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祭姚式文 南宋 · 朱熹
呜呼!
簪缨之锵然,唯子之累然。
声利之嚣然,唯子之澹然。
貌甚癯兮病已缠,不复兴兮归其全。
我之来兮闵子贤,一臂交兮失九泉。
念官曹兮若蝉联,涕子零兮具此筵。
祭吴晦叔文(1177年8月3日) 南宋 · 朱熹
维君学造深微,行履绳约。
交朋友尽切偲之义,处兄弟竭怡怡之欢。
脱屣势荣,玩心道要,方日新而未已,遽川逝而不留。
熹久辱游从,多蒙规益。
睽离虽久,书疏鼎来。
忽闻不淑之音,实陨无从之涕。
属缠期惨,远寓奠觞。
莫获长言,以咏潜德。
临风一恸,永诀终天!
祭刘共父枢密文(1178年9月20日) 南宋 · 朱熹
维淳熙五年岁次戊戌九月辛酉朔二十日庚辰,从表弟宣教郎、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朱熹,敢以清酌庶羞之奠,告于近故建康留守、观文殿学士彭城刘公之灵:呜呼哀哉!
天胡付公以瑰奇俊伟之材,而不并假以耆耋期耄之寿?
胡位公以枢机藩屏之重,而不遂畀以弥纶辅赞之权,使公名若极富贵而无欲,实则抱忧叹以终天?
此中外志义之士所以闻公之薨,皆失声而相吊,或虽未识公面,而亦不自知其涕泗之流涟者也。
呜呼哀哉!
惟公生有异质,早擢巍科。
退而自保,弗竞弗哗。
屈首受书,典学于家。
内充其美,外振厥华。
暨登王朝,遂掌纶綍。
献纳绸缪,吁谟密勿。
忤权触要,无所回屈。
帝眷弗渝,试以郡绂。
受钺于南,剿顽踣凶。
婉娈赤子,抚摩哀恫。
礼贤劝学,导和致丰。
报政三年,邹鲁其风。
帝曰来归,本我兵柄。
曾不几时,咨以大政。
公奋其庸,帝虚以听。
张磔宏纲,塞绝僭令。
道直身危,突不暇黔。
出临两镇,威燀恩渐。
适嬉于堂,遽哭于苫。
恩诏起之,有竦其瞻。
公卧弗承,帝悉其孝。
曰究汝哀,来觐来教。
公言益切,公守不挠。
再抚于潭,亦显其效。
乃迁建业,民病以饥。
公不寝食,起坐嗟咨。
方略既张,惠术四施。
曾是流莩,化为充肥。
帝嘉乃勋,加劳进律。
倚毗方深,遽告以疾。
忠无隐情,谏有遗笔。
帝惊罢朝,悼此良弼。
呜呼哀哉!
我以孤童,来托公家。
公不鄙我,劝导有加。
公姿鸾鹄,我性麇麚。
岂无异同?
卒莫疵瑕。
自公进为,论议慷慨。
实始期公,高明光大。
公之知我,亦晚而最。
迨其永归,手札告戒。
褒德抚孤,古昔所难。
并以诿我,我其敢安?
把书长号,涕陨阑干。
还坐以思,慨其永叹。
念昔帝师,为国死义。
亚傅承之,夷险一致。
屏山虽隐,亦岂忘世?
公袭其传,克广无替。
众咸谓公,当讫外庸。
入赞皇极,下釐庶工。
登贤屏奸,复境攘戎。
内继祖考,毕其馀忠。
天胡难谌,而止于此?
群邪交庆,众正心死。
矧予之衰,窃究终始。
愿言思公,曷其有已?
呜呼哀哉!
昔诵《离骚》,举公觞兮。
今拜以哭,酹公堂兮。
私情公义,两怛伤兮。
神灵不昧,尚克鉴予之衷肠兮。
呜呼哀哉!
尚飨。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七。又见《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六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四,《翰墨大全》戊集卷四,《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五,《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卷一一一、礼仪典卷九七。
又祭刘共父枢密文 南宋 · 朱熹
呜呼哀哉!
惟公之薨,迨兹半载。
殄瘁之叹,虽久弥新。
日月有期,佳城将启。
惟时亲故,罔不悼伤。
矧予孤生,蚤托恩契。
道义期许,晚而益敦。
临绝之音,寄属良厚。
其为感恻,岂独常情!
