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祈雨疏 南宋 · 朱熹
丁壮在田,厉农功之既作;
阴云布野,闵时雨之尚愆。
由拙政之不修,顾疲民而何罪?
肆陈丹悃,仰吁苍穹。
伏愿鼓以雷霆,亟霈为霖之施;
泽及牛马,并销连死之忧。
瞻仰归诚,吁嗟请命。
卧龙潭送水文 南宋 · 朱熹
往分灵液,来即祠坛。
诚未格于幽潜,泽尚愆于田亩。
惟时淹久,惧弗吉蠲。
敢奉冰壶,言归贝阙。
别祷馀润,用弭炎氛。
尚神听之渊冲,鉴惟衷而响答
惟:四库全书本作「微」。
⑴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五。又见《庐山纪事》卷五,康熙《西江志》卷二○一,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四四,同治《南康府志》卷二,同治《星子县志》卷一三,《庐山志》卷六。
行乡饮酒礼告先圣文 南宋 · 朱熹
一昨朝廷举行乡饮酒之礼,而县之有司奉行不谨,容节谬乱,仪矩阙疏,甚不足以称明天子举遗兴礼之意。
今者宾兴有日,熹谨与诸生考协礼文,推阐圣制,周旋揖逊,一如旧章。
即事之初,敢以舍菜之礼谨修虔告。
经史阁上梁告先圣文 南宋 · 朱熹
书楼之役,工告僝功。
虔举脩梁,卜日惟谨。
敢以释菜之礼,告于先圣先师至圣文宣王。
惟先圣先师启迪众志,畀以有成。
谨告。
告护学祠文 南宋 · 朱熹
书楼之役,工告僝功。
虔举脩梁,卜日惟谨。
是用告于尔神,惟尔有神尚祐众心,以相兹事。
奉安苏丞相祠告先圣文(1155年) 南宋 · 朱熹
故相苏公颂,同安人也。
其道学渊深,履行纯固,天下学士大夫之所宗仰。
而邑子后生闻见单浅,弗克究知,父兄闵焉。
用告有司,请即学宫岁时奉祠,以建遗烈,使学者有所兴起。
今既毕事,将妥厥灵,敢以舍菜之礼,告于先圣先师之神。
谨告。
屏弟子员告先圣文 南宋 · 朱熹
熹不肖,昨以布衣诸生推择为此县吏,而得参听其学事。
而行能寡薄,治教不孚。
所领弟子员有某某者乃为淫慝之行,以溷有司。
熹窃自惟身不行道,无以率砺其人,使至于此,又不能蚤正刑辟以弹治之,则是德刑两弛,而士之不率者终无禁也。
是故告于先圣先师,请正学则,耻以明刑。
夫扑作教刑而二物以收其威,固先圣先师学校之政所以遗后世法也。
惟先圣先师临之在上,熹敢不拜手稽首。
奉安苏丞相祠文(1155年) 南宋 · 朱熹
泉人衣冠之盛,自国初以至于今,其间显人或至公卿者多矣。
然而终始大节可考而知,则未有若公之盛者也。
惟公著节于熙宁,登庸于元祐,而幅巾谢事,偃仰婆娑于绍圣、元符之间,然则公之所自任于进退出处之间者,可谓无所苟矣。
是盖将比古之所谓大臣者,岂独泉人数公而已哉!
今以邑人之意,祠公于学。
即事之始,敢布其衷。
尚飨!
奉安苏丞相画像文(1155年) 南宋 · 朱熹
惟公始终一节,出入五朝,高风耸乎士林,盛烈铭于勋府。
矧兹故邑,实仰馀光。
怅亲炙之无从,冀瞻依之有地。
是用肖德仪于庙院,建遗烈于学宫。
营表方将,仪图聿至,式瞻精宇,爰寓神栖。
既协吉于灵辰,敢式陈于菲荐。
尚飨!
准赦谒诸庙文 南宋 · 朱熹
天子郊见上帝,釐事告成,还御路门,班祭泽于海内。
以尔神有功于民,载在祀典,申诏有司,以礼报祭。
臣某不佞,奉承明诏,敢不奉制币、洁牺牲,骏奔走以告祠下。
惟尔有神,尚克膺天子丕显休命。
尚飨!
请雨谒北山神文 南宋 · 朱熹
乃者邑民以岁事有谒于君侯,君侯过恩,赐之吉卜而许以来,是故将有以填抚绥宁之也。
民其敢不欢欣舞歌,以乐神赐?
吏其敢不洁齐芬苾,以拜神休?
