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沈氏夫人墓志铭(1068年11月)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沈氏,其先家于越之会稽。
曾祖仁谅,令海州之朐山,徙家于和州历阳,故今为历阳人。
祖平,赠尚书刑部侍郎。
父立,今为右谏议大夫,判都水监。
母冯氏,濮阳县君。
董氏,仁寿郡君。
夫人年二十有二,嫁扬州进士朱延之。
有子三人,寅、万、广。
女五人,尚幼。
夫人年四十有五,卒于熙宁元年十一月之庚辰,葬于某年某月之某甲子,其墓在扬州天长之秦兰里。
夫人为人柔闲静专,事父母尽子道,事姑长兴县太君贾氏尽妇道,事夫尽妻道,为母及与内外属人接,一皆尽其道。
故其处也,爱于其家;
其嫁也,夫之属人上下远近皆爱之;
而其殁也,哭之者皆哀。
是不宜无铭。
而朱君,余舅也,属余铭。
铭曰:
媛维沈女,经德以身。
柔嫕静简,孚于属人。
维祉在后,有子诜诜。
瑑诗告美,愈远弥新。
寿安县太君张氏墓志铭(1069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张氏,济州钜野人。
嫁为同郡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晁公讳遘之夫人,而为赠太傅讳佺之子妇。
有子男四人:曰宗曜,进士;
曰宗恪,光禄少卿;
曰宗愿,真州军事推官;
曰宗懿,尚书司门员外郎。
女一人,嫁进士桑况。
夫人初封清河县君,累封清河、寿安县太君,年八十有七,卒于熙宁二年之十一月某甲子,葬于某年之某月某甲子。
其墓在开封府祥符县旌孝乡,合仪同之兆。
卒时子宗曜、宗愿皆以死,既而光禄居丧,以疾亦死。
而诸孙男女凡三十人,男多已仕,女多已嫁矣。
夫人为人,仁厚庄静,自为女及既嫁,处内外、尊卑、长幼、亲疏之际,无不当于礼,而恩称之。
其长者皆以为善事我,而平居为等夷及少者,莫不愿以为归也。
虽老未尝懈,而虽疾未尝有堕容。
维其初终,受养被封,既寿而康,实备成福,可谓盛矣。
余之亡妻,于夫人之孙女为第三,而光禄之长女也,知夫人之行为尤详,故为之铭。
铭曰:
女婉张氏,处躬以厚。
来嫔晁宗,太傅维舅。
仪同维夫,卿士维子。
有孙诜诜,亦绍厥美。
累封备养,维康以寿。
德则既成,福亦多有。
纳诗新藏,尚告尔后。
亡兄墓志铭(皇祐五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君姓曾氏,讳晔,字茂叔。
有智策,能辨说,其贯穿反复,人莫有能屈之者。
身穷,为生事,或毛密,应之无留,而读书理笔墨,交宾客,又思事未至当如何,亦不废也。
欢愉忧悲、疾病行役、寝食之间,书未尝去目。
故自上古以来,至今圣贤百氏、骚人材士之作,训教警戒,辨议识述,下至浮夸诡异之文章,莫不皆熟,而于治乱兴亡、是非得失之际,莫不能议焉。
其文章尤宏赡瑰丽可喜。
三代远矣。
汉以来,世有成事业、就功名之时,则贤臣、谋士、材技之人,同世并出,常若有馀。
至时或无所用之,则士虽往往有纪,而亦不俱见于世。
盖堙穷顿委于岩墙闾巷之中者岂少哉?
如君之材知辨博,又其学如此,使得用其意于事,其施设必有异焉,然卒不克见于世,盖亦岂非其命也夫?
