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乞寝罢石全彬陈乞入内副都知等事状 北宋 · 赵抃
臣伏睹已降敕命,除石全彬授宫苑使、利州观察使,仍与观察留后请受。
宠数便蕃,固已加等。
今又闻全彬未即祗受,别更攀援体例,妄行陈乞职任。
窃缘全彬自管勾温成皇后葬礼以来,朝廷重叠赐与不少。
今其事毕,复乃优转官序。
岂宜略不知足,尚肆侥求?
中外闻之,喧沸嗟骇。
臣愚欲望陛下特降圣旨指挥,石全彬且依前敕处分。
所是今来别有陈乞入内副都知等事,一切并赐寝罢。
乞下淮南路应人户买扑酒坊课利许令只纳见钱状(十二月一日) 北宋 · 赵抃
臣窃见诸路州军系官监酒场,许人户认最高课额买扑趁辨,送纳官钱,于公大为利益者。
以其能减省官中米曲物料,并监专兵夫请受一切费用,而得月入净利钱。
独淮南一路买扑坊场,最为浩瀚。
只自皇祐二年后,本路转运司擘画,令酒坊人户将课利见钱变转作米麦,每一㪷于市价上明减下三二十文科折,赴逐州仓送纳。
其所定斛㪷价利,既已大段亏损人户,及乎输纳之际,不惟倍备脚乘,例用加耗量入,以此縻费,几及一倍。
遂使近年真、扬、濠、泗等州酒户,破竭家产,陪纳官钱,负欠积压,须至闭罢不免。
官中却自开沽,重成劳费。
此其无他,盖向时漕司见一时之利,而忘久长之计耳。
是则前日所得者寡,而今日所失者多矣。
臣愚欲乞朝廷特降指挥下淮南路,应人户所买扑官酒坊,见今未曾闭罢者,许令依旧将课利只纳一色见钱入官,所贵公私久远利济。
论宰臣从人捶杀妇人乞下开封府勘鞠状(十二月九日) 北宋 · 赵抃
臣窃闻开封府昨有妇人一名,被宰臣下导从人以他物击损头骨,自宋门街传送出曹门外,系所由崔成等交割,至护国院侧致命身死。
已曾差官检覆,经今仅及半年,其本县并不画时追勘申解,却只监勒地分耆壮出外迤逦寻究,显是有所顾避,乃欲拖延岁月。
伏缘性命事重,岂容京辇之下,白日无故捶杀平人?
枉滥如此,官方不为理雪,深可痛愤!
伏望陛下特赐指挥下本府勾追干连人,送所司勘鞠,庶几冤命有归,以召和气。
乞罢孙惟忠充高阳关兵马钤辖状(十二月十二日) 北宋 · 赵抃
臣伏闻差孙惟忠充高阳关路兵马钤辖,仍转使名。
窃缘惟忠历官以来,过犯不少,一次勒停,一次编管,一次冲替;
近自杭州都监,又经体量降黜。
今来既得黄河都大提举差遣未久,何乃骤膺升陟任用,又即优改官资?
如此,则是有过无功之人,翻得不次酬赏,通巧佞之路,开侥倖之门。
外议纷纭,皆以谓惟忠要结权贵,密行请托。
此风遂炽,大为不可。
臣愚欲望陛下特赐指挥,寝罢惟忠新授恩命,亦沮恶劝善之一端也。
乞止绝高齐等出入权要之门劄子(十二月十五日) 北宋 · 赵抃
臣窃以司天台之局,其星辰变异、气候差殊、岁时吉凶、人事休咎,居是职者,无不尽知,国家固宜慎密而防闲之也。
近闻高齐、苗达等辈,多于权要臣寮之门,出入无节,深属不便。
臣欲乞朝廷特赐指挥,检会司天台元初约束条贯,严行止绝,免致惑众生事。
乞牵复陆经旧职劄子 北宋 · 赵抃
臣伏见大理寺丞陆经顷因乡里借钱并与官员聚会等公事,勘断止得杖一百罪,又已该赦释放。
当时有勘官王翼于事外上言诬搆,遂贬经袁州。
十年江淮,六次恩赦,子母万里,今始生还。
同时被谪之人,例各仍旧职任,惟经未蒙牵复。
前后累有近臣奏雪,惜其遗才。
昨闻已降圣旨下审官院,与除江南小处通判,仅已涉岁。
本院止今都未有阙,食贫羁旅,深可悯恤。
其人为性恬退,未尝自陈。
臣若不言,则至公之朝,无由知此冤滞,甚伤和气。
臣伏望圣慈特赐推恩,牵复旧职,或与江淮两浙路分一州郡合入差遣,所以伸无辜、劝自新也。
论三路选差状 北宋 · 赵抃
臣窃见审官院系选河东、河北、陕西三路亲民差遣,其官员曾犯私罪杖以上、公罪至徒者,更不预选。
