支舍利塔,则馀姚令杜高旧所造,重修于敬复者,久复坏矣。
大殿乃了聪与其徒勤苦诸行,再造于方腊烬馀,壮丽与堂称,司农丞李端明记与新昌长虞似良书在焉。
吾闻会稽之地左鉴右浙,带明衿台,佛仙所庐,辄擅幽胜。
象耕鸟耘,未必皆有虞之田也,而农勤以孳;
浚井完廪,未必皆有虞之居也,而子孝以友。
故家遗俗,犹有存者,一水一石,尚想见王、谢钓游处。
源与圭能为余言之,源已矣,后来如源者未见也。
而说偈言:齐梁之间,竺坟孔章。
梁不永祚,曰吾亡梁。
陈隋之亡,吾固在兹。
试问诸野,亡如何其。
矧二三君,踰矩越度。
不曰匡救,伊臣惟具。
好爵厚廪,吾何与焉。
危吾不持,吾童吾颠。
猗欤荣公,爱不忘子。
求福其冥,易第作寺。
钱氏有国,像设日严。
冉冉缁云,渊珠出潜。
绳绳逮今,方轨联躅。
荣公愿轮,康庄转毂。
咨尔来学,是讨是论。
冀此胜幢,不骞不崩。
资寿寺永丰庄记 南宋 · 释居简
市田非比丘法,马祖百丈以十方共住为丛林,则冢间树下者有所归宿。
自是资生储蓄寖成俗,建幢树刹,施宅土,营厦屋,立常产,大如甲第,小若编户。
有业则赋兴,众多则用繁,必经纪于其能集事者,掌会稽,谨出内,制盈缩,不足则持盂四方。
此姑苏资寿禅寺永丰庄之所由作。
庆元三年,常之无锡净慧禅寺僧妙琼、妙祖倡二十人以次裒金,洎众施,营膏腴一千八百五十四亩,县官拆而复围者半。
田舍农器称是。
可裕数千指洗钵之急。
资寿有田,自琼与祖始。
方其心初发时,此田已具,微勇往精奋,忍寒苦,甘淡泊,确乎不可拔,百罹弗怨,顺处逆境,尚何以集一事若毛发比,况千五百亩有畸之田哉?
咨尔众欲登加行地,必先资粮。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语也,百里千里之不啻。
上上种性,则一超直入,乡者大城。
我所化作,为止息耳,则《法华》具载所诣之地果安在?
而中下之流,亦复小憩,所谓资粮,岂专在黍稷穜稑与夫禾麻菽麦?
倘受此施,终日饭一米,未始嚼着,或不动口,已咬著沙,则琼与祖毕命为期,尽瘁于是,所成就者,戛戛乎其难也,何憾焉!
故乐书其事而纪其岁月,又系之以辞曰:饥饥兮寒,粥兮饘。
饘粥之馀,既磨既研。
志斯坚,石斯穿,终之以得兔忘蹄兮得鱼忘筌。
长兴狱记(代人) 南宋 · 释居简
天下之至平,莫如天子之法,侧持则欹;
古今之常道,莫如圣人之经,不通则泥。
囹圄则尽其情伪而后付诸法,引经以参證,俾不失其当。
于廷尉时,天下无冤民,用是道也。
后世狱市若龙断,豪压则鬻豪,巧诱则鬻巧,利啖则鬻利,祸怵则鬻祸,苟可以利己害人者,靡不为也。
死于箠楚,死于桎梏,死于冻馁,死于疾疫,堂堂之生遂为瘖哑无所申愬之死,天子之法适足以黼黻其私。
余试兹邑,诸老先生惧余不足任此繁剧,则谓之曰:「昔为此邑者,亦人耳。
前政之善,吾师之;
不善,不由也。
苟择其易,将难者谁属乎」?
