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上李文授 南宋 · 张孝祥
某钦服参政名德,师表一世,家法修明,昆令季彊,而执事好学自立,又八龙之无双者也。
盖欲纳交,未敢耳。
昨从范道左右过相推与,颇倾意气,某何自得此,感慨不忘也。
属有谒制,无缘造门,休沐之日,愿赐临焉。
上监司 南宋 · 张孝祥
主上奖用仁术,敷求民瘼,故出节遣使,循行郡国,吏自二千石咸受察焉。
执事以通才正学,肃将明命,宣上德,纾下情,海山幽阻之民,如在辇毂。
嗣闻赏最,趣还汉京,发所蓄积,以裨遗忘。
幸甚。
某寒乡晚出,独学寡闻,备数省闱,日虞颠踬。
敢图误宠,擢置殿坳,靡获恳辞,若为称塞?
伏惟门下既已委曲推与,讫用臻此,复当药石倾尽,俾免于戾,幸也。
某伏蒙远遣骑吏,驰贶书塍,辞采绚丽,旨趣粹密,温其如德范之美,使人意消矣。
独爱忘其丑,褒称过情,藐然陋质,岂堪黼黻,愧感无以谕谢也。
上帅臣 南宋 · 张孝祥
长乐军府之盛,甲于诸镇,地以古雄,寄以远重。
某官櫜兜戟纛,长兹成师,兵政整暇,治道清净,隐然金汤,夷夏震叠。
伫观畴庸,归侍帷幄,丕振贤业,益尊主威。
幸甚!
幸甚!
上谢景思 南宋 · 张孝祥
属者某官会朝汉京,奉万年之觞,某数望见于殿门,虽接侍阔疏,然一瞻德范,固使人意消矣。
使节还台,坐阅弦晦,寤寐绪风,西乡独写。
某始学操笔时,侍御者固以文章议论为英俊称首,翱翔中都,风采暴然,今尔许时矣,而犹为此官,可为永叹。
上方兼览贤豪,追录勋旧,人门并用,非公谁宜?
行有里言也。
某待罪省闱,日增愧惧,岂期假宠,躐侍殿坳,此必诸公长者游谈过助,转而上闻,故有是也。
第独学寡陋,而冒论思之职,将何以称塞明诏?
惟无遐心而有以告之,又幸也。
某伏蒙遣骑驰贶华缄,粲然黼黻,下贲孱懦,斯荣也,祗以重其愧也。
不腆之文,谨以荐意,匪敢为报,愿赐观焉。
上赵南安 南宋 · 张孝祥
执事以诸王孙与寒畯角逐,取科第,赴事功,今五十年矣,而犹为二千石,公论称屈。
时方急贤,公卿荐引无虚日,即有里言也。
兹承积阀阅,赐三品服章,服与德对,是可贵也。
无缘叙庆,但切驰情。
与妙喜 南宋 · 张孝祥
贤上人归,具书因循,久不嗣问,瞻仰良极。
即日不审何如?
伏惟于慈悲愿海为大津梁,清凉宝山散甘露雨,有识无识,随见随闻,悉皆济度,悉皆解脱。
弟子无缘顶礼,徒勤善颂。
谨状。
谢左相送御书奖谕 南宋 · 张孝祥
某微贱不肖,早上辄冒斋斧之诛,敢以奖喻石刻为请,重蒙某官恩慈下及,即日分赐。
共惟圣君衮字之褒,所以发挥元宰天人精粹之学,昭示万世。
某何者,乃于私家获藏别本,荣光焜耀,里巷增辉。
即容躬诣钧屏叙谢,仰祈钧照。
与左举善 南宋 · 张孝祥
先生在西湖烟雨中与南北两孱颜晤语,而小人坐尘海,此仙凡殊途也。
犹且寄声相劳苦,此意岂可忘哉!
明若得暇,当走隐居,又须遣西子浓抹而迎前,复淡妆则难行矣。
与汪季通 南宋 · 张孝祥
辞奉名诲,坐阅岁时,瞻溯卷卷,有怀莫写。
浙河东西可朝发而夕还也,书塍阙然,夫复何托?
独相与倾意气,则固若同席接膝之密。
颇亮此意否?
季通人物学术当亟登馆阁,而犹为此官,岂天将厚其所养,故迟之耶?