迫此诏除,恳辞未获。
义当引道,以俟报闻。
凡公诲言,略已遵奉。
倘未即死,尚图厥终。
輀车之行,不遑祖送。
敢持薄奠,以诀终天。
倥偬悲凉,言无次叙。
惟公精爽,克鉴此心!
又祭刘共父枢密文 南宋 · 朱熹
年月日,具位朱熹谨遣男野、门人林允中,略具酒肴之奠,敬奉熹所撰次先正少傅公神道碑铭草稿,告于近故留守观文枢密彭城刘公灵几之前曰:在昔岁秋,公病欲绝。
自力为书,来告永诀。
上言国家,雠耻未雪。
冢骨易枯,此恨难灭。
次念遗阡,丰碑未揭。
谓我铭之,以永前烈。
下及诸孤,羁贯在列。
谓我教之,它靡顾谒。
字画方严,词气凛冽。
是岂死人,而有斯说?
三复悲号,心膂贯彻。
闻公是日,三简并折。
拜疏千言,忠愤是泄。
我虽不武,实仰奇节。
生既人英,死当鬼杰。
又惟公家,忠孝阀阅。
纪德铭功,盍付时哲?
公命不乱,曷取凡劣?
谅以孤生,幼罹祸孽。
蒙被前恩,欲报罔竭。
故略其愚,以累斯碣。
方将涉笔,叙次铺列。
属其来西,旷日引月。
迄今乃成,事伟词拙。
远荐陈之,如听予决。
想像两公,感涕摧咽。
顾念滞留,尘土羁绁。
莫相嗣人,讲贯劘切。
以此负公,一饭再噎。
顷为迎师,寄此笔舌。
比闻授受,稍契磁铁。
尚其不厌,习久而悦。
尽扫童心,罔蹈非辙。
彼齐彼孺,悉藉提挈。
卒大公门,缓此忧惙。
山瓢往酹,野蔌并设。
老泪如倾,远寄清血。
呜呼哀哉!
尚飨。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七。又见《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六,《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五,《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卷一一一、礼仪典卷九七。
祭张敬夫殿撰文(1180年2月2日) 南宋 · 朱熹
呜呼敬夫!
遽弃予而死也耶!
我昔求道,未获其友。
蔽莫予开,吝莫予剖。
盖自从公而观于大业之规模,察彼群言之纷纠,于是相与切磋以究之,而又相厉以死守也。
丙戌之冬,风雪南山。
解袂槠州,今十五年。
公试畿辅,公翔禁省。
公牧于南,我遁岩岭。
显晦殊迹,心莫与同。
书疏恳恻,鬼神可通。
公尹江陵,我官庐岳。
驿骑相望,音问逾数。
去腊之穷,有来自西。
告我公疾,手书在携。
我观于时,神理或僭。
是疾虽微,已足深念。
亟遣问讯,阅月而归。
叩函发书,叹吒歔欷。
时友曾子,实同我忧。
挥涕请行,谊不忍留。
曾行未几,公讣果至。
张侯适来,相向反袂。
呜呼敬夫!
竟弃予而死也耶!
惟公家传忠孝,学造精微。
外为军民之所属望,内为学者之所依归。
治民以宽,事君以敬。
正大光明,表里辉映。
自我观之,非惟十驾之弗及,盖未必终日言而可尽也。
矧闻公丧,痛彻心膂。
缄词寄哀,不遑他语。
顾闻公之临绝,手遗疏以纳忠。
召宾佐而与诀,委符节而告终。
盖所谓得正而毙者,又凛乎其有史鱼之风。
此犹足以为吾道而增气,抑又可以上悟于宸聪。
又闻公于此时,属其弟以语予。
用斯文以为寄,意恳恳而无馀。
顾何德以堪之?
然敢不竭其庸虚?
并矢词以为报,尚精爽其鉴兹。
呜呼哀哉!
又祭张敬夫殿撰文(1180年6月6日) 南宋 · 朱熹
维淳熙七年岁次庚子六月癸未朔六日丁亥,具位朱熹窃闻故友敬夫张兄右文修撰大葬有期,谨遣清酌时羞奠于柩前。
南望拜哭,起而言曰:呜呼!
