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谢授新安郡侯表(1140年) 宋 · 汪藻
臣藻言:准告命,伏蒙圣恩,以宗祀赦文授臣新安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者。
礼洽中天,庆覃外服。
猥奉十行之诏,就加五等之封。
伏念臣积冒恩私,寖踰分愿,昨投閒于异县,蒙起废于偏城。
久客还家,方憩南飞之鹊;
通侯授印,忽成左顾之龟。
虽渗漉以维均,何遭逢之独异?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调和万类,藩饰群工。
属宣室之受釐,罄寰区而蒙福。
臣适临本郡,仍胙乡州。
宋人洴澼以得封,望胡及此?
汉将银黄而誇里,荣乃过之。
宠既逮于子孙,忠敢移于生死?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二,《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二,《新安文献志》卷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三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一,《宋四六选》卷八。
谢除中书舍人表(1127年8月27日) 宋 · 汪藻
朝廷有命,莫严内史之赞书;
沟渎何知,遽补甘泉之法从。
既冒久虚之选,仍叨不试之除。
伏念臣居世寡谐。
资身无策。
一官平进,安知巧宦之机?
半世倦游,长在穷愁之境。
昨幸蒙于起废,恩复许于参华。
适值时艰,俄遭敌变,身将沦于异域,望已绝于中天。
岂意生还,复膺器使?
备史职中兴之始,摄词臣多士之馀。
所忧芜累之陈,不堪代匮;
乃误便蕃之及,遂使为真。
过分所期,循名而惧。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兼收群策,光复丕图。
谓聪明睿智之有临,须号令文章之可述。
故于掌制,必以能言。
而臣学昧渊源,文惟雕篆,况齿发早衰于多病,而精神新耗于百忧。
大惧旷瘝,上孤甄擢,虽不能草诏,使武夫悍卒之涕流;
然常愿输忠,俾君子小人之情得。
倘酬鸿造,何有馀生?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六,《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七。
谢除兵部侍郎表(1130年5月11日) 宋 · 汪藻
东省瘝官,方祈病免;
中台分职,乃误优迁。
资逢世以非宜,宠逾涯而益惧。
伏念臣江湖遐裔,章句小儒。
材不过庸,仅及下中之品;
学虽忘老,安知左右之原?
偶随多士之游,幸备公朝之选。
遍誇清贯,遂缀迩联。
旋遭值于干戈,获奉承于羁靮。
才因事见,初无横草之功;
灾与衰期,乃有负薪之疾。
屡投诚于魏阙,将归卧于漳滨,猥蒙内史之书,俾贰文昌之秩。
戎昭所系,儒绂奚堪?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睿智有临,忧勤无逸。
光复祖宗之旧,既已配天;
兼收文武之长,未尝愒日。
惟臣琐质,负国明恩,竭股肱之力而徒有此心,譬腹背之毛而何裨于用?
耗糜廪食,羞愧神明。
不辞勉效于秋毫,顾恐溘先于朝露。
周六典治凡之职,虽幸叨居;
汉九卿赐告之恩,终期得请。
谢除兼侍讲表(1131年2月2日) 宋 · 汪藻
视草禁严,谈经閒燕,兼近侍进言之责,极儒臣稽古之荣。
拜命以还,抚躬而惧。
臣尝谓天纵将圣,奚须博学以成名?
王求多闻,盖欲取人而为善。
故自古右文之世,必留心讲艺之官。
如臣至愚,何以仰称?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卓然上智,济以克勤。
同汉祖之英,论道不忘于息马;
笑齐侯之陋,读书见议于斲轮。
而臣猥以非才,膺兹遴选,第竭简编之习,仰承帷幄之光。
虽海岳深崇,顾何取涓埃之细;
然圣贤闻见,或不如农婢之专。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一,《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二。
谢除翰林学士表(1130年12月13日) 宋 · 汪藻
非才冒宠,久誇文石之班;
优诏传恩,趣上玉堂之直。
既假朝章之焕,仍分御府之珍。
逊避莫从,叨尘为惧。
伏以文章虽本一技,命令实行四方,故自古禁林之除,极当时儒者之选。
矧今多士,尤重他官,内敷帝制之坦明,外应军书之警急。
学非闳博,难酬跋烛之咨
思或淹迟,将误掣铃之召。
当得瑰杰,来承燕閒。
如臣者,猥以诸生,起于遐裔,首尾策名之二纪,中间不调者十年。
会真人光复之初,陪列辟骏奔之后,骤膺间拔,遍历高华。
既时巡清跸之屡移,方驿召群英之未至,执羁在道,视草无人,姑从东省之联,兼候北门之对。
尝因多病,不胜狗马之心;
愿赐宽恩,任逐桑榆之晚。
孰云代匮,遂使为真?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志靖华夷,忧深宵旰。
励精于学,每求稽古之臣;
罪己以言,欲致销兵之福。
治虽得要,人岂当材?
