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慰皇帝小祥表 南宋 · 王炎
小祥而练,悽怆犹深,长乐之朝,著存如在。
恭惟陛下俯同曾闵,仰奉姜任。
慨念含饴之恩,永违侍膳之养,轩龙一掩,隙驷难留。
惟追远而弗忘,虽过时而宁戚。
然福已兼于寿考,数必有终;
而德又极于哀荣,事诚无憾。
愿少宽于圣意,庶允协于人情。
遥望清光,控陈愚欸。
贺生皇子表(代) 南宋 · 王炎
龙图垂统,茂开昌炽之期;
椒屋储祥,诞启元良之正。
庆关宗社,欢洽华夷。
窃以天子之尊,重于继体;
圣人之孝,贵在宁亲。
兹国本之系隆,自帝心之昭假。
九庙益严于主鬯,两宫共乐于含饴。
恭惟陛下道始正家,仁兼育物,宜衍神明之胄,以绵平治之休。
果拜贶于燕禖,遂协占于熊梦。
值艺祖兴王之岁始,同祥符毓嫡于宫中。
春入青阳,潜助震亨之起;
人知赤伏,永传离照之明。
臣幸托洪私,欣逢嘉会。
祝帝尧之多子,何待华封;
歌大姒之百男,请赓周雅。
上太上皇帝日历表(时为著作郎) 南宋 · 王炎
祗遹燕谋,并受得天之统;
铺张鸿烈,辑为系日之编。
巨典一新,奏篇惟谨。
窃以圣如尧舜,载在典谟,至于禹绩之巍巍,继以夏书之浑浑。
繇今准古,同三圣之相承;
首事表年,宜一经之有作。
恭以太上皇帝秉英睿之德,抚明昌之辰。
方讴歌归己之初,雍容巽位;
及付托得人之后,清静凝神。
规模具见于五年,轨辙可行于千载。
不疑不蔽,临照臣工;
克宽克仁,惠恤黎庶。
恪守祖宗之成宪,乐闻谏诤之尽言。
左戚右贤,经文纬武。
累洽重熙之甚盛,久安长治而无穷。
虽修身以道之真,莫窥其妙;
而应世有为之迹,可见而知。
欲谋烈之昭垂,必事辞之俱称。
矧德寿、重华之授受,属乾道、绍熙之讨论,以著帝兴而王成,且明父作而子述。
将万世并藏于秘府,岂一朝可缓于成书?
恭惟陛下嗣守丕图,钦承慈训,得诸面命,允执其中,加以力行,同归于治。
参稽载籍,信咸五而登三;
申饬著庭,俾袭六而为七。
秩若编年之备,粲然传信之详。
臣幸与赞襄,获颛庀领。
文臻麟止,敢言序事之工;
喜动龙颜,蕲助悦亲之道。
进易解表 南宋 · 王炎
韦编渊永,非浅识之能通;
斧扆天高,觊迩言之致察。
妄陈末学,上渎圣聪。
窃以道载于经,《易》为之祖。
马图示象,牺画成文。
首开天地之秘藏,微显帝王之妙用。
六爻以变,乃分西伯之二篇;
八索既除,遂有东家之《十翼》。
发挥不隐,垂示无穷。
幽至于行乎鬼神,显足以措诸事业。
遭秦虐政,仅为卜筮之书;
在汉诸儒,未达乾坤之蕴。
末流浸甚,本旨俱亡。
虽竭心思,各持臆见。
京、孟失之谲诡,是生谶纬之端;
王、韩矫以清虚,偏杂老庄之说。
纷纷如是,泯泯至今。
欲扶正学以示人,亦有儒先之名世。
然《系辞》精矣,可信而翻疑;
且互体昭然,当详而反略。
或说明而义浅,或语约而理偏,通于数者不及玩辞,释其辞者又迷立象。
自出新意,乃捭阖以为奇;
兼拾旧闻,复支离而多凿。
微臣何者,独学无师。
念先人老死于穷阎,以经术窃传于诸子。
困斯愤悱,晚益钻研。
味微言于六十四卦之中,望先圣于数百千年之上。
参之众说,折衷良难;
断以己私,颛门何取?
阅朝华之易谢,叹春木之方芚。
卦有画则其象具存,象有意则非辞莫达。
是谓以蠡而测海,乌能得兔而忘蹄?
幸世道之交兴,逢圣明之有造。
微如爝火,何裨日出之轮;
动以震风,亦发地鸣之籁。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体乾精粹,用贲文明,比附得民,鼎新凝命。
悦亲有道,率由豫顺之和;
接下思恭,务尽谦光之美。
升群贤而交泰,育万物以由颐。
节不伤财,旅无留狱,饰法于丰亨之后,除戎于萃聚之时。
善皆出于中孚,动不闻于小过。
以成大有之盛,而消未济之忧。
行三圣之所传,莫非自得;
笑九师之甚陋,安用多谈?
