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论输纳和买之法奏(嘉泰元年十一月) 南宋 · 袁说友
窃见绍兴府输纳和买之法,未能均一,今亦得其说矣。
夫以亩头科敷和买,止欲革上户诡挟之弊。
唯其并及于真下户,不能无辞。
夫以上户代纳身丁,止欲补下户创科之数,唯其略无限节,故上户亦不能无辞。
今若令有丁有产真下户,仍旧自纳身丁,却与照嵊县等五县例,物力十五贯以下,不科和买,别作一籍,拘其升降。
所请无丁有产下户,多是诡挟,仍以亩头均敷。
如此则上户无诡挟之弊,下户无创科之扰,而且无规免身丁之患。
夫欲下户自十五贯以上起敷,盖越民真下户十五贯,昔绝少,今若不拘定物力十五贯以上起敷,有丁有产,而以旧例三十八贯五百以上令出纳,又恐将来有丁之上户,复作诡名身丁,折其产为下户,以避免和买矣。
乞下浙东帅、宪、仓三司详议,如臣言可行,即乞保明具奏,遵守施行,自嘉泰二年为始。
庶五等之户,所输均平,可以久远施行。
乞将已掘围田置籍掌管奏(嘉泰元年十二月) 南宋 · 袁说友
窃见比颁诏旨,以浙西围田之害,荒废水利,遣二使者亲往措置,尽行开掘。
命下之日,识者交庆。
今开掘之利,窃闻十竟七八,然议者犹有远虑。
盖今不预为必行之法,则恐岁复一岁,人情易玩,法久易废,官司不能禁戢,约束不能详备,则恐今日围田已坏者,又复渐围于后日矣,此不可不虑也。
今乞行下,将每州诸县内令乡所掘围田,并行逐县置籍。
凡所掘某人围田,计若干亩,坐落四至,并田主姓名,并行抄上,如法印记,付各县知县牢固掌管。
其知县于衔内,带专一点检围田事。
每遇农事方兴,于三月四月,知县同县尉将簿籍,亲往已掘围田地头,遍行点检,有无奸民再行围裹布种。
遇点检毕,具有无结罪保明申州,州申省部。
所有知县每考及任两批书,并于印纸上批凿有无再行围裹,分明批上。
仍行下提刑司,照措置围田所已置开掘诸县内围田簿籍,依样抄录一本,存留提刑司。
每遇春夏之交,抽摘诸州内或一县或两县,互差有心力官前去对籍,亲到乡分审点已开掘去处,结罪保明,具有无再行围裹,申提刑司。
提刑司再行结罪保明,备申省部。
每三年三月内,从朝廷取旨,选差职事官两员,分往浙西诸州点检审视。
各州知、通专一遵守朝廷行下应干束约,务在必行。
仍委台谏常切觉察弹奏。
庶几法久不行,人无轻玩,所在水利,永助丰登。
谢知池州表(1179年) 南宋 · 袁说友
八年就列,久玷中除;
千里分符,复叨外寄。
赐觐方辞于枫陛,误恩遂躐于瓜时。
趣至治封,具宣德意(中谢。)
伏念臣本无才业,偶玷儒科。
蚤从州县之游,觕识简书之畏。
不知为政,肯辞了事之痴;
尊其所闻,独念壮行之学。
顷四科之辱荐,旋一职以留行。
回翔学馆之中,伐檀可刺;
再摄郎闱之职,越俎尤惭。
在朝空岁月之深,报国蔑丝毫之有。
分甘三黜,宠畀一麾。
锡命为优,方赐便朝之对;
玉音载奖,无非华衮之褒。
治不素习,而陛下谓其优为;
才弗适时,而陛下称其有用。
命之宣旨而骤膺付委,见之位次而获赴事功。
果筹易地之宜,遂冒积薪之愧。
君恩至此,臣职谓何。
永惟池阳,实在江左。
杂居共处,军民必贵于调和;
名存实亡,财货深防于渗漏。
士欲砺行,则教化之当务;
吏欲防奸,则宽猛之得宜。
还盛时风俗之淳,宽圣上顾忧之意。
祗虞凉薄,曷称使令。
兹者伏遇皇帝陛下虚己受人,大明烛物,处万乘九重而亲屈,欲寸长片善以兼收。
天下馀三百州,每加眷注;
民安惟二千石,尤急选抡。
察臣颇熟于民情,俾臣辄试以郡寄。
臣敢不仰遵圣训,頫激懦衷!
