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祭吴彦弼文(1054年) 北宋 · 曾巩
维年月日,某谨以庶羞之奠,致祭于彦弼吴兄之灵。
子之为人,温良沉实,寡笑与言,不随众浮,其举轩轩。
书无不讲,尤精左氏。
连辞累句,浩浩能记。
秦汉至今,千载所录。
子以一心,万事渟滀。
识能议论,文可传道。
偶章刻句,独弃于子。
自皆取士,归之有司。
今独不然,左绳右规。
愚庸不肖,得以达进。
优材秀行,往往而摈。
故子之生,不荐于乡,不试于位,郁塞埋藏。
子于众人,意尤少可。
病写其文,独以示我。
意谓予能,可以存子。
子望则然,予岂堪此?
惟昔与子,齿于学官。
京师之旅,江南之还,离行旅食,尝同苦艰。
缱绻之义,两是以亲。
忆问心病,去岁之春,子形已革,谢我犹勤。
谓其母妻,曰我知子。
子母吾姑,祇益其悲。
江冬之仲,日絜风恬。
有弟有子,殡子居南。
我命为具,觞豆具设。
兴言涕随,长与子别。
祭寿阳县君文(1077年) 北宋 · 曾巩
贤矣夫人,善扬门闾。
皓若玉雪,一其终初。
允孝□妇,□□维姑,实生才子,一乃叹誉。
秉义率法,困而不渝。
夫人之致,著□□□。
归殡□穹,□□实愉。
惟子之故,具以俎壶。
苏明允哀辞(1066年) 北宋 · 曾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
始举进士,又举茂材异等,皆不中。
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
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
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
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其略如是。
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
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
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
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
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
今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
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
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既而明允召试舍人院,不至,特用为秘书省校书郎。
顷之,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
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策入等。
于是三人者尤见于当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
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
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明允所为文,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所集《太常因革礼》者一百卷,更定《谥法》二卷,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
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
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二子,轼为殿中丞直史馆,辙为大名府推官。
其年,以明允之丧归葬于蜀也,既请欧阳公为其铭,又请予为辞以哀之,曰:铭将纳之于圹中,而辞将刻之于冢上也。
余辞不得已,乃为其文。
曰:
嗟明允兮邦之良,气甚夷兮志则强。
阅今古兮辨兴亡,惊一世兮擅文章。
御六马兮驰无疆,决大河兮齧浮桑。
粲星斗兮射精光,众伏玩兮雕肺肠。
自京师兮洎幽荒,矧二子兮与翱翔。
唱律吕兮和宫商,羽峨峨兮势方飏。
孰云命兮变不常,奄忽逝兮汴之阳。
维自著兮炜煌煌,在后人兮庆弥长。
嗟明允兮庸何伤!
吴太初哀辞(庆历六年)(1046年) 北宋 · 曾巩
吴太初象先,今为单州单父人。
父祐之,从事广州,勤事死州外瘴沴地。
象先以丧至州下,亦死,年三十一岁。
三试于礼部,不中。
余与之善。
后七年,其弟景初来,视余于临川,庆历六年也。
余思象先,如初失之,为之追考其为人,为辞以哀之曰:
越山如鳞兮远海而穷,势阻以偏兮毒潜其中,子之自重兮卒与此逢。
我知子初兮其父之从,为其子孤兮吾未之恫。
孰神之苛兮又速子终,嗟嗟乎然兮维戚吾衷。
维子之生兮顺祥于宫,父母之欢兮兄弟以雍。
出与人游兮有守有容,其材甚良兮剞劂又工。
一日而弃兮卒偶蒿蓬,云谁不死兮万古一空。
吾辞传子兮无有春冬,子夭且屈兮犹寿而隆。
王君俞哀辞(1046年) 北宋 · 曾巩
京师多尊官要人,能引重后辈。
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辄出与寒士较重轻,由此名称多归之,而主升绌者,因得与大位。
君俞在京北门外,不交人事,读书慕知圣人微言大法之归趣,孜孜忘昼夜寒暑之变,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由此名与位未充也。
庆历元年,予入太学,始相识。
馆余于家,居数月,相与讲学。
会余归,遂别。
常爱君俞气貌端然,虽燕休未尝慢,在众中恂恂,或不知其为朝士也。
至相与言天下士,白黑无所隐,其方且勇亦少及也。
太夫人素严,君俞怡怡奉子职,退事寡嫂无閒言,蓄妻子不骄,为家不问田宅,平居无亵私流侈之好,以某年某月疾,遂不起。
始,丞相冀文穆公无主祀,扳君俞以托其后,君俞亦尽诚奉之,兹可以不坠矣。
今太夫人年高,而天夺君俞之命,是于君俞之心不为大恨欤?
