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谢王宣抚启(1169年) 南宋 · 陆游
杜门自屏,误膺物色之求,开府有严,更辱招延之指。
衔恩刻骨,流涕交颐。
伏念某独学寡闻,倦游不遂。
澜翻诵说,愧口耳之徒劳;
跌宕文辞,顾雕虫而自笑。
顷预朋来之列,适逢圣作之辰。
玉音亲锡于儒科,奎翰特嘉于朴学。
曾未乾于诏墨,已亟远于周行。
病骨支离,邅途颠沛,驽马空思于十驾,沉舟坐阅于千帆。
方所向而辄穷,已分甘于永弃。
侵寻末路,邂逅赏音,招之于众人鄙远之馀,挈之于半世奇穷之后。
夫富贵外物,唯事贤可谓至荣;
父子虽亲,然相知犹或不尽。
曾是疏远至孤之迹,又无瑰奇可喜之能,不知何由,坐窃殊遇。
称于天下曰知己,谁或间然;
虽使古人而复生,未易当此。
此盖伏遇某官民之先觉,国之宗臣,精义探系表之微,英辞鼓海内之动。
至诚贯日,践危机而志意愈坚;
屹立如山,决大事而喜愠不见。
虽裴相请行于淮右,然萧公宜在于关中。
姑讫外庸,即登魁柄。
凡一时之荐宠,极多士之光华。
岂谓迂疏,亦加采录。
某敢不急装俟命,碎首为期。
运笔飒飒而草军书,才虽尽矣;
持被剌剌而语婢子,心亦鄙之。
尚力著于微劳,庶少伸于壮志。
通判夔州谢政府启(1170年) 南宋 · 陆游
贫不自支,食粥已逾于数月;
幸非望及,弹冠忽佐于名州。
孰知罪戾之馀,犹在悯怜之数。
衔恩曷报,抚己知惭。
伏念某少也畸人,长而独学。
好庄周《齐物》之说,乐以忘忧;
读嵇康《养生》之篇,慨然有志。
秉心不固,涉世寖深,儿女忽其满前,藜藿至于并日。
屡求吏隐,冀代躬耕。
亦尝辱记其姓名,固欲稍畀之衣食。
费元化密移之力,不知几何;
悼孤生一饱之艰,乃至如此。
卒叨薄禄,实谓殊私。
此盖伏遇某官黼黻帝猷,权衡国论。
开公孙之东阁,共欣多士之汇征;
解晏子之左骖,不忍一夫之独废。
召来和气,力致隆平。
惟是鱼复之故城,虽号乌蛮之绝塞。
乃如别驾,实类闲官。
况茕茕方起于徒中,宜凛凛过虞于意外,固弗敢视马曹而不问,亦每当占纸尾而谨书。
岂有功劳,能自表见。
念昔并游于英俊,颇尝抒思于文辞,既嗟气力之甚卑,复恨见闻之不广。
今将穷江湖万里之险,历吴楚旧都之雄。
山巅水涯,极诡异之观;
废宫故墟,吊兴废之迹。
动心忍性,庶几或进于豪分;
娱忧纾悲,亦当勉见于言语。
倘粗传于后世,犹少答于深知。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谢洪丞相启(1170年) 南宋 · 陆游
薄技效官,曾是青袍之朝士;
明恩起废,更为朱绶之山人。
虽莫与于鸿钧,犹窃陶于盛化。
敢修尺牍,敬布寸心。
伏念某承学孤生,辍耕漫仕,顷输劳于铅椠,尝厕迹于绅緌
再岁京华,每有凫雁少多之叹;
一时士类,或为草木臭味之同。
因遭众口之铄金,孰信淡交之如水。
讫由宽贷,得遂退藏,幸未抵于投荒,乃复污于除吏。
兹盖伏遇某官应期降命,同德格天。
以渊源之学,润色皇猷;
以直大之气,折冲世变。
彝鼎方书于伟绩,涛澜忽起于畏途。
际嘉会之风云,将开平治;
畀凶人于豺虎,亟正谗诬。
乃顾近藩,暂劳卧护。
锄耰竞劝,流逋已见于四归;
弦诵相闻,风俗殆期于一变。
俯念编氓之贱,尝居部吏之间,假之馀光,使不终废。
而某自安隐约,久困沉绵。
和尧民「击壤」之歌,徒欣末路;
刻唐士「齐天」之颂,尚俟他时。
上王宣抚启(1172年1月) 南宋 · 陆游
