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上李相公席参政状 宋 · 沈与求
盛德冠时,杰才经世。
心存王室,每敷纳于嘉猷;
力挽人材,专统盟于善类。
曲敦交际,公赐揄扬。
上孟留守状 宋 · 沈与求
厚德镇浮,殊勋翊世。
典刑所属,暂司留钥之严;
体貌方隆,将拜制麻之宠。
曲敦交际,公赐揄扬。
上李尚书状 宋 · 沈与求
直道立朝,精忠许国。
曲敦交际之旧,每借揄扬之私。
劳军帖 宋 · 沈与求
与求顿首,去非知府侍郎老兄台座:昨日具报书并度牒文字,度已在途。
奉告,伏审秋晴,台候万福为慰。
二劄已施行,然敌之来,谓必避尔。
今车驾欲至江上劳军,因以督诸将用命,要使他时视为成熟,不作难也。
其他曲折,审如台谕,当即以闻。
人遽,草此,幸察。
不宣。
与求顿首上去非知府侍郎老兄台座。
度牒已趣办,可以速来取也。
高秋气爽帖 宋 · 沈与求
与求顿首上子明知府侍郎亲家台席:高秋气爽,伏惟台候胜常。
与求屏居里社,未有晤集之期,千万为国保重。
不宣。
与求顿首上子明知府侍郎亲家台席。
定亲书(一) 宋 · 沈与求
藉甚名门,托高明之可援;
蔑然贱息,怀伉俪之是求。
谅事契之相重,许姻联之复缔。
某第二子青衿业堕,道学未优。
伏承贤女小娘子彤管训严,德音甚美。
恭驰五两之币,愿结二姓之欢。
鸣凤锵锵,想发占于永世;
夭桃灼灼,期见咏于宜家。
按:为叶内翰撰。
定亲书(二) 宋 · 沈与求
乌衣群从,尝陪再世之游;
丹桂诸郎,雅重同年之好。
傥缘夙契,复缔华姻。
伏承令孙女柔惠慈祥,德音甚茂;
而某侄孙某稚騃朴鄙,道学未优。
属当伉俪之求,宜托高明之援。
恭驰信币,愿结欢盟。
按:为长男。
回定书(一) 宋 · 沈与求
宦学从游,雅有潘杨之睦;
昏姻合好,愿交秦晋之欢。
伏承令郎某官名第相先,人门俱胜;
而某第几女笄仪甫就,壸则未闲。
岂图葑菲之求,适遂松萝之托。
相攸甚乐,敢无告于良媒;
卜世其昌,将有依于令族。
回定书(二) 宋 · 沈与求
奉承祧之祀,宜得名家;
稽合姓之文,猥从衰裔。
岂攀援之敢尔,亦气类之适然。
伏承令弟先辈种学已优,秀发桂林之上;
而某侄孙女肄仪犹简,迨及桃华之初。
既谐卜世之昌,克遂相攸之乐。
将归令族,敢告良媒。
太学秋试策题 宋 · 沈与求
古之所贵于骨鲠之臣何也?
人臣刚正有守,尚气节,敢谏诤,国势恃之以强,犹骨强四支也。
宫之奇懦而不能强谏,邻国知其必可假道;
汲黯戆而好谏,叛国畏之,至于寝谋。
国势强弱,从可知矣。
然而君子处心积虑,欲人之无过而已。
指人之过而正救之,自敌以下有不能堪。
不幸人主有过举,犯颜色,触忌讳,干不测之诛,以数批逆鳞,岂得已哉?
古之君子愿为良臣,不愿为忠臣,抑有以也。
不得已而有言。
言行,善归吾君,福在天下,可也;
其言不行,去其位,可也。
去其位亦非君子之本心,犹日望之,庶几其改也。
事不求可,功不求成。
悻悻然讦而卖直,徒使人君有拒谏之名而无补于国,宜君子之所不取。
古之人善纳谏者莫如唐太宗,善进谏者莫如魏郑公,史称太宗见为妩媚,则郑公岂好讦哉?
是以谏行言听,君臣俱荣。
众君子学史旧矣,求古谏诤之臣,拳拳爱君,直而不讦,可以为后世法者,试件其人以告。
若夫充位不言,曰吾恶为讦,如阳城等辈,又非君子之所欲闻也。
召试馆职策题(一) 宋 · 沈与求
东南实古吴越百粤之地,号为富强,自春秋以来略可考也。
隋唐都于陕洛,岁资邦国之用多在东南,委输常过天下之半。
主上遭时多故,治兵东南,恭勤节俭,出于圣性之自然。
故凡冗费悉从蠲罢,唯以养兵为急。
然而公私力屈,日以更甚,其故何哉?
