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张君墓志铭(熙宁元年)(1068年) 北宋 · 王安石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知安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君,年五十六,以皇祐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卒,以熙宁元年某月某日葬。
君讳祹,字圣休,馀杭人。
曾祖曰浩,祖曰文宝,弗仕。
考曰延遇,仕至左侍禁,赠官至左骁骑将军。
君少孤,与其弟祗皆文行知名,以布衣教授宗室。
后中进士第,历宣州宣城县主簿,抚州司法参军。
用举者迁大理寺丞,知雅州名山、洪州奉新两县,监海州榷货务,通判池、广两州。
乃自尚书屯田员外郎召拜殿中侍御史,用磨勘,迁侍御史。
劾奏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恃恩骄嫚;
论宦官虽高,不当坐侍燕,而谪请求者;
又论不当禁谏官御史风闻言事。
仁宗皆以为然。
君之为吏也,数决疑狱,所至称辨治。
及是言事,又能举其职。
方是时为御史者,援举多不次,君素宽裕静退,耻以弹治人得用。
未几,即称疾求出,乃知安州,州大治。
会卒,人追丧车恸哭。
初,骁骑府君监湖州兵,遂葬卞山,至是,君从葬,以夫人京兆县君施氏祔。
施氏生一子稚恭,为进士。
一女,适信州司理参军王汶。
孙大正、大成、大亨、大钧,今尚幼。
君事母孝,友其弟甚笃,于权势财利能廉,吏治尤可纪。
在广州,奏请城之,未及筑外郛而召。
后侬智高反,州人赖君所筑活,以不卒功为恨。
铭曰:
有嘉张君,质静宽徐。
进非所好,人用称誉。
视利在前,蹲循弗趋。
退施一州,用智之馀。
嘻其葬矣,次有铭书。
谢景回墓志铭(嘉祐八年十月) 北宋 · 王安石
君姓谢氏,讳景回,字师复。
以泰宁军节度掌书记讳崇礼者为曾大父,以太子宾客陈留公讳涛者为大父,而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阳夏公讳绛者之少子也。
幼好学,有大志,聪明卓然,不类童子。
年十九,所为文辞已可传载。
于是得疾不可治,以嘉祐四年十二月丙子,弃世于汉东,人莫不为谢氏哀之。
诸兄以八年十月乙酉,葬君邓州穰县五垄原之兆,而临川王某为铭曰:
攻乎其为良,汰乎其为精。
吾见其质,吾闻其声。
如或毁之,用不既于成。
哀以铭诗,亦慰其兄。
真州司法参军杜君墓志铭(皇祐四年) 北宋 · 王安石
真州司法京兆杜涣济叔,年三十七,以皇祐四年四月辛酉卒。
子男某尚稚,自将以下合货财以葬于北城之野,而留其孥以处。
杜氏世占永宁之博野,父询尝历江宁府司录参军,遂葬,家焉。
有子五人,济叔最少,实庆历六年进士。
临川王某铭其葬焉。
铭曰:
猗嗟杜氏,博野之良。
有官于南,遂宅以藏。
是生司法,以节自强。
翼翼而才,颀而阳阳。
其生可怀,死矣皆伤。
江之北垣,南墓在望。
奚葬不归?
卜者曰祥。
后有子孙,既实而昌。
求藏厥初,来考铭章。
金溪吴君墓志铭(1054年) 北宋 · 王安石
君和易罕言,外如其中,言未尝及人过失。
至论前世善恶,其国家存亡治乱成败所繇,甚可听也。
尝所读书甚众,尤好古而学其辞,其辞又能尽其议论。
年四十三,四以进士试于有司,而卒困于无所就。
其葬也,以皇祐六年某月日,抚州之金溪县归德乡石廪之原,在其舍南五里。
当是时,君母夫人既老,而子世隆、世范皆尚幼,三女子,其一卒,其二未嫁云。
呜呼!
以君之有,与夫世之贵富而名闻天下者计焉,其独歉彼耶?
