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吴伯立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吴氏居越之新昌之叠石,初自延陵徙,世潜德,厥后秀发。
讳直,字伯立,自号桂山者,与余有连。
咸淳癸酉秋,子耀曳衰走京师,泣以告:孤不孝,先君殁已九年,有故,迟负土,事至今日。
距家百举武,名西园,命龟食,将以十有一月甲申奉其柩窆,敢白以状:曾祖汝能,祖邦伟,父灏,桂山其仲子也。
方直凝重,本于天禀。
奉亲孝,事兄敬、训饬子弟,必先行义。
居无妄嬉笑,常如父师左右。
日用应接,进不竭蹶,退不施劳,条理自粲。
常留滞浙右,兄弟析财于家,归而一不问。
独于祖宗坟墓时节展望,属其族若宗相与善守。
告语良苦,辄垂涕洟。
至有三百年之梧槚,藉以不犯柯叶,过者皆知源流远焉。
后宝庆间,邑宰托经界,规益赋额,君叹曰:「吾乡不堪命矣」。
倡诉不遗馀力。
事寖,田里以安。
素不交外事,及为义,则又勇决过人。
学文于迂斋楼先生,多交名胜,议论有根据。
词藻化捷,尤长于赋,意味隽永,音节均谐,一时辈行推重。
潘公迟圭秋闱,鉴裁精明,投预宾荐,佥谓得人。
上礼部,乃受黜。
入太学,未几遭母丧,毁瘠,风乘之痹,卧阅十馀载,终于咸淳乙丑闰月甲寅,得年六十有七。
娶澧教拙庵王公之季女。
男四:灼,后其父四年卒;
煌、耀、士衡。
女一,适进士宋士特。
孙男五:扬祖、振祖、拯祖、授祖、鉴孙。
孙女三,俱幼。
余读其状既,耀再拜曰:「远日薄孤,不能从君子乞一言诏来世,后死何以见先君于地下?
敢以铭请」。
余辞,请益固。
乃为之铭曰:
身之臧,家之乡。
文之昌,州而庠。
止或尼之命靡常,栽者培之方来长。
张正甫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兰亭王先生开讲帐,淑后进,笥集走千里,丛颖化捷,文会为一时最盛。
凡秀于列,相先后登名入官,类有以自见于世。
虽余不敏,晚亦侥倖。
张君正甫,众所敬许,乃独偃蹇不达。
余适归自行朝,其三子曳衰踵门,恸既告曰:「吾父与子为知心交,死矣,葬有日,敢以铭请」。
呜呼,余忍铭正甫乎!
然不得辞。
君讳锴,正甫其字也。
生于嘉定四年十二月己卯。
曾祖某,祖某,父某,世居奉川之高峰。
君立身不随,用心近古。
平居声色不形,意所欲为,条理自密。
出而宗族而乡党,一以和相接。
遇有违义,勃然若己失,起而正之,惟恐不及。
群从间罹死诬事,焰甚火烈,无亲疏皆辟易远避,君则勇不顾身,执理排解,闻者叹服,以为难能。
里有遗藏金者万计,辄以属之,君俛而唾去:「此物何为至于我」?
清风到今凛凛。
家本仅给,食苦于乏,常如有馀者。
自奉素薄,惟延师教子弟,设醴致馈,久益勤以厚。
诏岁进取之人,置登云课社,相与新美,其财气劳费有不暇问。
君长于赋,视物为体,劲丽婉约,各中其则。
丞相西涧叶公见所作,每以远大期。
试于泮宫,多占首选。
郡博士欲屈致为职事重,笑谓:「阶以行志,自有分内科目在,安用此为」?
及宾兴,有司校艺,异见者角抑,班待补生,上庠复不利,君于此知有命矣。
家左右佳山水,手植花木映带,老耕陆公为扁其室曰「梅垣」。
君不善饮,而善饮于客。
客至,菜酒留连,必尽欢而去。
隽永间,中光写为诗满卷,卷首又大书「非礼勿为」四字,以诏诸后观。
其所乐所存,有未易量,而忽感痹疾。
江西仓使黄国史震知君理学有诣,虚临汝堂长以聘,时以病不克行,终以不起。
娶陆氏,大师陶山之裔,曹娥监镇之女,生于嘉定三年十二月甲戌。
孝事舅姑,于君甚宜。
自随有田庐券,谋诸君曰:「将以与吾君之后资事奉」。
君犁然当其心,即卷而复之。
相成以义如此,亦可敬也夫。
生三男某、某。
二女子,长适同邑董继宗,次适鄞之陆愈。
氏以咸淳九年二月卒,葬于方家衕之原。
君之卒后一年,德祐改元六月己未也,将以二年正月癸酉合葬。
铭曰:
业信于友,而啬于名;
善称于乡,而尼其行。
维天之命,维心之亨。
维后之人,尚笃其成!