薄命邅回,阻并游于簪履;
丹诚精确,犹结恋于门墙。
敢辞蹈万死于不测之途,所冀明寸心于受知之地。
伏念某禀资凡陋,承学空疏。
虽肝胆轮囷,常慕昔贤之大节;
乃齿牙零落,犹为天下之穷人。
抚剑悲歌,临书浩叹,每感岁时之易失,不知涕泗之横流。
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厕油幕众贤之后,实轻玉关万里之行。
奋厉欲前,驽马方思于十驾;
羁穷未慭,沉舟又阅于千帆。
伤弱植之易摇,悼鸿钧之难报,心危欲折,发白无馀。
如输劳效命之有期,顾陨首穴胸而何憾。
兹从剡曲,来次夔关,虽未觇于光躔,已少纾于志愿。
此盖伏遇某官应期降命,生德自天。
器宇魁闳,钟太行、黄河温厚之气;
文章巨丽,有庆历、嘉祐太平之风。
取人不弃于小材,论事每全于大体。
念兹虚薄,奚足矜怜。
然遭遇异知,业已被扆前之荐;
使走趋远郡,岂不为门下之羞。
倘回曩昔之恩,俾叨分寸之进。
穷子见父,可量悲喜之怀;
白骨成人,尽出生全之赐。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谢晁运使启(救火后发举状)(1173年) 南宋 · 陆游
事出权宜,弗及先言而后救;
恩加慰藉,乃烦并蓄而兼收。
甫定惊魂,已横感涕。
伏念某灰心贱士,焦尾馀生,学才比于聚萤,智莫阶于束缊。
偶缘羁宦,获托馀光。
别驾治中,已负旷瘝之责;
祝融回禄,更惭备御之疏。
方炎官热属之鼎来,实杯水舆薪之弗救。
烟埃蔽日,绠缶交途,郁攸遽骇于黔庐,仓卒仅知于顾府。
焦头烂额,本资众力之同;
露盖暴衣,至屈使华之重。
惟当治罪,宁可论功?
此盖伏遇某官造道精深,宅心诚敬,曲记荧荧之迹,特收赫赫之威,怜巢燕之几焚,脱池鱼于必死。
弗用玉瓒,方勤人事之修;
等与牛车,俾离火宅之怖。
某敢不仰思难称,俯愧无劳。
深念客言,更谨徙薪之戒;
广储水器,常如濡幕之时。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谢夔路监司列荐启(1171年) 南宋 · 陆游
意象累然,揣分方安于下吏;
宠光异甚,交章遽上于公车。
莫测何由,但知难称。
伏念某久婴瞀病,见谓散材,偶从诸老先生之游,粗得前言往行之略。
可咨今事,少年误窃于虚名;
力洗陈言,晚节方惭于大学。
一来楚硖,再阅王春,惟体重于藩方,故职均于曹掾。
占名惟谨,幸逃有蟹之嘲;
窃禄甚微,屡起无鱼之叹。
岂期佥论,骤及孤踪,遂令枯槁之馀,渐有敷荣之望。
此盖伏遇某官器函魁磊,议极崇谹,虽持秋霜夏日之严,每廓沧海洪河之量。
大呼相和,或容醉吏之狂;
重听何伤,曲恕聋丞之老。
虽深知其无用,亦并采而不遗。
某敢不强恕求仁,质直好义。
庶几夙夜,或免小人之归;
犹有鬼神,尚图国士之报。
答薛参议启(1172年1月) 南宋 · 陆游
伏审光奉制书,来参戎幕。
山川信美,久嗟人物之寂寥;
车骑甚都,一耸吏民之瞻视。
极知趣召之在迩,犹幸小留而后东。
恭惟某官器度清真,风规高亮。
骥行千里,腾骧本结于主知;
虎拒九关,排斥遂收于朝迹。
惟是雄豪之气,寓于巨丽之文。
南吊沉湘,西赓谕蜀,顾卧龙之遗碛,有化鹤之故城。
虽左官共叹于滞淹,然绝景政烦于弹压。
某久疏麈尾之诲,喜闻鹢首之来。
联「远游」之诗,固莫追于大手;
续「郊居」之赋,犹小异于庸人。
答卫司户启(1172年) 南宋 · 陆游
弹冠巫峡,早钦三语之贤;
