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馆阁祭吕申公文(1089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祐四年月日,具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平章司空吕公之灵曰:呜呼!
大人之德,如山如川,作镇九州,经营幅员。
国有大人,君尊而荣,地有山川,气杰以灵。
岂惟宝藏,百货所养,惟其高深,物则固往。
善观国者,庶其在兹,无象太平,望而知之。
季札观乐,兴衰以喻,见蘧伯玉,知卫无故。
秦使入楚,楚宝为陈,昭奚恤在,知楚有人。
楚卫区区,何足与谋?
有是二臣,以雄诸侯。
如虎在林,如龙在渊,何必风云,其威自然。
小才近用,则不若此,方圆殊施,文武异事。
一官得人,则一事行,比事得失,非国重轻。
呜呼公乎,敦大中和,代天之工,道固逶陀。
处厚持满,彊者莫先,清心守默,辩者莫前。
是惟元宰,三公之德,岂如浅智,物我异职。
魏公典筹,初不自务,既执弓矢,人服其能。
徐公行义,亦既有常,世自奢俭,吾无低昂。
巍巍两朝,盛德高名,内则国干,外则长城。
沈几入告,成败先定,家人不知,矧复百姓。
群言并进,不尸其德,使公议安,人享其泽。
二圣统临,公秉政机,垂绅󲦤笏,百辟是仪。
征繇不兴,盗贼先改,商贾阜通,九河输海。
谓法未具,滋章已除,谓财未充,民气已舒。
谓人未用,忠贤既立,谓远未宾,羌戎贡入。
太平之功,可指日冀,人之无禄,天不憖遗。
两宫震悼,庶民嗟咨,哀荣典册,礼盛一时。
某等在廷,辱公品职,陶冶之功,无所归德。
旂斿箫鼓,送公国门,摅词陨涕,侑此酒尊。
尚飨!
代尚书侍郎两制祭魏王文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祐四年月日,某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魏王之灵曰:周建同姓,锡之山川,康叔伯禽,鲁卫惟贤。
汉惩秦馀,非刘不王,矫枉过中,尾大股彊。
魏之宗盟,礼胜恩疏,给羸卒百,徒隶与居。
粤千载来,以州郡理,宗子维城,名存实废。
作蕃于国,匪地惟贤,惟贤有德,亦国之蕃。
汉于孝王,欲常常来,以家人礼,燕喜且谐。
兄弟无远,曰亲亲仁,留不之国,亦以厚亲。
呜呼魏王,仁孝忠诚,威仪卒获,近其性成。
岂惟河间,讲礼修乐,岂惟东平,为善最乐。
惟神母子,惟帝叔父,尊无与隆,恩何可贰?
在人之情,再命舞车,贵极富溢,以勤俭娱。
作邸于京,寔亲贤宅,俾宗室良,咸有矜式。
玉带鱼金,颜如渥丹,云何不淑,而不永年。
两宫悼惊,岂惟在廷,诏追荣之,以魏大名,使河山微,与国永宁。
五月而葬,礼则有制,卜远岁宜,以恩夺礼。
衣裳在堂,旂斿在门,词以伸哀,侑此一尊。
尚飨。
祭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文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祐四年月日,某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文忠欧阳公夫人薛氏之灵曰:呜呼夫人,庆累世储。
简肃惟父,文忠惟夫。
象服委蛇,汤沐大都。
世间所乏,岂富有贵?
高门鼎食,里属垣比。
惟有德者,愈久弥长,或微或兴,微兴有光。
惟昔文忠,名擅一时,于今学者,孰不仰之?
矧夫人子,联职文馆,升堂拜母,恨相从晚。
生乎可拜,没飨亦礼,庶几诚心,歆此醪醴。
呜呼哀哉,尚飨!