尚期盛德之日新,不恃成能之天纵。
亹亹政机之少暇,孜孜经幄之多闻。
既知矣而重知,故圣焉而益圣。
仰望虎生而文炳,学兼极于高明;
俯惟马老则智专,见终惭于精博。
第大道或存于稊稗,而先民亦采于刍荛。
成篇颇极于辛勤,敷奏觊尘于乙览。
持周朴而过郑贾,本自堪嗤;
用燕说而谈郢书,或能偶中。
进东都纪年表 南宋 · 王炎
垂世规模,莫盛本朝之列圣;
编年凡例,宜如古史以成书。
削牍铺张,扣阍登进(中贺。)
惟一祖八宗之继序,与三王四代以比隆。
载在缣缃,藏于金匮,其道荣华而不朽,其文浩博而难穷。
自顾陋儒,素惭鸿笔。
尝尘清贯,越在麟台,历十载以究心,具四时而系事。
逮兹斑白,毕此汗青。
究而言之,固多疏略;
识其大者,亦颇著明。
恭惟皇帝陛下浚哲自天,宪章于古。
苍姬而上,远则难行;
炎汉以来,卑而无取。
阐皇猷而善继,舍家法以何求。
察进退于群才,稽弛张于百度。
内绥黎庶,有省刑薄赋之仁;
外静边陲,有习战讲和之策。
讨论故实,采摭旧闻,庶便鉴观,但提枢要。
所传者信,非徒殚精力于空言;
可举而行,愿以致隆平于当世。
进贺瑞芝诗表 南宋 · 王炎
紫宸致孝,巩奕叶之丕图;
清庙产祥,发成华之上瑞。
三宫同庆,九有均欢。
恭惟陛下寅奉贻谋,嗣膺宝位,视勋华而无愧,行曾闵之所难。
钦爱潜孚,神明昭假。
万年亿载,蕲圣父之康宁;
一祖十宗,眷文孙而佑助。
丹楹有炜,瑞草其芳。
曩者并生,尝在绍兴之盛际;
今焉挺秀,乃临太室之西偏。
锡此鸿休,开其燕衎。
乘舆称警,方瞻天仗之移;
大寝问安,果见龙颜之喜。
四方来贺,万福攸同,宜敷绎于声诗,以铺张于盛事。
臣等滥尘册府,欣睹珍符。
况遇蒇仪,行前殿奉卮之礼;
敢因归美,续斋房案谍之歌。
贺重明节表(礼部郎官) 南宋 · 王炎
望气郁葱,纪千秋而志始;
游心淡泊,增万寿以储祥。
夷夏蒙休,山川贡瑞。
恭惟陛下成功不宰,藏用难名。
上仁为而无为,民莫知于帝力;
神策朔而复朔,德自合于天心。
浑然太极之函三,继以重离之明两,远符禹启,下视乔松。
臣等幸服迩联,亲逢华旦。
丝囊金镜,岁申喜庆于人间;
凤辇龙楼,日仰孝慈于天上(《双溪集》卷一○。)
题下小注原无,据四库本补。
请御正殿复常膳表(一 时权礼部郎官) 南宋 · 王炎
为民闵雨,极轸念以忧勤;
修德应天,尚饬躬而抑畏。
既潜消于沴气,盍亟复于彝仪。
辄吁众言,进干聪听。
窃以汤后罪己,有桑林六事之辞;
宣王侧身,著《云汉》八章之咏。
初尝自警,终以弭灾。
恭惟陛下恩洽黔黎,诚参苍昊。
和无不应,气宜玉润而烛明;
数有适然,岁或木饥而火旱。
稍愆膏泽,过有焦劳,避前殿而弗居,减大官之所奉。
清思眑眑,与造物以潜通;
兴雨祁祁,喜良苗之无害。
益显上仁之庇下,愿裁变礼之过中。
分有常尊,涖彤庭而听治;
用当备物,享玉食之供羞。
兹惟俯徇于人心,是乃仰承于天意。
请御正殿复常膳表(二) 南宋 · 王炎
天人相与,既能动以精诚;
君父至尊,岂可过于贬损?
重陈愚欸,丐赐俞音。
窃以路寝当阳,崇高无敌,宫垂侑膳,丰腆有常。
借曰惧灾,若何废礼?
恭惟陛下恤民惨怛,事帝严恭,导协气以周游,致频年之皆稔。
属当朱夏,偶尔愆阳,遂发玉音,喟然引咎。
推至仁而厚下,降清问以求言,凡所施为,悉皆详尽。
虽卑宫菲食,亦惟诚意之所安;
然辨等设仪,岂可邦彝之未复?