退食雍容,专意己事,涵泓演迤,不可涯涘,使人望而叹耳!
某蒙示书辞,甚厚,第笺启过礼,未敢祗命。
同年义均兄弟,而复有此耶?
岂如《上林》、《子虚》,姑藉此骋辞乎?
不然,则缪敬而欲其疏耳!
某不敢效执事之失,辄自削去,非简也。
自兹仍望以幅纸为约。
都吏部贤知贤也,某岂敢开荐口?
姑欲赞都公得士,继此当作记累左右。
上张侍郎 南宋 · 张孝祥
侍郎自布衣以道德文章师表天下,又卓然以公辅之望归先生者馀三十年矣。
大而不容身,屡挫而道益伸,今虽里门宴居,朝野善类恃公以为主盟。
敢乞精护寝兴,垂副蕲乡。
某童无所识,皎然此心,愿以身自托于门下,庶几不为小人之归。
惟古者弟子所以承师之义,未尝以书传也。
今乃一再拜教,溢于笺翰,顾皆非某所宜得于先生者,盖未尝承颜接辞,则宜先生之不知某也。
先生傥有收拾之意,继今以往,请受命。
磨勘谨驰纳,初欲就此积阅,再下朝奉郎,既料理矣。
而来使踵门,云先生今受告,当以表谢,索此书亟。
某不敢复留,文书复来,愿以见诿也。
上兴国章守 南宋 · 张孝祥
某皇恐,春夏之间,使者会朝汉京,某数以望见为快。
弥时旷于驰问,坐有倾溯。
所临远在江表,介于大都,隐然为长雄者,以人重也。
方今急贤,计有里言,惟冀崇卫,以须召节。
与吴尉 南宋 · 张孝祥
某获与春卿同登科第,又得从执事游,虽未暇朝夕晤言,然意气相倾,则如平生驩矣。
瑰伟之辞,永以为好,时一把玩,如见德人也。
何当再集,溯风独写。
执事潜心正学,志其远大,至于翰墨馀事,犹超轶绝尘如此,真吾党之士所敬畏者。
而损书云云,猥相俎豆,大过所望,又不敢辞,有愧而已。
匆匆修报,言不尽意。
与臧宰 南宋 · 张孝祥
洪左史于人谨许可,独称执事之贤不容口,士大夫黟来者,又皆道抚字慈惠之美,愿托从游久矣。
何当胥会,溯风独写。
朝廷方留意县六百石,戒饬奉使典州,使以最闻。
有如治行,正当举以应诏,何尚未闻也!
与张仲固 南宋 · 张孝祥
某昨者公在宝婺,一书往来,久不嗣音,但有愧怅。
某疏远,忽蒙恩除,躐据通津,此鼓钟飨鶢鶋也,岂平生故人揄扬过实,转而上闻耶?
贻书甚宠,尤见交游相予之意,独以颂不以规,非所望耳。
薄遽未尽谢意,伏惟恕察。
大资政归老于家,子弟固将宠焉,矧某官学行志业自为群儒称首,儒先学宿,皆所推让,其擢用固无疑矣。
而召节尚稽,所未谕也。
代揔得居士与魏彦诚 南宋 · 张孝祥
某请违德谊,欲忘岁月,昨者执事初还位著,驰书赞喜。
伏蒙报教,所以崇笃眷抚之意,溢于笺牍,区区感铭。
属鼠辈聚寇光、黄之间,被旨督捕,孟冬首途,此月既望乃归。
坐此疏于嗣间,顾尊乡之心则不然也。
伏冀垂察。
主上深念淮壖之民,生聚教训有年数矣,而疲瘵之俗,迄今未苏,乃眷北顾,以执事专刺举抚绥之任。
伏惟开济之资,追绍前辈,岂弟之政,为时吏师,敛而施之一方,直馀事耳。
而某也乃得分末光,丐馀润,以免于戾,其何幸如之?
伏惟财幸!