异时财赋粟帛之出于东南者,犹可件数也。
今有司坐失经常之入,每以乏告,顾独取之民,民愁无聊,得为便乎?
岂理财者无其术邪?
抑取之涓涓,泄之浩浩,有不胜理者欤?
「理财曰义」,孔子之言也。
虽然,理财亦多术矣。
商鞅力本务农之说,与管仲等也。
刘晏抑商贾而笼天下之货,与桑弘羊等也。
李巽之徒,其术又下于晏。
而后世论者予管仲而黜商鞅,予刘晏、李巽而黜桑弘羊,岂用之或异邪?
今议者欲举理财之政,以革东南一切之弊,鲜不流为数子之刻。
心计之失,必以病民。
姑舍是而求合先王理财之义,以救今日军兴之急,宜必有说焉。
愿条其要,以备上之采择。
召试馆职策题(二) 宋 · 沈与求
自古拨乱之主未有如周宣王者,而《诗》之所称,在《车攻》则曰内修政事,外攘夷狄;
在《烝民》则曰任贤使能,周室中兴。
夫唯政事既修矣,而又分别贤能而任使之,故能攘夷狄,复境土,绍文武之绝业而致中兴也。
国家遭中微之运,夷狄内侵,盖八年于兹矣。
主上圣神英武,自足以运动六合,傥因天意人心之归,恢复中原不为难事;
然犹励精图治,虚己用人,兢兢焉日不遑暇。
仰惟圣虑,必以上策自治,莫先于政事人才之间故耶?
夫政事之在天下,可则因,否则革,不可胶也。
揆之于时措之宜,尚有可施行者欤?
参之于救弊扶偏之说,尚有可更张者欤?
贤能并用,济济在列,然临事有乏才之叹。
其或济时之才隐而未用,尚有可以博蒐访而广储养者欤?
凡此,皆当今之切务,而中兴之功恃以成者。
今发策以试三馆之士,将为时用,非直取其空言而已。
愿条其利害之实,悉著于篇,以观所蕴。
披云楼记 宋 · 沈与求
宣和四年春,秘阁曾侯自山阳移守嘉禾。
嘉禾在三吴为支郡,封域俭狭而物产饶衍。
居民敦本好约,雅称易治。
侯之至,因其俗施教条数十,示所禁劝,民畏慕之,相戒毋犯侯令。
越数月政成,从容语僚吏曰:「郡虽小,然介江湖之间,水舟陆车,孔道四出,宾客之至无虚日。
顾其地洿下,无高明之居以称燕游,不足以壮千里观望,盍即图之」?
先是,内相叶公道卿于子城西北筑亭,榜曰「披云」,后人更名楼,其实亭也。
庳屋三楹,岁久且圮。
又西北其户,下瞰通阛,烟尘宛转于几席间,非登临之美。
侯乃以完堞馀工,悉彻去故屋,其基增高倍薄,取它名材无用者更南向为亭,外施重檐而中敞之,深明洞达,丹碧粲然。
亭西挟以水阁,曲栏横槛,映带左右。
它日与客登焉,送天末之孤帆,迎海上之遥岑,目力所穷,与空为际。
更唱递啸,觞酌流行,神意徜徉,如在尘垢外。
信哉!
披云雾,睹青天,仅足以方其快且适也。
侯举觞属某曰:「兹游乐乎?
子为我记之」。
某以谓成坏哀乐奄忽之变在物也,物不可以为常。
顾吾所建立有不可磨灭者,物则托焉,以垂不朽。
此羊公所以兴岘首之叹,而湛辈反自哀己不暇也。
登斯亭也,徘徊四顾,盖吴越交兵百战之场,而句践夫差之争雄也。
高城深沟,有荒田野草之悲,穴狐狸而伏䲡鳝也。
其人骨已朽,而其事为可哀也。
前年,盗弄潢池,兵傅吾城,连三日夜,民大震扰,天子至出禁旅讨平之。
盗去而城完,因得创亭其上,一觞相属,是可乐也。
侯生于相家,文章事业称天下,设施当有大于今日者,则名之传,山川犹将托之不朽,况斯亭乎?