同李昭󰝈陈察祭赠太师李公文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祐四年月日,某官某等谨遣某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赠太师李公之灵曰:自昔布衣起家之士,必其学可用、德可立而才可为,近可以利当世,而远可以遗后人,兼是三者,公侯之器。
至其莫施,时则不暨。
公魏大姓,世豪以资,散其千金,负笈求师。
爰以进士,得官天圣,抱其所能,而止一令。
造物报人,微与之期,是生左丞,出秉政机。
河齧其原,用改斯卜,禭以龙章,西山之麓。
曰子曰孙,有公及士,服其命服,承此祭事。
生虽莫施,而没显名,有表其阡,邦人所荣。
某等于公,其生既后,咸以贱贫,左丞所厚。
不获相事,一官所撄。
驰词侑奠,亦以抒情。
呜呼哀哉,尚飨!
代王资政祭李少保文(1091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祐六年月日,具官某谨遣某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致政少保李公之灵曰:天之生才,初罔不艰,既畀之才,其施复难。
王侯戚里,儿童绮纨,岂无其人,鸩毒宴安。
宴安不怀,于公见之,非此其贤,其才足施。
真宗之甥,冀国之子,五朝三世,恩无与比。
凤雏骥驹,其生固奇,置樊枥间,世宁识之?
仁宗恭俭,四十二年,峨冠大羽,文武并肩。
知公于亲,欲任心膂,匪亲则嫌,或以嫌沮。
英宗退托,未揽万机,公不自嫌,语秘莫知。
念先朝意,滋欲分政,知而不以,时则有命。
何以乐之,楼观池园,退老于家,虹蜺屈蟠。
呜呼哀哉!
自昔和文,折节好士,人贤其贤,不荣其侈。
公生又似,好善有能,富贵益恭,人以是称。
交游满国,󲦤绅有闻,高堂击钟,骊驹在门。
尚想孟公,投辖拒户,庶见声子,班荆道路。
呜呼哀哉!
别几何时,人事变易,兰亭觞咏,俛仰陈迹。
褒终之典,时则有加,岂惟故人,出涕咨嗟。
寓词千里,侑此尊俎,衣裳在筵,髣髴一举。
呜呼哀哉,尚飨!
祭陕州二叔父文(1095年10月4日) 北宋 · 晁补之
绍圣二年十月四日,从侄承议郎、充秘阁校理、通判亳州军州管内劝农事、武骑尉补之,谨遣人以清酌庶羞之奠,敬致祭于二叔父故知陕州、秘监学士之灵曰:我宗之牒,鼻祖澶渊。
起国之初,大于文元。
务德不华,中微以艰。
自我先君,诸仲叔季,蝉联世科,将陨而起。
先君尝谓,叔父温文,舍叔父贤,孰知先君!
施及不肖,如亲父子。
匪瓞之私,自为知己。
呜呼哀哉!
天祸我家,先君早世。
孰怜其孤,亦叔父志。
教之誉之,人莫间之。
误意先君,鸣阴必和,不知其子,弱不克荷。
乃尔代匮,丞中秘书,叔父为监,联骖并裾。
贫得守齐,亦既陛遣,病休不省,卧忧展转。
愚触罪悔,佐守宋京,书来九返,劳抚于行。
仕何足云,匪姑息故,爱缘其私,则以尊祖。
今年在宋,闻疾请州,问安六辈,信无报邮。
谓昔不然,知惫莫勉,如何不淑,陨命候馆。
痛我家世,善人日微,非此其承,其来益衰。
念此如焚,血溢为泣,怛然寐哭,寤追靡及。
一官所撄,奠不抚筵,孰知此哀,彼苍者天!
尚曰幸哉,其子如此,不鄙为兄,犹同父弟。
誓当与约,弥远益亲,如我叔父,与先君存。
往不其亡,此舌不吞。
呜呼哀哉,尚飨!
