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贺陈参政启(1137年1月) 宋 · 苏籀
伏审光奉宸章,进陪国论。
诞告遐迩,欢欣交通。
伏惟庆慰。
窃以内修外攘之艰,大劳小康之后。
惟道德才谞之醇固,所以拯患而致祥;
惟将相士民之协和,所以同心而造事。
忘于斯者,或昧其术;
谋于斯者,或挠其权。
大政之几,非贤不乂,必也抱魁垒之质,挟清警之资。
故侍凝旒,则听纳被知;
逮居黄閤,则寅恭竭尽。
算多而胜,业广惟勤。
中国倒悬,告猷能解;
生灵沦陷,援手释忧。
如通闭破结,发越人之药石;
若引重致远,辑造父之辔衔。
在措置之锱铢,系安危之輗軏。
故廊庙虚位,妙柬清忠。
󲦤绅公言,莫如执事。
伏惟参政资禀绝异,规略最优。
沈涵仁义之渊,点𪑮诗书之囿。
典司八玺,宿学儒宗;
劝讲六经,每舒皇眷。
夙夜匪懈,密勿赞佑之功;
讽谏从容,启沃多闻之益。
韩厥为人之不党,子产临事则慎辞。
国蓍蔡而世表仪,帝股肱而天笔舌。
报坚昆而谕渤海,檄巴蜀而射聊城。
倚马操觚,袪迷决瞆。
尺一有中和之气,方隅识睿圣之心。
布繁悉化俗之言,播委曲难谕之旨。
陪銮扈跸,造膝虚襟。
酌古今而处便宜,预图画而补遗阙,允执大柄,光辅明时。
殆将致主于唐虞,自信许身之稷契。
引类而真贤举,励精而治功成。
沛其源流,素所蓄积。
籀夙叨奖饰,几免牢愁。
纶綍颁行,喜而不寐;
光尘眇末,仰之弥高。
绵宇蒙庥,伟哉造物!
馀波所泽,尽出生成。
素悯枵疏,岂遗贱远?
颂咏之切,敷染奚殚!
贺赵丞相再入相启(1137年9月) 宋 · 苏籀
伏审被召镇东,来归揆路。
注清衷而爰立,采黎庶之公言。
柬贤允念于前劳,用旧莫先于元老,诞飏孚号,胥庆舆情。
窃以协一德而冠群公,维四方而调品汇。
夙契风云之会,才遏干戈之虞。
道远心勤,务繁日浅。
效著明于详试,绩靡究于成能。
欲尽其施设之方,必假以岁月之久。
遽辍调羹之手,岂伸负俎之心?
条得失之将然,灼筹画之可倚。
增庙堂之严邃,还魁柄以弥纶。
任责丕平,允酬殊遇。
恭惟仆射相公举尹、望之术,助尧、舜之明,恢恢乎肯綮之间,炳炳乎付授之际。
燮理精祲,察玉衡之端;
绥靖邦家,无金瓯之缺。
边实将勇,当朝辟国之召公;
民肃吏循,斯晨化俗之杨绾。
惟用意之高远,故图画而必成。
解中原之倒悬,配前修之奇士。
籀自惟疏冗,尝误生成。
一毫何补于门阑,即日中伤于唇吻。
孰谓根茎之弱,亦湔霖雨之秋。
倘一观东閤之英,将稍释衡门之叹。
日者驱策之意,时哉幸会之期。
竦忭之诚,敷写奚既!
贺常中丞启(1137年9月) 宋 · 苏籀
伏审弄印宸严,首膺属任;
专席朝右,祗竦观瞻。
胪传邸音,义当赞喜。
伏惟某官闻见远大,体履醇深。
谈王霸施为,究古今要术。
寤皇明之思治,奋直谅以输忠。
隆礼义为堤防,革蠹敝由原本。
宽黔黎于疲瘵,葺典章之阙遗。
沐雨栉风,不愆讲艺;
握发吐哺,唯在用贤。
天地之间,气浩然而不挠;
雷霆之下,身独当而弗辞。
敷文卓诡而契上心,建议精明而定国是。
赤墀言动,䌷绎倚相之良;
右掖训词,润色郑侨之博。
一麾出守,三节亟还,受釐延问于贾生,扬觯难忘于杜举。
初贰秩宗之绵蕝,遂执风宪而纠绳。
悉协朝佥,岂谷子敢荐?
