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与张文定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颁惠醇酝,感刻感刻!
公人云,到湖州陆行归府,别无以致,庆州酥五斤,封记全,乞检至。
韦老昨日邓州同来,宛丘因且在彼勾当,深惧入川。
今得晏公辟,在许田知录,甚得所也,极清健可爱。
运使钱刑部已起。
韩学士应未到。
见提宪望致意。
或要此中物,希示及。
与陈水部书 北宋 · 范仲淹
某启:儿子归。
知山阳礼上有少违和。
某亦为风气发动,不得驰染,人来,特辱真诲,承体候安好,至慰至慰!
彼此当路守任,疲于烦挠,惟勉旃自爱。
与谢安定屯田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范某谨斋意西向,复书于先生安定公执事:某自筮仕之初,闻先生在诸侯幕中,高风远度,已与人异。
能禦强族,又尝正大夫见东夷人之礼,国朝称之。
自是籍籍有清议于四方,咸曰,斯人立天子之庭,其风义如何哉!
司命不仁,乃病于□。
先生胸中之奇,屈盘虹蜺,然犹不忘国家天下,屡有抗奏。
天子嘉其意,进以为郎。
先生谓生平所存,不得著行事,而以言受爵,非吾之心,复卷而怀焉。
君子谓之有道。
某尝与先生接,而见贻之书,意爱甚隆,非某之可堪也。
某早以孤贱,荷国家不次之遇,夙夜不遑,思所以报,故竭其诚心,自谓无隐尔,非有出入于人也。
今被罪而来,尚有民人,是亦为政,岂敢怠哉!
馀则阅书思道,希古人万一,将无用于今,则庶几不忝下大夫之后而已。
尚阻奇论,惟善奉天倪为祷。
与谢安定屯田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屯田长者:某摄行尹事日,捧执事濮阳之书,以困于听决,未遑修报。
既出江表,杳如天外。
近改丹徒,又并获雅问,岂君子之心不易改弃而然也?
某念入朝以来,思报人主,言事太急,贬放非一。
然仆观《大过》之象,患守常经。
九四以阳处阴,越位救时,则王室有栋隆之吉。
九三以阳处阳,固位安时,则天下有栋挠之凶。
非如艮止之时,思不出位者也。
吾儒之职,去先王之经,则茫乎无从矣。
又岂暇学人之巧,失其故步?
但惟精惟一,死生以之。
阁下以良相之门,瑚琏命器,与国同其休戚,自当观群贤以经大运,无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甚善甚善!
未拜会间,千万保爱。
与睢阳戚寺丞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某启知宰寺丞:昨轩车之来,诚喜奉见。
以困匮之日,致礼不逮,未能忘情,徒自愧耳。
洎于回辕,又失拜饯。
自至琴署,谅敦清适。
有孙复秀才者,一志于学,方之古人。
不知岁寒,何以为褐?
非吾长者,其能济乎!
拟请伊三五日暂诣门馆,惟明公与丁侯裁之。
造次造次!
惭悚惭悚!
小儿药已服两日,未应。
乞与差人问伊久服得否?
以何为候?
又恐此药宣取,多则不胜其羸。
与睢阳戚寺丞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某再拜寺丞:久违清素之范,颇增鄙吝之怀。
京尘多端,驿音鲜寓,惭悚惭悚!
伏想监守之外,动履惟宁,其如縻才,识者奉惜。
某在馆供职,无所为效。
嵇曰知已东行,所寄物必已分明交付,亦乞示谕。
贵眷各计万福。
凝寒,倍加保卫,别期光宠。
虞县中舍,不及上状,望言达。
与睢阳戚寺丞书(三) 北宋 · 范仲淹
某白:人来,领书问,知孝履无恙。
端居不易,秋望如何?
许相次见访,更不云云,惟多爱为祝。
与睢阳戚寺丞书(四) 北宋 · 范仲淹
某再拜寺丞:久阙至诚,颇多渴义。
庠序之会,渐有伦次。
见讲《春秋》,听众四十人,试会亦仅三十人矣。
公之志也,敢不恭乎?
今张兄员外,素为交游,亦张知判之同年,盖丁忧累重,不堪其忧。
前日清河云随后便来,故专投刺。
长者之性,不能矫取,惟执事礼之。
部夫将回,劳顿不易,乞保重是望。
与知府大卿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某再拜知府大卿仁兄:近辱真诲,伏承下车兖海,起居休泰。
吾兄长厚仁政,东鲁民淳,比之越上,可偃息矣。
未期披会,惟冀自重,以符瞻祷。
与知府大卿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某累患腹肚,不早上记,至悚至悚!
