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稚子 北宋 · 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肌。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买桑 北宋 · 郑獬
出持旧粟买桑叶,满斗才换几十钱。
桑贵粟贱不相直,老蚕仰首将三眠。
前日风雨乖气候,冻死箔卷埋中田。
蚕不见丝粟空釜,安得衣食穷岁年。
捕蝗 北宋 · 郑獬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蝗满田中不见田,穗头栉栉如排指。
凿坑篝火齐声驱,腹饱翅短飞不起。
囊提籯负输入官,换官仓粟能得几。
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獐猿(张本校:各本作画屏獐猿) 北宋 · 郑獬
翠树不从青嶂出,蟠根却向屏中生。
黄獐引脰探绿叶,老猿护雏枝上惊。
獝然相顾见异态,谁言野物能忘情。
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笔方传名。
吾庐昔在郧溪上,满溪桃花春水明。
曾随麋鹿藉芳草,更倚白云听啸声。
省中画屏芦雁 北宋 · 郑獬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
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
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
高风拉折苍玉干,芦花雪尽无人收。
赤日飞光不敢近,但觉爽气屏间浮。
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
只恐此雁亦飞去,潇潇⑴万里谁能留。
⑴ 《两宋名贤小集》作湘
黄雀 北宋 · 郑獬
啾啾黄雀竹间飞,日晚复归枝上栖。
雪粒盖地三寸玉,地肤冻裂不作泥。
锦韝公子臂苍鹘,快马踏下黄云低。
马前紫兔跃白草,老拳下批饥儿啼。
啄鲜裂血饱腹去,可怜黄雀空死饥。
失调名 北宋 · 郑獬
玉环妾意无渝。问君心、朝槿何如。
好事近 其一 初春 北宋 · 郑獬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
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好事近 其二 北宋 · 郑獬
把酒对江梅,花小未禁风力。
何计不教零落,为青春留得。
故人莫问在天涯,尊前苦相忆。
好把素香收取,寄江南消息。
句 其二 北宋 · 郑獬
好拥双旌便东下,画船明月绿杨津(过汴堤)。
按:元《群书通要》壬集
其三
东飞江云北飞燕,同寄青春不相见(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
其四
朝来已与碧桃约,留住东风不放归⑴。
⑴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引《翰府名谈》
圆丘象天赋 北宋 · 郑獬