捩舵蜀江,首拜尺书之宠。
情文两厚,感怍兼深。
伏惟某官自立修名,早收上第。
千人所见,共推高明练达之才;
一座尽倾,行接酝藉雍容之论。
岂独有光于吾党,固将增重于此州。
至于痛惩文法之疏,一振廉隅之坏,非俗吏所为也,微君子其能乎。
愿疾其驱,用谐所冀。
与何蜀州启(1173年3月) 南宋 · 陆游
漂流万里,可知已老之头颅;
赞贰一城,复得本来之面目。
将就脂车之役,敢稽削牍之恭。
伏念某小智自私,大惑莫解,自收朝迹,久困宦游,冒别驾治中者三州,假军咨祭酒者数月。
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
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忘栖栖之可笑,复挈挈以此来。
恭惟某官旷度清真,高标峻洁。
体道自得,有见于参倚之间;
受气至刚,不移于毁誉之际。
顾公言之允穆,知追诏之方行。
敢意穷途,猥尘上佐。
然某比缘多病,深愿少闲。
岁计之有馀,当守平生之素志;
治行其无事,更归长者之馀风。
答交代杨通判启(1173年3月) 南宋 · 陆游
瓜戍及期,幸仁贤之为代;
萍踪无定,怅候问之未遑。
敢谓劳谦,特先荣翰
伏惟某官渊乎似道,直哉惟清。
风致虽高,不废应酬于众务;
文词甚丽,要皆原本于六经。
所宜问津于黄扉青琐之间,何至涉笔于赤甲白盐之下。
即闻号召,遂陟清华。
某猥以陈人,偶叨末契。
道途迫遽,仅能占报于记曹;
舟艑轲峨,弗获往迎于市暨。
归依之素,敷叙奚殚?
与赵都大启(1174年3月) 南宋 · 陆游
荐被台移,摄陪幕辩,方剡章而俟报,辄怀檄以径前。
迫于奇穷,作此顽钝,冒世俗之所悯笑,赖门下以为依归。
伏念某下愚无知,大惑不解。
罪宜永斥,朝迹已收者十年;
身困远游,车辙几环于万里。
比官巴峡,旋客塞垣。
岁月不知其再周,形影相顾而自悼。
支离病骨,无毁而亦消;
羁旅危魂,虽招而未返。
念茕茕之安往,复挈挈以此来。
岂忘惭羞,实恃矜恻。
老马已甘于伏枥,敢望长途;
穷猿方切于投林,况依茂荫。
斯盖伏遇某官资函英达,学蕴渊源。
早奋奇谋,盖处囊而立见;
晚更剧任,真游刃以无前。
宝储直中禁之严,玉节寄西陲之重,曲怜狂简,自致漂流。
每假借于馀谈,为经营其一饱,致兹小憩,尽出大恩。
某敢不痛洗昨非,姑休疲役。
松陵笠泽,虽赊故国之归期;
锦江草堂,聊窃老师之补处。
与成都张阁学启(1170年10月) 南宋 · 陆游
薄游万里,最为天下之穷;
摄守一官,猥与幕中之辩。
将携孥而就食,敢削牍以告行。
伏念某下愚难移,大惑莫解。
光阴晼晚,已逾不惑之年;
簿领沉迷,犹在无闻之地。
嗟征途之可厌,舍旧馆而畴依。
为晏平仲执鞭,既云素愿;
就谢仁祖乞食,宁复自疑。
兹承行省之移,遣备大藩之属。
虽剡章之未报,辄怀檄以径前,冒行世俗之讥诃,实恃门阑之知奖。
老马已甘于伏枥,敢望长途;
穷猿方切于投林,况依茂荫。
恭惟某官学函经济,洞极诚明。
秉心无邪,不愧于俯仰之际;
体道自得,有见于参倚之间。
学倡诸儒,惠加多士,虽困穷之自取,亦提挈而不遗。
照隐察微,每能得之濠上;
哀穷悼屈,几若推之沟中。
施及孤生,亦叨异顾。
某敢不暂休疲役,痛洗昨非。
陪莲幕之英游,虽知迟暮;
居草堂之补处,尚窃光华。
答勾简州启(1174年3月) 南宋 · 陆游
近被台移,来陪幕辩,以海内孤寒之迹,假天涯独冷之官。
但虞讥诃,谁肯慰藉!