君年四十有五,皇祐五年以进士试于廷,不中,得疾归,卒江州。
祖讳某,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
考讳某,故太常博士。
娶李氏。
子曰觉,曰黉。
女二人。
卒之岁十二月某日,葬建昌军南丰县之某乡某原某里也。
弟巩为其铭曰:
世或须人,中士为材。
有非其应,圣不能谐。
故君之学于己为足,而材与世为乖。
刻铭幽石,维以告哀。
故高邮主簿朱君墓志铭(1054年) 北宋 · 曾巩
君讳某,字齐卿,姓朱氏。
其先家于彭城,五代之乱,徙于淮南,今为淮南人。
曾祖某不仕,祖某赠刑部尚书,父某赠殿中丞。
君尝试为秘书省校书郎、苏州之长洲尉、高邮军之高邮主簿以卒,卒时乾兴元年六月十九日也。
后卒之若干年,其子象之、东之、升之、延之奉君之丧,葬天长县之秦兰里。
于是时,象之某官,东之某官,以材名。
馀皆为士。
某官以书命巩曰:「子其为我铭之」。
而以状言公之为人,有智计,喜施与,少从师学问,已而舍学业其家。
家之食口数百,仰于君,君能资之,皆出乎衣食,嫁娶皆有馀法。
殿中之弟、工部侍郎巽,初举进士,数困,欲不复往。
君劝之曰:「第行无以废为念」。
故侍郎得曲就其志,至为达官,大其家,后卒官。
君既居官,以材称,其为身务于廉,临狱讼务为恕。
母某氏,旌德县太君。
娶耿氏,又娶贾氏。
女归太常博士吴祥,柳州马平知县陈许,池州推官李枢。
其季归于曾氏,某之先君博士也。
舅氏实命巩铭,其敢辞?
铭曰:
推心于家,其爱已孚。
用力于官,盖以其馀。
得官于晚,寿五十四。
故不太显,以极其志。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嘉祐四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试校书郎、扬州江都县主簿王无咎妻曾氏,建昌南丰人,先君博士第二女也。
孝爱聪明,能读书言古今,知妇人法度之事,巧针缕刀尺,经手皆绝伦。
先君选其婿于里中,以归王氏。
王氏家故贫,曾氏为冢妇,而其姑蚤世,独任家政,能精力,躬劳苦,理细微,随先后缓急为樽节,各有条序
有事于时节,朝夕共宾祭奉养,抚其门内,皆不失所时,将以恭严诚顺,能得其属人。
其舅喜曰:「吾不以家为恤矣」。
其夫叹曰:「我能一意自肆于官学,不以私累其志,曾氏助我也」。
生二女。
年三十有三,嘉祐四年五月三日以疾卒,十二月葬建昌南城。
大考尚书水部员外郎,讳仁旺。
大考右谏议大夫,讳致尧。
先君太常博士,讳易占。
将葬江都,告其兄巩,使志其墓。
天乎!
吾哭伯姊始逾期,又哭吾妹而志之,其可哀也已!
其可哀也已!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1054年) 北宋 · 曾巩
君讳祥,字某,姓吴氏,事宋为太常博士。
年六十二,某年某月某日以官卒于家。
卒之若干日,葬真州扬子县之某乡某原。
初,君从进士试,屡不中。
年四十馀始中第,为吉州军事推官。
归,以选为开封府开封县丞。
大臣称其材,遂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考城县,又知河中府之龙门县,再迁为博士,知蕲州之蕲水县。
父丧除,朝京师,疾作,遂求归真州。
真州,君家也。
初,君之屡斥于进士也,既自力学问,充其业,又帅其弟,务刻苦,养其亲。
入其门内,尊安其卑,卑慕其尊,一时皆称之。
及从事于吉州,弟已死,君夫妇痛自节衣食,遂能嫁其孤女若干人,皆不失所时。
其在开封,衣食常不自足,而亲戚故旧之至京师者,多以君为归。
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亲戚或忧其贫,欲出钱为基址,谓君一强出,可以取其赢。
君叹曰:「吾不敏,既位于朝,贫我素也,丧乃欲为利乎」?