祭外舅兵部杜侍郎文(1095年11月28日) 北宋 · 晁补之
绍圣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五女婿承议郎、充秘阁校理、通判亳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武骑尉晁补之,谨遣外孙女晁氏十五姐湘,以清酌庶羞之奠,敬致祭于故修撰、侍郎丈人杜公之灵曰:补之少日,愚无师闻,闻诗与礼,于我先君。
先君为言,公孝而贤,汝长而师,则公莫先。
从先君南,年十有五,方舟兰陵,遇公于旅。
会先君出,出拜侍公,笼凫于阶,翛然异容。
曰此何为,玩物丧志,若斯其年,一日千里。
念先君语,竦然起惊,公严而和,导我以情。
却后五年,初随乡举,过公濮阳,与坐笑语。
谓为可教,而不瑕疵,申以婚姻,眷言自兹。
归宜其家,惟公淑女,使寡悔尤,亦公女助。
公仕浸显,官常百秩,禄仁其宗,逮孤与疾。
堂堂在廷,如皋如夔,至其胸中,百不一施。
谓公仁人,宜寿宜贵,何辜于天,而不憖遗!
国士之丧,国士之哭,失声相骇,迨于僮仆。
呜呼哀哉!
人谁不死,死谁则哀?
哀在哲人,匪婚姻怀。
念公自养,后己先人,公疾而忧,公非爱身。
众雏堕地,则各有命,矧公贤子,而忧不竞?
生无世累,糠秕纷华,没反其真,孰为我家?
谓公之知,进乎此矣,此言之闻,公悲可止。
念公之女,毁不图生,去五百里,勉之使行。
一官所撄,奠不亲伛,有娈其笄,公外孙女。
庶几平生,御此酒脯。
呜呼哀哉,尚飨!
祭南京留守刑部杜侍郎文(1098年4月)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符元年四月日,第五侄婿孤子晁补之,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致祭于故南京留守、修撰、侍郎七丈人杜公之灵曰:呜呼公乎!
如金如玉,如松如竹,杂于物而不变,禀诸天之所独。
而一旦毁折,遂不可作耶!
移孝于事君,移家于为治。
贤劳记于先朝,名誉流于当世。
而竟不大任,遂止于是耶!
惠故民,爱之如父母;
敬故士,戚之如兄弟。
而堂堂去此,惟民与士惊心而陨涕。
呜呼哀哉!
昔我先君,与公元昆,义均同产,人靡间言。
施及诸稚,申以世婚。
两宗一家,无复彼此,矧公与我,自为知己。
我始筮仕,教授北京,公为主知,而有盛名。
数言我才,于公于卿,自谓内举,退无愧情。
我后登朝,亦官京师,同衢接屋,十岁于兹。
宴休戒我,游观载我,忘年比义,良朋待我。
而我少公,十有六岁,匪其志同,于公敢辈!
公于学问,尤长礼经,至谈百家,顾尝喜兵,间同我论,挺出峥嵘。
能赋与铭,文章《尔雅》,书记翩翩,致足乐也,自为馀事,故罕知者。
年垂六十,侍郎秋官,平生经纬,虹蜺屈蟠,白头不召,竟死为藩。
呜呼哀哉!
我守济南,后公五载,问民所安,流风固在。
前有范、李,后有曾、王,粤有杜公,于前有光。
呜呼哀哉!
惟我不孝,获罪于天,奉亲南徙,中罹祸还。
唁我吊我,五书并驰,期我自远,匪婚姻私。
如何垩室,泣血未殒,斩焉缞绖,承公凶问。
呜呼哀哉!
自今以往,我无知己,虽其知者,亦从风靡。
倾肠倒胃,舌可扪矣。
尚想山立,英姿杰气,庶几神交,百世之外。
呜呼哀哉!
公喜我文,喜同酒尊,尚举此尊,尚闻此言。
呜呼哀哉,尚飨!
特进改葬祭告文(1109年10月) 北宋 · 晁补之
维大观三年,岁次己丑,十月壬申朔、十三日甲申,孙前泰宁军节度推官、知大名府莘县事端礼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告于祖考特进吏部尚书晁公、祖妣河间县太君刘氏之墓曰:闻之,夫子既得合葬于防,门人后,雨甚至,曰:「尔来何迟也」?
曰:「防墓崩」。
夫子不应。
三言之,乃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夫既反其极矣,岸谷变迁,何由必之?
