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今上皇祐二年,祀明堂,推恩群臣,秘书丞金君得以其父为大理评事致仕。
五年,郊,金君为太常博士,又得以其父为卫尉寺丞。
惟卫尉府君讳某,字温叟,浮梁人。
初,君之考赠大理评事讳某有三子。
伯曰鼎臣,为某军节度掌书记。
仲曰汝臣,为太常博士。
季即君。
兄弟俱举进士,书记与仲既起家,君因不复肯就举,曰:「吾兄弟不可俱去吾亲也」。
后三十馀年卒,以有子为丞云。
君有四子。
曰君著;
曰君佐;
曰君卿,博士也;
曰君佑。
兄弟又皆举进士,博士既有名秩于朝,三子皆复养于家。
盖其父子兄弟之出处如此,何其相似也!
当是时,宋兴已百年,博士方以材自起于贱贫,欲以其所为为天下,慨然有志者也。
君独自得于大山长谷之间,日从子孙,来四方之客,与夫乡人之老,《诗》《书》尊席之侧,啸歌息偃,以忘其年,隤然遂其志者也。
遭天子既宗祀明堂,顾朝士大夫皆褒崇其亲,欲以风示天下。
命书宠章,降于其家,显荣一时,寿考康宁,有孙有曾,以承以翼,何其祥也。
君为人简易无町畦,能事父兄,衣食奉养,自与者尝取其薄。
尝有盗其牛羊,已又盗其所乘马者,君知之,皆不校,盗卒自悔以伏。
盖君之质与其恕,又有足多者如是也。
生于淳化之庚寅,卒于嘉祐之丁酉。
遗命三月而葬,从薄,遂以其年十二月四日葬于饶州浮梁县万户山之前。
夫人徐氏,累赠寿安县君。
君之殁也,有子四人,女六人。
孙男九人,女十二人。
曾孙男三人,女二人。
金氏,或曰出少昊金天氏,或曰出汉侍中秺侯。
秺侯传至孙则亡,至曾孙复侯。
而秺侯有弟伦,伦子若孙,四世六人,皆侍中,以忠孝名尊显于世,世称金氏云。
至君之先,皆家京兆。
唐僖宗时,有令浮梁者,遭黄巢乱,徙人筑险自保,所活人以数万,因留治之,凡十有七年,遂家浮梁,以功至检校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讳某,君曾祖也。
子讳某,君祖也。
博士以君之外孙、尚书屯田员外郎臧论道之状来属,曰:「子为我铭吾亲,吾死足矣」。
巩不敢辞。
铭曰:
卑少恭老,惟物之常。
即强弃艾,乃理之亡。
帝用慨然,尊祀明堂。
顾褒耋寿,风示九有。
君势之亨,与享其荣。
拥笏巍巾,于家以息。
有子有孙,严严我侧。
志无不得,君子之祥。
铭以发之,君子之光。
抚州金溪县主簿徐洪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嘉祐元年,虔州安远阙县令,建安徐洪以抚州金溪主簿摄安远事,明年八月十一日死安远。
十二月,其父尚书屯田郎中举以书告君之故人南丰曾巩曰:「子为我铭洪之墓」。
遂考次君世序、行己、历官、卒葬之终始,铭于其墓曰:君曾大父某,某官。
大父某,某官。
君字孺兴,为人有大志,读书好其治乱得失之大旨,为文长于辨说,其奔放驰骋、上下反复之际,有足壮也。
未冠,声号闻四方。
初中进士,除洪州司户参军,不就。
退居大江之南,好倜傥非常之奇节,不肯少屈于人。
居八年,以父命始强出为主簿,非其好也。
君居家,遇人无亲疏,豁如也,乐赴人之急。
为主簿,不以非其好故怠其意,其治能有爱于人。
金溪富人锢山林之利数十年,君始夺之,而县之贫人赖其利。
盖君之所试者小,其为日又近,而其所既立如是也。
享年三十有二。
死之若干日,葬饶州鄱阳东门外。
母某氏,某县君。
妻凌氏、黄氏。
男一人,曰还孙,始二岁。
女四人,尚幼也。
铭曰:
呜呼孺兴,志果而大。
不胜于柔,以窒其外;
不陨其刚,以亨于内。
胡短其施,而多其与!
