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代张恕单州贺受玺表 北宋 · 晁补之
王事之修,光昭夷夏;
天休所动,玉出咸秦。
因月吉之视朝,肆礼成而均庆(中谢。)
臣闻物其有矣,命不易哉。
盖政苟虽幽而不通,则类有不召而自至。
所以三朡作典,犹怀俘宝之惭;
四海告功,方赞锡圭之异。
惟德之视,从古以然。
恭惟皇帝陛下若昔大猷,顾諟明命。
繄有凭有翼而罔坠,故无声无臭而来临。
俾寿而昌,皇已彰于眷佑;
则笃其庆,民亦念于用敷。
故渗洪恩,以覃方域。
臣偶拘守土,阻觌盛仪。
四月朔日蚀礼部请皇帝御正殿第一表(1100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某言:伏奉诏命,以四月一日日蚀,避正殿、减常膳者。
占辰弗集,驰走逮于啬夫;
肆宥惟时,鞭扑空于司寇。
未即路朝之正,犹推玉食之供。
凡在臣工,莫遑宁处。
窃以日符天统,当循黄道之常;
君体乾刚,故谨正阳之畏。
惟圣人观象以立戒,欲王者因事而自修。
亦缘久动而必差,乃有频交而屡蚀(中叙。)
恭惟皇帝陛下中正履位,清明在躬。
孝承七庙之安,仁暨万邦之往。
官惟贤而士劝善,罚当罪而民禁非。
奉以无私,要本容光而必照;
建其有极,盖用勿忧而宜中。
固念兹而在兹,宁弗畏而入畏。
繄寅恭可谓至矣,则变异何从召之?
应以至诚,居然纯曜。
祥桑不拱,方知太戊之兴;
雊雉何为,益见高宗之盛。
宜光临于黼扆,且时御于饔飧。
茂迎至和,允答群望。
四月朔日蚀礼部请皇帝御正殿第二表(1100年) 北宋 · 晁补之
徒倾葵藿之诚,敢期回照;
未竭潢污之滴,尚或可羞。
矧变异之已消,尤故常之当复(中叙。)
恭惟皇帝陛下法禹罪己,继文小心。
惟五事之罔愆,于三光而何累。
爰以朔旦,自兴重云。
不用其行,史前占于必蚀;
增修于德,人莫睹其或亏。
和足致祥,顺宜获助。
而犹谦尊自牧,震虩靡宁。
虽天所以爱人君,常欲制于未乱;
而王所以奉天道,故当惧于无灾。
然与其戒居处饮食之安,孰若扩视听猷为之善。
岂惟过也见而更也仰,是谓应以实而不以文。
南面宅遵,达四聪于虞舜;
大庖日御,绥五福于周成。
庶或听卑,终闻诏可。
进罪言表 北宋 · 晁补之
臣小官疏外,名姓无闻,窃比负暄,上尘天鉴。
臣于熙宁中,闻交趾犯顺,王师出讨,臣尝愤悱,忘鈇钺之戮,愿效区区,撰为《安南罪言》一篇。
于时臣在畎亩,又居父丧,深思愚贱,且越礼制以干国事,既成踌躇,将进复止。
今师还累岁,远服来享,而臣所欲言,顷已草具,留之私室,义不敢安。
譬夫鹪鹩,已翔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薮泽。
臣诚疲驽,岂足及事?