上徐给事 南宋 · 张孝祥
某皇恐死罪,因循遂疏问讯,但得之往来之人,先生既遂雅志,意况益佳,微恙滋以平复,父子相视喜慰,抃跃一再。
从养正书中获闻动静,尤以释怀。
即日秋气凄厉,恭惟宴坐观物,神扶耆寿,台候万福。
天子倾心以须,大老引疾屡辞,迄遂挂冠之高,枢极久虚,人望弥属,愿臻六气之和,以俟黄麻之告也。
某为郡既无善状,而水灾横被数州,一目千里,饥民不沟壑即为盗必矣。
控请于朝,乞阁官税,既荷恩许,但常平帑廪已竭,仰哺之人无数,去麦秋甚远,其将何以济此也?
边报无它,吴中亦复觖秋田之望,奈何!
亲庭已自具书,侍见未期,伏乞导迎鸿祉,倚须枋用。
上贺参政(1159年11月) 南宋 · 张孝祥
仲冬之月,尝具劄子仰干钧听,负罪屏处,不敢时以姓名自达。
惟是区区尊依盛德,慕用恩纪,朝夕于心,未始间断。
岁律行尽,恭惟旄麾在道,天相忠贤,钧候动止万福。
参政先生全名高节照映夷夏,扬历三朝,圣天子深所倚赖,肆攽明命,往聘殊邻,将使中原遗老,瞻望马首,益坚思宋之心,天下幸甚!
某出入门阑,积有年数,独恨不得充傔从,效奔走,引睇行府,神爽飞驰。
政此苦寒,敢乞为宗社生灵加卫启处,亟听来归。
大人昨蒙朝廷委捕黄贼,今遂擒馘而归。
但日来所闻北耗,政尔纷纷,伏想庙算自定,应之有馀。
某官归期必在三月,载笔为谁?
或云曾中躬亦在行途中,可以陪燕谭也。
子云近尝得书,尝至舟次迎拜否?
上徐左司(1161年) 南宋 · 张孝祥
某自顷拜书,候使节之归,旋即侍亲来宣城,异县客寄,忧虞万端,杜门不敢与人事接,是故久疏遣问。
忽拜真帖之贶,亹亹数百千言,骈珠叠璧,窭人之所未识,又得之于留落放废、众人躏藉之馀,有怀感著,当如何哉!
麦秋欲晴,既晴辄雨,不审去天尺五,台候起居复何如?
伏惟参釐万微,嘉政美泽,阴被宇内,宜有福祥来相君子。
某屏迹诸况如前所云,但得水菽足以养亲,藜藿足以蓄妻子,无诸病则已。
官屋虽敝,然某遂假以为逐臣之居,恐复有以为罪者。
环视茫然,不知所计,长者将何以教之也?
弥纶中台,亦既更岁,华问休畅,善类引望大用,犹稽此何为耶?
吾侪小人,尤日日以冀也。
长公浙西之除,直为归觐之阶耳。
方丈比得书,手足之戚殊不能堪,畿右之行得免,长者必赐调护也。
瞻望云霄,邈然未有侍见之日,仰乞为斯文崇养,亟闻除目之播。
某乡来奏记,已而邮筒拜初冬所下教,政以大人去官,因循不办治报,愧惕。
汉北之还,闻诸道涂,长者尽得其要领,以复于上,伏想庙论必已制胜于万全,然则在我之策,孰为之先耶?
往者大人效官边鄙,二年其久,虏之情伪,知之为详,屡以所见闻于朝,独以疏远不赐省察耳。
今兹放逐,尚口乃穷,岂敢复有云也!
诸贤辐凑来廷,强国尊主,真成馀事。
如某辈得一廛躬耕,自食其力,父子团栾,毕命丘樊,它何敢知耶?
伏惟长者尚怜其情而照之。
上刘两府 南宋 · 张孝祥
某幸甚,昨者江行,遂获进拜棨戟,恭惟领军开府相公道德勋业蟠际天地,内洽草木,外薄夷虏,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况珠幢玉节,奉诏东下,先声所暨,山川震叠,宾客如云,冠盖相望,士于兹时蕲一望尘而拜,犹恐无因而至前。
某也晚出不肖,又方放弃湖海,持剡修谒,亟蒙赐见,温颜顾接,已过涯分,既又亲屈英衮,从以千骑,访之于寂寞无人之境。
经纶之成谋,宏济之英略,开示䌷绎,了无疑间,卓乎伟哉,弗可及已!