平居恂恂,不与犯者校,及其自守,人亦不能移也。
官归,常僦屋以居,既卒,几不能葬。
曾大父某。
大父某。
父某,以君之恩为大理评事。
妣某氏,某县太君。
太君之丧,君致其哀有过人者。
妻朱氏,某县君,余姨也,有助于君。
子曰某,女嫁亳州观察推官张天经。
既葬,某为碣于墓,而与天经来乞铭于巩。
天经以材名,人皆曰其尚能存君之家者。
铭曰:
维吾先君,太王之嫡。
禅圣图民,于东窜迹。
其后孔蕃,以国为氏。
君绍厥宗,其德则类。
俭著于家,勤著于身。
不苟其赢,卒死于贫。
维时之人,命士大夫。
缟冠素盖,争利于涂。
曾不君慕,顾或笑之。
非彼可议,维世足欷。
较于铭章,君有则多。
以遗其孥,非厚如何。
知处州青田县朱君夫人戴氏墓志铭(1064年9月) 北宋 · 曾巩
知处州青田县事、天长朱君讳某之夫人曰高邮戴氏,年七十有七,治平元年九月庚午,以疾卒于楚州监仓之官舍,某年某月某甲子葬于天长之某乡某原。
夫人之考讳奎,娶徐氏女,夫妇皆有善行,闻于其乡。
夫人受教于始笄,从事于既嫁,少而行修于身,老而教行于家。
故父母曰「不遗吾忧」,舅姑曰「能顺吾志」。
夫受其助,子赖以成。
其平居深静有仪法,不妄笑言,就之色庄而气仁。
居贫,自薄衣食,而厚于施与。
属人之孤女为收嫁者,盖二人云。
既老矣,女事不废,而妇容益恭,虽少者有不及也。
有子四人,曰某,曰某,曰某,早卒;
某,某州录事参军,监楚州装卸米仓;
某,衢州西安县令。
皆及进士第,好古而有文。
夫人于某,外叔祖母也。
故舅氏属以铭。
铭曰:
淑哉戴氏,青田之助。
允直且仁,蓄德于身。
为下肃祗,为上惠慈。
安意处贫,薄己裕人。
其承有子,以文起仕。
秀发垂领,享有多庆。
卜壤之良,乃兆新堂。
刻此幽文,美实长存。
亡侄韶州军事判官墓志铭(熙宁四年八月)(1071年) 北宋 · 曾巩
觉姓曾氏,吾兄之子也。
吾先人六子,吾兄讳晔为最长,有材而不试以死。
觉自少则励志,力学问,知道理,善于属文。
及长,慨然慕有为于世,不肯碌碌,为人恭谨,循循寡言。
治平二年及进士第,为吉州司法参军,有能吏名,用荐者为韶州军事判官。
行至虔州得疾,卒于驿舍,熙宁三年十一月己丑日也,年三十有七。
觉字道济,建昌军南丰人。
王考讳易占,太常博士。
曾王考讳致尧,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
觉母李氏,妻邓氏、夏氏、范氏,有子修偃。
熙宁四年八月壬申葬于南丰龙池乡之源头。
吾哀其若将有成也,而止于斯,故为铭其墓曰:
德累则厚,方济而陨。
材引则达,未试而泯。
志弃不获,谁云非闵?
