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劾李弥大奏(绍兴二年四月) 宋 · 沈与求
弥大谋间君臣,妄自增大。
自陛下驻跸钱塘,四方颙颙,日望朝廷为向进之图。
今陛下命颐浩提相印,总师律,都督诸道之兵而节制之。
圣虑精微,罔不曲尽,中外翕然,为甚盛之举。
弥大设有他见,自合委曲开陈,裨赞庙画,乃缘怀私,妄有奏请,掩陛下推诚待遇大臣之盛德,沮陛下抗志经理四方之远图。
望赐降黜。
劾徐天民奏(绍兴二年五月) 宋 · 沈与求
朝廷号令之出,要当使民信之而已。
方体究其罪,乃加除擢,赏刑错乱,民其信乎?
朝廷示人好恶如此,傥使胡蒙稍怀观望,岂肯以实达于陛下之前?
四方闻之,谓朝廷阳为宽恤之言,阴纵掊克之吏,欲使其知禁劝,盖亦难矣。
况天民掊克蠹民,为浙西诸郡之最。
尝致无锡县之民,不胜诛求之苦,致有自断其腕,声冤讼庭者,亦有自溺于井者。
天民庇而不发。
今又付之廉按之权,责之澄清之任,未见其可。
论天变奏(绍兴二年五月) 宋 · 沈与求
徽、严水泉暴涌,漂及城郭庐舍。
临安火延居民,至万馀家。
天变异常,同时而见,可畏也。
陛下当于行事之际,思其所未至者,加之以诚。
夫畏天不以诚,则巫祝虽具,近于致渎。
爱民不以诚,则诏令虽繁,终于失信。
用人不以诚,则谗间日进,将以疑似而远正人。
听言不以诚,则阿谀日闻,将以忌讳而恶直士。
追祖宗之法而不以诚,则不无背戾。
惇骨肉之亲而不以诚,则不无猜嫌。
薄宦寺之权而不以诚,则虽名为裁抑,而桀黠之辈不除。
正宫闱之化而不以诚,则虽外示朴素,而奢靡之习犹在。
愿陛下加意而行,则天地感格,阴阳和平,灾异之生顾为福耳。
请于石港料角等处存养水手设备奏(绍兴二年五月) 宋 · 沈与求
金若入寇,当由武昌、建康两路而来。
其造海舟,虑为虚声以惧我。
议者多欲于明州向头设备,使贼舟得至向头,则已入吾腹心之地矣。
臣闻海舟自京东入浙,必由泰州石港、通州料角、陈贴、通明镇等处,次至平江南北洋,次及秀州金山,次至向头。
又闻料角水势湍险,一失水道,则舟必沦溺,必得沙上水手,方能转掉。
况敌人舍马不能有所为。
若用舟行,一舟所容几马?
彼不为此,不过分遣京东签军,乘舟以惧我耳。
倘于石港、料角等处拘收水手,优给庸直而存养之,以待缓急之用,彼亦安能冲突?
望分拨耿进、李彦进水军,择人统之,似为利便。
劾徐康国献金屏障等物奏(绍兴二年五月) 宋 · 沈与求
陛下勤俭,德侔大禹,汉文以下,不足道也。
康国不识事君之礼,尚习故态,欲以微物累盛德。
乞用广陵故事,斥而焚之,仍显黜康国,明示好恶,且为小人希旨之戒。
乞许令馆职兼在京釐务官奏(绍兴二年六月) 宋 · 沈与求
祖宗故事,许令馆职兼在京釐务官,所以蓄养人材。
自今剧曹郎官并繁冗局务有阙,乞于馆职编修、计议、删定官、太常丞、博士、国子监丞内,随才选差,亦可试其能否。
乞将八路阙令吏部借使差注奏(绍兴二年十一月) 宋 · 沈与求
乞将八路阙,除四川外,馀令本部再行借使差注一次。
若未拟差间,却有本路定差到官,即先差定差人。
捕贼酬赏事奏(绍兴二年十一月) 宋 · 沈与求
诸路保奏到捕贼酬赏,有毁失元勘公案者,欲令监司选官同本处官根究。
如有当时招获贼人情款草案单状或不全,批书上有元获谋劫姓名、赃钱数,许作照据,即委宪司审验保奏,录白元据送部推赏。
如本部勘得所保明不依法,即许将当行人吏送别路从杖一百科罪。
乞委逐路提刑司取索类聚见任寄居等官申吏部奏(绍兴二年十二月) 宋 · 沈与求
