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贺盛守再任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祗奉新恩,荐临旧治。
提封所暨,驩颂如初。
恭以某官卓荦受才,洪深迪德。
道义满于天下,英雄游于彀中。
焕星斗之文,追古作者;
起雷霆之誉,为时闻人。
功有为以皆成,治无施而不可。
辍从棘寺,出领竹符。
千里兴谣,坐见流亡之复;
期年报政,腾闻课最之优。
妙达睿聪,并崇徽数。
稍缓韩侯之入觐,姑徇寇恂之借留。
善政流风,民自安于教令;
深谋至计,帝亦俟于咨询。
会有追锋,不容暖席。
顾惟疏贱,叨辱知怜。
方怀勿剪之思,更励必恭之戒。
依归下悃,倍百常情。
谢运使胡修撰举改官启 宋 · 沈与求
浮沈州县,甘老簿书。
出入门墙,误缘翰墨。
更借攀援之势,遂成汲引之恩。
投足知归,抚心怀感。
伏念某江湖一介,尘土半生。
叔夜粗疏,顾岂堪于作吏;
次山浪漫,盖已懒于为官。
未能成洗耳之图,不免效折腰之态。
庸庸备位,职号马曹;
累累随行,事同牛走。
念是非之相乱,致力命之两疑。
借曰自媒,正使谁誉。
比因修小记室之问,乃得望大君子之光。
盼睐所加,过为众中之异;
听闻或误,遽忘名下之虚。
公赐品题,曲为道地。
意极丘山之重,言逾布帛之温。
退省空疏,岂能称塞。
兹盖伏遇某官权衡一世,水镜九流。
发为月旦之评,动合《春秋》之法。
弊帚无用,提携遂享于千金;
驽马有知,鞭策更勤于十驾。
不忘委琐,亦玷揄扬。
某敢不钦诵格言,勉图薄效。
许以操修加慎,当遵节义之大闲;
谓其学问过优,敢衒文章之小技。
庶几激励,毋辱知怜。
贺年启 宋 · 沈与求
星回嗣岁,月旅上春。
适三阳之类升,宜五福之交会。
恭惟某官政先平易,德懋中和。
遍历剧烦,涣若凝冰之释;
一苏疲瘵,煖然挟纩之温。
对越令辰,受时纯嘏。
遂被畴咨之命,式登光辅之联。
某心系门墙,身迷州县。
举贺觞而莫及,削庆牍以徒勤。
谢秀守苗郎中举改官启(1118年) 宋 · 沈与求
二纪服儒,犹念呻吟之旧;
一官书狱,岂堪流落之馀。
遽辱提撕,重为荣耀。
伏念某受生多难,涉世少徒。
偶从钟釜之谋,辄污轩裳之列。
衒玉贾石,夫岂本心;
乞酒得浆,亦其定分。
亟舍弦歌之乐,骤亲敲扑之烦。
群言譊譊,争沮幕中之辩;
独行踽踽,敢矜席上之珍。
乃使挂需头之章,终免为摇尾之态。
静言特达,重愧空疏。
此盖伏遇某官隐德在时,深忠许国。
牧人驭众,共师循吏之风流;
推贤与能,自得上臣之识度。
优容寒素,曲赐奖成。
某敢不铭肌感恩,刻意为善。
庸庸末学,傥有见于施为;
断断馀生,庶无忘于报称。
谢运使王待制举改官启 宋 · 沈与求
三语就掾,亟从莫府之趋;
一字兴褒,辄累公车之荐。
荷恩已过,揣分奚胜。
伏念某濩落散材,媻跚蹇足。
贫交易厌,揖穷鬼而告行;
拙迹难安,拜天孙而请祷。
念两求之皆失,叹百虑之相攻。
发已星星,心徒炯炯。
一昨汰从黉舍,还缀铨曹。
路隔九霄,岂有修门之梦;
家存四壁,未成下泽之游。
挫针资糊口之谋,束带效折腰之役。
当涂知己,或似寒蝉;
末路依人,空惭社燕。
幸遘褰帷之始,喜形倾盖之馀。
召置门墙,使操翰墨。
然员多阙少,时方会于省官;
而亲老家贫,势固难于择禄。
朅来书狱,聊以代耕。
盖由剡列之私,既适便安之愿。
更烦汲引,弥见矜怜。
此盖伏遇某官盛德容愚,通才应变。
以成室屋,兼收椳闑扂楔之微;
可羞王公,近采蘋蘩蕴藻之贱。
故虽沈于下列,亦不壅于上闻。
加惠寒生,增荣孤宦。
某敢不希踪先列,抗志后陈。
抱椠磨铅,期不易儒者之事;
饮冰食檗,庶无负门下之知。
