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谢赐生日礼物表 宋 · 沈与求
衰迟无补,复玷于近司;
眷渥有加,更叨于蕃锡。
适丁变故,尚轸慈怜(中谢。)
伏念臣初乏事功,久尸荣禄。
孝养弗洎,劬劳之感何穷;
恩纪未酬,疲曳之躯已老。
甫及门弧之旦,重惭台饷之仪。
两居其官,三拜此赐。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推诚接下,隆礼使臣。
图任而责成功,宠赉以将厚意。
致身如此,报国云何。
佩先训之义方,罔敢失坠;
慕前修之忠节,盍至糜捐。
谢除同知枢密院事表(1137年1月) 宋 · 沈与求
进陪帝学,方趋召节之严;
参秉国枢,俄被制纶之渥。
牢辞弗获,冒处徒惭(中谢。)
伏念臣顷以谫能,误膺殊眷。
擢寘群贤之右,与闻庶政之几。
过计拳拳,每欲谨后车之戒;
空言落落,岂能济前箸之筹。
更拘俎豆之闻,终昧甲兵之问。
技乃止此,才则使然。
恐孤负于明时,思退休于晚岁。
敢意宠私之未憖,亟从閒外而见收。
遽传趣行,便朝赐对。
授以本兵之任,赞夫经武之图。
然臣已试何功,既老焉用。
血诚甚渎,汗号莫回。
虽驽马十驾之勤,非敢后也;
而铅刀一割之利,其可再乎?
伛偻拜恩,趑趄就列。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尧仁天大,汤德日新。
延揽英雄,务兼收于群策;
恢复境土,期尽雪于大雠。
遂致衰迟,亦叨图任。
臣敢不益励诚节,旁咨智谋。
依日月之光,固难施于爝火;
感风云之会,将少效于秋毫。
辞免除知枢密院事表(1137年3月16日) 宋 · 沈与求
宠命频仍,已骇闻于朝著;
愚衷激切,遂冒渎于宸聪。
载锡温言,尚稽俞旨(中谢。)
伏念臣寅缘拙直,被遇圣神。
识本昧于经纶,言多涉于迂阔。
比自召归帷幄,擢赞枢机。
执羁靮以从,虽与近臣而在列;
习金革之事,则非平日之所长。
深惧充员,驯致旷职。
敢谓眷私之渥,骤升等级之崇。
并阅三迁,甫更两月。
盖大恩稠叠,矜遗簪之复收;
而小器满盈,思覆餗之当戒。
纵欲励捐躯之节,讵能忘误国之忧。
承命惊惶,抚心战掉。
是敢控陈草芥之贱恳,干犯斧钺之严诛。
伏望皇帝陛下圣度曲全,皇明下烛。
察臣愚陋之质未有报偿,怜臣衰病之身弗克负荷,亟收误奖,博选真贤。
傥获就于旧班,庶免贻于大戾。
谢知枢密院事表(1137年) 宋 · 沈与求
庀官右府,靡容坐席之温;
出綍中宸,遽躐朝班之峻。
宠光沓至,感涕交流(中谢。)
伏念臣性质滞顽,器能浅薄。
徒缘异奖,更践要涂。
直道难行,阅风波之屡变;
大恩未报,悼蒲柳之先衰。
顾忝冒之非宜,获屏藏之为幸。
比膺召节,复赞事枢。
病骨支离,愈不胜于策励;
圣谋宏远,将焉副于询求。
蚤夜以思,进退维谷。
岂谓历时未几,身命已加。
初无尺寸可纪之劳,越在二三同列之右。
闻者甚愕,心其独忧。
既控避之弗谐,祇惊惭而罔措。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尧舜孝弟,禹汤忧勤。
至性过人,方尽宅忧之制;
沈几先物,不忘复古之图。
如臣孱愚,亦在推择。
臣敢不恪思其职,勉称所蒙。
事君尽忠之心,造次于是;
为国复雠之计,死生以之。
庶效涓尘,少酬天地。
殿中侍御史乞宫观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辄沥血诚,仰干天听。
伏念臣素苦心悸之疾,每一发动,颠仆移时。
昨任台察,累具奏陈,乞以宫祠自便。
俞旨未赐,即有省曹之除。
拳拳愚衷,无路自达。
继蒙圣恩,擢寘言职。
亟将使指,出按狱成。
涉历冬春,方达行在。
窃自惟念,孤危小臣,初无左右游谈之助,荐叨奖拔,尽出眷知。
欲慕古人知无不言之义,明目张胆,图报毫分。
而臣命薄数奇,心悸复作,感冒风湿,脚气乘之,步履既艰,志意随落。
徒以虏在近境,日怀忧责,未敢引疾自陈。
今者残虏渡江,理无嫌避,乃更冒居弹纠之地,贪禄养痾,上负恩私,臣实有愧。
伏望陛下廓日月之照,察臣悃诚,特加悯怜,除臣一宫观差遣,以休养残骸,不胜大愿。
臣无任恳祈迫切之至。
取进止。
辞免除侍御史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今月十七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侍御史,日下供职者。
臣窃惟国朝故事,御史府不置大夫,则杂端实贰丞事,日缀朝列,例比从臣。
恩礼既优,选任必遴,寅缘序进,则为非宜。
伏念臣技能素薄,齿发早衰。
昨蒙奖知,擢寘台属。