乞从本部下诸路,不以见任、寄居、待阙、丁忧等官,并具脚色,委无隐漏增减,结除名、广南编置之罪,委逐路提刑司取索类聚,逐旋由部,以凭久远照使。
镇江府贫户残欠苗米乞秋后拨还奏(绍兴四年六月) 宋 · 沈与求
契勘人户褂欠苗米一千三百馀石,除根括逃亡归业人户,合豁除一年馀石,其馀尽系贫乏下户畸零残欠,乞候秋成于本府纳到苗米内拨还。
兄梦求公事乞付刑寺依法施行奏(绍兴六年十月) 宋 · 沈与求
亲兄梦求昨任湖州归安县主簿,为本州按发不合循旧例令乡书手、家人当直等事,送常州根勘,已结断讫。
窃虑奏案上,臣忝执政,恐有司观望,望付刑寺依公约法施行。
乞诏礼官议以他字代渊圣皇帝御名奏 宋 · 沈与求
自汉以来,御名皆有他字代之,用为定制。
渊圣皇帝御名涉前代姓谥最多,而臣下迁就回避,有可槩见者。
如鲁公则谓为允公,齐公则谓为小白,皆以名易其谥也。
周王则谓为庄王,汉帝则谓为刚帝,或谓齐、鲁二公为安公。
他皆效此随意更易,无复质据。
至于姓则去木为亘,而有司行移有不可通晓者。
士人科举程文枉被黜落,往往有之。
矧经筵读《春秋》,而称谥称名,具存褒贬之例,循用私说,于义未安。
乞诏礼官议以他字代之,使姓谥名物义例相通,略如汉制,庶几四方臣子得以遵用。
代贺帅臣平寇启(一) 宋 · 沈与求
帅旗爰举,计出万全;
贼垒既平,功成一战。
吏复专城之治,民还按堵之居。
和气遂充,驩声顿溢。
伏惟某官胸吞万象,心贯两仪。
诚节著乎朝端,威名行乎海表。
龙韬决策,庙堂推必胜之谋;
虎帐运筹,彝鼎载已成之绩。
愤无知之狂寇,干有赫之明威。
慨然请行,期以奋殛。
具严师律,靡须遗镞之劳;
克定侯藩,俄靖入郛之警。
屈此群丑,释其下人。
使恩信之兼施,知勋庸之益大。
顾惟弱植,获佐偏州。
睹捷奏之交驰,激懦衷而窃抃。
代贺帅臣平寇启(二) 宋 · 沈与求
陈师鞠旅,既燀威灵;
折馘执俘,遂平寇虐。
悉复藩垣之治,用昭帷幄之谋。
庆溢人神,驩均遐迩。
恭惟某官忠存卫社,业茂安邦。
威加草木之微,信及蛮夷之远。
辟国百里,尝参总于戎昭;
教民七年,因缮修于武备。
举无遗策,动有成功。
属鼠窃之贪饕,命鹰扬而剪灭。
果凭胜算,亟正严诛。
一空逋薮之群,永息潢池之盗。
事皆按堵,民乃奠居。
建大将之旗,往既侔于伐蔡;
仗元戎之节,今复类于平吴,允集茂勋,宜膺殊奖。
伫观英衮之就拜,庶慰高牙之请行。
乃眷偏州,实临孔道。
欣睹奏功之日,幸臻彻警之期。
抃跃之私,倍万常品。
代漕臣谢寇平除职启 宋 · 沈与求
转饷千艘,初无异绩;
赐书一札,遽有横恩。
籍通内阁之严,名窃外台之重。
是为踰分,祇以起羞。
窃念某遭世圣明,奋身疏逖,荐被乘轺之选,悉缘推毂之私。
自去东州,朅来南土。
适寇攘之窃发,会师旅之并兴。
已责薄征,诏必深于恤隐;
蒐兵算食,法又戒于愆期。
惧心计之弗充,念力行而勿惮。
迨闻捷奏,仰宽顾忧。
底藩维之告宁,皆帷幄之制胜。
罪逃逋慢,灾已免于求鱼;
命出超踰,梦辄因而分鹿。
静言忝冒,备见矜怜。
此盖伏遇某官亮节立朝,深诚许国。
有容德乃大,包贤否于彀中;
不私物亦公,置是非于度外。
顾未遗于下体,兹不壅于上闻。
致使孱微,亦叨甄录。
某敢不誓修乃职,图报此恩。
食檗饮冰,将益坚于操履;
飞刍挽粟,何敢误于使令。
代贺人得郡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就被帝纶,改临侯服;
先声所暨,众志已孚。
恭以某官行配古人,名满当世。
汪洋德量,韬玉海之千寻;
卓荦词源,泻银河之万丈。
蚤由简注,寖历清华。
荐乘使者之轺,爰正儒宗之席。
斯文所托,吾道既行。