东道稍稔,晚田微旱,谷价向春亦应不下。
二浙、淮南俱旱,惟苏、湖有望,而亦有旱处。
东山惟寇盗可虞,常索用心,与南中不侔。
郑下今日得书,甚安。
元规改徐州,辞之不允,他有馀力,徐可治矣。
自家三人,聚于杭越,今俱来京东。
人事何定,却时得通问也。
李倅希伸意,不及书。
与蔡钦圣殿丞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某启:近辱手笔,承动止安固。
示谕贤叔学士被杨仪牵累,众知无他。
昨日闻有袁州之命,何至于此?
盖众被重谴然也。
人事难可拟议,惟君子知命委时,则可致远而无闷。
他或归许下般家,即专差人赍书去。
如即遣人来挈家,则望书中再三致意勉之。
未离京间,不敢致书,难为辞也,悉之悉之。
多爱。
与蔡钦圣殿丞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某启:昨日至许下,行次领真诲,承动止无恙。
兼示及省榜,儿子与李教授、谢家弟兄、王七俱过省,亲识中得失相半,更三五日必见春榜也。
渐远风音,黯黯为恋,惟多爱多爱。
不宣。
仲淹上钦圣殿丞左右,三月十一日
今日相国筵会,不暇子细,保爱保爱!
或有书入京,递中即易达也。
⑴ 《范文正公尺牍》卷下。又见《铁网珊瑚》卷二。
与工部同年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某启:至西洛,见蔡郎,得工部同年书,承在阙下,起居康宁。
三二年中,不易为怀,必能知命自遣。
虽有交亲,无益于事。
同年聪明,涉道不浅,且随缘就一差遣,却学道养性,所得必多。
某谪宦中,未尝动念,此公之所谅。
今虽叨窃过量,其风波恐畏,无异当年,赖朝廷宽厚,未至颠覆。
乐天守道,亦如鄱阳日。
未相见间,万万自爱。
与工部同年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工部同年:近日况味如何?
须是以道自乐。
荣利无穷,千古困人。
章郇公非不称意,今柰之何?
儿息未办事,又无中馈,大可伤痛伤痛!
已差人去致祭。
明参复然,以此不如知足乐道,浮荣岂足道哉!
宅眷郎娘各计安,每每瞻渴瞻渴。
王源叔并知此中事,更不烦云。
加爱加爱!
与南阳著作书 北宋 · 范仲淹
某白:辱手笔,并悉雅意。
所留兵士,已于四月三日奏讫,未有指挥。
前请圣节,因勾当到州,不至必修造了,可来相会也。
多爱多爱!
与知郡职方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某咨上知郡职方:特辱缄诲,备见用心救济,甚善甚善!
一则朝廷重人性命,二则恐奸恶辈诱而聚盗,须赖州长焦劳,使民感惠,则无他虑也,照悉照悉!
渐有暑候,保重保重!
明赞善请他来,要见青社的有饥民,自四向乡下萃来,自春亦不得知也。
与知郡职方书(二) 北宋 · 范仲淹
某再拜职方知郡仁兄:远辱诲音,过形恩意,承已礼上,实慰瞻言。
某虽属谪宦,幸得善地,听决之外,琴籍在焉,无见念也。
盛暑,希保重。
刑推官已替,如寄家彼中,乞照烛。
与知郡职方书(三) 北宋 · 范仲淹
切少烦躁,损气伤神,益为灾矣。
然人事多端,其实由命,天假手于人尔。
奉忧之心,公必悉之。
其如参差,无以为力,柰何柰何!
穷达荣辱,人事分别,至终岂复异哉?
惟信道养性,浩然大同,斯为得矣。
贵眷上下各安。
斋郎应未出官?
多爱多爱!
獐羓二个,红姜四罐子,聊表信意。
与安抚内翰书(1041年) 北宋 · 范仲淹
某再拜安抚内翰:伏惟清重劳顿,克臻万福。
某昨日诰敕到,降户外,带职知耀州。
方当急难,岂忍安逸!
今有谢表本并劄子稿上呈,无他。
恐将来未免边任,不如便且在塞上,所贵葺整不断绝也。
犹恐不济,柰何罢去?
至秋冬危时,又却临边,何以处置?
此所以忧。
官荣即素无心,岂以高下为意!
乞谅之谅之。
与翰长学士书(一) 北宋 · 范仲淹
某再拜翰长学士:伏惟起居万福。
昨张去惑著作来,捧真诲,备荷勤意。
欲其委顺保全,不宜择处也。
某非不思之,寒儒之家,世守廉素,恐门户一变,有勃入勃出之祸。
况边上乏人,且勉于从事。
或稍宁息,或得将帅,即有丘园之请,以全苦节,养生俟死,此其志也。
俞旨一下,魂神来复,久而无营,知非他望,明公谅之。
近以北事,渴见贤者。
今闻彦国之耗,不复言之,亦甚减忧。
未拜奉闻,惟乞自重。
不宣。
仲淹拜上翰长学士座前,仲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