惟风雨、水旱、疠疫之不时,以君侯之不显威神。
是震是祓,俾无灾害,则岂惟斯人专美其赐,吏亦与免于旷弛之忧。
惟君侯之留意焉。
春祈谒庙文 南宋 · 朱熹
间者岁比不登,民填沟壑,今幸改岁,人得以修其畎亩农桑之务。
惟是雨旸以时,俾无水旱螟螣之灾,则非人力之所能及。
惟君侯加惠之,则幸矣。
某祗承祀典,敢不斋肃明荐,以献以祈。
秋赛谒庙文 南宋 · 朱熹
今兹荐罹水旱之数,宜不得下熟,然颇有所收,足以慰夫三农之心而供有司之赋者,实神有以佑之也。
不然,民饥而死,吏之忧岂有所极哉。
仲冬之月,祗循故事,以告谢神,不敢爱其洁牲醴酒。
惟不足以答神之赐,而岂敢有所祈?
辞先圣文 南宋 · 朱熹
熹祗服厥事,于兹五年,业荒行隳,过咎日积。
虽逭厥罚,曷慊于心?
辞吏告归,愧仰崇仞。
谨告。
南康谒先圣文 南宋 · 朱熹
熹蚤以诸生,推择为吏,中遭疾病,即退丘园。
乃得其耕耨之馀日,伏读先圣先师之遗书,夜思昼行,不敢以昧陋自弃者,二十馀年于此矣。
误蒙圣恩,假守兹郡,恳辞不获,舆曳而来。
畴昔所闻,庶几小试。
而蒲柳之质,衰不待年。
愦眊支离,已深不梦之叹。
大惧弗称,以辱君师。
祗事之初,敢以诚告。
惟先圣先师之灵实诱其衷,使幸不获罪于其民而蚤遂归田,以终故业,则熹不胜幸甚。
谨告。
白鹿洞成告先圣文(1180年3月18日) 南宋 · 朱熹
维淳熙七年岁次庚子三月癸丑朔十八日庚午,具位敢昭告于先圣至圣文宣王:熹昨按国朝故事及郡图经,得白鹿洞之遗址于城东北十五里。
盖唐李渤之隐居,江南李氏因以为国学。
及我太宗皇帝,又尝赐之书史,以幸教其学者。
而沦坏日久,莽为丘墟。
因窃惟念幸以诸生得奉诏条,颛以布宣教化为职。
顾弗此图,惧速谴戾,乃议复立,今幸讫功。
将率同志讲学其间,意庶几乎先圣先师之传,用以答扬太宗皇帝之光训。
鼓箧之始,敢率宾佐合师生,恭脩释菜之礼,以见于先圣,以先师兖国公、先师邹国公配。
尚飨!
白鹿洞成告先师文(1180年3月18日) 南宋 · 朱熹
熹仰稽国典,建此学宫。
鼓箧之初,恭脩释菜之礼。
惟公发扬圣蕴,垂教无穷。
敢率故常,式陈明荐,从祀配神。
尚飨!
邹国公云:惟公命世脩业,克绍圣传。
奉安濂溪先生祠文(1179年4月) 南宋 · 朱熹
敢昭告于故知军事濂溪先生周公:惟先生道学渊懿,得传于天,上继孔、颜,下启程氏,使当世学者得见圣贤千载之上,如闻其声,如睹其容,授受服行,措诸事业,传诸永久而不失其正,其功烈之盛,盖自孟氏以来未始有也。
熹钦诵遗编,获启蒙吝,兹焉试郡,又得嗣守条教于百有二十馀年之后,是用式严貌象,作庙学宫。
并以明道先生程公、伊川先生程公配神从享。
惟先生之灵实临鉴之。
谨告。
谒故侍中太尉长沙陶威公祠文 南宋 · 朱熹
某猥承人乏,假守兹邦,祗事之初,以礼见于先圣先师。
而视其学,则有公之遗祠在焉。
惟公忠顺勤劳,机神明鉴,没而不朽,食此江濆。
其亦有以相之,使民安于下,官给于上,而熹也早得收其疾病之躯,以幸免于娑婆之叹,则公之赐大矣。
款谒之初,敢以诚告。
谒李尚书刘屯田祠文(1179年4月) 南宋 · 朱熹
熹猥承人乏,假守兹邦。
祗事之初,以礼见于先圣先师。
而视其学,则有公之遗祠在焉。
仰惟壮节高风夙所钦慕,敢不再拜伏谒,以致其高山景行之思。
惟公之灵,尚克临鉴!
谨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