父老失子,儿婴失父。
维铭告哀,以纳于墓。
太子右司禦率府副率致仕沈君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一月) 北宋 · 曾巩
君讳某,字某,姓沈氏。
沈氏自齐太子家令约家于吴兴,故世为吴兴人。
至君之大父讳某、考讳某,始自吴兴之东林徙家于钱塘,故今为钱塘人。
君以宗室、密州观察使宗旦恩即其家,得为太子右清道率府副率致仕。
又以祀明堂恩,迁太子右司禦率府副率,兼官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阶银青光禄大夫,勋武骑尉。
盖密州观察使宗旦者,今天子之侄、潞王之孙,而其母夫人,盖君之侄也。
君为人质朴无外饰,其居乡闾,宽然长者也。
其事父兄能力以严,视族人能爱以均。
饶财为大家,而衣服饮食,自与尤寡约
至人有急归我,则推财赴之,无锱铢顾惜意。
邻里岁饥,辄发仓以救人,有欺其财者皆不校。
既老,治其家事不肯懈,曰:「吾先人之所以付我也」。
处其子孙不以逸,曰:「所以使汝守吾先人之法也」。
嘉祐二年三月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七十有六。
其年十一月十五日葬钱塘之西城。
初娶吴氏,再娶车氏,某县君。
其葬也,吴氏实从。
子三人,曰晔,曰晼,曰时。
孙八人,曰沔,曰溱,曰沂,曰淑,曰灌,曰湜,曰渐,曰渥。
曾孙三人,曰师扬,曰师荀,曰师轲,时沔、沂皆举进士,馀亦皆有学行,盖君之教也。
铭曰:
赫赫宗子,保藩于密。
天子曰嘻,汝惟沈出。
予假汝宠,锡其外亲。
东宫之属,有长卫军。
命君于家,俾休其老。
以偃以侧,服章华好。
天子命我,匪我有求。
隤然顺退,媚于林丘。
不蕴为机,不阻为畦。
曰远无仇,曰近无疵。
里巷之依,惟此令人。
流闻馀泽,化其子孙。
惟身之祥,既寿而康。
惟后之祥,宜炽而昌。
惟墓有域,其藏有石。
刻此铭诗,昭示无极。
宝月大师塔铭(1069年) 北宋 · 曾巩
君名修广,字叔微,杭州钱塘人,姓王氏。
九岁出家学佛,居州之明庆院,十一岁落发为僧。
景祐二年诏赐紫衣,五年又赐号宝月大师。
治平某年,州选为管内僧正。
熙宁元年十月感疾,癸丑,会门人与常所往来学佛之人,告以将终。
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享年六十有一。
门人曰慈化大师了性,曰崇照大师了然,曰赐紫衣了蕴,以明年某月某甲子为塔,葬君于某县某乡某原。
君为人乐易慈祥,有智识度量,人不见其喜怒。
读五经,略知大义,颇喜为诗。
少羸多病,始学为医。
既成而有疾者多归之。
无贵贱贫富,皆为之尽其术,未尝有所厚薄。
尤贫者,或资之衣食。
以其故,自京师至于四方,自公卿至于学士大夫,多知其名,既见皆乐从之游。
而乡邑之人,至于羁旅游客,其归之者,无不厌其意。
君于接之虽劳,未尝有懈倦不欲之色。
于资之药物衣食,虽穷无,未尝有所计惜。
其应外者如此。
及退而处夫贫富死生之际,又有所不累其心,故至于不能自给,而未尝动意,至于且死而未尝改容变色。
噫!
是非可铭也欤!