况雨膏之洒润,致民气之昭苏。
三日以往为霖,共欣沾足;
一年之计殖谷,可卜丰登。
宜答人心,稍宽圣虑。
亟朝前殿,会百辟以天临;
仍诏内饔,奉庶羞于日举。
竭情控告,得请为期。
请御正殿复常膳表(三) 南宋 · 王炎
群心合虑,屡渎天威;
圣志执谦,未回渊听。
窃以参天地之化,虽帝王自致其诚;
道阴阳之和,在辅相实司其职。
岂有遇臣之甚恕,而惟责己之过严?
恭惟陛下以钦爱之道承事两宫,以宽厚之仁宠绥四海。
论富庶之见效,文景何加;
若水旱之为灾,尧汤不免。
乃缘闵雨,专务省躬,申敕诸臣,并祈群望。
蠲逋散利,弛禁缓刑,询访尽言,讲求阙政。
以致祥而消沴,皆务实而非文。
施德无私,与天为一。
尚体扶持全安之意,深存严恭寅畏之诚,未称警跸于大庭,不备珍羞于列等。
一人如此,群下何安?
伏望陛下外示尊荣,中潜修省。
所以致隆于君体,盖将垂庇于民生。
谨酬酢于万微,益修善治;
责燮调于三事,永底丰穰。
请听政表(一) 南宋 · 王炎
母仪仙去,痛莫返于神游;
圣孝情深,忍遽亲于几务。
不虞何谴,辄有开陈。
窃以贵贱虽殊,于丧致戚;
朝廷所重,以义掩恩。
道不可以无权,礼惟期于中节。
恭惟陛下至德极乎明察,诚心主于爱钦。
四海瞻依,共仰天庭之具庆;
群情震骇,忽闻云户之上宾。
越在渊衷,难胜大恤。
然慈皇付托,方观神器之久安;
则庶政修明,岂可繁机之暂弛?
非曰勿矜于细行,尤宜致念于远图。
伏愿陛下强抑哀情,勉承睿训。
既返乘舆于广内,因以听朝;
遂行衰服于宫中,初非违礼。
请听政表(二) 南宋 · 王炎
仁由中出,固难遏于哀痌;
令必上行,岂可稽于听断?
敢申恳请,冀获矜从。
窃以母子之恩深,一因天性;
帝王之礼异,各有时宜。
事难泥古而非今,道或趋权而合正。
恭惟陛下行高曾闵,德协舜文,遽失母仪之慈,岂胜孺慕之切?
然娱侍大安之膳,与钦承长乐之颜,苟惟自过于皇皇,何以上宽于戚戚?
伏愿陛下俯从舆议,参考旧章。
抑素跸之深哀,既以顺两宫之意;
即清厢而亲事,又因慰四海之心。
请听政表(三) 南宋 · 王炎
衔哀中禁,沥恳需章,虽圣心摧慕而难移,亦愚悃闵陈之未至。
窃以海内之治,必由独断之专;
天子之尊,盖异匹夫之孝。
仁主于因心之爱,义行乎合理之宜。
致其爱则有馀哀,用其宜则无过制。
因节文而为礼,乃舒疾之归中。
恭惟陛下修胸中之诚,极膝下之养。
彼苍不吊,罹此闵凶,哀素难胜,若为创痛。
然衰用麻而不斩,以避所尊;
且貌若枲而非疏,亦明其称。
矧问安于大寝,思保乂于皇家。
一己充充,虽至期年而犹戚;
万几亹亹,讵宜旷日而不亲?
伏愿陛下勿徇难能,求为至当。
奉太上丁宁之训,莅治于朝;
念母仪顾复之恩,致哀于内。
用副臣民之愿,是兼仁义之全。
请御正殿表(一) 南宋 · 王炎
缟冠衔恤,尚莅事于西厢;
黼依宅尊,未诏仪于南向。
默而不请,义有未安。
窃以宫壸深忧,固有居庐之次;
朝廷极辨,难虚当宁之严。
岂宜执一而失中,自可并行而不悖。
恭惟陛下孝根于性,戚见乎容。
繇祲氛一集于慈闱,而忧服弗违于哀次,遂致喁喁之众,阻瞻穆穆之光。
虽创巨痛深,难以俯而就礼;
然任大守重,贵乎变而从宜。
伏愿陛下入服衰裳,出临路寝。
圣人达节,靡拘丧纪之常;
天子当阳,大举邦仪之正。
请御正殿表(二) 南宋 · 王炎
执宫中之丧,群下无敢夺吾君之志;
辨门外之治,一人亦难屈大义之公。
以迫切而有陈,可逡巡而遽止?