缘今京朝官中员数至多,其间有偶曾犯上项公私罪,纵后来能改过自新,亦永不得预前路分任使,或虽是乡里,必也无由得归。
情有重轻,法宜矜恕。
臣伏睹明堂赦书节文,今后应系选差职任,令主判官审择人才,参校履历,不得以公私轻过,便隔选差。
如须合立定选格,即仰本院别行详定闻奏,乃是朝廷欲得任官之法,宽不遗才。
后来审官院却指定上项刑名,比旧益增阻碍。
臣愚欲乞所系三路选差去处,京朝官曾犯私罪徒以上、公罪至流、方许隔下。
只是于元降指挥内移换公私过内「杖、徒」二字为「徒、流」字外,别不冲改前后条贯。
伏望圣慈特赐指挥施行。
论宰臣陈执中家杖杀女使状(至和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北宋 · 赵抃
臣窃闻宰臣陈执中本家捶挞女使迎儿,致命身死,开封府见检覆行遣。
道路喧腾,群议各异:一云执中亲行杖楚,以至毙踣;
一云嬖妾阿张酷虐,用他物殴杀。
臣谓二者有一于此,执中不能无罪。
若女使本有过犯,自当送官断遣,岂宜肆匹夫之暴,失大臣之体,违朝廷之法,立私门之威?
若女使果为阿张所杀,自当擒赴所司,以正典刑,岂宜不恤人言,公为之庇?
夫正家而天下定,前训有之。
执中家不克正,而又伤害无辜,欲以此道居疑丞之任,陛下倚之,而望天下之治定,是犹却行而求前,何可得也!
顷年晏殊尝以笏击从人齿落,陛下不以殊东宫之旧,而轻天下之法,故即时罢殊枢密院,出知应天府。
今执中连绵病告,坚求乞骸,进无忠勤,退失家节。
伏望陛下特赐宸断,允其所请,罢免相位。
台鼎瞻望之地,宜择有贤德宰相,朝夕翊亮大政,则陛下垂拱仰成,无焦劳之念矣。
臣不胜区区为国纳忠之至。
按:年代据《长编》补。
乞勘鞫潭州官员分买客人珠子状(十二月二十六日) 北宋 · 赵抃
臣窃闻昨有广州姓戢客人一名,至潭州身死,随行有珠子约重五斤,元计价钱三千馀贯,却是知州任颛及本路转运判官李章并潭州官员等,只估作四百馀贯,分买入己。
后来客人本家经三司陈论,本司行遣追索到上件珠子讫。
所可骇者,亏价违条、买珠犯罪之人,各已转官移任,即不委所司,将此一件公事拖延一年,如何至今尚未见根鞫结绝?
臣欲乞圣慈特赐指挥,严切催促勘断施行,以警贪猥之吏。
乞罢周豫召试馆职状 北宋 · 赵抃
臣窃闻召周豫试充馆职。
缘豫素乏时才,兼无士誉。
在大名幕府日,以阿谀昵狎结人之知,故宰臣陈执中因而举奏。
夫朝廷待才用之地,馆阁实清要之局,凡预选者,号为登瀛,苟非其人,则公议不许。
伏望陛下特赐宸断,罢豫恩命,以破邪侥之党,激知耻之风。
乞差替齐廊勘劾宰臣陈执中家杖杀女使状(至和二年正月一日) 北宋 · 赵抃
臣伏闻已差太常少卿、直史馆齐廊勘宰臣陈执中家杖杀女使,本宅勾当人申报迎儿逃走病死不同等。
缘廊近患心脏不安,至今尚未痊损,推辨冤狱,须藉得人。
臣愚欲望圣慈特赐指挥,于台省或常参官中别选刚正强明、有心力臣寮一员,差替齐廊勘劾,所贵得见人命归著,人情不偏。
论灾异乞择相疏(正月二十一日) 北宋 · 赵抃
臣伏见自去年五月以来,妖星递见,仅及周稔,至今光耀未退。
此谷永所谓驰骋骤步,芒燄长短,所历奸犯,其为谪变,甚可畏也。
又去冬连今春,京东西路及陕右、川蜀诸郡,旱暵不雨,麦苗焦死。
民既艰食,寇攘必兴。
此京房所谓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其为灾沴,复可惧也。
迩来岠嵎山谷惊裂有声,他郡数处地亦震动,此伯阳所谓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盖土失其性,其为灾沴,益可骇也。
夫燮调阴阳者,三公之职。
天戒若曰:陛下左右辅弼,当得忠贤刚正之人为之,乃可以召至和之气,消未萌之祸。
不然,何以妖星谪变也,旱暵灾沴也,地震祥异也,三者咎应粲明,如是之著耶?