铭曰:
不以贫故累其心,此学士大夫所难。
至于遭死生之变而不惊,又难也。
君之学不同,而自得者则然,固不可以无传。
况于名闻于世,行信于人,故为之书,尚使长存。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元丰二年)(1079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嫁王氏,为侍御史讳平妻,姓曾氏,泉州晋江人。
祖讳穆,殿中丞,追封魏国公。
考讳会,尚书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追封楚国公。
皆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妣黄氏,楚国太夫人。
未嫁,承顺父母尽子道。
既嫁,夫家贫,养姑尽妇道。
辅其夫尽妻道。
夫死,寓食于颍,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又可谓尽母道也。
盖其子五人,回、向、固、同、囧,皆有学行,回有道,为儒宗;
向、囧尤有文。
三人皆身在隐约,而声震天下。
于是时,夫人兄鲁公公亮实为宰相当国,然夫人处里舍弥约,未尝以为泰。
及其后,回、向、同、囧皆蚤世,人以为难处,夫人能自广以理,未尝乱其志。
教养其孙,至男有立,女有归。
熙宁之间,鲁公告老,以太傅、侍中就第。
夫人少鲁公一岁,食其子禄,皆居京师。
二人白首,相顾怡然。
元丰元年春,鲁公薨。
四月丁卯,夫人亦以疾终,春秋七十有九。
夫人以夫恩封金华县君,以鲁公恩赐冠帔。
子回,忠武军节度推官,知陈州南顿县事。
向,峡州硖石县主簿。
固,大名府军巡判官,国子监主簿。
同,陈州宛丘县令。
囧,蔡州新蔡县主簿。
女嫁太子右赞善大夫陈臻古。
孙五人,泌、汾、汶、沂、澺。
汾,郊社斋郎。
汶,试将作监主簿。
夫人既卒之明年,某月某甲子,葬颍之汝阴县怀音乡南高村,祔御史之兆。
其将葬也,固以状来乞铭。
惟夫人为子若妇,为妻若母,皆尽其道,于艰厄流寄之中,能立其家,成就其子,所以自处于通塞之际者,无不当于理,是其智术德性过人远甚,宜得铭。
且余实与其子游最旧,乃不辞而为铭曰:
曾禹之苗,氏自鄫子。
或言厥志,有称阙里。
或以孝显,于经实纪。
或守所闻,羞践霸轨。
遥遥千载,历世有闻。
自荆徂粤,笃生夫人。
楚公之子,魏公之孙。
鲁公维伯,御史是嫔。
乃立厥家,自坠而兴。
乃教厥子,自幼而成。
卷服貂冠,伯也在廷。
子也在幽,硕实洪声。
莫亲己宗,莫重夫氏。
两有其盛,世谁与媲?
维能既试,维德实孚。
尚宠尔后,列铭阴墟。
寿安县君钱氏墓志铭(熙宁九年)(1076年) 北宋 · 曾巩
刘凝之仕既龃龉,退处庐山之阳。
初无一亩之宅、一廛之田,而凝之嚣嚣然乐若有馀者。
岂独凝之能以义自胜哉?
亦其妻能安于理,不戚戚于贫贱,有以相之也。
凝之晚有宅于彭蠡之上,有田于西涧之滨。
子进于朝廷,荐于乡闾。
凝之夫妇,康宁寿考,自肆于山川之间,白发皤然,体不知驾乘之劳,心不知机擭之畏。
世人之所慕者无慊焉,世人之有所不能及者独得也。
其夫妇如此,可不谓贤哉!
熙宁九年,凝之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
予为之因其言而识之曰:夫人姓钱氏。
考内殿崇班穆;
祖考内园使昭晟;
曾祖考宣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湛;
高祖考吴越文穆王元瓘。
夫人色庄气仁,言动不失绳墨,居族人长幼亲疏间尽其宜,事夫能成其忠,教子能成其孝,是皆可传者也。
夫人年七十有三,卒于四月之庚子,而葬于其岁某月某甲子,墓在南康军西城之某原。
初以凝之恩封寿光县君,再以子恕恩封寿安县君。
有子曰恕,秘书丞。
曰格,乡贡进士。
皆以文学显于世。
女嫁进士徐彦伯、太子中允黄廉。
孙某、某。
凝之名涣,筠州某人,今为尚书屯田员外郎致仕。
铭曰:
仕不茍合,安于贱贫。
其难其豫,由媲有人。
维不终窭,又寿以康。
有续孔辰,既庶而臧。
世迫而求,独优以取。
世一以处,独肆而有。
士也则然,女实作辅。
考则钱媛,尚配于古。
按:《元丰类稿》卷四五。又见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1067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黄氏,福州福清县人。
祖讳某,考讳伦,皆仕闽越。
夫人嫁同县林氏,为殿中丞讳某之冢妇,尚书屯田员外郎讳某之妻。
有子曰槩,为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有孙八人。
曰希,宣州泾县主簿,编校集贤院书籍。
曰旦,明州象山县令。
曰邵,杭州南新县令。
曰颜,许州临川县令。
曰稽,曰雄,未仕也。
其二人早卒。
有曾孙十有一人,曰睿、虙、虞、虡、虔、肤、据、处,其三人亦早卒。
夫人年七十有七,治平四年正月癸丑卒于京师之昭化坊,累封嘉兴、天长二县君。
始,殿中府君与其配福清县太君郑氏皆春秋高,安其乡里不肯出。
屯田府君乃从事漳州、泉州、兴化军,逾二十年,终养而后去。
夫人能尽其力,治饮食、衣服以进,及丧,能尽其哀,皆如其夫之志。
其子既就学,夫人常夜治丝枱,居其旁以勉之。
至其后,其子遂以文学名天下。
既而其子不克寿,屯田府君亦卒于官,诸孙皆幼,夫人已老矣,乃栖吴郡,斥卖簪珥以经理其家,丝蓄粒聚,至有田以食,有宅以居。
平居日夜课诸孙以学,有不中程,辄扑之。
及长,遂多知名,连以进士中其科,泾县复校书集贤,世其父职。
夫人乃顾诸孙谓曰:「吾始得事祖姑,今得弄曾孙。
遂保有汝家起于既坠,吾老且死,不恨矣」!