然而不得禄以行其意,以祭以养,以遗其子孙以卒,此其士友之所以悲也。
夫学者将以尽其性,尽性而命可知也。
知命矣,于君之不得意,其又何悲耶?
铭曰:
蕃君名,字彦弼,氏吴其先自姬出,以儒起家世冕黻,独成之难幽以折,厥铭维甥订君实。
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志铭(皇祐四年十月) 北宋 · 王安石
皇祐三年十一月庚申,太常少卿分司南京钱塘沈公卒。
明年,子披、子括葬公钱塘龙居里先公尚书之兆,卜十月甲戌吉,与其宗谋铭,则书公官寿行世来以请。
予论次其书曰:沈氏自沈子逞以身属社稷,书于《春秋》,文学、贤劳、功名,不旷于史。
而武康之族,尤独显于天下。
至公高祖始徙去,自为钱塘人。
大王父某,当钱氏时匿不仕。
王父某,官咸平、端拱间,至大理寺丞。
父某,学行显闻,早世,无爵位,由长子同及公赠兵部尚书。
公讳周,字望之。
少孤,与其兄相踵为进士,起家掾汉阳,从事高邮,用举者入大理为丞,监苏州酒。
知简之平泉县,县人铭其政于石。
遂自封州守佐苏州,由苏州为侍御史。
有以丞相指谒公者,不为听。
居顷之,出刺润州,又刺泉州。
其为治取简易,讼有可已者,辄谕以义,使归思之,狱以故少。
泉州旧多盗,日暮市门尽闭,禁民勿往来,公至除其禁,而盗亦以止。
佐开封,讼数年不遣者以百数,公断治立尽。
尝代其尹争狱于上,大臣为公自绌。
三司使请铸大钱,下其书议,议者无敢忤。
公为其判官,独曰:「坏四钱为之可以当十,民盗变旧钱且尽,铸之为诱民死耳,不如无铸」。
议上,如公言。
于是,天子以江东之按察为已悉,闻公宽厚,即以为使。
尽岁无所劾,而部亦以治称。
然公已老,不乐事权,自请得明州。
明年,遂以分司归第,三月卒。
夫人许氏,六安县君。
两男世其家,一女子已嫁。
公廉静宽慎。
貌和而内有守。
春秋七十四,更十三官而不一挂于法。
乡党故旧闻其归则喜,丧,哭之多哀,而无一人恨望者。
铭曰:
公生四方,卒于故里,先君之从,祭则孙子。
有槚有松,有郁其冈,不陀不鶱,万世之藏。
吴录事墓志(元丰八年)(1084年) 北宋 · 王安石
君讳蕡,字成之,世为抚州金溪人。
曾祖某,不仕。
祖德筠,尚书屯田员外郎。
父敏,尚书都官员外郎。
君以荫入官,任吉州太和、袁州萍乡县主簿、尉,蕲州石桥茶场,庐州司理,亳、寿州、江宁府录事参军。
以某年月日卒于家,享年若干。
君事亲孝,友于兄弟。
与厌侈父母兄弟,宁穷困身妻子,故老妻长子,人不胜忧也,义不忍赀亲遗产,悉推兄弟。
比没世,妻子遵约,乡人贤,以为难。
君尝议狱,上官指教再三,君弗许再三。
上官顾叹许,举京官,君弗谢,乃终弗举,后他上官率以质直弗举也。
二男子,伟、豪,长有志行如君。
二女子,归晏修睦、王令,季有特操如令。
豪养寡姊妹,嫁孤甥,夫妇孳孳,乡人又以为难。
卜以元丰八年某月日,葬于唐州桐柏县淮源乡,妻李祔。
临川王某志。
宋赠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东阳郡公宗辩墓志铭(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公讳宗辩,字慎微。
祖讳元佐,是为魏恭宪王。
考讳允升,太师、平阳郡王,谥曰恭懿。
公平阳第十三子,生数岁而平阳薨,事母孝,友于兄弟。
好读书,不舍昼夜。
常献所为文,得试学士院,兄弟四人,皆中优等,迁官。
而仁宗遇公甚宠,尝亲书「近亲才贤,好文博古」八字赐之。
公既好书,又嗜医方,所蓄方甚众。
每躬自治药,以振人之疾,其恻隐不倦,盖天性也。
以熙宁元年七月己卯,终于睦亲北宅,享年四十六。
官至右卫大将军、金州防禦使,爵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赠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东阳郡公。
夫人李氏,封德安郡君,赠尚书、中书令汉琼之孙。
子男十五人:仲富,右内率府副率;
仲寻,右羽林军大将军、黎州团练使;
仲绾,右武卫大将军、雅州刺史;
仲瑝,右武卫大将军、彭州刺史;
仲缄,右千牛卫将军;
仲汧,右监门率府率;
仲琨,右内率府副率。
仲富前公卒,馀亦皆蚤死。
女子十九人:嫁者四人,未嫁而死者九人,馀尚幼也。
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猗欤贤公,蕃此皇国。
耀其藻章,以贲明德。
能不外勚,维家之饬。
厥承诜诜,馈我无射。
如何不怡,遂永窀穸!