理财首务于节财,听讼必期于止讼。
牧人禦众,誓坚摩抚之心;
才绌地隆,莫尽糜捐之报。
谢知衢州表(1188年) 南宋 · 袁说友
五百里甸服,莫重畿藩;
二千石起家,误当中诏。
政使自为推择,何以获此便安?
仰涵天地之恩,頫剧渊冰之惧。
臣某惟此衢郡,实今辅邦。
人物盛于承平之时,庶几乐土;
舟车指为走集之地,见谓要冲。
然而州家之入仅给于旬时,县官之供有严于寅夕,非盘根错节以别硎刀之利,则汗颜血指而羞袖手之观。
若其毁日至而即墨摇,疑言闻而汉守惧,虽忧畏之未免,亦调护之甚难。
臣非其人,任岂堪此?
上恩隆厚,谓其颇识德意于立王之朝;
天鉴高明,谅其尝更治民于考功之日。
遂付内郡,俾图外庸。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神断自天,照临如日,急先庶民之安,驯补九卿之缺。
析符重矣,滥吹斯何!
臣第知身修,而免官谤。
奉天子命,所当宣化以承流;
畏圣人言,惟有爱民而节用。
少殚一得,以报万年。
谢提举浙东茶盐表 南宋 · 袁说友
一再命以为州,咸亡善状;
六百石以察郡,误拜渥恩。
身惭安便之为优,众谓甄升之特异。
乾坤德大,毫发命轻(中谢。)
窃惟敛散之权,莫重常平之使。
山泽之利,榷以裕国;
仓庾之储,均于及民。
惟源流本末以阜通,则上下有无之兼足。
岂特欲九年之并蓄,亦戒夫一孔之不遗。
恪恃经常,当辨取予。
至于民情休戚之本,吏治臧否之分,事无壅于上闻,泽乃周于下布。
求称厥职,益难其人。
如臣戆愚,殖学荒浅。
谓其尝更中外之职,有志斯人;
尚可俾乘轺传之驰,往承休德。
庶以异时布宣宽大之意,而为今日激扬清浊之公。
曾下下之考而未书,乃皇皇者华而遽遣。
就临所部,实宠其行。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器使群工,鉴观庶物。
与我共理,傥田里有庶民之安;
惟尔之能,则金秩示列城之劝。
博求任使,下及孤踪。
臣敢不尊其所闻,期于不负。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肯务空言;
或登揽有澄清之风,尚希则哲。
力殚所学,仰答殊知。
谢提点浙西刑狱表 南宋 · 袁说友
假东仓之节,曾下考之未书;
冒西宪之除,忽上恩之误及。
敢矜揽辔,实惧禠鞶。
恭承圣训之丁宁,惟有愚诚之罄竭(中谢。)
窃以成而不变,君子所以尽心;
苟得其情,圣人矜而勿喜。
仰惟九重临御之始,首重四方典狱之司。
任德不任刑,深念累朝之家法;
继明而继圣,用宏一代之丕规。
爰于临遣之间,曲示训词之宠。
「公明详审」四字,以为之师;
「枝蔓淹延」一言,实中其弊。
至于特颁诏旨,明饬宪章。
大哉王言,方申重巽之命;
儆于有位,敢徇故常之私。
必也通材,乃副隆指。
如臣者,本书生之习,无吏道之师。
内职外庸,觕熟朝廷之德意;
寸长尺短,莫酬圣主之深恩。
徒怀学道爱人之言,愿为报国事君之地。
敢期一岁,而有再迁。
畀之一道之祥刑,近在三吴之畿甸。
未能读律,恐弗详司空城旦之书;
期于无刑,或少效有司牧夫之事。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圣仁覆下,天德出宁。
明于五刑之中,式孚有众;
使无一夫之狱,必惟其人。
而臣猥以戆愚,滥膺差择。
躬趋枫陛,亲拜玉音,进之可用之实才,至谓有符于公论。
虽与人为善,恍如锡命之自天;
而被宠若惊,但觉措躬之无地。
臣敢不佩昕晨之面命,奉壬午之诏条。
岂特辨狱讼于雀鼠之疑,恪遵三尺;
凡以效涓埃于海岳之积,必究万分。
谢直显谟阁知临安府表(1192年3月) 南宋 · 袁说友
在都公之列,久已具员;
尸京邑之权,又叨任剧。
寓文谟之峻直,仰宸眷之过优。
恩重丘山,惧深渊谷(中谢。)
伏念臣本以书生之习,初乏吏才之长,委质圣时,滥巾朝列。
学省瀛洲之英选,郎闱枢属之清班。
继诡民庸,荐叨外使,再纡使节,三握州麾。
莫非政拙而心劳,正以力小而任重。
精神疲于繁剧,毫发无所建明。
误蒙圣主特达之知,旋拜朝廷号召之宠,为郎铨部,列属宰司。
半岁周行之间,五趋汉庭之对。
俯欣一遇,莫报万分。
未干旷职之诛,乃冒陟明之典。
深惟天府,实重日畿。
弹压不足,则奸宄无以戒惩;
宽猛或偏,则威惠何以悦服。
难行者挟城社之势,无厌者纵溪壑之求。
一语不售,则怨谤随之;
百谪既盈,而踪迹殆矣。
藉使才望之兼足,犹怀成败之可疑。
讵容微臣,堪此重寄。
虽无心而应,事必出于至公;
然当官而行,情岂免于少拂。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规恢极治,总揽众才,念首善于京师,每留神于岳牧。
谓臣粗知法守,或庶几公尔以忘私;
察臣久历外庸,或熟于爱人而节用。
误当推择,俾殿浩穰。
臣敢不益尊所闻,求称隆指。
平生报国,勤劳敢计于一身?