故亭之成坏,情之哀乐有不足言,而侯之功名为可勉也。
于是乎书。
水陆报应记(绍兴五年七月)(1135年7月26日) 宋 · 沈与求
赵丞相云:顷年关中闻有一士人被酒,夜卧于道傍堆阜之上,梦有人呼曰:「城南某人家设水陆,我辈当乘此托生,可同往」。
堆阜之下有人叹曰:「一醉人卧于吾上,出不得,奈何」?
未几,前所呼者复至,曰:「水陆甚盛,但不甚精洁,圣贤不降,不为利益」。
若有嘘嗟之声。
已而曰:「久饥,粗得一饱」。
其人复应曰:「饥甚,虽一饱亦不可得,是无福也」。
旦而视之,堆阜乃一古冢也。
鬼神之事茫昧难知,然水陆报应甚多,大抵不可不精洁。
今因儿子往妙香营设此供,故录示长老佛智大师。
绍兴五年七月丁酉必先书。
葛鲁卿研铭 宋 · 沈与求
野人阙古沟,获黟石研而异之,以归于丹阳葛公。
公属其客吴兴沈某为之铭曰:
致而泽,灵液之藏;
椭而丰,瑞璞之章。
先生婆娑翰墨之场,天授兹器,殆文字之祥也邪。
刘希颜真赞 宋 · 沈与求
目送孤鸿,心彻寒泉。
风神散朗,仪状毅然。
掀髯一笑,呼吸云烟。
是为宗庙之贵器,自号山泽之臞仙。
朝请大夫盛公行状(政和七年) 宋 · 沈与求
曾祖得中,故不仕。
祖卞,故任漳州兵马监押,累赠右千牛卫大将军。
父侨,故任左朝奉大夫、直集贤院、知越州,累赠朝议大夫。
公讳允升,字德常,其先馀杭人。
公之四世祖蟠仕钱氏,爵位通显。
钱氏举国内附,遂徙建德。
至集贤公,宦游吴兴,乐其山水,因家焉。
公资禀端亮,自少小屏绝嬉弄,力学,问道古今,屹然如成人。
稍长,喜为文,辞采赡蔚。
一时贤士大夫咸称其能。
元丰间神宗皇帝辟上庠,以经术造天下士。
公挟其艺往试,率占上游,流辈多所降屈。
已而更元祐,尚声律,公自度雕琢之学,雅非所好,去之不复问。
三年,哲宗皇帝亲郊,诏五品皆得官其子,遂以集贤公荫补太庙斋郎,调开封府酸枣县主簿。
未赴,会集贤公捐舍馆,护丧归葬润州。
即庐次,哀毁癯然,杖乃能起。
卒丧,尉润之金坛,哀弗忘也。
秩满,奉太夫人还居吴兴。
属岁饥,盗斥境内,州将病之。
先是乌程尉阙正员,檄公摄领,且语之盗。
公分曹督捕,择所胁从,纵使缘亩,而执其渠首械送州,一境帖然。
州上其事,司勋以格进官一等,丞苏之昆山县。
崇宁元年官制行,授登仕郎。
公之丞于昆山也,事有便于民,无巨细辄举之;
其非所便,不问久近,必去乃已。
代有期,倾邑诣州泣留公再任。
州不能夺,请于朝。
时上方建乡校、复里选,欲得能臣倚以办事,有旨从之。
邑旧有先圣庙,庳屋才数楹。
公承诏一切更彻,根椽寸甓不歛于民,而落成先于诸郡。
部使者才之,联牍言上。
三年,召至阙,改宣德郎、签判杭州。
未几代回,摄开封府司刑曹事。
尹辟公,真命且下,公独念太夫人春秋高,不乐北宦,丐还旧职。
是时东平吕公惠卿帅杭,被旨择才吏,访境内逸迹,备修《九域图志》。
杭于东南为大,诠次居多,帅难其人。
比公至,喜曰:「吾事办矣」。
即一以属公。
公搜抉无遗事。
数月书成奏御,迁通直郎、通判扬州。
大观二年,上躬受八宝,恩迁奉议郎。
往岁淮甸小歉,春秋二租及官所贷缗钱在民者,诏悉阁之。
而强家大姓夤缘为奸,其非所应阁者诡免甚众,岁且丰,犹抵之不以给上事。
公具簿最,句稽得实,谕使偿,凡为钱数十万以佐外计。
迁朝奉郎。
太夫人寿且九十矣,念岁时姻族燕游之适,在官下,心未尝一日忘吴兴。
公惕然曰:「吾始以亲故仕,今所居非亲所好,虽食万钱,谊不忍」。
即解印韨致其事以归左右,就养惟谨。
居无何,太夫人以寿终,公执丧如集贤公时,益不懈。
政和二年,当路以公年未艾,才不宜遂休,表复用。
训词褒许,即以旧领阶官司开封府户曹事。
方朝廷考正徵角二声,庶燕乐以釐革郑卫淫哇之习。
公上所著《乐书》数万言,论辨古乐,所以析用中正之法甚悉。
上嘉用之,改仪曹兼大晟府制造官。
三年,司勋奏公曩摄邑苏之常熟,捕获盗铸金钱,法应赏。
由是累迁朝请郎。
九月燕乐成,上命辅臣覆视,唯公所制精妙一时,特恩迁朝奉大夫。
踰月,赐服三品,皆异数也。
四年,营奉明达皇后寝园,与有劳,迁朝散大夫。
俄得请知秀州。
五年,公犹待次乡郡,以大晟奏功,迁朝请大夫。
一日,忽语所亲曰:「始吾乞身强健,自谓终老里门,渠意及此?