泾县既服夫人之丧,以其柩归吴郡宝华山,某年某月某日,祔屯田府君之兆,而属余铭。
铭曰:
女职在宫,行止于柔。
扶微救厄,则匪我谋。
势有孔棘,义不得宁。
任重于己,振坏为兴。
我储我积,乃续烝尝。
我字我饬,乃袭印章。
苍颠秀眉,燕其作止。
其燕伊何?
维终受祉。
莫仁且智,畴济登兹。
播告无极,视此铭辞。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嘉祐八年十月) 北宋 · 曾巩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溪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祐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十月乙酉葬于江宁府之蒋山。
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
然好问自下,于事未尝有所专也。
其平生养舅姑甚孝。
盖侍郎七子,而少子五人,吴氏出也。
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曰:「吾爱之甚于吾子,然后家人爱之能不异于吾子也」。
故其子孙已壮大,有不知为异母者。
居久之,二长子前死,夫人已老矣,每遇其嫠妇异甚,而身为字其孤儿,忘其力之惫也。
其处内外亲疏之际,一主于恩,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
有以穷归己者,急或分衣食,不为秋毫计惜,以其故至不能自给,然亦未尝不自若也。
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盖笃行如此,而天性之所有也。
其自奉养,未尝择衣食。
其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
方其隐约穷匮之时,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或谓可强起之,夫人曰:「此非吾所以教子也」。
卒不强之。
及处显矣,其子尝有归志,而以不足于养为忧。
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
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
其子为知制诰,故事,其母得封郡太君,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
此夫人之德见于行事之迹,而余以通家,故熟于耳目者也。
夫人之考讳畋,畋之配黄氏,两人者皆有善行,乡里称之。
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
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
安仁宣州司户参军,安石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安世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礼大名府莘县主簿,馀未仕也。
女三人,长适尚书虞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前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
孙男九人,曰雱、敷、旁、瓬、𣃚、防、斿、旂、放。
孙女九人,长适解州安邑县主簿徐公翊,次许嫁太庙斋郎吴安持,馀尚幼。
铭曰:
嗟若人兮,洵好善兮。
始终一德,仁七子兮。
遗弃细故,笃九族兮。
脱珥推食,光惠施兮。
以义易利,能无累兮。
纵心委命,志弥邵兮。
谓宜百岁,奄忽逝兮。
风有《采蘋》,经所首兮。
原念美实,辑此辞兮。
庶几德音,与古对兮。
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熙宁二年八月)(1069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许氏,苏州吴县人。
考仲容,太子洗马。
兄洞名能文,见国史。
夫人读书知大意,其兄所为文,辄能成诵。
父母衣食服御,待之而后安。
既嫁,惇行孝谨,宜于其家。
其夫为吏有名称,夫人实相之。
及春秋高,于内外属为高曾行,而慈幼字微,愈久弥笃,故亲疏怀附,无有恶斁
昔先王之治,必本之家,达于天下,而女子言动有史,以昭劝戒。
后世以古为迂,为政者治吏事而已。
女子之善,既非世教所奖成,其事实亦罕发闻于后,其茍如此,其衰微所以益甚,则夫人之事,其可使无传也哉?