自孔孟之云远,圣学绝而莫继。
得周翁与程子,道乃抗而不坠。
然微言之辍响,今未及乎百岁。
士各私其所闻,已不胜其乖异。
嗟惟我之与兄,吻志同而心契。
或面讲而未穷,又书传而不置。
盖有我之所是,而兄以为非;
亦有兄之所然,而我之所议。
又有始所共乡,而终悟其偏;
亦有蚤所同挤,而晚得其味。
盖缴纷往反者几十馀年,末乃同归而一致。
由是上而天道之微,远而圣言之秘,近则进脩之方,大则行藏之义,以兄之明,固已洞照而无遗;
若我之愚,亦幸窃窥其一二。
然兄乔木之故家,而我衡茅之贱士。
兄高明而宏博,我狷狭而迂滞。
故我尝谓兄宜以是而行之当时,兄亦谓我盍以是而传之来裔。
盖虽隐显之或殊,实则交须而共济。
不惟相知之甚审,抑亦自靖而无愧。
呜呼!
孰谓乃使兄终在外,以违其心,予亦见縻于斯,而所愿将不遂也。
政使得间以就其书,是亦任左肱而失右臂也。
伤哉!
吾道之穷,予复何心于此世也!
惟脩身补过,以毕馀年,庶有以见兄于下地也。
闻兄之葬而不得临,独南望长号以寄此酹也。
惟兄怜而鉴之,尚阴有以辅予之志也。
呜呼哀哉!
尚享!
祭郑自明文(1180年7月) 南宋 · 朱熹
故友台州史君大著郑兄自明之灵曰:比年以来,士气衰弱。
观时俯仰,徇势前却。
其心有一身而无天下,其口有唯唯而无谔谔。
伟哉,自明之为人!
信所谓喧啾百鸟之群,忽见秋天之一鹗者也。
盖自其布衣,而已有忧天下之心。
其揖让人主之前,则直欲排佞倖之朋而折其角。
其言明白切至,磊磊落落,愤激峻厉,峣峣岳岳。
明主所为虚心而嘉叹,群公所为变容而骇愕。
善类所为喜幸而心开,邪党所为戚嗟而气索。
伟哉,自明之为人!
凛乎其有古争臣之风,求之近世,则措之邹、陈之间而无怍者也。
夫何天命之不延,奇祸一朝而遽作,使前日之悲者喜而喜者悲,纷庆吊之交错?
呜呼哀哉!
君昔过我,寒泉之滨。
一语定交,情义日亲。
逮上饶之草次,语宵分而更仆。
谓当择善以潜心,毋以一长而自足。
粤今兹之秋孟,又札书以申之。
眷予心之悃款,实千载以为期。
书适往而讣来,噭然号其焉及!
哦殄瘁之悲诗,坌百忧之来集。
惟平生之忠赤,谅虽死而不忘。
跽陈情于一酹,词与泪而俱扬。
呜呼哀哉!
尚飨。
祭陆子寿教授文(1180年9月29日) 南宋 · 朱熹
学匪私说,惟道是求。
苟诚心而择善,虽异序以同流。
如我与兄,少不并游。
盖一生而再见,遂倾倒以绸缪。
念昔鹅湖之下,实云识面之初。
兄命驾而鼎来,载季氏而与俱。
出新篇以示我,意恳恳而无馀。
厌世学之支离,新易简之规模。
顾予闻之浅陋,中独疑而未安。
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
徐度兄之不可遽以辨屈,又知兄必将返而深观,遂逡巡而旋返,怅犹豫而盘旋。
别来几时,兄以书来。
审前说之未定,曰子言之可怀。
逮予辞官而未获,停骖道左之僧斋,兄乃枉车而来教,相与极论而无猜。
自是以还,道合志同。
何风流而云散,乃一西而一东。
盖旷岁以索居,仅尺书之两通。
期杖屦之肯顾,或慰满乎予衷。
属者乃闻兄病在床,亟函书而问讯,并裹药而携将。
曾往使之未返,何来音之不祥!
惊失声而陨涕,沾予袂以淋浪。
呜呼哀哉!
今兹之岁,非龙非蛇,何独贤人之不淑,屡兴吾党之深嗟?
惟兄德之尤粹,俨中正而无邪。
至其降心以从善,又岂有一毫骄吝之私耶?
呜呼哀哉!
兄则已矣,此心实存。
烱然参倚,可觉惰昏。
孰泄予衷?