既至,视板帐棼如丝,会稽之籍烂如糜,订之所闻,则老奸猾胥支辞蔓说。
静而求之而不得其朕,眇而索之,惨淡意象差一二相应。
既而轩豁呈露,尽得其要。
俗虽悍,不鄙夷之;
讼虽嚚,不淹回之。
信稍孚,凡所以固陋者,一日必葺。
狱最圮,岌岌欲压,囚系在其下,辄慄慄。
遂痛自撙节而一新之,俾不幸而至是者得其所,示以字民者加惠于此,一本于诚。
以吾之诚格其所固有之善,相警饬于一家。
由家而井,由井而乡,由乡而邑,仁不胜用矣。
然则悍俗之与嚚讼抑有瘳焉。
是役也,作于某年月日,逮月日而落其成。
大军仓厅壁记(镇江。代人) 南宋 · 释居简
仓敖基两汉,饷道不绝也。
淮东一道,貔貅万灶所仰给,厥任重。
非错综精练之佐分掌出内会稽,虽有应变宏才伟略,终勌于独振仓实。
今使长总侍某官发轫之地,毫忽利病,罔不备悉。
每以独振惟艰,白诸朝,乞去甲仗库官,别增监仓一员,依旧衔,止添「兼监甲仗库」五字,俾事集力裕。
若已莅事时,等而上之。
逮今使节,骎骎黄阁紫禁而惠被四表。
自某官至某官,历三任,壁记未始建。
恐改作之自,久而不闻,遂疏凡居是官者在官之日,与夫爵里名氏,悉书于其下,庶夫往绩历历可考。
碧云藏殿记(宜兴) 南宋 · 释居简
余视碧云崇明篆旬有七日,会诸耆老及久于其事者,商略一家之政宜所后先,咸以经藏为缺典。
不觉喟然曰:经,佛言也。
言,心声也。
在则人,亡则书,不尊所闻,何以见佛心?
非藏何以庋经,非殿何以舍藏?
矧事不避难,劳人自逸非是,是役也繄我职。
取材之待用者振之,不足则市之,虽朴樕弗弃。
斧斤一施,轮奂在目。
作于某年月日,越明年九月日落其成。
然后屈众力于藏,雕砻涂栋,付擅时精巧者。
八觚棱棱,玲珑八窗,实以琅函玉轴承厥终。
于戏!
梵释之居,殿止有严,堂止有容,廪出内庖,舂炊剪齑,众法会稽庶务,止于所司。
宾客檀施奔走给侍,止厥攸处。
贵坚好,不贵侈靡,与其过制,孰若适中。
楼层阁崇,戢戢璇题,凉观月榭,炫耀浮俗,得非聚人而役之?
何以聚人?
曰财。
财岂天雨鬼输,必首之不可必有之怪说,申之以不可妄冀之甘言,荡莽忽荒,诡诳谲诱。
吾不知古龙象尸林冢树间,逆旅天地,蘧庐千古,又何谓也?
憙华严传 南宋 · 释居简
释善憙,震泽沈氏子,字无愠,颐庵其号。
年十五,白父母曰:「愿听我出家」。
家去蠡泽应天寺一牛鸣地,素崇佛,莫夺其志。
十六受度,以有明为受业师,法真师会则禀嗣师。
讫戒品,飘然振超方之锡。
时法真驾圆顿之旨于三吴,负大机器之士,憧憧自远,惟恐后。
公以妙年,方轨老成隽秀,染指法味,穷日夜之力,旁剔遐搜,疑必问,难必通,纤毫不碍膺乃已。
日用疏钞,研墨外,无长大,布不华,一饭不背众,不过午。
五讲大经,《楞严》、《圆觉》则十数遍。
撮八十一卷之要,则述《法界观》、《搜英记序》、《台说图》合三卷,以发其奥指。
《圆觉》类《杂花》而言约,则述《会不会篇》、《续教章》、《复古记》三卷,以统其离。
《金刚辨非注》、《金刚纂要记》、《同教问答》合五卷,则以定五教之分齐。
《破会三归一》、《破三宗说》、《兰盆辨正》、《□□□□》、《评连珠》合五卷,则以一异宗之纷纭。
皆法真师晚年所欲为,而噬脐于钟鸣漏尽。
应缘之地,则平江之宝幢,阅十四载。
嘉兴常乐三年,临安南山慧因十一年,皆西浙胜处,故得益者众,皆斩斩有所立。
寿七十八,腊六十二。
嘉泰四年正月初二,无疾而蜕于慧因方丈。
留十日,阇维,舌不坏,骨石舍利入香严寺众塔,遵遗戒也。
赞曰:五竺特葬大浮图,尊法也。
大法渐醨,此土妄一。
衲子忝厥生,巧饰其亡,悉力假援,凿幽邃,擅形胜,以掩其朽骼腐胾。
神阴阳家,荒唐谬悠,妄冀夫所不当得,欲利其后,可哀也已。
公之所成就,虽扳竺西大浮图,何歉焉。
而决定明训,廪然在兹,于戏贤哉!
祭佛照禅师(代同参) 南宋 · 释居简
嘉泰三年三月二十八,四川、两浙、二广、七闽、江淮东西、荆湖南北参学比丘某,与诸比丘众注香煮茶,奉微供于鄮之东庵佛照禅师拙庵大和尚之灵。
于戏,师之所自立亦难矣哉!