载在典刑,尤以老成为重;
溢为吏事,皆其缘饰之馀。
是膺师帅之除,用壮藩垣之势。
顾惟弱植,久仰崇规。
兹获佐于下风,实使偿其素志。
依归抃跃,倍万等伦。
代贺兵部尚书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疏恩内朝,正位右省。
推政本于天下,统兵权于禁中。
国势增崇,舆情协庆。
恭以某官配古遗直,为时老成。
清忠格于天渊,沈谋验于蓍蔡。
器优大受,文武唯所用之;
德合中行,左右无不宜者。
逢辰熙洽,历位高华。
欲加泽于斯民,力告猷于乃后。
霜台峻峙,叹松柏之后凋;
天路廓清,见藜藿之不采。
俾周旋于从橐,示登进于公槐。
爰陟夏官,进司武部。
上意所注,正想闻于履声;
佥论攸归,兹愿尝于鼎实。
某早登骥坂,久去龙门。
莫遂趋风,长怅一涯之隔;
迨兹承命,第勤三贺之私。
代贺中丞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茂膺宸綍,荣总台纲。
除音下传,士论胥庆。
恭以某官爽邦巨哲,名世硕儒。
道积于躬,固绝磷缁之变;
义陈于色,曾无吐茹之嫌。
志欲有补于时,言皆不诡于圣。
自结上心之眷,倬观吾道之行。
慷慨百为,夷险一意。
迨被赐环之召,益敦前席之知。
更直掖垣,共推敏翰。
冠登学省,独号纯师。
属中司之久虚,委专席而显拜。
绛驺分路,已崇堂陛之威;
白简飞章,必识朝廷之体。
即期柄用,弥峻岩瞻。
某远迹崇闳,庇身支郡,莫预拜尘之列,但驰贺厦之诚。
代贺林中书知扬州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诞扬休命,就起宗工。
总秘殿之崇资,控中都之巨屏。
岩瞻所逮,舆颂惟欣。
恭以某官道济寰区,忠存社稷。
殊勋光于盟府,旧德冠于公朝。
凛凛格言,常破万人之浮议;
堂堂壮节,自詟四夷之野心。
名家独富于文章,馀事兼资于翰墨。
周旋滋久,左右具宜。
遂符梦卜之求,早预机衡之任。
一心一德,耸表仪于百工;
嘉谟嘉猷,大规摹于四海。
方需正席,孔乐均休。
复辞管籥之严,归践林园之胜。
上心弥简,民望益孚。
大纛高牙,复壮藩维之势;
命圭相印,即还辅弼之联。
斯言可期,指日以俟。
某猥繇使事,阻望台光。
闻上天之除音,唯知舞蹈;
望日边之归路,预切瞻依。
代人与尚提学启 宋 · 沈与求
绛帷邃密,横经尝列于下陈;
金节光华,歛板复参于前导。
何幸师资之旧,辄居部属之馀。
喜溢心颜,荣生步武。
窃念某天资至昧,人品甚微。
拙如吐墨之鱼,勤类蚀书之蠹。
十年太学,功屡失于几成;
五郡泮林,身更同于历聘。
昨假邹君之馆,适留吴会之区。
彀中之地许游,缪因志鹄;
户外之履常满,特俾升堂。
侵寻岁月之赊,蹭蹬功名之会。
猥从世禄,羞负己知。
鼓馀勇以当方锐之师,出遗算以雪累战之耻。
技已殚矣,幸而得之。
从新进之衣冠,号贵游之子弟。
嘶风志在,虽知塞马之还;
望月心惊,殆有吴牛之喘。
徒以为贫而仕,岂能择地而安。
来掌市租,实司津钥。
坐念尘容之抗,益负初心;
聿瞻星使之飞,庶偿大愿。
伏惟某官心源卓荦,才刃纵横。
耸野鹤之奇姿,肖石麟之异禀。
胸吞万卷,居有俊声;
气压千人,往无坚对。
未陟禁涂之要,聊从使传之荣。
会殿最于列城,职高论秀;
分泾渭于群吏,任剧廉能。
顾惟虚薄之资,夙荷作成之赐。
矧于此地,辱在所临。
虽不能载剑分庭,干部使者之誉;
或庶几抠衣造席,执门弟子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