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侄宗鲁可赠徐州观察使追封彭城侯制 北宋 · 郑獬
敕:王者立爱自亲始,所以教天下之睦。朕于骨肉之义,粲而不殊,故宠有以厚存,而哀有以饰终也。故具官某表仪宗藩,肃雍朝禁,遽兹奄忽,良用衋伤。襚以廉车之秩,彻兹侯社之封。营魂有知,歆予追恻。可。
皇兄左卫将军开州刺史仲行赠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制 北宋 · 郑獬
《诗》有之,「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而予之伯氏,奄先朝露,乘代而逝,岂有不怀者哉?具官某信厚自修,动而不逾礼。方期耆齿,以藩王室,天报不腆,遽闻倾殒。临朝抚几,为之哀怆。秩以廉车之雄,爵以通侯之贵,并为优数,以襚其殁。亲亲之厚,兹予所以怀之也。可。
景灵宫使昭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上柱国金乡郡开国公曹佾南郊加食邑制 北宋 · 郑獬
门下:朕抚皇器之初,揽紫庭之议。在汉则即位而见祖,于唐则逾年而命郊。钦维真庙之绍休,亦建泰坛而肇祀。肆余昧德,敢废彝经?载探越绋之文,恭敕射牲之典,维天锡羡,与尔共縻。具官某体醇茂之姿,涵夷雅之量。燕山纪伐,庙藏累世之勋;沙麓储灵,家擅外姻之贵。适黄钟之萌气,饬苍辂以报天。阳燎升而精意孚,俎豆彻而美祥兆。溢为嘉泽,灿若褒章。有懿号以茂功,有丰租以陪邑。于戏!宝鼎神策,灵符方赐于汉庭;乘马路车,显命宜褒于申伯。兹实上穹之况,匪曰冲人之私。元舅勿辞,往践宠数。可。
皇弟泰宁镇海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门下平章事岐王颢南郊加食邑制 北宋 · 郑獬
门下:辰临测景之圭,躬即礼神之囿。积燎乎高丘,而事君之义显;荐鬯乎太室,而事亲之教行。既歆予以絜诚,又锡予以嘉福。函蒙四海,发育万灵。顾肸蚃之来成,敢积重而专有?具官某德隅严峙,仁范浑深。雍雍雁序之和,韡韡棣华之秀。属初禋之受绂,陪朝践以奠觞。维天地所以享一德之诚,维祖宗所以怀大孝之美。实资显相,遂底嘉成。岂无展玉之恩,固有锡膰之泽。增茂功于盟府,衍多赋于爰田。光我邦家,莫如兄弟。于戏!白麟游畤,已膺元狩之符;丹凤鸣山,更进岐阳之律。震灵光而下浃,扬孚号以肆行。勉图磐石之勋,共起安澜之治。可。
皇伯祖凤翔雄武等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中书令判大宗正事东平郡王久弼起复制 北宋 · 郑獬
门下:居丧不可凌节,虽重于亲忧;于义有以断恩,亦先于王事。维内朝之隽老,冠王室之英藩。将图磐石之勋,宜讲墨缞之制。载班显册,特涣丰恩。皇伯祖具官某信厚禔身,静专毓德,盖出神明之裔,最为戚属之尊。乐善不厌,服东平之茂矩;事亲称孝,资高密之纯诚。保有令名,蔼闻众听。属兹钜痛,累尔戚容。甫周卒哭之期,盍举从权之礼。进登帅阃,兼卫周庐,凡在宠名,悉其旧次。于戏!汉廷作镇,方推刘氏之宗;鲁国夺丧,何必徐戎之急!盖展亲于天族,庶修睦于民彝。服我褒华,永资夹辅。可。
太原府兵马钤辖制 北宋 · 郑獬
大卤之西北与羌夷接,其俗劲悍,闻桴鼓之警,则摄弓而起,惟恐其后,羌骑惮之,不敢南向而驰。故朕常擢土人之豪杰为之将领,以禦侮佚。具官某忠义奋发,习于武事,尝用才气,雄于边鄙。经略使某奏课来上,茂绩著焉,不有甄擢,何以劝后?乃以左帑之使,俾辖戎事。修尔戈矛,以同王之所仇焉。可。
帅臣制 北宋 · 郑獬
立秋而鹰隼击,秋分而微霜降。遣帅命将,仗钺而行,所以顺肃杀之气而成暴乱之诛也。具官某策勋王府,忠勇无前,更践会藩,兵政咸肃。惟鬼舆之分,泾水上游,西控朔方,以捍羌众,乃进以团结之任,为朕蕃屏。若阗然鼓之,使赴敌之士争死先驰,不见白刃之险者,此其素习也。秋风至矣,暴扬我威武,以谨察夫为暴慢者焉。可。
枢密承旨左监门卫将军任承睿可枢密都承旨制 北宋 · 郑獬