臣愚伏望陛下谨天之戒,应天以实,取天下公议与天下瞻望之所谓贤人君子者,陟之使居庙堂之上,责以三公四辅之事业,委注而仰成之。
若然,则阴阳以和,灾异以消,朝廷清明,夷狄畏服,太平之风,可翘足引领而待之也。
臣朝夕思虑,载惟择贤命相,系国家休戚治乱之本,伏愿陛下慎重之,然后发圣断,力行而不疑,则宗庙社稷之福,天下生灵之幸。
臣无任竭节纳忠、待罪屏营之至。
乞一就推究陈执中家使女海棠非理致命状 北宋 · 赵抃
臣窃见近者宰臣陈执中家杖杀女使迎儿事,见于嘉庆院勘劾次。
今又闻执中家有女使海棠一名,亦是非理致命。
今月八日,已系开封府差官检覆,本人身上箠决痕损不少。
道涂喧传,尽云因执中家嬖人阿张凌虐致死。
然则臧获虽贱,其如性命非轻,当与辩明,以伸冤滥。
臣职在弹举,不敢循默,以孤朝廷耳目之任。
伏望圣慈特赐指挥,下嘉庆院制勘所,以就推究海棠身死不明公事,亦所以示陛下明圣仁恕,不欲使一物失所之意也。
天下幸甚。
乞下陈执中发遣干连人状 北宋 · 赵抃
臣窃闻嘉庆院推勘公事勾追照證厮役等辈,宰臣陈执中公然占据,不即发遣。
缘诏狱之设,朝廷所以示无私于中外。
今若不摄干连之人执證照据,则法不得立,事不得明,冤不得伸,情不得尽。
若然,则不独曲挠国政,亦何以表至公于天下也?
臣愚欲伏望陛下特赐指挥下陈执中,凡制勘所勾追合要照證干连人等,须得画时发遣应付,贵免淹延诏狱,腾沸人情。
乞正陈执中之罪状 北宋 · 赵抃
臣近累次弹奏陈执中家杖杀女使迎儿,并海棠自缢、别有痕伤不明,及家声狼籍,屡在假告,占据奴隶,违拒诏狱等,未蒙指挥施行。
今窃闻制勘院更不依条追摄合要照證人,便乃只据单词隐忍而罢,不顾公议,但酬私恩,遂使众口沸腾,攸司举駮。
且法者祖宗之所继承,朝廷之所遵守,小足以律愆谬,大足以摧奸邪,用是以澄天下者久矣。
伏惟陛下以仁圣临御,不宜不慎惜之也。
今执中身为辅弼,手持权衡,狠愎任情,杀虐无罪。
始则得请制狱,即差近臣;
终则党占厮役,遂尔中辍。
奈何执中以一身之私,恃陛下之节,负陛下之寄,屈祖宗继承、朝廷遵守之法,可不念哉!
可不痛哉!
万一此后权臣复有犯法者,虽欲穷究推劾之,设若引以为例,则临时如何处置?
