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除吏部尚书举度支郎中李元瀹自代状 宋 · 沈与求
伏睹某官器质浑厚,识虑精深。
学问有馀,而敏于从政;
操履无玷,而严于律身。
举以代臣,实允公议。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辞免除兼翰林学士劄子(1134年8月21日) 宋 · 沈与求
右,臣今月二十二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兼翰林学士者。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臣伏见侍从之列被旨兼权他职多矣,例不敢辄有辞免者,恐涉避事之嫌也。
惟是翰墨之林,儒臣高选。
供奉述作,既专代于王言;
燕见咨询,实与闻于国论。
兼官寓直,尤当择才。
而臣已试无状,不敢再冒恩除,辄忘此嫌,引义自列。
重念臣本以田野之质,学为场屋之文。
音节疾徐,初非素习;
体制高下,焉能彊知。
昨者迫于威命之严,黾勉兼摄。
辞气卑弱,无以鬯达德意之精微,传播四方,诚恐累国。
矧以连年忧患,心志凋零,口耳所传,尽皆废忘。
加又铨衡剧曹,案牍填委,稍稽拨遣,动致烦言。
夙夜究心,犹惧不逮,傥或冒宠贪荣,复兼两职,才力不副,旷败无疑。
纵蒙陛下保全,未加诛斥,而臣之私分何以自安?
伏望圣慈察臣所沥悃诚,出于迫切,特赐追还成命,改授能臣,庶几臣之短拙获免自暴,实为幸甚。
干冒天威,臣无任战灼之至。
取进止。
辞免除参知政事劄子(1134年9月) 宋 · 沈与求
臣今月二十八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参知政事,日下供职者。
臣闻:天下多事,则圣哲驰骛而不足;
天下无事,则庸夫高枕而有馀。
比自中原震荡以来,天下可谓多事矣。
陛下焦劳求济,八年于兹,更用大臣,无论数十,终未能仰副圣心。
迄至于今,国势未振,陛下当宁慨然,念治愈切。
宜于是时得瑰玮卓绝之才,以陪辅帷幄,则戡定祸乱,容或有期。
如臣庸愚,一无可纪,躐寘华近,日负尸素之惭。
今日忽蒙恩除,擢参大政,惊惧陨越,不知所为。
傥或冒宠贪荣,不自上列,颠隮累国,所系非轻。
伏望圣慈特回渊虑,博求人望,改以命之。
庶几策虑设施,必能宏济艰难,以克称陛下知人之明,非独臣之幸,实天下幸甚。
臣冒渎宸严,无任惶惧战灼之至。
取进止。
辞免赐金带劄子(1134年10月9日) 宋 · 沈与求
臣今月初七日正谢,伏蒙圣恩,例赐臣对衣、金带、鱼袋、鞍马。
缘臣于初六日已蒙圣恩特降中使赐臣毬纹笏、头带、鱼袋。
今来傥或更拜匪颁之式,则是叠冒宠私,在臣愚分,不遑安处。
伏望睿慈将例赐金带、鱼袋特行寝罢,庶遵彝典,免致烦言。
取进止。
辞免转官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今月二十三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为昨措置防秋,中外协济,转一官者。
闻命陨越,若无所容。
臣窃惟赏罚者帝王之至权,辞受者臣子之大分。
赏不以功,则何以砺世?
受不以义,则何以饰身?
