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删定官供职谢启(1160年5月) 南宋 · 陆游
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
及瓜而往,曾无累月之淹。
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伏以刑措不用,邈矣成康之隆;
法家者流,肆于秦汉之际。
以吏为师,而先王之泽熄;
以律为书,而圣人之道微。
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惟我国家之制,克合古今之宜,置局而总以弼臣,拔材而列之官属。
必有远关盛衰之法,以授有司;
故非深达体要之人,不预此选。
岂容懵甚,亦在数中。
兹盖伏遇某官学极诚明,才全经纬。
道枢善应,万变不外于吾心;
仁风远翔,庶物悉陶于和气。
矜怜坠绪,收拾遗材,致兹流落之馀,被此生成之赐。
某敢不讨寻废忘,激动懦庸。
念彼三尺法安出哉,要必通于古谊;
否则一狱吏所决耳,尚奚取于诸生。
冀收毫发之劳,庶逃俯仰之愧。
贺黄枢密启(1161年9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显膺制书,进贰枢府,威望之重,宗社所凭,天其相有永之图,日以冀中兴之治。
窃以朝廷之政,属在帷幄之臣。
方无事之时,雍容坐谈,则夫人而皆可;
应一旦之变,酬酢曲当,非有道者不能。
历观昔人,盖鲜全美。
王导之襟量而学不至,德裕之术略而器未优,故晋卒安于江东,唐莫追于贞观。
有志之士,太息于斯。
恭惟某官心正意诚,任重道远,躬卓行于苟且自恕之俗,推绝学于散缺不全之经,凛然一家之言,发乎千载之閟。
加之博极坟史,得兴亡治乱之由;
综练典章,识沿革始终之际。
气足以慑奸慝,明足以察忽微。
其在掖垣,惟公议是达;
其侍经幄,惟王道是陈。
果由师锡之同,入总本兵之寄。
然而方时多故,为计实难。
夷狄鸱张,肆猖狂不逊之语;
边障狼顾,怀震扰弗宁之心。
东有淮江之冲,西有楚蜀之塞。
降附踵至,人心虽归而强弱尚殊;
踊跃请行,士气虽扬而胜负未决。
坚壁保境,则曷慰后来之望;
辟国复土,则又有兵连之虞。
窃惟明公,素已处此。
某顷联官属,获侍燕居,每妄发其戆愚,辄误蒙于许可。
虽辍食窃忧于谋夏,而荷戈莫效于防秋。
敢誓糜捐,以待驱策。
除编修官谢丞相启(1162年9月) 南宋 · 陆游
揆才无似,得禄已优,不知何取于圣时,顾使辄尘于清选。
既难称塞,但有惭惶。
伏念某学术空疏,文词朴拙。
顷游场屋,未能绝出于原夫;
久返山林,但欲追酬于欸乃。
至于手编简册,身缀鹓鸾,岂惟忘魏阙之心,固已息邯郸之梦。
敢图一旦,辄越稠人,与闻国典之权舆,猥备枢廷之掾史。
此盖伏遇某官斯民先觉,盛世元臣,亮天以格物之诚,化俗用修身之道。
虽江海至广,固无待于细流;
念燕雀兼容,亦何伤于大厦。
故令滥进,以广旁求。
然而某天赋甚穷,自量尤审。
层台起于累土,虽深知奖拔之心;
浮屠成于合尖,冀终遂迂愚之分。
敢忘惕励,用对陶成。
谢参政启(1162年9月) 南宋 · 陆游
揆才无似,得禄已优,不知何取于圣时,顾使辄尘于清选。
既难称塞,但有惭惶。
伏念某至拙无能,下愚不肖。
分章析句于蓬枢瓮牖之下,学但慕于俚儒;
娱忧纾悲于山巅水涯之劳,文不供于世用。
比坐啼号之迫,浪为衣食之谋。
投檄无缘,强颜可笑。
橘逾淮而为枳,窃自慨然;
泥出井而作尘,望胡及此。
手编简册,身缀鹓鸾,笔砚重寻,氛埃一洗。
兹盖伏遇某官至仁无间,大德有容,文兼众作而不以穷人,识高一代而乐于成物。
虽江海至广,本无待于细流;
念燕雀兼容,亦何伤于大厦。
致兹久困,遂得少通。
然而某天赋甚穷,自量尤审。
