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皇太子北郊青城起居表(五) 宋 · 汪藻
函种八变,将修大祭之仪;
陛戟百重,密警周庐之卫。
举典容而创见,殚诚物以骏奔。
恭惟皇帝陛下道与时升,礼由义起。
谓一郊二祭之合,非三代六经之传,弗讳属车之劳,躬临方泽之祀。
坛垓在望,笾豆告陈,蠖濩深思,丰融来应。
臣属当龆龀,莫侍冕旒,徒瞻睟穆之光,无补肃雍之相。
按:《浮溪集》卷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
皇太子北郊青城起居表(六) 宋 · 汪藻
肇称币玉,修泰折之明禋;
夙届郊宫,拱钩陈之众卫。
一人斋祓,万宇骏奔。
恭惟皇帝陛下出乘昌期,奄有诸夏。
极天所覆,皆予相祀之臣;
环海之间,备厥丰盛之物。
却懋功而不有,推美报于无穷。
歌《昊天成命》之诗,明万物资生之德。
惟至诚能参化育,允答坤元;
凡有气莫不尊亲,载严母事。
臣尚婴觿韘,莫执豆笾,方暂阔于清閒,期早膺于锡羡。
昭慈献烈皇后𣪁宫朝拜表 宋 · 汪藻
臣某言:伏以比陈廞卫,奄毕窆封,顾孝养之永违,罄哀悰而何及?
谨差某官奉表奏告以闻。
臣某谨以摧以感、顿首顿首,谨言。
昭慈献烈皇后祔庙毕𣪁宫旦望等表 其一 八月旦 宋 · 汪藻
伏以宫壸兴哀,屡改阶萱之旦;
寝园在望,俄惊陵柏之秋。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位正累朝,德齐先后。
仙游虽邈,慈矩具存。
地隔三山,莫献蟠桃之实;
神归九庙,长游大练之衣。
适遇萧辰,何胜永慕!
其二 秋社
伏以宫衣掩御,已虚夏凊之仪;
农扈报功,忽届秋成之候。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俪天德大,救物功深。
既鍊石以告成,遽乘云而不返。
追攀无及,感怆奈何?
其三 中秋
伏以长乐终天,人结母慈之恋;
蓐收告节,月圆秋气之中。
观玉琯之屡移,望柏城而增怆。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体姜任之德,希黄老之踪,倏赴帝乡之期,永违天下之养。
每怀遗训,徒极哀悰。
其四 九月旦
伏以轩星既掩,騩驾莫还,方兴长夜之哀,忽届杪秋之序。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功参十乱,道冠六宫。
问寝承颜,一朝违长乐之养;
祔姑合食,千载奉泰陵之游。
摇落有怀,追攀无所。
其五 重阳
伏以穜稑告成,尝帅九嫔之献;
菊萸在荐,莫伸万寿之祈。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厚德伣天,徽音垂世。
自哀缠于厚夜,忽时及于凋年。
爰致孝思,式陈时荐。
其六 九月望
伏以椒掖戒寒,柏城无晓。
永隔乘云之驭,倏更濡露之辰。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化首宫闱,泽流寰宇。
念纂承于丕绪,蒙保佑之隆恩。
缅想徽音,何胜孺慕?
其七 十月朔
伏以衅结终天,时丁良月,虽閟宫之在望,瞻大练以无阶。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梦月钟灵,补天俪德。
奄隔晨昏之养,屡惊弦晦之迁。
睹兹流光,何胜永慕?
其八 下元节
伏以验灰缇室,将观一气之回;
校籍清都,莫重三元之毕。
缅思慈范,永隔仙游。
恭惟昭慈献烈皇后所忧在贤,以俭为宝。
方俟含饴之庆,遽兴复土之哀。
爰即佳辰,载陈诚荐。
按:《浮溪集》卷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二。
十月朔奏告太祖皇帝表 宋 · 汪藻
伏以时丁良月,嘉万宝之既成;
节逼凋年,怅三微之将复。
恭惟太祖皇帝陛下功弥宇宙,泽浃华夷。
光垂鸿业之馀,燕及眇躬之嗣。
因节寒之始届,致时奠以遐思。
按:《浮溪集》卷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二。
徽宗皇帝梓宫还阙慰表(1142年8月29日) 宋 · 汪藻
舆卫遐征,千年厌世;
衣冠永閟,万里还京。
痛缠宸极之尊,哀被海隅之远。
恭惟皇帝陛下躬承龟鼎,慕见羹墙。
龙髯既绝于中天,蜃路尝淹于异域。
虽迎瞻引綍,动一人罔极之思;
然归祔庙祧,实千古非常之事。
愿宽圣抱,俯慰群心。
显肃皇后梓宫还阙慰表(1142年8月29日) 宋 · 汪藻
慈极终天,灵輴返国,凡居持载,孰不哀摧?