陈次贾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古之观人以实,不徒名也。
科目兴艳于名,而实斯病,观者感焉。
余今而得陈君策次贾,科目所不能笼,其争出我门下,皆当世大老,亦可敬也夫。
君早悟,授业于刘忠公汉弼,经兼赋,眇场屋子。
试辄遇衡文者以时见黜,人为茹屈,而不自芥蒂,志益广,气益昌。
世学如尤公煜,忠孝如赵公葵,器量如二吴公渊、潜,相从二十年。
嗣而李公曾伯,姚公希得,马公光祖,更任西北寄,类虚宾席,引以自重。
草檄飞书,赞筹决计,芒咢不露,声闻自休。
回顾俯仰局促,皇皇焉竞琐琐,大有径庭。
若其由西事论功授武级,积阶至训武郎,历仕居多,非其本意,略而不述。
君平生襟宇,夷旷洒落,出则江淮荆蜀,何胜不擅?
归而于其里,面山结屋,扁曰「不碍云山」,自号南墅。
天景参会,笔力化捷,片语只字落纸,好事者手之惟恐后。
眼空天下,不以狭我乡曲。
交际间无贵贱耄稚,各得其欢心。
晚从江阃辟,长议论。
未几以病殁。
生庆元庚申,至咸淳甲戌,得年七十有五。
是年旅榇东还,八月庚申封于上管双溪之阡。
其先自剡徙上虞。
曾祖升,祖原,父大享,世隐于药。
娶徐、赵、贝氏,皆先卒。
子男二:长自,次特立。
孙男六人:似翁、印翁、文翁、兴翁、桂翁。
孙女六。
余知君者也,死而葬且久,其子自书来,曰:「自不孝之,父墓未铭,非子谁属」?
呜呼!
予于其死、其葬,年耄道阻,废礼莫赎。
今于请铭而辞,如知生之义何?
乃铭。
铭曰:
不拘拘于售名,而名之归也谁争。
不屑屑于行志,而志之得也自亨。
傲睨乎轩冕之艳,游戏乎翰墨之清。
擅光景而消息,寄湖海以死生。
有下马于双溪之茔,请观斯铭。
胡应之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剡素多贤,余得友忠介唐公为深。
公死矣,尚友其高弟胡君应之。
今又死,其子师纯乞铭其墓,义不得以耄辞。
君讳泰来,应之其字也,世居越之剡溪。
曾祖某,祖某,父某。
君生于绍定戊子,早悟卓立。
时忠介公古道自任,师表后进,君执经受业,以明善诚身为本,相与劘切。
又有毛君振、王君涛、屠君高诸贤,故所诣者粹。
事亲则笃,学以养其志,正家则自治,为妻子先。
静默谨重,闻义则跃然以兴,人皆赖之。
质直寡语,心有所契,生死患难如一。
平居若与世忘,天下事于胸中自了了。
君之王姑适太师王卫公,实生二子:长某公,以元老位辨章;
次华甫,为时(阙)监司。
不以亲戚卑行视君,款密敬信,有法家拂士之益。
乡达御史俞公浙意气相求,出流俗外。
国史黄公震见之曰「古君子也」,逢人称道不离口。
里友倪(名阙)先父死,贫而病,无以葬,君走京师主忠介公,身任其办而后已。
盖所学非徒体而无用者,比使其得志,儒者之效当有白于世,而一荐不第,命也。
然立其在我,推以与人,于名教未为无补。
吾夫子所谓「是亦为政」,其殆庶乎。
晚年及见师纯等克世其学,山林菽水足以自乐。
识者急亲典刑,相先礼聘,避堂以舍。
既而病痹还家,至丙申仲冬癸未终于正寝,得年六十有七。
娶屠,继吴。
子男三:师纯、师正、师晦。
女一,适某公从子楫。
孙男:浚、浦、津。
明年仲春庚寅,诸子奉柩葬于方山之诗庭。
铭曰:
学得之师,信乎君子。
行修之家,行于乡里。
亦既荐名,卒穷以死。
死而不忘,子济其美。
我为之病,呜呼无愧。
江阴教授史君妻陆氏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吾里史蒙卿景正,端士也。
他日为其妻求墓铭,辞至七八,请益哀,不觉为之三叹。
《关雎》化远,《内则》安在?