层台起于累土,虽深知奖拔之心;
浮图成于合尖,冀终遂迂愚之分。
敢忘惕励,用对陶成。
谢赐出身启(1162年11月) 南宋 · 陆游
明廷锡对,晨趋甲帐之严;
亲札疏恩,暮拜丙科之宠。
感深涕陨,愧极汗流。
窃以国家取士之方,固非一路;
学者进身之始,又恶多歧。
故祖宗非私于俊造之科,而公卿罕出于选举之外。
至膺特诏,尤号异人。
颂诗足以配弦歌,则梅尧臣出于皇祐;
文章足以垂竹帛,则王安国起于熙宁。
或友朋借誉而不以为私,或兄弟当途而莫之或议。
厥由至当,故可无惭。
如某者,才朴拙而无奇,学迂疏而寡要,自悲薄命,久摈名场,敢谓一朝,遂叨赐第。
门外之袍立鹄,恍记少时;
诏中之字如鸦,犹疑梦事。
兹盖伏遇某官股肱王室,领袖儒林。
以谓设一目之罗,盖非得雀之道;
至于售千金之骨,抑明市骏之心。
宁借妄庸以风四方,不忍拘挛而废一士。
某敢不讨寻旧学,企慕前修。
儒者之弊,劳而无功,誓少求于实效;
圣君所行,即是故事,将时得于遗材。
敢仰贺公道之兴,非独叙私情之谢。
答人贺赐第启(1162年11月) 南宋 · 陆游
比对明廷,猥尘特举。
两章控避,莫回天地之恩;
一纸来临,复拜友朋之赐。
未知称塞,积有惭惶。
伏念某才本迂疏,识尤浅暗,顷游场屋,首犯贵权,既憎糠播之偶前,复恶瓦枢之辄巧。
讼刘蕡之下第,空辱公言;
与李贺而争名,几成奇祸。
敢期末路,复齿清流。
晨趋甲帐之严,暮拜内科之宠。
此盖伏遇某官学穷游夏,文媲卿云。
槐花黄而并游,每记帝城之旧;
荔子丹而共醉,未忘闽岭之欢。
特假溢言,俾膺异选。
千名记佛,虽叨学者之光荣;
一日看花,宁复少年之意气。
但怀感佩,未易敷陈。
贺张都督启(1163年2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诞膺册书,首冠枢府。
运筹决帷幄之胜,遂定庙谟;
假钺督中外之军,仍专阃寄
传闻所逮,欣抃惟均。
恭惟某官降命应期,自天生德,许国本事亲之孝,化民用克己之仁,早际圣神,遍居将相。
书虞渊取日之绩,恍若古人;
咏《东山》零雨之诗,适当初政。
属边烽之尚警,烦幕府之亲临。
玄黄之篚争归,赤白之囊几息。
果荐膺于徽数,用卒究于宏规,仰惟列圣之恩,实被中原之俗。
耕田凿井,举皆涵养之馀;
寸地尺天,莫匪照临之旧。
岂无必取之长算,要在熟讲而缓行。
顾非明公,谁任斯事。
不惟众人引颈以归责,固亦当宁虚心而仰成。
某获预执鞭,欣闻出綍。
斗以南仁杰而已,知德望之素尊;
陕以东周公主之,宜勋名之益大。
虽不敢纪殊尤于竹帛,尚或能被一二于弦歌。
冒渎之深,震惶无措。
问候洪总领启(1163年6月) 南宋 · 陆游
借势于王公大人,夙怀志愿;
侍坐于先生长者,适有夤缘。
仰伟度之兼容,抚孤踪而知幸。
伏念某至愚不肖,甚拙无能,一官初迫于饥寒,百虑更成于疾疢。
缀鸳鹭会朝之列,自伤倦鹤之摧颓;
望鱼龙变化之涂,独类寒龟之藏缩。
比求祠庙,归扫丘坟,犹出佐于近藩,实大逾于素望。
始终侥幸,进退惭惶。
恭惟某官材擅国华,德推世美。
崇论谹议,质诸鬼神而不疑;
大册高文,编之《诗》、《书》而无愧。
历风波并起之险,挺金石可开之诚。
雍容回翔,而愈高康济之资;
排摈斥疏,而弥积迩遐之望。
天将降于大任,上惟图于旧人。
荷从橐于西清,方俟论思之益;
拥使旃于北固,犹烦道德之威。
某窃觊须臾,钦承约束。
快威凤景星之睹,幸孰过焉;
辱高山流水之知,傥其自此。
答钤辖启(1163年12月) 南宋 · 陆游
列属枢廷,自不安于清选;
佐州京岘,犹误被于明恩。
方修候问之恭,已拜缄縢之赐。
情文甚宠,感愧兼深。
伏惟某官胄出山西,书传圯上。
绿沉金锁,虽勇略之无前;
缓带轻裘,亦风流而自命。
兹膺帝眷,暂总兵符,遂容憔悴之馀,获厕游从之末。
春容方丽,戎幕多闲,冀加卫于寝兴,用大符于颂祷。
问候叶通判启(1163年12月) 南宋 · 陆游