恭惟皇帝陛下功懋承祧,孝深陟屺。
念昔从周狩,莫陪八骏之归;
幸今祔汉陵,当乐千人之聚。
孺慕虽钟于此日,母仪如见于平生。
愿抑圣情,少安群下。
懿节皇后梓宫还阙慰表(1142年8月29日) 宋 · 汪藻
騩驾当还,龙輴乃至。
变俄生于坤载,哀尤切于宸衷。
恭惟皇帝陛下运启中兴,教先内治。
汲汲方求于故剑,迢迢已隔于灵津。
瞻六引之来归,抚九嫔而增恸。
然数存修短,而礼极哀荣,愿裁临感之悲,永副苍生之望。
谢进书赐银合茶药表(1137年6月21日) 宋 · 汪藻
臣藻言:伏蒙圣恩,以臣再投进编次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一百册,赐臣茶药并银合各一具,遣成忠郎、枢密院准备差使胡泽,就臣所居给赐者。
肤使临存,贷其猥酿;
宝奁颁赉,实以珍芳。
非幽屏之宜蒙,辱阴私而反惧。
伏念臣昨者奉承明诏,蒐补阙文。
遭汉家百六之灾,漫无载籍;
取《武成》二三之策,乌足成书?
方虞抵牾之诛,忽拜便蕃之赐。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轸羹墙之念,矜铅椠之劳。
分北苑之上腴,用濡燥吻;
乞西山之灵剂,使制颓龄。
眷尚不忘,报将安所?
惟悉褒于凡目,庶少补于毫分。
方多事之抢攘,未尝汗马;
岂馀年之晼晚,敢复捐书?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
谢进书特授左中大夫表(1137年6月21日) 宋 · 汪藻
臣藻言:伏奉告命,以臣再修到元符庚辰所编诏旨等,特授臣左中大夫者。
国史补亡,虽日勤于采获;
君恩驭幸,乃岁冒于迁除。
矧方抱于遗弓,忍独荣于载笔?
上还不获,退省为忧。
恭以太上皇帝圣学高明,天资仁厚。
承熙洽百年之后,享安荣两纪之馀。
凡今言动之所传,视古诗书而无愧。
祇缘误国之相继,循致陟方而不还。
既海隅皆服于尧丧,宜柱下一新于汉注。
夙蒙垂付,适幸纂成。
岂谓皇帝陛下,明发有怀,兼收罔弃。
嗟夏时之既失,于杞莫稽;
幸商颂之复全,以《那》为首。
特懋存书之赏,猥沾承学之臣。
敢不仰奉殊私,俯殚绵力,裒中朝副墨之要,俟良史杀青之求。
穆王御骏以来归,已孤此望;
孔子感麟而有作,尚见其人。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二,《新安文献志》卷四○。
谢除显谟阁学士表(1138年11月25日) 宋 · 汪藻
臣藻言:准告一道,伏蒙圣恩,以臣编次徽宗皇帝诏旨进书了当,特授臣显谟阁学士,寻具辞免,蒙降诏不允者。
蒐求载籍,仅输掌故之劳;
越进通班,益玷承明之选。
蒙隆私之荐及,惧小器之难胜。
伏念臣少则嗜书,老而忧国。
念广记备言之所载,虽诸侯小国以犹传。
岂承万世之丕基,乃缺一朝之信史。
因露章而有请,蒙给劄以兼收。
周旋虽阅于七期,缀辑敢忘于一日?
多识汉事,徒窃慕于蔡邕;
续成晋书,谁见推于陈寿?
岂意奏篇之渎,遽叨增秩之荣。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继体守文,奉先思孝。
既皇皇追慕,望鼎湖弓剑之还;
宜汲汲纂修,求石室图书之备。
明诏周询于海内,遗编悉上于史官。
方博见闻,一新凡例。
而臣夙蒙眷委,适就编摩,固难追补于螭头,幸已获臻于麟趾。
爰冒尘于乙夜,俄超摧于西清。
仍许乃僚,亦同兹赏。
臣敢不誓殚朴学,仰称明恩?
问周穆王之诗,庶无惭于子革;
上段太尉之事,当更采于宗元。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九,《南宋文范》卷二七。
谢笏带表 宋 · 汪藻
枫宸黼扆,误参国论之馀;
象齿南金,猥辱身章之锡。
拜手方承于帝命,折腰已焕于朝班。
伏念臣奋迹诸生,无心膴仕。
策名下吏,但知敛版之恭;
服采周行,常佩书绅之戒。
幸会真人之出,亟叨近弼之除。
进侍轩墀,每惭骨相,忽被匪颁之渥,始惊藩饰之优。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贯三微,礼先四近。
谓百度殚残之殆尽,当复于初;
怜孤臣衰朽之无堪,特华其老。
肆垂异数,加贲终身。
臣敢不尊如五瑞之仪,宝若万钉之玩?
书而对命,不忘议论之忠;
束以立朝,益懋筋骸之力。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九。
谢加食邑表 宋 · 汪藻
庆发九重,恩加四海。
辱在廷绅之列,猥蒙井赋之封,下拜增辉,中藏知感。
臣某恭惟皇帝陛下辑宁夷夏,光复乾坤,爰因涣号之颁,例有真租之锡。
论效何殊于澼絖,冒荣乃甚于繁缨。
臣敢不奉以周旋,退而黾勉?
念家无甔石,既叨食采之田;
虽年在桑榆,会有捐躯之日。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