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与交代李教授启 北宋 · 邹浩
伏审回车民邑,就席儒宫,显疏北阙之恩,来助西州之化。
恭惟交代某官龙门世系,鼎角英姿,文参才子之华,学擅名家之富。
耻如德裕,不力战于寒生;
雅继表臣,遂收功于丽赋。
美玉无施不可,莫邪难与争锋。
未羽翮于岩廊,聊楷模于泮水。
顾惟朴樕,久偃徽猷。
一旦交承,岂但瞻于眉宇;
它时善诱,将见掩于疵瑕。
欣抃实多,敷陈罔既。
谢韩资政启 北宋 · 邹浩
荐扬僚属,虽云每岁之常;
施及单微,实自至公之赐。
顾非其称,重以为惭。
窃以圣世搜材,曲尽网罗之术;
官师奉令,亦合中外之殊。
苟持平不紊于权衡,则成效自隆于堂陛。
以兹报国,所谓上臣。
迨弊起于末流,几风移于寰宇。
贤非子况,干求奚啻于两人;
节异伯鱼,贿赂更纷于匹马。
目随时而青白,论逐势以高卑。
多方巧图,一切市道。
遂使邦家之计,举为门户之谋。
仕涂安得尘清,识者或至泣下。
某乾坤弃物,冠带愚夫。
徒步寒乡,既匪公卿之裔;
抱饥卒岁,又无豪右之资。
勉奋发于简编,迄冥茫于器业。
因仍学校,荏苒冬春。
动辄瑕疵,分从摈斥。
岂意抗章之目,猥充入贡之员。
靖言思之,有自来矣。
此盖伏遇某官心凌冰鉴,道绝町畦。
谓天盖高,惟慎独可以无愧;
事君尽礼,必灭私方能不欺。
茂对周王之作人,莫如孔子之毋我。
庶几薄俗,因以回心。
致令寡与之资,不蹑多奇之迹。
十科核实,昔已荷于包荒;
百里分民,今复叨于委寄。
始终特达,委曲生成。
敢不坚夙志以终身,佩六经而务道。
出处语默,不为吴国之小人;
南北东西,知是韩门之故吏。
仰酬高义,请事斯言。
谢蒋提刑启 北宋 · 邹浩
职缘岁举,载扬推毂之谋;
幸与春来,猥入充庭之选。
仁恩曲被,愧汗交并。
窃以法座据中,尤急万方之士;
绣衣环外,共裨四目之明。
爰循按于部封,用博求于人物。
本以周王之六计,参诸庄子之九言。
日月既更,真伪莫夺。
妍媸一判,如冰鉴之难欺;
轻重相形,信权衡之弗紊。
蔚其所举,厥有可观。
助成大厦之勋,克副连城之寄。
顾如某者,自视阙如。
少长诗书,冀超然于流俗;
支离文行,迄瞠若于名家。
久横席于泮宫,徒素餐于廪粟。
焉能为有,无所取材。
仰惟总核之严,尽在澄清之数。
敢期一旦,拔自稠人,溯天路以飞章,俾偕升而改秩。
此盖伏遇某官达不离道,公尔忘私。
陋臧文窃位之讥,厉杨震辞金之节。
虽远将于使指,如密侍于威颜。
所以搜材,莫非为国。
肆是葑菲之质,实同桑梓之邦。
谓古人无心,虽父子犹闻于汲引;
方天下有道,岂乡闾重顾于嫌疑。
端令市义而匪人,且异谋身而欺世。
致兹特达,施及单微。
矧当不避于渎尊,窃欲求伸于知己。
愿易甄陶之赐,就加贫贱之交。
孰谓初心不移,终挂徐君之剑;
更使同升于上,曲成公叔之文。
施益重于丘山,力奚胜于朝夕。
誓坚夙志,力务真儒。
时有去来,顺适穷通之序;
道无今古,务崇忠孝之风。
没身不累于品题,他日敢言于报称。
谢丰祭酒赵司业启 北宋 · 邹浩
分职泮宫,初无誉问;
奏书天陛,骤辱褒扬。
莫知所从,重以为愧。
国家恢崇学校,选置师儒,非徒表率乎豪英,因以扩充其器识。
虽化民成俗,未必皆变于古风;
而以道事君,或可仰裨于圣治。
就令官长,阅以岁年,傥灼见于贤能,遂亟闻于名氏。
故凡品目,必协公言。
