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回剡县学请讲劄 南宋 · 陈著
某困矣而无所知,勉矣而无所名。
比者不我鄙夷,辄使铺说旧闻,正恐于切磋上无补;
兹将去官,又辱联裾专劄,使复以是命。
缱绻谆复,既不听辞,勉嗣月望日诣学,借皋比以奉相与之心,以图相长之益。
如此禀酬,更不一一拜学正而次状。
谢王枢密(爚)举升陟书 南宋 · 陈著
举词云:「学有原本,政尚廉强。
抚字良劳,蔼有民誉」。
十二月吉日,门人宣教郎陈某,谨薰沐再拜,裁书于观使诒使知院大资相公先生阁下:某谓人生天地间,有志于斯世,而上不获公卿,以握天下治乱之机,次不得总挥持节,以善千里,福一道,而犹得为百里宰,使士者乐其有庠序之教,农者安其有耕桑之业,工得以食其艺,商得以通其货,就职分以行吾之素志,庶乎其可也。
世远道散,相轧以势,而上下之情不通;
交征以利,而仁义之泽不行。
幸而脱选调,问须入,则蹙额相告,抵掌长叹。
其煎熬也,则谓之鼎;
其险激也,则谓之滩;
其算日数刻,侥倖终更也,则谓之债。
古之所以为社稷民人计,所以长子孙之地者,视为何物?
然则终无可为之县也耶?
某生于山林,偶然入仕,辗转数载,试令剡溪之上,难易非所问也,祸福非所知也,妄自激昂,亦欲无愧于名教。
听讼宁过于审,而不敢以乘快为能;
催科宁失之宽,而不敢以严督求羡;
学校之设几成虚设,不容不为之振刷,而非敢终更也;
田里之微薄于有力,不容不为之捍卫,而非敢骄亢也。
职之所存,亦曰于此而有见焉,则可以一洗流俗所谓鼎、所谓滩与债者之见。
而哗健方掀舞而交噪,声势方震撼而疾故,星火之急符,虎狼之专兵,叫号谩骂于轩帘之前,堂星之近,残吏弱卒之累累就逮,栖栖破印相抚,咄咄终日,黯乎其无晶光矣。
先生独何心哉,拔之于尘埃之底、风波之中,若曰学焉而有所本,荣辱而有限之,举椟乃以第一纸廉某,此又天下之所慕望而不可侥倖者也。
非惟旁观惊疑,虽某亦未之能信。
圣贤之教人,有因其所不及而为之语以进之者,有因其所未能而开其端以诱之者,固先生之意也。
某今知勉矣。
昔苏子瞻谢梅二丈,有曰:「人不可苟富贵,亦不可苟贫贱。
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苟能侥一时之幸,徒车骑数十人,使闾巷之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欧阳公读之,以为快哉快哉。
某虽非子瞻其伦,而先生则今之欧阳公也。
某今获为先生门人矣,他复何慕?
所以谢知己者,此外亦复何言。
干冒钧威,伏楮战慄,不备。
某再拜。
答上虞陈宰(阜) 南宋 · 陈著
某鼎烹上坐暑甑,非病之病良苦。
好风自西溪来,吹下真帖,展而读之,如服飞雪,散毛骨肝肠,洒洒其忽变换也,况赐我以佳友如史兄者乎。
是兄面带雪岭气,口有眉山文,叩之而不穷,即之而愈远,宗文所取友端矣!
第邑计荒凉,不能免孙泰山之皇皇,我有愧焉。
则堂先生之于某,无一事不用情欺之者,实仁言也。
黄东发(震村。)为越倅,近奉檄道下邑,亦有称美盛,岂有筑堰事,文移或有牴牾耶?
然在我者又何愧?
剡庠课试已结局,拟试凡数百卷,赋出云云,论出云云,策首问,乃某乱道。
盖邑士皆以三边为请,某乃问古,则《江东十鉴》皆队仗,方问今,则又难下笔,终不于今事檃括之。
敢以密呈。
其二三问,却说拟试与雪溪故实,乃主学之笔,不敢录。
大手笔问拟试中间说僭拟处,乃某平生所欲言,愧无其权位以行之,今读此问,不觉神醒而心快。
会陈贾(策,上虞人。),望为再三致意。
嵊县满考与王倅简(资政子) 南宋 · 陈著
某静念无朴𣙙材以助时需,无桃李妆以契俗好,汤火之鼎,风涛之舟,忽焉将脱,孰使之侥倖哉?
