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龙泉寺修五百阿罗汉洞募缘疏(1092年) 北宋 · 晁补之
伏以瞬青莲目,付法藏以默传;
结白叠巾,指心源而直授。
爰有迦叶首悟,庆喜先闻。
夙习大乘,已超无学;
假修小果,欲接下根。
故十二大菩萨之所总持,与五百阿罗汉之所證入,波不离水,水即是波。
此皆为一因缘,酥乳流出;
虽复说三次第,羊鹿亦无。
知性空则法空,如我说为佛说。
诸秘文之略出,众圣号之具存。
肃恭僧仪,烜赫灵迹,或经行四世界,或宴坐一嵌岩。
受请天宫,应供海殿。
掷锡飞去,投杯渡来。
龙虎伏驯,仙鬼陪隶。
少别万里,暂休千年。
亦有混迹和光,入廛化俗,游戏自在,变化无常。
近者淮泗,塔中袖藏;
远施天台,桥上茗结。
馀花不违本心,示常住世;
觌面不识有缘,则逢永吉。
是用运广大心,募清信侣,建长檐及深庑,閟异相与奇容。
平地起山,凡境成圣。
大千无有尽,我愿不可穷。
亦使见闻,同生欢喜。
赞佛一偈,施佛一钱,在经有云,获福无量。
按:《鸡肋集》卷七○。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九。
齐州斋僧祈晴疏(1094年) 北宋 · 晁补之
伏以佛等慈誓,虽蚊蚁以不伤;
民业报身,于衣食而常歉。
幸嘉苗之极望,乃霖雨以涉旬。
非民独招,系吏不德。
是用洁诚念咎,归命求哀,不违本心,来受此供。
敕天龙之休燕,赐田亩之收成。
仰冀威神,必垂拯护。
甥杜氏小五娘披剃疏词(1108年) 北宋 · 晁补之
濮阳女子杜氏小五娘(法名,)故朝散郎、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崇福宫、故真宁县君阎氏、今安平县君晁氏之孙,今宣义郎、知颍昌府阳翟县丞、故晁氏八姐、今晁氏二十一姐之女,年十八岁,其家议以从人矣。
念其前母以产殁,己当为妇而悲,忽自截发如头陀仪,颒粉泽屏荤,见请于亲,冀他日为比丘尼,以报生身之恩,学出世之法。
其尊属衋然,伤而听之;
其婿氏怅然,恨而舍之。
自岁丙子至岁戊子,十有二年,其志益坚,行益熟。
而朝请郎、监西京中岳庙晁补之之妻永嘉县君杜氏,修撰公之女、而宣义君之姊也。
怜其侄之意,以钱一百三十千输诸官,得祠部度牒施之,命以善月日享佛饭僧,落发受具,又以告补之曰:「子为作文赞其事,成此女子愿,且普庆忏,使杜、晁两宗往者居者向佛菩提,获大饶益」。
其词曰:
伏闻山河大地,尚因瞪发而生;
血肉幻身,岂是金刚之法?
为泡为沫,为无量腥臊聚;
为苦为恼,为百一疾病缠。
为火宅已烧,为丘井将坠。
昼作猖狂而不暇,夜梦怵惕而自惊。
无常大鬼之所驱,有情更生而何往?