贺提刑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奉承温诏,临按祥刑。
瞻拥传之星驰,知属城之风靡。
馀光所属,驩意已孚。
恭惟某官蕴识疏明,怀才敏达。
溢为政事,曾不愧于古人;
著在谋谟,皆可行之天下。
及被承颜之宠,遂纾造膝之私。
亲被上恩,就更使命。
威声所彻,但闻草木之知;
氛祲一消,无复狐狸之问。
恐未遑于暖席,遂已趣于赐环。
退省孤踪,获归馀芘。
万事不理,行赖于多闻;
六辔既均,庶陪于后列。
欣荣之至,敷叙曷周。
贺沈状元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奉大庭之对,擢居多士之先;
雠秘府之书,进列群仙之右。
宠踰畴昔,声振绵区。
恭惟驩庆。
窃以国家数路设科,三岁下诏。
岂特循祖宗之法,盖将收豪杰之才。
纷然朋来,至以万计;
蔚为首选,固多异人。
曾未有梦兆一飞,恩加再见。
家声踵复,袭两世之青毡;
宸藻亲褒,焕九天之丹检。
付以图书之职,示为翰墨之储。
名虽先登,事岂前比。
伏惟某官文备众体,学总百家。
节槩轩昂,郁郁栋梁之气;
见闻淹洽,滔滔江汉之流。
蚤也从四方之游,固已擅一时之誉。
朅来文陛,独冠英躔。
上兴见晚之嗟,士有先睹之快。
蓬山芸阁之直,何足道哉;
金銮玉堂之除,可立待也。
某沈迷簿领,荏苒岁时。
未敢幐书,轻为赞喜之礼,乃蒙削牍,曲致撝谦之词。
愧感既深,名言罔既。
贺左丞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天綍疏恩,台躔进次。
正泰阶六符之象,冠文昌八座之联。
成命下传,善类相庆。
恭惟某官三代豪杰,一时宗师。
夙怀经济之图,深达弥纶之体。
晋公德望,孰不问年龄之几何;
贾傅才名,岂止对鬼神之所以。
智略辐凑,风采想闻。
自登政席之崇,弥见勋盟之著。
九夷通道,绰有成功;
三后协心,举无异议。
乃就升于左辖,以增重于中台。
帝眷既隆,臣邻益峻。
某登门最旧,受顾已深。
闻天上之除音,殆将起舞;
记日边之归路,正复坐驰。
抃跃之私,输写难尽。
贺张状元启 宋 · 沈与求
伏以法驾亲巡,不废详延之问;
纷袍族议,已推绝类之才。
乃下胪传,果先科列。
伏惟庆慰。
恭以某官躬行笃实,资禀魁闳。
久于湮沦,独高乡曲之誉;
素所蓄积,绰有廊庙之谋。
一朝遂冠于英豪,诸老尽惊其剀切。
莫可尚已,夫岂偶然。
主上痛悼往图,渴闻至论。
以为饮食尝胆之日,必有恸哭流涕之言。
特下诏音,专求谠直。
禦戎三策,殆兴见晚之嗟;
寤主一言,孰先慎独之戒。
方将摅发旧学,践履亨涂。
庶几写平生忧国之心,何止为今日决科之具。
属兹晚岁,窃伏下风。
未遑柔翰之修,先辱珍函之贶。
感铭丹臆,倍蓰常情。
贺凌先辈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奉承大对,擢置上科。
拜命赤墀,犹亚一龙之首;
题名翠琰,遂居千佛之先。
用吉士乃邦家之光,纳谠言真社稷之福。
未遑驰问,遽辱飞笺。
感愧之深,敷宣罔既。
谢黄子虚学士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比膺诏旨,追宠谏章。
党石刊名,忠节凛于当代;
书林进秩,恩光溢于暮年。
幽愤既申,胜流相庆。
伏惟某官仁言利溥,义勇气充。
盖万折而必东,虽三已而无愠。
白日一照,伯鱼何辩于前诬;
高风四驰,叔向自全于遗直。
时方扼于变乱,上益思于典刑。
伫闻追锋,来副仄席。
眷言宦学,久预交游。
邂逅公朝,举扬正论。
喜极阻修于柔翰,谦撝亟贶于珍函。
感愧之深,名言罔既。