列属枢廷,自不安于清选;
佐州京岘,犹误被于明恩。
敢谓穷途,获亲耆德。
恭惟某官性资直谅,学术渊源。
恺悌宜民,固已高于治绩;
忠诚许国,曾未究于远猷。
行膺召节之严,趣上禁途之峻。
虽仰观翔翥,凤凰方览于德辉;
然犹幸须臾,虎鼠同称于相属。
春容方丽,燕寝多闲,冀调兴止之宜,用副倾依之素。
答吴提宫启(1163年12月) 南宋 · 陆游
伏蒙讲修拜礼,惠示函书,温乎其容若加亲,粲然有文以相接。
虽快景星之睹,终惭明月之投。
伏惟某官华国英材,通家旧好,未尝少贬于公卿势位之地,顾乃独厚于江湖憔悴之人。
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
乘车戴笠,尚永记于交盟。
贺叶提刑启(1164年) 南宋 · 陆游
伏审显奉玺书,改临畿服。
坐于庙朝而施利泽,虽尚郁于远猷;
送以礼乐而有光华,实寖隆于睿眷。
传闻之始,开慰实深。
恭惟某官学造宫庭,行尊防范,闳议两朝之望,高文百世之师。
入践掖垣,有斧藻圣谟之益;
出乘使传,有宣道王意之劳。
周旋百为,终始一节。
凤凰之翔千仞,虽瞻仰咏叹之实同;
虎豹之守九关,终排摈斥疏而莫进。
窃惟大任之降,将启非常之元,必使备历于阻难,所以终成其器业
今者承边鄙宿兵之后,加夏秋积潦之馀,疾疠相熏,流逋未止,忧轸上烦于宵旰,抚摩方属于忠贤。
伏闻亲奉尺一之书,下慰亿兆之望,坐席未暖,握节遽行。
盖将访灾沴之由,施宽平之政,挈之沟壑之内,厝诸衽席之安,老稚聚观,感涕相属。
迨及嘉猷之告,宜膺共政之求。
某久去门墙,寖疏笺牍。
抠衣函丈,每怀问道之诚;
负弩前驱,即下望尘之拜。
其为欣抃,未易敷陈。
贺吕知府启(1165年6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光膺中诏,荐畀左符,协于师言,出自上意。
凡在部封之内,举同抃舞之情。
恭惟某官襟量恢闳,文辞卓伟。
飞书走檄,名早震于华夷;
仗节拥旄,功每书于竹帛。
比属边烽之静,力辞宫钥之严。
虽北阙之书,至于屡上;
然东山之志,宁许遽从。
果被睿知,复膺重寄。
仁风穆若,方回比屋之春;
威望凛然,先破巨奸之胆。
某自欣末路,得附馀光。
不汝疵瑕,固荷包荒之度;
令公喜怒,敢招越分之尤。
惟殚惕励之诚,用对眷知之旧。
上陈安抚启(1165年9月) 南宋 · 陆游
佐州北固,麦甫及于再尝;
易地南昌,瓜未期而先代。
虽千里困奔驰之役,幸一官托覆护之私。
伏念某孤学背时,褊心忤物,方牵联而少进,已恐惧而遽归。
偶充振鹭之廷,自知非称;
不失屠羊之肆,其又奚言。
比自列于私嫌,遂再污于除目,始终侥幸,俯仰惭惶。
恭惟某官道极诚明,器函康济,闳议两朝之望,高名百世之师。
经术渊源,造《大学》、《中庸》之妙;
文章简古,在先秦、两汉之间。
久以台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
虽弗容而君子乃见,公初无欣戚之殊;
然必进而朝廷始尊,国实系安危之重。
伫闻休命,大慰众心。
某再扫馀尘,增光末路,顾才能之有限,加疾疢之未平。
先生琴瑟书册在前,愿卒门人之业;
小子洒扫应对则可,敢晞别驾之功。
上史运使启(1165年9月) 南宋 · 陆游
佐州北固,麦甫及于再尝;
易地南昌,瓜未期而先代。
虽千里困道途之役,幸一官在部封之中。
伏念某学本小知,器非远用,昨侵寻于薄宦,偶比数于诸公。
除目虽频,不出百僚之底;
骇机忽发,首居一网之中。
谓宜永放于穷阎,犹得出丞于近郡。
复缘私请,更冒明恩。
超超空凡马之群,实非能办;
默默反屠羊之肆,其又奚言。
侥幸非常,惭惶莫谕。
恭惟某官英姿山立,大度渊渟。
不愧于天而不怍于人,卓矣诚身之学;
有考于前而有验于后,大哉致主之言。
顾自信之甚明,虽不容而何病?