敢不仰佩眷知,力思补报?
丝纶行远,顾奚俟于丹青;
海岳居微,或有资于尘露。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七,《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一四,《渊鉴类函》卷七二。
谢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表(1131年9月28日) 宋 · 汪藻
论思无补,席宠过优。
蒙内史之赞书,预西清之更直。
载循侥冒,深积兢危。
窃惟祖宗谟训之藏,上宪奎壁图书之象,敞禁楹而并峙,命儒学以递居。
矧接鸳鸿之游,尤高龙马之选。
法从假之而出守,书生借此以为荣。
夫岂孱庸,所能堪副?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聪明稽古,寅畏事天。
见贤而拔其尤,每兼收于群策;
拨乱而反之正,将光复于丕图。
而臣久服周行,最为冗从。
入备内朝之供奉,出分辅郡之顾忧,虽远清光,实繄全度。
重高明之地,怅已负于明恩;
践文石之班,敢遽忘于雅意?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九。
谢抚州到任表(1134年9月22日) 宋 · 汪藻
吏最无闻,宜从黜典:戍期未毕,转畀名藩。
蒙拔擢之过优,惧颠隮之益速。
严程及境,涓月班春。
伏念臣蚤窃儒科,晚陪法从,久污禁林之直,寖膺州绂之除。
去国三年,长望蓬莱之气;
移官千里,遥瞻牛斗之墟。
矧江介之奥区,实里门之邻壤,熟知风俗,当省教条。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运属丕承,志期光复。
采薇遣戍,何昆夷、猃狁之足忧?
细柳劳军,知李牧、廉颇之可用。
凡在照临之域,举怀驰骛之忱。
而臣投老无堪,冒恩最甚。
虽一收朝迹,无复脩门;
然两剖守符,皆非凋郡。
方圣主躬巡于侯甸,宜群臣皆备于戎行。
乃从简书,莫捍牧圉。
惟州县异承平之日,尤在恤民;
使里闾无愁叹之声,是为报国。
谢徽州到任表 宋 · 汪藻
五年蓬藋之居,仅终载笔;
百世枌榆之壤,猥使分符。
既弹贡禹之冠,仍衣买臣之绣。
即趋官守,恭布诏条。
伏念臣早出寒乡,晚跨近列。
释锄耰而作吏,几四十年;
望旒扆以拜州,才二百里。
惟今日股肱之郡,乃平生父母之邦,行道咨嗟,举家感涕。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恢张治具,驾驭人材。
谓臣不改岁寒,故起之散地;
知臣素推月旦,故付以本州。
而臣久迫衰残,颇怀静退。
虽迩封之易治,惟绵力之难胜。
属县前驱,初比缘于草檄;
行朝在望,复何俟于移关?
誓捐不肖之躯,仰报非常之赐。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九,《舆地纪胜》卷二○,《新安志》卷一○。
谢泉州到任表(1141年) 宋 · 汪藻
恭承休命,就易名藩。
去父母之邦,接淅敢同于他国?
问蛮夷之俗,褰帷如在于中州。
责重扪心,恩深陨涕。
伏念臣昨从祠馆,叨领守符。
素号迂疏,无问马及羊之智;
乃蒙安便,得维桑与梓之州。
二年而劳力劳心,一身而畏首畏尾。
力祈罢免,反冒迁除。
虽卖剑买牛,老犹堪于渤海;
然举头见日,身益远于长安。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总覈百工,照临万国。
眷方隅之濒海,须师帅之得人,故遣近臣,往绥遐俗。
况今闽徼,莫盛泉山,既旁接书文之同,当尤惩狱市之扰。
臣敢不仰遵宽大,俯厉衰残?
讲求百粤之宜,参诸禹贡;
奉上三年之计,对以春秋。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九,《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二,《新安文献志》卷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三八。
谢除江东提刑表 宋 · 汪藻
蛮方久次,忽蒙恩诏之颁;
使节内迁,仍获乡邦之便。
盖始望未尝及此,虽自谋何以过之?
人知从欲以为荣,臣独感恩而至泣。
伏念臣早缘孤直,叨备使令。
虽才疏屡至于颠隮,然事白即蒙于超擢。
顷驾一朝之传,深行五岭之区。
眷言风土之异宜,常恐庭闱之动念。
既云尽瘁,敢复图安?
