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乞差替万胜指挥招到杂色人奏(庆历四年十二月)(1044年12月18日) 北宋 · 范仲淹
访问得万胜指挥招到杂色人,多有边上已满三年。
其间轻狂之人,不奈辛苦,或乱出语,扇摇人众,于边上不便。
乞早降指挥差替。
言北界事宜奏(庆历四年十二月)(1044年12月) 北宋 · 范仲淹
自古兵家每有挫衄,恐其下离叛,即别举事,图其复振,以摄众心。
今契丹西征无功,愧见其下,或谋起事,欲振兵威,此朝廷不可不防。
陈边上设备奏(庆历四年十二月十九日)(1044年12月19日) 北宋 · 范仲淹
见各训练,选奇兵,准备战敌,惟难得经历将帅。
如北戎兵马未放散间,臣不敢便离河东。
北边或有缓急,与明镐商量,指挥将佐,料敌使人,庶几分朝廷万一之忧。
举赵拯等充陕西河东大郡通判奏(庆历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044年12月23日) 北宋 · 范仲淹
切见太常博士赵拯、秘书丞刘奕、冯浩、殿中丞范宽之、马仲甫、徐执中、杜枢、太子中允王复、太子中舍王孝和、大理寺丞张谟,并有才称,宜处要务,俾临边事,可济军期。
伏乞望朝廷速差上件官充陕西、河东大郡通判。
〔贴黄〕自来两府臣僚无同罪举官条例。
臣出使,应所举过官员,恐朝廷未赐施行,如任用后犯正入己赃,臣并行同罪。
乞以所授功臣勋阶回赠继父官奏(庆历五年四月四日)(1045年) 北宋 · 范仲淹
念臣遭家不造,有生而孤,惟母之从,依之以立。
继父故淄州长山县令朱文翰既加养育,复勤训导,此而或忘,己将安处?
伏遇礼成郊庙,泽被虫鱼,伏望以臣所授功臣阶勋恩命回赠继父一官。
乞笃疾废疾弓手兵士不问年甲拣停归农奏(庆历五年四月十七日)(1045年4月17日) 北宋 · 范仲淹
似此笃疾废疾之类,非可诈伪者,为年未五十已上,有碍上项宣命,诸处不敢替放。
官中前来许顾人承替之时,内有事力之家,即可顾人;
其下等第无钱顾人,多是恐胁家间骨肉,令典卖庄田顾人,深属不便。
乞指挥转运司看验,如委实是笃疾废疾之类,并依诸军类,更不问年甲,便与拣停归农,不须要家人并顾人充替。
又令疾苦之人各归田园,所以不致失所。
军头失去文帖免勒充长行奏(庆历五年六月十四日)(1045年6月14日) 北宋 · 范仲淹
军头失了文帖,降充长行。
其中甚有能部辖勾当人,因累次功劳,方得迁补,被手下军士憎嫌,多方窥算,藏毁文帖,便降充长行,情实可闵。
以此苟且和同,不敢钤辖觉察手下兵士违犯作过,成弊愈深。
乞朝廷特降宣命指挥:今后失去补署文帖,有因故事失去,勘验不虚,即依旧职名重给公据收掌。
别无因依,称去失者,如勘会得委不因酒醉,及不是典解钱物,即于旧职名止降一等,别给文帖安排。
所贵兵级安心,无致误犯。
论陕西守备奏(庆历五年八月)(1045年8月23日) 北宋 · 范仲淹
夏国一面称大段点集军马,待与契丹相杀,一面却与汉家争些小疆界。
臣谓契丹、元昊,除是天亡时则有战争,不顾利害;
如顾利害,则无战争之理。
或二蕃连谋窥伺中原,则今后契丹先起事端,候朝廷抽减陕西军马往河北,然后元昊入寇,则陕西四路皆可忧虞。
乞朝廷察此情状,不可信凭,大为之备,免致临时败事。
再录与韩琦所上攻守策录呈,乞赐亲览。
禁秦州博易奏(庆历五年八月二十三日)(1045年8月29日) 北宋 · 范仲淹
体量得秦州自来客旅,收买川货物帛等入蕃博易券马,入官中卖,兼贩蕃马回讫。
百姓所买马钱,亦收买匹帛入蕃兴贩。
今来若将秦州界西蕃博买一例止绝,必是一路蕃情怨望,兼大段隔却兴贩券马,及阻节客旅兴贩川货,则一路草粮少人入中,必是误事。
伏乞朝廷下秦州,依旧降条贯施行。
乞宽宥石元孙奏(庆历五年九月)(1045年9月) 北宋 · 范仲淹
素不与元孙相识,亦不知本人善恶。
臣在延州,但闻刘平、石元孙部领军马救护延州,同战拒贼,日夜血战,兵少食尽,力屈被擒,即不曾退走,亦非不战而降,但有不死于王事之罪。
又累该大赦,却有救存延州之劳,纵不堪任用,亦且免其戮辱,少加存恤,当授一南班近下名目,于近州安置。
使陷蕃将校等闻之,未绝向汉之心,不怨朝廷,不助夷狄,此禦戎之一策也。
乞于麟州创置榷场奏(庆历五年九月四日)(1045年9月4日) 北宋 · 范仲淹
河西麟府田野空荒,城市穷困,使河东一路供馈粮草钱帛,未有休期。
若置一榷务,一则招诱蕃部牛羊鞍马行货,供河东一路官税要用;
二则麟府路收得客旅税钱,大段出得货利,就近供军;
三则止绝得私下与外界交易,免犯令。
乞复孙用张忠官资奏(庆历五年十二月甲戌)(1045年12月23日) 北宋 · 范仲淹
前泾原都巡检、礼宾副使孙用借公使钱,瓦亭寨主、左班殿直、閤门祗候张忠过取职田课入,并坐法勒停。
其人颇有武勇,乞稍复官资,责其效用。
沿边逐寨坚守无益奏 北宋 · 范仲淹
沿边逐寨虽有险固,只有三二百人,何以施为?