岂伊一介之微,猥预八人之数。
溯龙门而愿进,未陪文举之步趋;
托邮置以输诚,复谢穆之之竿牍。
矧已绵于三载,曾何补于诸生。
分合黜幽,反蒙荐可。
此盖伏遇某官道惟善贷,心不遐遗。
助建明堂,亦兼收于󶿡楔;
参承大祭,岂无待于菁茅。
广推报国之谋,施及备员之士。
敢不勉尊名教,窃慕真儒。
并合纸上之陈言,本非夙志;
领略域中之大道,或在他时。
用袭人间,不惭门下。
谢翟司业启 北宋 · 邹浩
备员外邑,已逭诋诃;
献可中朝,更烦收录。
退惟幸事,但有腼颜。
伏念某托业儒流,脱身民伍。
才非文木,难回斤斧之心;
名类劳歌,不入簪绅之耳。
适会龙门之峻,并容鼠技之微。
早与诸生,同集楷模之内;
晚缘召试,独专藻鉴之私。
一为泮水之行,九换岁星之次。
衔恩未报,有志空存。
敢期还位于辟雍,重以抗章于旒冕。
坐令寡偶,不败几成。
此盖伏遇某官人以事君,道惟济物,谓世俗方趋于权势,故急在单家;
谓贤能必务于招延,故兼收曲士。
肆是品题之数,旧承许与之言。
非出干求,盖由恻隐。
已分相如引去,莫偿异日之城;
不图季子来归,自挂初心之剑,既椎轮而创始,又推毂以成终。
功无慊于为山,择有殊于弃井。
敢不视其所以,钦乃攸司。
尝于黄卷之中,备见昔人之故辙;
愿以白圭之志,永为涉世之元龟。
庶几万一于真儒,少答再三之宠惠。
贺苏丞相启 北宋 · 邹浩
伏审妙简帝心,显升宰路,白麻诞布,黔首交欣。
窃以汉盛孝文,贾谊未忘于出涕;
唐推贞观,马周犹为之兴嗟。
盖深忧常伏于隐微,而致理必思于长久,用能有济,以冒无疆。
维时真人,绍隆宝构,历鉴百王之躅,远追二帝之风。
持盈守成,固已严于操术;
防微杜渐,方有赖于同寅。
故宜命世之贤,来相兴隆之运。
恭以某官楷模天宇,冠冕儒宗。
读书五车,曾不忘于心;
落笔千牍,若借书于手。
为今武库,振古元龟。
世或殊涂,争以景山为通介;
道惟一致,自全伯始之中庸。
蚤识拔于圣神,久回旋于内外。
隼旟龙节,清流日冀其来归;
凤阁鸾台,公议共嗟其萦滞。
孰测上穹之意,曲为授任之谋。
驰骛聪明,多甘井之先竭;
安恬义命,独大器之晚成。
遂由纲辖之联,峻陟钧衡之重。
纳君于道,继为宋室之良臣;
开国以还,首作苏门之宰相。
力绍周唐之家法,比隆稷契之勋名。
若稽治忽之原,视听声形之表,凡干社稷,预入经纶。
将见号寒啼饥,罔一夫之不获;
进贤退恶,俾四海以无虞。
阴阳协序以成和,戎狄投戈而纳贡。
不擅一时之誉,直图万世之安。
无愧紫宸,永光青史。
某性非语上,学愧知新。
宿窥夫子之墙,曾动老聃之眄。
扫门求进,虽无魏勃之机心;
称咏得贤,犹有王褒之故事。
怅西州之匏系,溯东阁以天遥,莫谐接武于宾行,徒贺扬廷之制下。
谢胡右丞启 北宋 · 邹浩
江都旷职,既逃警众之刑;
长社备员,复据横经之席。
拜恩优渥,抚己惊惭。
窃惟平治之时,亟敦政教之本。
京师首善,辟雍丕变于兴王;
遐迩承流,泮水遂严于列辟。
集一国之善士,阐六艺之微言。
爰逮颛门离合之书,与夫历世昌衰之迹,皆欲甄明其得失,用以博洽其见闻。
庶器业之兼隆,获贤能之继出。
化民成俗,岂徒风动于一方;
以道事君,或至泽加于四海。
所期如此,设官实难。
必须豪杰之材,始称楷模之任。
某幼不岐嶷,长更冥顽。
挟策读书,素乏解颐之说;
舐笔和墨,竟无遗纸之词。
窃妄意于攀龙,故服勤于刻鹄。
夜而计过,惧多愧于幽明;
义以束身,敢自荒于廉耻?