夫人嫁沈氏,其夫讳周,太常少卿、赠尚书刑部侍郎。
其舅讳某,赠兵部尚书,杭州钱塘人。
夫人封六安县君、寿昌县太君,年八十有三,熙宁元年八月丁巳卒于京师,二年八月某甲子,合葬杭州钱塘县龙车原。
子曰披,国子博士,有吏材。
曰括,扬州司理参军,馆阁校勘,有文学。
其幼皆夫人所自教也。
女二人蚤卒。
铭曰:
生民之治,必本于身。
教行于家,馀以为人。
世弊俗偷,恕于在己。
内替常度,外强于理。
淑惟寿昌,学与心成。
笃于孝慈,匪劝而能。
有翼于夫,有迪于子。
尚类古人,其传以此。
德清县君周氏墓志铭(熙宁三年三月)(1070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周氏,湖州长兴人。
曾大父讳某,大父讳某,父讳某。
嫁同县陈氏,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讳某之妻。
为人柔嫕静庄,在父母家至归于夫氏,本于自修,而卒于能孚于属人。
陈氏有姒妇,寡居当家事,夫人常曲意下之,于事常退避不敢与。
姒妇以其故,顾夫人甚欢,而亲疏观者莫不悦。
著作有田数千亩,而爱士好施,夫人常悉力助之。
以其故至不能自给,而夫人处之自若。
遇子之非己出者,与己子无毫发厚薄意,人以为过人,而夫人若有所不及也。
享年三十有五,封德清县君。
子曰枢,为尚书屯田员外郎。
曰楷,曰权,未仕也。
卒于庆历五年之二月辛丑,葬于熙宁三年之三月庚申,其墓在长兴县永昌乡卞山之阳。
铭曰:
嗟淑人,体明德。
外惟均,内自克。
不永年,陨嫔则。
兆亲宫,藏石刻。
夫人周氏墓志铭(1065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讳琬,字东玉,姓周氏,父兄皆举明经。
夫人独喜图史,好为文章,日夜不倦,如学士大夫,从其舅邢起学为诗。
既嫁,无舅姑,顺夫慈子,严馈祀,谐属人,行其素学,皆应仪矩。
有诗七百篇,其文静而正,柔而不屈,约于言而谨于礼者也。
昔先王之教,非独行于士大夫也,盖亦有妇教焉。
故女子必有师傅,言动必以《礼》,养其德必以《乐》,歌其行,劝其志,与夫使之可以托微而见意,必以《诗》。
此非学不能,故教成于内外,而其俗易美,其治易洽也。
兹道废,若夫人之学出于天性,而言行不失法度,是可贤也已。
其夫来乞铭,予与之亲且旧,故为之序而铭之。
盖夫人之王父讳协,为尚书刑部郎中。
父约,今为尚书虞部员外郎。
青州益都人也。
夫人嫁关氏,为徐州丰县令景仁之妻,为尚书职方员外郎、赠尚书都官郎中讳鲁之子妇,生一男二女。
年二十有六,卒于治平二年之九月某甲子,葬于杭州钱塘县履泰乡葛松原,实某年某月某甲子。
关氏钱塘人也。
铭曰:
女有图史,传于师氏。
其劝以乐,其康以礼。
能此非他,由学而已。
王政之兴,盖自此始。
今孰登兹?
维周之媛。
学由自好,终之不倦。
言循于矩,行循于典。
尚配古人,辉光日远。
永安县君谢氏墓志铭(皇祐五年十一月) 北宋 · 曾巩
宋故卫尉寺丞王公讳用之之夫人、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工部郎中讳益之母,姓谢氏,累封永安县君。
其卒皇祐五年之六月十四日,其葬于抚州金溪县之某乡某原,既卒之百有五十一日也。
其子曰益,曰某,皆已卒。
曰某,曰某,曰孟,楚州司理参军,亦已卒。
其孙曰安仁,宣州司户参军,曰安道,皆已卒。
曰安石,殿中丞,通判舒州;
曰沆,荆南府建宁县令;
曰安国,曰安礼。
其曾孙曰某,曰某,曰某。
其墓,工部故人之子曾巩志之,曰:王氏由工部之叔父、尚书主客郎中、赠太常少卿讳观之始起家为能吏,遂追荣其父讳某为尚书职方员外郎,至于工部父子,遂皆进于朝为闻人,其世浸大。
夫人及拜其舅与夫之荣,而享其子与孙之禄,其寿至于九十,其卒于抚州之临川,安于其寝。
余既与夫人之诸孙游,而尝得拜于堂上,见其色和,其容谨,闻其言俭而勤,退而闻其为妇顺,为母慈,知其所以享其福禄者,其宜也已。
余观诗人之歌其后妃,至于诸侯、大夫之妻,内修法度,辅佐其夫,而其效之见,则《兔罝》之人至于《江汉》、《汝坟》之妇女,皆承其化而笃于礼。
余固叹其当是之时,上下之间,内外相饬,何其至也。
如夫人之资,而使出于其时,则必有歌于风而被之于无穷之事。
若余之鄙,其亦曷能知其所至也哉?