酌水知源,食实知根,所知固在师墙也。
谢沿江大制使淮西总领马观文(光祖)举改官启 南宋 · 陈著
举词云:「居官强敏,律己清修。
充若所为,何止为宰」。
大臣在外,倚为吾道之宗;
洪造无边,荐及他司之吏。
内揣跃其自贺,旁观或者未知。
夙志之谐,终身之幸。
念脱迹于七选之阱,此特常情;
惟托根于大贤之门,斯为奇遇,若昔子羽,与吾元城,受荐紫岩,共主绍兴之公议;
辱知涑水,当知元祐之全名。
进不负识拔之明,退无惭讲求之素。
岂知桃李,仅争于春事;
盖与松柏,同傲于岁寒。
某虽昏愚,亦尝愤悱。
父师左右,颇闻所学之指归;
宇宙中间,欲免此身之愧怍。
庶全存其在我,或邂逅以为徒。
而今之人,非古之道。
读故书者劣事业,名曰腐儒;
通时政者无本根,类成俗吏。
汩滔滔其如彼,羌渺渺兮从谁?
顾瞻四方,突兀一老。
盍夤缘而御李,以印信于仰韩。
然而欲献书如高彪,恐贻自悔;
欲扫门如魏勃,殆重吾羞。
繇弱冠以到今,怀瓣香而无路。
朅来计幕,巧傍枢垣。
不图际会之机,乃在照临之地。
既见君子,恍然大梦之忽醒;
岂无他人,此则平生之至愿。
第犹拘于异事,辱谓进以有时。
丈席之间,曾未密承;
衡鉴之下,胡为深信?
杞为苦硬之叶,坡老所求;
莲非富贵之家,濂翁自爱。
遽飞台剡,为足京员。
虽仰认于《缁衣》,而甚惊于华衮。
必霹雳手,斯称强敏之褒;
必冰雪心,始副清修之誉。
有如不肖,何以克当?
兹盖恭遇某官学印西山(马公受学于真文忠公。),望标中国。
古心勤物,岂知时样之新;
冷眼看人,肯顾世情之热?
不动摇于重援,不眩惑于浮名。
遂使孤寒,独蒙特达。
某驾言须入,藉此可行。
宦海何涯,敢遽有水到渠成之喜;
师墙在上,且获从云飞川泳之游
自得之馀,他非所报。
⑴ 马公本欲以制司削举,而此职司已足,不可受,遂以总领所削举。时贾相屡以书胁求,公荅以:「老且死矣,此人不可失,此削久已拟之,不复他举。」贾相遂止。
⑵ 本在漕幕,马公来,遂檄兼制司佥厅。及举员与考既足,当趋班,马公意欲留连相与,恐妨进取,不敢言,遂为之留。至丙寅冬始为趋班,故先有此语。
通安抚显谟饶直阁(应龙) 南宋 · 陈著
建牙帝里,耸瞻卿月之高;
执璧男封,骤出使天之下。
行束装而问戍,敬削椟以归忱。
恭惟某官材贯精粗,学该体用。
执德弘而信道笃,屹砥柱而不移;
见善明而用心刚,炯蓍龟之前列。
靡由一介之绍,亲结九重之知。
断自渊衷,俾之风宪。
上《圣德颂》,方竞传徂徕之言;
趣家人装,何遽听忠肃之去?
身固轻于一叶,名愈重于两间。
皇华之遣使臣,屡驱驰于原隰;
监司而用御史,皆振撼于山川。
以先王之法齐吾民,以君子之道持斯世。
如向文简之奏裁雪罪,如周濂溪之泽物洗冤。
远而大江之东,春留讼舍;
近而扶风之右,路纪行碑。
方今人物之寂寥,安得公辈之参错?