卓然天奖,如裴度召来。
方今形势抢攘,夷虏变诈,所贵先胜之计,姑为灭贼之资。
俟虏衅端,恃有德而获天助;
制敌衰毙,虽不战而屈人兵。
殆将督励惰媮,赞宵旰之志;
分别忠佞,为月旦之评。
切当世大机,绍前修坠绪。
无我而副公望,许国而弗隐情。
人曰康哉,邦其庶矣!
籀分甘山薮,望绝鼎彝。
逮夫休命之扬,岂胜不寐之庆。
伫仁贤之燮理,举明主乎升平。
正始返于风规,知旧与其膏泽。
欣颂之至,敷染奚殚!
代仲虎兄回蒋扬州启(1138年12月) 宋 · 苏籀
右,某启:叨尘上眷,俾代王言。
恳避莫遑,兢营靡措。
愧我朋好,稽驰谢笺。
况夫枢衮之家,朝绅所属,发飏朽钝,有赖题评。
其爝火依日月之明,燥吻造雷风之震。
念忧患飘零之志,敷讨论润色之文。
谓之称职克家,无能为役;
期于致君及物,但切疚怀。
切磋冀禀于清规,顾代敢烦于妙斲。
至多溢美,无乃过情。
某官轶邵、杜之能,蕴商、偃之学,以博闻而直禁域,以宏才而肃外台。
淮海赖于抚循,朝廷之所钦注。
必归台阁,实慰师言。
合并可期,即驾四骊而入奏;
缄縢永好,固当十袭而宝藏。
感佩实深,敷染奚既。
上楼仲辉笺(1140年6月) 宋 · 苏籀
窃以文梓艅艎,致厦成而川济;
大鼎鸾辂,佑餗饪暨皇舆。
天资正始之英,自结睿文之柬。
贱疵本末,栖托桑枌,遐睎绛帐之徒,稍际青云之附。
颂文章而瞻德度,接旨趣而觌仪刑,赐超百朋,见荣万户。
下风引领,未至扫门。
渎餐沐燕息之私,猥干主记;
道古今盛美之誉,准拟前修。
上臣事君,在雅怀之素蕴;
尊贤体道,宜仁者之位高。
医门不拒于病羸,巫谒更增于默塞。
参陪宥府,升擢大僚。
出元常而督关西,似仁杰而抚河北。
刺投栉比,予进后尘。
谈吐春温,甄明萌意。
逮夫榆塞旋旆,绣里昼行,寿亲带九牧之黄金,过家养五鼎之丰膳。
巨鳞纵壑以快意,威凤览辉而发祥。
匪曰易得之时,卓尔殊常之礼。
寔名望显著,天子倚重而咨嗟;
惟谟画无双,元老稽疑而取式。
狐白不容反衣,太阿非所倒持。
用善良则国不虚,多君子而邦无难。
矧岩廊崇峻,惟衡石度量之平;
畎亩搜求,忘渔钓刍荛之鄙。
其大纲既得,虽小能不遗。
昔国侨取不飏之姿,郑事因兹鲜败;
博阳宽逋荡之咎,汉边所以精详。
孙令君进善弗用而勿休,房玄龄一物失所而不忍。
要在存公而屈己,归于图治而得人。
伏惟枢密阁下山峙庭中,嶷然特立,洞达机会,渊乎内明。
审谛闲详,夷易恬澹。
窥之阃奥,不见畛畦;
迎其锋铓,悉当肯綮。
凑󲦤绅之宗向,副黔黎之具瞻。
平阳规随于咸京,公琰翊亮于益部。
以今究度,未足贵珍。
籀萧飒雪髯,弭忘儿女之好;
呻吟汗简,屡省圣贤之遗。
性理切磨,利名迂阔。
偶窃主祠之三载,敢议作者之七人。
羞矫激而恶奇邪,务拙讷而尚朴直。
自诡林薮之浪漫,不并才智之忧劳。
龙钟实然,雌伏何较?