夫为人如前之云,而不卒于贵且寿,曾未少施其所学,又负其所承之心,是于众人之情不能泯哀也。
况重以相知,其悲塞可胜乎?
作辞以泄其哀,且系曰:君俞姓王氏,讳寅亮,官至殿中丞,年二十六云。
维相其初兮择嗣于宗,君提而秀兮乃立于宫。
庙门有戟兮祭祀以时,相不失托兮君无坠恭。
庭闱乐康兮妻子不骄,又事寡嫂兮端其服容。
众人剪剪兮趋慕要津,我躬处方兮不夸以从。
《诗》《书》百家兮甚博而殽,我讲其疑兮往趋于中。
虽裕于实兮不耀其华,维文则信兮其位未充。
方期显行兮羽仪于世,孰尸变化兮亟畀之凶?
沕穆无端兮莫致责辞,维旧及知兮哀搅余胸。
老母无抚兮少妇失依,赖有息子兮可望其隆。
呜呼哀哉兮予悲曷胜,托辞于牍兮恨与天终。
先君焚告文(1068年) 北宋 · 曾巩
巩蒙昏不肖,不能称先君教诲养育之意。
赖遗德所及,嗣有官禄,以世其家。
今天子始见郊庙,加恩朝臣,以及其先,而先君、先夫人咸有官封追荣之赐。
巩系官京师,谨遣弟布、肇奉告第,至墓次以告。
皇妣仙源县太君周氏焚黄文(1068年) 北宋 · 曾巩
薄陋,获守绪业,常惧失坠。
赖先君、先夫人馀泽,有列位于朝。
今天子始郊,加恩群臣,皆得追荣其先。
故先君、先夫人咸被命书,赠官封邑。
巩伏念厥由,不任感慕。
隶职京师,谨遣弟布、肇奉告第焚黄,诣墓次以告。
皇妣昌福县太君吴氏焚告文(1068年) 北宋 · 曾巩
维先君、先夫人积德累善,巩获蒙馀泽,备位于朝。
今天子始郊,加恩群臣,皆许追荣其先。
故先君、先夫人咸被赞书,命官封邑。
而巩方羁于职事,不得躬至墓下,谨遣弟布、肇奉告第以告。
戊午十月展墓文(一) 北宋 · 曾巩
巩去春在江西,蒙恩予告,得省视松楸。
今自福州被召还朝,又得便道展拜墓下。
敢陈薄荐,用申感慕。
仰惟降鉴,俾蒙福于无疆。
戊午十月展墓文(二) 北宋 · 曾巩
巩自福州被召还朝,得便道展墓。
敢陈薄荐,用申感慕。
仰惟降鉴,俾蒙福于无疆。
代太平州知州谒庙文(1058年) 北宋 · 曾巩
天子不以某不敏,使有兹土。
凡境之内,鬼神能福于人,敢不恭事?
今得日之吉,始兹荐见。
惟神之赐,使民宜其家,及其岁事,则某敢不继?
自今具酒醴牲牷,以报于神,神其鉴之。
太平州祈晴文(1059年) 北宋 · 曾巩
去岁之水,其为害大矣。
民之免于死亡而不为盗贼,亦幸而已矣。
水之既去,民于完堤防、修疆陇,以从事于田,其艰且劳亦甚矣。
使今岁大穰,恐未足以复其力。
今苗始莳而雨不止,若将又病之,民有转死之忧。
吏之不能事神治民,以降兹沴,不敢逃其责。
然沴之既降,非吏之所能捍而止也。
惟神旧依吾民,而食于此土,捍患除灾,固神之职,敢不以告?
使雨速止,而岁有成,亦惟神于此土,永有依归,惟神其图之。
泰山祈雨文(一) 北宋 · 曾巩
维泰山,历古至今,有天下者,巡狩封禅,勒成告代,莫不之焉。
或企足动容,卒莫能至。
实卓玮殊尤,神明之地,故天下宗焉。
二典所记,其光灵威烈,焯示万世,夫岂他山可得而视!
维齐与鲁,获仰而事,粒食缕衣,莫匪阴施。
今二邦不雨,自四月以讫于兹。
积水之泽,尘起冥冥。
粟将槁死,蝗亦滋生。
虽政或不良,足以致此,而百姓何罪?