墓石有文,尚永来信。
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熙宁四年)(1071年) 北宋 · 曾巩
公姓晁氏,其先家济州之钜野,今为开封祥符人。
皇考讳遘,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皇祖讳佺,赠太傅。
皇曾祖讳宪,赠某官。
公讳宗恪,字世恭。
少以世父太子少保、赠某官、谥文元、讳迥恩,补将作监簿,十四迁至光禄少卿,历监单州应天府酒税,知苏州之常熟、婺州之兰溪县事,通判安州、杭州事,知通州、虔州,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又知信州、泉州。
享年六十有三,熙宁二年某月某甲子卒于官,四年某月某甲子,与其夫人某县君闾丘氏合葬于扬州江都县之广陵乡。
公为人乐易慈恕,寡言笑,人不见其喜怒,遇事果于有为,人亦罕能及者。
其为常熟,修学校,理沟防,人赖其利。
为兰溪,绳奸字穷,境内和洽。
通判安州,州政待公而决。
通判杭州,州将矜己自肆,上下莫能变,公徐与之论可否,语平而气和,将畏且从也。
由是,上下倚公以治,至今杭人称之。
其为虔州,州近盐,多盗与讼,公至,修弛废,督奸强,威信盛行,盗不敢发,而狱无系囚。
及在广南,其用法常宽,而欲人自避,曰治有先后缓急者,谓此也。
其视部吏,孜孜恐失一善,而恶人亦莫敢犯公法。
其为通判如广南,为信州、泉州如虔州,所至人皆安公之政,而去常思之。
盖公之行己居官而见于事者如此,而其大抵则于仁厚最隆也。
母张氏,寿安县太君。
子男二人,曰仲景,海州司理参军;
曰仲孺,试将作监主簿。
孙男三人,曰端复,曰端俨,皆太庙斋郎;
曰某,未仕也。
女六人,长适太常博士、集贤校理曾巩,铭公墓者也。
次适某官刘某、某官高元振、某官燕若济,今存惟燕氏妇,馀早世。
闾丘夫人为身治家皆应仪度,卒于公殁之明年某月某甲子。
公殁,家无馀财,而仲景、仲孺皆谨厚自刻厉,能世其先人,于是又知公之教行于其家也。
铭曰:
晁世来西,大自文元。
有卿有公,继属绵绵。
曰卿谓谁?
时维光禄。
作其德音,光于外服。
其光伊何?
有善自身。
匪饰匪雕,璞玉之纯。
治有恩威,时其张弛。
彼畏此怀,吾宁一理。
于虔于泉,于岭之南。
里安户扰,罔有不咸。
宜寿而昌,胡不百龄?
尚兹介祉,维后之成。
夫人曾氏墓志铭(1073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吾从女兄也,姓曾氏。
沉静谨约,不妄笑言。
遇人一以恕,于其内外属之间,孝友慈顺,无不当于理,故与之处者皆爱,哭其死者皆哀。
呜呼!
为女如是,足以知其贤,又足以知吾之祖考以来,教行于其家也。
夫人考讳某。
王考讳某,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
曾王考讳某,尚书水部员外郎。
建昌军南丰人。
夫人嫁为同县朱君某之妻。
有子曰某,曰轼,以文行称于乡。
有孙曰京,曰彦。
京为真州司法参军、亳州教授。
夫人享年若干,某年某月某甲子卒于寝,某年某月某甲子葬于南丰之某乡某原。
将葬,轼以书来请铭。
余曰:「铭莫如余宜为」。
乃为其辞曰:
女德在幽,而始人伦。
《诗》有显扬,以立生民。
尚类于古,淑为夫人。
壸有彝则,仔肩以身。
曾不蕃宠,畀其子孙。
曾不遐年,善则长存。
维仲荐美,列辞墓门。
天长朱君墓志铭(1073年) 北宋 · 曾巩
君姓朱氏,讳延之,字某。
其先彭城人,今家于扬州之天长县。
曾祖某,赠尚书右仆射。
祖某,赠尚书工部侍郎。
考某,赠太子中舍。
母贾氏,某县太君。
君年若干,卒于熙宁六年六月之丙申,葬于某年某月之某甲子,其墓在天长之同人乡秦兰里。
君聪明敏悟,少力学问,为文章,数就进士试,不合,乃叹曰:「与其屈于人,孰若肆吾志哉」?