谢氏之祖曰某,考曰某。
铭曰:
士显其施,其行易知。
女处于私,其有孰窥?
严严秀眉,不见缺亏。
曷以长之?
视此铭辞。
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熙宁二年十月)(1069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李氏,其先燕人,而今家许州之长葛,赠太子太傅讳谭之曾孙,赠礼部尚书讳运之孙,赠刑部尚书讳昌言之女,而母晋平县君聂氏也。
夫人嫁骆氏,骆氏亦家许州之长葛。
其夫讳与京,为某官,检校某官,知某州。
享年七十有九,封永安县君。
有子男四人:长吉、逢吉、元吉,皆三班奉职,早卒;
嘉福今为右班殿直。
女三人,亦早卒。
夫人以嘉祐八年十一月丙辰卒于其家之正寝,而以熙宁二年十月葬于许州长社之舞鸾乡白兔里,祔骆侯之茔。
夫人仁孝慈恕,言动必择义理。
事父母不违其教,事舅姑不违其志,事夫顺而有以相其善,遇子至于内外属人,一以恩而不违于礼。
初,刑部之兄昌龄,当太宗、真宗时辅朝政,李氏族大而贵,然刑部嫁女常择寒士,而至其后多为名臣,范文正公仲淹、郑文肃公戬与骆侯是也。
夫人之弟光禄少卿禹卿,余妻父也,实葬夫人,故属余铭。
铭曰:
性有能否,行有失得
一当于理,士有不克。
淑哉夫人,秉是壸彝
周旋大小,无过无亏。
贵不称德,寿则谓遐。
维藏在许,永裕厥家。
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墓志铭(治平三年四月) 北宋 · 曾巩
君讳迂,字明远,姓李氏。
为人孝友慈恕,读书务大旨。
生五代之际,再试明经,不合,退居楚丘。
有田百馀顷,皆推与其族人,独留五顷而已,曰:「无令子孙以财自累也」。
宋初,秘书监彭君荐其行义,诏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而君终不肯强起。
淳化三年壬辰九月二十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八十有四。
维李氏远出于皋陶,而其后李耳之孙昙为秦司徒。
昙子玑,玑子牧,事赵,始家赵郡。
牧子泊,泊子左车,于赵号广武君。
广武君子遐,涿郡太守。
遐子岳,谏议大夫。
岳子秉,颍川太守,又徙家颍川。
秉七世子膺,河南尹。
膺子瑾,复家赵。
瑾曾孙楷,晋治书侍御史,有子五人,曰辑、晃、芬、劲、睿,以所居巷东西自别,故劲称西祖。
劲子隆,后魏阜城令。
隆后九世栖筠,唐御史大夫赞皇文献公。
文献公子吉甫相宪宗。
吉甫子德修,楚州刺史;
德裕相文宗、武宗。
楚州子煴,宋州宋城令,君曾祖也,又徙家宋之楚丘,故今为楚丘人。
宋城子确,莱州胶水令,君祖也。
胶水子谭,磁州邯郸令,君考也。
邯郸之少子运,为太常少卿。
有子曰昌龄,太宗、真宗时为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故胶水赠太子少保,邯郸赠太子少傅。
君娶丁氏、王氏。
王氏有子曰昌震,为建州松溪令,赠尚书驾部郎中。
驾部有子曰汉卿,今为诸王府侍讲、尚书虞部员外郎。
虞部有子曰彦龙,彦龙复有子四人矣。
君卒后七十四年,治平三年丙午四月某甲子,虞部葬君于开封府开封县保安乡永宁里之原,以王夫人从。
铭曰:
不累于物,全吾质兮。
不羁于世,遂吾志兮。
作宅新原,维孝孙兮。
纳铭幽扃,永淑声兮。
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铭(治平三年四月)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王氏,太原人。
嫁赵郡李氏,为磁州邯郸令、赠太子少傅讳谭之冢妇,试秘书省校书郎讳迂之妻。
为人明识强记,博览图籍,子孙受学,皆自为先生
其行仁孝慈恕,始于为女,中于为妇,终于为母,无不尽其道。
享年八十,大中祥符三年庚戌十二月己巳,卒于虢州卢氏县其子之官舍。
子曰昌震,建州松溪令,赠尚书驾部郎中。
驾部子曰汉卿,令为诸王府侍讲、尚书虞部员外郎。
虞部尝为李氏九世谱,甚博而详,多夫人之所为言也。
治平三年丙午四月丁酉,虞部以夫人之丧,从校书君葬于开封府开封县保安乡永宁里之原。
铭曰:
呜呼夫人!