法不得立,自今日始矣。
臣愚伏望陛下发乾刚,出圣断,正执中之罪,决中外之疑,示天下之法,不为柄用之臣所屈挠也。
至如执中不学亡术,措置颠倒,引用邪佞,招延卜祝,私雠嫌隙,排斥良善,此等事则天下之所共闻,陛下之所洞晓,臣固不敢一一条奏,虑烦宸聪。
臣孤危之迹,待罪宪府,不识权要之难犯,不知刑祸之易招,唯意乃心报陛下之恩,一有补于朝廷,虽死无悔。
臣无任恳迫屏营之至。
乞罢免陈执中疏(至和二年二月十二日) 北宋 · 赵抃
臣近累次弹奏宰臣陈执中兴废制狱,乞正其罪。
尝言执中不学亡术,措置颠倒,引用邪佞,招延卜祝,私雠嫌隙,排斥良善,狠愎私情,家声狼籍之事。
伏恐陛下犹以臣言为虚,至今多日,未赐省纳。
臣若不概举一二,明白条陈,即是臣自为安全茍且之计,既负陛下耳目澄察之任,又得宪台瘝官失职之罪,故臣偷生惜死,不忍为也。
臣尝谓执中不学亡术者。
辅弼之任,须通古今,寡识少文,则取诮中外。
至如去年春正以后,制度礼法,率多非宜。
盖执中不知典故,惟务阿谀,荧惑宸聪,败坏国体。
又,祖宗朝除翰林学士,素有定制,岂宜过多。
今执中既不师古,又不询访博识之士,唯愚暗自用,遂除至七员。
此执中空疏,宜罢免者一也。
臣尝谓执中措置颠倒者。
朝廷差除,动守规范。
执中赏罚在手,率意卷笥。
至如刘湜自江宁府移知广州,最处烟瘴重难之地,而湜被命远行,待制之职仍旧;
及向传式自南京移知江宁府,既是优安近便之任,乃转传式龙图阁直学士;
又吴充、鞠真卿摘发礼院礼生代署文字等事,人吏则赎金免决,吴充、鞠真卿并降军垒。
此执中缪戾,宜罢免者二也。
臣尝谓执中引用邪佞者。
中外委寄,当择贤才;
馆阁清官,岂容憸巧?
而执中树恩私党,不顾公议,至如崔峄非次除给事中、移知郑州,郑州寻罢,而给事中不夺。
所以今来峄治执中之狱,依违中罢,以酬私恩。
又执中尝寄嬖人于周豫之家,而豫奸谄,受知执中,遂举豫召试馆职。
此执中朋附,宜罢免者三也。
臣尝谓执中招延卜祝者。
夫宰辅事业,圣君倚毗,宜为国家广纳贤善。
而执中之门,未尝待一俊杰,礼一才能。
所与器者,苗达、刘抃、刘希叟之徒;
所预坐者,普元、李宁、程惟象之辈。
奈何处台鼎之重,测候灾变,穷占吉凶,意将奚为,众所共骇!
此执中颇僻,宜罢免者四也。
臣尝谓执中私雠嫌隙者。
攸司之法,天下公共。
执中轻重出己,喜怒任权。
至如邵必知常州日,诖误决人徒刑,既自举觉,复会赦宥,又该去官迁官。
执中素所恶必,乃罢必开封府推官,落馆职降充邵武军监当。
后来有汀州石民英勘人使臣犯赃,杖背黥面,配广南牢城。
本家诉雪,悉是虚枉,却只降民英差遣。
以邵必比之民英,则民英所犯绝重,而断罪遂轻;
邵必所犯绝轻,而断罪反重。
缙绅议论至此,无不嗟愤扼腕。
此执中舞法,宜罢免者五也。
臣尝谓执中排斥良善者。
夫正人谠议,邦家之光。
执中阴险中伤,欲人杜口结舌。
吕景初、马遵、吴中复弹奏梁适,适既得罪,出知郑州。
吕景初辈随又逐去,有「行行及我」之语。
冯京疏言吴充、鞠真卿、刁约不当以无罪外黜,充等寻押发出门,又落冯京修起居注。
使朝廷有罪忠拒谏之名者,由执中也。
士夫喧哗,于今未息。
此执中嫉贤,宜罢免者六也。
臣尝谓执中狠愎任情者。
夫仁泽之及,昆虫不遗。
自陛下仁圣,临御三十馀年,常恐一物失所。
而执中人臣之家,恣行虐害。
虽臧获甚贱,亦性命不轻。
如女奴迎儿,才十三岁,既累行捶挞,从嬖人阿张之言,穷冬裸体,封缚手腕,绝其饮食,幽囚扃锁,遂致毙踣。
又海棠一名,因阿张打决逼胁,遍身伤痕,既而自缢身死。
后来又女使一名,髡发杖背,自经不殊,亦系开封府施行。
凡一月之内,残忍事发者三名。
前后幽冤,闻固不少,因而兴狱,寻自罢之。
厚颜复来,无所畏惮,三尺童子,亦悉鄙诮。
此执中酷虐,宜罢免者七也。
臣尝谓执中家声狼籍者。
夫正家刑国,明哲所为;
非礼能言,古今共耻。
执中帷簿丑秽,门梱混淆,放纵嬖人,信任胥吏,而又身贵室富,藏镪巨万,视姻族辈如行路人,虽其贫窘,不一毫赈恤。
缙绅语及,共所赧惭;
道途喧传,相与嗟唶。
此执中鄙恶,宜罢免者八也。
今执中有是可罢免八者,奈何不识廉耻,复欲居庙堂之上?