竭力守藩,根本愿先于诸夏。
辞免除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表(1192年10月) 南宋 · 袁说友
恩荣误及,震悸弗遑。
伏念臣起自书生,初乏才望。
连年奔走,失故步于邯郸;
半岁浩穰,复具员于京邑。
仰惟朝廷使令之宠,敢惮辇毂弹压之劳?
虽鞭策之备尝,曾涓埃之莫补。
精神疲于任剧,齿发至于顿衰。
所幸凭藉国威,宣明德意,盗贼屏戢,善良妥安,偶千里之无虞,而百谪之未至。
方需旬月之及,力控吁天之私,忽冒月卿,俾重天府。
惟课功之亡有,于进步以奚宜。
冒昧而居,颠隮可卜。
伏望朝廷特赐敷奏,寝无名之误宠,全向暮之孤踪。
贷其职业之未修,姑仍旧贯;
念其心力之已竭,或畀祠宫。
庶穆公言,少安愚分。
辞免知镇江府表 南宋 · 袁说友
龙光渥洽,驽质战兢。
臣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古圣格言,昭若日月。
若贪荣恋禄,不知自反,必将上玷国恩,下贻司败。
伏念臣无才无智,不学不武,误蒙三朝使令,致位通显。
乡者叨典六部,三历帅藩,万里东西,勇于承命,政以年未六十,驱驰奔走,惟恐不逮。
今臣年将七十,筋力顿衰,位已极而身灾,福已盈而祸及。
粤自春初一病,逮今饮食减少,形体憔悴,众所共见。
已蒙圣慈,谅其无庸,怜其有疾,俾归田里。
控辞新渥,未拜俞音。
更冒藩宣之除,益重颠隮之惧。
窃惟京口重镇,为国屏翰,军政杂蹂,舟车走集,必有威望乃任弹压,必有智略乃为保障,此其所长,臣无一有。
况复支离抱疢,颓堕孱躯,千里长城,必致仰贻忧顾。
扪心揆己,实不敢前。
若冒昧而行,则犯古圣之训,干清朝之诛。
臣欲望圣明鉴其激切之词,知其必至于败事,寝免今来知镇江府恩命,赋之外祠,俾从休养。
他日傥未溘先朝露,犬马之报,赴蹈之役,臣不敢辞。
谢除权户部侍郎表(1193年) 南宋 · 袁说友
天府充员,久无善状;
地官擢贰,忽拜误恩。
敢怀持橐之荣,实负禠鞶之惧。
乾坤恩重,蝼蚁命轻(中谢。)
窃以道御权用之既分,而本源末流之莫辨,上严期会之迫,下尽锱铢之供,流弊至今,其术益陋。
况兹水旱相仍之后,州县竭力之馀,知予为取之甚难,损上益下之尤急,必有心计之士,乃无面墙之忧。
伏念臣起自寒生,仅存朴学。
弹冠以仕,蚤陪内署之严;
怀绂而行,妄意外庸之诡。
七拜节符之甚宠,一无毫发之可书。
误叨驿召之严,荐簉鸳行之邃。
缀班郎省,列属中台。
方京邑素号于才难,而书生乃承于人乏。
老马未闲于识路,如䖟祇怯于负山。
志广才疏,漫费朝昏之役;
心勤形瘵,空惭岁月之迁。
了不立于事功,久已多于瘝旷。
赐觐屡瞻于咫尺,拜恩特异于寻常。
忽被丝纶,俾持荷橐。
惟此聚人之本,系于生计之臣,欲坐致于钱流,正有资于鞭算。
有如浅陋,将不胜鼠技之穷;
傥误使令,岂特玷鸡翘之选。
恳辞弗获,怵惕是忧。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大智天临,至明日照。
眷言语侍从之列,必惟其人;
念经常简易之司,急先为务。
擢兹民部,滥及微臣。
敢不念肥瘠之所关,稽制度以为节。
朝有政事,自无不足之虞;
职在论思,更尽竭忠之报。
辞免权户部侍郎表 南宋 · 袁说友
恩荣过分,战灼靡宁。
伏念臣空疏不才,愚戆自守。
书生不识时务,仅能为章句之儒;
仕者愿立王朝,偶复缀班联之末。
蓬山兰省,今十八年;
英簜竹符,凡六七任。
念剧繁之屡试,曾绩用之蔑闻。
久当辇毂之司,妄意涓埃之报。
勤虽补拙,力弗胜心。
已宽百谪之诛,敢玷贰卿之选?