眷言于越,密接上都。
岩壑之秀蔚依然,田里之叹愁为甚。
见大夫乏材可使,亲天子颁公一行。
丕显文谟,以陟禹迹。
小范老岂大范老,私相语于军中;
我杜公非汝杜公,几欲争于界上。
曾规模之几着,而精采之十分。
掬贺湖水以洗吏污,登蓬莱山而访民隐。
怀其惠者,吾父吾母;
惮其威者,若神若明。
信天下之事无不可为,见儒者之功随试辄著。
宣屋之思前席,宁久稽飞翼楼之游;
熟路之驾轻车,便盍整观象门之武。
某梅枯犹活,荼毒如甘。
受命父师,凛兢兢乎本色;
授徒乡曲,凄冉冉其中年。
偶叨雁塔之题,获玷鹭洲之长。
遂因阐道,益自琢磨。
误蒙当路之见知,狎被公车之辟置。
振衣岳麓,拜揖南轩遗教之风;
回棹秦淮,盘薄西山旧游之地。
难名乐趣,颇慰平生。
转而趋汉阙之班,及此向剡川之戍。
其大略也,则尝闻之。
土瘠民稠,艰食常如于饥岁;
山深俗犷,轻生殆甚于他乡。
当若治家而长子孙,不以传舍而苟岁月。
此由中之欲试,谓善后则未知。
独恃高明,曲垂容履。
与百姓尔汝,倘无惭山县之竹松;
庶一介夤缘,或可与公门之桃李。
寸丹所倚,点墨非诬。
通赵帅参(崇倕) 南宋 · 陈著
碧幢参画,非一日之知名,墨绶承流,傍五云而问戍。
夔夔秪役,仆仆通名。
恭惟某官清映银潢,秀腾玉叶。
文章辈唐之贺、白,正而自葩;
礼乐宗汉之间、平,和而有节。
仕行其志,举施于身。
粤凌溯于丹梯,既践扬于华贲。
火燃藜杖,便合校雠天禄之书;
云近蓬莱,自欲应接山阴之胜。
宁迂朝武,密赞戎旃。
望幕声华,益使南阳之势重;
飞书精采,坐令东浙之尘清。
伫看凤纶,趣归鸳列。
某嵚𡼭末第,展转十年。
反教人为,尝备鹭洲之讲席;
曰知己未,屡从乌幕之辟书。
兹焉谩试于鸣琴,或者深虞其伤锦。
冒然来只,何所恃哉?
时异事殊,况涉县滩之浩渺;
雨凌风震,尚祈厦屋之帡幪。
归倚之深,敷宣罔既。
通李帅机(奕孙) 南宋 · 陈著
赞戎帅阃,手搴平泉相之芳;
学制男封,汗颜太丘家之谱。
趋瓜仆仆,挚椟夔夔。
恭惟某官意气凌霄,精神满腹。
大吕黄钟之在簴,静而自和;
干将莫邪之藏锋,动而有勇。
况深得故家之矩范,盍长驱熟路之功名?
此方伏剑于西垣,兹复借筹于东国。
胡然廉取,惟欲安行。
月柝灯棋,但见幕中之整暇;
风花雨叶,何妨镜曲之从容。
事功由是以益宏,声闻不知其旁达。
昔韩持国之居乃职,随闻史馆之除;
王子纯之领是官,即有集贤之诏。
同一轨辙,展大规模。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冷席,粗逃群第之嘲;
乌幕群书,猥辱诸公之遇。
幸尔通班于汉阙,及兹问戍于剡溪。
时异事殊,况涉县滩之浩渺;
材疏力薄,尚祈厦屋之帡幪。
归倚方深,敷宣罔既。
通倪帅干(洪) 南宋 · 陈著
帅府借材,湛冰壶之精采;
男邦学制,猥墨绶之尘埃。
秪役有期,通名敢后。
恭惟某官姿抱天秀,眼空时流。
向上规模,看稷、契、皋陶之好样;
靠里学问,得周、程、朱子之正传。
自分丹桂于月庭,盍照青藜之夜阁。
然琚瑀岂疾趋而取快,和莺以相应而徐鸣。
乃眷左冯,而居上价。
飞书精采,坐令东浙之尘清;
望幕声华,益使南阳之势重。
以自结知于天子,岂求闻达于诸侯?