一恸寝门。
缄辞千里,侑此一尊!
祭黄尚书文(1180年8月) 南宋 · 朱熹
大道既隐,淳风日弊。
气钟于人,鲜克全粹。
习而益远,轻肆苟偷。
言如可重,考行则羞。
猗欤我公,受材特异。
不假修为,嘿与道契。
端庄静一,终日钦钦。
不动而敬,神保是临。
宾于王庭,昌言大对。
庸弗顺随,久斥于外。
晚归献纳,正笏垂绅。
时而后发,一言万钧。
訚訚省曹,侃侃禁闼。
权倖顾之,心摧气夺。
孝慈椁帱,未返北征。
引经抗疏,罢宴请行。
帝嘉其忠,众服其勇。
咸惜公行,系国轻重。
公尝老矣,兹复告归。
祖帐东门,观者歔欷。
公在故乡,恂恂翼翼。
士夫高仰,远迩承式。
帝曰怀哉,旧学之贤。
乃询乃访,加璧以先。
公拜曰都,此帝之德。
尽言不隐,是乃臣职。
公年虽高,不杖不扶。
谓当复起,驷马安车。
一病踰年,竟以丧告。
疏有遗忠,当宁震悼。
呜呼哀哉!
熹以晚学,获游公门。
望公容貌,鄙宽薄敦。
惟其躁轻,弗克持久。
公不鄙焉,抚接加厚。
去岁之春,入拜公堂。
公时已病,志气则彊。
正冠肃容,不异平日。
端拱立谈,教告谆悉。
岂谓此别,遂隔死生。
闻讣欲往,竹符是萦。
写哀陈辞,渍绵走酹。
想像德容,恍若瞻对。
顾惟媮惰,不克其躬。
永言畴昔,以此负公!
又祭黄尚书文(1181年9月) 南宋 · 朱熹
己亥之春,拜公床下。
尝辱面命,先德是铭。
自惟晚生,弗克堪此。
恳辞未获,而公永归。
官守拘牵,莫遑吊哭。
寓觞一奠,无所复辞。
于是彊颜,勉为叙次。
卑鄙进越,既惧且惭。
今奉以来,昧冒陈荐。
永惟畴昔,慨想音容。
德盛礼恭,不以病懈。
任重道远,何愧昔人。
今兹之亡,宁复可见?
殄瘁之痛,岂以其私。
惟其榛芜,卒无以称。
公灵不昧,尚鉴厥衷!
祭詹淑人文(黄尚书妻)(1181年9月) 南宋 · 朱熹
熹来会公葬,问舍修容。
乃闻夫人,遽亦薨逝。
其为骇愕,良不自胜。
恭惟夫人,克有令德。
作配君子,宾敬齐庄。
化被闺门,怡愉肃穆。
胡不眉寿,以永德声?
两殡在堂,行道悽恻。
一觞奉奠,少见鄙诚。
敬想淑灵,谅垂歆鉴!
祭吕伯恭著作文(1181年7月29日) 南宋 · 朱熹
维淳熙八年岁次辛丑九月甲戌朔九日壬午,友人具位朱某谨以香茶鸡酒奠于亡友伯恭吕兄直阁大著郎中之灵曰:呜呼哀哉!
天降割于斯文,何其酷耶!
往岁已夺吾敬夫,今者伯恭胡为又至于不淑耶?
道学将谁使之振,君德将谁使之复?
后生将谁使之诲,斯民将谁使之福耶?
经说将谁使之继,事记将谁使之续耶?
若我之愚,则病将孰为之箴而过将谁为之督耶?
然则伯恭之亡,曷为而不使我失声而惊呼,号天而恸哭耶!
呜呼伯恭!
有蓍龟之智而处之若愚,有河汉之辩而守之若讷。
胸有云梦之富而不以自多,词有黼黻之华而不易其出。
此固今之所难,而未足以议兄之彷佛也。
若乃孝友绝人而勉励如弗及,恬淡寡欲而持守不少懈,尽言以纳忠而羞为讦,秉义以饬躬而耻为介,是则古之君子尚或难之,而吾伯恭犹欿然而未肯以自大也。
盖其德宇宽洪,识量闳廓,既海纳而川停,岂澄清而挠浊?
