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皇子博州防禦使大宁郡公仲格可观察使封国公仍赐名頵制 北宋 · 郑獬
具官某:昔周文王之子孙,盖为之宗者,皆百世而不绝。
朕维吾子之孝悌,幼而有美志,思所以蕃大本枝之属,乃诏丞相考图按籍,以定厥封。
崇之以连帅之任,进之以上公之爵,可为优渥矣。
尔维敏于学,慎于习,毋好佚豫,毋侮老成,惟时戒哉,勿贻后羞。
仍赐令名,庸示我休嘉之命。
可。
三司使工部尚书可边镇节度使制 北宋 · 郑獬
门下:金鼓作乎昏明,雷霆类乎威罚。
抚师以处,则大国势以销未萌;
仗钺而行,则耀天诛而征不譓。
属之统帅,我有能贤。
俾尽护于边屯,用交修于戎警。
辍吾司会,往奠要藩。
咨尔群工,明听嘉命。
具官某天资俊伟,国所倚毗。
隤然文武之兼才,展矣朝廷之重器。
纯忠自立,华发不渝。
顷由起部之崇,专莅大农之政。
万货毕入,九赋咸均。
金钱演于泉流,红粟腐于露积。
蔚有美绩,暴于众闻。
将大任于贤谋,宜专司于将阃。
是用前诹嘉日,诞布徽章,建六纛以启行,拥万兵而开府。
兹为异数,并示优恩。
于戏!
授以中权,盖重腹心之寄;
控其远驭,无图首级之功。
勉尽壮猷,迟闻殊效。
可。
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赵抃可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制 北宋 · 郑獬
郑国之政,创始于裨谌,定论于世叔,成文于子产,举而错诸民,故无悔事。
况夫履四海之籍图,回万变以佐予丞相之治者,宜有通方亮直之臣,为之参贰。
具官某纯明不杂,金玉自昭。
至行足以美俗,雅材足以经世。
建旆坤维,有恺悌之化,蜀民歌之。
伏蒲中禁,嘉言谔谔,以时而入告。
朕识其公器,可属大事,不谋于左右,升之谏辅,俾佐庙堂,以与夫二三旧德坐而环议。
或善谋以先之,或能断以后之,质于古而不谬,行于今而不跲,相须而成,施之天下,遂无悔事,岂惟郑国之陪臣与之争烈哉!
可。
户部尚书张方平可参知政事制 北宋 · 郑獬
参议大政,虽下丞相一等,至于坐断庙堂之论,上则斡元化以调四时,下则鬯至仁以泽万类,近则群元仰首以承德,远则殊俗交臂以待命,盖与丞相之职业均焉。
具官某德性冲深,挠之不浊,高风秀气,洒落乎尘外。
在仁祖时,发明大册,竦动天下。
结绅禁闼,拥节藩垣,出入三朝,最为先进。
游谈之助,不至于前,断自朕心,擢陪宰席。
《书》曰:「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
夫龟以兆吉凶,犹足以为宝,况仁祖遗予以隽老哉!
往践厥位,汝其勿辞。
可。
枢密直学士邵亢可枢密副使制 北宋 · 郑獬
昔大禹受命,伯益、皋陶皆帝舜旧臣,故禹有天下,拱手而无救弊之政。
今予不敏,猥承大器,二三论议之臣,皆先皇帝所以遗予,藉之成太平之业者也。
具官某高文奥学,竦闻当世,风力劲迈,足以经乎万务,佐予春坊。
忠论亹亹,属厌于上听,俾尹王府,豪右屏迹。
予之求旧,宜擢枢庭。
谏垣进拜,可无训言?
维高宗之命说,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此上勉下之辞也;
维说之复王,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此下讽上之辞也。
上下相饬,至于大治。
尔其伏念高宗之训,而予亦不忘傅说之言,庶乎合谋同力,拱揖乎穆清之上,岂不休哉!
可。
三司使吏部侍郎韩绛可枢密副使制 北宋 · 郑獬
先皇帝付予以大器,四海内外,至于蛮貊昆虫之类,莫不仰首倾耳,以需朕之号令德泽,其可惧哉!
其可畏哉!
维是一二夹辅之臣,谋谟左右,共济太平,则庶夫有以副先皇帝之遗志耳。
具官某高材敏识,善断而不回,试之剧要,风采益峻,大农之政,饫乎众闻,固足以入赞枢廷,以成万几之务。
夫为君难,为臣不易,予以先皇帝付之大器,而又择尔以共持之,其不为难且不易哉!
尔其以仁恕公忠佐天下,俾予无疵政,则孰能间尔之功哉!
可。
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可翰林学士制 北宋 · 郑獬
文王有四友。
孔子曰:「自吾得回,门人益亲,亦有四友焉」。
维予之翰林先生,文章议论以辅不逮者,盖为先后左右之臣矣。
具官某学为世师,行为人表,廉于自进,优处于东藩。
兹有佥言,宜还中禁,俾夫左右先后,以道义辅于予,岂特专文墨视草而已哉!
可。
知制诰可翰林学士制 北宋 · 郑獬
昔汉武帝尊儒学,问《子虚》而叹息,于是严助、徐乐之徒,摄袂而起。
我仁考皇帝以文章取将相,故英杰豪伟之士,释芒履、解短褐而摩肩乎玉堂之上。
今尔某乃吾仁考用文章选中甲科,既亦试吏,风绩蔚然。
及在掖垣,代予号令,训辞深厚,有西汉之风格。
宜置之金銮,以备谟训。
尔其以古之贤人君子事业以开道予于治,岂特为严助、徐乐文章讽讥而已哉!