赠虔州观察使追封南康侯仲行墓志铭(熙宁二年二月)(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公讳仲行,字德之。
故婺州观察使讳宗迥之子,赠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蔡国公讳允言之孙,魏王讳元佐之曾孙。
母曰齐安郡君梁氏。
庆历四年赐名,除太子右卫率府率、右监门卫大将军,爵天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年二十二,以治平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卒。
赠虔州观察使,追封南康侯。
夫人张氏,封寿昌县君。
子男士仡,早卒;
士泉,右监门率府率。
其季与女皆尚幼。
君仁而好学,其卒也宗室皆怜伤。
其葬也以熙宁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府永安县。
铭曰:
爵之尊,禄之殖,维年之卑不配德。
赠华州观察使追封华阴侯仲庬墓志铭(熙宁二年二月)(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公讳仲庬,字子厚。
濮国公宗朴之子,濮安懿王讳允让之孙,鲁恭靖王讳元份之曾孙也。
母曰萧国夫人王氏。
以皇祐元年赐名,除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二年,改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嘉祐五年,改右千牛卫将军。
八年,改右监门卫大将军。
治平二年,领嘉州刺史。
四年,改右武卫大将军,领雅州团练使。
熙宁元年,年二十四,以三月三日卒。
上为不视朝一日,内出司宾祭吊,赠华州观察使,追封华阴侯。
公生而秀丽,长而聪敏,于宗室为好学。
上承下抚,无不得意。
故其卒,哭者皆为尽哀。
妻马氏,封安平县君。
女一人,尚幼。
公以熙宁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府永安县。
铭曰:
维濮世封,实承安懿。
公绪厥庆,尚终有嗣。
奄其丧矣,一女之存。
归铭幽宫,以慰公魂。
赠奉宁军节度使追封祁国公宗述墓志铭(熙宁二年二月)(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公讳宗述,字子耆。
韩恭懿王讳元偓之孙,而东平郡王名允弼之子也。
以天圣元年生,以景祐元年赐名,除右侍禁,历太子右司禦率府、右监门卫将军、左屯卫大将军、廉州刺史,隰州团练使,潍州、嘉州防禦使。
熙宁元年正月十八日,以不起闻。
上幸其第奠哭之。
赠奉宁军节度使,追封祁国公。
越明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永安县。
公重厚,寡笑言,内行治,未尝有谪。
乐振施,知音乐,善射,尤为东平王所爱。
妻任氏,乐安郡君。
子男七人:仲璆、仲俶、仲诱、仲尪、仲酬。
仲璆早卒,两人未名而死。
铭曰:
维德之嘉,维能之多,惟命之不遐,宗室之嗟。
右千牛卫将军仲夔墓志铭(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君讳仲夔,字彦之。
曾祖讳元佐,是为魏恭宪王。
祖讳允言,赠安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密国公。
父宗悦,前左屯卫大将军、池州团练使,祁国公。
君官至右千牛卫将军,坐法废。
熙宁元年,年二十二,以五月二十五日卒。
至某年某月某日,葬河南府永安县。
妻郭氏。
有六男子,死者四人,士㱺今为右监门率府率,一人尚幼。
铭曰:
托灵皇宗庆之多,终以无禄伤如何!