其所撰文字,谨缮写成一册,以《安南罪言》为目,用黄罗帕封,随状上进,伏望圣慈特垂听览。
干冒冕旒,臣无任惶惧屏营激切之至。
谢赐校定资治通鉴表 北宋 · 晁补之
进奏院递到校定《资治通鉴》所牒,伏蒙圣恩,赐《资治通鉴》若干册付臣者。
先朝稽古之意,名臣叙事之才,成书甚难,来世所考,故乏丹铅之补,预蒙缃帙之颁。
臣补之(中谢。)伏以英宗皇帝睿哲生知,忧勤远虑,欲观历世君臣张弛之迹,以知千岁治乱得失之原,深诏耆儒,特加撰录。
神宗皇帝孝思善继,圣学博通。
三臣并封,不特诗亡之叹;
五季更授,厥惟麟止之终。
发于云汉之章,赐以龟镜之目。
恭惟皇帝陛下论唐虞而图治,举元恺而佐功。
兴亡灼知,屡省观于乙夜;
忠佞大判,爰警戒于在廷。
以尝预于校雠,故亦沾于赐予。
颁学官而伊始,藏私室以至荣。
臣闻惟赐不常,论报宜一。
圭瓒乃鬯,车马则乘。
虽臣狭识而浅闻,妄意深求而博考。
思事君许国之义,奉以捐躯;
资爱民利物之方,用而从政。
庶逃虚受之耻,仰荅非常之私。
按:《鸡肋集》卷五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八,《四续古文奇赏》卷九。
哲宗实录开院谢赐银绢表(1101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等伏蒙圣慈,特降中使,赐臣等银绢者。
属辞比事,将为千载之传;
抱椠怀铅,未有一毫之效。
宠先临于使指,恩已逮于匪颁(中谢。)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受禄于天,修身以道。
因心笃庆,本王季之事兄;
弥性似先,乃成王之为子。
稽哲宗之政理,亶神考之规摹。
云汉在天,丹青莫像。
是用饰兹典领,共俾讨论。
曾微草创之勤,遽忝币馀之锡。
简编充宇,蠡测海以安能;
岁月累功。
蒉成山而傥可。
誓殚绵力,仰赞成书。
臣等无任。
按:《鸡肋集》卷五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九。
哲宗实录开院谢赐笔砚纸墨表(1101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等伏蒙圣慈,特降中使,赐臣等笔砚纸墨者。
䌷绎信书,辟官曹而伊始;
询谋故事,给笔札以为先。
枉异数之曲加,抚寸长而安有(中谢。)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挺生圣质,丕变人文。
维先朝迪哲之光,有继序遹求之美。
森然断简,岂徒副在有司;
灿若列星,乃可传诸无极。
而臣等职司典领,参备纂修。
甫窥东观之藏,遽忝上方之赐。
精毫良楮,坚石黳煤。
食浮已愧于事先,器利尤惭于匠拙。
迁、固特称乎良史,盖以覈详;
荀、袁但谨于编年,庶无疏抵。
誓当殚竭,以荅宠私。
臣等无任。
代范祖禹等实录开院谢赐物表(一) 北宋 · 晁补之
述修先训,考次新书。
辟省閤之严深,诏宰司之典领。
讨论既重,付畀尤惭。
敢图比事之初,遽忝上方之赐。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孝思维则,善教得民。
率时昭考之功,维十九年之记;
副在有司之事,乃数千岁之传。
以臣误被拣抡,预闻䌷绎。
黟煤吴石,蔡楮蒙毫,灿然四物之精,出自九重之秘。
未知报称,徒遽矜荣。
模青天白日之容,固无心巧;
辑断简遗编之美,尚或力能。
誓殚见闻,少补毫末。
代范祖禹等实录开院谢赐物表(二) 北宋 · 晁补之
伏以论先朝无竞之功,垂来世不刊之训,凡在官联之选,固称儒学之荣。
编摩未效于寸长,笔札遽叨于异数。
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懋昭大德,对越在天。
稽神宗制作之隆,倬为令典;
当嗣圣纂承之始,付畀成书。
询求故事之馀,均及上方之赐。
霜毫之润,溪石之坚,墨以代铅,纸惟易椠。
顾裨谌之草创,积日何功;
傥荀悦之编年,他时有考。
粗期输竭,不愧宠私。
代范祖禹等实录开院谢赐物表(三) 北宋 · 晁补之
铅椠之功,未闻于少补;
金缯之膴,首逮于匪颁。
枉使指之光华,拜君恩之隆渥。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恭默当乎思道,爱敬隆于事亲。
迹熙宁访落之勤,迄元丰顾命之重,宪章咸在,撰述宜加。
申敕有司,参稽故实。
眷言蕞陋,预被选抡。
既其论次之初,均以币馀之锡。
夫居其官则思事,怀其禄则赴功。
固虽狭识而浅闻,妄意深求而博考。
粗祈薄效,仰赞成书。
代范祖禹等实录开院谢赐物表(四) 北宋 · 晁补之
预闻䌷绎,未有毫釐,遽烦使指之临,首拜币馀之锡。
被蒙宠渥,增愧矜荣。
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对天之休,以慈为宝。
维先朝之政理,在太史之册书。
将欲为无穷之传,故必著不刊之典。
咨求故实,付畀有司。