惟民曹剧任,皆一时秀颖之英;
岂樗杜散材,冒两禁持荷之宠。
傥昧本末源流之旨,必乖经常简易之宜。
自知甚明,官谤可卜。
伏望圣慈俯怜危悃,亟寝误恩,别选英贤,俾任论思之责。
庶几名实一归,综核之公。
谢除户部侍郎并赐金带表 南宋 · 袁说友
六卿分职,愧摄贰以何功;
满岁为真,忽疏荣之误及。
侥踰有腼,恳避无从(中谢。)
窃以损上益下,王政之所先;
伤财害民,圣经之深戒。
惟调度独关于泉货,而盈虚盍究于源流。
取予必知,深惧及民之敛;
毫釐既析,难逃致旱之诛。
固知川竭而谷虚,所贵下肥而吾瘠。
在于今日,尤重得人。
如臣者,徒有戆愚,本无能解。
盘根错节,敢云屡涉于险艰;
历块过都,未必尽闲于道路。
顾以面墙之学,曾何心计之优。
躐处民曹,滥司国计。
适有浩穰之费,更当饥馑之臻。
收之桑榆,莫补东隅之失;
譬之江海,惟有漏卮之忧。
虽鞭算之可施,怅钱流之无策。
蔑闻兼足,仅免乏兴。
钦承天子之威,遂正司徒之贰。
莫非王事,岂当言日月之功;
全荷君恩,将益重春秋之责。
拜兼金之出笥,俾束带以立朝。
虽宠一身,但虞三褫。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作新初政,兴建太平。
守位曰仁,深究聚人之旨;
以义为利,大培立国之基。
弗轻主计之司,每示陟明之典。
遂容瘝旷,亦冒宠除。
臣敢不念藏富之在民,知生财之有道。
制用而于岁杪,方仰承政事之修;
盍彻而对年饥,庶获睹君民之足。
誓殚驽力,少答鸿私。
辞免除户部侍郎表 南宋 · 袁说友
臣拱闻宠命,深切震惊。
窃惟人臣不当以日月言功,公朝要先以名实为重。
臣滥巾版省,不过簿书期会之劳;
躐迹禁庭,又无朝夕论思之益。
至于不加之赋而上用足,知予为取者政之宜,此意懵然,扪心愧甚。
恭遇陛下皇天眷命,初政清明。
而臣乃以书生,谬司邦计,适当国家多事之际,郡邑告歉之馀,经常之数既蠲,费出之供则倍,急或重于贻害,缓未免于乏兴。
虽左支而右吾,亦前跋而后疐。
思欲不扰而办,每惧其为也难。
徒叨岁月之迁,竟蔑丝毫之补。
乃从幽黜,忽拜真除。
位正贰卿,匪同摄组;
秩高三品,益峻官联。
凡此侥逾,必难称塞。
伏望皇帝陛下曲垂渊听,亟寝误恩。
毋拘满岁之真,姑从反汗;
庶逭终朝之褫,誓毕捐躯。
谢除权户部尚书表 南宋 · 袁说友
小司徒之职掌,久惧罔功;
太常伯之摄承,更叨异数。
委责弥重,宠光益新(中谢。)
伏念臣殖学亡堪,登朝有愧。
早荷阜陵之识擢,馆学备员;
更辱太上之甄收,节麾屡试。
昨自神京之众大,载登民部之剧繁。
罄竭憃愚,肃祗供亿。
属年饥之骤至,方国用之未充。
区区心计之阔疏,何施剸拨;
仅仅目前之酬应,觕足支吾。