可。
翰林学士给事中王圭可承旨制 北宋 · 郑獬
唐学士六人,而年德最茂者迁为承旨,深谋秘论,率得预闻。
当时诸公由此以摄大柄者,踵相蹑也。
具官某风华秀整,处谦履顺,文章雄驶,如群马之四驰。
更直玉堂,已逾一纪,比之数子,乃为旧德。
进承密诏,佥曰然哉。
朕方以乾刚断天下,又得尔老笔辅之,风飞霆击,以令四方,其孰有不从哉!
可。
知制诰制 北宋 · 郑獬
号令所以鼓舞万民,一言为庆赏,则天下莫不砥名砺节,矫然思所以为善也。
一言为刑戮,则天下莫不刳心剔虑,𢥠然思所以去恶也。
天何言哉!
惟予左右之臣,实代予言。
某官某绩文毓德,为世望人,珥笔螭陛之下,以书言动,盖亦勤矣。
乃召试于政事堂,训辞深厚,可用为余代言之任。
扬子曰:「《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俾予之诰命灏灏而且夷大也,噩噩而且明察也,兼商周之美而成之者,属汝而后备焉。
可。
侍读制(一) 北宋 · 郑獬
入而闻正言,出则行正道,此古圣王所以闿切约束,自致于善也。
况朕之涉道未深,思得宏博通敏之士为之讲解。
以尔禁林旧老,学有师法,宜入侍帷幄,发明大义,俾朕究知古圣王塞乱致治之源。
庶几闻正言、行正道,由尔之劝讲成之也。
可。
侍读制(二) 北宋 · 郑獬
朕尝观古史,自圣帝明王、暴乱之君,莫不具载,灿然如观星火。
然多闻阙疑,孰从而质问?
宜有博硕之师,明其大义。
以尔儒林之老,通于古学,久直禁闼,朕所倚重,其入侍金华,以诵古史,为朕讲明前世圣帝所以致治之源,而暴君所以倾乱之繇,以昔鉴今日之得失,可不勉与。
可。
太子家令率更令制 北宋 · 郑獬
家令治刑狱、谷货,率更令治殿门、刻漏,皆属詹事府,以备司存。
以尔谨善,老于儒学,并次新秩进之。
然则晁错尝居此官,以政术显,是不独专于冗务而已。
可。
秘书丞制 北宋 · 郑獬
魏置秘书令及丞,以待文学博通之士,故前世谓之天下清官。
今者亦自兰台著作之局,乃得领职,犹足以异乎常选者矣。
惟尔材业明茂,尝以治邑有声,使者言状,遂掌史氏,三载奏课,复授以清官,其不为荣宠乎!
可。
太子宾客制 北宋 · 郑獬
朕既择其师傅,皆鼎铉调元之臣,乃朕硕德之老。
然而位尊德重,燕见有时。
至于游衍相讲习,则宜得端士,为之宾从。
具官某道德深醇,有不肃之训,尝侍禁闼,老而弥谨。
其令与吾子游,以备四客调护之义。
可。
太子司议郎制 北宋 · 郑獬
进善有旌,诽谤有木,记过有史,彻膳有宰,则尚何职于司议哉?
盖道太子之善者,欲其起居左右前后,无不得其正也。
具官某致忠于国,守节不倾,屡更朝缀,人称其能,今以为司议,用典箴诫。
昔马周恨不居此官,今尔之被选,可以无太息矣。
可。
东宫官制 北宋 · 郑獬
士之生,未有不须友以成之者。
今吾子幼而向学,方有立志,以尔谆谆耆艾,行方而学醇,可谓有师友之法矣。
俾夫与吾儿游,言而闻正道,动而行正事。
少而习焉,长有成德,非尔之功谁邪!
可。
杂学士制 北宋 · 郑獬
濯濯之麟,仪仪之凤,集我灵囿,以为王者之嘉瑞。
惟朕之有文章议论之臣,其在予左右者,若某道业精深,通于治国之体;
某祖德师经,明于古人之变。
并处禁垣,蚤夜不懈,寖成挟维之功,朕甚嘉之。
其迁某以某官,迁某以某官,以德诏爵,孰谓不然。
方朕之乐得贤者,以为嘉瑞,讵比夫濯濯之麟,仪仪之凤而已哉!
可。
学士出镇制 北宋 · 郑獬
尔以文章讽议,出入玉堂之署,燕见䌷绎,诡辞密对,饫闻于朕听。
而厌直承明之庐,拜章恳恳,愿以试郡自效。
惟东平之区,南负梁山,北并钜野,土衍而民淳,足以卧治,乃易金华之美号而往莅焉。
昔严助请守会稽,数年不闻问,武帝以玺书让之。
以尔之才,固足以办一郡。
勉树休绩,朕当以玺书褒之,以诎夫汉之侍从之臣,有不能者矣。
可。
起居舍人制 北宋 · 郑獬
前世谓左右史正用第一流,其选大精于尚书郎,盖执笔天子庭下,以记言动,较之古人,则史佚、董狐之职业也。
今尔某文词清奥,得隽甲科,入直西掖,以王言鼓动天下。
揆其才美,宜以右史处之,与夫前世之论第一流者,吾无所愧耳。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