仰止施设,未间空疏。
旨味纷然,或求药笼之物;
众声翕若,未掩车铎之音。
倘邂逅以荐飏,增激昂而勉懋。
滔滔何算,艰于辱契而辱知;
屑屑至卑,罕或受容而受察。
诚自输于肺腑,殆将玷于坏陶。
归依之情,敷染奚既。
贺王中丞启(1140年2月) 宋 · 苏籀
伏审显膺休命,擢领南司。
席绝百僚,副清衷之重委;
胪传万口,诚圣上之知人。
凡在听观,莫不钦竦。
恭惟帝王立本建中之道,朝廷褒直尽下之辰。
揆策于无眚之途,置器于永宁之地。
致君子小人咸适其分,使庶工群品各竭厥能。
宽恤疲羸,抵排邪枉。
屈人兵于不战,消祸衅于未萌。
老成仪刑,师表动静,虚伫咨访之益,允若忧勤之深。
百志惟熙,万问必理。
伏惟中丞阁下有专通新一之学,极切磨餍饫之功。
析蜀执戟之元文,究鲁感麟之旨趣。
澄清揽辔,民誉攸归;
模范贤关,士风丕格。
不枉己以阿徇,惟信道而全醇。
告老投闲,穷而不愠;
弼违救失,辩且难当。
初无爵禄之心,宁复得丧之患。
丘樊恬佚,甘独乐于无何;
轩冕傥来,蹈中庸而克合。
迁陟二史,超历三台,减仪休之圃蔬,仍平津之布被。
词章藻鉴,宜典掌于文盟;
诚正威风,妙弥纶于国是。
显显大节,郁郁高谟,积著忠劳,殆登疑弼。
然不鄙蓬蒿而徙眷,罔憎筦库以移交。
笑常情之猥卑,见达人之大观。
朴遫小吏,偃伏下风。
曾何毫末之裨,每借江湖之润。
叨尘选取,出自称知。
误玷周行,方依奖诱。
抠衣坐末,或偶合于小言;
仰首朝端,真难逢之嘉会。
不愿执鞭而求富,幸观极笔以谈王。
欣戴之私,敷颂难悉。
拟答馆职谢启(1141年) 宋 · 苏籀
伏审待对北门,敷陈切务;
进直东观,典校秘文。
公言所推,佥听胥穆。
窃惟隆儒大本,精选抡乐育之途;
待士最高,号刊述是正之职。
广经籍而考阅,得英俊之朋游。
皇王之学,并列其间;
公辅之储,多从此出。
某官升华贤路,擢秀艺林。
研精黄卷之言,宜感青藜之照。
过形简管,深认撝谦。
获披芬绚之章,欲致酸痟之愈。
珍藏为幸,玩味何穷?
裁谢之私,叙言罔既。
谢转朝奉郎笺(1141年) 宋 · 苏籀
右,籀启:准诰转前件官者。
资品纤微,惠泽沾被。
揆劳何取,加秩过优。
朝渥难胜,衷情悚慄。
近者缉熙盛典,光显丕称。
备吉蠲之情文,起琢磨之工伎。
恭惟徽宗皇帝诒谋施于罔极,广声振乎无穷。
如日照临,在帝左右,苍黔所以固结,精祲所以燮和。
善继祗承,威灵于赫。
以为节以壹惠,岂足以飏巨美而阐英猷?
加于众名,则可以纪闳图而昭盛绩。
盖槐府玉堂,妙形容而评拟;
鸾台凤阁,俱会议而钦崇。
颂述《云汉》之章,象牒金椟;
昭格神祇之护,宝玺玉函。
发册彤庭,揭节命使。
于是圭币缛惟馨之荐,庙祐虔至腆之仪。
作民恭先,惟圣纯孝。
幸尘位著,顾贱有司。
遭逢至荣,岂期嘉赐?
聪察不遗于卑远,责成自有于度程。
命日量功,包荒济务。
至于熙事之辑,允赖公听之明。
伏遇太师公相深喻诚明之原,挟持礼乐之实。
不以三公而易其介,劝歌九叙而俾其成。
前箸之筹,每先知而应猝;
造膝之语,不离道而稽经。
优如子产之择能,宽若巨源之多可。
励精柬擢,宏溥湛恩。
品汇自然得其宜,百工安敢爱其力?