再越岁年之更,了无毫发之补。
谴已盈于百谪,去何止于二宜。
忽承天宠之优,就陟地官之长。
惟班联愈峻,久弄印以不除;
岂绩用弗闻,乃历阶而冒进。
短技莫堪于出纳,腼颜滋厚于忸怩。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躬履俭勤,治先总核。
均节邦赋,谨周室羞服之规;
久任计臣,体汉家仓庾之意。
谓臣不扰而粗办,知臣靡事于空言,欲责乃成,姑懋其赏。
臣敢不率循旧职,加免新功。
恤民穷以宽赋租,广君上深仁之泽;
及年丰而备储蓄,裨国家根本之图。
不负褒称,是为论报。
辞免进呈徽宗皇帝玉牒孝宗皇帝光宗皇帝实录转两官表 南宋 · 袁说友
明诏叠颁,微躬失措。
臣仰惟建中迄宣和之极治,庶绩其凝;
隆兴暨绍兴之盛时,一道相授。
举纲撮要,以大书于琬琰;
广记备言,以传信于简编。
蔚为盛世之宏模,于赫丕天之景铄,陛下志勤法祖,孝笃奉先,趣二典之登崇,庆三朝之备载。
凡豫纂修之列,均沾渥洽之恩。
礼示追尊,赏惟从厚。
顾臣驽钝,俾被宠光,所宜上体于眷怀,其敢过形于矫拂。
俯循涯分,实惧满盈。
退念椠铅,曾微润色。
昔者猥参于涉笔,兹焉适会于成书。
事悉因人,功无可录。
忽拜出纶之宠,骤膺升秩之华。
太甚侥逾,苦为难称。
傥昧牢辞之谊,决贻烦啧之羞。
伏望皇帝陛下俯鉴忱诚,收还误宠。
岂特示明时诏爵谨持之意,抑以逭愚臣贪荣陨越之忧。
谢救荒转官表 南宋 · 袁说友
郡邑上凶荒之报,宽未赐诛;
国家酬安集之勋,误膺进律。
抚众仅苏于菜色,拜恩惟切于汗颜。
揆厥超踰,孰为报称(中谢。)
臣闻旱乾水溢,虽古今代有之灾;
政散民流,繄师帅不贤之过。
治有得失,民为戚休。
仲舒称长吏不明,驯致群生之寡遂;
孝宣谓与我共此,亦见庶民之举安。
使田家或弃于有年,则刺史难逃于失职。
尚捐薄罚,敢觊殊迁。
伏念臣本以书生,误叨器使。
八年在列,三觐清光。
两岁为州,一无劳绩。
徒有壮行之志,不辞了事之痴。
念抚牧之既乖,遂流行之致咎。
仰宵旰方勤于忧惧,而谋谟务极于哀矜。
发棠施推食之仁,折券下蠲租之令。
大文仲劝分之术,小周家散利之恩,力轸穷民,备殚荒政。
臣仰承德意,祇服训词。
幸容河内之便宜,深戒有司之莫告。
彼终岁虽劳于勤动,而凶年获免于死亡。
悉由大德之孚,何有小臣之力。
遽叨增秩,俾逭黜幽。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惟德动天,视民若子,罔怠侧身之惧,常怀由己之思,悯兹旱暵之邦,尽布涵濡之泽。
诚踰剪爪,配成汤克夏之仁;
政靡兴师,陋卫国讨邢之举。
夙缘眇迹,侥冒误恩。
臣敢不益单厥心,谨如始至!