谢曾显谟启 宋 · 沈与求
比者遍尘三院,久污纪纲之思;
进总一台,忽玷丝纶之命。
莫遂循墙之避,更增据蒺之忧。
冒宠益深,负慝弥重。
上意开纳,知犯颜逆指之非难;
国步阽危,念疾首痛心而何补。
敢谓隆谦之眷,过形褒大之词。
披绎再三,惊惭倍百。
此盖某官多闻守约,汎爱亲仁。
缁衣好贤之诚,德配先正;
青箱传世之学,名满诸儒。
特烦挥翰之勤,加贲登门之旧。
规存丽藻,感发懦衷。
铭镂之私,敷陈曷既。
贺赵参政启(1134年3月) 宋 · 沈与求
伏审进登旧弼,参总繁机。
命下九天,驩腾万宇。
窃惟自古祸乱之国,必生希世豪杰之才。
因时作兴,与民休息。
临巨川而未济,方俟舟航;
扶大厦之将倾,必资柱石。
副上此意,非公而谁。
伏惟某官诚格天渊,忠存庙社。
方严足以断大事,静重足以经远猷。
直道而行,独立不惧。
蹇蹇王臣之节,更变故而弥坚;
赫赫师尹之瞻,遭谗邪而益著。
挤之剧地,凛然威名。
是致未央兴夜半之思,长安指日边之路。
迨膺出綍,不俟解鞍。
见管夷吾,谁复效楚囚之泣;
用范武子,自然知晋盗之奔。
争睹设施,预期戡定。
岂特疲氓之引领,是为善类之倾心。
矧此孤踪,尝叨异盼。
方念一麾而去国,未能三贺以登门。
抃跃私诚,倍万常品。
知镇江与户部姚侍郎先状(1134年) 宋 · 沈与求
比者误膺明命,宠付便藩。
顾衰病之无庸,岂堪烦剧;
赖知怜之有素,遂托庇存。
即获参承,倍增欣抃。
知镇江通用谢状(1134年) 宋 · 沈与求
比者忽膺明命,宠付便藩。
收迹山林之间,方图屏伏;
从事干戈之际,岂克堪任。
揣分知难,冒荣为惧。
此盖某官推心忠厚,迪行端良。
借馀论以嘘枯,致误恩之起废。
更蒙珍翰,用贲孤踪。
感愧之私,敷陈罔既。
知镇江与韩帅先状(1134年) 宋 · 沈与求
比者误膺明命,宠付便藩。
久伏山林之间,岂堪烦剧;
仰托节旄之下,庶获庇存。
属鞬将谒于辕门,削牍敢尘于记室。
依归之素,敷叙曷殚。
知镇江回人贺启(1134年) 宋 · 沈与求
比者忽膺明命,宠付便藩。
收迹林泉之间,方图屏伏;
从事干戈之际,岂克堪任。
揣分知难,冒荣为惧。
此盖某官壮猷排难,雅量包荒。
借馀论以嘘枯,致误恩之起废。
江山如故,方从仁里之游;
雉堞相望,更托善邻之庇。
特贻珍翰,益贲孤踪。
知镇江府到任谢宰执启(1134年) 宋 · 沈与求
起之閒馆,付以名城。
井邑丘墟,未变创残之俗;
江山襟带,犹为形胜之区。
宿师方折于遐冲,谋帅乃推于庸品。
才虽靡称,恩则有归。
此盖伏遇某官柱石邦图,蓍龟国论。
以一夫不获为重任,以四方未靖为深忧。
雅量镇浮,屹立中朝之望;
元功定难,力摧外敌之锋。
盖将扶大厦之颠,故尽掩群材之短。
遂令驽钝,亦累埏镕。
既奔命以之官,庶收功而塞责。
然某衰羸多病,褊急少思。
方当调发之烦,未免催科之拙。
愿宽衔勒,觊脱简书。
不失朝廷劳来之方,是为门阑收录之报。
问候刘帅启 宋 · 沈与求
印绂相承,犹接典刑之旧;
旌旗旁列,遂依节制之雄。
向风每跂于前尘,蒙雾自沾于馀润。
愿修竿牍,少罄情悰。
伏惟某官韬略承家,勋庸许国。
威望耸传于四裔,忠诚简在于九重。
行总全师,往清方夏。
平时外敌,素知李广之无双;
即日中兴,必倚汾阳为第一。
是为社稷之卫,宜拥神灵之休。
更冀妙啬天和,允答人望。
溯咏之切,敷叙曷殚。
除尚书回人贺启 宋 · 沈与求
起领州麾,未闻治状;
趣还朝著,忽拜召音。
仰蒙简记之恩,俯念衰羸之质。
辄尝引疾,庶欲投閒。
成命莫回,预积旷瘝之惧;
移书遽及,过形褒借之私。
感愧之深,敷宣罔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