今而归,深足以侈上恩,可但已邪」。
因复请休于家,理别圃苕霅之上。
幅巾藜杖,往来其间,澹乎若与世无营者。
阅秘典日数百纸,要以了达死生,人亦初未之知也。
居数月感疾,命诸子具秘器,卜寿藏。
既,乃曰:「后事豫矣,瞑目何憾」!
即折简素所从游,告以逝日。
至日,终于正寝,治命不乱。
其悟解乃如此。
实政和六年闰正月十八日也。
公雅有策画,临事不为苟且之计。
所至绩效蔼然,有闻于时。
故所迁官率繇懋赏,独于荣利恬静。
比再挂冠,年犹未衰。
南州士大夫高其行,爱慕在色。
使公彷徉以进,则其所施设何如哉?
享年五十有八。
娶孙氏,封宜人。
子男六人:曰康,迪功郎、婺州兵曹掾;
曰庋,迪功郎、坊州司刑曹事;
曰庚、庠、庶、序,皆游乡校,为儒生。
女七人:长适登仕郎朱德延,次适迪功郎钱均,次适贡士陈琦,次适贡士吴景信,次适太学博士钱圻,馀尚幼。
孙男一人,女二人。
明年三月十四日,诸孤奉公之柩葬于乌程县九元乡金盖山之原,先所卜也。
某与公实同里,而公之子庋疏其治行属于不腆之文,且曰:「将求名世道德君子铭焉,以图不朽」。
谨叙次于右端。
谨状。
湖州德清县重修孔子庙碑(绍兴四年)(1134年1月) 宋 · 沈与求
予少时尝闻诸长老言,吾邑初脱五季之乱,人乐更生,敦朴力穑,未知学也。
大中祥符间,予从祖书记始以儒学中进士甲科,名称籍甚,乡党荣之。
邑之子弟遂风劝于学。
其后正议大夫卢公父子踵取名第,翱翔要途,而学者日寖以盛。
故有孔子庙,基下制狭,既不足以揭虔妥灵,而衿佩野逸,弗克群处。
迨明道壬申之岁,河南窦充来是邑,讯之卜人,以为馀不溪来自天目之山,注于邑之东南。
两山挟之,秀气横出,宜益有󲦤绅之祥,乃作今庙。
直巽之隅,高明亢爽,非复旧比。
而文雅之士班班出焉,阀阅相望,若应厥卜。
予结发亦肄业其中,弦诵之声犹可想也。
中间朝廷兴学,而有司便事,仅于旧宇丹垩而已矣。
然自初考卜,迄今百有三年,而墙屋颓圮,草茀于唐。
庙貌虽存,丹青缺落,使人喟然有宁不嗣音之叹。
春秋祀事,著于令甲,而器币牲牢之荐弗备弗蠲,神用不享。
太末郑如几隐居溪阴,一日过予曰:「吾侪儒服,顾不若佛老之徒严奉其祠,以侈大其师之说,耻也」。
已而率邑子沈良能相与告于邑令杨锬及凡境内之士大夫。
士大夫悉劝趋之,争出缗钱以佐其费。
乃尽彻去门庑,更立而一新之。
面势隅落虽因其故,而栋楹显敞,视昔则又加焉。
爰即两庑析为斋庐以待学者,中严广殿,像设巍然,翼翼群公,绘事惟序,观者为之屏息。
呜呼,休哉!