所宜厌患出离而反欣喜,控搏乃清净。
童女杜氏小五娘法名,贤公之孙,信士之子。
初听结缡之议,便盟落发之诚。
至于视姑姊妹之行,譬若观雀蚊虻之过。
盖戒定宿修于前世,故因缘适会于此生。
亲杜姓中,咸从本起之愿;
姑晁氏配,为营披剃之资。
解紒著盘,诸天八部而皆叹;
登坛受具,大觉六师而现前。
当有无舌瘖哑人教汝读经,生盲擿埴人指汝见性。
滋长圣种,断除爱根。
用以加持晁杜两族,俱乘胜因;
回向幽明二途,永脱苦趣。
及此会中,尽未来际,助缘随喜。
男子女人,證明此比丘尼,令得不退转。
同悟无生忍,曩谟佛陀耶。
鹅湖长老开堂疏(1099年) 北宋 · 晁补之
盖闻大空非界,认华自是迷人;
阳燄无波,守鱼真成痴鹤。
徒以无始,妄业有为。
幻因说寂说,常别名别相。
室罗筏河,见佛影正似梦中;
毗舍俱家,入圣胞未知来处。
有病必求药,到岸不须船。
佛性在阿那边,两头双动;
般若以何为体,大笑一场。
谈此者多,达此者寡。
又恁么去也,当如何接之?
曾经黄蘖三顿来,直得困彻;
便是曹溪一滴水,更不疑他。
固知戴头觅头,就屋添屋,也要春来冰解,日出烟消。
况鹅湖山水之名蓝,马祖子孙之遗范,虽复骨藏十世,未妨名播九州。
法席比虚,缁徒犹盛,必得如龙如虎,乃堪度马度驴。
伏惟某和尚悟祖祖心、提方方印。
默时渊妙体用,推向一坑;
语则雷惊纵横,流出千偈。
彼缘已熟,此正是时。
卷舒皆欲为人,去住亦岂由我?
今者不动一茎草,不远千里涂,直须救取猫儿,也莫输却山子。
慈悲肯顾,欢喜普同。
请崇宁长老疏 北宋 · 晁补之
盖闻大圆顿教,不以世求;
妙净明心,不缘他悟。
既众生本来成佛,则祖师何以为人?
皆由流转尘劳,多生认贼,所以颠倒迷闷,终日怖头。
有大智人,缘在震旦。
面壁无语,不妨满国清风;
只履西归,依旧一天明月。
虽他方之已熟,眷此土之未敷。
今皇帝陛下绍述圣猷,嗣隆法宝,合百工归美之意,建万寿崇宁之名。
妙喜擎来,化城跳出。
是用腾封章而有请,屈道德之肯临。
恭惟和尚受祖祖心、提方方印。
等慈不择贫富,任运无有东西。
视不见,听不闻,在三藏鼻孔上立;
遇者死,当者坏,从德峤棒头出来。
愿垂悲怜,副此翘伫。
不用变生作熟,自然识路知家。
以不尽灯,度无量众。
葛藤具断,阿谁曾缚?
汝来皮髓兼忘,那个是不精厎?
上资睿算,永洽纯熙;
旁沐民生,普离菑咎。
不胜恳倒之至。
请普照长老疏 北宋 · 晁补之
大圆顿教,不以世求;
妙静明心,不缘他悟。
既众生本自成佛,则祖师何以为人?
但救沉流,聊加警策。
面壁无语,不妨满谷清风;
只履西归,依旧一天明月。
自兹而降,得度者多。
况普光淮上之静居,大圣唐来之显化。
久虚法席,盖俟名流。
齐公长老上人授祖祖心、提方方印。
默时渊妙体用,推向一坑;
语则雷惊纵横,流出千偈。
今者诸方咸说,四众同音,不远千里途,不动一茎草,刹那即至,燕坐宛然。
光弼得子仪之军,何烦申令?
韩信夺成安之壁,也要作家。
阿谁曾缚汝来?
那个是不精厎?
空劫前三世,无佛时一言。
如是接人,方名传法。
祝皇帝圣寿疏(一) 北宋 · 晁补之
真乘演法,常开最上之因;
宝藏翻文,能起无边之福。
敢助虔于觉力,庶增祉于皇图。
皇帝陛下伏愿如日之升,如山之固,永享诸天之荫,长居北海之尊。
祝皇帝圣寿疏(二) 北宋 · 晁补之
金仙建化,启第一之真乘;
玉偈演音,集大千之妙利。
窃慕华封之祝,虔依皇觉之文。
皇帝伏愿慧日普照,禅天毕覆,永固南山之寿,长居北极之尊。
祝皇帝圣寿疏(三) 北宋 · 晁补之
后作民之父母,咸赖昌期;
臣视君如腹心,敢忘报上!