弃此白日营山阿。
赠右屯卫大将军世仍墓志铭(熙宁二年二月)(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君讳世仍,字季迁,宣城郡公后审第十子。
宣城以越懿王讳德昭为祖,以安定郡公讳惟和为考。
君母曰渤海郡夫人吴氏,实山南东道节度使元扆之孙。
娶潘氏,郑王美之孙也。
年二十二,生二男子一女。
以熙宁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卒。
于是官至右千牛卫将军,制以右屯卫大将军告其第,用二年二月十九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
君授《尚书》,能通章句。
遇人恭谨有恩,然喜饮酒,以故得疾死。
铭曰:
有昭其明,有韡其荣。
维其弗冯,以陨其生。
仙源县太君夏侯氏墓碣(康定二年) 北宋 · 王安石
仙源县太君夏侯氏,济州钜野人。
尚书驾部员外郎讳晟之子,翰林侍读学士、尚书户部侍郎谯公讳峤之孙,赠太子太师讳浦之曾孙,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知邓州军州事阳夏公谢氏讳绛之夫人,太常博士、通判汾州军州事景初之母。
年二十三卒,后五年葬杭州之富阳。
于是时,阳夏公为太常丞、秘阁校理,博士生五岁矣,而其女兄一人亦幼。
又十五年,康定二年,博士举夫人如邓,以合于阳夏公之墓。
而临川王某书其碣,曰:夫人以顺为妇,而交族亲以谨;
以严为母,而抚媵御以宽。
阳夏公之名,天下莫不闻,而曰:「吾不以家为恤,六年于此者,夫人之相我也」。
故于其卒,闻者欲其有后,而夫人之子果以才称于世。
呜呼!
阳夏公之事在太史,虽无刻石,吾知其不朽矣。
若夫夫人之善,不有以表之隧上,其能与公之烈相久而传平?
此博士所以属予之意也。
予读《诗》,惟周士大夫侯公之妃,修身饬行,动止以礼,能辅佐劝勉其君子,而王道赖以成。
盖其法度之教非一日,而其习俗不得不然也。
及至后世,自当世所谓贤者,于其家不能以独化。
而夫人卓然如此,惜乎其蚤世也!
顾其行治,虽列之于《风》,以为后世观,岂愧也哉?
扬州进士满夫人杨氏墓志铭(熙宁二年八月)(1069年8月) 北宋 · 王安石
扬州进士满泾之夫人杨氏者,著作元宾之女也。
年六十有一,以治平四年十月庚戌卒,而以熙宁二年八月庚申葬,其墓在江都县马坊里之南原。
有子七人,建中、居中、执中、存中、方中、闳中、求中,皆向学。
建中,寿州寿春县令;
执中,颍州万寿县令;
居中,举进士。
女二人,孙男女八人。
夫人性温恭静约,事当意与否,未尝形于喜愠。
以止有吾母也,故思其父愈久而犹悲;
以不逮吾姑也,故事其舅愈劳而不懈。
承其夫以顺,励其子以善,而汎接于族人也,又能以惠振其贫,以慈抚其贱,以恕掩其过,以笃悛其悍。
老矣,岁时尚先诸妇以莅祭祀,盖夫人之性行可称者多至如此。
而其子又恳恳不已,以求余铭,故勉为之铭曰:
满氏有家,保族衍大。
夫人来嫔,德协内外。
夫喜而谓:「偕我鲐背」。
子祈以尽,温凊之爱。
奚命之畸,使弃弗逮。
维前之祥,德则弗谖;
惟后之祥,有子才贤。
铭慰诸幽,亦贲新阡。
曾公夫人万年太君黄氏墓志铭(庆历五年)(1045年) 北宋 · 王安石
夫人江宁黄氏,兼侍御史、知永安场讳某之子,南丰曾氏赠尚书水部员外郎讳某之妇,赠谏议大夫讳某之妻。
凡受县君封者四:萧山、江夏、遂昌、雒阳;
受县太君封者二:会稽、万年。
男子四,女子三。
以庆历四年某月日卒于抚州,寿九十有二。
明年某月,葬于南丰之某地。
夫人十四岁无母,事永安府君至孝,修家事有法。
二十三岁归曾氏,不及舅水部府君之养。
以事永安之孝,事姑陈留县君;
以治父母之家,治夫家。
事姑之党,称其所以事姑之礼;
事夫与夫之党,若严上然;
视子慈,视子之党若子然。
每自戒不处白人善否,有问之,曰:「顺为正,妇道也,吾勤此而已。
处白人善否,靡靡然为聪明,非妇人宜也」。
以此为女与妇,其传而至于没,与为女妇时弗差也。
故内外亲无老幼疏近,无智不能,尊者皆爱,辈者皆附,卑者皆慕之。
为女妇在其前者,多自叹不及,后来者皆曰:「可矜法也」。
其言色在视听则皆得所欲,其离别则涕洟不能舍,有疾皆忧,及丧来吊哭,皆哀有馀。
于戏!