宜蒙哀矜。
彼撮土之山,勺水之川,尚能与民为福,锡之有年。
岂如泰山,朝出一云,暮泽天下,其势之易,易于转圆。
而比近托丽,顾不能怜。
殆莫之或告,告或不虔。
夫民之生,盖亦艰矣,无储与藏,重敛烦使,岁一不登,多滨于死。
奸强无知,或起乘时,聚为盗攘,以取诛夷。
循理安业,田闾之民,亦与俱亡,奚可不伤!
巩受命天子,守藩于东,敢斋以严,告于灵宫。
惟神闵人之病,助岁之功,霈然下雨,变沴为丰。
尚俾斯民,以牛羊黍稷,得承事于无穷。
泰山祈雨文(二) 北宋 · 曾巩
惟神含德体仁,镇兹东夏。
兴云致雨,泽施八纮。
今此齐邦,近在山趾。
方夏久旱,麦苗将萎。
吏思其由,奔走群望。
人微言贱,不能上动。
频阴复散,忽已兼旬。
念此疲民,弊于徵敛。
方岁之富,食常不足。
一遇灾害,必捐沟壑。
惟神威烈,覆被群生。
顾此比州,宜先蒙赐。
岂伊灵眷,独忍遗之?
今是用饬遣士民,布诚词下。
情穷祠急,冀获哀矜。
使一雨霈然,则倒悬可解。
尚其降鉴,无作神羞。
按:《元丰类稿》卷三九。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一二,《曾子固集》卷三二,《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五、食货典卷九六。
泰山谢雨文(1072年) 北宋 · 曾巩
臣愚行为时之所背,言为时之所轻。
寡俦少和,𦕈𦕈茕茕。
奇于人而如此,敢望信于冥冥?
属东辕而进谒,托斯文而荐诚。
眷齐鲁之旧邦,依大镇之峥嵘。
苦旱魃之方骄,忧岁事之不登。
民且瘠于沟壑,或椎埋而死兵。
冀聪明之响答,霈膏雨之宵零。
言丁宁而上诉,心𢠵恍而潜惊。
顾不能以谐世,将何动夫威灵!
乃不知夫神与道而为徒,虽窅默而难明。
其虚心也,物有来而必应;
其公听也,无憎爱之常情。
彼大虽自大,小虽谓小,吾与善而已矣,常一视而持平。
故微衷得以上彻,利泽为之旁行。
或噫为风,或震为霆。
隐然雷出,霭然云蒸。
洒甘霪以兼夕,灭害气于无形。
盖西极于甸服,东属乎沧溟。
人盈其望,物遂其生。
黍芃芃而擢秀,粟薿薿而敷荣。
使时沴遂熄,年功可成。
人食丰乎钟釜,神祀衍乎粢盛。
民相安于田里,吏无用于威刑。
信大恩之莫报,而至德之难名。
愚所以意激而感深者,方涉世之零丁。
荷降鉴之不昧,知忠信之可凭。
敢因辞以进谢,愧抽思之非精。
齐州到任谒舜庙文(1071年) 北宋 · 曾巩
① 岳庙云:维神以丰功盛德作镇此方,宜有别祠以称民望。
维帝侧微之初,躬耕此土,历数千载,盛德弥新,传于无穷,享有庙食。
巩受命出守,敢陈薄荐。
维帝常垂阴施,惠此困穷,庶使遗民,永有依赖
齐州谒夫子庙文(1071年) 北宋 · 曾巩
惟夫子言行之所及,盖不可得,而学者师仰,各以其材之所及而已。
巩潜心久矣,兹者受命抚封,进谒庙下,敢陈薄荐,式遵典礼。
齐州谒诸庙文(1071年) 北宋 · 曾巩
维神以功德之美,列于祀典。
受命守土,敢陈薄荐。
惟神常垂阴施,以惠此邦。
岳庙祈雨文(1073年) 北宋 · 曾巩
去岁之旱,有请于神。
蒙畀嘉泽,田则大稔。
今春河役,发民二万。
更迭赍送,众又倍之。
盖此齐人,出者几半。
迨其反室,维夏之初。
劳费既深,又违穑事。
夫民数载,乃遇一稔。
敝之如此,其几尚完。
今二麦方包,而亢阳为虐。
吏任其咎,所不敢逃。
惟民何辜,赖神终惠。
能致云雨,则实在神。
尚其念之,故敢以告。
襄州谒文宣王庙文(1073年) 北宋 · 曾巩
巩获承馀教,列职书林,来守此邦,敢遵常礼,躬谒祠下,尚其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