恭依慧力,仍仰真筌。
溯魏阙以驰神,效华封而申祝。
伏愿皇帝陛下离明久照,乾健常行。
益眷命于圣神,九州共贯;
永在躬之历数,万寿无疆。
祝太皇太后寿疏(一) 北宋 · 晁补之
玉相现前,运能仁于普界;
金文演义,导真谛于群迷。
敢崇辑于妙因,庶助缘于遐历。
太皇太后伏愿如慈云之靡不覆,如慧烛之靡不辉,常居长乐之尊,永侈太任之德。
祝太皇太后寿疏(二) 北宋 · 晁补之
宝觉现前,示能仁之慧力;
金轮密藏,宣真谛之密音。
恭凭最上之缘,仰荐延鸿之算。
太皇太后伏愿慈如云之永荫,福如地之无疆。
长居慈阃之尊,日致圣孙之养。
祝皇太后寿疏 北宋 · 晁补之
佛趣导迷,慧力周于法界;
母仪正位,阴教及于涵生。
虔于莲界之祠,大启海轮之藏,庶崇胜果,仰荐慈仁。
皇太后伏愿寿若灵山之高,德如厚地之固,常亲承于帝养,永同祚于邦国。
祝皇后寿疏 北宋 · 晁补之
演祇园之教,悟夙智于本来;
翻贝叶之文,资善音而普觉。
虔依梵界,祈右皇图。
皇后伏愿北极齐尊,诸天密护,流景光而配日,崇厚德以仪坤。
师相生日功德疏 北宋 · 晁补之
元辅挺生,应五百年之间世;
真皇调御,懋一千岁之昌期。
仰假道勋,上崇钧算。
与山河而共固,配箕翼以长存。
庶使生灵,永有依赖,恭惟大道證明。
张徽猷生日功德疏 北宋 · 晁补之
桑弧绚采,显逢申伯之生;
贝叶摛华,丕赞鲁侯之寿。
恭惟知府徽猷为仁由己,以道得民。
名在西清,本弈世公侯之阀阅;
政成南国,皆传家诗礼之典刑。
侯适素秋,祥开黄发。
王臣一节,永扶有道之朝;
佛氏三乘,弥介无边之福。
绀容易格,丹悃难穷。
杨殿前生日功德疏 北宋 · 晁补之
洪炉老火,陶上将之精神;
遥阙高真,辅吉人之禄算。
式逢诞日,恭集道流,启秘典于瑶函,祝遐龄于金箓。
恢恢至教,能广庆于人天;
业业高勋,庶永齐于箕翼。
张知省生日功德疏 北宋 · 晁补之
金风玉露,陶成物表之精神;
象轴琅函,密赞人间之寿考。
至诚所感,纯嘏是臻,既殚肺腑于彤庭,宜益年龄于丹籍。
柏觞荐处,映南极以增辉;
檀篆浮时,拱北辰而共永。
代僧为丞相生日设斋功德疏 北宋 · 晁补之
去麟阁之仪容,既勤绘事;
演鹫峰之古义,用集殊因。
恭维某人道贯天人,学超今古。
开物成务,效己克彰;
尊主庇民,功无与二。
当泳游于觉海,力卫护于正乘。
惟大悲之道场,实成都之福地,向缘眷奏,遂得赐名。
某久以焚修,亲被恩泽,丝纶降宠,香火增辉。
是用严金碧于层楼,炳丹青于粉堵,归依宁替,瞻仰无穷。
伏愿密契真筌,普薰妙善。
体胖心广,类广成子之不衰;
名遂功成,似鲁僖公之难老。
坐陪熙运,永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