因不复言仕。
方是时,朱氏世以仕宦显于淮南,君居其家,尤孝谨慈良。
然与人,非其意不肯苟合。
既果于自为,而其治见于家者,规画纤悉备具,推之知其可任以事,然卒于无所遇,君亦未尝不自得也。
君少孤,养母母之。
父死岁久,其丧寓于远,贫不能归也。
君居穷经营,卒能使之返葬。
及晚而饶财,又能乐赈施,人以此多君也。
君娶沈氏,谏议大夫立之女,早卒;
再妻王氏,殿中丞鼎臣之女。
子男四人,寅、万、广、寓,皆有学行。
女五人,许嫁进士满希远、太庙斋郎马某,馀尚幼。
君,余舅也,故为之铭其墓。
其辞曰:
势不云泰,志则非屯。
彼毂之丹,岂易吾仁。
廪有馀粟,及里与邻。
藏有图书,遗其子孙。
己则无憾,尚畀后人。
识美幽堂,日远弥新。
秘书省著作佐郎致仕曾君墓志铭(熙宁九年十一月)(1076年10月) 北宋 · 曾巩
君姓曾氏,讳庠,字明升,建昌军南丰县人。
曾祖讳某,尚书水部员外郎。
祖讳某,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
考讳某,舒州军事推官。
君进士及第,历邵州司理参军,用荐者为衡州常宁县令、福州福清县丞,以疾自陈,迁秘书省著作佐郎致仕。
卒于熙宁九年十月某甲子,年五十有九,以其年十一月某甲子葬南丰龙池乡之源头。
母吴氏,妻黄氏、朱氏,有子曰扩,曰某,曰某,女四人。
君少孤,自感励好学,能文章,为人聪明敏达,喜事有大志,不肯少屈。
为吏以材称,治狱能尽其情。
为令丞,易敝兴坏,纲纪具修,吏不敢犯,而民安之也。
有声显闻,荐者自许得人。
不幸不寿,不克尽其用。
将葬,扩来告曰:「愿有纪也」。
乃为其铭曰:
发其华,见于文。
收其实,见于事。
于其小,绰有闻。
于其卓,屈不试。
尚不没,慰后昆。
矢以辞,列幽隧。
亡妻宜兴县君文柔晁氏墓志铭(熙宁十年二月)(1077年2月) 北宋 · 曾巩
文柔姓晁氏,讳德仪,字文柔,年十有八嫁余。
余时苦贫,食口众,文柔食菲衣敝自若也。
事姑,遇内外属人,无长少远近,各尽其意。
仁孝慈恕,人有所不能及。
栉珥衣服,亲属人所无,辄推与之,不待己足。
燕私,未尝见其惰容。
于与人居,未尝见其喜愠。
折意降色,约己以法度,学士大夫有所不能也。
为人聪明,于事迎见立解,无不尽其理,其概可见者如此。
盖天畀之德而夭其年,遗以相余而夺之蚤。
余不知其所以,而又不自知其哭之之恸也。
文柔以嘉祐七年三月甲子卒于京师,年二十有六,余时校史馆书。
熙宁四年追封宜兴县君,十年二月庚申葬于建昌军南丰县龙池乡之源头,余时为洪州。
文柔有子,男曰绾,太庙斋郎;
曰琮,未仕也。
女曰庆老,三岁而死。
晁氏世家澶州清丰县,今为开封府祥符县人。
文柔曾祖佺,赠太师、中书令。
祖遘,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考宗恪,光禄少卿。
余,南丰曾巩子固也。
铭曰:
人孰不贵?
子逢其穷。
世谁不寿?
子罹其凶。
维德日跻,生不见其止;
维声日远,殁不见其终。
子能自得,怼者在人。
遗以辅余,曾不逡巡。
岁云其逝,予悲孔新。
其孰昭之?
瑑此幽珉。
亡弟湘潭县主簿子翊墓志铭(熙宁十年三月)(1077年3月) 北宋 · 曾巩
熙宁十年春,予蒙恩予告,葬其弟子翊于南丰。
维子翊姓曾氏,讳宰,字子翊,世鲁人,今家建昌军之南丰。
子翊少力学,六艺百子、史氏记、钟律地理、传注笺疏、史篇文字,目览口诵手抄,日常数千言,手抄书连榻累笥不能容。
于其是非治乱之意既已通,至于法制度数、造物立器,解名释象、声音训诂,纤悉委曲,贯穿旁罗,无不极其说。
且老,未尝一日易意。
其为文驰骋反复,能传其学。
为人质直孝弟,抑畏小心,少年饮酒歌呼、饶乐放纵之事,未尝一接焉。
其学行如此,于世用宜如何也?