服冕放佞,乘辂舞《韶》。
封博望以柔鬼方,赏叔孙之趋时务。
补苴鏬漏,兴造废遗。
致凤鸟而出《河图》,皆平生之素蕴;
殄神奸而拔泗鼎,亦次第而垂成。
籀滥叨锡予之阶,溢听升平之颂。
童髫耋杖,咸欣睹于降康;
军政国容,顿复仍于旧贯。
上眷固尤为卓越,勋略难掩其巍峨。
念惟睎骥之踪,喻若为山之址。
苟听其注,务致思以竭才;
必得其官,荷提携而改观。
无任依向感戢之至。
谢转朝散郎笺(1143年) 宋 · 苏籀
右,籀启:准诰转前件官者。
俟罪冗僚,庀工陈力,伟中兴仪典之旧,课攸司荣观之还。
委办落成,计功予爵,涣丝纶之恻怛,陟班叙于峥嵘。
微夫草木之生,浃此云天之泽。
伛偻祗命,跼蹐衔恩。
窃以阶太平而礼乐兴,观会通而圣神作。
岂干戈倥偬之后,废文物声明之昭?
诚习肄更始之秋,副跂耸观瞻之众。
东观曲台之轶,多得残书;
总章衢室之闻,咨访故实。
诚稽古制今之际,聊息马讲艺于兹。
循枝派而寻根源,酌沿革而求通变。
顺遂品汇,统叶天人。
岂庸末之所知,赖真儒之爰立。
鸿惟主上,备雕玉之龙驾,建虹霓之修竿。
三辰旂旗,前殿正衙之仗卫;
五色比象,太室亲祀之文容。
翕九奏万舞以祝南山,天日澄朗;
制六乐三雍以纳和气,遐迩允谐。
盖叔孙绵蕝要务,则汉高知皇帝之尊;
张纯答诏引经,而光武定禘祫之义。
昔号嘉会,今固昌期。
典章著明,英髦杂遝。
抱图谍铅椠而订议者,殆国侨、向戌之俦;
执斲锻橐钥而精新者,必欧冶、工倕之侣。
裁成悉具,允副责成。
殆将比三代而符同,何特超二汉而融赫。
籀缪督监掌,展究恪恭。
怀败材伤锦之羞,祇注瓦镕金之戒。
几希庆扁鐻轮之斲,敢萌爵禄徐疾之心。
幸无苦窳之嫌,各竭精能之伎。
恃上仁之淘汰,俾下情之奔趋。
悉皆乐职之常,姑免鄙儒之诮。
近蒙奏最,遂玷恩光。
再惟太师公相禀高明磊落之姿,佐浚哲皇极之主。
嘉谟猷之凝远,摅美利之无穷。
大节大劳,冠映前后;
一心一德,致理清宁。
从容两社之间,进止弗失尺寸;
仓卒万难之会,酬酢不改色声。
贯穿流略而潜涵,师范群儒之视效。
自得乎度数纪律之表,研精乎载籍根本之元。
发端古文,赞翊洪造;
缉熙办画,和洽光明。
󲦤绅孰不尽乃心,氓庶亦使同其利。
念枵琐逖疏之迹,采肤末盲进之勤,假借甄收,庇焘迂拙。
籀方且激昂志见,警策事为。
叩閤怀笺,未为报效;
执经授道,久愿依归。
上恃宽洪,恕其臞懦。
笺薛帅(1145年1月) 宋 · 苏籀
伏念亲仰楷模,曩日朝右;
屡觌轩驭,趋诣门阑。
圭璋宜瑞于宸廷,符节每翔于外镇。
蹉跎冗吏,遵禀下尘。
庥大府而承流,簉小邦之倅乘。
属尔更代之始,唐突典记之曹。
夤缘恃旧而冒闻,寖露狂斐而无避。
伏惟某官英概特立,几识挺生。
文武兼资,负澄清济物之度;
中外迭晋,有倜傥曜世之奇。
牧害马而伏驯,俾乱丝之条理。
才艺第一,当冠从臣;
政术绝优,久淹侯社。
近者海邦骚动,以资略而任分忧;
军阃咨诹,膺统督而奠要剧。
金珂画角,殄蜂蚁于立谈;
羽檄捷书,剿蛇鼠于薰灌。
八州调护,三方悉平。
信庙堂之知人,寤冕旒之念绩,即隆名器,以答勋勤。