窃以朝廷几务,今日最详;
前代礼文,后王难复。
纵欲守谨终之小节,岂宜妨为政之大经。
恭惟陛下勤奉母慈,曲全圣孝,居必问安而养志,疾先尝药而致忧。
中外共知,初终惟一。
竟愆寿考之福,莫晓皇天之心。
哭踊之哀,殆几于无数;
供须之厚,弗委于有司。
无所不用其情,非止可观其爱。
由此报坤元之厚德,何以加焉;
如云虚天极之常居,疑于过矣。
伏愿陛下遵太上之猷训,酌先朝之宪章。
出向离明,荅万邦之瞻仰;
坐行夬决,免庶务之稽留。
第于哀敬以无亏,是即情文之两尽。
请听政表(一) 南宋 · 王炎
万姓攀号,永莫瞻于慈极;
九重追慕,难即莅于繁机。
辄进瞽言,妄干聪听。
窃以摧伤如割,是为父子之深恩;
听断必亲,则有朝廷之大义。
恩不专于哀瘠,义莫重于继承。
恭惟陛下光奉贻谋,聿勤养志。
鸡鸣问寝,觊有疾而必瘳;
龙去遗弓,遽登遐而不返。
人心共痛,圣意难胜。
第遗大而投艰,任诚至重;
在节哀而顺变,理有当然。
伏愿陛下仰对在天之灵,勉遵易月之制。
日居北内,宁宽罔极之私;
时御西清,宜出惟行之令。
用答扬于末命,以俯慰于舆情。
请听政表(二) 南宋 · 王炎
孝思之切,虽难以理而自宽;
几务之来,岂可有忧而废治?
既伸恳请,未赐俞音。
窃以商宗居谅闇而不言,盖历三年之久;
周后出应门而作诰,仅踰七日之间。
时有不同,礼无相袭。
恭惟陛下小心肃肃,深爱蒸蒸。
节近千秋,将上奉卮之寿;
痛缠六合,忽传凭几之言。
况国恤之频仍,尤宸心之难处。
然奉道扬之命,已稽听览之期。
愿抑过哀,深思大计。
俯观臣庶,怀仁共至于乌号;
宜审政刑,述事永承于燕翼。
请听政表(三) 南宋 · 王炎
行天下之至难,斯能高世;
循古人之通制,乃不过中。
礼有贵于从宜,事何嫌于徇众。
且物无不备,人君固可以弗言;
而言或未闻,臣下何从而禀令。
庶政之弛张在此,斯民之休戚随之。
故至哀虽出于真情,然古礼难施于今日。
共惟陛下丕承景命,恭奉慈廷。
尽其敬则备宝册以归尊,致其乐则奉玉卮而称寿。
忧色屡形于尝药,戚容复见于衰麻。
由此道以事亲,已著上仁之实;
推是心而继治,乃为至德之全。
况于遗诰之徽言,莫匪保邦之远虑。
命之听政,无踰三日之期;
今也宅忧,既至一旬之浃。
伏愿陛下念祖宗之传序,思亿兆之依仁,措神器于久安,运天机而洞照。
深居丧次,间延见于诸臣;
总揽政经,示必专于独断。
幸垂渊听,毋咈舆情。
不敢惮烦,惟蕲赐可。
请听政表(四) 南宋 · 王炎
衰服宅忧,宜无二事,训辞谕旨,再却庶言。
窃惟父母之通丧,固有帝王之经礼,贵犹遂服,义不掩恩。
自汉文戒于伤生,为之易月;
至晋武志于复古,终以随时。
故内致宫中之哀,而外听天下之治。
始者曰权宜之制,久而为典故之常。
盖事体之已然,非人心之或薄。
恭惟陛下忧勤莅政,爱敬事亲,何期三月之间,并有再期之戚?
敢言哭踊,圣情为无益之悲;
但念纂承,君道有至难之责。
若执居庐之古义,恐非经国之永图。
愿参考于旧章,仍遵行于遗诰。
情与文而相称,乃不过中;
哀以敬而为先,是能尽孝。
虽知烦渎,终冀矜从。
请听政表(五) 南宋 · 王炎
至爱尽仁,谨终执礼,释万微而弗虑,阅三请以如初。
上既摧伤,下皆陨越。
义难遽止,辞则已穷。
敬惟太上之尊,初弃天下之养,国家大故,日月犹新。
岂臣民恸哭之相闻,而明圣忧思之可解?
所以执丧而衰绖,未遑审事之枢机。
然而哀至于有馀,是则过犹于不及。
恭惟陛下承正统于三圣,奉慈颜者六年。
今在亮阴,实殊访落。
将欲充至德以光四海,莫如勤治道以抚万邦。
愿回独见之高明,俯从众志;
思奉贻谋而继述,永固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