据可言之地,当不讳之朝,空糜岁时,无补毫发,明神降罚,疾病交攻。
比方谒急卧家,力祈闲散,遽叨除命,出处背驰。
不惟行己之方有所未尽,矧复要君之谤无以自明。
俾正官邪,恐伤国体。
伏望皇帝陛下特回渊虑,俯照危衷,收还误恩,改授贤哲,察臣累牍,假以真祠。
上以示朝廷因任之宜,下以全臣子去就之节。
臣无任恳祈迫切之至。
取进止。
辞免除侍御史奏状 宋 · 沈与求
右,臣今月初六日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除臣侍御史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伏念臣天资戆愚,与世多忤。
昨蒙陛下骤加奖遇,擢寘风宪之司。
曾无几时,遍尘三院。
每念大恩难报,随事辄言,不敢自为身计。
终缘狂妄,自速罪辜。
陛下委曲保全,不忍遐弃,美职善郡,并冒宠除。
待次一年,又蒙纪录,召使入觐,甫及行朝,亟还旧物。
虽天地父母生成之德,周旋覆护,岂复及此!
感涕流落,不知所从。
然臣已试无状,方务省循,若更冒居,何以压服公议?
伏望圣慈,追寝成命,庶于愚分,少以自安。
臣下情无任祈天恳祷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侍御史乞宫观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近蒙误恩,收召于罪戾之中,再加抆拭,复寘旧班。
仰惟天地父母之恩至大至深,岂臣糜捐所能报称。
重念臣孤忠拳拳,虽欲自竭,而材识驽暗,尝负失职之忧。
故于见闻之事,昼度夜思,精神愦耗。
旧有心气之疾,近又发作,不免披沥血诚,控告君父,欲望圣慈哀怜,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以养衰疾。
近来传报,贼马别无动息,臣之请去,可以无嫌。
况陛下招徕四方󲦤绅之士,布在朝列,多有贤哲,可备耳目之官。
如臣戆愚,曾何足数。
伏乞陛下至仁从欲,特赐俞音,宽假岁时,少休闾里。
傥或他日圣恩未弃,则臣殚竭犬马之力,尚未为晚。
臣无任恳祷激切惶惧之至。
取进止。
辞免除御史中丞奏状(1132年1月) 宋 · 沈与求
右,臣伏蒙圣恩,除臣御史中丞,日下供职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窃以中执法之任,是为三独坐之联。
所以镇肃百僚,纲纪万事。
侍赤墀而簪笔,参陪顾问之荣;
剡白简而飞章,总领弹诃之重。
不有宿望,曷副超除?
伏念臣门族寒微,性资昏懵。
徒以顷从末路,骤对清光。
一言偶合于圣聪,三院遍叨于亲擢。
天地之恩至大,不敢谋身;
蝼蚁之生甚微,唯知许国。
中缘狂妄,自速罪辜。
方怀绂而返故乡,俄赐环而归旧列。
既踰累月,奚补万分。
仰负睿知,理宜投劾;
尝陈危悃,意欲祈閒。
敢图宸眷之益加,亟置台端而躐进。
臣之自揣,实不能胜。
傥或贪冒宠私,俯偻拜命,则必重增尤累,满溢兴灾。
岂唯咈于师言,诚恐堕于国体。
伏望陛下特回渊听,追寝误恩,改授真贤,以安素分。
臣下情无任恳祈迫切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除御史中丞举左司员外郎潘良贵自代状(1132年1月) 宋 · 沈与求
伏睹某官才周学富,行峻识明。
考治乱之端,智略通于国体;
辩邪正之分,忠言切于人情。
出入十年,始终一节。
声称望实,臣所不如。
举以代臣,实允公议。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辞免除吏部尚书奏状(1132年7月) 宋 · 沈与求
右,臣伏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日下供职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窃以天官六卿之长,铨综人物,地极高华。
祖宗以来,惟是询求一时硕德宿望之士,命使居之。
故夷夏知名,󲦤绅动色。
朝廷之上,自然尊荣。
就非其才,宁若虚次。
傥缘恩眷,轻以假人,公言沸腾,必至累国。
况复兼官翰墨,备极政事文章之选,尤不可不慎也。
伏念臣迂愚朴拙,一无寸长,遭遇圣明,误叨器使,待罪言路,首尾四年。
虽有拳拳爱君之心,祇罄孤忠,不为身计。
然智识凡下,昧于几微,何补事功,徒积仇怨。
仰恃日月之照,幽隐必临,直道径行,不避谗谤。
终缘思虑过当,气血衰残,涉秋以来,十日九病。
适以迫近防虞之际,未敢祈閒。
遽蒙圣恩,横加庸品,超躐众俊,并冒宠除。
在臣之愚,岂遑安处?