故古不修墓者,礼也;
泫然流涕者,情也。
夫礼可以不修,而情不得视其坏而不悲,是夫子许其修也。
而端礼等以祥符大墓土痹有水患,虽我祖考妣昔以礼葬,垂七十年,可已矣,而端礼等以人揆神,情不得安,将迁柩任城鱼山吉卜。
且我祖考妣之子孙往者皆从葬此地,烝尝以时,不愆岁事,抑族坟亦礼也;
以人便之,知神欲之,亦情也。
故端礼等以违古不修墓之训为轻,而伸泫然流涕之思为重,杂然相恕,令月吉日奉柩以东。
我祖考妣实惠听之,不震不惊,往安于行。
呜呼哀哉,尚飨!
祭大资政李公文(1102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年月日,门生具位晁补之谨遣人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北京留守、大资政李公之灵曰:王迹之熄,诗亡不嗣,春秋又微,战国横肆。
惟其可者,尚与圣邻,词出其口,轮囷郁纷。
观左氏言,何国无士,驰其戎车,陈诗说礼。
秦仪卖国,斯乃燔书。
韩非、孙武,是固非儒。
至其文字,孰敢贬诸?
汉兴息民,残编出坏,经儒词士,学自此派。
班王两马,河汉奔浑,胡不及古?
华胜其根。
乃独扬雄,为书准《易》,《易》不可准,相如是式。
却后得唐,才一韩愈,跞魏踵汉,侵寻千古。
宋以文治,百七十年,瑰儒伟士,轶古并肩。
公以文鸣,起河之北,如彼神凤,云翔览德。
惟我神考,文王之文,谓公所作,经诰是群。
官名用正,礼阁其修,此公馀事,粤有大猷。
论秀百人,宥死四千,人车上舞,而公退然。
辅弼三朝,时异操同,几颠者数,不自为功。
上建皇极,以消群疑,敛时五福,惟公助之。
爰开大公,旁作穆穆,九关昼静,累累士复。
惟古良臣,善则称君,造膝之语,家人莫闻。
呜呼哀哉!
匪岁龙蛇,正月己卯,贤人之忧,庶氓是悼。
呜呼哀哉!
补之昔者,自魏徂京,公以其名,上之朝廷,羁坚附夷,千里为轻。
顾惭幽介,文采安有?
无盐刻画,祇增其丑。
士报知己,匪以其私,洁身有义,尚畏人知,惟不仰愧,神其听之。
呜呼哀哉!
天不憖遗,而丧宗工。
胡床昨梦,过雨惊风。
燕子穿阁,池台半空。
呜呼哀哉!
安阳之吉,远不临圹。
扁舟东下,形以神往。
寓辞千里,以侑酒尊,庶平生言,公犹我闻。
呜呼哀哉,尚飨!
祭左丞梁公文 北宋 · 晁补之
维年月日,从表侄具位晁补之谨遣人以清酌庶羞之奠,敬致祭于故资政左丞梁公十四丈之灵曰:补之少日,随亲上都,公在馆阁,有声诸儒。
间从先君,及诸父语,童子无知,见公而慕。
其后推择,正字秘书,公由太常,擢谏大夫。
买屋城南,与公居峙,休旬杖屡,从公宴喜。
公后秉政,既有贤劳,玉立班行,群邪晛消。
德高来谗,亦不旋踵,岂公独伤,邦国之痛。
自昔忠义,若此者多,天实为之,人其谓何!
臧孙谏违,以有鲁祀,孰孝嗣之,惟忠臣子。
丰碑不琢,无以图徽,尚曰万里,以丹旐归。
埋光百年,一旦射斗,词以伸哀,惟其素厚。
呜呼哀哉,尚飨!