伏念臣猥以谫能,骤膺殊眷。
越先群俊,擢与繁机。
方成命之始行,属遽音之已至。
亟闻圣画,决意亲征。
扈警跸之严,虽叨奉引;
参帷幄之秘,曾乏赞襄。
赖皇威之奋张,致敌师之奔溃。
凯歌初奏,褒律肆朌。
逮及迩联,例蒙曲泽。
退量侥倖,益负兢皇。
况陛下既收不战之功,务存谦抑;
而微臣乃受无功之赏,窃冒宠荣。
顾愚分之难安,知烦言之必起。
伏望皇帝陛下深仁恤隐,独智察微,特寝误恩,俯从私欲。
岂惟慎惜名器,以劝群工,庶几敦尚廉隅,以风四海。
取进止。
辞免支赐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等叨备政府,方陛下亲总六师,攘却大敌,曾无策画,仰赞宸谋。
乃者蒙恩,冒进崇阶,实深惭惧。
所有依格合得减半支赐,正当财用匮乏之际,义难祗受。
欲望圣慈特赐寝罢,庶于愚分有以自安。
取进止。
与左相等为亢旱乞罢政劄子(绍兴五年六月)(1135年6月12日) 宋 · 沈与求
臣等伏见天示变异,亢阳为灾,乃五月丙子不雨,迄至于今,越四旬矣。
在田之稼,将欲就槁。
中心惴慄,恐害有秋。
伏惟陛下畏天之威,责躬引咎,精意祷祈,无所不至,而星象昭回,甘泽未应。
良由臣等叨冒近司,辅政无状,致斯谴告,仰贻圣忧。
伏望陛下特降威命,正臣等之罪,早赐黜责,庶几上答天心,召来和气,以副云霓之望。
臣等无任激切之至。
取进止。
再与左相等乞罢政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等比以旱暵之灾,乞解机政,以答天戒。
伏蒙圣恩特颁宸翰,开谕至意,及降中使,宣押臣等各赴都堂治事。
伏荷慈怜,伏增感涕。
臣等窃以燮理阴阳,寅亮天地,在古属公孤之官,于今为宰辅之职。
苟或政理之閒不伤和气,则雨旸时若,自格丰登。
乃中夏以来,亢阳如此,水泉将涸,禾稼向枯。
陛下畏天恤民,忧形玉色,祷祈备至,嘉泽尚愆。
此实臣等才识暗劣,孤负委任,所为缪盭,致伤天地阴阳之和,厥罚常旸,咎證可考。
傥不正臣等之罪,亟加罢黜,则何以上弭天变,下塞人言?
伏望圣慈早降威命施行。
臣无任跼蹐屏营之至。
取进止。
乞外任宫观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比以叨冒近司,衰病无补,尝沥恳诚,仰干天听,乞除臣一在外宫观。
伏蒙圣慈特降中使宣押臣赴都堂治事。
仰荷恩怜,不胜感涕。
伏念臣才质驽下,本无他长,误蒙圣知,寘之帷幄。
每惧无以报称,夙夜兢惭。
岂敢怀安,妄为去就?
诚见陛下英武大度,慨然有兴衰拨乱之志,宜得当世豪杰,预闻国论,相与协赞,以图事功。
如臣之愚,久试无状,尚复顽然坐尸荣禄,素餐之罪,其何可逃?
加以心气发动,智识昏逾,傥不自量,颠隮必矣。
伏望圣慈察臣悃愊,特赐矜从,除臣一在外宫观,俾遂休养。
他日疾病少閒,则捐躯之期,似亦未晚。
臣无任恳倒迫切之至。
取进止。
谢赐镀金银鞍辔奏知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前日伏蒙圣恩,特降中使赐臣绣鞯镀金银鞍辔一副。
异数光华,度越近比,岂臣碌碌无补之人,所能称塞?
仰惟天地父母之恩,愈知难报,感涕纵横。
臣近为背上忽生一疖,跨涉旬馀,肿痛不止。
因服疏利之药,脏腑不安,见请朝假一两日将理,缘此尚稽入谢。
臣无任惶惧之至。
谨具奏知。
谢赐御书车攻诗劄子(1134年10月) 宋 · 沈与求
臣近蒙圣恩,赐臣御书《车攻》诗。
今又蒙陛下以臣草芥贱名,特纡宸翰,俾获刻于《车攻》篇末,托于不朽,奎钩烂然,光动心目。
臣之荣幸,殆绝一时,自顾么微,岂能称塞?
拜赐之际,感涕交颐。
仰惟陛下方修复古之政,以图攘狄之功。
而臣猥以空疏,待罪近列,策虑无取,宜在谴诃。
拜此殊私,以惭以惧。
惟是毕命夙宵,以赞中兴之业,则臣之志也。
何敢言报?