况臣少时学为场屋之文,随众觅举,既忝禄仕,旧学已忘。
白简之词不拘音节,尚犹牵彊累日,仅乃成章,退省荒疏,常怀跼蹐。
今复假之禁林之直,尤非所堪。
阁笔含毫,何以塞责?
不免披沥血诚,仰干君父。
伏望陛下特轸天慈,追还成命。
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俾遂小休,以安素分,不胜幸甚。
臣卑情无任祈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辞免兼权翰林学士奏状(1132年7月) 宋 · 沈与求
右,臣近蒙恩除前件差遣,寻具辞免,仍乞改除一在外宫观,伏奉诏书,不允所乞。
恭读圣训,感涕交流。
窃念臣奋繇寒素,初无寸长。
曲被神圣之知,叨尘耳目之寄。
虽尽言不识忌讳,每荷包容;
然孤立不为比周,终虞颠覆。
今者误恩遽及,二组兼纡。
在臣之愚,岂克胜任?
而󲦤绅留滞之久,文籍散亡之馀,铨总失宜,上下交病。
使臣夙夜殚竭驽蹇,犹恐不足以办此一职。
至于禁林之选,翰墨是司。
当此多故之时,凡下诏令,必欲鬯达圣意,感动人心。
自非老于文学之人,孰宜居此?
而臣术业空疏,语言拙涩。
文章体制,既非素习,加以忧深感疾,福过挻灾,志气凋零,旧学都废,驱之就职,必误使令。
不免再沥血诚,仰干宸造。
所有铨总之职,臣惧再三之渎,不敢更具恳辞。
惟是兼权翰林学士,实非微臣所当冒处。
伏望天慈特回渊听,追寝施行。
不唯于臣愚分得以自安,在朝廷因任之际,舍短用长,责其实效,不胜幸甚。
臣无任祈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除吏部尚书举左朝奉大夫直龙图阁辛炳自代状(1132年7月) 宋 · 沈与求
伏睹某官学有渊源,行无瑕玷。
恢闳之略,足以济时;
赡蔚之文,足以华国。
恬静介洁,名重东南。
举以代臣,实允公议。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辞免侍读奏状 宋 · 沈与求
右,臣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兼侍读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臣闻傅说告高宗之言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
然则帝王之学不在分章摘句而已,盖将务广见闻,施之天下之事业。
仰惟陛下圣学高妙,超迈前王,殆非群臣所能跂及。
然犹追用金华之故事,肆开经幄,延访儒臣。
宜得博通经术、深知治体之人,命之劝读,或能发其所学,裨益圣聪,以助成中兴之治。
伏念臣不学无术,自知甚明,加又病骨支离,忧心愦乱。
昔所仅有,废忘一空。
中台峻剧之曹,北门亲近之职,叨荣过当,惭惧已深。
今若更冒宠私,不自上列,䌷绎之际,必玷误知。
伏望陛下圣度曲全,覆护其短,追还成命,别选英才。
上以广陛下爱惜群下之恩,下以尽微臣揣量私分之义,岂胜幸甚。
臣无任祈天望圣恳倒激切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罢除龙图阁学士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奏状(1132年12月) 宋 · 沈与求
右,臣今月八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龙图阁学士、充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臣窃谓国家多事之际,固非臣子惜身之时。
而况河图峻职,湘潭会府,宠命并至,于臣甚荣,义当驰驱,即日引道,岂宜自列,复有所言。
然臣有一介拳拳孤危之虑,不敢不控告于君父之前者。
臣顷自疏远,误被眷怜,亟从小官,遍历言路。
初无左右先容之助,尽出圣神特达之知。
故于军旅之事,素非思虑所及。
比来或闻湖南残寇尚复啸聚,而臣猥以弱材,骤当重寄,必致败事,万无可疑。
兼臣自荷擢用,以言为职,于今累年。
而臣天资戆愚,志在展尽,每荷天语慰勉,许赐保全。
不避怨仇,实恃陛下。
臣犹过虑,数丐退閒。