顷类涂羹之戏,冒登桂籍之荣。
歛板阶墀,未施劳于剧邑;
曳裾庠序,俄掌教于名藩。
化藿蠋以何能,但社鼷之有托。
坐縻三岁,讫无最之可书;
移宰一同,方待次而为治。
岂期旧物,荐及鲰生,舍民社倥偬之繁,从敩学优游之乐。
况今妙简,尤号清明,以文行荐者虽曰甚多,中师儒选者盖亦无几。
胡为望外,辄在数中?
此盖伏遇某官卓荦人间,表仪天下。
昔潜一室,志已熟于经纶;
今处四邻,恩遂周于动植。
曾是衣冠之系,适同桑梓之邦。
去越犹喜于似人,居楚宁忘于用赵。
以许允之典选,且取于乡;
在贻逊之当朝,肯遗于旧?
是致瓦砾之贱,亦蒙陶冶之私。
某敢不益励初心,务崇名教!
彼我相长,苟脱迹于敝人;
穷通自如,冀比肩于善士。
仰酬盛德,决在异时。
谢绛州李大夫启 北宋 · 邹浩
比者到吏部,伏审知府大夫任淮南运使日,曾奏举某充职官、亲民任使,某今来遂获移带上项处所者。
收之人后,实出至公;
默以名闻,尤为高义。
荷推扬之特达,增惭惧以无穷。
窃惟近世之荐人,殆以私计而成俗。
愿售者或求而莫获,不求则真贤鲜遇于知音;
抗章者必显以为言,不显则厚意反疑于虚发。
由之寝久,习以相安,其弊因缘而生,所为益甚于昔。
奸谀自献,岂殊清旦之攫金;
徵索继来,全类交易而为市。
既无以副刺举之责,又何从观远近之臣?
此士风所以陵夷,而识者为之泣下。
傥非力图于救弊,孰能拔异于斯时?
爰有可人,以当殊愿。
如某者萎蕤弱质,轮囷弃材。
附凤攀龙,虽望期于远到;
画虎刻鹄,几取笑于无成。
朅来淮海之邦,叨据师儒之席,旋由幸会,遂托庇庥。
属帅坐之遽移,烦使车之暂摄。
每获随行而望履,未尝请间以曳裾。
卷舌众中,分作不鸣之雁;
栖身部下,仅若相忘之鱼。
甘枲难献于乡豪,苦李宜遗于道侧。
敢期误听,特赐荐论。
不必邹阳之上书,自辱李膺之见赏。
当年莫测,它日乃知。
夫何衡鉴之私,迥出等伦之右?
此盖伏遇某官道存兼济,志务曲成。
馀润旁滋,足比灵河之千里;
清阴远布,宁数大木之百围。
况性全于至明,更坐照于万物,寻天文而发丰城之宝剑,振车铎而得崇业之黄钟。
虽居󶿡楔之微,亦罔斧斤之弃。
是致题品,猥及寒微。
张子孺之迁郎功,阳拒其请;
周伯仁之全王氏,阴解其危。
曾无迹之可窥,亘方来而专美。
小以大喻,彼适此同。
受恩信出于非常,求称愈难于自致。
某敢不潜心名教,昂首风尘!
体圭璧之无瑕,慕松筠之有节。
克殊小道,允底大成。
移孝为忠,或奋天衢之末;
舍生徇义,免贻书簏之讥。
不为君子之罪人,兹乃门墙之报德。
代钱济明谢苏内翰启 北宋 · 邹浩
久于迁调,固分所宜;
跻以文阶,在恩非据。
省叨尘之过甚,憎愧惧以居多。
伏念某蕞尔弱材,冥然寡识,素乏王生之誉,殆成逢氏之迷。
幸《诗》、《礼》之备闻,知箕裘之当习。
三冬是竞,尝继晷以焚膏;
五技虽微,肯直寻而枉尺?