眷言选抡,猥在蕞陋。
属讨论之始事,均赉予以劝功。
揽制作之原,浩如观海;
积编摩之助,傥或成山。
誓殚浅闻,仰答鸿造。
代范右丞谢赐生日礼物表 北宋 · 晁补之
棘薪永慕,载临生育之辰;
槁饫特加,申用故常之锡。
光华白发,感激丹悰(中谢。)
本乏将明,粗知忠孝。
蒙先臣之遗业,遭累圣之致平。
遍履闺台,遂闻机政。
至仁独运,方兴不世之勋;
末议数殚,未有秋毫之补。
而适遇桑蓬之旦,重叨庖廪之颁。
已惧素餐,安知报礼。
斯盖伏遇皇帝陛下天临九有,子惠群工,体貌所加,󲦤绅咸耸。
观酒食之象,君有施而心亲;
诵股肱之歌,臣无功而形渥。
誓当糜陨,仰答生成。
齐州谢赐历日表(1095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言:准进奏院递到宣一道,赐臣绍圣二年历日一卷者。
臣闻迎日推策,在昔黄帝之御邦;
以初为常,自时周王之赋故。
臣叨守长,职在承宣,乐与吏民,同遵诏令。
臣补之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恭惟皇帝陛下修身以道,求端于天。
璧合珠连,焕三辰之顺晷;
云行雨施,肇万物之华心。
虽岁事之宜颁,本王功之最急。
玑衡潜运,孰知圣治之日新;
铫耨时修,已觉丰年之气应。
臣无任戴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臣补之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按:《鸡肋集》卷五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九,《古俪府》卷一一。
河中府谢历日表(1102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言:今月二十五日,都进奏院递到宣一道,伏蒙圣恩,赐臣崇宁元年历日一卷者。
初郊上帝,肇改新元,谨尧历以迎推,因夏时而诞布
偶窃藩维之寄,预蒙岁首之颁。
臣补之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恭惟皇帝陛下动静以道而大光,先后于天而与合。
本诸修己,虽聪明睿智足以临;
用此求端,盖风雨霜露无非教。
将以抚五辰而熙绩,和三事以叙功。
臣职在牧民,欣于奉令。
土牛将磔,犹歌二日之凿冰;
玉烛可调,愿颂丰年之多稌。
按:《鸡肋集》卷五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九,《古俪府》卷一一。
谢赐春衣表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等言:句萌毕奋,庆赐可行。
土牛久饰于送寒,豳籥未歌于逆暑。
乃眷造庭之彦,爰开在笥之良。
肆有等差,均于覆被(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宜人布政,育物为功。
卉皮自适于阴阳,氄毨同和于天地。
既陶无外之化,亦沾咸若之恩。
织篚乱流,岂惟加五百里之远;
女工同燎,故复半三十日之收。
矧是具僚,与之同体。
适及风雩之后,大颁帑帛之珍。
君赐足荣,不叹无衣之七;
王章有分,庶逃终褫之三。
誓各糜捐,以图报称。
按:《鸡肋集》卷五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九,《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五五,《古俪府》卷一一,《四六法海》卷四,《渊鉴类函》卷三七三,《宋四六选》卷九。
代北京留守谢春衣表 北宋 · 晁补之
凉风退暑,流火戒寒。
爰开在笥之良,式厚兼衣之宠。
居然被服,同此恩荣。
臣某等(中谢。)恭惟皇帝陛下至健体元,大明烛隐。
室灰为候,载先栗冽之期;
帑帛用颁,肆有等差之赉。
臣等均雨露重霄之施,忘冰霜濒朔之劳。
誓竭愚忠,仰酬圣造。
齐州谢到任表(1094年6月)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言:伏奉敕命,差臣权知齐州军州事。
臣已于六月十六日到任交割讫。
从臣之欲,获奉亲舆;
便臣之私,使近乡邑。
愚衷自择其所处,素望亦何以复加?
惟寄重而才微,且人轻而恩渥。
循涯深腼,陨涕难收。
臣补之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伏念臣五世簪缨,一介韦布,涵濡礼义,砥砺矿顽。
先帝起经术之残,偶叨赐第;
陛下修馆阁之旧,首玷具员。
傅毛羽而使翔,弛辔衔而要至。
独行偏上,不知所学之何施;
少与数奇,秖有此心之自信。
丐广陵之贰政,在元祐之五年,从簿书中,以著作召。
虽此职名存而实废,然常情内重而外轻。
再陪英俊之游,亦幸采收之及。
而臣拙艰滋尔,贫窭仍之,历尘中秘之五资,坐守集仙之四库,未尝任毫末事,安得有肤寸劳?