间能自信力行,彼流俗不讶则讪,于是难其人。
今如氏而有克相其夫,其可书也已。
氏讳德正,字适道。
曾祖恕,将仕郎。
祖增,迪功郎、吉州吉水县尉,赠朝议大夫。
父合,朝议大夫、将作监、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其故尚书左丞楚国公佃之次子、淮浙发运使、赠少师,自越之山阴徙鄞。
氏,宜人林氏嫡出也。
童龀能读书,了大义,以名阀素风,婉娩自则。
父母钟爱之,心不与凡子。
独善坊子弟森秀,景正早擢世科,方议婚,挟声利艳耀者总总,手挥之去。
有以氏之女德为言,意独契。
既而请盟,匠监公亦喜而曰:「可为吾德婿矣」。
岁己巳,归于史氏。
进而盥馈,动中仪节,见者咸许其知礼。
姑太硕人在堂,适所则下气怡声,以畅其敬。
凡所服,非手出不敢慢,奉姑以悦。
时姒妇高氏,为敏虑公家女,夙以帅礼闻,乐与氏相观为善,亦益自饬厉,四时洁蠲,凡事必身先之,毋敢敌偶。
从夫以正为顺,朝暮摄衣必庄,馀二十载如一日。
御媵侍未尝片语丑诋,闺闱自肃。
视诸子嫡庶无间,慈爱之中,诲督行焉。
延典刑士为师,如事尊章,愈久愈笃。
门多古道交,曰:「是有益于吾夫若子者」。
留连燕遇,安而忘劳。
推而宗族,而亲党,及流离于此土地,贫无以生,死无以敛且葬,不以力之有无,先入其心,必济而后已。
善藏其用,以成其夫之贤,于妇道得之矣。
中遭时艰,僦隐东湖,感疾归故里,就医勿瘳,自知不可为,语其夫曰:「不及终事吾姑吾母矣!
教诸子谨,毋辱先」。
语讫而殁,庚寅八月二十九日也,得年四十有一。
子男六:壁孙、孙、坒孙、台孙、𡍮孙、延年。
延年生月不育。
女五:伯拴,适奉郎、天台叶揆翁。
仲忱,适金华潘世演。
次幼亡。
次二尚幼。
有故,某岁某月某日始克葬于阳台乡之穆岭。
呜呼!
氏与景正倡随之义,可谓相宜。
永诀何时,略无儿女态,唯以养姑与母与教子为嘱。
生前之心,身后之遗,有大于此者乎?
吾知其当有后矣。
铭曰:
维德之懿,维夫之视。
维夫之贤,是信于外。
淑哉夫人,生于名门。
嫔于君子,独善之孙。
乐于相成,亦孔之懋。
胡不偕老,而短于寿。
而有以长,夫又奚伤。
其安其藏,山明水香。
祭知饶州唐忠介公文 南宋 · 陈著
① 名震,字子华,一字景实,越之嵊县人。
维宋德祐元年岁次乙亥,七月庚午朔,越二十有二日辛卯,契生某致祭于故判府节制待制忠介唐公之灵曰:呜呼,公得其死矣!
呜呼,公得其死矣!
人莫难于死,死于封疆,则忠在社稷,义塞天地,可以作一时之忠烈,劝万世之臣子。
公之平生,此学此志。
方番阳之弄印,诏起公于田里,不以我为不肖,谋出处之大致。
我赞公以必行,公以时而强起。
时内子之卧病,亦奚暇于疗视,舆病登舟,以至于兰溪之涘,便信西来,苦语竟纸。
曾此书之几日,而以其讣至。
祸患忽其相仍,汹四郊之多垒,氛涨而越江,凛孤城之如坠。
彼哉奸权,借以杀士。
痛呼天而杳邈,并要区而俱弃。
忍一旅之弗援,靳一节而弗异。
爱莫助之,我有痛哭而已。
犹遗书而靡倦,以坚守而自誓,从容就义,一语真可对越无愧。
彼望风窦降者,岂其人类?