虽红莲绿水之中间,得而养志;
然紫极丹屏之左右,政以待贤。
将有诏催,不容淹久。
某嵚𡼭末第,展转十年。
反教人为,尝备鹭洲之讲席;
曰知己未,屡从乌幕之辟书。
偶通汉阙之班,来问剡溪之戍。
立官以为长也,亦欲推学爱之心;
同年固有情乎(丙辰同袍。),惟密藉帡幪之力。
其为归倚,罔既敷陈。
通周帅干(方) 南宋 · 陈著
(云云,同前。)恭惟某官清姿山立,杰作金声。
魁下三台星,皆天地气之秀发;
胸中九云梦,有湖海士之声清。
粤从俯拾于巍科,便盍高骞于要路。
虽特立寻常之表,亦不辞州县之劳。
发轫警曹,妙摘伏发奸之用;
盘车理掾,推洗冤泽物之心。
一时咸慕其高明,诸公争先而辟置。
婉婉幕中之画,才出绪馀;
皇皇使臣之华,有资藩饰。
倚重乎屏翰之地,简知乎咫尺之天。
宾主优游,政相依莲池之上(周乃饶帅辟客。)
神仙引领,将难淹蓬阁之间。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讲席,幸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误辱诸公之遇。
一昨叨班于汉阙,斯今问戍于剡溪。
冒为所行,未知所恃。
立官以为长也,亦欲推学爱之心;
同年固有情乎(丙辰同袍。),惟密藉帡幪之力。
通赵帅干(孟瑛) 南宋 · 陈著
帅府借才,湛冰壶之精采;
男邦学制,猥墨绶之尘埃。
秪役有期,通名敢后。
恭惟某官秀腾玉叶,清映银潢。
礼乐宗汉之间、平,和而有节;
文章辈唐之贺、白,正而自葩。
虽公族之多贤,翳夫君其独异。
火燃藜杖,便合校雠天禄之书;
云近蓬莱,欲自应接山阴之胜。
宁迂朝武,密赞戎旃。
月柝灯棋,但见幕中之整暇;
风花雨叶,何妨镜曲之从容。
伫看凤纶,趋归鸳列。
通东厅余倅(垓) 南宋 · 陈著
缇屏夙驾,荣联父母之邦;
墨绶初承,谬忝子男之国。
趋瓜仆仆,贽椟夔夔。
恭惟某官天禀粹醇,风规雅洁。
圭璋文物,复泽之道德之光;
钟鼎家声,自牧以箪瓢之乐。
盍携宦谱,亟领要官!
世皆借径以疾趋,我独盈科而后进。
徘徊筦库,咸知吕原明之有才;
盘薄花城,见谓范尧夫之可赖。
乃顾左冯之近,暂为上佐之留。
揭胸中镜,以烛藩条;
出《肘后方》,以苏民瘼。
康功之歌蔼蔼,治状之籍班班。
云近蓬莱,方有资于君重;
香浮兰检,恐随趣于公归。
遂复家毡,以光史竹。
某一科奚补,五辟自劳。
分坐虎皮,仅免嘲于群弟;
更栖乌幕,偶见录于诸公。
曩而联汉阙之班,及此问剡溪之戍,冒然来只,何所恃哉?
旧憩甘棠,幸有芳尘之可挹(余尝为剡宰。)
密依大厦,更知淩雨之无虞。
通鲍察判(同孙) 南宋 · 陈著
舒华元幕,久钦净雪之聪明;
承乏附庸,将效戴星之出入。
趋瓜孔迩,贽椟惟寅。
恭惟某官志古皋、夔,学今游、夏。
堂堂正气,胸中万甲之韬藏;
飒飒文声,笔下六丁之奔凑。
有诸内则形诸外,穷所养者达所施。
曩分丹桂于月庭,盍照青藜于夜阁。
谓琚瑀岂疾趋而取快,和鸾当应节以徐鸣。
自回棹于秦淮,意其轻外;
复盘车于禹穴,亦曰时中。
乃知君子出处之方,不随世俗冷煖之习。
风清幕辩,扫清蓬阁之尘;
冰立宾筵,照彻镜湖之水。
惟其似儒学知名之师鲁,故能为吏治究心之子韶。
此独何时,尚歛经纶之手;
行且有诏,径跻凝密之班。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讲席,幸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误辱诸公之遇。
一昨叨班于汉阙,斯今问戍于剡溪。
冒为所行,未知所恃。
立官以为长也,亦欲推学爱之心;
同年固有情乎,惟密藉帡幪之力。
通王司户(应子) 南宋 · 陈著
珠掾英游,增重东方之侯国;
铜章小吏,倚为北道之主人。
问戍有期,通名敢后。
恭惟某官姿抱天秀,眼空世妆。
向上规模,看稷、契、皋、夔之好样;
靠里学问,得周、程、朱、张之正传。
自拾芥之取巍科,盍鸣鞭而驰要路。
顾于筮仕,姑取板曹。
作欢喜诗,良鄙杜审言之负抱;
号霹雳手,共推裴琰之之才名。
州县间不谓之劳,朝廷事均欲其办。
官以绿袍槐笏,此亦借留;
地之米廪木天,行当召入。
某一科奚补,五辟自劳。
分坐虎皮,仅免嘲于群弟;
更栖乌幕,偶见录于诸公。
曩而联汉阙之班,及此问剡溪之戍。
曷然来只,何所恃哉?