臣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具劄子奏谢以闻。
谨奏。
乞出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累日见都督府关取空名告敕、宣劄等以万数计,臣固疑其有所为,以问赵鼎、张浚,而鼎等不以告也。
臣亦曾两次留身奏禀恢复之事不可一日忘,第须审度形势,措置得宜,一举成功,乃无后悔。
今日忽见张浚传,奉圣旨,浚有川陕荆襄之行,此用兵之谋,固已素定。
臣初不以进取为非,而区区过计,谓宜审而后行。
今遣宰臣之出,此大议论也,臣叨备帷幄,乃不预闻。
盖臣智识昏逾,不足谋国,坐尸荣禄,实不自安。
伏望圣慈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以安愚分。
他日未填沟壑,尚能糜殒以报圣恩。
臣无任沥恳祈哀之至。
取进止。
乞出第二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今早曾具劄子,以臣智愚昏逾,不足谋国,遂沥恳诚,仰干天听,乞一在外宫观差遣。
伏蒙圣慈特颁宸翰,批降处分,丁宁委曲。
仰惟天地父母之恩至深至厚,非臣糜捐所能称塞。
重念臣猥以一介庸陋之资,遭遇圣明,越先群俊,拔擢至此,曾未有丝发之功以报陛下,何敢数为去就,自干犯上之诛?
顾于朝廷大议多不预闻,此必有以疑臣者。
而臣虽有忧国之心,动成嫌间,尸位素餐,每深惭负,彊颜就列,实不遑安。
臣见家居待命,未敢随班奏事。
伏望圣慈曲垂矜悯,俾臣退就外祠,少养疾病。
他日陛下傥赐记怜,则捐躯之期似或未晚。
臣无任沥恳祈哀之至。
取进止。
乞出第三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比尝两具奏劄,乞一在外宫观差遣。
伏蒙圣慈宣谕丁宁,仰荷恩私,不胜感涕。
然臣有区区之愚,不免干犯斧钺,再控危诚。
重念臣智术空疏,材力绵弱,叨侍帷幄,无所裨补,夙夜震惧,不遑安息。
岂不知同力一心,共赞恢复,必不以进取为非,第欲审而后动耳。
而臣前日初不闻其曲折,遂有奏陈。
若诚即有所为,则是臣暗于事机,谋议牴牾;
若犹未也,则是臣实失于轻信,致有忧疑。
况二相之外,惟臣参预机务,有大举措,每以不知其详而忧疑牴牾,岂可复陪国论?
伏望天慈特加矜悯,俾臣解罢机务,退就外祠,少养疾病,尚图他日必有捐躯之所。
臣无任恳祈迫切之至。
取进止。
辞免赐生日礼物劄子 宋 · 沈与求
臣伏蒙圣慈,以臣生日特降中使赐臣诏书一道并羊酒米面者。
使华脱鞅,君使塞涂。
恩纪便蕃,感涕流落。
伏念臣起家寒苦,遭世艰危。
微躯未捐,已愧移忠之训;
宠赉所及,更叨将意之仪。
岂伊犬马之生,能报云天之施。
而臣滥陪帷幄,蔑著事功。
既沥恳于轩墀,行投閒于里巷。
跼蹐俟命,当解繁机;
周旋拜恩,殆非故事。
仰祈睿照,特轸慈怜,覆护孤踪,追寝异数。
庶全授受之分,用为去就之宜。
所有生日礼物,臣不敢祗受。
臣无任祈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具劄子奏闻,伏取进止。
乞出第四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昨以庸陋,误被圣知,越先英豪,擢寘近列。
适当前岁,虏犯淮壖,扈跸总师,前临大敌。
荷陛下眷遇之深,凡帷幄密议,皆获纤悉与闻。
臣亦思所奋励,图报万一,而愚虑无补,夙夜不敢自安。
及虏骑遁逃之后,事归督府。
凡有谋议,虽胥吏辈往往皆知,而臣职在参陪国论,每独不知。
臣以此益自愧惧,累尝沥恳丐閒。
陛下眷留,未容臣去,辄复奏陈恢复大略。
区区愚忠,本图协济,不谓张浚过有嫌疑,动辄相外。
前日浚仓遽而来,人情惊詾,以谓相臣动静,必不苟然,奔赴阙庭,当有大议。
臣既未以罪去,理合商量,委曲询之,藐不告语。
及臣留身具奏,曲折方闻。
玉音宣谕:今日措置,略如卿初言。
臣仰蒙陛下待以腹心,终始如一,圣恩深厚,感极涕零,岂不怀恋轩墀,誓殚犬马之力?