况难兄之相从,竟同尽而无贰。
是又可以去,可以不去,而义死于此。
世方澜倒而波颓,乃有如此之同气。
公今从真、杲地下游,吾侪之茍延旦暮者未知所底。
胡怪诞恣睢,尚欲肆其诋毁,是不知世间之羞耻。
幸二孤之有托,庶无憾之后世。
倘我死之或迟,尚维持其一二。
兴言至斯,有不尽意。
翩然双旐,惨其跋履,行道之人,欷歔流涕。
矧我异姓兄弟之情,当何如其痛泪。
遮道哭公,几若相避。
缄词渡江,茫茫云水。
建里域三石祠上梁文(甲申九月初一日戊子) 南宋 · 陈著
幽则有鬼神,久托丛祠之奉;
易之以宫室,盍新严毅之居。
大为规模,永镇田里。
我三石庙灵感大王,精气所会,妙用无方。
茅渚以西,桕溪以东,提封疆而甚广;
茭塘之南,石邱之北,得形胜以独全。
仕宦者腾达鞭靴,农桑者登盈丝谷。
商贾之交易以货,工技之四驰以能。
是皆阴藉于扶持,不可明言其信向。
载瞻庙宇,多历年华。
左拄右撑,凛欲压羞毛之俎;
旁穿上漏,几莫容丽牲之碑。
鸠集众谋,龟正吉向。
天关地轴,新开之面势弥良;
月斧云斤,巧斲之手段争进。
如斯飞,如斯翼;
美哉奂,美哉轮。
庶位貌之妥安,免风雨之凌震。
今兹一举,可以千秋。
灵皇皇兮既降,本依人而来舍。
祭洋洋乎如在,当饮福之充庭。
某等梓匠者流,朋梁斯举,辄陈善颂,仰渎神听。
抛梁东,山捧羲轮上碧空。
此是阳和开动处,嵩溪日日受仁风。
抛梁西,一水从来古剡溪。
清气分归书比屋,馀波流入稻千畦。
抛梁南,平野苍烟山翠岚。
景色绝佳分万状,豁开门户大包含。
抛梁北,万叠云峰屏拥屋。
坐收气脉做阴功,安静和平无尽福。
抛梁上,栋宇轩明神气旺。
敕封次第下云霄,慰满乡民翘首望。
抛梁下,一日数里枌榆社。
神歆堂上有肥牲,灵应门前无过马。
伏愿上梁之后,铁柱擎天,璇题绚日,箫鼓春秋之燕享,香烛朝夕之洁蠲,和气薰蒸,生意拍塞。
官府有条有理,绝狐号䲡舞之嚣;
乡闾相友相扶,同犬吠鸡鸣之乐。
嵊县上元醮青词(一) 南宋 · 陈著
大造为心,常笃下民之佑;
上元纪节,寔开终岁之功。
庸饬青章,仰披丹悃。
臣切念嵊之一邑,地则多山。
田瘠民稠,艰食常如于岁歉;
土疏气劣,横灾或起于时和。
况乃腊雪之仅沾,颇觉春阳之早雪。
宿麦及时而未长,于菟何物而辄来。
变不虚生,动有关于行事;
咎将谁执,知所召之有由。
臣肃建灵坛,脩陈法供,伏愿层霄孚格,列圣居歆。
乐业怀生,倘相安于田里;
承流宣化,或可报于乾坤。
嵊县上元醮青词(二) 南宋 · 陈著
上元纪节,寔开锡福之端;
下邑藏祠,就展酬恩之款。
敬宣绿简,仰渎紫圆。
切念某猥以菲才,冒焉试令。
昨虑祝融之煽焰,言护民居;
兹逢太皞之行春,聿怀岁事。
既蒙休之有日,复徼芘以自今。
伏愿显道鉴临,至仁覆育。
牵联岁月,倘百事之相安;
补报乾坤,尚一心之自计。
嵊县惠安寺乾会节启建疏文(一) 南宋 · 陈著
日在嫠女中,夙纪祥于虹渚;
天锡皇帝寿,预致祝于华封。
爰饬梵仪,用昭礼典。
今上皇帝陛下恭愿乾坤同大,箕翼齐光。
奉以怡愉,播唐元和之诗颂;
俾以单厚,赓周《天保》之雅歌。
嵊县惠安寺乾会节启建疏文(二) 南宋 · 陈著
圣主间生,嘉应纯乾之会;
封人三祝,福知皇极之归。
皇帝陛下恭愿惟舜绝德,继文景光。
介福万年,并齐眉于寿佛;
孝濡九有,永锡类于生民。
嵊县供天谢雨疏 南宋 · 陈著
一切众生,方忧旱暵;
诸佛菩萨,有大慈悲。
驱除魃鬼赤地之妖,鞭起神湫腾云之驾。
霈为雨泽,遍及田畴。
仆者再植,枯者再腴,焦者复萌,秀者皆实。
感龙天之布施,就鹿苑以熏脩。
蘋蘩蕴藻之仪,聊荐陈于一供;
黍稷稻粱之庆,庶圆满于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