尝中被于褒升,亦寖忘于留滞。
岂期私计之上达,不待终更而北还?
千里绣衣,初入中原之郡县;
双亲白发,重瞻故国之江山。
遂令忠孝之两全,何止平反之一笑?
仰视必恭之梓,旁连听讼之棠。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众建人材,恢张治具。
薄海内外而并照,其智如神;
因时轻重而制宜,以刑为体。
欲广哀矜之意,必求忠信之人。
谓臣素习于民情,知臣粗安于名节,特捐兹宠,俾效厥官。
臣敢不奔走十城,奉行三尺?
勤于夙夜,尽人臣欲报之忠;
同我州闾,乐陛下好生之德。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三,《宋四六选》卷七,《江右文钞》卷二。
谢镇江府到任表(1143年) 宋 · 汪藻
起废江湖,甫三周于岁籥;
疏荣观阙,凡四易于州麾。
嗟治迹之无闻,辱除书之屡至。
人微责重,天大恩深。
伏念臣积冒宠荣,寖成衰朽,咸谓陈人之安用,独蒙圣主之不忘。
念尝陪扈于初年,未忍弃捐于中道。
适当盛际,遍历名藩,深行百粤之区,远薄三吴之境。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厉精求治,虚己受言,择循良共理之人,先悃愊无华之吏。
故如臣等,亦在选中。
臣敢不恭布诏条,具宣德意?
坐揽淮山之形胜,深究古今;
心如江水之朝宗,靡忘夙夜。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四。
谢宣州到任表(1143年) 宋 · 汪藻
宣为辅郡,古号名藩。
邈然千里之封,蒙此一麾之赐。
圣恩加厚,臣意知荣。
伏念臣昨自禁严,叨分忧顾,违天威而寖远,惊星纪之忽周。
虽中解于印章,亦屡更于符竹。
比祗明诏,往守遐陬,顾期年何补于秋毫?
恐一旦溘先于朝露。
力陈诚恳,仰渎听闻。
班超求入于边关,本缘衰病;
韩愈召还于海道,喜见华风。
况承流密迩于行朝,而上冢经过于旧里。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得天人之助,成宗社之安,混殊俗以为家,视群臣而若子。
念年迫桑榆之吏,乃日陪羁绁之臣。
新建武之官仪,不图重见;
数贞元之朝士,今已无多。
特予便安,稍令亲近。
臣敢不布宣宽大,招复流逋?
课农桑阡陌之间,庶为乐土;
誇觞咏溪山之上,肯效前人。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九。
谢乞宫祠降诏不允表(1141年) 宋 · 汪藻
上需头之奏,具述土思;
奉方底之函,未容家食。
拜恩深厚,省己衰残。
伏念臣一去阙廷,四叨民社。
虽竭从补外,屡膺符竹之颁;
然靡称在前,宜被玺书之责。
既力求于置散,乃犹许于饕荣。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受命宅中,隆宽尽下,不替惟良之选,猥私亡益之臣。
一心而同三千,幸逢兴运;
百里而半九十,敢爱馀生?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六。
谢罢中书舍人除集英殿修撰宫祠表(1128年2月18日) 宋 · 汪藻
臣藻言:准尚书省劄子,臣僚上言,以臣考试潭州进士何烈卷子内称臣,并不举觉回避,特罢臣中书舍人,准告授前件差遣者。
臣子事君,当谨嫌疑之戒;
圣人容物,止从黜免之科。
既联秘殿之班,仍赋殊庭之禄。
惟天假宠,何地酬恩?
伏念臣朴樕常材,蹉跎半世,遇陛下作兴之始,在群臣推择之中。
念平生值主之难,常思奇节;
耻私智容身之陋,复踵前规。
故因词命之行,务极论思之报。
庶丝毫之小益,非虫篆之空文。
而臣意广于才,宠逾其分,乃昧严恭之礼,自投卤莽之诛。
如孟郊之应答参差,唐人或有;
若何武之荐扬盘辟,汉法岂容?
置散已优,饕荣何幸!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隆宽尽下,观过知仁。
谓子路使门人为臣,虽诚悖理;
而徐邈云酒中有圣,初亦何心?
程文尚许于兼收,考吏奚妨于末减?
谳为失职,斥使去朝。
臣敢不追讼悔尤,过为兢慎?