然今事之举动,系国安危,而臣乃不得与闻,自古未有此比,岂敢含糊在列?
欲望圣慈特赐矜悯,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以安愚分。
臣无任沥恳祈哀之至。
取进止。
乞出第五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以前日相臣仓遽而来,中外惊詾,以谓奔诣阙庭,必有非常之议。
而臣叨侍帷幄,又复不获与闻,夙夜怀惭,俯仰跼蹐。
遂披诚悃,上渎宸聪,乞解繁机,退安散地。
伏蒙圣慈特降中使宣押随班奏事,及赴都堂治事。
仰荷圣恩,曲全体貌,虽臣糜殒,岂足报偿?
再念臣自被亲除,至参大政,数陈恢复之略,本有协济之心,而臣才力弗彊,智数无取。
惟主知之独厚,顾宰论之莫闻。
服在股肱,愧形面目。
虽艰难之际,敢怀静退以安身?
然几微之閒,恐以猜嫌而累国。
不免再殚危恳,冒犯天威,欲望特赐矜怜,检会臣前奏,除一在外宫观差遣,庶全孤节,尚励后图。
臣无任祈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取进止。
乞出第六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比者荐输危悃,冒犯宸严,乞解政机,除一在外宫观差遣。
伏蒙圣慈再降中使,宣押赴都堂治事。
恩眷优渥,不替初终,报效莫从,唯知陨涕。
伏念臣顷繇孤远,遭遇圣明,感于知怜,思所奋励。
常谓议和避地,恐成微弱之形;
积粟练兵,审图恢拓之计。
念刍言之曲折,荷天语之褒嘉。
志在必成,期于协济。
而臣终缘拙直,动致忌嫌。
适偶相臣奔赴行阙,惟是人情詾惧之际,莫闻国论安危之几。
名曰参陪,实均责任,疏外若此,尸素何安?
惟恃保全之恩,未至颠隮之地。
俯仰循省,夙夜惊惭。
是以不避渎烦,备陈覼缕,仰祈睿听,曲赐矜怜,授以宫祠,投之散地。
庶欲全于国体,岂敢恤于身谋?
拳拳愚忠,莫尽于此。
臣无任祈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取进止。
乞出第七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比沥血诚,冒尘天听,乞解机务,退就祠宫。
伏蒙圣恩,曲全体貌。
使华宣押,于再于三。
待遇优隆,始终如一。
感深沦骨,涕泪交流。
伏念臣立身奇孤,赋性惷直。
仰恃主眷,自信不疑。
而臣识虑不足以察人情之微,谋谟不足以陪国论之末。
数陈恢复之略,本有协济之心。
嫌间既萌,龃龉难合。
惟是乞身而去,兹乃昔贤之规。
伏望睿慈特赐矜悯,亟从私欲,免累误知,则臣未死之年,皆是捐躯之日。
臣无任祈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取进止。
乞出第八劄子(1136年) 宋 · 沈与求
臣伏蒙圣恩,以臣乞解机务,退就祠宫,赐臣诏书不允者。
需奏渎烦,累陈危悃。
玺书慰勉,尚啬俞音。
伏读训词,惟知感涕。
窃念臣以一介无庸之质,荷万乘非常之知。
孤立于朝,自信所学。
每欲同寅而许国,第知直道以事君。
顾愚忠之不移,宜此身之必去。
盍归畎亩,难恋轩墀。
弥切拳拳之心,匪萌倖倖之意。
仰祈睿鉴,曲轸慈怜。
终赐保全,亟降处分。
庶存去就,不负生成。
臣无任祈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