然位不过主簿,寿止于四十七,其非可哀也夫?
子翊嘉祐六年进士及第,历舒州司户参军,潭州湘潭县主簿。
所居官理,其去人思之。
其学于古者,盖未尝试也。
有子经、绶、纯、约,女适饶州军事判官曹唐弼,次尚幼也。
曾祖讳某,尚书水部员外郎。
祖讳某,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
考讳某,太常博士,赠尚书都官员外郎。
先太夫人吴氏,吴兴郡太君。
今太夫人朱氏,南昌郡太君。
妻张氏。
子翊熙宁元年四月乙巳卒于湘潭,十年三月庚申葬于南丰龙池乡之源头。
铭曰:
好学不倦,以及其详。
力行不已,亦蹈其常。
见于遗文,华衮之章。
含其淳德,璞玉之良。
于舒于潭,非试其有。
方强而尽,又夺其寿。
畜而不施,则既已矣。
潜而益明,尚监于此。
曾氏女墓志铭(熙宁十年三月)(1049年) 北宋 · 曾巩
先君太常博士、赠尚书都官员外郎曾公之第八女,讳德耀,字淑明,生而慧淑,于女工不学而能,于孝爱天成也。
生二十岁,许嫁大理寺丞王几,行有日矣。
嘉祐六年九月戊寅以疾卒于京师,熙宁十年三月壬申葬南丰之源头。
其兄巩为铭曰:
孰讹尔质,而化其成。
尚千万年,尔室之宁。
按:《曾子固集》题作「妹铭」。
二女墓志(熙宁十年三月)(1077年3月) 北宋 · 曾巩
南丰曾氏,葬其二女。
其父巩为志曰:予校书史馆凡九年,丧女弟,丧妻晁氏及二女。
余穷居京师,无上下之交,而悲哀之数如此。
二女,曰庆老,吾妻晁氏出也。
生三岁而夭,实嘉祐六年十一月壬申。
方是时,吾妻晁氏病已革,庆老疾未作之夕,省其母,勉慰如成人,中夕而疾作,遂不救。
盖若与其母诀也。
曰兴老,吾继室李氏出也,卒时始二岁,实治平三年九月甲寅。
是时,余方锁宿景德寺,试国子监进士,不得视其疾、临其死也。
二女生而值予之穷多故,其不幸又夭以死,所谓命非邪?
熙宁十年,予为洪州,始以三月庚申瘗二女于南丰之源头,同穴,庆老在右,兴老在左,是为志。
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元丰四年)(1081年) 北宋 · 曾巩
吾妹十人,其一蚤夭,吾既孤而贫,有妹九人皆未嫁,大惧失其时,又惧不得其所归。
赖先人遗休,嫁之皆以时,所嫁之者皆良士。
谓宜皆寿而昌,以延光荣于父母家也,而十馀年间,死者四人。
先人之盛德也,吾妹之懿也,曾不章显于世而夭,吾故不知夫哭之之恸也。
讳德操字淑文者,吾之第九妹也,嫁江都王氏,为殿中丞、赠尚书屯田员外郎讳某之子妇,殿中丞几之妻,封仙源县君。
为人柔嫕静颛,动止以仪度,平居温温,一言笑不妄也。
与人群居,自处者常取其后。
与人共衣食,自与者常取其薄。
王氏故贫,垢衣菲食,未尝以为歉。
恭大慈小,辅其夫以义,无不得其宜者。
不幸年三十有一以死。
有子男二人,曰某,曰某。
女二人,皆幼也。
曾氏其先鲁人,今家建昌军之南丰。
吾妹为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讳某之孙女,太常博士、赠尚书都官郎中讳某之女,卒于熙宁七年三月庚子,葬于扬州江都县东兴乡,元丰四年某月某甲子也。
铭曰:
既艰其生,又不介之寿。