从扰扰簿书之内,亦拳拳贤哲之思。
恨异代而莫逢,揽遗编而窃叹。
况同斯世,有如我公,尤以瞻言,极于劳止。
初犹文举,拟登元礼之门;
旋类庚桑,猥预老聃之役。
侍竹林之高会,倾玉麈之清谈。
虽坐井以观天,冀绝潢而至海。
更烦刻画,曲赐品题。
非仲尼之明,孰察子长之罪;
惟晏婴之德,能援石父之危。
积年瑕疵,一日洗涤,乃自删修之职,获沾迁陟之荣。
正怀无补以干诛,遽尔非常而拜命。
此盖伏遇某官荷天大任,为民先知。
学富惠施之五车,才迈正平之一鹗。
言惟救弊,妙药石之所攻;
志在尊君,挺松筠之不变。
缘邅回于时命,顷流落于江湖。
太白溪边,邀月同醉;
屈原泽畔,散发行吟。
曾无憔悴之容,自适盈虚之数。
属宣帝之欲见贾谊,而苍生之望起谢安,遂即赐环,委以持橐。
俄膺内相之选,实为真宰之储。
方且汲汲求才,勤勤接士。
谓来绝足,宜朽骨以先收;
思得武夫,虽怒蛙而犹式。
是致无用,亦皆有成。
异时严君,最辱推扬之助;
今兹贱息,又蒙生育之私。
荣萃一门,恩深九地。
谨当体席侧常闻之教,敦儒生所急之方。
造次于斯,穷通自若。
庶家声之不坠,酬德施之难忘。
代钱济明谢敕局详定启 北宋 · 邹浩
涓埃奚补,宜难逭于黜幽;
雨露博施,遽获从于改秩。
自知明甚,外顾赧然。
伏念某赋性朱愚,降材朴樕,是谓中人以下,岂如上智不移。
授以一经,夙被过庭之训;
动以五事,灼知持己之方。
窃蚁慕于圣贤,耻雷同于世俗。
区区道学,勉勉竞辰。
荫先子之馀恩,误明时之见录。
纷纭百里,荐更赞佐之劳;
荏苒十年,竟乏猷为之效。
属缺员于删定,辱诸公之荐扬,越由冗散之中,参预讨论之末。
朝夕所事,皆生平师仰之神;
道义是闻,实不肖成就之日。
有如此幸,它何足云。
敢冀弥年,更沾优泽,脱折腰之选调,易寄禄之新阶。
苟无所因,焉能自致?
此盖伏遇某官受天间气,为时真儒,学穷道德之原,识判神明之隐。
文章落笔,揖游夏以争驰;
事业当官,体夔龙而有作。
早结凝旒之眷,久为绵宇所倾。
伫见匪朝,入调元化。
方且屈体下士,诚意搜才,在铢称寸度之可施,皆山纳海涵而不拒。
致兹孱弱,亦获迁升。
载惟异时,尝干严宪,深察其不辜之实,力置于无过之乡。
昔比叔山,徒知存于尊足;
今如石父,重蒙解于左骖。
得以自完,因而有立。
衔恩至此,求称谓何?
敢不金石此心,冰霜所履。
老当益壮,肯甘四五十而无闻?
义苟可为,虽以千万人而吾往。
果不得罪于名教,是为报德于生成。
代钱济明谢执政启 北宋 · 邹浩
犬马虽微,岂有裨于分职;
乾坤洪造,遽获改于新阶。
拜命优隆,抚躬悚愧。
伏念某材非经济,性实颛蒙。
徒立志之素刚,耻见贤而不逮。
虚心承教,况渐渍于义方;
歛板效官,肯泯沦于世习?