忽奉华笺之贶,岂胜末路之荣。
伏念某性资冥顽,问学衰废,留落殊方者累岁,奇穷举世而一人。
虽梦寐思归,类泽国春生之雁;
而巾瓶无定,如云堂旦过之僧。
比叨阃属之招,实过野人之分。
方剡章而待报,忽捧檄以径前。
久矣倦游,幸兹小憩。
此盖伏遇某官风猷凝粹,志节清真,念伥伥浪迹之安归,假亹亹馀谈而借助。
遂容萍梗,暂息道途。
惟此意之甚恩,实衰俗之创见。
而某自侵晚景,久歇壮心。
理剡曲之归舟,方从此日;
卜浣花之绝境,敢效先贤。
与蜀州同官启(1174年3月) 南宋 · 陆游
去国十年,饱作江湖之梦;
佐州万里,又宽沟壑之忧。
伏惟某官材术清通,风猷凝粹,虽小试尚淹于远业,而盛名已著于佥言。
俯念孤踪,方厄黄杨之闰;
特诒妙翰,俾生枯蘖之春。
靖言留落之馀,曷副吹嘘之意。
感惭交集,敷叙奚殚。
贺薛安抚兼制置启(1174年7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玺封绿底,疏恩遥下于霄宸;
幕建碧油,开府全临于井络。
周邦咸喜,旧观复还。
民望息肩之期,士知托命之所。
窃以江淮驻跸,胜人在天定之时;
梁益宿兵,击首有尾应之势。
倘事权之少削,则脉络之不通。
宜得股肱之良,用增臂指之重。
至于旁连荆豫,外抚戎蛮。
亭障骞腾,东轶巴渝之阻;
关河重复,西当秦陇之冲。
盖有应变于立谈之间,岂容禀令于千里之外。
维时诏旨,实契事机。
恭惟某官渊博有传,方严不挠。
谹言崇议,卓为百世之师;
杰作难辞,散落四夷之远。
入则首处六官之长,出而遍膺十乘之华。
进用虽速,而人犹恨其滞淹;
位望愈崇,而心益持于挹损。
涵湖海胸怀之大,负庙堂器业之优。
将究显庸,果膺隆委。
关中既留萧丞相,上遂宽西顾之忧;
江左自有管夷吾,人共望中兴之盛。
而况丝纶之命,适前弧矢之期。
维岳降神而生申,丕应风云之会;
梦帝赉弼而得说,遄观衮绣之归。
某去国十年,佐州万里。
缚裤服弓刀之役,虽恨迫于衰迟;
曳裾陪簪履之尘,尚欣承于闲燕。
归依之至,敷绎奚殚。
与李运使启(1174年3月) 南宋 · 陆游
伏审抗章力请,优诏曲从,虽暂劳谕蜀之行,然益见回天之力。
恭惟某官致知格物,学道爱人,亲承西洛之正传,独殿中朝之诸老。
至于盘礴游戏之翰墨,嬉笑怒骂之文章,过黄初而有馀,嗟正始之复见。
飞腾捷路,耻烦狗监之吹嘘;
散落遐荒,宁付鸡林之鉴裁。
比下九天之号召,已倾四海之观瞻。
不俟驾行,命义虽存于大戒;
可以理夺,忠孝果得而两全。
方帅阃之犹虚,以计司而兼莅。
仰惟台省清华之宿望,加以山林高逸之雅怀。
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
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上郑宣抚启(1174年3月) 南宋 · 陆游
伏审显膺大号,出董成师。
自陕以西,咸舞歌于德化;
从天而下,即震叠于威灵。
岂惟翰海玉关驰奏捷之音,将见博士议郎上策勋之典。
士心闿怿,国势尊安。
窃以当今秦蜀之权,重无与比;
中原祖宗之地,久犹未归。
既天定而胜人,宜王明之受福。
非得太行、黄河山川所钟之杰,谁复庆历、嘉祐华夏太平之基。
先生克相后人,上帝为生贤佐。
虽远猷辰告,暂违帐殿之深严;
然大臣暑行,式慰辕门之徯望。
复河关其自此,知龟筮之悉从。
恭惟某官气压群公,才周万务,识若蓍龟之先见,论如山岳之不摇。
湖海襟怀,正在大床之独卧;
庙堂风采,未妨一壑之初心。
兹辍近司,来恢远略。
弼臣同德,何难运帷幄之筹;
真儒为邦,宁止学俎豆之事。
已庆登坛而授钺,遄观推毂而出师。
先天下而深忧,方远同于文正;
即军中而大拜,岂专美于熙宁。
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叹。
青衫去国,十载于兹;
白首佐州,一人而已。
顾尚赊于委骨,犹复觊于伸眉。
仰跂光躔,虽阻服弓刀之役;
铺张勋业,或能助金石之传。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贺叶枢密启(1174年4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显膺明诏,进贰鸿枢。
道大材全,固视功名为馀事;
任隆位重,盖倚精神之折冲。
众志交孚,太平可冀。
伏闻今昔有不移之形势,华夷有一定之土疆。
故彼不可越燕、蓟而南侵,犹我不能跨辽、碣而北守。
尧舜尚无冠带百蛮之理,天地岂忍膻腥诸夏之区?