时异事殊,况涉县滩之浩渺;
雨淩风震,尚祈厦屋之帡幪。
通余监仓(镇) 南宋 · 陈著
治粟虽劳,在通材而益办;
种花可暇,非拙政之敢知。
祗役有期,通名敢后。
恭惟某官姿抱天秀,眼空时流。
议论如金仆姑,发则必中;
践履如玉界尺,即之愈温。
自鹏运于江湖,盍龙骧于霄汉。
乃眷关辅之地,不辞廪储之司。
昔都尉何官,国士亦先为是;
委吏下职,圣人犹屑亲之。
盖能尽职于小官,即是可觇于大用。
伫膺凤綍,趣入鹓行。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冷席,粗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猥辱诸公之遇。
一昨通班于汉阙,斯今问戍于剡溪。
虽云为米折腰,知有司出纳之谓吝;
然恐素餐尸位,要催科抚字之并行。
心之所怀,言不能尽。
通程比较(荣祖) 南宋 · 陈著
从容醴局,共观曲蘖之规;
瑟缩琴廉,未信弦歌之政。
将藉枌榆之分庇,敬修竿椟以通名。
恭惟某官清濯芳兰,秀分乔木。
风流酝藉,诗书有味而自知;
宦学典刑,富贵逼人而若浼。
早有乡曲之誉,是真班著之英。
和鸾惟应节以徐鸣,琚瑀不疾趋而取快。
粤辞簿领之寄,乃专酒曹之司。
周忠厚之诰辞,既沈酣而有得;
汉严密之榷法,复斟酌而后施。
盖凡尽职于小官,正以致身于大用。
伫看凤綍,趣入鸳行。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讲席,幸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猥辱诸公之遇。
一昨通班于汉阙,斯今问戍于剡溪。
以县令受教于玄明,当加饭而莫饮;
如故人垂情于元亮,必具酒以为欢。
凡可庇存,是为归倚。
通两浙常漕(楙) 南宋 · 陈著
锦袍肤使,倚云阙以建台;
墨绶卑官,指雪溪而问路。
幸尝忝抠趋之末,乃获归临照之中。
敢略彝笺,敬修圆椟。
窃惟自一命而上,当以及物而为心;
得百里而君,庶于亲民而行志。
奈何积弊,迄至难言!