庶几自奋,不愧前闻。
驱驰十载之馀,泯灭一毫之补。
因时核实,已逃废黜之严;
择士修书,旋预讨论之末。
自知明甚,人言谓何。
敢期幸会之殊,更沐迁升之宠。
引驽材而取道,岂无鞭策之私;
揉聚块以成形,实自甄陶之力。
此盖伏遇某官受天所赋,配时而生。
纳无外于量中,洞未萌于识表。
致君泽物,不徒发于空言;
伟绩闳休,期远追于治古。
自结重瞳之眷,久为万国所倾。
果以殊勋,入调元化。
都俞堂陛之上,经纶霄壤之间。
伊尹起莘,矜一夫之不获;
周公在位,致四海以无虞。
是以至愚,亦蒙博施。
力洗疵瑕之迹,曲崇长养之方。
恩极高深,言难拟议。
敢不覃思名教,允蹈儒规。
言行兼修,无歉士人之出处;
初终自是,或逃君子之讥评。
非以沽名,是为图报。
代孙扬休谢改官启 北宋 · 邹浩
铢称寸度,偶应格于铨曹;
山纳海涵,遂脱身于选调。
仰承宠渥,俯极惊惭。
伏念某龌龊鲰生,凋○冷族,志本期于附骥,学反类于屠龙。
运适半千,辄意弹冠之幸;
年踰三十,始叨擢桂之荣。
誓戮力以当官,肯辞难而旷职!
求逭吹竽之滥,且为累土之资。
造事而穷,乃踵北宫之不遇;
在邦必达,空怀先圣之格言。
崎岖二纪之中,汩没一同之佐。
岂无苏君之田二顷,亦有扬子之宅一区。
松菊未衰,宜赋陶潜之去;
莼鲈在念,盍成张翰之归。
侣猿鹤以忘形,娱琴书以卒岁。
其如夙愿,欲以奉亲。
至行曾参,犹得禄而喜甚;
真言毛义,尚捧檄以欣然。
忘校进于亨衢,甘强颜于卑位。
久沾天泽,以安素发之情;
冒陟文阶,敢冀清时之选?
况今总核,比旧周详,外严刺举之权,中谨原省之制。
造庭而见,通岁才满于百员;
寄食以须,屈指动縻于半载。
苟纤疵之可擿,信无策以能逃。
夫何困蹇之馀,获预迁升之数?
扪心自揣,肯首知因。
此盖伏遇某官才负纵横,识周隐显。
力造圣人之道,优为君子之儒。
功业致身,已章章于天下;
吐握待士,更汲汲于人间。
顾子羔之素愚,乏孟嘉之小异,亦蒙矜悯,曲赐荐论,使其奋发于仕途,是以叨尘于今日。
戴恩殊厚,图报奈何。
某敢不戒于二三,惟常德之是蹈;
半于九十,思末路之尤艰。
庶收晚盖之功,以答先容之赐。
谢徐仲车先生启 北宋 · 邹浩
冥顽后进,畏慕高风。
实有岁时,愿执老聃之役;
出于天幸,获登孔子之门。
岂意谦光,重贻诲翰。
感惭交至,剖列奚穷。
回贺除右正言启 北宋 · 邹浩
叨进宸俞,冒跻谏列,重惟侥倖,倍积兢惶。
伏念某孤苦馀生,衰颓夙志,分绝官荣之望,勉为亲养之求。
敢期误恩,擢以不次。
奉宣室之问,本非贾谊之才;
起徒步之间,几有马周之遇。
靖言所自,岂不知归。
此盖伏遇某官仁以存心,善惟举类,力借吹嘘之助,曲成任使之阶。
是致七人,躐收一介。
蟠木为万乘之器,既已荷于先容;
驽马穷千里之涂,敢自忘于十驾。
方图贡问,遽辱贻笺。
永惟谦德之隆,尤剧懦衷之感。
其为悃愊,曷既敷宣。
袁州与监司启 北宋 · 邹浩
脱身岭表,就职江西,窃惟罪戾之馀,适处庇庥之下,事踰素愿,感极懦衷。
伏念某昨以狂愚,昧于谏诤,冒雷霆之不测,宜鈇钺之难逃。
尚荷深慈,特从轻比。
既曲全其首领,姑投窜于炎荒。
然在新州,最为恶地,飓凌空而飞瓦,瘴暝昼以成烟。
水接阳春,不终朝而变五色;
候殊岭北,几一日而更四时。
虽是居人,亦多沉疾,而况负罪至此,杜门莫交。
顾形影以自怜,念庭闱之远隔。
前瞻二相,委魂气以何归;
退省馀生,能岁时之几许。
岂谓乾坤之泽,普沾动植之微,忽自羁流,亟蒙甄复。
不但羸躯之可保,更谐仁政之依归。
此盖伏遇某官志务曲成,功存善贷,协赞惟新之化,沛宣莫大之恩。
欢声载溢于提封,和气倏移于邻路。
致兹侥倖,迥出比伦。
托广厦以居身,既安其所;
法乘田而修职,敢怠于勤?