又况以本朝积累,而当荒陋崛起之小夷;
以陛下神武,而讨衰弱仅存之孱虏。
重以军民之愤切,加之庙祏之威灵。
当一震于雷霆,宜坐消于氛祲。
夫何玩寇,久使逋诛。
九圣故都,视同弃屣;
两河近地,进若登天。
莫宣方叔之壮猷,更类棘门之儿戏。
坐殚民力,孰奋士心。
上方抚髀而喟然,公宜出身而任此。
恭惟某官负沈雄迈往之略,躬英发绝人之姿。
抚卷慨慷,夙有四方之大志;
立朝开济,晚收九牧之重名。
果副简求,肆当柄任,以元龙湖海之气,参子房帷幄之筹。
北斗以南一人,谁其伦拟;
长安之西万里,行矣清夷。
某识面莫先,托身最早,侧听延登之渥,自悲沦落之馀。
虽意气摧藏,非复雕鹗离风尘之望;
然饥寒蹙迫,犹怀驽马恋栈豆之思。
敢敬布于微诚,觊少回于曩眷。
除制司参议官谢赵都大启(1174年12月30日) 南宋 · 陆游
摄郡垒之左符,已逾素望;
宾僚之右席,复玷明恩。
虽可知已老之头颅,犹幸得本来之面目。
伏念某下愚不肖,至拙无能。
陪蓬峤之后尘,最为薄命;
省桃源之昨梦,恍若前身。
泛然不系之舟,莫知税驾之地。
岂图末路,更污除书。
盖将问道质疑,求备老聃之役;
岂独擘笺染翰,预赓严武之诗。
乐哉斯行,幸甚过望。
兹盖伏遇某官学窥圣域,望冠时髦,根于高明,用以忠恕,执《诗》、《书》之正印,司翰墨之众盟。
富贵不骄,有伟周宗之百世;
诚明自得,屡班汉诏之六条。
方当日有九迁之荣,何难身兼数器之地。
施及萍蓬之孤迹,亦叨俎豆于群英,但不称之是虞,岂辱知之敢望。
已遵台檄,即发山城。
纪文饶戎幕之谈,当从兹日;
窥逸少《兰亭》之帖,或在暮春。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贺叶丞相启(1174年11月) 南宋 · 陆游
恭审诞告大廷,延登真相。
永惟夷夏戴宋之旧,思见太平;
时则祖宗在天之灵,为生贤佐。
海内幸甚,国势岿然。
某少从史氏之游,粗习星官之说。
去岁之杪,垂象有开。
太微紫垣,忽一新于景气;
神州赤县,将寖复于提封。
曾未阅时,遽闻休命。
昭哉天人精祲之际,见于君臣会遇之初。
恭惟某官钟河岳英灵之姿,应乾坤开泰之运,器函魁硕,论极崇谹。
万卷读书,尽是经纶之蕴;
十年遇主,独高康济之功。
比遄井络之归,式赞斗枢之重。
俄进陪于大政,果首建于永图。
股肱良哉,耻君不及尧舜;
期月可也,致治庶几成康。
方将修未央、长乐之故宫,筑马邑、雁门之绝塞,兴植礼乐于僵仆之后,整齐法制于抢攘之馀。
威憺殊邻,玉辇受渭桥之谒;
治偕邃古,金泥增岱岳之封。
然后遨游谢傅之东山,偃息萧何之甲第,委成功而不处,享眉寿于无穷。
某远寄殊方,久孤隆眷。
骥老伏枥,知难效命于驰驱;
狐死首丘,但拟祈哀于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