沸煎熬其万端,如投汤鼎;
纷督责其交集,真坐针毡。
或者虽有以自贻,然亦莫为之我主。
遂使后辈,每思古人。
陈河阳之谤方兴,守臣独加之信重;
苏江宁以难自任,监司皆听其设施。
此居上者执扶持之盟,故在下者得展布所学。
常叹此风之坠地,讵图今日之有天。
不自激昂,是为弃暴。
恭惟某官身都元气,心泳圣涯。
霁月光风,中有冰雪棱层之操;
泰山乔岳,讵知云雨变化之神。
方诸老飒其彫疏,而我公卓乎伟特。
家学在斯,宸衷所知。
爰复授于青毡,益有华于黑豸。
力排奸佞,即绍圣攻章、蔡之忠(自注云:常安民。)
面折是非,如南渡决向、潘之议(自注云:常同。)
固有一门而相踵,未闻三世以皆贤。
此岂止邦家之光,抑亦关天地之运。
然而御史独步,今日固赖文通;
转运焉得,福星又须子骏。
乃驱驰于二浙,以表倡于四方。
声望素孚,精采立起。
人隐必达,甚如慈父母之相亲;
吏奸不行,咸曰活神明之可畏。
激清波以洗积弊,扇廉风以醒群饕。
吾道之亨,大用兹始。
某梅枯犹活,荼苦如甘。
受命父师,凛兢兢乎本色;
授徒乡曲,凄冉冉其中年。
偶叨雁塔之题,获玷鹭洲之长。
遂因阐导,益自琢磨。
误蒙当路之见知,狎被公车之辟置。
振衣岳麓,拜挹南轩遗教之风;
回棹秦淮,盘薄西山旧游之地。
难名乐趣,颇慰平生。
转而趋汉阙之班,及此向剡溪之戍。
其大略也,则尝闻之。
土瘠民稠,艰食常如于饥岁;
山深俗犷,轻生殆甚于他乡。
常若治家而长子孙,不以传舍而苟岁月。
此由中之欲试,谓善后则未知。
独恃高明,曲垂容覆。
与百姓尔汝,倘无惭县山之松竹;
度一介夤缘,或可与公门之桃李。
寸丹所倚,点墨非诬。
通刘宪干(仲益) 南宋 · 陈著
外台赞画,耸莲幕之声华;
下邑承流,趣瓜期之消息。
敬裁尺素,庸贽丈函。
恭惟某官振鹭羽仪,鸣鸾韵度。
问西都之人物,今有几人;
溯后溪之家风,独传一脉。
顷从万里而出映,朅来咫尺而近天(刘本蜀人,寓安吉。)
盍华贯之先登,而竞流之深戒。
宁迂朝武,暂倅使轺。
风肃宾筵,助绣斧平反之议;
春回谳笔,广璪旒钦恤之仁。
自古惟刑之设官,其必以贤而为辅。
故凡学道,罔不尽心。
峻倚霜台,应喜星沈于贯索;
清归天阙,已看云近于蓬莱。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冷席,幸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猥辱诸公之致。
虽草檄未工于倚马,而范车素取于获禽。
昨叨汉阙之班,今问剡溪之戍。
冒然来只,何所恃哉?
时异事殊,况涉县滩之浩渺;
雨凌风震,尚祈厦屋之帡幪。
瞻向之深,染濡则浅。
通王宪干(铎)桂检法(康老) 南宋 · 陈著
某官清擢薰兰,秀分乔木。
大吕黄钟之在簴,静而自和;
干将莫邪之藏锋,动而有勇。
出处具存于矩矱,表里无得而瑕疵,守家传教仕之方,戒世俗竞流之习。
试纡朝武,来赞使轺。
风肃宾筵,助绣斧平反之议;
春回谳笔,广璪旒钦恤之仁。
自古惟刑之设官,其必以贤而为辅。
故凡学道,罔不尽心。
峻倚霜台,应喜星沈于贯索;
清归天阁,已看云近于蓬莱。
某佔毕陈编,跻扳末第。
鹭洲冷席,粗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猥辱诸公之致。
一昨叨班于汉阙,斯今问戍于剡溪。
时异事殊,况涉县滩之浩渺;
雨淩风震,尚祈厦屋之帡幪。
桂启云:「将令桃李之俱春,震风为惧;所恃枌榆之有社,易地分阴。
通常平赵帅干(确夫) 南宋 · 陈著
外台赞画,耸闻莲幕之声华;
下邑承流,划报瓜期之消息。
敬裁尺素,往贽丈函。
恭惟某官清映银潢,秀腾玉牒。
文章辈唐之贺、白,正而自明;
礼乐宗汉之间、平,和而有节。
出处俱存于矩矱,表里无得而瑕疵。
粤凌溯于丹梯,既践扬于华贲。
火燃藜杖,便合校雠天禄之书;
云近蓬莱,自欲应接山阴之胜。
遂纡朝武,来佐庾司。
足国裕民,出平准书之议论;
观风问俗,裨杖斧使之勤劳。
特云婉婉其筹,已有洸洸之问。
伫看凤綍,趣入鹓行。
某佔毕陈编,跻攀末第。
鹭洲冷席,粗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猥辱诸公之致。
虽草檄未工于倚马,而范车素耻于获禽。
昨叨汉阙之班,今问剡溪之戍。
冒然来只,何所恃哉?
时异事殊,况涉县滩之浩渺;
雨淩风震,尚祈厦屋之帡幪。
瞻向之深,染濡则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