矧涵濡于先训,绍文献于厥家。
又隆师而亲友,极探讨之幽遐。
所以禀之既厚而养之深,取之既博而成之粹,宜所立之甚高,亦无求而不备。
故其讲道于家,则时雨之化;
进位于朝,则鸿羽之仪。
造辟陈谟,则宣公独御之对;
承诏奏篇,则右尹《祈招》之诗。
上方虚心而听纳,众亦注目其敷施,何遭时之不遂,遽萦疾而言归?
慨一卧以三年,尚左图而右书。
间逍遥以曳杖,恍沂上之风雩。
众咸喜其有瘳,冀卒摅其素蕴。
不惟传道以著书,抑亦后来之程准。
何此望之难必,奄一夕而长终?
增有邦之殄瘁,极吾党之哀恫。
呜呼哀哉!
我实无似,兄辱与游。
讲摩深切,情义绸缪。
粤前日之枉书,尚粲然其手笔。
始言沉痼之难除,犹幸死期之未即。
中语简编之次第,卒誇草树之深幽。
谓昔腾笺而有约,盍今命驾以来游。
欣此旨之可怀,懔讣车而偕至。
考日月之几何,不旦暮之三四。
呜呼伯恭,而遽死耶!
吾道之衰,乃至此耶?
既为位以泄哀,复缄辞以寓奠。
冀嗣岁之有间,尚前言之可践。
呜呼哀哉!
尚飨。
祭刘氏妹文(1181年) 南宋 · 朱熹
年月日,兄具位以酒馔祭于亡妹五十六娘之灵:昔妹之亡,兄縻郡绂。
病弗及疗,歛弗克临。
归来抚棺,一恸永诀。
今兹窀穸,已复有期。
辄具酒肴,来哭尔殡。
兄及老幼,共此一哀。
惟尔有灵,尚其歆享。
呜呼痛哉!
祭陈休斋文(1184年3月27日) 南宋 · 朱熹
维淳熙十一年岁次甲辰三月庚寅朔二十有七日丙辰,具位朱熹谨以香茶酒果,奠于近故休斋先生冲佑参议陈公之灵:熹少日游宦,获从公游于泉漳之间。
蒙公爱予,诱掖良厚。
其后别去,几三十年。
而去岁之冬,复得见公。
相与开怀握手,如平生欢。
公虽老矣,而意气不衰。
为我置酒,谈经论义。
篇什间作,亹亹不休。
相与追游莲华、九日、凉峰、凤凰、云台之间。
昼则联车,夜则对榻。
视公起居食饮,叫呼谈噱,皆有非后生所能及者。
谓公寿考,宜未艾也。
然我之还,公复载酒,饯我洛阳,则掺袂分携,潸然出涕,而有此会难又之悲矣。
醉中别去,惨然不乐,久而不能平也。
然亦不谓未及两月,而公讣遽来。
呜呼痛哉!
公于诸经,皆有论述。
许以寄我,相与考评。
而今而后,不复得遂此愿矣。
缄词千里,寄此一奠。
尚惟精爽,听我此言。
呜呼哀哉!
尚飨。
祭许顺之文(1185年4月27日) 南宋 · 朱熹
维淳熙十二年四月庚辰,宣教郎、直徽猷阁、主管华州云台观朱熹,谨以香茶及赙币一匹,奠于故友许君顺之之灵:我官同安,诸生相从游者多矣。
其恬淡靖退,无物欲之累,未有如顺之者也。
逮予秩满,相与俱归,不以千里为远。
其后别去,二十馀年。
中间相见,不过一再。
前岁云台,一别匆匆,未及究其所欲言,不意君之遽至此也。
闻讣惨怛,寓此一哀。
君其有灵,尚克鉴此。
尚飨!
祭刘平父文(1185年6月23日) 南宋 · 朱熹
忆我少日,来托君家。
君时未龀,兰茁其芽。
诵书琅然,意气英发。
见者惊嗟,谓即闻达。
逮其冠岁,甫就一官。
两除莫府,再值省员。
世路威夷,耻复自眩。
婆娑林丘,始适于愿。
疏泉成沼,种树著行。
馆宇连延,涧壑青苍。
秾春素秋,风朝月夕。
把酒哦诗,情高意适,流光荏苒,素发星鲜。
人为君屈,君独超然。
恨山不高,惜水不广。
胜日篮舆,翩然独往。
行乐馀功,燕及里闾。
枵腹夏饱,瓮儿夜呱。
校考书劳,岂惭肉食。
胡不百年,享此休逸?