夫人之德如是,是宜有铭者。
铭曰:
女子之德,煦愿愉愉。
教隳弗行,妇妾乘夫,趋为亢厉,励之颛愚。
猗嗟夫人,惟德之经!
媚于族姻,柔色淑声。
其究女初,不倾不盈。
谁疑不信,来监于铭!
太常博士杨君夫人金华县君吴氏墓志铭(并序 嘉祐三年二月)(1058年) 北宋 · 王安石
钱塘杨蟠将合葬其母,缞绖以走晋陵,而问铭于其守临川王某。
王某曰:古者诸侯、大夫有德善功烈,其子孙必为器以铭,而国之人必能为之辞。
越国而求铭,予未之闻也。
今杭大州,以文称于时者盖有,而蟠也释其殡,千里以取铭于予,盖所以严其亲之终,而欲信其善于后世,如此其慎也,予岂敢孤其意,以爱不腆之辞乎?
于是为之序曰:故太常博士知婺州东阳县事杨君讳翱字翰之之夫人金华县君吴氏,世为婺州之金华人。
自其大父文顗始有籍于杭州之钱塘,而杨君亦自其父徵始去处州之丽水而为钱塘人,而葬于钱塘之履泰乡龙井之原。
杨君之卒也,年六十七,以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从其先人以葬。
而夫人后君十六年以卒,卒时嘉祐二年,年七十三,而以明年二月二十日祔于杨君之墓。
杨君少以文学中进士甲科,而晚以廉静不茍合穷于世。
夫人有驯德淑行,协于上下。
内外无怨。
杨君有子十一人,其一人则孽也。
夫人母其孽子犹吴氏之甥,虽乡人之习于杨君者,不知为异母。
既杨君卒,教养嫁娶皆各不失其时,而子端、子蟠同时以进士起家为密、和二州推官。
邻里叹慕,以为夫人荣,然夫人不为之喜也。
至杨君之弟子完及进士第,乃喜曰:「吾姒老矣,此亦足以慰其心也」。
盖其仁如此。
夫人生男女十人,卒时,子辅国、子端与其女子七人皆已卒,而蟠独在,为泗州军事推官。
铭曰:
博士有家,夫人实绍;
博士有子,夫人实教。
游其门庭,弦诵之声,御其堂奥,宾祭斋明。
皇命淑人,维君郡县。
问名考德,夫人实践。
归哉万年,博士之丘。
铭以昭之,无有春秋。
长安县太君王氏墓志(元丰六年)(1075年) 北宋 · 王安石
长安县太君临川王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潭国公讳益之女,尚书左丞张公讳若谷之妇,尚书比部郎中讳奎之妻,国子博士䙼、开封府雍丘尉视之母。
十四而嫁,五十一而老,五十六而卒。
其卒,在颍州子䙼官舍,实元丰三年正月己酉。
君为妇而妇,为妻而妻,为母而母,为姑而姑,皆可誉叹,莫能间毁。
工诗善书,强记博闻,明辨敏达,有过人者。
循循恭谨,不自高显。
晚好佛书,亦信践之。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慈哀所使,不治小过,欲归归之,欲嫁嫁之。
君二女:长不慧,不可以适人;
其季,殿中丞龚原妻也。
卜六年,葬江州德化县。
兄安石为志如此,弟安上书丹。
永安县太君蒋氏墓志铭(至和二年) 北宋 · 王安石
毗陵钱公餗、公谨、公辅、公仪、公佐,以皇祐六年三月戊子葬其母永安县太君蒋氏。
方是时,太君年七十矣,公谨为郑州新郑尉,公辅为太常丞、集贤校理。