于法既当为州,还朝又已踰岁,用复倾于肝鬲,至两渎于冕旒。
敢图包荒,重此得请,假济南之印绂,近大野之坟庐。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发天纵之多能,为日新之盛德。
谓未有廪而不试,盖必将试而后知,故兹愚疏,亦在器使。
再念臣所领郡,耕织甚饶,人之爱生,法令易扰。
虽阔达多智,不无从昔之土风;
而平易近民,亦有当时之政事。
臣愿布宣上德,利养下氓。
傥小假于岁时,必粗殚于驽蹇。
臣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臣补之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按:《鸡肋集》卷五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八。
南京谢到任表(1095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言:臣昨任知齐州,为扬州修过摘星楼事,伏蒙圣恩,特从宽典,就差通判应天府。
臣已于三月二日到任上讫。
小己下僚,昧于职守;
盛时公议,特此贷全。
未使废闲,犹叨安便;
愧深汗溢,感极涕横。
臣补之(中谢。)伏念臣家世凋零,在朝廷者无几;
人材阘茸,所学问者又非。
猥迫寒饥,出营仕进,本自安于常调,固绝望于亨涂,庶几孤愚,不越分量。
而偶弼臣之一荐,滥文馆者十年。
初无毫毛,得被驱策,徒累资任,以致麾符。
臣自揣思,久当颠沛。
加以祚薄多故,器小易盈,不能恪居于其官,遂使咎生于所忽。
幸仁圣矜其如此,故迂疏尚以并容。
第解郡章,旋沾禄食,将母之幸,于臣已多。
德大施隆,身微命贱,成遂莫悔,启处若惊。
恭惟皇帝陛下明目达聪,与人为善。
毕修祖宗之旧政,遍揽中外之英材。
建官惟贤,宥过无大。
虽凭生之蝼蚁,亦蒙赖于乾坤。
臣敢不谨畏自新,忠诚内誓。
念洗心以偿罪谴,既负负无可言;
思发愤以赴功名,又区区不足道。
报恩无所,碎首为期。
亳州谢到任表(1095年)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言:臣昨知齐州,缘旧公坐,正月十日准敕降通判南京,碍亲回避,九月三日准敕就差通判亳州,于当月二十五日到任上讫。
咎悔难追,已更寒暑;
嫌疑自列,敢惮道涂!
再服宽恩,重增感涕。
臣补之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伏念臣粗知学问,本乏材能。
仕岂为贫,惭居卑之亦分;
家虽积善,伤馀庆之已微。
尝念居不可以求安,福孰先于无祸?
故六年迁徙,甘常困于米盐;
而群从凋零,祗自怜其形影。
未敢当江湖飞集之数,何足挂朝廷论议之间?
每钦宥过无大之仁,则思见危致命之义。
未试以事,孰明此心?
谅与釜之已多,诚挈瓶之何有!
但知揣己,皆是踰涯。
恭惟皇帝陛下惟时宪天,常善救物,稽先朝之美意,与治古以同兴。
谓荡荡民无能名,佑启我以正;
故业业日致其孝,继序思不忘。
盖欲得万国之欢心,足以敛五福而敷锡,虽甚微鄙,不终弃捐。
重念臣顷迫养亲,久从补外,昨由公坐得谴,止以佐官连书,亦既累年,实更三赦。
事虽自致,情则无他,庶省循苟免于人非,或湔洗稍容于国是。
犬马能报,况服冠裾;
樗栎无堪,犹足燔燎。
终自知其死所,不敢爱于身先。
瞻望阙廷,臣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
信州谢到任表(1099年9月) 北宋 · 晁补之
臣补之言:先奉敕落秘阁校理,添差监处州盐酒税,寻丁母忧,服阕,奉敕添差监信州盐酒税,已于闰九月十二日到任管句讫。
初免亲丧,再尘仕缀。
尝干国典,复以罪行。
夙涉江湖,祗临物局。
戴深仁而自幸,俯馀息以知危。
臣补之顿首顿首。
伏念臣家世衰微,人材驽下,少不天而孤露,畏无类以僻违。
滥先朝经术之科,玷陛下文馆之选。
至于积累资任,忝冒麾符,虽区区揣己分量之馀,实碌碌同时流辈之后。
内则询事考言而蔑秋毫之献,外亦承流宣化而乏肤寸之闻。
岂惟有悔之莫追,自以无功而应汰。
含容渥厚,昧懵颠隮。
咸股往以得嫌,旅巢焚而谁咎!
神理交谴,家祸并婴,吊影内惭,扪心外慄。
当灭亡于苫块,尚收录于簪裳。
又窃便安,惟深感涕。
斯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隆前烈,泽浸万方,皇穹降康,休应屡至,故简弗率,亦敷在宽。
为鸟及鱼,不出天渊之内;
息黥与劓,尚容炉锤之间。
臣敢不省己愆尤,誓心忠义?
哀荒未复,怀色养以终天;
罪垢难湔,报明恩而无日。
按:《鸡肋集》卷五五。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