祭端明苏公文(1101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年月日,门人具位晁补之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端明尚书苏公先生之灵曰:孔子在位,狱讼文词,可与人同,不独有之。
至所罕言,所不可闻,曰天道性,与利命仁。
莫大匪天,莫难匪利,若性命仁,皆深远矣。
夫惟道大,则知者希,有所卓尔,回犹病之。
天下纷纷,皆以利往,吾岂难之,利不可长。
凡是五者,皆微不传,譬彼为国,鱼不脱渊。
虽微不传,然见其绪,千载一人,尚如旦暮。
秦汉而还,轻失此学,徒既其文,谓为广博。
圣言所罕,与不可闻,初莫之闻,矧寻厥根。
匪根之出,其华易悴,易悴之华,惟文士愧。
马迁韩愈,好古而奇,六家《原道》,顾未知之。
今其所作,匪道惟词。
后生如簧,谈天与利,饰性命仁,以之贾世。
笃生苏公,干橹圣门,跆韩躏马,匪以其文。
知孔子圣,文莫犹人,若大且难,以藏厥身。
世无孔子,孰明其至?
更百斯年,曰此文士。
岂不炳蔚?
铿轰似之,至反说约,窢然过之。
何以实斯,粤有自来。
驰骋千古,经营九垓,破百家往,躐阜踰堆。
朅其山立,送者自崖,曰此勤矣,乃人之开。
反而湛思,道不在远,罕言不闻,一以是贯。
宅道之奥,𦕈其独存,有不得已,文乃其藩。
固尝自谓,吾言如水,行所可行,止其当止。
此但言语,聊以为嬉。
惟昔人贤,事业若斯,遭时有用,从本出之。
诚身有道,忠乃孝移,如麟如凤,胡可伪为?
呜呼哀哉!
既曰仁贤,宜贵宜寿,亦贵寿矣,于德不究。
间关岭海,九死来归,何嗟及矣,梁木其摧。
呜呼哀哉!
补之童冠,拜公钱塘,见谓可教,剔垢求光。
顾惟冥顽,汔未闻道,愧负公语,以无成老。
穷秋讣至,沉痛刳肠,扁舟东泛,道哭公丧。
作此鄙词,惟公所喜,伸哀一恸,绝弦自此。
呜呼哀哉,尚飨!
祭郭大夫文(1098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符元年某月日,晁补之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大夫郭公之灵曰:人之相知,千载一时,千载不逢,亦不可知。
公年长我,二十而八,平生出处,参辰超忽。
廉平为吏,自昔所闻,达识高谈,则犹未亲。
遭患来南,邅回千里,偶公倦游,亦归卧里。
斩然在疚,闭户薰心,我不往拜,公来见寻。
属气收洟,为公一语,不知何为,倾盖如故。
过累百士,得一人焉,以千载语,则犹并年。
为公数临,亦惠慰我,如何不淑,龟玉毁破!
惊呼往吊,雪涕沾胸,尚想霜髯,老鹤孤松。
呜呼哀哉!
公守曹南,古循吏比,吾弟为僚,横经泮水。
顷于吾弟,推毂先之,晚于此逢,我又见知。
兄弟穷人,论心谁与?
公独厚之,人所莫顾。
百年一恸,晤语无期,何以舒哀,斗酒只鸡。
呜呼哀哉,尚飨!
亳州祭土地神文(1096年11月) 北宋 · 晁补之
维绍圣三年,岁次丙子,十一月戊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土地之神曰:闻诸圣言,聪明得道者,没乃为神。
而神之所职,以土地名,譬诸人间,则有社稷,人之休戚,系焉者也。
补之以罪来此,行将解去。
顾其疏愚,何以免咎?
惟履正蹈常,无以庇物,亦不害物。
神用临之,亦允助之,使老幼安处,而苛慝不作。
用此荐诚,匪曰祈也,以为报也。
尚飨!