方其升应庵之堂,则登东山而小鲁;
晚入双径之室,然后登泰山而小天下。
妄庸丑正,啸群困折,不可柰何而后已。
卒能横翔捷出,缚虎兕,鞭龙象,抟扶摇,跨阊阖。
阜陵英主也,曰兢兢业业当如禅师之言;
史真隐帝者师也,谓其气雄万夫;
陆放翁山阴耆旧也,赞其话行四海。
非有大过人,一圣二贤,曷以若此?
它日行辈鼎立,更迭而逝,师则岿然,独殿诸老。
纷纷晚进,竞春争妍,秋新露零,一扫而尽。
于是时也,方揽阰之木兰、洲之宿莽,凌霜厉雪以自怡,收卷波澜,一庵至乐忍死,不敢宁居逸体。
今亡矣夫?
昧者谓其果亡矣。
有法门名无尽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则师长在而不忘,尚何悲焉!
祭虞税院(冠卿,会稽名士。) 南宋 · 释居简
静而乐,其乐也,全志也;
敬而诚,自诚而明性也。
啬其寿,中寿而死,命也。
百骸溃矣,畴知夫不病不死者,囧然而笑我未能免俗也。
小江寺忏堂疏(寺近禹庙。) 南宋 · 释居简
小江辅并,惟天福古金园;
列刹相望,似永和修竹寺。
坠绪嗟忏堂之废,扶颠非一木之支。
欲乾五浊涛澜,更息三禅风火。
尽在是矣,岂有他哉。
幻世尘劳,看《华严》知佛贵;
行宫香火,观河洛思禹功。
谁赏此音,我作是说。
诸暨牌头建藏干田接待疏 南宋 · 释居简
八面玲珑,不动中间树子;
三乘半满,拨开向上机关。
发明自己灵光,来吃家田米饭。
立锥无地,运斤成风。
尽教圣凡云水,倒卧横眠;
坐看龙天鬼神,左出右没。
华亭證觉观堂教院檀越山门两疏 南宋 · 释居简
末流所至,浊泾清渭何当分;
齐人所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渠方合耦而助,吾欲同途殊归。
有可平章,毋忘推挽。
恭惟某净觉梅花树下,十载掩关;
永和修竹寺边,一枝容膝。
自打诸天交道,尽教诸子揶揄。
似不能言,扣之则应。
九花开观,作兴清泰宗风;
一步到家,来问华亭船子。
相群炙手,陆梁井底奚为;
何补承家,醉饱墦间未已。
自守台衡计拙,放教燕雀风高。
真个流通,何妨冷落。
恭惟某寸田可稼,丈室曾开。
负循循善诱之宜,扣止止不谭之要。
柯桥水逆,笑射羿之逢蒙;
谷水秋深,岂鸩人之叔子。
买山且置,择地徒劳。
判一生硬两脚根,跨诸方出几头地。
祥后堂住天童疏 南宋 · 释居简
东晋高风,想见兰亭胜践;
后人表刹,遂成莲社清游。
典刑怀古衣冠,气象压今丛席。
与选抡者,皆奇伟人。
某人峭峻全提,淹回半座,虽云借路,是亦明宗,便当捷出横蜚,未有长行不住。
佛法扶颠之际,春秋责备之时。
水迷泾渭之分,如何著眼;
乌藐雌雄之辨,只合忘言。
莫论三种住持,要见一门超出。
慧日僧堂上梁文 南宋 · 释居简
门如市,心如水,喧寂惟人;
山有玉,渊有珠,秀整超俗。
此大兰若,如小祗园。
自跨虎野哉僧,来相攸壮哉县。
一堂欹侧,十载经营。
今兹策勋,老当袖手。
北涧老子阅世欲槁,与云俱迟。
绝怜买沃洲山,大似捷终南径。
究此生无生学,毕命为期;
绝诸方孔方交,于吾何有。
至若土木兴建,与夫金碧庄严,力非不能,智弗可强。
诵《永安僧堂记》,为平生座右铭。
咨尔后人,遵予明训。
式陈善颂,以相修梁。
儿郎伟!
抛梁东,扶桑初日上茏葱。
霞明高下丛霄碧,光透东西两镜红。
抛梁南,童子南询五十三。
一从去后无消息,懒听行人说遍参。
抛梁西,水通清泰九花池。
宗雷静社人心别,告戒丁宁不变移。
抛梁北,旧井依稀言子宅。
千古弦歌在武城,乡邑至今为轨格。
抛梁上,太平无象天垂象。
捷书夜报甘泉宫,江东诸葛犹宏放。
抛梁下,阁扁景言谁并驾。
小戴经从大戴传,不察不苛民自化。
上梁之后,伏愿利兼百衲,德懋四檀。
食于斯,息于斯,勿云当得;
迷于是,悟于是,切莫它求。
如是则广居正位,汝尚堪任;
不然则夙负昔因,人谁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