五子者,卜明年之三月壬午,祔于皇考府君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讳冶之墓,而具书使图所以昭后世者。
叙曰:蒋氏,常之宜兴人,世以财杰其乡,而其族人有以进士至大官者。
太君年二十一,归于钱氏,与兵部君致其孝。
兵部君没,太君进诸子于学,恶衣恶食,御之不愠,均亲嫡庶,有鸤鸠之德,终不以贫故,使诸子者趋于利以适己。
既其子官于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而家人卒亦不见其喜焉。
自其嫁至于老,中馈之事亲之惟谨。
自其老至于没,纫缝之劳犹不废。
子妇尝谏止之,曰:「吾为妇,此固其职也」。
子妇化服,循其法。
呜呼!
不流于时俗,而乐尽其行己之道,穷通荣辱之接乎身,而不失其常心,今学士大夫之所难,而以女子能之,是尤难也。
女六人,皆有归。
孙七人皆幼云。
铭曰:
《诗》始《关雎》,士莫不知,孰能其家,内外无违?
闻岂在多,善成于好,于惟夫人,孰辅而告?
妇功之修,母道之行,宜休而劝,不耄以明。
绍良配淑,式谷尔后,勖哉其兴,以克有庙。
建阳陈夫人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石
夫人建阳陈氏,嫁同县人余君为继室。
余君讳楚,有子四人,其二人则夫人之子。
夫人之少子翼,生三岁而余君卒。
余氏,世大姓也。
夫人尽其产以仁先母之子,而使翼之四方游学。
戒曰:「往成汝志必力,无以吾贫为恤」。
于是翼年十五,盖在外十二年,而后以进士起家为吏,归见夫人于乡里。
方此时,夫人闭门穷窭,几无以自存,母子相泣,闾巷聚观叹息曰:「贤哉是母,有子,食其禄,宜也」!
盖食其子之禄十四年,翼尉宿松,而夫人年七十八,以某年某月卒于宿松之官舍,某年某月某日葬宣州宣城县凤林乡竹塘里。
夫人之子长曰某,死矣。
翼有文学,善议论,虽久困无所合,然一时文人多知之者,其卒能追荣夫人乎!
于其葬,临川王某铭曰:
在句之阴,有幽新宅。
谁筮葬母,瘗铭斯石?
子闽余姓,母氏惟陈。
茕茕其行,婉婉其仁。
善禄有终,名则不泯。
李君夫人盛氏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石
夫人盛氏,其先钱塘人。
曾大父讳某,某官,赠某官。
父讳某,某官,赠某官,实始去吴,有里籍于汴。
夫人之幼,季父文肃公称其智,曰:「宜以某字」。
遂名之。
年二十三,归陇西李某,为某官。
以后生三男子,皆进士,某,某官,其季曰某。
女子四人,其长嫁某官某,次嫁某官某,处者其季也。
夏秋若干,先李君卒,卒于宁海之官舍。
卒之某年葬某所,实皇祐四年。
夫人事舅姑以孝闻,持丧哀臞,事斋饬,卑衣食,以其馀推亲党。
能读《易》、《论语》、《孝经》诸子之书,亲以教子。
子男女娶嫁必问贤否,有挟贵以请者,李君辄不听,维夫人有助云。
铭曰:
夫人之德,顺慎明祗。
来胥有家,妇子师师。
维师之难,我敏为之。
谁为女史?
视此铭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