祭大孤山女郎文(1100年7月) 北宋 · 晁补之
维元符三年,岁次庚辰,七月癸酉,承议郎、武骑尉晁补之谨以丝网碧屦及酒酌时果之奠,敬祭告于大孤山女郎之神曰:补之仕不遇合,不敢忘忠,而为权臣所憎,陷以朋党,于岁己卯,窜诸灵山。
季秋扬帆,挈妇与子,旅拜神幄,陈词靡他。
神赐吉占,曰归甚迩。
偶读旧载,或行遇神,神与之言,为买丝屦。
客自都返,无从致之,留屦水边,遗刀石上。
发去已远,犹不悟知。
鱼跳客舟,刀在鱼腹。
因发歌咏,庶神若兹。
肸蚃有闻,而非梦寐。
旋上干越,湍流迅奔。
常所玩穿,金山革履。
前夕堕濑,旦乃觉之。
去百里馀,不可求访。
而一渔𦩘,得于上流。
履不足云,神其可信。
因语室内,我言敢欺?
为神作兹,彩絇繶纯,俟我归日,答神之休。
今蒙国恩,全室还北,跪献几下,虽菲而诚。
尚蕲他时,为记若赞,叙之本末,警彼聋顽。
名非淫讹,灵实炟赫。
尚飨!
河中府谒文宣王文(1102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年月日,具位晁补之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至圣文宣王曰:昔桓荣学《尚书》,仕汉得辎车乘马,矜而陈之曰:「稽古之力也」。
补之耻之。
夫士行其志而取偿,鲁连犹知以为商贾之事,而荣乃以是矜其门人,陋哉!
补之承乏此邦,视事之初,恐材不称禄,负所闻于先君子之言,以羞当世之士。
虽稽古不及荣,尚庶几乎知耻。
是故择日而荐诚。
尚飨!
河中府系浮桥告河文(1102年1月8日) 北宋 · 晁补之
维崇宁元年正月八日,朝散郎、权知河中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兼提举解州庆成军兵马巡检公事晁补之,以清酌庶羞及羊二沉诸河,敬告祭于河伯之神曰:蒲之为邦,条华障其南,龙门隘其北,而河出龙门,勃怒箭駃,以经其郛。
于此为梁,谓之蒲津,则民之畏神威,怀神惠,旧矣。
乃潦集梁绝,往来者病于济。
货用不通,民用恐不宁,相与愁苦,吁神而乞怜。
神,依民者也,岂可以数威其所依,忘惠之哉?
今有司庀具告桥可复,用徼福于神。
庶神许之,无摇其成。
吏免于罪,民以懋迁。
康厥生神,亦饮食百世。
按:尚飨!《鸡肋集》卷六一。
祭告舜庙文(1102年1月8日) 北宋 · 晁补之
维崇宁元年正月八日,朝散郎、权知河中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兼提举解州庆成军兵马巡检公事晁补之,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告祭于帝舜之神曰:禹治洪水,功施于河为多,迄今河滨济者呼禹。
且蒲,帝之所尝居,而帝使禹者也。
今梁绝病济,有司图复之。
帝相斯人,河受其职,俾无坏于成,则禹之功犹赖,蒲之民克永事帝。
尚飨!
追祭吕村山川神文(1097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年月日,孤子晁补之谨以制币清酌之奠,敢昭告于任城县之吕村山川百灵、丘墓阡陌、道路之神曰:补之不孝,获罪于天。
顷自丹阳,遭罹母丧,护柩北归,踰二千里。
日月既迫,不能按礼法之旧,奉不腆币牲牢时物,谢咎徼福于诸明神。
惟是畚锸窀穸之事,大惧渎犯,以重罪悔。
于兹不孝躬今免丧矣,尚以诚心荐兹薄奠,惟神其贷之。
尚飨!
开隧纳志石祭告文(1097年) 北宋 · 晁补之
维年月日,孤子晁补之、将之,谨以清酌之奠,祭告于先妣寿光县太君杨氏之灵曰:补之等罪逆不孝,顷奉丧北归,卜日斯迫,既襄大事,且终制矣。
惟孝恭慈俭之美,未遑图纪,诚无以诏后人,慰诸孤。
乃故南阳守杜侯纮实惟世婚,许以撰述,用成斯志。
差是吉日,纳诸隧中。
惟补之等号慕永远,则亦靡及。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