画马者并尾而五,常负谴忧;
网禽而去面之三,永衔生赐。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五。
谢提举江州太平观表(1135年3月23日) 宋 · 汪藻
抚凋瘵之民,常忧意外;
汰疲驽之吏,首在遣中。
虽卒抵于谴诃,然实安于分愿。
感恩至骨,横涕交颐。
伏念臣去国五年,分符两郡。
禀生无用,嗟樗栎之漫存;
视荫几何,况桑榆之已晚。
自徙江湖之外,不胜狗马之心。
瞻帝所以寖遥,知人言之必至。
力陈衰惫,幸得罢归。
方负负以何言,果断断而不可。
尚叨冗从,有愧空餐。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祗遹祖宗,辑宁夷夏。
揽英豪之策,岂止虚己而问公卿;
重师帅之官,未尝单辞而专守长。
而臣自伤晚节,孤奉明恩。
昔尝叨直于九重,今乃不堪于一障。
亟还印绶,甘老锄耰。
登俊良而治具毕张,生非不遇;
坐软弱而终身废弃,报自无期。
谢再任宫观表(1143年9月) 宋 · 汪藻
参华法从,均秩仙祠,本清朝优老之恩,岂愚者养疴之地?
猥蒙申命,弥愧素餐。
伏念臣阻远清光,侵寻衰朽。
中华未复,当先多士以著鞭;
众杰并驰,乃效庸夫而高枕。
负国涵养,为时指名。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笃孝于亲,择贤而辅。
念󲦤绅之长物,为羁靮之旧臣。
忍令中道之弃捐,姑使全家之饱煖。
臣敢不偷安圣日,待尽馀年?
挂神武之冠,敢言长往;
刻浯溪之石,愿颂中兴。
谢罢知镇江府除宫观表(1143年9月) 宋 · 汪藻
愿投散地,屡奏囊封,惧速烦言,卒蒙薄责。
荷圣恩之深厚,矜微物之衰残,特与便安,何胜感涕!
伏念臣早缘薄技,误简渊衷,当乘舆巡幸之时,历行阙高华之选。
一麾而临千里,违颜坐见于周星;
半岁而阅三州,奔命几驰于百舍。
食息未容于黔突,姓名已挂于丹书。
既屈刑诛,仍捐稍廪,俾脱剧烦之地,永全孤陋之身。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子视群臣,天临万物。
浩浩陶镕之大,拳拳簪履之馀。
而臣生也有涯,身其馀几?
俟河清而已见,幸同父老之歌;
去日近以虽荣,无复轩墀之望。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五。
谢谪永州居住表(1143年10月21日) 宋 · 汪藻
孱愚冒宠,久仰日月之光;
盈满挻灾,自处雷霆之下。
蒙圣恩之宽大,与善地以生全。
罪大心寒,感深涕落。
伏念臣初无称道,积有悔尤,所当退养于疲癃,乃复寖成于老悖。
忽闻威命,适在穷途,冒风雪以疾驰,越江湖而跧伏。
非恃冕旒之察,难逃鈇钺之诛。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刚健法天,聪明稽古。
干戈不用,再臻全胜之时;
刑赏何心,一付至公之论。
而臣靡思兢慎,仰负函容。
瓶居井眉,虽有措身之地;
孤正丘首,未知归骨之期。
按:《浮溪集》卷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三,《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二。
谢永州再任宫祠表(一)(1149年) 宋 · 汪藻
六年循省,敢逃司败之诛?
一札哀矜,复予奉祠之禄。
孤大恩而莫报,雪衰涕以何言?
伏念臣承学无闻,饕荣最久。
徒幸冒升于班序,不思祇畏于简书,自取颠隮,合从窜殛。
蒙亏除于大戾,止投畀于遐方。
未绵历于岁时,已续颁于稍廪。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励精庶政,加惠微臣,虽云原贷之已多,亦复弃捐而未忍。
今于徙所,拜此恩光。
捧诏天涯,如获望威颜于咫尺;
铭诗座右,以明复玷缺之艰难。
誓策疲癃,终期糜殒。
谢永州再任宫祠表(二)(1149年) 宋 · 汪藻
间关百舍,敢怀故国之心;
循省六年,复窃真祠之禄。
圣恩加厚,衰零。
伏念臣推数奇穷,负愆深重,扪心无可言者,擢发皆自取之。
惟弃置以是宜,何矜怜之敢望?
冒陈微恳,遽奉俞音。
如丝如纶,耸九夷之观听;
继粟继肉,宽百指之饥寒。
仰戴生成之私,未知糜殒之所。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至仁恻怛,大造鸿濛,谓尝陪文石之班,且久在细旃之上,怜此愚戆,老于颠隮,姑安处于遐荒,使长沾于温饱。
蘼当盛夏而槁,虽隔南讹;
葵见太阳而倾,敢忘东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