使事有指,姑少试于澄清;
治具毕张,要终烦于经济。
某小舟已具,漫剌将前。
虽多病怀归,徒费嘘枯之力;
然至仁逮下,实宽束湿之忧。
答发解进士启(1165年6月) 南宋 · 陆游
都骑来临,方快景星之先睹;
雄文授贽,更惭明月之暗投。
藏去为荣,幸甚过望。
伏惟解元先辈,材高众隽,学富三馀,将鸿渐于天廷,姑龙骧于学海。
岂图羁宦,适与荣观。
万里抟风,莫测云程之远;
一第溷子,行闻桂籍之传。
欣佩兼怀,敷宣罔既。
答廖主簿发解启(1165年6月) 南宋 · 陆游
都骑来临,方快景星之先睹;
雄文授贽,更惭明月之暗投。
藏弆为荣,幸甚过望。
伏惟某官文高艺圃,行著乡评,虽数奇如李广之封,犹强饭有廉颇之志。
贾勇千人之敌,策勋百战之馀。
岂意羁游,与观盛事。
故将军羡妄校尉,知久郁于壮图;
新天子用老舍人,宜即膺于显擢。
其为赞喜,莫究占言。
上二府乞宫祠启(1165年6月) 南宋 · 陆游
白首而困下吏,久安佐郡之卑;
黄冠而归故乡,辄冀奉祠之乐。
恃廊庙并容之度,忘江湖远屏之踪。
敬布忱诚,仰干造化。
伏念某读书有限,与世无缘,岁月供簿领之劳,衣食夺山林之志。
拊心自悼,顾影知惭,倘少逭于饥寒,誓永投于闲散。
顷以牵联而少进,惕然恐惧而弗宁,亟辞振鹭之廷,径返屠羊之肆。
优游食足,敢陈楚些之穷;
衰疾土思,但抱越吟之苦。
伏望某官因材授任,与物为春。
察其愚无所能,乏细木侏儒之用;
哀其穷不自活,捐太仓红腐之馀。
特假闲官,使安晚节。
弃窦宪如孤雏死鼠,宁足矜怜;
譬杜牧以白骨游魂,少加恤养。
某谨当收身末路,没齿穷山,玩仙圣之微言,乐唐虞之盛化。
杜门扫轨,固莫望于功名;
却粒茹芝,冀粗成于道术。
虽无以报,犹不辱知。
贺吏部陈侍郎启(1165年6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显膺帝眷,进贰天官,成命甫行,群情交庆。
若用人每皆如此,则公论宁复间然。
窃以自昔抚运而有邦,孰不好贤而愿治。
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
治安之会,亦稀阔而难遭。
京房事汉,则见谓小忠;
孔子去鲁,则自以微罪。
有志之士,太息于斯。
方今主上嗣无疆之庆基,恢有为之远略,思求人杰,俾代天工。
当馈叹无萧曹,共传斯训;
耻君不及尧舜,今得其人。
采四海之公言,置六卿之要地,将期共政,以责奋庸。
恭惟某官道大而气刚,才全而业巨。
方登台阁,则已挺然称辅相之器;
及试岳牧,则又卓尔著藩垣之劳。
福及京师,名震天下,使能少贬,久已趣还。
顾乃周旋四镇之间,淹历五年之久,积排摈斥疏而莫置,殆艰难险阻之备更。
道之将兴,理不轻畀。
岂惟论思献纳,陈万世之策;
遂将经纶康济,致三代之隆。
某早出门墙,晚依幕府,诲言在耳,盛德铭心。
驾下泽之车,虽已安于微分;
磨浯溪之石,尚拟颂于《中兴》。
贺莆阳陈右相启(1168年10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廷扬大号,位冠群公。
识者咨嗟,益信道行之有命;
闻而兴起,共知天定之胜人。
某尝因故老之言,窃考昭陵之治。
乾坤大度,固兼容而罔间;
日月之照,实无隐而弗临。
小人虽有幸进,而善类常多;
诐论亦或抵巇,而公议终胜。
故士气屡折而复振,邦朋既久而自消。
谔谔昌言,天下诵道辅、仲淹之直;
巍巍成绩,史臣书韩琦、富弼之贤。
固尝端拜于遗风,岂意亲逢于盛旦。
恭惟某官名盖当代,材高古人。
瑰伟之器,足以遗大而投艰;
精微之学,足以任重而道远。
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
徇国忘家,惟天知我。
论去草者绝其本,宜无失于事机;
及驱龙而放之菹,果不动于声气。
卓矣回天之力,孰曰拔山之难,积此茂勋,降时大任。
岂独明公视嘉祐之良弼,初无间然;
亦惟圣主享仁祖之治功,殆其自此。
某孤远一介,违离累年。
登李膺之舟,恍如昨梦;
游公孙之阁,尚觊兹时。
敢誓糜捐,以待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