维笃于仁,尚克臧厥后。
祭欧阳少师文(1072年8月) 北宋 · 曾巩
惟公学为儒宗,材不世出。
文章逸发,醇深炳蔚。
体备韩马,思兼庄屈。
垂光简编,焯若星日。
绝去刀尺,浑然天质。
辞穷卷尽,含意未卒。
读者心醒,开蒙愈疾。
当代一人,顾无俦匹。
谏垣抗议,气震回遹。
鼓行无前,跋疐非恤。
世伪难胜,孤坚竟窒。
紫微玉堂,独当大笔。
二典三谟,生明藏室。
顿挫弥厉,诚纯志壹。
斟酌损益,论思得失。
经体虑萌,沃心造膝。
帝曰汝贤,引登辅弼。
公在庙堂,尊明道术。
清静简易,仁民爱物。
敛不烦苛,令无迫猝,栖置木索,里安户逸。
椟敛兵革,天清地谧。
日进昌言,从容密勿
开建国本,情忠力悉。
卯未之岁,龙驾飙𣤛。
再拯大艰,垂绅秉笏。
乾坤正位,上下有秩。
功被社稷,等夷召毕。
公在庙堂,总持纪律
一用公直,两忘猜昵。
不挟朋比,不虞讪嫉。
独立不回,其刚仡仡
爱养人材,奖成诱掖。
甄拔寒素振兴滞屈。
以为己任,无有废咈。
维公平生,恺悌忠实。
内外洞彻初终若一。
年始六十,恳辞冕黻。
连章累岁,乃俞所乞。
放意丘樊,脱遗羁絷。
沉浸图史,左右琴瑟。
气志浩然,不陋蓬荜。
意谓百龄,重休累吉。
还斡鼎轴,赞微计密。
云胡倾殂,憖遗则弗。
闻讣失声,眦泪横溢。
戆冥不敏,早蒙振拔。
言由公诲,行由公率。
戴德不酬,怀情独郁。
西望轜车,莫持纼绋。
维公荦荦,德义撰述。
为后世法,终天不没。
托辞叙心,曷究仿佛。
按:《元丰类稿》卷三八。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一二,《曾子固集》卷三二,《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欧阳文忠公年谱》,《皇朝文鉴》卷一三四,《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宋刻本卷八四、明抄本卷九四、清抄本卷一三四。
祭王逵龙图文(1072年) 北宋 · 曾巩
惟公有独立之志,不羁之材。
扬旌闽楚,按节江淮。
止如山渊,动若风雷。
众皆异其施设,曾孰测其津涯。
若夫拯急难于水火,下隽杰于蒿莱。
越拘挛而不惑,岂浅狭之能偕?
至于称物引类,兴言寓怀,远参骚雅,近杂嘲谐,丽兼组藻,美轶琼瑰,皆足以声驾多士,望隆九陔。
然而位不过郎中,名不过直阁。
流落白头,委蛇一壑。
岂人事之当然,信命存于冥漠?
昏愚不肖,早辱公知。
拊循爱勉,施及其私。
闻公之逝,恻楚歔欷。
戴德莫酬,寓荐以辞。
祭张唐公文(熙宁六年六月一日)(1073年) 北宋 · 曾巩
维公作德于躬,实方实厚,实夷实吁,实坚实茂。
彼嗜而争,我有不惑;
彼妩为朋,我肆而特。
我抗其辞,维彼之默。
始烨其华,儒林礼官。
乃硕其实,侍从之班。
维帝时咨,维士时附。
尚其昌言,式久在序。
告疾于朝,乃长南服。
里无叹声,士女辑穆。
以老得谢,俶其归装。
车御未驱,讣闻四方,维余先人,公同年友。
公子我侄,又托婚媾。
实肴于豆,实酒于觞,驰辞告诚,维以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