一病遽革,百药莫瘳。
神理杳冥,孰讯厥由?
亲友骏奔,行道洒涕。
矧我于君,情寔昆弟。
盖自卜居,馀四十年。
岂无他人,合散风烟?
惟我与君,俱不谐偶。
跧伏穷山,别希会久。
中念恩契,申以昏姻。
逮兹晚岁,情义益亲。
方从君游,遽问君疾。
代君发棠,君语谆悉。
何意一朝,只影蹒跚。
扶疾哭君,几不自还。
一奠寝门,醪单馔薄。
唯此哀诚,庶通冥漠。
呜呼哀哉!
祭陈福公文(1187年1月) 南宋 · 朱熹
惟公德在生民,功书信史。
大节昭然,善终善始。
中兴辅相,比立豪英。
曰文曰武,各以其名。
孰如我公,道全德备。
莫得而名,繄名之至。
亦弗自知。
惟诚惟一,众善毕随。
士于见闻,以多为富,公无不窥,不以博著。
士于词章,以丽为精,公无不能,弗以文称。
匪清匪浊,不夷不惠。
和不至流,廉不至刿。
论无苟异,亦无必同。
温温其毅,坦坦其恭。
执法于中,不专为直。
大奸既除,国论斯一。
承流于外,不一于宽。
苛娆不作,闾里自安。
中坐庙堂,宏纲是总。
主德既修,民听不耸。
从容一言,拔佞移宠。
帝纳其忠,人服其勇。
晚而告休,税冕遗绅。
安车驷马,归卧里门。
进不出位,退不忘君。
垣屋虽卑,德义日尊。
群行兼融,尚不胜记。
公亦何心,有此全美。
惟其不有,道则弥光。
两宫之眷,四海之望。
谓当百年,再登承弼。
卒惠我民,永绥王国。
云胡不淑,奄忽长终?
临绝之言,不忘教忠。
呜呼哀哉!
我从公游,出入三纪。
晚途间关,遂托知己。
千里赴义,一觞荐诚。
想公如在,酒泪同倾。
呜呼哀哉!
祭詹侍郎文(1190年7月11日) 南宋 · 朱熹
维绍熙元年岁次庚戌,七月癸丑朔,十有一日癸亥,具位朱熹谨致奠于近故经略阁学侍郎詹公之灵:呜呼!
世之学者众矣,其所以为学者,类不过出入乎口耳之间,求其笃志力行以期入乎圣贤之域者则鲜矣。
惟公粹美之资,得于天禀。
孜孜问学,乐善不倦。
其尊闻行知之效,见于日用之间者,在家在邦,随事可纪。
盖一本于中和,而行之以慈恕。
信乎,所谓志于仁而无恶者矣!
晚登从班,出镇南服,急于救弊,以绥其民,故不暇计百全之利,而其害有出于意虑之外者。
上虽不获已于积毁之言,然暂谪而亟还之,则既有以知公之无罪矣。
众亦咸谓商度财利,钩校米盐,本非所以烦儒学老成之士,莫不冀公之复起,而有以卒究其所学之蕴也。
不谓归未及门,而遽以病告;
税驾未几,而遂至于不起。
此则有志于学者所以叹息流涕而遗恨于无穷也!
熹辱知惟旧,蒙念亦深。
闻讣踰年,一奠莫致。
其为愧负,盖不胜言。
缄词寓哀,尚祈鉴享。
呜呼哀哉!
祭潘叔度文(1190年6月16日) 南宋 · 朱熹
呜呼叔度!
生非不偶,而终身不涉乎仕进之涂;
家非不足,而比老不渝其寒苦之节。
出门从师,则不计生之先后,而唯善是主;
闭户积学,则不顾世之毁誉,而唯道是求。
盖其立志之高,有如此者。
是以其躬行之效,内则孝友著于家庭,外则仁义信于朋友。
以至于州闾乡党,莫不高其峻洁,畏其严正,而不敢以非义加焉。
虽世之贤士大夫知之者比肩,顾未有能引而致之要路之津,使试其学以及于人,而遂奄然以没于地也。
呜呼哀哉!
熹愚不肖,辱知最深。
申以婚姻,情义愈笃。
因风闻讣,悲不自胜。
酹此一觞,千古永诀。
呜呼哀哉!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