实经始于绍兴癸丑之仲冬,越明年春上丁行释奠之礼,落成焉。
是日也,予兄次律摄衣升堂,谈《春秋》大旨。
凡邑之士大夫济济在列,咸有肃容。
邑令跽而请予文以记。
予谓国家遭强胡之难,义士枕戈,武略是急,然未尝斯须忘右文之事,诚谓舍是则无以为天下也。
吾邑令乃能閒抢攘之馀,导人所欲,立学崇祀,以夸四方,是可嘉已。
乃为书其本末而系之以诗曰:
馀不之源,来自天目。
注之两崖,其势若束。
惟邑东南,山萦水洑。
始建庙宫,兹焉考卜。
士也来游,文风载郁。
更时抢攘,园蔬是鞠。
岂其山川,秀气回复。
厥有吾徒,输金委粟。
载新栋楹,工靡程督。
有神司之,不疾而速。
揭揭元圣,端冕衮服。
群公从之,祀事孔肃。
嗟我令尹,崇化表俗。
曰兴自躬,往继前躅。
勉我士子,荒迨则辱。
惟以嗣音,岂惟干禄。
祥源泱泱,庶来其续。
朱夫人墓志铭(建炎三年九月) 宋 · 沈与求
夫人朱氏,世为湖州安吉人。
父绎,太庙斋郎。
自其曾高以来,号以赀雄于乡,然儒服蝉联,素风甚饬。
夫人幼而庄静,整整有家法。
父母爱之,为择良配,得同里潘侯师仲归焉。
夫人之归,逮事其姑,能先意顺适,卒以孝妇称于族党之间。
事其夫恭谨,如待遇严宾客。
娣姒雍穆,怡怡如也。
潘侯少小喜自振拔,其交游多四方才士大夫,馆谷如归,至倾家不问。
丝竹之娱,帷帐豆觞之具,必极精腆,夫人职之也。
归十年,生三男子:曰芑、曰莘、曰蕡。
潘侯卒时,夫人盛年,既终丧,宜改适。
夫人闻之恸绝,自誓,弗许。
然二子甫胜衣,其季在襁褓,未能谁何也。
夫人克奉潘氏祀,字其孤,有幽閒淑慎之操。
三子既稍长知事,夫人一日斥奁中物几所于庭,悲泣不自胜,呼三子侍旁,且诲之曰:「汝父平生时锲意欲立门户,非苟然者,不幸弃诸孤蚤世。
吾哀亡抚存,虽鞠穷不悔,吾心固有处也。
今汝曹齿宜学,其以诗书起家,成汝父志,顾何以籯金为。
其为汝资,勉之哉」!
三子相持泣,谨诺。
即招聘四方知名士馆之门下,授以儒术如誓云。
三子资秀发,嶷然可喜也。
为学务自刻苦,在侪类中崭崭见头角。
蕡遂一举中乙科,授迪功郎,调高邮军司兵曹事,迎夫人之官下。
会芑及莘由乡荐肄太学,夫人旦暮念之不衰,蕡乃奉安舆西游上都,以娱其意。
既至,而蕡小疾不起。
夫人以客柩归,卜居郡之西闉,曰:「吾不忘故里,顾吾庐,蕡儿时戏剧及其起居寝饭处,历历在眼中,吾不忍视也。
汝曹脱有立,庶几释吾此哀,不然无以吾归」。
二子奉夫人训,相戒,语激昂,益不懈。
客有相过,夫人从屏间窥之。
其人贤,即色喜;
语谍而意嫚,辄禁切不相还往,故所与游多益者。
亡几何,莘亦相次中第,授迪功郎,调衢州西安县尉,归拜夫人于堂下。
夫人疾已侵,摄衣强起一视之,叹曰:「吾嫠居三十年,天卒相吾二子俱成名。
芑故未偶,度其趣操,宜不坠厥家,吾死何憾」!
夫人畴昔嗜内典,因索其书日诵之。
弥月,忽若有得,默然宴坐,瞑目而逝。
其了达死生,虽学佛之徒,自以弗逮。
实建炎戊申十二月十九日也,享年五十有三。
有孙男六人:曰梅、曰楫、曰楹、曰格、曰权、曰相。
孙女三人,皆幼。
越明年九月某日,诸孤奉夫人之丧归葬于邑之东山凤亭之冈。
将葬,诸孤载夫人语,泣请铭于予。
予谓人为善患不力,诚力,未有无其报者。
夫人志节终始,凛凛乎不可夺,烈丈夫有愧焉。
身见二子躐取名第,起为󲦤绅家,天之相其为善,获报丰矣。
钟釜之禄顾不能一朝享之,殆其赋予然耶?