朕举天下之机事,统之西府,而诸曹就列,必有属长以奉乎旨命。以汝持身莅职,称为廉敏,殆历三朝,至于耆艾。阅其劳旧,宜有以序迁。褒宠之泽,尔其祗服无怠。可。
琼州监押李文仲酬奖可内殿承制制 北宋 · 郑獬
本道使者言汝护兵于琼管,海夷错居,安而不扰,秩满第课,请如甲令加赐。夫惟信赏必罚,确若金石,朕方执此以砺世焉,其勿从可乎?可。
大理寺丞苏轼可殿中丞制 北宋 · 郑獬
汝以高文大册,伏对于大庭,忠言俊气,直出诸生之右。宜擢之不次,绝群而进,尚可岁月之累耶!夫奏言试功,大舜之所以治也。凡汝所言者,朕既得之,而其所试者,今又载于有司,稍迁以通籍。勉尔志业,以需不次之择。可。
大理寺丞致仕朱临可殿中丞制 北宋 · 郑獬
尔以文中科,不顾斗粟之禄,去而归故里,从容乎湖山之乐,不亦高乎!属兹均泽,进秩一等,此赦令也。而尔之齿甚壮,尚不欲撄之以吏职者,亦将遂尔之雅操焉。
三司使制 北宋 · 郑獬
某官某:朕尝以为翰林之职,高文大册,为当世宗工;尝任以开封尹,桴鼓稀闻,为三辅第一。更履内外,可谓有成绩矣。今三司使既已进辅大政,当择能者以为代,考之以群臣,无以易卿者。方朝廷功役众兴,常赋蹶而不能给,天下之利,则必有遗落而不收者矣。尔其专思熟计,发明大册,拨其利源而更浚之,使夫金钱红粟,流衍乎路衢而积满乎府库,以足县官之费,可不为大功也邪!勉哉,其恭承朕之明命。可。
兵部尚书可三司使制 北宋 · 郑獬
古者诸侯各食其赋,故司会之职为简而易举。由汉而来,天下斗粟尺帛之出纳,一归于大司农,则非夫聪明彊力、深通夫儒术者居之,则百利之源,或几乎涸矣。具官某雅德淑问,溢于当时,大事能断,先帝器之。向以大司马之任总治七兵,而戎容武节,赫然四驰。今大司农缺,遴选于众,毋易于汝者。方朕之践阼,赐予之广,陵寝之役,大费并出。尔其通有无之数,均发敛之期,上以实吾国,下以裕吾民。俾夫万货之多,其出如泉源,其积如丘山,粪壤之间,皆有馀币,则朕冯几以观天下富,非汝之力邪!可。
三司判官制(一) 北宋 · 郑獬
朕尝考郡臣之能,籍其高第者志之,以备台省。乃得某,明智自将,深于应务,其忠朴不阿,长于持正,此皆朕之高第者也。今司会缺员,释此而不取,更欲外求耶!尔其往佐度支、盐铁之职,谨守财赋,无虚朕之命籍焉。可。
三司判官制(二) 北宋 · 郑獬
荀子有言:「儒术行而天下富,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今举四海之积,藏之于公府,仅能当岁计,或不足,则敛之于民,岂操其术者非邪!以汝明白有知数,深于古今治乱,乃用咨择,任为大司农之属官。调其度量,演其筹策,以深思致天下之富焉。可。
三司判官制(三) 北宋 · 郑獬
食出于田,货出于山泽,财用之源也。暴征之则下竭,薄取之则上不给。量其出入之度,以操其术者,在吾司会之府焉。以汝才数周敏,过绝于人,将漕淮右,京师之积有羡。今用以佐吾司会,必能演筹策,调其盈虚,上积于公府,下溢于民室,以副吾之选择焉。可。
三司判官制(四) 北宋 · 郑獬
旧制三司属官缺,大司农得以择其能者而次补之。今三司使某言尔之才,明白强力,长于治剧,可用为属官。夫大司农,朕之所举也。所举惟其贤,则贤者必能推其类而进之,安可不听大司农之言哉!可。
三司判官制(五) 北宋 · 郑獬
朕尝用某官为三司使,思得才能强济之士以佐其治,乃下丞相府,俾择其人。丞相言尔通敏无滞,可用为判官。惟朕既能选三司使而无废职,今丞相又能择其属官,则天下之大计,可以无忧矣。可。
四厢指挥使制(一) 北宋 · 郑獬
汉以中郎将掌三署郎,执戟宿卫于殿庐。今虎旅之都帅,犹汉之郎将。尔尝以忠谨佐骑兵,环徼道而侍,夙夜有劳,宜用次补,以副卫将军之职。昔杨恽为郎将,罢山郎移,荐举高第,三署郎莫不自厉。尔其严法令,明白善恶,以率其不恪,庶乎朕期尔于杨中郎也。可。
四厢指挥使制(二) 北宋 · 郑獬
今之提虎旅以直严更之署者,犹汉之左右羽林之制,武服之臣,最为要官。某沉毅而断,通于兵制,摄弓抚剑,以障河陇之戍,盖有能名。俾升刺部,入掌羽卫,拥虎戟以护建章。勉图忠效,富贵之渐,行来逼人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