稠叠褒嘉,殊常眷瞩。
方且析介圭而遄觐,穿豹尾之清班,被卓尔之殊恩,赞郁乎之文治。
籀贪藉辉荫,乐奉教条。
祈方隅永逸之规,觊幕府从长之画。
衷情向往,竿牍莫陈。
迎吴郎中启(1146年) 宋 · 苏籀
伏审明纶妙擢,廉按详刑。
观览风俗之宜,布宣诏令之意,凝霜被节,甘泽随车。
凡在庇庥,咸怀钦跂。
伏惟提刑中大郎中体履穹懿,持操渊澄。
发远韵于朱弦,洒清飙于兰雪。
国梁栋而民仪准,《诗》老成而《易》丈人。
棠阴遗爱于东山,驿乘全临于闽部。
要涂粉省,显除星列于台中;
直指绣衣,威望震雄于天下。
俨范会之端委,致绿林之惊奔。
入境抗旌,远迩胥悦;
出教属邑,民吏肃雍。
蟠错识评,喻若秋荼之密;
游刃辩画,温然冬日之和。
清节不群,庙堂翕予。
召期非远,宸扆柬能。
遄讲道而横经,峻持橐而簪笔。
籀尘劳冗吏,漂寓衰踪。
引领使尘,先景星而快睹;
依归民誉,仰高山之诚勤。
欣慕之深,造次罔述(《双溪集》卷一三。)
东:原缺,据库本补。
回发解举人谢启(1146年) 宋 · 苏籀
伏审秋闱遴选,擢芳廉秀之林;
贡籍能书,驰骛青冥之路。
有司乐育,乡党推贤。
枉沐笺题,过垂宠诲。
伏惟解元先辈研六籍之魁士,奋一上于英躔。
唾手云衢,仙桂空于月窟;
荣观玉笋,风雷化于春官。
劝驾及期,公堂受遣。
颂咏之恳,敷述奚殚。
衢州张舍人启(1147年) 宋 · 苏籀
伏念近者解龟新命,易倅大邦。
值中和乐职之秋,属右移更代之日。
愿附青云之素,敢陪皂盖之游。
天幸适然,官途优调。
伏遇知府舍人待制文盟艺苑,人瑞国华。
早副眷求,极当年之柬倚;
分忧重委,付陪辅之屏藩。
奉计虽许于三年,伟业且抟于九万。
高嶷忠肃,悉振起乎懦媮;
公大懿醇,不苟沽于名誉。
钤键惟谨,薤水兴谣。
优柔贵胜之薮渊,敦崇礼义于防范。
籀飘萍流寓,弹铗归来,依投吏道之宗师,仰止词林之根蒂。
所祈寡陋,尚幸烛微。
向慕之诚,敷染曷既(《双溪集》卷一三。)
早:原缺,据库本补。
衢州交代林通判启(1147年) 宋 · 苏籀
伏念昔陪朝籍,并趋位著之联;
恳避换州,祇践仁明之躅。
自惟尘迹,每获云庥。
伏遇交代通判寺丞冠冕朝伦,圭璋民表,修饰治绩,竦振能声。
英妙贰州,孰出高能之右;
代移更戍,敢咨旧政之宜。
驰耸清规,欣趋幸会。
扬剑津之糠秕,实赖同尘;
袭柯山之芝兰,自兹借润。
愿交之恳,染翰曷殚。
迎衢州知府章郎中(1149年) 宋 · 苏籀
伏审诏恩成命,授委休嘉。
畿辅殿邦,清选英重。
地接行朝之次舍,民孚邻境之甘棠。
持节斯来,柅车允治。
伏惟知府郎中蚤鶱翔于廷右,久佚乐于侯封。
冠门阀于云霄,俨朝绅之领袖。
粉闱回首,启台阁之荣涂;
金节按澄,肃峤泷之憬俗。
根艺学于敏识,裕风力于繁难。
详谛通方,警拔适当。
功名显宠,方且鼎来。
岳镇藩隅,匪稽峻陟。
籀稔聆华闻,尝叩铃斋,既周旋于惠慈,又贬枉于音诲。
不意抗尘之迹,缪叨别乘之荣,照瞩所因,参陪良幸。
颂咏之切,攀述罔殚。
回江少卿启(1151年) 宋 · 苏籀
伏念引嫌避地,换镇监州。