未报大恩,尚啬其去,臣亦累尝奏禀。
止缘秋冬防虞之日,未敢力为妨贤之请;
而又私门祸患,病骨零丁,皆俟初春,尽当控诉。
非臣今日创为此言,若冒选除,不自量力,虽杀臣身,何补国事。
伏望圣慈终始哀怜,罢臣今来所除职名,与一在外宫观,使得休养疾病。
傥臣未填沟壑,犹冀他日万一勉彊,以报殊私。
冒渎天听,臣无任祈哀请命激切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除龙图阁学士举左奉议郎莫仲圭自代状(1132年12月) 宋 · 沈与求
伏睹某官学问淹该,操行纯洁。
望实之美,见推士林。
举以代臣,实允公议。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辞免再除吏部尚书奏状(1134年7月) 宋 · 沈与求
右,臣今月初六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吏部尚书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伏念臣资材极陋,家世至寒。
亲逢圣明,躐寘通显。
试之中外,顾五技之已穷;
考其初终,念一毫之何补。
省循涯分,孤负恩私。
理宜投劾以知非,否则丐閒而免咎。
缘臣到郡,方此阅时,恐涉避事之嫌,未敢抗章而请。
敢意冕旒之眷,尚矜簪履之遗。
亟下诏除,俾司铨总。
非臣糜殒,所克报偿。
便合引途,岂宜俟驾。
而臣顷叨已试,自揣不能。
虽寻绎弊端,稍加惩艾,然抵触仇偶,几致颠隮。
今复冒居,重乖清议。
况臣血气素弱,疾疢交攻,傥更贪于宠荣,将益挻于灾衅。
不免俯披愚悃,仰彻聪闻。
冀轸天慈,收还恩命,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
庶公朝当授受之际,既曰得宜;
而微臣处进退之间,亦为有据。
干冒天威,臣无任战灼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辞免吏部第二状(1134年7月) 宋 · 沈与求
右,臣今月十五日准进奏院递到诏书一道,已除臣吏部尚书,乘递马发来,赴行在供职者。
恭读训词,感涕交溢。
伏念臣草芥微贱,无他技能。
仰蒙陛下怜臣孤直,拔于稠人之中。
遍尘华要,并冒宠荣。
臣徒有拳拳欲报之心,而才分所局,虽勤何补?
今者治郡累月,未有善状,孤负使令,愈怀震惕。
岂谓天慈曲加记录,召以一节,俾归旧班。
洪惟生死肉骨之恩,虽殒百身,曷能称塞?
而臣已试无功,加之疾疢,尝具奏陈,乞追寝成命,改授臣一在外宫观差遣。
伏望陛下廓天地之量,回日月之明,特降睿旨,检会臣前奏施行,庶安愚分。
臣只候向宗厚到本州交割职事,迤逦前路,听候指挥。
渎犯天威,臣无任惶惧战灼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除尚书赴阙奏知状(1134年7月24日) 宋 · 沈与求
右,臣蒙恩除吏部尚书。
仰荷圣慈纪录,感涕横流。
缘臣自揣无堪,寻具辞免。
于七月二十四日至平江府界,准进奏院递到诏书一道,不允所乞。
臣已即时望阙谢恩祗受。
迤逦起发,前赴行在。
臣无任感惧激切之至。
谨录奏闻,谨奏。
辞免侍读奏状 宋 · 沈与求
右,臣今月初五日承吏部牒,已降恩命除臣兼侍读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臣窃以祖宗以来,开设迩英,延见儒臣,命之讲读。
岂特取其章分句析,考正所疑而已,盖将博求多闻,宏益治道。
故凡咨访之际,或及国论之馀。
恭惟陛下圣学日跻,而有钦明抑畏之盛德。
清光下临,群臣莫望。
然犹不废迩英故事,亲御便坐,下询承学之臣。
当此艰难,其选益重。
伏念臣少而荒疏,老复昏忘。
退自寻索,一无寸长。
顷被简知,侍经帏幄。
虽荷圣度包蒙,护其所短,而忝冒非据,臣犹知之。
况今衰病日侵,旧学都废,乃欲追诵所闻,以卒金华之业,纵不自量,必负选任。
伏望圣慈察臣悃愊,实非饰词,特赐追还误恩,改授英杰。
庶几足以仰副陛下缉熙之学,而臣之私分亦遂少安。
冒犯天威,臣无任战灼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