其意非他,是欲恩所未恩,雠所未雠,上损仁明,下快私忿而然尔。
方今天文谪见未退,朝廷纪纲未立,财用匮乏,官师众多,虏骄无厌,河决未复,兵伍冗惰,民力疲敝,当此之时,正是陛下进贤退不肖之时也。
臣不胜大愿,愿陛下留神,为祖宗社稷计,为率土生灵计,正执中之罪,早赐降黜。
取中外公论,天下之所谓贤而有德业者,陟在公台之位,委以股肱心腹之寄,同德一体,谟猷出纳,布号令,宣风化,俾四方元元,洗耳拭目,闻见太平之政,岂不善哉!
岂不盛哉!
臣非不知循默顾避、谀佞迎合者速致富贵;
危言犯颜、干忤权要者立被投窜。
臣所念者,为身计则狂,为国计则忠,不愧古人之所用心,不辜陛下之所任使。
干冒旒冕,甘俟诛戮,臣无任待罪激切屏营之至
鞠:原误「鞫」,据《长编》改。
下同。
⑴ 《赵清献公集》卷一。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八,嘉庆《西安县志》卷四七。
乞省览弹陈执中疏劄子(二月十三日) 北宋 · 赵抃
臣昨日拜疏,条奏宰臣陈执中可罢免者八事,臣待罪宪府、不避诛窜者,惟欲死节举职,论报主恩也。
伏以万机至繁,朝廷至重,宗庙至大,生灵至广,故辅相之任,系国家休戚,得其人则天下安,不得其人则天下危矣。
伏望陛下留神注意,将臣所弹奏封章省览数四,然后特赐圣旨指挥施行,则中外幸甚!
臣无任恳迫屏营之至。
乞禁断李清等经社状(二月十三日) 北宋 · 赵抃
臣窃闻近日京城中有游惰不逞之辈百姓李清等,私自结集,至二三百人,夜聚晓散,以诵佛为名,民间号曰「经社」。
此风既盛,则惑众生事,如昔年金刚禅、二会子之类。
伏乞圣旨指挥下开封府,严行禁断,以杜绝妖妄。
论范镇营救陈执中状(至和二年二月十六日) 北宋 · 赵抃
臣近累次弹奏,乞正宰臣陈执中之罪,未蒙施行。
风闻同知谏院范镇妄行陈奏,营救执中。
缘镇始自常调,不次迁升,小人朋邪,不识恩出陛下,但知率由执中。
今乃惑蔽听断,肆为诬罔。
伏望陛下开日月之明,判忠邪之路,取内外之公议,立朝廷之大法,则天下幸甚。
论王拱辰等入国狂醉乞行黜降状 北宋 · 赵抃
臣风闻充契丹国信使副王拱辰、宋选、李珣、王士全等,昨至靴甸,赴北朝筵会,深夜狂醉,喧酗无状,或执虏使之手,或拍胡人之肩,或联嘲谑之诗,或肆市廛之语。
沙漠惊怪,道涂沸腾。
伏缘南北通和五十馀载,修盟讲好,理宜得人,在先朝时尝所丁宁慎柬。
迩来国家命使绝域,因循率易,或曲顺颜面,或俯从请祷,或资序轮及,或私恩推置。
至于中禁,王言未出,往往外人屈指预知,欲使行者专对称职,莫可得也。
今拱辰等为君命之辱,亏皇华之仪,遂俾远戎之邦,有轻中国之意。
万一观我衅隙,失其欢心,则损体固多,生事不细。
伏望陛下特赐宸断,以拱辰等罪戾,严行黜降,仍乞此后凡差入国泊馆接使副,并委中书,密院精加选择有才识履行臣僚前去,免误朝廷事体,中外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