礼大必简,丘圆自然,盖推尊于上帝,遂拟象于高天。必在国南,播宏基之高厚;用符阳体,取大运之周旋。王者揆礼之文,为民之唱,修明大禘,导迎景贶。有祭焉格神于下,有祀焉享帝于上。谓丘也其形特异,我所以贵其自成;盖天也其体亦圆,我所以法之相尚。尔乃旋仲冬之序,迎至日之长,扫以除地,升而诏王。是必肇灵壤以高峙,模圆清而上当。择吉土之成基,乃定其位;仿高穹之大体,以就乎阳。由是欢然神意交,穆然天贶授。遍群灵以从之祀,严太祖以为之侑。焕尔盛容,配乎大就。成非人力,耸宝势以下蟠;仰合乾仪,环太虚而高覆。然则礼有物也,其制可象;天无形也,其端可求。故我相法于厚地,取类于重丘。崇崇其高,隐若积土之固;浩浩其大,浑如洪覆之周。是故有稿秸以藉诚,有陶匏以荐礼。大裘焉以彰其赞,苍璧焉以象其体。固异周朝授政,筑层级之三成;汉祀命郊,兆重阶之八陛。是则事至神者,物无以称其德;接至高者,丘所以表其虔。与地居上,如天转圜。对方泽之成形,乃殊其象;规大仪之冥运,自贵其全。圣人所以明礼大原,建邦茂宪,兆其成迹,符于至健。夫然,因天事天,得先民之至论。
励志赋 北宋 · 郑獬
庆历、皇祐间,予两黜于廷下,踬而不得收者将十年矣。间仍苦疾,一病更寒暑,血气耗薾,颜癯而发疏目花,翳然其衰矣。因窃自感悼,平居时学古人事业,口诵心记,俯读仰思,根其得失存亡之原,盖亦勤矣,而揆之古人,尚有以愧之。即遂病已,于此则何异一草木蝼蚁之偃仆哉?得非天之将有警于余乎?夫天地变动,日月之陵蚀,五行之眚沴,鸟兽鱼虫之孽,皆所以告戒人君而为之恐惧也。则布衣之士既穷且病,独不为上天之警与?安知吾不得之于桑落之下哉?犹惧其懈也,因作赋以自诲曰:
嗟予之愧于古人兮,增翘翘而自恻。骛驶景以几时兮,猥忧病之来蚀。固倚伏之相辙兮,未始根乎倪极。立端以静俟兮,尚有涉岐而中惑。力进蹈于往修兮,岂一跌而乃画!孔不容于隘世兮,孟见伤于谗国。彼皆豪圣兮,卒穷老而无得。幸予齿之完利兮,载以燠而以熙。尝剽名于荐书兮,非弃放于当时。天既厚予之生兮,或以颠而复驰。虽菹麷之品兮,尚可登宗庙之祠。岂予之有生兮,靳吾道而独私。前辟一涂兮,不可逆窥。哲人优处兮,隘者厄悲。惟伏诵之无忘兮,愿蚤暮以自思。
登山临水送将归赋 北宋 · 郑獬
安定梁天机归岢岚,予同汪正夫作此赋以送之。
登秋山之翠微,澹寒水兮晚烟。霏郁予怀之不开,送游子兮从此归。马踯躅以顾影,风萧寥而满衣。来已迟兮屡更约,去太速兮复相违。独群峰兮顾予留,不如沧波兮与归尘而并飞。嗟子之去兮何所止,骛晋阳兮行故里。朝升太行兮短草埋雪,暮绝清芬兮白沙浸水。堂有亲兮发如黳,入门拜庆兮方宴喜。紫穗繁兮葡萄熟,玉乳肥兮酥酪美。人间之乐兮,无以乐于此。方予之失朋兮,独怊怅而伤心。又自痛夫艰棘兮,泪溢下而沾衣襟。驾羸骖兮出郭,伤落照兮登临。俯游鱼兮戏旧浦,仰啼鸟兮安故林。兹殊类之不相失撇,有慕乎飞沈。山将暝兮望欲绝,水转远兮意逾深。惟车辙之印路,隐红尘兮不可寻。倚苍崖兮如待,绕寒汀兮独吟。予愿跨白鳞兮,俾子之乘丹凤。顿汗漫之修翮兮,纵青冥之飞鞚。寤不闻于笑言兮,寐无求于见梦。奚有烦于赋言兮,酌别酒而相送。
剑池赋 北宋 · 郑獬
皇祐初元秋九月,予解帆丰城,迹宝剑之遗事,得故穴焉。夫神物灵,不能自用也。当其幽壤潜伏,其气激烈,乃上烛于天,是必思有以奋于世者焉。遇匪其人,昵而见佩,虽濯之以紫渊,砻之以碣石,奸血不濡,岂剑之意哉?于时晋室晻晻,豺狼满朝,老龙弥首,蟠于一匣,寂寞雄铓,终以飞去。乌乎,其可悲也!予以谓至精神变,虽亡而存,疑其尚潜于天地间,顾未跃珌而再出尔。不然,则周鼎不荐于汉庙,荆璧不传于秦玺,孰谓斯剑之不伸于浮者哉?因赋云:
弛予桡兮晨泊,岸晴沙兮少息。岿颓城之遗封,搜剑池之故迹。若臼若缶,窳然䫜黑。灵光邈兮,注雄心而增恻。昔之老龙蟠伏,金背鳞蚀,屈不伸角,疲已见骨。愤污壤之久蛰兮,气贯斗以横蜚。觊雄断于当世兮,倒乾坤于一麾。有微先识,奕然肆烛。兆精英之轶发,策兹地之所属。剖幽植以中辟,骈雄铓而下伏。玉浪无声,从匣涌出。虹气兮见紫,天光兮漏碧。横西山以载磨兮,照澄澜而动色。始期我知兮,终泯焉而莫伸。匪横而佩兮,蓄苍蛇之修鳞。退不当稿街兮,枭立朝之大憝;进不在两观兮,血外戚之奸臣。掩连环以怊怅兮,寄风雨而长鸣。彼司马之奋策,刃加颈以犹疑。天子青衣兮,磨牙发髵。公蔓其祸兮,其将尤谁?怒鬣奋兮,跃云涛而去之。呜呼!至化揉变,邈无遗音,倏然而徕,曷窥以寻?吾谓夫弃于晋,去于晋,而将复试于今者与?