邦国不空,众倚贤侯为重;
狱市所寄,分安俗吏之勤。
九棘移书,五云拜贶,辉华蔀室,喜动蓬心。
伏惟宫使中大少卿炎汉子真之才华,西晋稚川之襟趣。
资清秩峻,羽仪平陟于天京;
礼备乐纯,剑履周旋于郊庙。
天将降任,身享寿康。
谱牒前闻,继起葳蕤于贤业;
󲦤绅推予,声华籍甚于班联。
琳馆湛研,丹台密迩。
籀臞儒自哂,晚宦思归。
布气嘘枯,曩祈受诀;
建言发瞆,敢望灵方。
丐闻霄壤之始元,无碍窔奥之荧爝。
笺婺州钱龙图(1151年) 宋 · 苏籀
伏审光膺选倚,荣奉蕃宣。
冠内阁之宠名,专辅邦之重镇。
辍耳目之杰,殿股肱之隅。
偃伏英风,翘竦硕望。
恭惟知府龙图大中有毗翊奋起之绩,得功名显达之图。
天授众才,世承丕德。
焕文华而外发,励公实以衷强。
进自结于睿聪,退仰酬于柬任。
裕民足国,无非远图;
宣化承流,更观共理。
跋兹宝婺,祐我台躔。
赏心坐啸于新亭,游刃发硎于馀地。
柅车未几,舆诵弥佳。
必奉玺书,将膺冕服。
籀旧族衰裔,薄宦孤踪。
曩贯籍于剑南,今侨寓于浙左。
仰高平夙,幸恭梓以焉穷;
府贰拘縻,从贺宾而独阻。
笺吴尚书(1151年) 宋 · 苏籀
伏审光膺诏命,再莅雄藩。
棠郊争跂于仪刑,绛帐乐从于辩画。
以常伯之夙望,副旧德之精求。
好音布腾,惠风翕若。
伏惟某官慈仁无扰,柔辑警明。
勤恤素闻于天聪,爱惠久洽于民誉。
端靖而密,温温法从之宗工;
鸿博而文,嶷嶷儒林之先觉。
雅韵常优于厚俗,耆哲乃宜于牧人。
盖源远而流清,由形直而影正。
方且来宣美意,班宽大之书;
感奋猷为,歌中和之什。
寖结深知于黄屋,岂淹挥翰于紫宸。
虎符一麾,召擢伊迩;
鹏程九万,资略难量。
籀侨籍治城,特纡顾盼。
其为抃怿,实逾等伦。
笺周尚书(1151年) 宋 · 苏籀
伏审光膺褒诏,宠畀近藩。
东浙虚股肱之邦,中台辍喉舌之老。
󲦤绅遵承而翕若,吏民豫附以讴谣。
遐竦车尘,驰想旌棨。
伏惟某官窥古今之奥,适时务之宜。
超冠素云之曹,寤柬隆赫;
摄空清鉴之长,注倚精详。
爵秩逢年而九迁,才具一日而千里。
委重文昌之枢要,望邻公衮之民瞻。
究宣周变之能,加崇牧伯之柄,俞音甚渥,召节俯颁。
籀听郑履于朝端,尝获亲近;
买龚犊于部内,实赖惠慈。
仰存诲之夤缘,形庇庥之僭冒。
其为欣幸,殆逾等伦。
迎吴中大启(1151年) 宋 · 苏籀
伏审昨被诏除,近釐符守。
任优旧德,荣屈雅才,凡百为僚,允出幸会。
伏惟知府中大公清良弼,方重嘉谟。
文采风流,蚤作藩桓之贵客;
咨诹策画,屡当帷幄之折冲。
历试烦难,愈新闻望。
覃布美怀于封部,润饰文儒于教条。
矧夫剑百鍊而缮藏,自能应手;
骥千金而增价,何必问途。
器博省台,抱本朝之雅意;
能高惠养,察里落之嚬呻。
不鄙小邦,稍恢馀刃。
籀趋风关陕,假盖荆襄。
倒指计两星之终,飞书陈二天之契。
慕前修之牧相,甘棠匪遥;
恃畴夙之陪游,蒹葭缪倚。
愿际和同之美,允为鲁钝之光。
钦咏之衷,敷述奚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