自今岁其有兹,幸及于小康;
投閒分之宜,终莫酬于大造。
谢覆按使转官表 南宋 · 袁说友
桥山肇役,蔑闻共事之能;
勋府酬庸,乃冒迁官之宠。
控免弗俞于至再,光荣已极于倍千。
刺骨铭恩,熏心怀惧(中谢。)
窃以爵赏用劝,贵无滥予之名;
事功曰劳,必有可书之绩。
傥具位仅同于众职,施功莫竟于成终,亦在讨论,俾加崇奖。
此圣主示曲成之德,在小臣忘冒受之惭。
既为汗颜,敢不稽首。
伏念臣曩由推择,滥被使令。
崇陵初肇于因山,仙寝有严于卜兆。
羡封安壤,偶更使于再行;
流壑秀岩,实视成于初议。
甫求复命,旋即归休。
始既无用力之劳,终蔑与告成之列。
忽十行之颁札,晋三品以升阶。
虽避循墙,莫回出綍。
自顾沈沦之陈迹,更污特异之殊荣。
惟甚侥踰,曷为报称。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思亲笃孝,逮下尽仁。
欲厉世之有权,必使臣之以礼。
念其乏使,曲怜簪履之馀;
程彼功书,不弃山林之贱。
虽云散吏,亦贲美官。
臣戴恩如天,思报无地。
里闾增耀,新被宠以在身;
畎亩不忘,惟祝釐而事上。
谢除华文阁学士四川制置使表 南宋 · 袁说友
承大司徒之乏,去甫控于二宜;
新真学士之名,威俾宣于九折。
荷宠光之狎至,知绵薄之难胜(中谢。)
伏念臣才匪过人,学徒泥古。
当圣明之述作,际遇三朝;
备中外之使令,栖迟二纪。
再玷周行之步武,旋司商邑之浩穰。
碧落仙班,寖叨曳履之列;
金华讲籍,尤为逢掖之荣。
凡厥践更,悉归亲擢。
无九年之蓄漫,久涴于地官;
取一障而乘尝,荐干于天听。
倏膺误渥,诞锡明纶。
钿轴璇题,丕赫阜陵之懿;
石门剑阁,往临蜀道之雄。
寘乃西清,而分西顾之忧;
微乎一介,而当一面之寄。
钦惟圣意曲示褒扬,岂伊愚臣所可徼幸?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风行万国,日烜群臣,谨名器以昭至公,揽权纲而恢独断。
谓臣久联豹从,则高其职以宠行;
知臣屡析虎符,故选于众而特举。
九重恩厚,一己命轻。
臣谨当国尔忘家,心乎存阙。
作诗而颂主德,誓殚宣布之勤;
叱驭而尽臣忠,敢有驰驱之畏。
辞免除宝文阁学士再任四川制置使表(1199年) 南宋 · 袁说友
宠光过优,震悸失措。
窃以进律之典,朝廷所以旌有功;
因任之荣,邦国所以详已试。
既褒升之惟允,亦选任之咸精。
傥当黜而复迁,或不能而后止,人言弗恕,臣责难逃。
伏念臣蒙国厚恩,冒蜀重寄。
仰体一视同仁之德,恪守中和;
俯徇群蛮向化之诚,务求安靖。
两载徒劳于政拙,百为莫格于民贫。
凡可宣德意而广上恩,深欲策疲驽而效愚力。
竟成玩愒,蔑著事功。
自从香火之缘,亟被丝纶之诏,益虞瘝旷,忽拜晋除。
宝储升奎阁之班,申命久帅垣之任。
小人而负且乘,宁无盗思夺之之招;
冯妇之攘下车,必有士者笑之之辱。
况已跻荣于三级,岂容未岁而再迁?
偶宽百谪之诛,莫逭终朝之褫。
伏望皇帝陛下天心从欲,圣度包荒。
惟赏以视功,恐终难于滥予;
虽誉有所试,惧不及于前时。
略反汗之小嫌,畀祝釐之寸禄。
少安愚分,庶惬远民。
辞免除华文阁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表 南宋 · 袁说友
骤承隆委,凛莫措躬。
窃以华学新班,非当代名流不足以膺首擢;
全蜀重寄,非公朝伟望不足以被亲除。
苟下轻授受之间,实上系顾忧之地。
如臣者,庸庸寒士,琐琐小才,误蒙圣神特达之知,累畀中外剧繁之职,心力虽尽,绩用靡闻。
重来漫涉于六年,自诡愿乘于一障,俞音竟閟,就列愈惭。
敢期涣号之颁,全付坤维之重。
帝华内阁,莫高直学士之班;
蜀阃帅权,兹实古方伯之任。
岂特地峻职优,不胜忝窃;
深恐力小任重,必负使令。
恍拜恩纶,如临渊谷。
欲望皇帝陛下重筹边之寄,笃举远之仁。
念谋帅为难,傥择能而改授;
则得人而治,虽反汗以何嫌?
既昭名器之公,抑谨蕃宣之选。
所有恩命,臣未敢祗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