庶循责实之规,用对涤瑕之赐。
与提举启 北宋 · 邹浩
脱身岭表,还职省中,越从罪戾之馀,荐沐圣人之造。
靖言侥倖,厥有夤缘。
此盖伏遇某官仁以存心,善惟举类,曲借先容之力,助成晚盖之功。
是致冥顽,亟叨召擢。
微生抱疾,既逃瘴疠之虞;
慈母垂年,复遂晨昏之养。
未知报称,方切忧惶。
敢图谦德之隆,特有诲函之赐!
其为感愧,曷既敷宣。
谢中书舍人启(1101年) 北宋 · 邹浩
秉笔螭坳,未知报称;
演纶凤阁,亟此超踰。
既成命之莫回,跼微躬而增腼。
窃以隆社稷之福者,莫先乎求士;
为邦家之光者,尤在乎得贤。
矧居侍从之官,仍处深严之地,预闻机要,参掌命书。
苟非四海之豪英,曷副一时之公议?
询谋至慎,今昔攸同。
如某者才慊中流,学惭上达,徒以遭逢之异,尝叨供奉之班。
蝼蚁何知,尚有君臣之义;
驽骀虽钝,岂无刍粟之私。
勉自罄于愚忠,竟莫裨于至治。
分甘遐外,望绝生全。
属圣仁之勃兴,脱瘴氛而收用,未逾一岁,忽已五迁。
敢期清切之除,更冒褒扬之宠。
靖言侥倖,厥有夤缘。
此盖伏遇某官公天下以为心,妙环中而应物,曲尽上臣之道,用纾侧席之勤。
众正之路既开,太平之基自立,致兹凡陋,躐厕高华。
某敢不思所以然,务其大者!
初心固在,虽没齿而不移:来效可图,誓捐躯而必往。
庶无愧怍,少答生成。
回贺中书舍人启 北宋 · 邹浩
叨奉制恩,躐跻词掖,亟冒非常之数,深虞不称之议。
盖鼓万国以从风,必资乎温诰;
押六司而佐治,尤赖乎嘉谋。
方圣明御极之时,乃贤否袭情之日。
岂伊固陋,误玷迁升。
靖言侥倖之殊,厥有夤缘之自。
此盖伏遇某官仁以存心,善惟举类,夙致推扬之力,助成遭遇之因。
曾修问之未遑,辱贻书之先及。
永惟谦厚,益用感铭。
与李君行学士启 北宋 · 邹浩
伏审光奉宸恩,荣趋策府,一时多士,四面承风。
伏惟欣慰。
恭以某官举自逸民,仕惟行义,文章盖其馀事,器识端如古人。
富贵何心,未厌西山之饿;
蒿莱歛迹,肯为魏阙之游。
伟上圣之储休,集真贤而待用,遂由疏外,亟被褒升。
行观夙志之昭明,不但陈编之是正。
属拘谒制,阻诣宾阶。
岂期谦德之隆,曲有诲函之赐。
其为感愧,莫尽形容。
与李仲益学士启 北宋 · 邹浩
伏审眷出宸心,荣跻策府,伏惟欣慰。
恭以某官天才秀逸,人望优隆,纳万古于胸中,动三辰于笔下。
右文在旦,方延海寓之英;
妙语留聪,遂入瀛洲之选。
惟时士类,悉偃风声,伫观台阁之翱翔,不但简编之是正。
未遑修问,遽沐贻笺。
重惟朴樕之微,过辱谦勤之赐。
其为愧荷,曷既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