既有其质,又肆尔力。
古有遗辞,罔不采获。
克践以躬,亦畀尔息。
维瘗有铭,尚以载德。
池州贵池县主簿沈君夫人元氏墓志铭(治平二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元氏,钱塘人。
祖讳德昭,事吴越国王钱氏,宋兴,赠太保。
考讳好文,尚书比部员外郎,赠某官。
嫁吴兴沈氏,其舅为尚书屯田郎中讳某。
其夫为池州贵池县主簿讳播。
夫人在父母家,内外上下、亲疏长幼皆宜之。
年十有七而嫁,既嫁,如在父母家时。
贵池君早世,无兄弟,太夫人春秋高,诸子尚幼。
夫人年三十馀,于羁旅单独之中,阖门事姑,能尽其孝。
教养诸子,至其后皆为成材,能世其先人。
方其忧戚艰厄之时,人恐其不能堪,夫人既奋厉经理,以保有其家,又退能自安,不乱其志,是人之所难,而其后世之不可以无述者也。
夫人年七十,以治平二年某月某日卒,卒之若干日,葬真州扬子县甘泉乡三城里北山之原。
子男四人皆进士:曰伯庄,未仕;
曰季长,越州司法参军;
曰叔通,秘书省著作佐郎;
曰次通,试将作监主簿。
贵池君于先人为同年友,而诸子又与余游,故为铭。
铭曰:
元出于危,于东得姓。
有保有郎,重世之盛。
允淑夫人,集享家庆。
来嫔沈宗,作德维令。
处平不盈,在险能正。
姑曰微妇,余老谁据。
子曰微母,余幼谁怙。
自振单弱,卒持艰急。
老肆而安,幼强以立。
实保沈宗,自替而昌。
有烈如此,何愧烝尝。
后世原美,孰可无述?
刻辞幽宫,庶几不没
危:《读书记》、顾校本、傅校本注疑作「魏」;
章校本作「魏」。
⑴ 《元丰类稿》卷四五。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一五,道光《仪徵县志》卷八。
双君夫人邢氏墓志铭(嘉祐六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夫人邢氏,无为军巢人也。
嫁为赠大理寺丞姓双氏讳华之妻,封万年县太君。
子男三人:曰渐,为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吉州军州事。
馀未名,皆早夭。
夫人年八十有六,嘉祐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卒于宣州之官舍,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葬于无为军巢县无为乡恽良里之原。
方大理府君之在隐约,屯田始就书学,夫人能经理其家,使无内忧,以卒就其志。
及屯田有列于朝,夫人食其禄养,就封大县,实受成报。
天之施与善人,岂非信哉!