又城池中多无井水,若不量事势,但令坚守,徒陷一城军民性命,自挫军威,无益边事。
其在环庆路相度二十三寨,内有美泥、虐泥、大拔城等小砦,但只量兵士,差百十人把截道路。
如探得贼马大段入寇,便令归侧近大城砦内一处防守。
所贵不致枉陷军民。
兵士买盐入众吃用不可尽法奏 北宋 · 范仲淹
窃见诸军常令声乐,盖欲悦其众心,不至愁苦。
今兵士处于穷边,冒矢石,负星霜,若饮食失所,更禁绝盐味,何以聊生?
未能困贼,先困我师。
其买盐兵士是本部众人之罪,实不敢尽法,恐伤士心,只决二人杖二十,押送本部。
论新附蕃部𠾎移不宜遣住海州安泊奏 北宋 · 范仲淹
𠾎移归投新来,其心未安。
若必遣住海州安泊,不惟远去乡土,全失蕃情,又其人不测朝廷意旨,却自刑害。
今来西事未宁,边上蕃部闻之,绝其向化之意,则皆为怨敌,边害愈深。
进李觏明堂图序表(皇祐二年八月) 北宋 · 范仲淹
臣伏见建昌军草泽李觏,十馀年前曾撰《明堂图》并序一首,大约言周家之制,见于《月令》及《考工记》、《大戴礼》,而三家之说少异,古今惑之。
觏能研精其书,会同大义,按而视之,可以制作。
臣于去年十一月录进前人所业十卷,其《明堂图序》为一卷,必在两制看详。
今朝廷行此大礼,千载一时,何斯人学古之心上契圣作。
臣今再录其《图》并《序》上进,伏望特赐圣览,于朝廷讨论之际,庶有所补。
仍乞详臣前奏,殊加天奖,以劝儒林。
取进止。
六月日。
按:《直讲李先生文集·外集》卷一,明成化刻本。
牒江淮灾伤州军(明道二年十一月) 北宋 · 范仲淹
应实因灾伤逃移,抛下税产,已曾申报州县,后来虽是未差官检覆,今却归业者,并放免税赋。
及有已曾归业,为官中令纳税,存济不得,又逃移者,亦许归业,依此减放税科。
牒环庆路出军马入贼界攻讨(康定元年正月十二日) 北宋 · 范仲淹
今后如有报到贼马深入鄜延路,更请相度,一面部领军马入贼界,攻讨要害城寨。
须管大段杀获,分张贼势,不得只在界首,及打虏些少族帐,便为策应之名。
若环庆有贼马,亦令鄜延路分擘诸头,出军马深入贼界攻讨。
牒陕府拘管逃移税户(康定元年正月十五日) 北宋 · 范仲淹
逐县乡村拘管上件逃移人户,屋业桑产不得烧毁斫伐。
其逃走人户,权与倚阁去年秋税。
其见在第五等,秋税只于本处送纳;
其第四等户亦于邻州送纳。
免致逃移,毁却桑产,将来归业不得,即大段亏失省税。
所有诸州军人户,虑恐亦有似此逃移,并牒逐州,亦请相度安恤。
牒青涧城种世衡永平寨郭延珍等(康定元年三月初一日) 北宋 · 范仲淹
接此春煖耕农之时,速勘会上件惊移熟户、蕃部,如内有未敢归业,依旧耕种,即便相度邻近有无官司空闲地土,或远年逃田,权拨与耕种。
如无牛具者,官与量借钱收买。
常切安存,无令失所。