尝病兹世峨冠结绶,车载斗量,皆龊龊为身谋,不足与共事,无强人意者。
自承侍相公以来,于今十日,窃自庆抃,乃知名世笃生人杰,湛乎渊渟,崒乎岳峙,至于得时而行,雷厉风飞,桑荫不徙,大功克建,则亦敛然退托于不能之地,弗以一毫留胸次,求之古昔有道之士,从容应世如此耳。
即日不审次舍何地?
上思见公,与百执□□□士女望公之来,何啻渴饥,恭想小留镇江,亟以介圭去朝帝所。
区区有怀,顾非笔舌所能宣尽,姑致归乡之意,仰冀怜察。
代揔得居士与叶参政(1160年7月) 南宋 · 张孝祥
某仰惟相公昨者登贰西府,有识之士固已相庆,知相公非苟富贵者,得时而行,必大有以慰中外之心。
既而又相庆曰:「虏之情伪深矣,相公亲涉其庭,且究知之,将为上尽言」。
于是相公来归,天下倾耳以听。
乃七月丁酉,相公进长枢庭,而邮置所传相公避逊之章,所以复于上者,盖卓然以今日之事自任。
又传闻相公归自北鄙,即于昕朝力陈机会之不可失,黠虏包藏,宜深为备。
天听既回,国势自尊,帷幄所筹,罔不慰惬。
社稷幸甚!
生灵幸甚!
窃谓朝廷狃于和议将二十年,小大之臣以兵为讳,军政不修,边备阙然,长淮千里,东南恃以为藩篱者,一切置之度外,而彼犬羊之聚,鏖凶啸毒,未尝南乡而忘我。
自去春榷场废,朝廷始耸然知虏意之所在,将深图之。
而上下议论或未然,一日复一日,又至于今。
今事迫矣,天其或者将遂悔祸,贻我宋中兴之基于万斯年,用是降大任于相公,当是责也。
左丞相汤公忠贯日月,精虑微一,食息之顷,未尝不忧念国家,未尝不垂意人物,而往时诸贤,人各有心,或未知同寅协恭,以济鸿业。
今天付相公以此事,上意如此,天意如此,相公之与汤公,讵可不深鉴往事,惟和惟一,以共图休功也哉!
伏惟相公深念之。
饥者易食,渴者易饮,中原之人困于暴虐,困于旱蝗,困于力役,死者比屋矣。
遗民思宋之心,如遭水火而望救援,其势已急,千载一时,间不容发,伏惟相公深念之。
绍兴初,诸将用兵淮上,亳、泗、徐、沂之人,箪食壶浆以迎我师。
师退,虏复取之,即尽屠其人以泄愤怒。
然民终不悔,它日我师至焉,其迎我如初。
去冬蒋州王俊但假托本朝名字,淮北之人信以为然,自蔡、颍至于河北,尅期响应。
会俊败获,事虽不克,然以此可见吾民之心。
今我以一旅之众渡淮,则彼之锄耰棘矜皆为吾用,建瓴破竹,莫捷于此,独恐朝廷惮于先发耳!
伏惟相公深念之。
王、戚、李三将忠勇自力,义无返顾,然发纵指示,必惟其人,宜得大臣一其节制。
事当豫定,若必待赤白囊至而后为之应,将无及矣!
伏惟相公深念之。
今日议事之臣玩岁愒日,以相公与左丞相之所建立为不然者,以十人而九。
秋冬之交,虏或未动,则是议者必杂然谓边头本无事,汤公、叶公过为之谋。
又将自怠以弛吾备,以挫奋义者之心,患将益深,悔且噬脐,伏惟相公深念之。
某忧患摧伤之馀,所欠一死,登相公之门,盖自蚤岁,晚节末路,获备使令,受任之地,寔在穷边,平生志愿,庶其少见于此。
去岁单车赴古蒋,适丁互市之变,已而蒙恩摄帅除漕。
某生长淮甸,知虏之情必不但已,日夜究心,心思为之惫。
盖尝缕缕白之庙堂,至于十数,丞相汤公深以为当,然而某人微望轻,动辄龃龉,或者反以为罪,坐糜岁月,徒自慨叹。
今者相公既专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父子百口,毕命驱驰,指天誓心,罔有二事,伏惟相公怜而察之。
伏纸不胜忠愤激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