夫人之在疾也,屯田之配长寿县君陈氏,供养营救,有过人之行。
州上其事,天子闻而嘉之,敕州使致粟帛赐其家。
于是人知夫人之善,不独能成其子,又能化其家也。
铭曰:
允淑夫人,秉是壸彝。
有韡车服,维宠嘉之。
葬有卜壤,其吉在斯。
推求美实,视此铭辞。
旌德县太君薛氏墓志铭(1054年)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薛氏,累封旌德县太君,为故太子右清道率府副率致仕、赠右监门卫将军姓段氏讳某之妻,今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礼宾副使名某之母。
某州某县人也。
大父讳某,当吴越钱忠懿王时,娶王女,为王国官。
父讳某,祥符初,为东头供奉官。
供奉常将屯宫门,而监门之父、右班殿直讳某者,屯三阳,二人者,以意气喜相得也,遂以夫人归段氏。
夫人性柔淑,能和其属人,自佩服栉珥,凡资己者,常出于俭而有馀,好施,虽尽费不以为侈也。
生男一人,礼宾也。
女二人,长适开封黄思问,次适吴郡潘孝孙,皆进士。
夫人年四十有三,大中祥符七年五月某甲子以疾卒于京师之敦教坊,某年某月某甲子祔其夫之柩,葬于某州之某县某乡某所之原。
前葬,礼宾称夫人之行与其世序封号之详,托铭于南丰曾巩,为述而铭之曰:
约乎己,厚乎人。
发其积,在子孙。
韡兮翟,列封君。
硈兮石,瑑铭文。
永兴尉章佑妻夫人张氏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夫人姓张氏,建安人。
父讳士龙,举进士。
嫁同郡章氏,为永兴尉佑之妻。
所出三男四女,曰造、适、述,皆举进士。
造及第,为清海军节度掌书记。
女嫁俞瑾、徐立之、陈震,亦皆举进士,其一蚤死。
初,永兴府君起家二十年,止于为尉,及死,三男尚幼,造既起,又蚤死,已而适亦死。
夫人维能忘其贫,所以使其夫能屈于小官而说;
维能务其生,所以使其子能安于幼学而成;
维能顺其性,所以居流离颠顿之间,而不为悲哀愁忧乱其志也。
其为人卑,极于顺;
其为人尊,极于慈。
推于其疏宗远属之间,极于爱,男之有不能葬者,为葬之,女之有不能嫁者,为嫁之,忘其力之匮而为之也。
此皆古今学士儒者所难,而女子之善能如此,此非可铭者欤?
嘉祐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卒于洪州之私第,即以其年十二月十八日葬于洪州某县之某乡某原。
铭曰:
彼以吾穷,我以吾仁。
二者皆天,吾乐其因。
寿止七十,岂不得年?
维其有之,愈远弥传。
福昌县君傅氏墓志铭(至和三年) 北宋 · 曾巩
福昌县君姓傅氏,会稽人。
尚书职方员外郎霖之女,同郡尚书职方员外郎关公鲁之妻。
后关公五年,至和三年二月丙申卒于家,年六十有四。
子男八人,景棻、景元、景仁、希声、杞、景山、景宣、景良。
女一人,景华,嫁著作佐郎史叔轲。
福昌君在家,为父母所器异
既嫁而夫属无退言,布衣恶食,身治细微。
故关公之禄及其疏昆弟姊妹之孤。
其事关公正以从,其教子慈以肃。
关公起进士,为郎,为池、台两州,年八十以归,曰:「吾少得尽力于官,而老得自休于家,不以家事累吾志者,以有夫人也」。
八子学行修立,景棻、希声、杞同时皆中进士。
夫人之卒,景棻为江阴尉,希声宝应尉,杞和州判官,景元亦以父恩为广德尉,皆能其官。
景仁而下,皆有闻于人,实受教于夫人也。
始,关公既贫而孤,其仕与婚又皆后,至其终有百口,为大家。
福昌君维厚勤薄养,所以经理其微,维可否以明,行止以公,善训能使,诚恕爱人,所以使其家有节法,以有其成也。
某月甲子从葬钱塘之某原,其子来属以铭。
景宣,予妹婿也,宜为铭。
其辞曰:
关氏爰昔,始如萌芽。
台州奋拔,垂实敷华。
进勤退佚,不恤其家。
由媲有人,作其内治。
孰致其休?
不懈于勚。
孰致其隆?
不简于细。
高明纯约,坦坦其夷。
无怨无疵,小大化之。
有容有则,妇子顺之。
公为朝老,子宦以成。
象衣华轶,我止我行。
巍冠文笏,我翼我承。
公曰微子,谁据谁依。
子曰微母,莫济登兹。
云谁无母,其孰无妻,为妻为母,如我谁伉。
生虽有止,存也其长。
鸿鸿号声,垂此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