兹亦可悲也已。
三子少从予游,且夫人行应铭,义不得辞,乃为之铭曰:
其殖也丰,而用之冲,不赢其躬。
其节也正,而持之定,不陨其姓。
此古烈妇之所难,而夫人能然,得不为贤也邪!
是宜神者报之,用锡尔祉,迄成厥家,克昌厥嗣。
鸣凤之冈,乔木苍苍,铭诗孔昭,百世之藏。
黄直阁墓志铭(绍兴二年十月)(1132年10月) 宋 · 沈与求
秘阁黄君子虚殁,既葬,诸孤丧服更造予,跣以泣曰:「先君子葬未克铭,治命以属公。
不肖孤其忍废先君子之命?
敢碣墓以请」。
予与君雅故,且诸孤请益急,则诺而铭之。
君讳策,子虚其字也。
其先居建之浦城,为望族,世有彻官。
自大父游姑苏,乐其土俗,因家焉,今为姑苏人。
曾大父浃累赠奉议郎。
大父挺仕承议郎,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父彦仕朝奉大夫。
君性豪迈,风神峻拔。
方童丱时,出语已惊人。
弱冠一举进士中乙科,追和梁昭明所选诗,持见眉山苏公。
公期之曰:「异时必以文显」。
初选授杭州司理参军,折狱精明,吏屏息不敢弄以事。
秩满,授开封府雍丘县主簿。
元符末,诏许中外言事。
是时昭慈圣献皇后既复位号,而典册有未尽正者。
君上书引古义争之,言剧剀切,藉藉闻󲦤绅。
荐者以君才磊落,不宜浮沉簿领,改授齐州州学教谕。
会崇宁党锢之论起,故老名臣鲜克免者。
君亦坐前所上书刻名党石,羁置登州。
二年,徙海州。
既而上皇感寤,斥用事大臣,破党论,仆其石立碎之。
君例还姑苏休官,自号随缘居士。
闭户读书,益自刻苦。
为文章瑰词老气,络绎间起,至其甚得意,视古作者无愧也。
佳时胜日,相羊山水间,赋诗自娱,澹乎若与世无营。
如是二十年。
故礼部侍郎邹公浩、谏议大夫刘公安世、右司员外郎陈公瓘,皆以敢谏争名重当世。
君从之游,上下其议论,相厚善。
宣和中,姑苏守贾諲知君名,强欲吏之,辟致幕下。
诸有势人,意君可撼以禄,争为出力推挽。
龃龉不合,去为浙西提举司干办公事,移京东,改发运司主管文字。
君亦未尝薄其官,所居称治。
上即位之二年,改宣教郎、通判严州。
明年召对行在所。
又明年,上追录党人,除直秘阁。
其在严州,数以争可否忤部使者意,使者嫉之,诬劾君纵狱事,按验无所得,卒夺一官,左受宣义郎罢去。
退而筑室五湖之旁,日阅浮屠氏书,要以刮去世故、捐爱憎,然其了达,乃于死生之际,脱然如去来。
忽一旦起盥栉,呼诸子侍前,曰:「吾其脱于斯乎!
而辈行自力,毋坠吾训」。
语讫,危坐而逝,实绍兴二年八月十有二日也。
享年六十有三。
娶程氏,生三男:曰维、曰缨、曰纵、皆以儒业世其家。
一女,适从事郎胡总。
君作寿冢于灵岩之麓,手植之木拱矣。
诸孤即以其年十月十日举君之柩葬焉,从其卜也。
先是,君得元符词臣手疏,载上皇圣训,备言昭慈之复位号,乃钦圣追用泰陵悔意,惊且喜曰:「天也!
使泰陵之意白于天下,死不恨」。
亟上之。
君既殁,始用昭慈戚属信安郡王忠厚奏请,诏以其疏付史官,示万世。
呜呼!
君才百于人而不一试,偲偲然为国纳忠。
虽摈斥流落以终其身,不少悔,其亦可哀也已。
有文集百二十卷藏于家。
铭曰:
山盘盘兮,松桂萧森。
川渺渺兮,鱼龙啸吟。
顾瞻中丘兮,宛其幽深。
曰惟哲人之藏兮,抱器陆沈。
讯来世兮,谁其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