小松赋 北宋 · 郑獬
北风号空,大雪飞注,长林高木兮,或亦为之摧仆。虽鸿鹄之健飞兮,翅粘冰而不度。独寒松蓊然兮,郁苍崖而自固。若周公之排祸乱兮,何独立而不惧?又如比干之事纣兮,直犯雷霆之震怒。若楸梧与楩楠兮,媚风烟而自附。何今日之梗莽兮,穷本心而尽露。盖夫粹美之气,蓄乎此山。白玉如肪,赤金如丹。美璞良矿兮,磊砢璀璨于其间。合二宝之精刚兮,又生此松于山巅。故高节之特立,宜杀气之不可干。尝见美于仲尼,谓不凋于岁寒。犹称伯夷与叔齐兮,遂与贤人而并传。斲苍云以移植兮,回佳玩于前轩。辞丹林之烟雾兮,濯玉井之波澜。茁然翠鬣,三尺琅玕。若苍虬之飞来兮,戏灵珠而不肯蟠。顾得地以托根兮,尚繁枝之未大。当老霜之搏物兮,固劲气之逾迈。虽凤羽之未成兮,盖已异山鸡之文采。对秋桂于高蟾,友灵桃于碧海。疏修干以淩云,终孤心之无改。
刘丞相生辰辞 北宋 · 郑獬
灵粹之气,湛酣磅礴乎乾坤之元,积郁而后发。腾而上之,则灿而为景星,霏而为卿云。融而下之,则潏而为醴泉,霮而为甘露,吁而为薰风。动之则翔为凤,趋为麟;植之则草为芝,林为桂。辉然而光,则为浑金璞玉;琅然而声,则为黄钟大吕。其寓于人,大则圣,次则贤。蕴为筹谋,摅为文章,皆其气之所钟欤?然气之浑流于无间,如佐之以江山之怪丽,挟之以五行之清淑,众美具并则伟然廓然,所谓必有名于世者矣。豫章之域,庐陵屏其东,驶江沄沄,穹山盘盘,澒洞开阖,灵粹之气所停蓄。当秋气高,金德刚挈,霜肃风厉,与江山相透彻,如层冰积玉,倚叠乎云霞之表。而灵粹之气,繇是相与混合而一发之,则出于其间者,当如何也?今丞相集贤公得灵粹之气,在豫章之域,当季秋九月十八日载诞之辰,故其聪明挺特,杰才魁德,为圣天子相臣宜矣。于是日也,皇帝有晏赐公卿,更贶问。士大夫争前而拜寿者,车阗巷,马塞门,冠衣相戛磨。而某也,独官于外,不得肩佳宾之次,以上千百寿,辄撰成祝寿辞一篇,谨遣诣黄阁之下。其辞曰:
石可裂,松可摧,不敢为公寿也。三台主辅相,与天常存,愿公之寿如其星兮。右提钺,左佩印,不敢为公富且贵也。皋夔作辅相,与舜同勋,愿公富且贵,如其人兮。
观文殿大学士富弼除依前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译经润文使郑国公制 北宋 · 郑獬
门下:秉箓膺图,将继配天之大业;铨时论道,必资名世之元臣。以言乎体貌,则旧德之英;以言乎望实,则群材之表。爰立作相,宜莫如公。丕昭宠数之殊,孚告治朝之听。具官富弼智资大雅,德懋硕肤。学足以造圣人之微,几足以通天下之变。繇贤科之得隽,摅远业以奏功。在仁祖时,则首冠庙堂,有弼谐九德之美;在英考世,则再登枢府,有折冲万里之谋。庶绩已熙,太平将洽。属留侯之多病,容裴度以为藩。恺悌所宜,神明自复。方王家之不造,固贤者之有为。昔居畎亩而志犹在于爱君,今处朝廷而义岂忘于忧国。是用召从方守,进拜元台,仍左揆之旧班,兼车台之茂秩。爰田衍赋,盟府易勋,兹实异恩,庸昭注意。于戏!上理乎天工,则日月星辰以之顺;下遂乎物宜,则山川草木以之蕃。近则诸夏仰德以承流,远则四夷倾风以待命。凡予欲治,惟尔责成。勉尽嘉猷,用光丕训。可。
皇子和州防禦使乐安郡公仲纠可观察使封国公仍赐名颢制 北宋 · 郑獬
朕既即位,赐封诸子,下国褊陋,厥名不称,非所以安彊王室而厚吾仁爱之意也。皇子某生而颖秀,敏行日闻,出就外傅,不烦师训,是宜推择名都,以建尔于北方而进之以廉车之任,俾长侯国。呜呼!维善人乃可以为藩,维宗子乃可以为城。尔惟宠至益戒,毋作棐德,则庶乎为藩之固而城之不坏矣。仍易之美名,并示优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